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星爾雅學習通《地球歷史及其生命的奧秘(蘭州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答案_第1頁
超星爾雅學習通《地球歷史及其生命的奧秘(蘭州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答案_第2頁
超星爾雅學習通《地球歷史及其生命的奧秘(蘭州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答案_第3頁
超星爾雅學習通《地球歷史及其生命的奧秘(蘭州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答案_第4頁
超星爾雅學習通《地球歷史及其生命的奧秘(蘭州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超星爾雅學習通《地球歷史及其生命的奧秘(蘭州大學)》2025章節(jié)測試答案1.1.1古老的美好神話1.在宇宙空間彌漫著形形色色的物質,如銀河系、太陽系、恒星、行星、氣體、塵埃、電磁波等,它們都是()。答案:運動的A、靜止的B、運動的C、有時靜止D、有時運動2.關于宇和宙的錯誤解釋是()。ACDA、宇是無邊無際的時間,宙是無始無終的空間B、宇是無邊無際的空間,宙是無始無終的時間C、宇是無限空間和無限時間的統(tǒng)一D、宙是無限空間和無限時間的統(tǒng)一3.宇宙是無限空間和無限時間的統(tǒng)一?!?.宇宙萬物都是由大爆炸產生的,大爆炸是宇宙的起源,但不是時間的起點?!?.1.2最具影響力的宇宙大爆炸學說1.1929年發(fā)現(xiàn)了普遍的星系紅移,推測宇宙在膨脹,這個著名的定律叫做()。答案:哈勃定律A、哈勃定律B、相對論C、宇宙大爆炸D、黑洞理論2.1978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了()。ACA、彭齊亞斯B、伽莫夫C、威爾遜D、哈勃3.1964年,美國貝爾電話實驗室兩位工程師意外地發(fā)現(xiàn)了()CDA、鴿子的糞便效應B、有問題的儀器C、3.5K的黑體輻射D、宇宙大爆炸的證據(jù)4.兩位美國通訊工程師獲1978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是因為發(fā)現(xiàn)了宇宙大爆炸的證據(jù)?!?.二十世紀初人類認為宇宙是運動的,不斷變化的?!?.宇宙背景中殘留下的熱輻射是宇宙大爆炸曾經發(fā)生過的證據(jù)。√1.1.3銀河系與太陽王國1.銀河系向外伸出的四條旋臂組成的旋渦結構反映了銀河系()。答案:存在自轉運動A、具有漂亮的外形B、存在自轉運動C、是一個巨大氣云D、旋臂的物質密度低2.銀河系是星系的典型代表,大約是由()顆恒星和大量星際物質組成的龐大天體系統(tǒng)。答案:1500億~2000億A、1500~2000B、1500億~2000億C、1000億~1500億D、2000億~2500億3.太陽系里的八大行星都是由同一個旋轉著的星云形成的?!?.八大行星自形成之日起便一直沿著各自固定或不固定的軌道繞太陽旋轉?!?.側面看銀河系是由銀核球向外伸出的四條旋臂組成的星云結構?!?.當太陽系處于銀河系的旋臂外時人類誕生了?!?.太陽系在6600萬年前正好處于銀河系的旋臂中間?!?.2.1天緣巧合奇跡中的宇宙驕子1.哪些奇跡湊巧不是在地球上出現(xiàn)的?()答案:運行速度很慢A、身軀不大不小B、運行速度很慢C、有巖石質外殼D、自轉軸傾斜了23.4°2.地球上的哪個圈層不能使能生命免于遭受宇宙輻射的損傷?()答案:巖石圈A、巖石圈B、電磁層C、大氣圈D、臭氧層3.地月系統(tǒng)中,月球對地球沒有產生哪些影響?()AEA、阻擋了太陽輻射對地球的傷害B、抵擋了部分小天體對地球的撞擊C、引起地球上海洋的潮汐變化D、月球的引力給地球自轉減速E、造成地球自傳運行的不穩(wěn)定性4.72%的水體面積使地球上具有春夏秋冬的變化?!?.月球的質量是地球的八分之一?!?.地球的旋轉推動生物進化到智能文明?!?.2.2驚天動地的太空婚禮1.月球的年齡比地球()。答案:相差無幾A、小5億年B、大5億年C、小得多D、相差無幾2.月球目前距地球約()萬千米。答案:38A、43B、38C、46D、503.小星體撞碎了一大塊()形成了月球答案:地球A、火星B、0.14倍于地球的行星C、地球D、彗星4.月球到地球的距離一直保持不變?!?.月殼與地殼的物質組成差不多?!?.月球與地球的年齡差不多。√1.2.3什么是生命宜居帶?1.以下哪一項不屬于生命宜居帶的特點。()答案:行星的體積足夠的大A、水能夠以液態(tài)形式存在B、行星的體積足夠的大C、行星到恒星的距離不遠也不近D、溫度不會太冷也不會太熱2.太陽系中宜居帶存在于什么地方?()答案:金星公轉軌道和火星公轉軌道之間A、金星公轉軌道和木星公轉軌道之間B、金星公轉軌道和火星公轉軌道之間C、火星公轉軌道與木星公轉軌道之間D、水星公轉軌道與火星公轉軌道之間3.地球是一顆海洋型行星?!?.地球不是太陽系內唯一存在大量液態(tài)水的星球。×5.太陽系中八大行星大致在一個平面內。√1.3.1原始地球的熔融與圈層分異1.在地核、地幔、地殼的分異過程中,哪些作用不能使地球增溫?()答案:地球的自轉A、重力分異B、放射性元素衰變C、早期星體的撞擊D、地球的自轉2.原始地球不是一個()的行星。答案:物質相對不均勻A、尚無圈層結構B、輕重元素渾然一體C、物質相對不均勻D、各種物質混雜在一起3.地球形成之初就有了富氧大氣層。X4.原始地球沒有圈層結構?!?.圈層分異導致地球最終分為薄地殼、厚地幔和溫度極高的地核。√1.3.2照亮地球內部的明燈1.第一個利用地震波探索地球內部奧秘的科學家是()。答案:莫霍羅維奇A、莫霍羅維奇B、加里津C、古登堡D、張衡2.如果我們能深入到地心的話,我們會看到一個()答案:固態(tài)的鐵鎳內核和液態(tài)的外核A、固態(tài)的鐵鎳內核和外核B、液態(tài)的鐵鎳內核和外核C、固態(tài)的鐵鎳內核和液態(tài)的外核D、液態(tài)的鐵鎳內核和固態(tài)的外核3.地震波按傳播方式可分為縱波、橫波和面波三種類型?!?.我國江蘇省東??h科探井超過5000米?!?.橫波的傳播速度慢,既能在固體中傳播,也能在液體中傳播。×1.3.3穿越地球內三圈1.從地下平均50km到大約250km深處的物質是固態(tài)和液態(tài)的混合物,這個帶稱作()。答案:軟流圈A、巖石圈B、軟流圈C、地殼D、地幔2.莫霍面是劃分()的界面答案:上地幔與地殼A、上地幔與下地幔B、地殼與下地幔C、巖石圈與地幔D、上地幔與地殼3.探測地球內核時,地震儀可檢測到地震波中的哪幾種波?()ABA、橫波B、縱波C、面波D、體波4.陸殼的物質密度大,洋殼的物質密度小?!?.陸殼厚、洋殼薄,陸殼最厚可達70km?!?.4.1早期地球的排氣作用1.從行星內部向大氣釋放出氣態(tài)物質的過程稱為()作用。答案:排氣A、蒸發(fā)B、排氣C、光合D、呼吸2.現(xiàn)今海洋的水主要是()。CA、地球剛形成時就有的B、慧星撞擊帶來的C、早期地球收縮時火山排氣形成的D、從月球上吸引形成的3.下列哪些屬于地球外三圈。()ABEA、水圈B、生物圈C、巖石圈D、軟流圈E、大氣圈4.對早期地球環(huán)境的研究表明,地球剛形成時有大量水氣?!?.水蒸氣在大氣圈上部被短波紫外線分解成臭氧,成為地球生物的保護傘?!?.4.2從稠云密霧到碧野藍天1.在地球表面往上的10千米范圍內,早期大氣層的密度()今天的大氣層密度。答案:遠大于A、等于B、遠大于C、遠小于D、相似于2.地球早期大氣層中氧氣含量增加得很緩慢,30億年前氧氣含量為現(xiàn)今的()。答案:0.1%A、10%B、1%C、0.1%D、20.94%3.大氣圈是地球引力作用在地球周圍聚集的一個氣體圈層。√4.大氣圈具有明確的上、下界?!?.平流層沒有劇烈的云雨天氣現(xiàn)象?!?.4.31.地表上直接被液態(tài)水體覆蓋的區(qū)域占地表面積的()。答案:3/4A、五分之三B、四分之三C、八分之七D、三分之二2.地球表面的水是十分活躍的,以水循環(huán)的方式共同構成水圈,下列哪一項不屬于此。()答案:冰川與大陸間的循環(huán)A、冰川與大陸間的循環(huán)|B、地表與地下間的循環(huán)|C、生物體與周圍空間的循環(huán)|D、水圈與大氣圈間的循環(huán)。3.地球上的水以液態(tài)形式區(qū)別于太陽系其他行星?!?.淡水占全球總水量的26.9%。×5.冰川是地球上最大的淡水資源?!?.5.11.地球上各種地質事件或地質體發(fā)生的先后順序稱為()。答案:相對地質年代A、絕對地質年代B、相對地質年代C、同位素年齡D、歷史朝代2.下列哪一項不屬于劃分相對地質年代的三大定律?()答案:地質包裹體律A、生物層序律B、地質包裹體律C、地層疊覆律D、地質體切割律3.反映生物形成時的沉積環(huán)境或沉積相的化石,稱為指相化石。√4.就侵入巖與圍巖的關系來說,侵入者老?!?.5.2地質年代單位和地層單位1.根據(jù)生物演化的不同階段建立了地質年代單位,下列哪一項完全是地質年代單位?()答案:代、紀、世A、宙、界、系B、系、統(tǒng)、時C、代、紀、世D、群、組、段2.年代地層單位按時間劃分,巖石地層單位按巖性劃分,下列哪一項完全是巖石地層單位?()答案:群、組、段A、宇、宙、紀B、系、統(tǒng)、段C、代、群、世D、群、組、段3.最早的光合作用可能發(fā)生在35億年前?!?.年代地層單位從大到小為宙、代、紀、世、期、時?!?.距今40億年至5.41億年的時代可稱為前寒武紀。√1.6.1什么是化石?1.下列哪一項不是化石?()。答案:三亞濱海石英砂質沉積物里的貝殼A、甘肅靖遠灰黑色灰?guī)r里的珊瑚B、南美巴塔哥尼亞高原的硅化木C、四川自貢侏羅系里的恐龍腳印D、三亞濱海石英砂質沉積物里的貝殼2.()是由形態(tài),構造,生活習性和身體機能相似的種群構成的。答案:CA、化石門B、化石屬C、化石種D、化石科3.有2千多年歷史的長沙馬王堆古尸是寶貴的化石。×4.化石是保存在地史時期巖層中的生物遺體和遺跡。√1.6.2化石是怎樣形成的?1.下列哪一項不是化石化作用。()答案:蒸發(fā)作用A、礦質填充作用B、置換作用C、炭化作用D、蒸發(fā)作用2.下列哪幾項最不可能成為化石?()BDA、生物體本身最好具有骨骼B、生物死亡后顯露在地表讓遺體腐爛C、生物遺體掩埋后經過了1百萬年的石化過程D、生物遺體掩埋后經過了不到1萬年的石化過程3.下列哪幾項說明化石的形成經過了升餾作用。()BEA、琥珀中的昆蟲B、具角質層的樹葉化石C、硅化木D、西伯利亞的猛犸象化石E、黑色筆石4.生物遺體必須經過較長時期的石化過程才能成為化石?!?.6.3化石有哪幾種保存類型?1.恐龍骨骼屬于什么類型的化石?()答案:已變實體化石A、未變實體化石B、模鑄化石C、遺跡化石D、已變實體化石2.腕足類的外殼已經分解消失,但它在圍巖中留下了印模,稱之為()。答案:模鑄化石A、模鑄化石B、已變實體化石C、爬跡化石D、假化石3.琥珀中的昆蟲被松脂包埋而形成化石稱為已變實體化石?!?.生物的全部或部分硬體經歷了不同程度的石化作用后形成的化石稱為未變實體化石?!?.遺跡化石是分析古環(huán)境的重要指標。√1.6.4萬卷書訴說的史前故事1.下列哪些化石的形態(tài)結構不能記錄氣候的季節(jié)性變化。()答案:煤矸石中樹葉化石的葉脈A、珊瑚的生長環(huán)B、雙殼類外殼的生長紋C、硅化木的年輪D、煤矸石中樹葉化石的葉脈2.下列哪類古代生物不是在海洋中生活的。()答案:河蚌類A、珊瑚B、腕足類C、頭足類D、河蚌類3.在山東諸城發(fā)現(xiàn)的3000多個恐龍足跡的一個大型化石點,顯示出()。BDEA、恐龍不食同類B、恐龍喜歡群居C、恐龍運動嬉戲D、恐龍集群狩獵E、恐龍集群遷徙4.化石研究證明,巨型植食性恐龍喜歡生活在水中,不可能是因為()。ADA、需要水的浮力支撐身軀B、需要在水中尋找食物C、水中避熱D、不能用四肢支撐身體在陸地上行走5.足跡化石表明植食性恐龍象今天的野馬群一樣多半過的是群居生活。√6.研究前寒武紀地層中的化學化石和微體化石意義不大。×1.6.5古生物鐘——遠古的“日歷”1.據(jù)古生物鐘的計算,寒武紀每天為20.8小時,泥盆紀每天為21.6小時,石炭紀每天為21.8小時,白堊紀每天為23.5小時,說明地球自轉速度()。答案:變慢A、變快B、變慢C、沒有變D、沒有關系2.造礁珊瑚在生長過程中分泌鈣質的速度(),所以能成為古生物鐘。ADA、白天快晚上慢B、晚上快白天慢C、均勻生長D、隨季節(jié)發(fā)生變化3.海洋生物在生理上與月球運轉或潮汐周期有關系也可沒關系?!?.據(jù)化石生長線的研究,地球自轉速度從泥盆紀到新近紀的變化是均勻的?!?.1.1什么是生命?1.以下哪一項不是生命的主要特征?()答案:不具有個體發(fā)育的經歷和系統(tǒng)進化的歷史A、能對外界刺激產生應激反應B、不具有個體發(fā)育的經歷和系統(tǒng)進化的歷史C、通過繁殖延續(xù)D、能夠新陳代謝、生長和運動2.生命最重要的特征是().ACA、具有能自我復制的遺傳系統(tǒng)B、可以處于休眠狀態(tài)C、有生物膜系統(tǒng)D、能不斷地與外界進行物質交換3.具有生命基本特征的細胞不一定具有生物膜系統(tǒng)?!?.自身復制的特征不一定在每一生物個體中體現(xiàn)出來?!?.1.2生命來自于海洋嗎?1.保護原始生命不受紫外線和宇宙射線傷害的主要介質是()。答案:原始海洋A、原始大氣層B、原始海洋C、原始地殼D、稠密的水蒸氣2.在地球早期生命起源的過程中,下列哪些條件是必須的?()BEA、豐富的無機物和游離氧B、海洋C、極熱的溫度D、漆黑的深海環(huán)境E、液態(tài)水3.“嗜熱生物”不需要陽光和空氣?!?.早期的氧氣主要是由于原始藻類的繁殖形成的?!?.1.3米勒模擬實驗1.米勒模擬實驗中最大的亮點是()。答案:獲得了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A、火花放電八天八夜B、模擬了原始地球上的閃電C、獲得了甘氨酸、丙氨酸、谷氨酸、天冬氨酸D、使其他科學家獲得靈感進行相同的實驗2.澳大利亞隕石上的氨基酸與米勒實驗中的有機物非常相似說明()。BCA、原始地球上的生命來自于外星空B、原始地球上可以形成簡單有機物C、米勒模擬實驗的結果是可信的D、米勒模擬實驗的結果不可信3.有機物都可以由無機物合成?!?.在地外星體上發(fā)現(xiàn)氨基酸與有機物,證明地球原始生命起源于地外。×2.2.1什么是地球生物圈?1.以下關于生物圈的論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答案:在地表構成了一個不連續(xù)的圈層A、形狀不規(guī)則B、地球上感受到生命活動影響的地區(qū)C、包括大氣圈、巖石圈、水圈和土壤圈D、在地表構成了一個不連續(xù)的圈層2.下列哪些是建立一個相對穩(wěn)定生物圈的必要條件。()ACDA、利用厭氧發(fā)酵作用生活的異養(yǎng)生物B、地球以外的化學進化過程C、能夠可持續(xù)利用能源和物質資源的生物D、生物占據(jù)了地表大部分空間和各類環(huán)境3.生命的“自然產生”不一定在還原環(huán)境下完成。×4.只有生物能夠連續(xù)分布并覆蓋的行星表層各部分,才能稱之為“生物圈”?!?.生物圈包括地球上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2.2生物圈形成的漫長歷程1.生物圈初步形成于()億年前。答案:30-35A、6-18B、18-30C、30-35D、352.地球早期生物圈的形成從早到晚是()階段。答案:厭氧異養(yǎng)原核生物-厭氧自養(yǎng)生物-喜氧真核生物-軟軀體動物A、軟軀體動物-喜氧真核生物-厭氧自養(yǎng)生物-厭氧異養(yǎng)原核生物B、厭氧異養(yǎng)原核生物-厭氧自養(yǎng)生物-喜氧真核生物-軟軀體動物C、喜氧真核生物-厭氧自養(yǎng)生物-軟軀體動物-厭氧異養(yǎng)原核生物D、厭氧自養(yǎng)生物-軟軀體動物-喜氧真核生物-厭氧異養(yǎng)原核生物3.到目前為止,宇宙中具有生物圈的行星只有地球?!?.早期的厭氧自養(yǎng)生物是通過葉綠體進行光合作用的?!?.厭氧自養(yǎng)生物的新陳代謝比較慢?!?.3.1揭開前寒武紀的神秘面紗1.前寒武紀約占整個地球發(fā)展史的()。答案:87%A、27%B、57%C、87%D、97%2.為什么前寒武紀的生命演化披上了神秘的面紗?()BCDA、占了地球歷史八分之七的時間B、化石記錄不多C、地層發(fā)生嚴重的變質變形D、多數(shù)是菌藻類3.最早的化石發(fā)現(xiàn)于()。ADA、南非巴布頓B、格陵蘭C、中國D、西澳大利亞4.下列對最早化石的論述那些是正確的?()BCEA、不可能是菌、藻類生物體B、放大看好像一條條鏈狀的極小的蛇C、也好像是穿成一串兒球狀的珠子D、不可能是單細胞生物E、可能出現(xiàn)于前寒武紀5.南非的一套沉積巖中發(fā)現(xiàn)了最古老、最原始的化石。√6.前寒武紀還沒有真核生物的出現(xiàn)。×7.直到距今20億年以前,低等微生物始終是地球上唯一生存的生物類群?!?.3.2走向深淵的埃迪卡拉生物群1.埃迪卡拉生物群出現(xiàn)于()。答案:前寒武紀晚期A、寒武紀早期B、寒武紀晚期C、前寒武紀早期D、前寒武紀晚期2.埃迪卡拉山發(fā)現(xiàn)的化石()。ABA、與現(xiàn)生生物祖先生活在同一片海洋B、是生物進化史中的一個死亡分支C、是生命進化道路上的一個階段D、是現(xiàn)生生物的祖先3.下列對埃迪卡拉生物群的描述哪些是正確的?()BCDA、是后生動物分異以來主要形體結構的先驅B、是一群“怪怪”的生物C、體態(tài)柔軟沒有保護能力D、是地球生物在“錯誤轉型”后留下的快照E、沒有“統(tǒng)治”過地球4.在埃迪卡拉紀巖層中發(fā)現(xiàn)了生物印痕化石?!?.埃迪卡拉生物群生活于深海?!?.4.1寒武紀拉開生物史的宏偉帷幕1.寒武紀生物產生硬殼結構的主要原因是()。答案:氧氣使許多生物有了過剩的能力A、為了躲避其它食肉動物的攻擊B、氧氣使許多生物有了過剩的能力C、生物的一種自我保護形態(tài)D、生物的一種進步2.寒武紀生物大爆發(fā)的最主要特點是()。答案:現(xiàn)存生物門類有了各自的祖先A、一個相當平靜的時期B、出現(xiàn)了數(shù)量眾多、種類單一的海洋生物C、有三葉蟲、海綿、海星及一些類似蠕蟲的生物D、現(xiàn)存生物門類有了各自的祖先3.寒武紀生命大爆發(fā)的重要意義是()。BCA、把地球歷史劃分為隱生宙和終生宙B、解開了生物史的宏偉帷幕C、生物的祖先幾乎都出現(xiàn)了D、海洋中出現(xiàn)了少量稀奇古怪的生物4.三葉蟲最早出現(xiàn)于寒武紀。√5.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沒有出現(xiàn)寒武紀生物大爆發(fā)的窗口。×2.4.2潘多拉魔盒中的第一顆明珠——澄江生物群1.澄江動物群能夠較好保存的最可能原因是()。答案:生物遺體被泥砂迅速埋藏A、生物遺體被泥砂迅速埋藏B、一次又一次的水下泥石流事件C、化石保存在海底D、化石斜躺在公路或溝壑兩旁2.下列哪些是澄江動物群發(fā)現(xiàn)的重要意義?()ABDA、展現(xiàn)了動物多樣性起源的突發(fā)性B、揭示了現(xiàn)代動物各大分支系統(tǒng)誕生的秘密C、久封塵世的時間相當漫長D、潘多拉魔盒中的第一顆明珠3.澄江動物群令人驚嘆的是()。ABCEA、比加拿大布爾吉斯頁巖動物群早1000萬年B、與以前生物稀少貧乏的面貌形成了鮮明的對比C、出現(xiàn)了巨型食肉動物奇蝦D、出現(xiàn)了節(jié)肢動物、蠕蟲和海綿動物E、生動地再現(xiàn)了5.3億年前海洋生命的壯麗景觀4.澄江生物群是一個生活在溫暖淺海的底棲動物群。√5.舌形貝類直接生活在軟且平坦的海底上。×2.5.1奧陶紀生物大輻射1.腕足動物兩瓣殼的特征是()。答案:兩側對稱A、等大B、與雙殼動物一樣C、兩側不對稱D、兩側對稱2.下列哪一項不是奧陶紀生物大輻射的特征?()答案:門、綱等分類單元快速增加了7倍多A、出現(xiàn)了筆石、鸚鵡螺、三葉蟲、腕足、雙殼B、生物占據(jù)了從海底底質到海洋表面的環(huán)境C、生物從海洋咸水發(fā)展到陸地淡水水域D、門、綱等分類單元快速增加了7倍多3.奧陶紀生物大幅射的規(guī)模是“寒武紀大爆發(fā)”的3倍多?!?.腕足動物只能生活在海洋里?!?.5.2無脊椎動物的伊甸園1.下列哪一項不是無脊椎動物的特點?()答案:脊椎大多數(shù)位于身體的外側A、脊椎大多數(shù)位于身體的外側B、神經系統(tǒng)位于消化管的腹面C、數(shù)量多保存化石的機率大D、化石可用于劃分地層和恢復古環(huán)境2.下列關于筆石的論述中哪些是正確的?()ACDA、筆石是奧陶紀和志留紀的標準化石B、筆石是用筆在巖石上書寫的痕跡C、筆石枝上長著一個個胞管D、筆石保存在黑色頁巖里反映閉塞海灣環(huán)境3.早古生代海洋里主要生活的無脊椎動物有()。ABCEA、珊瑚蟲B、三葉蟲C、腕足動物D、盾皮魚E、軟體動物4.無脊椎動物的神經系統(tǒng)都位于消化管的背面?!?.鸚鵡螺可以通過改變外殼中的氣壓而上浮下潛?!?.海百合是生長在海底的一種植物?!?.常見的珊瑚化石屬于四射珊瑚和床板珊瑚?!?.6.1陸地最早的開拓者—藍菌、綠藻和地衣1.最早對地球表面從無氧環(huán)境變?yōu)橛醒醐h(huán)境起了重要作用的植物是()。答案:藍菌A、藍菌B、綠藻C、地衣D、苔蘚2.下列關于綠藻的論述中哪一項是不正確的?()答案:僅能在陸地上生存A、細胞結構和化學性質與陸生高等植物相似B、是最早陸地開拓者之一C、僅能在陸地上生存D、演化上具有很強的遲滯性3.藍藻是藻類植物中最簡單、最低級的類群?!?.藍細菌是地球上最早產氧的生物。√5.綠藻類在地球上生活了上億年,但它們卻很少改變過?!?.地衣是由菌類和藻類共生而成的?!?.6.2從卑微謙恭的苔蘚到昂首挺胸的維管植物1.最早登上陸地的植物是()答案:裸蕨A、綠藻B、裸蕨C、苔類D、蘚類2.苔蘚植物較于綠藻更適合在陸地上生活的原因是()。BCA、沿著池塘、溪邊匍匐生長B、具有假根和葉狀體C、能夠從地面以下吸收養(yǎng)分D、具有和裸蕨一樣的維管3.自奧陶紀開始,生命開始向陸地挺進?!?.苔蘚植物和維管植物不是由一個共同的祖先演化而來?!?.裸蕨綱是目前所知最古老最原始的陸生高等植物?!?.1.1進化論的產生1.()提出了“用進廢退”學說。答案:拉馬克A、拉馬克B、達爾文C、胡克D、赫胥黎2.達爾文自己進化的理論,主要是自然選擇理論,是經過修改和發(fā)展前人或同時代人的某些概念,例如()等而提出的。ABCA、性狀分歧B、物種形成C、絕滅和系統(tǒng)發(fā)育D、遺傳和變異3.“牛津大辯論”,這個事件發(fā)生在1960年英國牛津大學自然歷史博物館中。×4.生物不是固定不變的;物種通過遺傳與變異、生存競爭、自然選擇和適者生存,引起性狀分歧而進化?!?.1.2進化的本質1.生命進化的本質是()答案:指生物由低級簡單的形式向高級復雜形式轉變的過程A、指生物由低級簡單的形式向高級復雜形式轉變的過程。B、從原核→真核C、從單細胞→多細胞D、從異養(yǎng)→自養(yǎng)2.生物的進化是“自然選擇”的產物,各類生物通過遺傳和變異,并在()等條件的選擇下,使每個物種能生存和延續(xù)下去。ABCA、繁殖過剩B、生存斗爭C、適者生存D、性狀分歧3.生物進化是生物與其生存環(huán)境之間相互作用所導致的部分或者整個生物種群遺傳組成的一系列不可逆的改變?!?.就生命而言,演化可理解為演變,指經歷時間很久的、逐漸的發(fā)生變化。√3.2.1進化中的“大”與“小”1.同一時期生活在同一地域的同種個體的集合稱為()。答案:居群A、種B、科C、居群D、屬2.小進化的主要因素()。ABCDA、突變B、自然選擇C、遷移D、遺傳漂變3.小進化和大進化是兩種不同的、無關的進化方式。×4.小進化是大進化的基礎。大進化中的革新事件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是小進化的積累?!?.小進化的本質是:居群基因頻率在世代延續(xù)中的改變?!?.2.2生物的輻射和滅絕1.大約6億年前的中國震旦紀陡山沱期,不同類群的()在該時期的地層中突然大量出現(xiàn)。答案:真核藻類A、哺乳動物B、真核藻類C、魚類D、兩棲動物2.屬于進化大爆發(fā)現(xiàn)象的是()。ABCA、距今大約6億年前的中國震旦紀陡山沱期,不同類群的多細胞真核藻類在該時期的地層中突然大量出現(xiàn)|B、在距今大約5.6億年前,澳大利亞埃迪卡拉動物群也驟然出現(xiàn)|C、在早寒武世,發(fā)生“寒武紀大爆發(fā)”。D、志留紀末期魚類的大輻射3.屬于集群滅絕現(xiàn)象的是()。ABCDEA、晚奧陶世滅絕B、晚泥盆世滅絕C、晚二疊世滅絕D、晚三疊世滅絕E、晚白堊世滅絕4.適應輻射往往導致一個高級分類群的“快速”產生?!?.“寒武紀大爆發(fā)”,發(fā)生在大約距今5.6億年前的寒武紀早期到中期?!?.3.1地球歷史時間表中的生物進化1.如果把地球46億年的發(fā)展歷程轉換成24小時,那么()恐龍滅絕,并開啟哺乳動物時代。答案:23:40A、23:40B、23:00C、22:00D、22:102.距今2.05億-6600萬年前,為恐龍或者鳥類的時代,除極度繁盛的陸地恐龍和飛行的鳥類之外,()也十分興盛。ABA、水生爬行動物如魚龍類、幻龍類、蛇頸龍類、滄龍類等,B、翱翔在天空的翼龍C、兩棲動物D、哺乳動物3.現(xiàn)今生活在地球上的爬行類動物可以再進化成鳥類和哺乳類?!?.距今3.54億-2.95億年前:為陸生脊椎動物的新時代-即兩棲類時代。√3.3.2地質時代中的生物進化性1.在(),僅有原始的菌藻生物。答案:太古宙A、冥古宙B、太古宙C、元古宙D、顯生宙2.下列動物在地球上出現(xiàn)的順序是()。答案:②→①→③→⑤→④→⑥①魚類、②無脊椎動物、③兩棲類、④鳥類、⑤爬行類、⑥哺乳動物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①→③→⑤→④→⑥C、②→③→①→⑤→④→⑥D、④→⑥→②→①→③→⑤3.中生代包括三個紀()。ABCA、三疊紀B、侏羅紀C、白堊紀D、二疊紀4.中生代生物界以陸生裸子植物、爬行動物,尤其是恐龍類和海生無脊椎動物菊石類的繁榮為特征,所以中生代也稱為裸子植物時代、恐龍時代或菊石時代?!?.寒武紀最突出的特征是后期出現(xiàn)了種類較多的無硬殼后生動物,末期又出現(xiàn)少量小型具有殼體的動物?!?.4.1進化中古生物學故事1.化石層序律的的提出者是()。答案:威廉·史密斯A、達爾文B、拉馬克C、威廉?史密斯D、威爾遜2.關于化石層序律正確的是()。ABDA、成層積疊的地層中,上、下地層里包含的化石總是不同的。B、地層越厚,上下地層里所含化石越不同。C、最下面地層里含的化石結構較復雜;而最上面地層里含的化石結構較簡單、原始。D、同一層巖石中,它里面包含的化石總是大體上相同的3.魚類和四足動物有著相同的尾部結構?!?.生物是進化的,進化是不可逆的?!?.4.2三葉蟲是如何進化的?1.三葉蟲繁盛于()。答案:寒武紀A、震旦紀B、寒武紀C、侏羅紀D、泥盆紀2.三葉蟲的外形特點哪一選項是對的()。答案:背甲被兩條背溝縱向分為一個軸葉和兩個肋葉A、身體扁平,被以偏軟的背甲,腹側為柔軟的腹膜和附肢B、所有的三葉蟲身體扁平,外肢上鰓葉不甚發(fā)育C、背甲被兩條背溝縱向分為一個軸葉和兩個肋葉D、所有的三葉蟲身體都布滿長刺。3.三葉蟲的生活方式有()。ACA、漂游B、游泳C、海生底棲D、陸生4.三葉蟲屬于軟體動物門?!?.距今5.21億-5.01億年前的三葉蟲總體形態(tài)與構造發(fā)生變化是由于適應高溫?!?.5.1比較解剖學和胚胎學證據(jù)1.()的翅膀不是由前肢變態(tài)而成。答案:昆蟲A、鳥類B、昆蟲C、蝙蝠D、鯨魚的鰭2.下面選項和洋蔥的鱗莖屬于同源器官的是()。ABCA、皂莢的枝刺B、蓮的根狀莖C、馬鈴薯的塊莖D、葡萄的藤3.下列和人的上肢屬于同源器官的是()。ABCA、鳥類的翅膀B、鯨的鰭C、獵豹的前肢D、昆蟲的翅膀4.凡是具有同功器官的動物或植物,都是由共同的原始祖先發(fā)育而來的?!?.蛇的殘存四肢說明了他們的祖先是四足動物?!?.在胚胎發(fā)育中,特殊性狀先出現(xiàn),共性特征后出現(xiàn)?!?.人類是從有尾并具鰓的祖先進化而來的?!?.5.2分子生物學及遺傳學證據(jù)1.原生動物細胞的DNA含量為哺乳類的()。答案:10%A、20%B、30%C、10%D、50%2.有一高等植物的染色體基數(shù)為7,以下可能與其有親緣關系的植物染色體數(shù)為()。CDA、17B、27C、14D、423.真菌細胞DNA含量占哺乳類的10%?!?.所有生物,包括細菌、植物和動物中的DNA均由4種堿基組成?!?.5.3生物地理學證據(jù)1.臨近距今2.6萬年前,史前人類才將()引入澳大利亞。答案:野狗A、長頸鹿B、鼠C、野狗D、大猩猩2.到距今2.6萬年前以后,地殼變動、陸橋形成,北美的一些哺乳類南遷,如()。ABDA、羊駝B、鹿C、蝙蝠D、狐3.距今2300萬年前,高等哺乳動物只有蝙蝠能穿越印度尼西亞海洋到達澳大利亞。×4.非洲沒有原始哺乳類動物的化石。√4.1.1世界地圖引出的發(fā)現(xiàn)1.魏格納關于大陸漂移的論著名稱是?()答案:《海陸的起源》A、《大陸的起源》B、《物種的起源》C、《海陸的起源》D、《大陸的漂移》2.魏格納認為大陸漂移的動力來自于?()BCA、地幔對流B、潮汐力C、地球自轉離心力D、巖石的重力分異3.發(fā)現(xiàn)地圖上巴西東部與非洲西部海岸線相吻合,促使了魏格納對大陸漂移的猜想?!?.魏格納認為地球曾經是一個統(tǒng)一的大陸,即泛大陸?!?.1.2大陸漂移的證據(jù)1.魏格納之前的傳統(tǒng)地學界一般認為()。答案:大陸的位置是固定不動的A、大陸的位置曾經發(fā)生移動B、大陸的位置是固定不動的C、大陸在海洋上漂移D、大部分大陸是固定的,只有少部分大陸發(fā)生了移動2.下列可以作為大陸漂移的證據(jù)的是?()ABCA、大西洋兩岸地質構造的吻合性B、南方各大陸均發(fā)現(xiàn)同類化石C、南方各大陸冰川遺跡的流動方向D、大洋底部發(fā)現(xiàn)大陸地殼的殘留物3.水龍是一種海生爬行動物。×4.各大陸之間有陸橋相連,已經被地質學家所證實。×4.2.1海底擴張學說的產生1.赫斯發(fā)現(xiàn)大洋底部存在一系列頂部平坦的山體,這些山體()。答案:距離洋中脊越近,地質時代越年輕,距離海平面越淺A、距離洋中脊越近,地質時代越古老,距離海平面越淺B、距離洋中脊越近,地質時代越年輕,距離海平面越淺C、距離洋中脊越遠,地質時代越古老,距離海平面越淺D、距離洋中脊越遠,地質時代越年輕,距離海平面越深2.赫斯提出的海底擴張學說的基本理論包括?()ABDA、地幔存在熱對流,導致巖漿在洋中脊不斷涌出B、巖漿冷凝形成的洋底地殼,被不斷向洋中脊兩側推移C、地幔對流的熱力源泉來自于地球深部物質放射性元素的裂解D、洋殼在海溝和島弧一線受阻于大陸而俯沖消熔,達到新生和消亡的平衡3.海洋探測促使了海底擴張學說的產生?!?.由于大洋中脊不斷有巖漿噴出形成新的洋殼,因此大洋地殼逐漸增大,大陸地殼逐漸減小?!?.2.2海底擴張的證據(jù)1.大西洋中脊被一系列與中脊軸線相垂直的橫向斷裂所切割,這些斷裂屬于?()答案:轉換斷層A、平移斷層B、轉換斷層C、剪性斷層D、張性斷層2.海底擴張的證據(jù)主要有幾個方面?()BCDA、現(xiàn)代各大陸發(fā)現(xiàn)的同類生物化石B、轉換斷層的發(fā)現(xiàn)C、磁異常條帶D、深海鉆探的證據(jù)3.海底磁異常條帶具有大洋中脊兩側對稱的特點?!?.地球上大洋地殼的年齡要比大陸地殼古老的多?!?.3.1板塊和板塊邊界1.關于板塊的組成,正確的是?()答案:板塊由不規(guī)則的巖石圈塊體組成A、板塊由不規(guī)則的巖石圈塊體組成B、板塊僅包括地殼部分C、板塊包含地殼和地幔兩部分D、板塊不可能由大陸巖石圈和大洋巖石圈共同組成2.離散型板塊邊界又稱?()答案:生長型板塊邊界A、守恒型板塊邊界B、生長型板塊邊界C、消減作用帶D、剪切型板塊邊界3.板塊構造學說的基本理論包括?()ABCDA、垂向上,地球上層包括剛性巖石圈和塑性軟流圈兩部分B、側向上,巖石圈板塊內部穩(wěn)定,邊緣為構造活動帶C、板塊在地表做大規(guī)模水平運動,新生和消亡相互抵消D、板塊運動的動力主要來自地幔對流4.板塊運動實際上就是堅硬的巖石圈漂浮在塑性的軟流圈之上做大規(guī)模水平運動?!?.板塊運動是引起火山和地震的主要因素?!?.板塊構造學說是偉大的地學革命,它否定了大陸漂移和海底擴張學說?!?.3.2板塊邊界故事多1.東非大裂谷的形成原因是()?答案:兩個相鄰大陸板塊之間拉伸形成的A、大洋板塊俯沖于大陸板塊之下形成的B、大陸板塊與大洋板塊之間發(fā)生拉伸形成的C、板塊內部發(fā)生破裂形成的D、兩個相鄰大陸板塊之間拉伸形成的2.全球有哪些主要地震帶?()ACDA、地中海-喜馬拉雅地震帶B、斷裂地震帶C、環(huán)太平洋地震帶D、大洋中脊地震帶3.地震主要發(fā)生在()?ACA、板塊的邊界B、大陸板塊的內部C、大洋中脊附近D、大陸與大洋的交界處4.全球各大板塊運動的速率是不均等的,有的快有的慢。√5.馬里亞納海溝是世界上最長的海溝。×4.4.1“熱點”理論1.夏威夷群島火山活動的原因是()?答案:地下存在“熱點”A、地下存在“熱點”B、處于環(huán)太平洋火山帶之上C、地殼相對太薄,巖漿容易涌出D、處于大洋中脊附近2.熱點具有哪些特征?()ADA、熱點一般位置固定B、熱點僅分布于大洋地殼之下C、熱點的活動具有間歇性D、熱點可以分布于板塊內部,也可以分布在板塊邊界或大洋中脊附近3.熱點的位置會隨著板塊運動發(fā)生移動,例如夏威夷熱點。×4.美國的黃石公園之下就存在一個熱點?!?.4.2地幔柱構造1.地幔柱是指()?答案:地球深部物質由于熱能釋放形成的圓筒狀物質流A、地球深部物質由于熱能釋放形成的圓筒狀物質流B、并非真實存在,僅僅是科學家設計的一種地質模型C、地幔物質密度不均和海陸重力差異共同造成的巖漿流動D、能夠形成大規(guī)?;鹕交顒拥膮^(qū)域2.地幔柱構造理論的主要觀點是()?BCA、地幔柱的位置會隨著板塊運動而逐漸移動B、地幔柱和板塊構成一個構造體系C、熱地幔柱和冷地幔柱共同引起地幔對流,從而支配全球板塊運動D、地幔柱和板塊彼此獨立3.板塊崩落沉入地幔大約670km處形成冷地幔柱。√4.地幔柱拱裂巖石圈的直接后果,會形成大規(guī)模的巖漿建造--大火成巖省?!?.5.1曾經只有一個大陸1.現(xiàn)今的南半球各大陸以及印度和阿拉伯等地區(qū),在古生代晚期連為一體,被稱作()。DA、盤古大陸B(tài)、泛大陸C、勞亞古陸D、岡瓦納大陸2.王鴻禎認為太古宙末至今,出現(xiàn)過5次泛大陸,那么古大陸的聚散周期大約為()?答案:5-6億年A、1-2億年B、2-3億年C、5-6億年D、8-10億年3.2億年前的泛大陸被特提斯海所包圍。×4.地球過去的歷史中,盤古大陸是唯一出現(xiàn)的超級大陸。×4.5.2滄海桑田話變遷——盤古大陸的解體1.盤古大陸解體最早開始于()?答案:1.8億年前的侏羅紀A、2億年前的三疊紀B、1.8億年前的侏羅紀C、1.4億年前的白堊紀D、5千萬年的新生代始新世2.隨著盤古大陸的解體,北美向西北方移動,南美洲向西運動,()開始形成。答案:墨西哥灣A、東非大裂谷B、五大湖C、西印度洋D、墨西哥灣3.“滄海桑田”源自我國的一個神話傳說,原意就是指海陸變遷?!?.盤古大陸的解體最先發(fā)生在岡瓦納大陸,之后勞亞大陸才開始分裂?!?.5.3分久必合——“終極盤古”何時再現(xiàn)?1.美國學者斯科特斯預測的2.5億年后的超級大陸,中間鑲嵌的海洋為(C)?答案:印度洋A、太平洋B、大西洋C、印度洋D、北冰洋2.目前學者對未來大陸的移動方向主要有兩種預測,形成的超級大陸分別被稱作?()BDA、盤古大陸B(tài)、終極盤古C、甜甜圈海D、阿瑪西亞3.根據(jù)斯科特斯的“終極盤古”理論,大西洋會先擴張,然后縮小并消失?!?.“終極盤古”會成為地球上最后一個超級大陸?!?.6.1世界屋脊——兩個板塊碰撞的結果1.印度板塊開始撞上亞洲的時間為()?答案:5500-5000萬年A、7500-7000萬年B、6500-6000萬年C、5500-5000萬年D、4500-4000萬年2.關于青藏高原的抬升,下列敘述正確的是?()BCA、現(xiàn)今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已經停止B、印度板塊和歐亞板塊的碰撞仍在激烈的進行C、喜馬拉雅山脈處于匯聚型板塊邊界D、歐亞板塊目前處于拉伸狀態(tài),因此在重力作用下喜馬拉雅山脈將會緩慢的下降3.青藏高原由于地殼厚度大,地震發(fā)生的機率相對海洋較低?!?.世界上最高的山峰和最深的峽谷都位于青藏高原?!?.6.2化石見證高原在長高1.根據(jù)我國學者李吉均的理論,青藏高原經歷了()?答案:三次隆升兩次夷平A、兩次隆升一次夷平B、兩次隆升兩次夷平C、三次隆升三次夷平D、三次隆升兩次夷平2.下列哪些可以作為青藏高原抬升的證據(jù)?()ABCDA、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海生動物化石B、希夏邦馬峰發(fā)現(xiàn)高山櫟組植物化石C、青藏高原發(fā)現(xiàn)三趾馬動物化石D、和政動物群的興衰更替3.青藏高原不斷抬升,造成內部氣候變得寒冷干燥?!?.青藏高原大量不同種類生物化石的發(fā)現(xiàn),表明生物適應環(huán)境的能力在逐漸增強?!?.1.1“非常5+1”后口動物完整家譜1.尾索動物的祖先是()。AA、長江海鞘B、文昌魚C、無頜魚D、海鞘2.兼具分節(jié)和鰓裂構造雙重屬性的動物是()。CA、半索類B、棘皮類C、古蟲動物D、步帶類3.棘皮動物的祖先是()。BA、云南蟲B、古囊動物C、華夏鰻D、昆明魚4.半索動物的祖先類型最有可能是()。AA、云南蟲類B、古囊動物C、無頜魚類D、長江海鞘5.下列對華夏鰻的論述哪一項是不正確的?()ACA、祖先是文昌魚B、無頭無腦C、現(xiàn)生的魚D、頭索動物6.下列哪幾項可歸于后口動物亞界五大類群?()ABDA、棘皮動物B、頭索動物C、古蟲動物D、脊椎動物7.后口動物亞界包括那幾個類群?()ABCDEA、棘皮類B、半索類C、頭索類D、尾索類E、脊椎類8.脊索動物發(fā)展為哪幾類動物?()ABCA、尾索動物B、頭索動物C、脊椎動物D、半索動物9.長江海鞘是尾索動物的先驅。對10.云南蟲可能具有腦和眼睛。X11.后口動物可分為步帶類和脊索類兩大類群。對12.四足類的祖先都是魚。對5.1.2逮住天下第一魚1.()被認為是魚類的始祖。DA、云南蟲B、文昌魚C、華夏鰻D、昆明魚目2.昆明魚的發(fā)現(xiàn)將脊椎動物的起源時間向前推進了()。DA、1000萬年B、2500萬年C、4000萬年D、5000萬年3.在無脊椎動物中,決定軀體縱向特征的基因有3-5組。()X5.2.1無頜類的良辰美景1.下列哪一項是脊椎動物中最原始的一綱?()AA、無頜綱B、兩棲綱C、爬行綱D、盾皮魚綱2.七鰓鰻屬于哪一綱?()CA、爬行綱B、兩棲綱C、無頜綱D、棘魚綱3.無頜類主要繁盛在哪個時代?()CA、寒武紀B、奧陶紀C、泥盆紀D、石炭紀4.下列屬于恒溫動物的是()。CA、兩棲綱B、爬行綱C、鳥綱D、無頜綱5.哪種動物體內有骨化了的脊椎?()BA、環(huán)節(jié)動物B、脊椎動物C、節(jié)肢動物D、脊索動物6.水生脊椎動物如何呼吸?()AA、鰓呼吸B、肺呼吸C、腮肺交換呼吸D、皮膚呼吸7.下列對脊椎動物的論述哪些是錯誤的?()ACEA、兩側不對稱動物B、身體分為頭、軀干、尾三部分C、中樞神經位于身體腹側D、骨骼、牙齒等容易保存為化石E、身體里有一條脊索8.脊椎動物中容易保存為化石的部分是()。ABCA、骨骼B、牙齒C、鱗片D、皮毛9.下列屬于魚形超綱的是()。ABDEA、無頜綱B、盾皮魚綱C、兩棲綱D、棘魚綱E、軟骨魚綱10.下列哪幾項屬于羊膜動物?()ABCA、爬行綱B、鳥綱C、哺乳綱D、兩棲綱11.四足超綱可分出:兩棲綱、爬行綱、鳥綱、哺乳綱。()對12.無頜綱具硬骨和外骨骼。()X5.2.2如果沒有頜生命不可想象1.有頜類從那一類進化而來?()CA、棘皮類B、尾索類C、無頜類D、步帶類2.頜的主要功能是()。AA、捕食B、呼吸C、消化D、交流3.偶鰭起源于頭索動物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