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地理期末)2024年秋季學期八年級地理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題_第1頁
(八上地理期末)2024年秋季學期八年級地理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題_第2頁
(八上地理期末)2024年秋季學期八年級地理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題_第3頁
(八上地理期末)2024年秋季學期八年級地理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題_第4頁
(八上地理期末)2024年秋季學期八年級地理期末教學質量檢測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2024年秋季學期期末教學質量檢測八年級試卷地理(考試時間:90分鐘,滿分100分)題號一二總分得分262728293031一、單項選擇題。(本題共25小題,每題2分,共50分)題號12345678910111213答案題號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2024年中央電視臺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于2024年2月9日(農歷臘月三十日)20點面向全球現(xiàn)場直播。晚會設北京主會場和遼寧沈陽、湖南長沙、陜西西安、新疆喀什四個分會場。下圖示意2024年央視春晚會場分布圖。據(jù)此完成1--2題。1.下列有關我國的地理位置敘述,錯誤的是A.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海陸兼?zhèn)銪.“鄰居”多,利于發(fā)展陸上和海上貿易C.地域遼闊,跨熱帶、北溫帶和北寒帶D.領土跨緯度廣,氣候差異大,為發(fā)展多種農業(yè)提供有利條件2.春晚主會場和各分會場中,最早迎來日出和最晚送走日落的分別是A.長沙、沈陽 B.沈陽、喀什 C.沈陽、長沙 D.喀什、沈陽我國是世界上自然災害發(fā)生最為頻繁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讀下圖,完成3--4題。3.右圖是我國某地區(qū)氣象災害形成示意圖,圖中甲、乙、丙表示的氣象災害分別是A.春旱、寒潮、沙塵暴 B.伏旱、洪澇、凍害C.寒潮、臺風、沙塵暴 D.春旱、臺風、梅雨4.以下應對不同自然災害的做法,不合理的是A.突發(fā)地震時,不能躲在高大建筑物下B.遭到泥石流時,要向垂直于泥石流前進方向跑C.突遇洪水時,要往低處地方疏散D.收到寒潮警報,應做好農牧業(yè)的防寒保暖準備寒假期間,小明隨父母沿著318國道自駕游,318國道素有“中國景觀大道”之稱,小明一家一路上品嘗美食,欣賞美景。讀圖,完成5--6題。5.小明一家自駕游途中沒有經過的地形區(qū)是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長江中下游平原 D.黃土高原6.小明一家在旅途中能夠品嘗到最地道的A.閩菜 B.魯菜 C.湘菜 D.川菜2024年1月17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辦新聞發(fā)布會。會上國家統(tǒng)計局局長康義介紹,2023年全年出生人口902萬人,人口出生率為6.39‰;死亡人口1110萬人,人口死亡率為7.87‰。自2011年以來,我國先后對計劃生育政策做出“雙獨二孩”、“單獨二孩”、“全面二孩”和“一對夫妻可以生育三個孩子”的調整。下圖為中國人口密度分布圖,據(jù)圖文資料,完成7--8題。7.關于我國人口的敘述,錯誤的是A.我國人口老齡化日漸突出 B.2023年,我國人口數(shù)量呈下降趨勢AB線為黑龍江省漠河到云南省騰沖 近10多年來我國逐步調整了計劃生育政策8.圖中人口密度<10人/平方千米的省區(qū),主要的少數(shù)民族是A.藏族 B.壯族 C.維吾爾族 D.蒙古族賀州市某中學地理學習小組計劃進行一次外出研學,小組同學對研學地點紛紛提出了自己的建議。下圖示意我國行政區(qū)劃及部分景點分布,讀圖完成9--10題。9.研學目的地可進行的項目所在省份及其簡稱對應正確的是A.滑雪—黑龍江省—遼 B.觀冰瀑—山西省—晉C.游都江堰一重慶市—黔 D.賞桂林山水—廣東省—粵10.在桂林市旅游,最可能感受到的民族風情是A.傣族姑娘展示孔雀舞 B.維吾爾族學生表演手鼓舞C.蒙古族學生制作奶茶 D.壯族激情熱烈的民族歌會金秋十月,秦嶺南北瓜果飄香,北部的西安蘋果掛滿枝頭,南部的漢中柑橘日漸成熟。圖為陜西省局部地形圖及西安和漢中氣溫曲線與降水量柱狀圖,根據(jù)圖文完成11--12題。11.秦嶺南北兩側水果種類不同,主要影響因素是A.地形B.氣候C.土壤D.種植技術12.A.解決漢江流域洪水頻發(fā)問題 B.緩解渭河平原水資源短缺問題C.西安果農可以改種柑橘 D.使渭河平原降水量增加秦直道是與長城、兵馬俑相媲美的世界奇跡,它始建于公元前212年,是我國最早的一條“高速公路”。圖為秦直道示意圖,讀圖完成13--14題。13.秦直道穿越的地形區(qū)主要是A.黃土高原B.四川盆地 C.華北平原D.內蒙古高原14.有關山脈甲的地理意義說法錯誤的是A.暖溫帶與亞熱帶分界線 B.濕潤區(qū)與半濕潤區(qū)分界線C.400mm年等降水量線大致通過線 D.1月0℃等溫線大致通過線 2024年5月,在新疆塔里木盆地萬畝沙漠溫室內,科研人員在水稻試驗區(qū)采用垂直立體無土栽培方式,試種快速繁育水稻獲得成功。據(jù)此完成15--16題。15.建設沙漠溫室利用的土地類型屬于A.居住用地 B.工礦用地 C.草地 D.16.發(fā)展沙漠溫室農業(yè),塔里木盆地的突出自然優(yōu)勢有①光熱充足②降水豐沛③土壤肥沃④土地面積大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讀中國四大地理區(qū)域簡圖,完成17--19題。17.甲和乙兩區(qū)域相比,乙地區(qū)農業(yè)生產的突出優(yōu)勢條件是A.氣候高寒,病蟲害少B.海拔較低,氣溫較低C.雨熱同期,平原廣闊D.光照強,晝夜溫差大18.詩句“烈日炎炎水難覓,平沙萬里無人煙”描述的現(xiàn)象位于A.甲區(qū)域 B.乙區(qū)域 C.丙區(qū)域 D.丁區(qū)域19.有關四大地理區(qū)域的農業(yè)特點的說法,正確的是A.甲——重要的水田農業(yè)區(qū) B.乙——牧區(qū)和灌溉農業(yè)區(qū)C.丙——高寒牧區(qū)和河谷農業(yè)區(qū) D.丁——重要的旱作農業(yè)區(qū)山脈構成我國地形的“骨架”,讀圖,完成20--21題。20.有關圖中山脈的地理信息的判斷,正確的是A.①是長白山B.祁連山脈是東西走向 C.②是秦嶺D.巫山是我國地勢二、三階梯分界線21.關于圖中山脈兩側地形區(qū)的判斷,正確的是A.甲為云貴高原,地表開闊坦蕩 B.乙為柴達木盆地C.丙為長江中下游平原,被譽為“魚米之鄉(xiāng)” D.丁為黃土高原,并呈現(xiàn)千溝萬壑的地表形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