唐朝以前的古中醫(yī)和道家醫(yī)學_第1頁
唐朝以前的古中醫(yī)和道家醫(yī)學_第2頁
唐朝以前的古中醫(yī)和道家醫(yī)學_第3頁
唐朝以前的古中醫(yī)和道家醫(yī)學_第4頁
唐朝以前的古中醫(yī)和道家醫(yī)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唐朝以前的古中醫(yī)和道家醫(yī)學

古中醫(yī)的真貌

從五千多年前,甚至更早,人類從茹毛飲血的幼兒階段起,面對嚴酷的生存

環(huán)境,就在探索保護身體健康的方法,這種方法是以樸素的哲學為基礎,以

順應天地運行、與自然和諧為依歸,從而達到天人合一的防病治病的目的。

史載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三十毒,就是先民探索自然的例子。神農氏所嘗

的就是藥物的氣和味,以及以身口的感受來辨別藥物的陰陽性能。《神農本

草經》中記載了這一結果:“藥有酸苦甘辛咸五味,又有寒熱溫涼四氣。”

古人將藥物的味道劃分為“酸、甘.、辛、苦、咸”,以對應五臟,然后按五

行盛衰、五時順逆,調動五味以攻邪扶正,最終達到防病治病、修身養(yǎng)性的

目的。成書于二千年前的《黃帝內經》集前人智慧于大成,其論治所據,不

出“陰陽”、“氣味”二途。

《內經》卷二開篇的《陰陽應象大論》說:“水為陰,火為陽,陽為氣,陰

為味。味歸形,形歸氣,氣歸精,精歸化。精食氣,形食味,化生精,氣生

形。味傷形,氣傷精,精化為氣,氣傷于味。陰味出下竅,陽氣出上竅。味

厚者為陰,薄為陰之陽;氣厚者為陽,薄為陽之陰。味厚則泄,薄則通,氣

薄則發(fā)泄,厚則發(fā)熱。氣味辛甘發(fā)散為陽,酸甘涌泄為陰。”《內經》將《陰

陽應象大論》放在卷二的開篇,是有其深意的,蓋“陰陽”、“氣味”,究

其底,是古中醫(yī)的源能所在,在這樣首要位置提出“陰陽”、“氣味",是

起到全書乃至中醫(yī)學提綱摯領的作用的。

《內經》是一部先民認識自然、認識自我,調整自我與自然的和諧關系的巔

峰之作,其對“氣味”之說諄諄言之?!渡鷼馔ㄌ煺摗菲f:“陰之所生,

本在五味,陰之五宮,傷在五味。是故味過于酸,肝氣以津,脾氣乃絕。味

過于咸,大骨氣勞,短肌,心氣抑。味過于甘,心氣喘滿,色黑,腎氣不衡。

味過于苦,脾氣不濡,胃氣乃厚。味過于辛,筋脈沮弛,精神乃央。是故謹

和五味,骨正筋柔,氣血以流,媵理以密,如是則骨氣以精,謹道如法,長

有天命?!边@個五味,包含五行的生克、五時的長養(yǎng),這是先民對自然萬物

的樸素哲學的一個體現,是防病治病的宗法。

《內經》對于五味的治病法則,反復地強調和申述,無非是讓后學者明白一

個道理,“醫(yī)在陰陽,陰陽在氣味?!薄蛾皻夥〞r論》篇說:“肝欲散,急

食辛以散之,用辛補之,酸瀉之;心欲奧,急食咸以奧之,用咸補之,甘瀉

之;脾欲緩,急食甘以緩之,用苦瀉之,甘補之;肺欲收,急食酸以收之,

用酸補之,辛瀉之;腎欲堅,急食苦以堅之,用苦補之,咸瀉之。”縱觀《內

經》全書,以味論治,貫穿始終,氣味也是傳統(tǒng)中醫(yī)論治的根本所在。這種

觀念不僅見于專業(yè)的醫(yī)經,古代經史都有記載。《漢書?藝文志?方技略》

載:“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

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齊,以通閉解結,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熱益熱,

以寒增寒,精氣內傷,不見于外,是所獨失也?!边@明確記載了所謂“經方

者”,是“假藥味之滋,因氣感之宜,辨五苦六辛”,再一次明確古中醫(yī)的

“氣”與“味”是處方治病的根據所在。可以說,中醫(yī)說的靈魂就是氣味學。

漢以前的古醫(yī)經,《漢書》藝文志載:《黃帝內經》十八卷、《外經》三十

七卷、《扁鵲內經》九卷,《外經》十二卷;《白氏內經》三十八卷、《外

經》三十六卷;《旁經》二十五卷。今有傳者,僅余經宋人刪改過的《黃帝

內經》,其它多已亡佚,不見于世。但古人運用五味治病的法則的要領上,

除了從《黃帝內經》已可窺見一斑,還可在敦煌遺經中搜其跡象?!遁o行決

臟腑用藥法要》(下稱《輔行訣》)是敦煌藏經洞遺存的古醫(yī)經,題為“梁

華陽隱居陶弘景撰”,該書自序稱,該書是陶隱居輯錄相傳為商代伊尹所撰

的《湯液經法》等古醫(yī)經而成,論論治多據《湯液經法》。書中載有五行互

含五味變化,與《黃帝內經》所本類同?!遁o行訣》據此制畫出五味五臟補

瀉生克圖,還附列了五臟大小補瀉方,曰:“今者約列二十五種,以明五行

互含之跡,以明五味變化之用”。其補瀉方如下:

五臟大小補瀉方

小瀉肝湯枳實芍藥生姜

大瀉肝湯枳實芍藥甘草黃苓大黃生姜

小瀉心湯黃連黃苓大黃

大瀉心湯黃連黃苓芍藥干姜甘草大黃

小瀉脾湯附子干姜甘草

大瀉脾湯附子干姜黃苓大黃芍藥甘草

小瀉肺湯摹芮子大黃芍藥

大瀉肺湯拿茄子大黃芍藥甘草黃苓干姜

小瀉腎湯茯苓甘草黃苓

大瀉腎湯茯苓甘草大黃黃苓芍藥干姜

小補肝湯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棗

大補肝湯桂枝干姜五味子大棗旋覆花代赭石竹葉

小補心湯代赭石旋覆花竹葉山茱萸

大補心湯代赭石旋覆花竹葉山茱萸人參甘草干姜

小補脾湯人參甘草干姜白術

大補脾湯人參甘草干姜白術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

小補肺湯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細辛

大補肺湯麥門冬五味子旋覆花細辛地黃竹葉甘草

小補腎湯地黃竹葉甘草澤瀉

大補腎湯地黃竹葉甘草澤瀉桂枝干姜五味子

以上五臟大小補瀉方的組方原理盡在氣味的變化,故《輔行訣》云:“此圖

乃《湯液經法》盡要之妙,學者能諳于此,醫(yī)道畢矣?!庇脷馕斗稣钚埃?/p>

其理樸素無華,而顛撲不破,是古中醫(yī)的本來面貌。

古中醫(yī)的失傳

自“八僧舞于庭”的時代以降,人心淺浮,重文輕質。醫(yī)藥的發(fā)展也逐漸偏

離了質樸的本根,而飪之以繁文緡節(jié),弄其玄虛。人們在治病時更多地膠著

于藥物性能上了。至少在唐代,以性能取代味道的記錄遍見當時醫(yī)案。從唐

代孫思邈的《千金方》到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醫(yī)家藥錄繁簡不一,

但其論治輕氣味而尚性能,已蔚為風氣。醫(yī)家泥于前人處方,執(zhí)其支而廢其

本,后人不察,沿襲陳說,戴為“經方”,是以“經方”遍天下,而能治病

者鮮。

迄至清朝,汪昂整合古方編著《湯頭歌訣》一書,作為習醫(yī)者啟蒙教材,風

行大江南北?!奥辄S湯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發(fā)熱惡寒頭項痛,喘而

無汗服之宜?!毖哉哞忚?,聽者緲緲,只知麻黃、桂枝用于發(fā)熱惡寒,而不

知辛散輕清乃為宣散陽郁之根據。氣輕清則入上焦,味辛散則宣衛(wèi)郁,《內

經》早有所言,凡氣味輕清辛散者皆可治外感,何必非麻黃、細辛?習者不

察,泥于藥物性能之說,誤入岐途,厥害深遠。氣味一途失墜,則中醫(yī)精神

不存,故古中醫(yī)式微由來漸矣。

這種舍本逐末的教育方法,怎能培養(yǎng)出卓有成效的醫(yī)學家呢?是以自民國以

來,醫(yī)者日頹,病家孔亟。值西風東漸,國人扔掉用了幾千年的湯藥罐子,

奉迎西醫(yī),咎不在細民之趨勢,而在于中醫(yī)之不能勝任矣。于是,廢除中醫(yī)

的呼聲甚囂塵上。這是中醫(yī)最大的悲哀與恥辱,它的靈魂早已不存,這是它

必須面對的結局。

嗣由-G-D-掌國,中醫(yī)被裝在傳統(tǒng)文化的包袱中一并扔進了歷史的垃圾堆,

自童髯至耋耄,完全受著西方“科學”的浸染,本族文化和價值觀遭到史無

前例的洗劫。皮之不存,毛將焉附?失去了中醫(yī)的呵護,中國人的健康從沒

有像今天這樣脆弱。

刻舟求劍的偽中醫(yī)

今天的中醫(yī)學習者只有通過西醫(yī)模式的學院教育這一途徑了。除了占去學分

近半數的西醫(yī)課程外,學生們的中醫(yī)學習部分只是在實驗室里對藥物進行植

物學分子實驗,并以小白鼠為試驗對象,以此期望獲得祖輩使用過的醫(yī)術。

但是,他們已經放棄了修習傳統(tǒng)中醫(yī)的方法、方式,比如對藥物的口嘗身試,

他們對藥物缺少真實的體驗。用心的學生會死記藥典,或者背誦《湯頭歌》。

只道是秦蕪祛風以疏肝,蒼術燥濕而健脾,而不知秦無何以祛風、蒼術何以

健脾?究其原理,本在氣味所關。冰冷的實驗室儀器,怎能品嘗到藥物的氣

味?小白鼠又怎能感知氣味運行經絡氣血的補瀉盈虧?學院中醫(yī)對以現代植

物學分子之細微,去管窺中藥氣味之宏巨,正是一葉障目,使他們越來越鉆

進“科學”的死胡同,而看不到中醫(yī)博淵的全貌了。

五年或七年后,這些不中不西的“二不象”將依靠這些僵化的植物學實驗數

據面對病人,他們對病情的辨癥及處方完全失去了傳統(tǒng)中醫(yī)的精神。在擁有

高科技儀器的西醫(yī)面前,曾經令他們祖先驕傲的岐黃之術,今天卻令這些“中

醫(yī)”們倍感尷尬和沮喪。顯然,他們是偽中醫(yī)。

拋開現代中醫(yī)教學的荒謬模式不論,藥物氣味之道的微妙變化,今亦鮮有悟

者。藥物因為時令、地點、產地、泡制方法的不同,其氣味也迥然而異。從

時令來說,如白芍:春夏酸,秋冬味淡;從泡制方法來說,如天麻,醫(yī)典載

其味甘淡,但今人泡制與古法相殊,添加了化學原料,其味一變而為酸;再

如附子,因泡制方法不同,氣味可辛苦、可酸咸,其性能或除風,或升陽,

其用不一,其味多變。要做到味為我用,就要懂得泡制方法的變化。從產地

來說,古今藥材也大有差異。古時所用藥材,來源于自然生長之山野,聚天

地精華而成,其功恒偉,其力恒巨,而今天所用藥材,時人為圖大利,皆易

為人工培植,化肥催之,毒藥浸之,壯其根莖,速其生成,此種環(huán)境下培育

的藥材,氣味失乖,性能偏廢,與藥典所載大相徑庭。同為氣味,古今兩重

天。所謂差之毫里,謬之千里也。那些指望背《湯頭歌》就能當中醫(yī)大夫的

人,處方氣味的化合,像迷宮一樣只能令他們敬而遠之。今天的中醫(yī),面對

疾病憂患,是在刻舟求劍。

難孚人望的中醫(yī)在今天成了庸醫(yī)的代名詞,廢除中醫(yī)的呼聲再次響起。中醫(yī),

不是被西醫(yī)打倒的,而是被自己打倒了。

古中醫(yī)的最后傳人

筆者有幸在北京結識一位醫(yī)家。這位行醫(yī)二十多年的醫(yī)家身世曲折,醫(yī)學知

識來自口口相傳的師父。他的這門醫(yī)學通過師徒間單口傳授,至今已歷七十

多代。與世俗中徒弟向師父進貢的學習方式不同,這個學派,是師父找錢給

徒弟,讓其一生不為生計奔波,為的是能將這門醫(yī)術完整無缺地繼承下來。

師父對徒弟是否行醫(yī)沒有要求,但卻極嚴格地要求徒弟能一字不漏地將三十

多萬字的千年醫(yī)經背下來。

這位醫(yī)生那時還是二十歲出頭的年青人,他花了七個冬天的時間將醫(yī)經背完。

醫(yī)經對《黃帝內經》做了補充和修定,更有相當部分地是《黃帝內經》沒有

記載的內容,其文意的艱奧可看出,這部分醫(yī)經可能比《內經》成書的年代

更早。其中對疾病的論治,專在氣味一途。

年青人在山中辨認藥草親嘗藥味,藥草的毒性使他牙齒全部脫落,華發(fā)滿頭。

九死一生的嘗藥經歷,使他最終通曉藥物的氣味與功用,以及藥物組合化的

氣味變化規(guī)律。他對藥物的見解超越了藥典上的記載,這使得他后來行醫(yī)用

藥得心應手。

他的處方用藥只是平常幾味藥,只在藥物的劑量上增減變化,便化合成了不

同的味道。他運用的氣味之道出自《內經》,卻比《內經》更完善。在他的

組方中,氣味與時令、地域、人體、病癥結合得絲絲入扣。如《內經》載五

臟中肝的辛補酸瀉,如果生硬的將這個“辛補酸瀉”用于一年五季(含長夏)

中去治療肝病,則為大謬。他對藥物氣味的運用,是隨著天時的變化而變化,

是具體到一年之中的二十四節(jié)氣,甚至七十二候(一候五天)的,如肝在一

個季節(jié)是“辛補酸瀉”,但在其他季就要用別的味道來進行補瀉。這種藥理

氣味的變化完全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了。

他的處方緊緊抓住“氣味”這個治病的宗綱,以不變應萬變,所以,果皮、

秸桿、紙張,甚至腳下的泥巴成了他的良藥,凡遇沉病頑疾,或汗、或吐、

或下、或瀉,無不隨手而起。他每天的病人凌晨三、四點鐘就要去排號,否

則就掛不上他的號。有好事者將他的方子錄給擅長“經方”的專家、教授們

看,皆搖頭曰:“無章可循??床欢 !?/p>

筆者無意在這里杜撰一個吸引眼球的傳奇故事,本文的用意只是要說明三點:

一、古中醫(yī),失傳始于唐宋,迄至今日,已蕩然無存。千余年來,岐黃之道

每況日下,自身的誤入岐途才是其衰敗的關鍵所在;二、拂去流俗的塵埃,

其實,學習中醫(yī)的康莊大道一直擺在我們面前,只是我們對它視而不見,那

就是“氣味”學。執(zhí)簡鴛繁,大道自明。三、中醫(yī)的復興并不虛妄,“氣味”

之學重現光彩之日,便是她的復興之時。

中醫(yī)離開了道家的它的主干和根本是學不好中醫(yī)的

有幸看到了徐文兵的一篇博文

很受益。

我行醫(yī)這么多年,看到很多中醫(yī)墮落了,就是因為中醫(yī)離開了道家的它的主干和

根本。很多人現在一說這人是儒醫(yī),還說這人是秀才學醫(yī),籠里捉雞,我們那老

家說是,儒改醫(yī),一早起。就說你昨天是個落第秀才,明兒改醫(yī)一早上就改了,

我就痛斥這幫人是混淆是非,為什么呢?他們把實踐修身要求很高的這種道家的

醫(yī)學,轉化成玩弄文字游戲的做表面功夫的這種學問。所以中醫(yī)的沒落是從隋唐

以后,基本上從孫思邈以后,中醫(yī)就去開始玩文字游戲了。那些修身養(yǎng)性,提高

自己先天的那種慧的本領逐漸就失傳了。

看了這段我很受鼓舞,我之前走的路也是對,思路也是對的。首先中醫(yī)要自己會

練氣,會養(yǎng)生,才能很好的領悟中醫(yī)。

那么,同樣是一個人的胳膊放在那兒,如果你們不去修身,不去養(yǎng)氣,不培養(yǎng)自

己那個敦敏的那個敏字,照樣沒用,就算把《瀕湖脈學》背下來,你也沒用,沒

用。指下了了,心中難明,就會得出這么個結論。

太對了。所以中醫(yī)之難并非在于醫(yī)學本身而是在于個人的修行,沒有高層次的修

行根本無法領悟中醫(yī)。

李時珍的《脈學》和《脈考》一一辛卯年春我在海南

玉蟾宮道整交流會上的發(fā)言

2011年3月初百歲老人張至順老道長在海南玉蟾宮召集了第一屆道翳養(yǎng)生

研討會。我是在會議召開后第三天中午趕到,落座不久就被老道長點名要求發(fā)言。

聽到張至順道長在前面強調做中醫(yī)的基本功,多次提到了《瀕湖脈學》,我也沒

有準備就此話題展開講了一些我的認識和體會。時隔近一年一些師兄把我的發(fā)言

整理成文,我修正校對了一下在此公布,供大家參考。

道熊生砥僖

事一淮網湍唯L黑缸

日行千里郊、

夜需一方F1

師父反復提到這個《瀕湖脈學》,是說李時珍,瀕湖是他晚年隱居在這個地

方,有人念瀕(bin)湖,有人念瀕(pin)湖,念瀕(pin)湖的多。李時珍這個人

呢,大家都知道他是像振林醫(yī)生,滿山遍野去采藥認藥,糾正本草學認識的錯誤,

大家都認為他是個搞藥的。其實李時珍對中醫(yī)學的貢獻,是把中醫(yī)回歸到道醫(yī)學。

讓中醫(yī)學認祖歸宗貢獻最大的人是李時珍。他還有個字叫東璧,東方的東,玉璧

的璧?!稙l湖脈學》是他把對脈的體會總結出了二十七種脈象,以七言歌訣的形

式記述下來。

首先,每個脈象他都分成四個:體狀、相類、主病和分部。體狀是講脈像什

么,因為中醫(yī)講的是感覺,這種感覺很難通過語言來表述,他只能像師父給我們

講課一樣,他老愛用比喻,講故事,就讓你去體會。所以他首先告訴你脈象是什

么,然后它主病是什么,與它類似的脈如何鑒別,再告訴你寸關尺分別主什么,

這個是學中醫(yī)學的基礎。我六歲的時候開始在母親誘導下背,到現在所有的脈象,

就是隨時都可以背下來。這是他的第一大貢獻。

第二大貢獻呢,李時珍把道家,就是仙道的秘密告訴那些在紅塵人群中混世

的中醫(yī)大夫,說你們做的那些事不過是些皮毛,道家修的是奇經八脈,所以他寫

了一本書叫《奇經八脈考》。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的貢獻要遠超過《本草綱目》。

這可以說是李時珍的另一部《脈學》。

《奇經八脈考》里,現在被人引用最著名的一句話就是我們師父說過的,“欲

知山上事,要問下山人”,說大周天,小周天,奇經八脈,去問那些修煉的人,

他們會告訴你。而我們這些沒有感、沒有覺的人,只能是通過古人記載在文獻中

的只言片語,去體會這是怎么回事。

《奇經八脈考》基本上把散在《黃帝內經》、《靈樞》、《甲乙經》以及后

面的一些針灸著作里面有關對奇經八脈的論述,作了一個總結,他說了一句話,

說“內景隧道,唯反觀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謬也”。他很謙虛,意思是說我不

是個仙家道家,但是我相信那些文字記載這些仙家道家關于奇經八脈的論述是真

實的存在,或者叫真虛的存在。我們現在一說玩虛的好像就說你是騙子,其實高

手都在玩虛的。

我個人對奇經八脈和十二正經的理解也經歷了一個很大的過程,在上大學或

者在十幾年前誰跟我說氣,我個人認為只不過是個概念,我們只不過借助這個概

念來說一些事兒,我并不認為氣是一種存在。因為我從小受的教育是唯物主義教

育,只相信物質,至于物質從哪兒來的?不知道。你要跟我說氣,我就跟現在一

幫反對中醫(yī)的人說的一樣,拿來給我看。問題這種東西完全是肉眼看不到的,是

用心去體會出來的。

后來我接觸了一些師父和老師以后,特別是當我其中的一個老師周稔豐先生

用他的手把我的病治好了以后,我當時就好像開了竅,我一下理解了,我說:哦,

可能這就叫氣,說不清楚,我感到了。

再后來又開始練習站樁,我感覺到的是十二正經的循行。我們練的是形意拳

的樁功,站樁以后我感覺的首先是發(fā)熱,但是這個發(fā)熱不是丹田發(fā)熱,是哪兒發(fā)

熱?是手三陽發(fā)熱。我們學過經絡都知道,《黃帝內經》關于營衛(wèi)氣血的論經,

有幾個著名的篇章。但是人們都爭論說這個經絡到底是離心的還是向心的,因為

《黃帝內經》很多篇里也自相矛盾。

其實我們搞錯了一個概念,沒明白一個概念,沒搞明白什么呢?營和衛(wèi),營

氣,大家都知道,”營行脈中,衛(wèi)行脈外?!蔽覀兘o人號脈號的是什么?既然營

氣走在脈里,我們號人的脈搏我們號的是營氣,不是衛(wèi)氣。

那么你怎么號人的衛(wèi)氣。首先如果你修煉得好,你能夠感覺到他,那個人住

你身邊一坐,你覺得涼。或者我的病人和我坐面對面,我感覺到膝蓋涼,或者你

摸他手你會覺得他涼,甚至你沒摸他手就有感覺。那個是籠罩在人身體外面或者

是流行在細胞間的那個氣,是衛(wèi)氣。這個衛(wèi)氣循行的路線就是我們《黃帝內經》

說的,手三陰從胸走手,手三陽從手走頭面,足三陽從頭面到腳,足三陰又從腳

回到胸,這走的是衛(wèi)氣。

那么所謂離心和向心走的是血管里的營氣。我們經???,跟人一握手,那人

手冰涼,但他的手沒有壞死。沒有壞死,沒有顏色變化,那說明什么,衛(wèi)氣沒到,

對吧?手是涼的,但是它手又沒壞死,什么氣到了?營氣,營氣還在,道長說的

那個人腳指頭壞死流膿,那就是營衛(wèi)的氣都不通了。他給他放血,其實疏通的是

營血之氣,慢慢把惡血除完了,這樣他的氣血就恢復了。

所以我站樁感覺到的是十二正經中衛(wèi)氣的循行。我感覺到首先是手發(fā)熱,而

且我的學生里面有很多手腳冰涼的人,站樁以后就是開始手腳暖和了。這種熱呢,

你也不要刻意,我也沒有刻意。因為,我當時為什么沒刻意呢?據他們說一站樁

是丹田熱,反正我這兒沒熱,但是我感覺到像小螞蟻一樣,這個熱就沿著膀子爬

上來,然后就臉就開始發(fā)燒,就跟干了壞事被老師發(fā)現了一樣,臉開始發(fā)燒,臉

燒完了以后,這熱氣就從膀胱經往下走,現在我能感覺到它到我的腳,但是呢,

最后一步它還沒上來,就最后一步它應該是從沿著我的這個內側上來,這是我對

十二正經的體會。

那么一個手上有氣的大夫,首先,他是一個自我保護。我們一天要接觸多少

病人,我們接觸病人都是愁眉苦臉,不高興,帶著病痛來的,他的心情或者他帶

的那種感情、神和氣,如果你的氣不強的話,你肯定要沾上病氣。所以我在1990

年,20年前在協(xié)和醫(yī)院跟著老師出糖尿病門診,一上午下來我就覺得胸悶,我

的氣都喘不上來,后來我的老師說,你感覺到了吧,這就是病人身上帶的氣。哦,

就是帶的氣,我現在帶著學生跟我實習,我的學生,一上午有的就要出去透氣,

有的就一兩個小時就開始出冷汗,有的是病人得什么病,他馬上就有什么反應。

這樣的學生,我說:去,你沒有資格跟我抄方,回去站樁。所以我體會到,修身,

修身以后,你的養(yǎng)起了浩然正氣,首先你能保護自己。

第二,修身以后你的氣可以通過你的談話、眼神,甚至你的味道,還有你的

針、你的手能傳達到病人手里,病人的心里。所以我給病人扎完針以后,病人覺

得說,以前人給我扎完針疼一下就沒事了,你這扎完針,你走了,那個針還在往

里鉆。是什么東西在往里鉆,我的針就扎這么長,為什么他能感覺到腰里呢?其

實這就是帶領你的神氣去感染病人,如果力量再大的話,就像道長說,他怎么去

邪氣,有的邪氣是從你的針拔出來以后走的,你不一定能看到他出血,但是你也

要想象,出血背后是什么?還有的人是沿著一些孔道和竅道走的。有的病人扎完

針,他會覺得腳底下冒涼氣。我的一個老太太病人,我給她扎完針以后,一星期

都覺得涌泉那塊兒就跟踩了塊冰一樣,一星期在那兒冒涼氣。我的老師周稔豐給

我治療完以后,我的右腳的涌泉出水泡,膿點,它會從不同的竅道散發(fā)出去。

所以我說我們誠心正意,感天動地,感動老師,然后再把你的正氣修身,養(yǎng)

起你的正氣來,這樣的話,你才有資格去做醫(yī)生,幫助別人。不然的話,一個是

遭災惹禍,為什么有很多名醫(yī)在飛來橫禍中死掉了。他沒有想到你治的那個人背

后帶的那些能量和信息,你以小搏大搏不過去的話,你看病最后會被病看了。

另外我對經絡的認識就是通過李時珍的這個論述。我上學的時候老師講,什

么叫奇經八脈,你看我們說十二正經我們說的是經,可是我們說奇經八脈的時候

說得是脈,對吧?也沒說個督經任經,那么經和脈是有區(qū)別的,這是一個。

另外我上學的時候老師說,什么叫奇經八脈?就說你的十二正經的那個氣,

充盈了以后,他會像水庫溢水一樣,這些氣溢到灌溉到奇經八脈,這就有了奇經

八脈里面的氣,后來我自個兒研究和修煉體會才知道,他們是胡說八道。為什么?

十二正經走的氣,就我們不說營氣了啊,我們就說衛(wèi)氣,十二正經走的氣和奇經

八脈走的氣根本不是一個氣,有本質的區(qū)別。十二正經走的是后天之氣。

我們都背過《黃帝內經》,肺經怎么起,肺經是起于中焦,下絡大腸,還循

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中焦化的米和外面呼吸的精氣混合成的這個

氣,出生以后的氣??墒?,它起于哪兒,它起于中焦,從肺出來,起于肺,十二

正經,是這個氣。

奇經八脈走的是這個笳,這個條是先天之氣,跟外面呼吸的你吃的東西一點

關系沒有,它是由你的精,由你的髓化生的。你可以說它在丹田里,完成了這個

轉化的工作,它的根是精,化成了元氣。然后通過不同的渠道去循行,我們說起

于胞中或者說起于丹田,所以奇經八脈它之所以叫脈,是因為它第一里面的氣不

一樣,第二,這個脈比經要寬。所以脈這個感覺它像是一個帶子一樣走。如果你

精不足,你不可能奇經八脈通。

如果你沒有老師的指引,你練奇經八脈很可能會走偏,很多人練功練到魔障,

練到走火入魔。以前有個道家叫周潛川,他的主要工作就是替人糾偏,所以這個

我建議大家不要刻意去追求,包括道長您今天說的大周天啊小周天啊,我覺得應

該在老師的指引和護持下去感覺這個,能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

但是這個后天之氣是必須要練出來的,這個通了以后它能夠出神。上次我來

跟道長請教,老道長跟我講了很多關于夢關于魂魄的事情。這就像一個風箏,它

消耗你的精氣,它放得越遠出得越遠,你消耗的精氣就越多。但是這個開了以后,

能夠提高自己的慧,所以我說,開慧也好,覺悟也好,什么什么高潮也好,都必

須有生理基礎。生理基礎沒有完成,你說你這人悟道了啊,開竅了,開慧了,我

才不信呢。做醫(yī)生久了,眼睛也比較毒。

回來再講一下《瀕湖脈學》,主要給大家講兩個字。中醫(yī)講脈象,也講藏象,

我們用的是哪個象?胡老師,我們用的是哪個象?這兩個象有什么區(qū)別呢,我覺

得我們中華文明被一些外國人毀得多還是中國人毀得多大家應該心里有數。而去

作這努力,是我們發(fā)現祖先締造的這些文明是對我們的身心健康最有大的益處,

我們才去恢復它。而我們斷代的表現就是現在認字不識字,這字認得嗎?認得,

啥意思?不知道??墒怯行﹩栴},甚至一些高深的哲學問題是你把這兩個字的意

思搞清楚以后,這個哲學問題就迎刃而解。這個像,單立人這個像是客觀存在,

客觀存在。而這個象呢,是什么?是主觀感覺。所以有句話叫象由心生。

一個病人伸出手來讓你號脈,他心率是多少?他的心律齊不齊,他的浮中沉

到底跳到哪一步,或者長短大小波幅波長,這是個客觀存在。為什么一個老中醫(yī)

號出來能得出結論說你的表里、陰陽、虛實、寒熱、臟腑能得出個結論。可是我

們普通人號了半天,把人胳膊都捏麻了,心里邊還糊里糊涂,搞不清楚怎么回事。

最可笑的某中醫(yī)大學的診斷教研室投入很大一筆錢要研究什么,研究出一個

儀器叫脈象儀。啊,意思就是說中醫(yī)沒有客觀標準,咱們鬧了個儀器一號脈,吧

吧吧,波幅出來,是什么脈咱就診斷了。這幫人很蠢,蠢在哪兒呢?

我們不需要這種所謂客觀的脈像儀。要說科學,要說客觀,X光片是科學客

觀的東西,是吧?為什么對同樣一個X光片,不同層次的大夫會有不同的解讀

呢?為什么我們在縣醫(yī)院照一個X光片也要拿到省城醫(yī)院讓大夫去看?還不行,

還要拿到北京找個老教授看,為什么呀?因為他們得出結論不一樣。為什么會不

一樣?面對同樣一張X光片得出結論會不一樣?是因為讀片子的人不一樣,對

吧?那誰更接近于真理真相呢,那肯定是那個醫(yī)療經驗和感覺敏銳豐富的那個人

讀出來片子更接近于真相。

那么,同樣是一個人的胳膊放在那兒,如果你們不去修身,不去養(yǎng)氣,不培

養(yǎng)自己那個敦敏的那個敏字,照樣沒用,就算把《瀕湖脈學》背下來,你也沒用,

沒用。指下了了,心中難明,就會得出這么個結論。所以我經常跟我的學生說,

還有我的病人,他們說什么是好的中醫(yī)大夫,我說你要去找他號脈的時候,他兩

手冰涼給你號脈,你趕緊走。為什么?他手上沒有氣,他號不出來你的脈的變化,

他也領悟不到這種變化。不用心體會不到象,像永遠在哪兒,象可不一定會出現。

所以在禪宗有個故事叫《佛頭著糞》,這故事大家可能大家都知道。其實它

就講了兩個字,像和象的區(qū)別。啊,有人去刁難這位和尚說,這個佛祖不是說萬

物皆有佛性嗎?那鳥獸有沒有佛性啊?那和尚說當然有,那人就追問說,那鳥要

是有佛性為什么跑到這個佛頭上去拉屎?那和尚就說了,這是因為它有佛性它才

在佛頭上拉屎,它要沒佛性它跑老鷹頭上拉屎了。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就說,泥

胎木偶對于尊敬信佛的人來講,它可以把那個泥胎木偶這個客觀的像上升成為他

心中尊敬敬畏崇拜的那個象,可是在不信佛的人眼里,面對著廟里的這些雕塑,

他認為就是一堆泥胎木偶,對不對?在鳥的眼里,它就是泥胎木偶,對吧?本來

就是??墒窃谒劾?,那個要吃它的老鷹,它心里才能產生那種敬畏的象。

我行醫(yī)這么多年,看到很多中醫(yī)墮落了,就是因為中醫(yī)離開了道家的它的主

干和根本。很多人現在一說這人是儒醫(yī),還說這人是秀才學醫(yī),籠里捉雞,我們

那老家說是,儒改醫(yī),一早起。就說你昨天是個落第秀才,明兒改醫(yī)一早上就改

了,我就痛斥這幫人是混淆是非,為什么呢?他們把實踐修身要求很高的這種道

家的醫(yī)學,轉化成玩弄文字游戲的做表面功夫的這種學問。所以中醫(yī)的沒落是從

隋唐以后,基本上從孫思邈以后,中醫(yī)就去開始玩文字游戲了。那些修身養(yǎng)性,

提高自己先天的那種慧的本領逐漸就失傳了。

所以我慶幸我能意識到了,當別人夸我是儒醫(yī)的時候,我心里很別扭。當有

人給我介紹這些道家傳承的時候,我心里很興奮,我意識到我走的路是對的。今

天又能有這種榮幸,經過蕭道長、黃劍把我們大家聚在這里聽老道長給我們傳道。

我就更想理解一些有關神、靈、魂、魄方面的事情,更想自己能具備一些從調形、

調氣達到調神的一個階段,有這么一個夢想,讓自己再上一個臺階。我也相信,

就像你自己正氣不足,調不了別人的氣一樣,你的那個心靈,那個神的力量不夠

強大,相信你也調不了別人的那些心神、心魔的毛病。

我有一個病人,就是老做一些很惡的夢,因為她的孩子本身有很嚴重的肝病,

我給他調得不錯,他又把他媽領來叫我調,我見他媽的第一眼,我就覺得心里說

不出來的難受。而且我看他母親的臉色,他母親50多歲,我當時想說一句話,

我說你像從墳里爬出來的,但是話到嘴邊了,我說你像從煤礦里爬出來的,因為

她是從我大同老家來的。但是這口氣老在這憋著呢,就覺得特難受,然后,我給

他兒子扎完針以后,我就問他,我說你媽是做什么的呀,怎么跟從那個墳里爬出

來的?最后那孩子說,徐老師這不瞞您說,我媽是個頂仙兒的。頂仙兒是干嘛的,

就是不自量力,假裝引個什么東西附體跳大神,就開始給人治病,然后沒把別人

病治了吧,最后讓別人病氣給鬧進去了。所以她一臉那個氣。

我看著這個,就體會到學中醫(yī)修身的好處,就是說,你看到有些人你覺得親

近,想和他接觸,你看到有些人你就覺得,呵呵,想踹他一腳。這就是我說的不

自量力的事。所以我希望道長能給我們傳授,還有在座的各位師兄我們互相學習

取長補短,能夠傳授一些更好的修身和修心的本領。讓我們去拯救更多的住在北

京高樓大廈別墅里,痛苦得一晚上睡不著覺要自殺的那些人。因為現在人的心病

是越來越多了啊。而且我曾經也有很重的心病,是被我的老師拯救過來的。

我現在拯救很多人,像一些嚴重的躁狂抑郁的。但我現在碰到精神分裂的我

不治,因為我知道我治不了。我能感覺到我在跟他背后的某個東西在較勁,最后

我弄不過人家。但是像抑郁癥的一些人,基本這十幾年在我手里治療的抑郁癥,

只死過一個人,自殺死的,但是那個人是我比較失控,他在蘭州上大學。我給他

治療的時候呢,他休學一年,抑郁得不能上學,我給他治好了以后呢,他又能復

讀,考上大學。但是考上大學以后呢,他又跟他的班長談戀愛,搞得心亂。所以

我后來一想我救他到底是救他了還是害他了?他要是不上大學,那么過著也挺

好。

師父我就講這么多。

淺釋《瀕湖脈學》中的浮脈和滑脈一在玉蟾宮發(fā)言的

第二部分

這是我在辛卯年春在海南玉蟾宮道整養(yǎng)生會上第二次發(fā)言,當時會議已經接

近尾聲,我應老道長張至順的要求逐字逐句講解了李時珍《瀕湖脈學》中的浮脈

和滑脈。當時我穿了一雙布鞋上玉蟾宮,趕上陰雨潮濕,鞋襪都濕了,當時是光

著腳穿著拖鞋講的。第二天買了一雙道士的布鞋換上,鞋小但是暖和多了。

先講一個就師父反復強調的《瀕湖脈學》。我剛才講了,你一定要手上有氣,

手上有氣的標準就是你的手是熱的,然后你再去號病人的脈。號病人脈的時候你

要知道躲,因為你在號脈的時候,你要用心,其實你就向他打開你的心了,那個

病人邪氣重的時候,你是打開的,它就要進去。

所以當你號脈的時候,有時候你要彈一下指頭,離開他。你如果不離開,那

個東西就沿著這個手上來了,所以,你要有感有覺,你才能去做醫(yī)生,這是我說

我自己的體會。

我給大家舉個例子就是說,李時珍老先生他是怎么給我們講脈的。最簡單的

一個脈叫浮脈。他的歌訣是這么背的:“浮脈唯從肉上行,如循榆莢似毛輕。三

秋得令知無恙,久病逢之卻可驚。”這是他對脈的描寫,我們看起來很簡單,這

些字兒大家都認得,但是你要去想象,用心去體會它的感覺的話呢,確實需要有

號過脈的人或者懂的人給講一下。這個浮脈呢,“唯從肉上行”,什么叫肉?我

們看一下我們身體的層次,最表的是毛,毛底下是皮,皮底下是什么呢?

是膚,啊。皮底下是膚,膚底下是肉,也就是我們說的肌肉,肉底下是脈,

脈底下是筋,筋底下才是骨,骨里面是髓。我們就不說了。所以他說是“肉上行”,

講的是什么呢?講的是你手一搭脈,你能感覺到他這個層次在中部以上,中部以

上,所以我們號脈講輕輕一搭的感覺和稍微按一下,和掘到骨頭上那個感覺,所

以跟浮脈相對的是什么呀?是沉脈。比沉脈還厲害的叫伏脈,是那個“伏”,是

這個“伏”,我們講住骨,就是摸到骨頭上才能摸到的感覺。那么浮脈的第一感

覺是,它在肉的層次上跳動。

這個肌肉,大家都說肌肉,請問肌和肉有什么區(qū)別?《黃帝內經》講,上古

之人修煉的時候,“呼吸精氣,獨立守神,肌肉若一”。如果你不理解氣和神的

話,你光從唯物主義角度上講,你理解不了“肌”“肉”的區(qū)別??墒堑兰抑匾?/p>

氣,也就是說肌和肉是同一塊組織,但是當它發(fā)力繃緊的狀態(tài),凸起的叫肌,而

當它泄了氣放松的狀態(tài),就叫肉,區(qū)別在于它有沒有氣,是吧。

為什么叫“肌肉若一”呢?它是在需要的時候它能繃起來發(fā)力,在放松的時

候它能松得很軟,我們經常說人,說你這人很肉,開車這么肉,做事兒這么肉,

是吧?指的是不發(fā)力的狀態(tài)。那么我們平常人得病是什么?要不是沒有氣,整天

就是一灘肉,要不就是運動過量,繃緊不放松,總是那個肌,處于發(fā)力繃緊狀態(tài),

變成死肉,這種人還洋洋自得說,我練健美,這種人把活肉練成了死肉。而且我

告訴你,練健美的人都弱不禁風,稍微來點感冒,啪,肯定就感染,所以他這個

氣,也是死的,把肉練成了死肉。

所以說浮脈是在肉往上的層次上走。大家沒經過饑荒,但可能有人吃過榆錢

兒,榆錢兒是什么感覺?榆錢兒是中間厚,兩邊薄,摸上去很有彈性,但是很薄

的那種感覺。摸上去,浮脈就像摸小鳥身上的那個毛,感覺很輕,什么叫很輕呢?

就是稍稍你一用力它就沒了,是這種感覺。

那么這種脈代表什么病呢?它說了,如果是春夏秋這三個季節(jié)摸到浮脈,沒

什么大不了的,感冒。為什么不說冬呢?冬天人的氣是往回收的,它不會摸到,

除非你去冬泳,你在冬天瞎鍛煉,把你的陽氣逼出來,那是不正常。如果三秋號

到浮脈,首先正常,第二呢,有可能就是你得了場外感,所以摸到浮脈的時候沒

什么大不了的。

可是,當一個久病的人,不管他多大歲數,病了很長時間,你摸到的脈是浮

脈,這叫逆癥,陽氣要走了,這人要完蛋了。什么叫逆癥呢?久病的脈弱,或者

是沉,或者伏,都叫順癥,就跟他的外在表現是一樣的。久病了,氣血很弱,但

是脈卻浮起來了,“久病逢之”,你摸到這種脈,你要小心了,就要看看你跟病

家的關系了,要交代清楚,否則的話,這病人很可能就死在你手里,作為一個醫(yī)

生應該會判斷預后,啊,判斷預后。這就是浮脈的第一首詩。大家要慢慢學,把

它背會,背會其實是跟古人最好的一個溝通方式,不懂,先把它裝到自己腦子里。

第二首詩呢,是這樣,他進一步描寫浮脈的形象以及浮脈和其他脈的鑒別。

他是這么說的:“浮如木在水中浮”,榆錢兒沒摸過,鳥毛兒也沒摸過,再給你

舉個例子吧,一塊兒木頭漂在水上,你摸上去那個感覺,你壓它沉下去了,你壓

得狠它就沒了,浮脈,“木在水中浮”。第二句話,“浮大中空乃是我”,摸上

去是浮脈,但是呢,這個浮脈不是個實心兒木頭,是像個蔥管兒一樣,它浮在上

面,你按一下它不是沒了,它是癟進去了,這種脈我們已經不叫它浮脈了,管它

叫花脈。

菰脈主什么?花脈主亡精失血,一個血崩的女人,一個老是遺精的男人,或

者是剛獻完血,出完大汗,腹瀉的人,喪失了自己的精液和精血以后,你號他的

脈,是菰脈。菰脈的感覺就是什么?也在上面兒漂著,陽氣要虛脫,但是呢,摸

上去里面兒是空的,所以這叫,他就把浮脈跟孔脈給你鑒別開了。

下面一個鑒別呢叫''拍拍而浮是洪脈”。另外一個容易跟浮脈相混淆的叫洪

脈,這種洪脈呢,像洪水一樣,它的感覺是什么?波幅很大,就像那個海水,河

水拍到河岸上,拍到沙灘上那種感覺,一波兒接一波兒的,這種感覺呢,已經不

是浮脈,是洪脈。這種洪脈什么意思?就是說,你輕輕一搭有,但是你按上以后,

它還有,你能感覺到它這種上下起伏的這種波浪的感覺,這種洪脈主高熱。我們

《傷寒論》講白虎湯的時候有四大癥,高燒、大汗,就是大熱大汗口大渴,然后

脈洪大,說明那個熱已經不是表熱了,而是往里走,這種脈你不要再去解表了,

它已經不是浮脈了,它叫洪脈。這種洪脈還有一種感覺是什么呢?“來時雖盛去

悠悠”。就說洪脈的特點叫“虎頭蛇尾”,來的時候打得你的手很厲害,但是仔

細一體會沒后勁,這其實是人的元氣在跟外邪作斗爭,已經消耗得差不多的那種

狀態(tài)。這就是李時珍又把浮脈具體論述,把它和我脈和洪脈的區(qū)別給你寫清楚,

免得你將來誤判。這是他的第二首詩。

第三首詩呢,就是分寸關尺了。一般普通人,我們三個指頭號的脈基本上寸

關都有,到尺偏弱,這都叫正常人。修行好的人脈會長一點,就是把手指分開尺

部還有,這叫寸關尺?,F在科技發(fā)達以后呢發(fā)現了很多怪脈。我在門診時候有一

個部隊退休的老將軍找我看病,那人是聽我和梁冬的《國學堂》找來的。來的時

候不說話就伸胳膊,其實是考你,不要怕病人考你。你一旦通過了考試,病人對

你的信任,發(fā)自內心的信任就建立了,那會兒你抓把鋸末給他吃,什么病都能好。

但是我們很多人通過不了考試,因為你的基本功不行。

他一伸胳膊我一號脈,仁指頭都有,我手指頭分開了搭成這樣還有脈。哎,

我說你這個脈比較怪呀,按說脈長主腎氣足主長壽??墒沁@個脈呢,也不是健康

人的脈,不是那種身體強壯腎氣足的脈。脈雖長,但是波幅很小,脈跳的也很弱,

而且他有點心律不齊。一有心律不齊,人的心神就是亂的。我們號脈說要注意這

么兩個字,一個叫心律,一個叫心率。心率是速度,古代人講號脈的時候醫(yī)生要

先調息,調自己的心情,調自己的心神。一息四至,一呼一吸之間,那個脈跳四

下這叫常脈;一息超過四,有五六了,這叫數脈;一息三至,這叫遲脈。我們就

根據這個先判斷一下他的陰陽。

這個心律是什么?心跳的節(jié)奏,這個要是出問題,那就是大問題。其實大家

想一想,我們的生命其實就是個節(jié)奏,你呼吸有節(jié)奏,睡眠有規(guī)律有節(jié)奏,心跳

有節(jié)奏,這種有節(jié)律地跳它不累。一旦這個東西亂跳,說明幾種情況,最常見的

幾種情況就是說你的內心里面已經有了另外一個指揮官了。本來它是心神控制

的,它一亂,說明你的心神已經被擾了,所以一看這人心律亂了,那這個病就比

較重。那我給他號脈的時候我就感覺到這么幾點,首先你這個長脈是假的,另外

你有很嚴重的問題。然后我就跟他說,我說您病很重,心臟有問題,睡覺有問題,

心情有問題。但是我解釋不了你的脈為什么能跳這么長。他說徐大夫,你真是個

高手。我說怎么個高手?你夸我?他說我心臟放了四個支架。

所以我將來想狗尾續(xù)貂,續(xù)寫《瀕湖脈學》我就寫一個支架脈,搭橋脈。他

犯了嚴重的心臟病,先放了兩個支架,后來不行,就在301又放了一次,一共放

了四個支架。然后再結合上腹診一看,我就讓他去做胃鏡,因為我感覺到這個人

的胃有嚴重的問題。為什么說嚴重呢?當你覺得自己的胃有疼有酸有脹這種感覺

的時候,沒事,這個胃病往往不嚴重,因為你有覺。這個人是我在腹診的時候發(fā)

現這個人的胃有非常嚴重的冷凝的瘀血塊但是他說我吃什么都香,我從來沒鬧過

胃病。我說那就這樣吧,你去做檢查。

然后他去301,他有自己的保健醫(yī)生,他去跟西醫(yī)保健醫(yī)生一說我要做胃鏡,

那西醫(yī)說為什么要做鏡胃呀?你胃疼?他說我不胃疼。他說你不胃疼你做什么胃

鏡呀?他說有個傻冒兒中醫(yī)非讓我來做胃鏡。他說中醫(yī)的話你也信?他說,不是

那個中醫(yī)比較神,就做了。部隊首長有特殊待遇,現在有那種麻醉無痛的胃鏡,

睡了一小覺就起來了,起來以后拿到報告以后,他那個保健醫(yī)師臉色就變了,己

經是萎縮性胃炎,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周圍已經有淋巴組織增生。那個大夫為什

么臉色變了,它下一步就是胃癌,他說你這個中醫(yī)我要見一見,他憑什么就能看

出來這個呀?我說甭見了,交學費我才見呢!

后來他們開了很多西藥,殺幽門螺旋桿菌的西藥,還有治什么糜爛的西藥,

我說你這些藥你先都不要吃,我讓你做胃鏡的意思是告訴你,我的診斷是對的。

后來又治胃病,又治他的心理問題。其實他很抑郁。大高官活得很痛苦,咱沒那個

命別往那兒去奔。)后來將近一年的治療,他的失眠癥狀,心臟的癥狀,都有極

大的改善,再去查胃鏡,所有的這些問題都沒有了。后來他去俄羅斯旅游一個月,

后來又去埃及旅游,什么問題都沒有了,再沒發(fā)生過心臟的問題。

有人搞唯科學論和唯武器論,譏諷我們中醫(yī)就靠仁指頭吃飯,我說能把復雜

的問題簡單化說明我們高明。過度以來儀器只能導致人的退化,我自己有抽象思

維能力能認路識圖開車回家,干嘛要用GPS?

看一下這個浮脈的分部詩,李時珍是怎么解釋的。他講寸口如果浮的話主頭

痛,他講“寸浮頭痛眩生風"。如果你號到了浮脈,而且這種浮脈在寸口,就是

你第一個指頭上跳的特別明顯的話,你可以大膽地問他,你現在是不是頭痛?你

是不是眼睛老看到一些飛蚊,眩字啊,眩是什么意思啊?

對呀,眼前發(fā)黑叫眩??墒俏覀儸F在老把這個眩和暈搞得不分,暈是轉,眩

是眼前發(fā)黑。包括人坐的時候,突然一起來,眼前一發(fā)黑,這叫眩。生風,生風

什么意思、,風主動,風為陽邪,其性開泄,風性善行而數變。

如果在寸口發(fā)現了浮脈,那你就可以大膽地推斷他會有這一系列的癥狀,包

括有些人眼皮跳,或者是面部不由自主地抽搐,那么你就可以推斷一些癥狀。當

病人不說話,你把這些癥狀說出來的時候,你說三個,中了一個,病人對你的信

任感就建立起來。這是寸口的表現。第二句話想起來了,上次來老道長跟我說過

一句話,我跟大家分享,就說你背什么東西背到最后讓你的神知道了,你這輩子

都忘不了,這比西方人說重復是記憶的母親要高明的多,你重復一萬遍,你的神

不知道還是沒用。

第二句叫“或有風痰聚在胸”。寸口脈除了推斷他頭痛,眼皮跳,面部抽搐

以外,還可以推斷你受風了以后,冰封了以后有口痰堵在嗓子眼里出不來?,F在

人有很多有這種癥狀,表現出來是什么呢?他自己說是我是慢性咽炎,我這老是

嗓子里有口痰出不來,甚至有些人說會有梅核氣那種癥狀,吞之不下,吐之不出。

還有人說什么?我的胸口發(fā)悶,這種推斷呢,就是根據他的對他的望聞問切的檢

查作一步推斷。這種風我們診斷的目的是為了治療,這種診斷最后像他這種病的

話,都是往上走,開泄、涌吐,一下就好了,因為他邪在表。我們經常說開門逐

寇?;蛘吣阌孟路ǎ蛘吣阌蒙⒎?,問題要看病機在哪,病在哪。所以說或有風

痰聚在胸。

如果這個人在中指上感覺浮,叫“關上脾虛肝氣旺(土衰兼木旺)”,很多

人的脈是中間那個脈比較明顯,我們管它叫關,關是左肝右脾,如果這個出現浮

脈的話,你基本上可以推斷是主風的那個肝,肝叫厥陰風木,它過亢了。中醫(yī)講

五行,一臟過亢就會削弱他的下家,那么就會導致脾虛。這種脈尤其在春天特別

明顯。這個肝氣往上沖會出現頭痛,目眩,生風,而生的過程中,如果碰到一些

痰飲的東西,沖上來又沒沖出去,就會聚在胸,那么他表現在肝的時候,關上的

時候呢,你就可以大膽地推斷他現在的情緒不好,老發(fā)火,老生氣,而且會影響

到吃飯,食欲。主要是肝氣旺的以后脾的吸收的功能就會差。號這個脈的時候一

定要問,您什么時候吃的飯,因為有些人關上旺是剛吃完飯。剛吃完飯沒有半小

時找你來看病,你一號,哎喲,浮脈,關上,啊,你生氣了?沒有,我吃飯了。

一定要這樣,問清楚。

最后一句話,“尺中浸便不流通”?!稙l湖脈學》我是在六歲時候,我媽媽

教我背,當時也不懂。反正就是背了,上大學,別人還在學診斷,我都滾瓜爛熟,

背得偎熟了。但是對這些話的理解,是后來在臨床過程中,逐步加深的,逐步體

會到寫這個東西的人,他背后的意思,不是我那會淺薄無知的時候理解的那個狀

態(tài)。特別是這句話指導我現在,治療一些所謂的腎病、腎炎、蛋白尿、血尿,最

關鍵的一句話。為什么呢?

這個尺脈,正常的人是沉伏的,這是腎氣的特點。當它浮起來的時候,你就

要想是什么東西進去了,什么東西進去把我們的腎鼓搗成那樣?而這種東西進去

以后,它損傷我們的腎氣以后,就會出現一個問題,什么問題呢?尿血。有些人

過度勞累以后,出現的尿血。有些人呢?是因為感冒以后,沒往心上走,往腎上

走,也會出現尿血。有些人就覺得累,但是通過肉眼能覺得是血尿,有些人覺得

累,但是看尿的顏色沒變化,一到醫(yī)院化驗發(fā)現里邊有紅白細胞。這種病開始是

尿血,很快就會變成什么?尿不出來尿。中醫(yī)有個名詞,把它稱為“風水”。這

不是看風水的風水,是受風以后導致自己的水液流通出現了問題。

這種風水怎么治,中醫(yī)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叫“提壺揭蓋”,就是說一個茶

壺倒不出來水的時候,你要想想是不是茶壺蓋的眼被堵住了,當你把這眼打開以

后呢,他的尿就出來了。所以這種病,由外感導致的小便尿不出來,你不要去治

腎,腎只不過是個受害者,那你要干什么?要去宣肺,要去宣肺。通過宣肺的辦

法,就像把茶壺蓋上的眼打開以后,這個呼吸的精氣進去以后,有了壓力自然小

便就出來了。

所以判斷到底您是內傷房勞過度導致的尿不出來還是外感導致的尿不出來,

怎么辦?去號脈。李時珍就告訴你,這種小便尿不出來,他的尺部脈是浮的。尺

部脈是浮的有一個特點就是動元氣了。正常人的元氣是潛藏的,不外露的。另外

你去印證的話,我們望聞問切還有一個重要的問題,不是光切脈,我們還要三部

九候,去查身上其他部位,包括要查他的腌穴。這種人有個特點,外邪傷腎以后,

你摸他的肚臍上下左右,是有動悸的。正常人也有浮,主動脈也在跳,但那個氣

是打不到表層的。但一旦腎氣動了,你一摸肚臍周圍有脈跳,那你就要去幫助腎

趕走外邪。如果沒有外邪的話,那就需要用大量的人參讓它往回收

這就是我們的師父千叮嚀萬囑咐讓大家去背的《瀕湖脈學》。所以我說把它

背下來,就等于把古人的思想直接移植道你的腦子里,你背的時候不明白,臨床

中慢慢運用。越用越有意思,越用越有體會,最后就感覺到我們祖先的這種偉大。

看大家有什么問題嗎?師父要問,嚇著我。呵呵呵……師父您別問了,我接著講

吧?哈哈哈……或者我講完了您一塊兒問,我先把我的思想……

張道長:不要停。這中間我插一句兩句啊。為什么我要強調叫你們要背脈學

(《頻湖脈學》),要背的趟趟熟,還要背脈學的道理,脈學的變動、形象都要

弄清楚,弄不清楚你就是騙人的。所以我強調你們要把脈搏弄清楚,藥性弄清楚,

你才夠個中醫(yī),不然的話你不夠中醫(yī),實際上你是騙人的,或者說騙人的東西。

徐文兵:再講一個脈。一共二十七個脈。這個脈常見一滑脈,脈訣大家記著

“滑脈如珠替替然,往來流利卻還前。莫將滑數為同類,數脈唯看至數間”?;?/p>

脈呢是一個常見脈。它的特點是什么呢?一句話叫“如盤走珠”,都學過那個白

居易的《琵琶行》“大珠小珠落玉盤”,滑脈的特點就像小圓珠子,它為什么叫

小圓的珠子呢?因為跟滑脈相對的脈叫“澀脈”,那個澀脈過來的感覺像個鏗

刀,知道牲刀吧?就是鏗,這木頭有毛茬,它鋰,它那上面就不是滑的,是吧?

它是那種小鋒齒、小鋸齒那種感覺,所以滑脈的特點呢像珠,那么它像珠以后呢,

你再理解它就不是一條線,因為它這個珠子有半徑、有直徑,它是寬的。這又跟

什么脈區(qū)別呢?就是我們會號到一些細脈和弦脈,弦脈是什么?就像繃緊的弓弦

一樣,如果你摸到那種繃緊的弓弦,那種尖銳的感覺,你不會想到是滑。所以我

覺得很可笑就是現代中醫(yī)寫病歷,給人記錄脈象:脈弦滑。我問你這到底是弦啊

還是滑?他自己都不明白。

我跟大家講一個真實的故事:我的大學同學畢業(yè)以后去當醫(yī)生看病,他不相

信中醫(yī),是因為他的老師沒有把他教好,所以他當中醫(yī)又不信中醫(yī),但是又得給

人號脈,給人看病,那他怎么辦呢?病人伸左手,他一摸,然后心里默念:“床

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庇沂郑骸颁z禾日當午,汗

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卑?,好了,脈滑數,或者脈弦滑。有意

思嗎?我覺得有些事情,你騙誰也騙不了自己,是吧?

中醫(yī)之所以能夠治病救人,是因為它掌握了天地和人體變化的規(guī)律,而且當

你把這個規(guī)律運用到病例身上,“啪”,好了!就跟我跟梁冬做節(jié)目一一Itworks!

啊,靈了、應了!那種感覺,其實都是自己的心神和天神溝通的感覺,那種享受

是別人做什么都替代不了的。而這個“滑脈如珠”這種感覺,大家去想,如果您

不理解,就把老婆的戴的珍珠項鏈,鬧得松散點兒,你在摸它啊,什么叫“替替

然”?替,是接替、交替,一個接一個,一個接一個,沒有斷,啊,叫“替替然”。

下一句話“往來流利卻還前”?!皡s還前”就是什么???如環(huán)無端。所以它

有兩個特點,一個叫“如盤走珠”,第二個叫“如環(huán)無端”,沒有盡頭。但是很

多人會把滑脈和數脈混淆在一起,因為它來得很流利,他就覺得它跳得很快。大

家記住,客觀存在和主觀感覺是不一樣的。有些人覺得自己心很慌,覺得自己心

率很快,但是你給他號,查心率,做心電圖,他心率是正常的。那那種慌是什么

呢?是另外一種解釋。所以這種滑數,有些人老混為一談。李時珍就告訴大家:

那你就數一數就完了,哦,怎么叫數一數?數脈這個事兒,是有定數的,古人講,

一息四至,現代,有表的時候,看一下表。一分鐘六十秒,一般的人在70到80

之間,超過80的可以定為數脈,低于60的,叫遲脈。但是看表和調息數脈區(qū)別

在哪?區(qū)別在于,醫(yī)生的心靜不靜。因為看表誰都可以看,是吧?但是古代為什

么說不看表,去數自己的呼吸呢?其實調息是調醫(yī)生的心。這是第一首詩。

第二首詩,講的是它的主病,主病詩。就是說任何一個脈啊,它有分表里虛

實寒熱陰陽。那么滑脈的定義呢,還是一個陽脈,跟滑相對的就是澀脈,屬陰。

滑脈為陽呢,是屬于人的元氣剛剛受傷以后出現的痰飲癥,而澀脈呢,是元氣大

傷以后出現的淤血癥。所以,摸到滑脈呢,你應該感覺到這個人陽氣或者叫元氣,

開始有點不足了。所以它第一句話就是,“滑脈為陽”,但是元氣已經開始不足

了。

那么元氣足的脈是什么脈?元氣足的脈不是滑脈,相當于人高燒的時候,那

個洪脈減半,它不是珠子這么走,這叫滑脈。真正健康的人是應該大的波幅,這

是元氣足的人。那么給它定義是什么呢?這人有痰,一號到滑脈的人痰就多。那

么痰是個什么東西?痰是膠原蛋白。痰是精的半成品。也就是說,你吃進來的食

物沒有完全被你化掉,處于那個半成品的狀態(tài)。它不僅對你沒有益處,反而成了

導致你發(fā)生病的東西,相當于我們身體流的都是活水,可是這個水變的濃濁黏稠

了,就有點流不動了。而我們血管里流的是血,在細胞和細胞之間流的都是這種

精和液,精和液不是活水的時候,它就變成了致病的因素。稀薄的,我們管它叫

飲,黏稠成塊的我們就叫痰了。

那么這種痰有人說我吐出去不就完了,對不起,您吐出去是一個不得已而為

之的辦法,最高明的辦法是把你的元氣鼓足了,把它化掉,也就是說把這個膠原

蛋白化成你的精血不就完了嘛!很多人大胖子,身上還長脂肪瘤,還要天天吃海

參,我說你身上全是海參,你先把自己那點東西化掉。所以這個痰是元氣不足的

表現,元氣是什么?就是我下午的時候講的,由精化成的那個東西,相當于我們

推動身體運行的各種激素,甲狀腺素,胰島素,還有腎上腺素,包括胰腺分泌和

膽汁分泌的各種酶,那些酶都是一個字叫一化。元氣足的人吃生鐵能拉出斧子來;

元氣不足的人吃進東西都變成異物存在自己身體里面。你看現在多少人過敏,過

敏是什么意思?吃進東西沒有完全化好又被吸收到體內,就變成敵人老跟你打

架。所以元氣一衰,人就會出痰,元氣再衰人就會出淤血。所以叫號到滑脈就是

痰生百病,而且這種痰生的病都很怪。為什么呢?因為細胞和細胞之間它是滲,

是流動的,不知道流到哪兒,也不知道堵到哪兒,所以會造出千奇百怪的病。

我們知道范進中舉的時候他瘋了,瘋了以后老丈人一巴掌抽過去他吐了口

痰,他又醒了,我們管他叫痰迷心竅,就是當痰堵在心的經脈走的路線的時候它

的神明就會錯亂。下午我說治過的一個病人自殺,最后自殺掉的那個孩子,在我

給她治療過程中是成功的,其中有一次,我給她扎了針以后她就想吐,她要出去

到女廁所吐,我不放心,就派當時我跟我學習的一個日本女大夫陪她去,去了廁

所回來以后,那個日本學生臉就綠了,我說你怎么了?她說真奇怪,那人吐出這

么大塊的黃黏黃綠的東西,不知道從哪兒出來的。從哪出來?我也不知道從哪出

來,但是那個東西吐出來以后那孩子就心明眼亮了。

所以號到滑脈基本上可以定為痰病,有的時候號到滑脈也會是吃飽了撐的,

就是我剛才說的,剛吃完飯你號到關上脈特別地滑。這是什么?吃飽了造成的疾

病,現代人吃飯,尤其是晚上的飯都吃得都特別多。所以現在人基本上十個人里

號脈有八個都是滑脈,剩下倆澀脈,基本上沒正常人,這就是滑脈的主病。

再加上一些輔助的檢查診斷,你會看一下他的舌苔,看一下他的體型。最有

意思的是現在偽中醫(yī)太多,當然舌苔胖大的時候,學院教育出來的中醫(yī)都說這人

脾虛。什么叫虛?我說過該有的東西沒有叫虛,什么叫實?有了不該有的東西。

那么舌頭變那么腫大,他是該有的東西沒有嗎?不是,他是富營養(yǎng)化,他是有了

不該有的東西。所以這種人往往是舌苔胖大,而且兩邊都有牙印,而且有痰一般

都有飲。他吃了東西伸出舌頭來會像狗一樣滴答水,所以結合這些癥狀,再看他

的舌苔的厚薄程度,你基本上就可以問一些相關的問題。聞到油膩的味惡心嗎?

晚上吃飯很晚嗎?早晨起來是不是一刷牙就干啰呀?為什么會干啰?其實是身

體自我保護說你吃多了,趕緊吐出去吧。為什么稍一刺激他就想吐?但是我們現

在都把身體給自己的那些信號忽略掉了,甚至還會壓抑它。

那么一般在上面就寸關出現滑脈的時候,一般你就要問他是不是容易惡心

啊,容易吐啊。再往下,如果在尺部號到滑脈有兩種可能:第一個:不來例假了,

閉經了;還有一種我碰到過的,懷著鬼胎叫假孕。

我們說跟著師父修煉能夠移精變氣,心想事成。也有一些人不修煉自個兒想

就能想出來,想懷孕想瘋了嘛,突然不來例假了,然后肚子鼓起來了,每天早晨

還有早孕反應,還一吃東西哇哇吐。哎喲,懷孕了。結果一做B超檢查,里面不

是葡萄胎就是淤血,這叫假孕。你號她的脈也是滑脈。所以號到滑脈在尺部明顯

的時候,你要分析兩個狀況:一個是閉經;一個是懷孕。那么懷孕的脈是什么特

點?調,那個脈沒法形容,誰懷孕你就去摸摸她的脈得了。因為人在懷孕的時候

是元氣最旺的時候,天賦的本能,很多人得了很重的病,懷孕以后都會好,是借

助孩子,養(yǎng)孩子動那個元氣好,所以它那個脈是調和的脈,跟這種脈心懷鬼胎的

脈是完全不一樣的。但是大家也可以運用一下現代的科技手段。

下午我們交流的時候說,司機越老開車越小心,醫(yī)生做時間越長做事也越小

心。我這么多年沒干過缺德事,表現在哪兒?沒給人打過胎,好多人來找我說怎

么能打胎?我說你想生孩子找我,你想打胎你找別人去。另外一種叫無意缺德,

就是無意中把人胎打了。紅樓夢里胡庸醫(yī)濫用虎狼藥楞把柳二姐的胎給打下來。

就是說當你號脈的時候發(fā)現了這種脈,又不引起注意,給人用了大量的活血化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