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語文中考文言文重點實詞(共13個)_第1頁
初中語文中考文言文重點實詞(共13個)_第2頁
初中語文中考文言文重點實詞(共13個)_第3頁
初中語文中考文言文重點實詞(共13個)_第4頁
初中語文中考文言文重點實詞(共13個)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中考語文文言文重點實詞

一、期

1.約定。

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陳太丘與友期行》)

2.時間,日期。

君問歸期未有期。(《夜雨寄北》)

盈縮之期,不但在天。(《龜雖壽》)

3.期限。

會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陳涉世家》)

失期,法皆斬。(《陳涉世家》)

4.希望,期望。

期有得耳。(《獄中雜記》)譯文:期望得到些財物罷了。

造飲輒盡,期在必醉。(《五柳先生傳》)譯文:一來飲酒就要盡興,期望一醉方休。

期望秋風(fēng)回,一掃無余孽。(《秋蠅》)譯文:期望秋風(fēng)回來,把余孽一掃而光。

5.一周年;一整月。

期年(jTnidn,一年)之后,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鄒忌諷齊王納諫》)

不能期月(jiyud,一個月)守也,(《中庸》)譯文:一個月都不能堅持。

二、去

1.已經(jīng)過去的。

去年天氣舊亭臺。(《浣溪沙》)

2.離開。

過中不至,太丘舍去。(《陳太丘與友期行》)

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小石潭記》)

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送友人》)

去國懷鄉(xiāng)。(《岳陽樓記》)

游人去而禽鳥樂也。(《醉翁亭記》)

秋草獨尋人去后。(《長沙過賈誼宅》)

蓬山此去無多路。(《無題》)

衡陽雁去無留意。(《漁家傲?秋思》)

有孫母未去。(《石壕吏》)

一狼徑去。(《狼》)

旦辭爺娘去;旦辭黃河去。(《木蘭詩》)

久而不去。(《賣油翁》)

昔人己乘黃鶴去;黃鶴一去不更返,(《黃鶴樓》)

成禮而去。(《周亞夫軍細(xì)柳》)

停數(shù)日,辭去。(《桃花源記》)

去以六月息者也。(《北冥有魚》)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3.表示趨向,往……去。

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浣溪沙》)

公然抱茅入竹去。(《茅屋為秋風(fēng)所破歌》)

我欲乘風(fēng)歸去。(《水調(diào)歌頭》)

強(qiáng)欲登高去,無人送酒來。(《行軍九日思長安故園》)

風(fēng)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漁家版》)

嘶里去辨甚么真共假。(《朝天子?詠喇叭》)

4.消失,逝去。

1

三、臨

1.居高面下,從高處往下看。

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濯醉翁亭記》)居高臨下(處在高處,俯視下面)

2.臨近,靠近。

半卷紅旗臨易水。(《雁門太守行》)臨溪而漁。(《醉翁亭記旗臨崩寄臣以大事。(《出師表》)

3.面臨,面對。

執(zhí)策而臨之。(《馬說》)把酒臨風(fēng)。(《岳陽樓記》)臨表涕零。(《出師表》)

4.到達(dá),登上。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觀滄?!罚┤缗R深淵(好像來到深水潭邊)

四、勝

1.勝過,超過。

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竹杖芒鞋輕勝馬。(《定風(fēng)波(莫聽穿林打葉聲)》)

2.美好,優(yōu)美。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岳陽樓記》)

3.勝利。射者中,弈者勝。

(《醉翁亭記》)此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鄒忌諷齊王納諫》)

4.禁得起,能承受。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春望》)高處不勝寒。(《水調(diào)歌頭》)臣不勝受恩感激。(《出師表》)注意:此

義項中的“勝”舊讀shQng,現(xiàn)讀作shbng。

五、子

1.兒女。

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桃花源記》)妻子象禽獸,行止依林阻。(《梁甫行》)

2.兒子。

雖我之死,有子存焉;子乂生孫,孫乂生子。(《愚公移山》)命夸娥氏二子負(fù)二山。(《愚公移山》)對子罵

父,見是無禮。(《陳太丘與友期行》)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3.古代對男子的尊稱。

如孔子、孟子、莊子等。子(指孔子)在川上曰。(《論語》)

4.表示敬稱對方,譯為“您”或“你,

我非子,冏不知子矣:子固非魚也,子之不知魚之樂全矣?。ā肚f子與惠子游于濠梁》)子未學(xué)禮乎?《富貴

不能淫》縱我不往,子寧不來?(《子衿》)

5.泛指人。

楫左右舟子各一人。(《核舟記》)俗子胸襟誰識我?(秋瑾《滿江紅》)

6.塊狀物或粒狀物。

床敲棋子落燈花。(《約客》)

六、顧

1.看,視。

顧野有麥場。(《狼》)

拔劍四顧心茫然。(《行路難》)

驪山四顧,阿房一炬。(《山坡羊?驪山懷古》)

相顧無相識,氏歌懷采薇。(《野望》)

2.看望,拜訪。

三顧臣于草廬之中。(《出師表》)

3.咨詢,詢問。

日侍坐備顧問。(《送東陽馬生序》)

4.顧惜,眷顧,眷念。

2

奮不顧身。意思是:奮勇向前進(jìn),不顧惜生命。

三歲貫女,莫我肯顧。(《詩經(jīng)?碩鼠》)譯文:我多年養(yǎng)活你,你卻不肯顧念我。注意:“女”同“汝”:“莫

我肯顧”是賓語前置句,要理解為“莫肯顧我”。

七、立”

1.站立。

有賣油翁釋擔(dān)而立。(《賣油翁》)

2.立身,能有所成就。

三十而立。(《論語》)

3.君主即位,封立。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陳勝自立為將軍。(《陳涉世家》)

陳勝乃立為王,號為張楚。(《陳涉世家》)

4.建立。

伐無道,誅暴秦,復(fù)立楚國之社稷,

5.存在。

勢不兩立。

八、語”

1.話,話語。

憑君傳語報平安。(《逢入京使》)

聞天語,殷勤問我歸何處。(李清照《漁家傲》)

2.談?wù)?,談話,說話。

魯直左手執(zhí)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語。(《核舟記》)

卒中往往語,皆指目陳勝。(《陳涉世家》)

夜久語聲絕,如聞泣幽咽。(《石壕史》)

食不語,寢不言。(《論語》)譯文:吃飯的時候不說話,睡覺的時候也不說話。

3.文句。

語不驚人死不休。(杜甫)

4.告訴。

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貧者語于富者曰。(《為學(xué)》)

注意:表示“告訴”的意思要讀作yd

九、當(dāng)“

1.掌管,執(zhí)掌,主持。

卿今當(dāng)涂(當(dāng)權(quán),掌權(quán))掌事,不可不學(xué)?。ā秾O權(quán)勸學(xué)》)

2.當(dāng)著。

唧唧復(fù)唧唧,木蘭當(dāng)戶織。(《木蘭詩》)

阿姊聞妹來,當(dāng)戶理紅妝。(《木蘭詩》)

蘭窗理云鬢,對鏡帖花黃。(《木蘭詩》)

3.應(yīng)當(dāng)。

日月星宿,不當(dāng)墜耶?(《杞人憂天》)

但當(dāng)涉獵(只是應(yīng)當(dāng)粗略地閱讀),見往事耳。(《孫權(quán)勸學(xué)》)

吾聞二世少子也,不當(dāng)立,當(dāng)立者乃公子扶蘇。(《陳涉世家》)

失期當(dāng)斬。(《陳涉世家》)

當(dāng)獎率三軍。(《出師表》)

生子當(dāng)如孫仲謀。(《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

英雄末路當(dāng)磨折。(秋瑾《滿江紅》)

3

4.將要。

今當(dāng)遠(yuǎn)離,臨表涕零。(《出師表》)

何當(dāng)(何時將要)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夜雨寄北》)

5.在。

陳勝、吳廣皆次當(dāng)行(danghdng,在征發(fā)之列)。(《陳涉世家》)

生余之從師也。(《送東陽馬生序》)

經(jīng)此時。(《陳涉世家》)

咨臣以當(dāng)世(當(dāng)今)之事。(《出師表》)

當(dāng)世無雙(《賣油翁》)

行人莫問當(dāng)年(指過去的時日)事,(《咸陽城東樓》)

當(dāng)時(指過去的時L1)奢侈今何處?(《山坡羊?驪山懷古》)

6.一定。

會當(dāng)(終當(dāng),終要,一定要)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望岳》)

7.抵擋。

力夫不當(dāng)之勇。

8.對等,相當(dāng)。

旗鼓相當(dāng);門當(dāng)戶對。

十、觀

L觀看,觀察,觀賞。

東臨碣石,以觀滄海。(《觀滄?!罚?/p>

可遠(yuǎn)觀而不可褻玩焉。(《愛蓮說》)

啟窗而觀,雕欄相望焉。(《核舟記》)

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予觀夫巴陵勝狀。(《岳陽樓記》)

家貧,無從致書以觀。(《送東陽馬生序》)

余因得遍觀群書。(《送東陽馬生序》)

莊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

2.景象。

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岳陽樓記》)

浙江之潮,天下之偉觀也。(周密《觀潮》)譯文:浙江的海潮是天下雄偉的景象。

3.道觀(ddogudn),道教的廟宇。

玄都觀里桃千樹。(劉禹錫《玄都觀桃花》)這里的“玄都觀”就是道觀。

H"一、言

1.說話,說。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秋詞(其一)》)

卿言多務(wù),孰若孤?(《孫權(quán)勸學(xué)》

莫言下嶺便無難,賺得行人錯喜歡,(《過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桃花源記》)

不知所言。(《出師表》)

無限山河淚,誰言天地寬?(《別云間》)

廣故數(shù)言欲亡。(《陳涉世家》)

雖欲言,無可進(jìn)者。(《鄒忌諷齊王納諫》)譯文:即使想說,也沒有什么可以進(jìn)諫的了。

2.話,言論。

亞夫乃傳言開壁門。(《周亞夫軍細(xì)柳》)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飲酒(其五)》)

《諧》之言曰。(《北冥有魚》)

4

不敢出一言以復(fù)。(《送東陽馬生序》)注意:“一言"指“一句話",如“一言以蔽之”的意思就是“用一句

話來概括”。

與之論辯,言和而色夷。(《送東陽馬生序》)

進(jìn)盡忠言。(《出師表忠

若無興德之言。(《出師表》)

察納雅言。(《出師表》)

3.字。

五言詩(指每句五個字的詩)、七言詩(指每句七個字的詩)。

少則三字,多則九言。(《文選序》)譯文:少就三個字,多就九個字。

十二、謂

1.告訴,對……說。

權(quán)謂呂蒙口。(《孫權(quán)勸學(xué)》)

壁門士吏謂從屬車騎曰。(《周亞夫軍細(xì)柳》)

秦王使人謂安陵君曰。(《唐雎不辱使命》)

謂其妻曰。(《鄒忌諷齊王納諫》)

2.叫作,稱為。

此之謂大丈夫。(《富貴不能淫》)

此之謂失其本心。(《魚我所欲也》)

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大道之行也》)

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醉翁亭記》)譯文:給亭子命名的是誰?是太守用自己的號(醉翁)來稱呼它。

3.說。

所謂伊人,在水一方。(《兼葭》)譯文:所說的那個人,在水岸的另一邊。

自謂少時用心于學(xué)甚勞。(《送東陽馬生序》)

是可謂善學(xué)者矣。(《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