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1古代詩歌五首公開課一等獎創(chuàng)新教案21古代詩歌五首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
2.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哲理。
3.背誦默寫古詩詞,并學以致用。
重點: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哲理。
難點:1.有感情地誦讀詩歌,感受詩歌的節(jié)奏和韻律。
2.體會詩人表達的情感,理解詩歌中所蘊含的哲理。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新課導入
古人特別喜歡登高望遠。大致說來,古人登高望遠,有這樣一些緣由:傷春悲秋,寫盡心事;感懷歷史,憑高吊古;懷人思鄉(xiāng),滿目愁緒。
本節(jié)課我們就來學習三首登高的佳作——陳子昂的《登幽州臺歌》、杜甫的《望岳》和王安石的《登飛來峰》。
登幽州臺歌
一、作者簡介
陳子昂(659—700),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屬四川)人,唐代文學家。因曾任右拾遺,后世稱陳拾遺。他是唐詩革新的先驅(qū)。其詩思想充實,語言剛健質(zhì)樸,對唐代詩歌影響巨大,張九齡、李白、杜甫、元稹、白居易都從中受到啟迪。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詩三十八首》,《薊丘覽古贈盧居士藏用七首》和《登幽州臺歌》。
二、寫作背景
武則天萬歲通天元年(696),契丹李盡忠、孫萬榮等攻陷營州。武則天委派武攸宜率軍征討,陳子昂在武攸宜幕府擔任參謀,隨同出征。武攸宜缺乏將略,軍事失利,陳子昂屢次進言,不僅不被采納,還被貶為軍曹。在極度苦悶憂憤的情況下,陳子昂登上燕昭王為招賢納士而建的幽州臺,寫下了《登幽州臺歌》。
三、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
2.指定學生朗讀,讀出韻味和節(jié)奏。
明確:在句式方面,本詩采取了長短交錯的楚辭體句法,要注意朗讀停頓,即“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二)問題探究
1.前兩句詩是從什么角度寫的?“古人”指誰?“來者"指誰?寫出了作者怎樣的境遇?
明確:時間角度(“前”“后")?!肮湃恕敝腹糯Y賢下士的明君,“來者"指后代禮賢下士的明君?!扒安灰姟薄昂蟛灰姟?,時間無止無休,而自己的生命短暫,自己因“不見”明君,不能施展才華,功業(yè)未成,空老一生。寫出了詩人生不逢時、懷才不遇(或“胸懷才學但生不逢時、難以施展")的境遇,表達了詩人內(nèi)心的愁苦之情。
2.后兩句詩是從什么角度寫的?詩人為什么見此景而“涕下”?
明確:空間角度(“天"地”)??臻g無限遼遠,在無限的時間與空間面前,詩人感到孤獨、寂寞、悲涼。自己生不逢時,懷才不遇,功業(yè)未成,空老一生,面對此景,想到自己的境遇,怎么能不“愴然而涕下"?
3.請簡要賞析“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明確:“悠悠"形容時間的久遠和空間的廣大;“獨”指單一,只有一個。一大一小形成強烈的對比,更加襯托出詩人內(nèi)心的傷感與孤獨。這兩句詩把個人置放到廣漠無邊的宇宙背景中,使個人顯得渺小孤寂,從而產(chǎn)生一種蒼茫的孤獨感。
4.這首詩抒發(fā)了詩人怎樣的情感?
明確:這首詩通過描寫登樓遠眺、憑今吊古所引起的無限感慨,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孤寂沉郁的情感。
5.本詩沒有對幽州臺做描寫,只寫登幽州臺的感慨,卻成為千古絕唱,原因是什么?
明確:本詩雖為登臨之作,詩人卻不就眼前所見之景進行描繪,而是致力于感情的抒發(fā)。雖是抒發(fā)一己之悲,但視野廣闊,取象宏大,托意深遠。體現(xiàn)出詩人窮通古今之變,閱盡人世滄桑的深刻見識,給人以雄渾博大,沉郁悲壯的藝術美。
(三)寫作特點
1.句式長短交錯。
全詩句式長短交錯,音節(jié)前緊后舒,抑揚變化,大大增強了詩歌的藝術感染力。
2.直抒胸臆。
這首詩傳達出時間的綿長無盡以及個人置身其中的孤獨感,喚起的是人類共有的那種在廣袤時空中不知自己置身何處和何去何從的茫然感。
四、課堂小結(jié)
《登幽州臺歌》一詩中天、地、人三位一體,遼闊悠遠,空曠蒼茫,營造了慷慨悲涼的意境,抒發(fā)了詩人懷才不遇的孤獨和悲憤之情。
望岳
一、作者簡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河南鞏縣(今河南鞏義東)人,自號少陵野老,唐代偉大的現(xiàn)實主義詩人,被后人尊稱為“詩圣”,其詩被稱為“詩史”。代表作有“三吏"三別”、《望岳》等。
二、寫作背景
杜甫的《望岳》共有三首,分別詠東岳泰山、西岳華山、南岳衡山。這一首是詠東岳泰山。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736),24歲的詩人開始過著一種“裘馬輕狂"的漫游生活。此詩即寫于北游齊、趙(今山東、河北一帶)時,是現(xiàn)存杜詩中年代最早的一首,字里行間洋溢著青年杜甫那種蓬勃的朝氣。
三、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
2.全詩沒有一個“望”字,卻句句寫向岳而望,并且角度有別。詩中是怎樣寫“望"岳的?
明確:首聯(lián)是遠望,頷聯(lián)是近望,頸聯(lián)是凝望,尾聯(lián)是(極望)俯視。
3.杜甫眼中的泰山有何特點?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來?
明確:雄偉高大,神奇秀麗。從“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這些詩句中可看出。
(二)問題探究
1.“陰陽割昏曉"中的“割”字有何妙處?
明確:“割"是“分割”的意思。泰山就像一把碩大無比的刀一樣,切斷了陽光,分出了山南向陽明亮、山北背陰晦暗的兩個世界,突出了泰山巍峨高大、遮天蔽日的形象。
2.賞析“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明確:這兩句化用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一個“小"字,不僅形象地寫出了泰山巍然高聳的氣勢,同時象征性地表達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絕頂,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概。
3.年輕的詩人科舉不第后游歷齊、趙,見到了泰山,寫下了這首詩,在詩中卻看不出他有任何科舉失敗后消極頹廢的情緒。整首詩給你的感受是什么?
明確:詩人熱情贊美了泰山的神奇秀麗,流露出了對祖國河山的熱愛之情。尤其是最后兩句,直抒胸臆,表現(xiàn)了詩人不怕困難、敢于攀登頂峰,俯視一切的雄心和氣魄,以及卓然獨立、兼濟天下的豪情壯志。
(三)寫作特點
1.煉字精辟。
本詩形象鮮明、含蓄蘊藉并且內(nèi)涵豐富,煉字精辟。如“決眥入歸鳥”,一個“入"字,用得微妙傳神,形象地寫出了黃昏時“歸鳥”投林的景象。
2.構(gòu)思巧妙。
本詩的題目是《望岳》,但全詩無一“望"字,卻緊緊抓住“望”字寫景。寫景中又處處烘托一個“高"字,把泰山的萬千景色、高大的氣勢渲染得纖毫畢現(xiàn),使人身臨其境。
四、課堂小結(jié)
詩人從不同角度描繪了泰山的高峻雄奇,以泰山和詩人的志向自比,以山之雄偉烘托詩人志向之偉大,表達了一種高瞻遠矚的氣魄,體現(xiàn)了詩人青年時代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登飛來峰
一、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北宋政治家、文學家、思想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有《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等存世。
二、寫作背景
慶歷七年(1047),王安石由揚州調(diào)知鄞縣,皇祐三年(1051)改任舒州通判,赴任時都曾經(jīng)過越州,故此詩很可能寫于這兩次調(diào)任過程當中。
三、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
2.本詩主要寫了哪些內(nèi)容?
明確:首句點明了地點,第二句緊承首句而來,通過具體的描寫,進一步突出飛來山上“千尋塔"之高。一、二句都是鋪墊,在此基礎上,詩人自然地寫出三、四句:不怕浮云遮住了遠望的眼光,只是因為身在最高的層次。
(二)問題探究
1.請任選一個角度賞析“飛來山上千尋塔,聞說雞鳴見日升”。
明確:①“千尋"運用夸張的修辭手法,借峰上古塔之高,寫出詩人的立足點之高。②運用虛實結(jié)合的手法,虛寫詩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東升的景象,表現(xiàn)出詩人朝氣蓬勃、胸懷改革大志、對前途充滿信心。
2.“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緣身在最高層”蘊含著什么哲理?
明確:這兩句詩寫了詩人身在高處極目遠望時的體會,表現(xiàn)了詩人的高瞻遠矚和不畏困難、不懼奸邪的勇氣和決心,揭示了只有站得高、看得遠,才能不怕阻撓、不被眼前的困難嚇倒的深刻哲理。
(三)寫作特點
寫景與抒懷緊密結(jié)合。
這首詩前兩句側(cè)重寫景,后兩句側(cè)重抒懷;前者為后者做鋪墊,后者是前者的升華。將寫景和抒懷結(jié)合起來,從具體的情境中提煉出哲理,從而突出了詩的主題。
四、課堂小結(jié)
這是一首登高覽勝之作,登上高山之塔,極目遠望,詩人不禁豪情滿懷,壯志凌云,似覺天地萬物都可盡收眼底。詩人就傳統(tǒng)題材翻出新意,抒發(fā)具有政治內(nèi)涵和人生哲理的深沉感慨:“我"不怕浮云遮住望遠的視線,因為“我”在最高層。表現(xiàn)了詩人的政治理想、抱負和對前途充滿信心的精神境界。
第二課時
新課導入
游歷詩也是古詩百花苑中常見的一類。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兩首游歷詩:陸游的《游山西村》和龔自珍的《己亥雜詩》(其五)。
游山西村
一、作者簡介
陸游(1125—1210),字務觀,號放翁,越州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南宋詩人。他一生創(chuàng)作的詩歌很多,現(xiàn)存有九千余首。代表作有《游山西村》《示兒》等。
二、寫作背景
本詩寫于孝宗乾道三年(1167),在此之前,陸游曾任隆興府通判,因為極力支持張浚北伐,被投降派劾以“交結(jié)臺諫,鼓唱是非,力說張浚用兵"的罪名,罷歸故里。詩人心中當然憤憤不平。相對于詐偽的官場,詩人對于家鄉(xiāng)淳樸的生活自然會產(chǎn)生無限的欣慰之情。
三、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
2.概括詩人游山西村時的所見所聞。
明確:①熱情好客的村民。②優(yōu)美的景色。③淳樸的風土人情。
(二)問題探究
1.賞析“莫笑農(nóng)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明確:寫出了豐收的年景和村民的熱情好客、淳樸?!澳?一句表現(xiàn)了農(nóng)民的厚道、民風的淳樸,一個“足”字,表達了農(nóng)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
2.“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廣為流傳的千古名句,你認為人們會在什么情況下引用這句詩?
明確:①面對困境時。因為這兩句詩蘊含著深刻的哲理:困境中往往蘊含著希望,遇到困難只要我們不放棄希望,經(jīng)過努力,就一定會有新出路。
②描繪或贊美山水美景時。因為這兩句詩描寫了山環(huán)水繞、柳暗花明的美麗景色。
3.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思想感情?
明確:這首詩描寫了山西村古樸的民風,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向往之情。
(三)寫作特點
立意新巧,自然成趣。
這首詩立意新巧,運用白描手法,不用辭藻涂抹,而自然成趣。詩人緊扣詩題中的“游”字,但又不具體描寫游村的過程,而是剪取游村的片段見聞,通過每聯(lián)一個層次的刻畫來體現(xiàn)。所寫雖各有側(cè)重,但以“游村"貫串,并把秀麗的山村自然風光與淳樸的民風民俗和諧地統(tǒng)一在完整的畫面中,形成了優(yōu)美的意境和恬淡、雋永的格調(diào)。
四、課堂小結(jié)
本詩以一個“游”字作為貫串全詩的主線,生動地描繪了豐收之年農(nóng)村歡悅一片的氣象和鄉(xiāng)間的風光習俗,刻畫了農(nóng)村淳樸的民風和村民熱情好客的品質(zhì),表達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熱愛之情。
己亥雜詩(其五)
一、作者簡介
龔自珍(1792—1841),字璱人,號定盦(ān),浙江仁和(今杭州)人,清代思想家、文學家,是近代啟蒙思想的先驅(qū)。著有《明良論》《病梅館記》等。
二、寫作背景
“己亥"是我國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己亥年,這里指清道光十九年(1839)。這年四月,龔自珍辭官南歸。正值暮春時節(jié),夾花生樹,日暮風起,殘紅狼藉。點點飛花,忽然惹起了詩人一股濃濃的離別之情,于是他揮動馬鞭,吟出了這首詩。
三、新課講授
(一)整體感知
1.教師范讀,學生聽讀,要求聽準字音,把握詩歌的朗讀節(jié)奏。
2.這首詩講了什么?
明確:這首詩寫的是詩人辭官告別寄居多年的京城,回歸故里時的復雜心情:既有離別的傷感,也有回歸的喜悅,更有繼續(xù)忠心報國的信念。
(二)問題探究
1.詩人是怎樣寫愁緒的?
明確:詩人以“浩蕩”修飾離愁,以“白日斜"烘托離愁,以“天涯”映襯離愁。下筆一個“浩蕩”,形容愁思無窮無盡,生動形象,使人仿佛看到詩人心中的愁緒翻滾而來,又以“夕陽西斜”為背景,更渲染出一種日暮途窮的傷感。
2.“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中的“落紅”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度倉儲物流勞務派遣安全責任書
- 2025年度在線貸款中介居間合作協(xié)議
- 二零二五年度企業(yè)內(nèi)部員工外出安全免責合同
- 2025年度個人租房合同協(xié)議書模板(含租賃房屋維修費用承擔)
- 2025年度應屆大學生實習合同
- 國際發(fā)展合作的中國實踐 第六期綠色發(fā)展援助篇
- 2025年度抖音網(wǎng)紅達人合作推廣合同模板
- 2025年度合作社土地入股與農(nóng)業(yè)資源環(huán)境監(jiān)測合作協(xié)議
- 2025年度房屋租賃合同租賃雙方租賃期間租賃物租賃權(quán)轉(zhuǎn)讓協(xié)議
- 沙石運輸行業(yè)自律公約
- 低血糖健康宣教
- 《煉油化工基本知識》課件
- 關于高中語文教學中“微課”的運用分析獲獎科研報告論文
- 《射頻同軸電纜》課件2
- 口腔頜面部感染患者的營養(yǎng)狀況及輔助營養(yǎng)治療策略
- 以工代賑政策培訓課件
- 垃圾分類校本教材
- 中職學生開學心理知識講座
- 虛擬現(xiàn)實技術中的智能感知與識別技術應用
- DD 2014-11 地面沉降干涉雷達數(shù)據(jù)處理技術規(guī)程
- 咖啡與茶文化培訓1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