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73_第1頁
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73_第2頁
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73_第3頁
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73_第4頁
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7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專業(yè)(基礎綜合)模擬試卷173

一、單選題(本題共40題,每題1.0分,共40分。)

1、設數據碼字為10010011,采用海明碼進行校驗,若僅考慮糾正一位錯,則必須

加入的(冗余)位數是()。

A、2

B、3

C、4

D、5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如果僅考慮糾正1位錯的情況,只要滿足2《n+k+l就可以了(設校

驗位的位數為k,信息位的位數為n)。此題中因為n=8,所以丘4。如果在糾正1

位錯的同時還要能發(fā)現2位錯,則滿足211支+1<+1。[歸納總結]海明碼實現原

埋是:在有效信息位中加入幾個校驗位形成海明碼,使碼距比較均勻地拉大,并把

海明碼的每一個二進制位分配到幾個奇偶校驗組中。當某一位出錯后,就會引起有

關的幾個校驗位的值發(fā)生變化,這不但可以發(fā)現錯誤,還能指出錯誤的位置,為自

動糾錯提供了依據。

2、在分時操作系統中,進程通常采用()算法。

A、先來先服務

B、最高優(yōu)先級

C、時間片輪轉

D、隨機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分時操作系統將系統處理機時間與內存空間進行時間上的分割,每個

時間段稱為一個時間片,每個用戶依次輪流使用時間片。由于時間間隔很短,每個

用戶的感覺就像他獨占計算機一樣。

3、臨界區(qū)是指并發(fā)進程訪問共享變量段的()。

A、管理信息

B、信息存儲

C、數據

D、代碼程序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對臨界區(qū)的理解。所謂臨界區(qū),并不是指臨界資源,臨界資

源是指共享的數據、代碼或硬件設備等,而臨界區(qū)是指訪問這些臨界資源的那段代

碼程序,例如PV操作,加減鎖等。操作系統中對臨界區(qū)的訪問關心的就是臨界區(qū)

的操作過程,具體對臨界資源作何操作是應用程序的事,操作系統并不關心。

4、DNS服務器在名稱解析過程中正確的查詢順序是()。

A、本地緩存記錄一區(qū)域記錄一轉發(fā)域名服務器一根域名服務器

B、區(qū)域記錄T本地緩存記錄T轉發(fā)域名服務器T根域名服務器

C、本地緩存記錄T區(qū)域記錄T根域名服務器T轉發(fā)域名服務器

D、區(qū)域記錄T本地緩存記錄一根域名服務器T轉發(fā)域名服務器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DNS域名解析的工作過程,具體步驟如下:(1)客戶機提交

域名解析請求,并將該請求發(fā)送給本地的域名服務器;(2)當本地的域名服務器收

到請求后,就先查詢本地的緩存。如果有查詢的DNS信息記錄,則直接返回查詢

的結果。如果沒有該記錄,本地域名服務器就把請求發(fā)給根域名服務器;(3)根域

名服務器再返回給本地域名服務器一個所查詢域的頂級域名服務器的地址;(4)本

地服務器再向返回的域名服務器發(fā)送請求:(5)接收到該查詢請求的域名服務器查

詢其緩存和記錄,如果有相關信息則返回本地域名服務器查詢結果,否則通知本地

域名服務器F級的域名服務器的地址;(6)本地域名服務器將查詢請求發(fā)送給下級

的域名服務器的地址,直到獲取查詢結果:(7)本地域名服務器將返回的結果保存

到緩存,并且將結果返回給客戶機,完成解析過程。囚此本題答案是C。

5、按照二叉樹的定義,具有3個結點的二叉樹有()種。

A、3

B、4

C、5

D、6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

6、某高度為k的完全二叉樹中,所含葉子結點的個數最少為()。

A、2k

B、k

C、2k々

D、2匕1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完全二叉樹只有高度最大的那一層可能不滿,k—1層應都是滿的。

7、已知小寫英文字母“腔的ASCH碼值為61H,現字母"g”被存放在某個存儲單元

中,若采用偶校驗(假設最高位作為校驗位),則該存儲單元中存放的十六進制數是

()。

A、66H

B、E6H

C、67H

D、E7H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因為“a”的ASCII碼值為61H,而“g”是第7號字母,所以“g”的ASCH

碼值應為67H=110011IB。標準的ASCH碼為7位,在7位數前面增加I位校驗

位。現“g”的ASCII碼中1的個數有5個,按照偶校驗規(guī)則,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是

整個校驗碼(包括校驗位和信息位),為11100111B=E7H。[歸納總結]此題涉及兩

個知識點,第一是ASCII編碼表順序排列問題,第二是奇偶檢驗碼的編碼規(guī)貝!問

題。由若干位有效信息(如一個字節(jié)),再加上一個二進制位(校驗位)組成校驗碼,

偶校驗就是整個校驗碼中力”的個數為偶數個。[解題技巧]在ASCH碼中,數字和

英文字母都是按順序排列的,只要知道其中一個數字或英文字母的二進制代碼,不

要查表就可以推導出其他數字或字母的二進制代碼。此題容易誤選C,這是因為

“g”的ASCII碼中確實為67H,但整個校驗碼中1的個數必須是偶數個,所以正確

選項為D。

8、假定采用相對尋址方式的轉移指令占兩個字節(jié),第一字節(jié)是操作碼,第二字節(jié)

是相對位移量(用補碼表示)。取指令時,每次CPU從存儲器取出一個字節(jié),并

自動完成PC+1的操作。假設執(zhí)行到某轉移指令時(即取指令前),PC的內容為

200CH,該指令的轉移目標地址為1FBOH,則該指令第二字節(jié)的內容應為()。

A、5CH

B、5EH

C、A2H

D、A4H

標準答案:c

知識點》析:因為轉移指令占兩字節(jié),且取出一個字節(jié)時,PC+1,當取出這條指

令后,PC的內容為200EH,根據相對尋址(PC)+相對位移=有效地址,則相對偏移

量為1FBOH_200EH二DEH(最高位為符號位),轉化為補碼為A2H?!咀⒁狻?/p>

這里面的力”的單位一定要明確了,除非題目指明了當取出幾個字節(jié)時PC開始加

1,這里的1便是這幾個字節(jié),一般情況下根據指令執(zhí)行的過程以及指令字在內存

中的存放,這里的1指的是一個指令字的長度。兇undefined國

9、在32位處理器上,假設棧頂指針寄存器的當前值為0X00FFFFE8,那么在執(zhí)行

完指令"pusheax"(eax為32位寄存器)后,棧指針的當前值為()。

A、0x00FFFFE4

B、0x00FFFFE6

C、OxOOFFFFEA

D、OxOOFFFFEC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pusheax”是一條進棧指令,進棧時要先修改棧指針,32位數據占4

個字節(jié),存儲器按字節(jié)編址,所以棧指針一4。

10、實時系統中的進程調度,通常采用()算法。

A、先來先服務

B、時間片輪轉

C、搶占式的優(yōu)先數高者優(yōu)先

D、響應比高者優(yōu)先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實時系統為了滿足用戶實時交互以及對重要事件的迅速反應,所以采

取搶占式的優(yōu)先數高者優(yōu)先。

11、已知有31個長度不等的初始歸并段,其中8段長度為2:8段長度為3;7段

長度為5;5段長度為12:3段長度為20(單位均為物理塊)。在最佳5-路歸并方案

下,則總的讀/寫外存的次數為()。

A、400

B、500

C、600

D、800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固定解題思路:判斷是否需要補充空歸并段。如何判斷?設度為O的

結點有no個,度為m的結點有5個,則對嚴格m叉樹有no=(m—1)小+1,由此

可以得出nm=(no—1)/m—I。(1)如果(皿-1)mo(l(m-1)=0,則說明這n()個葉

子結點(初始歸并段)正好可以構造m叉歸并樹。此時,內結點有nm個。(2)如果

(no—l)mod(m—l)=uM,則說明這no個葉子結點,其中有u個結點多余,不能被

包含在m叉歸并樹內。為了構造包含所有no個初始歸并段的m叉歸并樹,應在原

有的nm個內結點中再增加一個內結點。它在歸并樹中代替了一個葉子結點的位

置,被代替的葉子結點加上剛才多出的u個葉子結點,再加上m—u—l個空歸并

段,就可以建立歸并樹。按照以上步驟:因為(31-l)mod(5—l)翔,所以需要增設

空歸并段。需要增設5—2—1=2個空歸并段。接下來就比較簡單了,仿造赫夫曼

樹的構造方法,來構造5-路最佳歸并樹,如圖3—9所示。

????????????0O0?0?

??0O0??????????

用3-9設終的燈并網從圖3—9中

可以算出(帶有方框的結點表示原數據結點):

WPL=(2x8+3x8+5x2)x3+(5x5+12x5+20x1)x2+20x2=400則總的讀/寫外存的次數

為:400x2=800。

12、關于Hash查找說法不正確的有()個。I.采用鏈地址法解決沖突時,查找一

個元素的時間是相同的U.采用鏈地址法解決沖突時,若插入操作規(guī)定總是在鏈

首,則插入任一個元素的時間是相同的皿.用鏈地址法解決沖突易引起聚集(堆積)

現象W.再散列法不易產生聚集(堆積)

A、I

B、2

C、3

D、4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如果兩個元素在同一?鏈表中,查找時間肯定不相同,故I不正確;插

入規(guī)定在鏈首的話,插入操作不需要查找插入位置即可直接進行,因此插入任何一

個元素的時間均相同,因此D正確;所謂聚集(堆積),即在Hash表的建立過程

中,某些Hash地址是由沖突處理產生的,而不是直接由Hash函數直接產生的,

這就可能造成原本Keyl與Key2雖然不是同義詞,但是最后卻得出了相同的Hash

地址,顯然鏈地址法不會產生堆積現象,因為多個同義詞只會占用表中的一個地

址,囚此HI不正確;再散列法即在同義訶產生地址沖突時計算另一個散列函數地

址,直到沖突不再發(fā)生,這種方法不易產生“聚集”,但增加了計算時間,因此W正

確。綜上,不正確的說法有2個,選B。

13、原碼乘法時,符號位單獨處理,乘積的符號是()。

A、兩個操作數符號相“與”

B、兩個操作數符號相“或”

C、兩個操作數符號相“異或”

D、兩個操作數中絕對值較大數的符號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原碼的符號位為表示負數,為“0”表示正數。原碼乘法時,符號位

單獨處理,乘積的符號是兩個操作數符號相"異或'''同號為正,異號為負。[歸納

總結]凡是原碼運算,不論加減乘除,符號位都單獨處理,其中乘除運算的結果符

號由參加運算的兩個操作數符號“異或”得到。

14、為確定下一條微指令的地址,通常采用斷定方式,其基本思想是()。

A、用程序計數器(PC)來產生后繼微指令地址

B、用微程序計數器(RPC)來產生后繼微指令地址

C、由微指令的下地址字段直接指出后續(xù)微指令地址

D、由專門的硬件電路或者外部直接向CMAR輸入微指令地址

標準答案:C

知識點》析:A:這種方法無法用來控制微程序的執(zhí)行,因為PC的最小控制單位

是一條指令,或者說是一個微程序(因為一個微程序解釋一條指令),而微指令是更

小的單位。B:該方法為增量計數法。C:該方法是直接由下地址字段來指出,也

稱為斷定方式。D:此方式為硬件方式。

15、支持程序存放在不連續(xù)內存中的存儲管理方法有()。I.動態(tài)分區(qū)分配

n.固定分區(qū)分配m.分頁式分配w.段頁式分配v.分段式分配

A、I和口

B、HI和W

c、m、w和v

D、i、m、w和v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非連續(xù)分配管理方式。非連續(xù)分配允許一個程序分散地裝入

不相鄰的內存分區(qū)中。動態(tài)分區(qū)分配和固定分區(qū)分配都屬于連續(xù)分配方式,而非連

續(xù)分配有分頁式分配、分段式分配和段頁式分配三種。

16、通常對文件系統來說,文件名和文件屬性可以找到的地方是()。

A、目錄

B、索引

C、字典

D、作業(yè)控制塊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在文件系統中,為每個文件建立一個目錄(或稱文件目錄或目錄項),

文件目錄記錄文件的名字,文件長度和文件存放的外存地址以及文件屬性、文件創(chuàng)

建時間日期等信息。文件目錄在大部分文件系統中又成為文件控制塊,即FCB。

17、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計算機中一個漢字內碼在主存中占有4個字節(jié)

B、輸出的字型碼16x16點陣在緩沖存儲器中占有32個字節(jié)

C、輸出的字型碼16x16點陣在緩沖存儲器中占有16個字節(jié)

D、以上說法都不對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16x16點陣的漢字共計有256個點,相當于32個字節(jié)。

18、在一個采用CSMA/CD協議的網絡中,傳輸介質是一根完整的電纜,傳輸速

率為1Gbps,電纜中的信號傳播速度是200000km/s。若最小數據幀長度減少

800比特,則最遠的兩個站點之間的距離至少需要()。

A、增加160m

B、增加80m

C、減少160m

D、減少80m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設傳輸線路的長度是L,那么信號在電纜中傳輸一個來回的時間是

t=(L/2xlO-8)x2=LxlO-8So設最短幀長度是MIN=txlGbps=10L。所以如果MIN減

小了800bit,那么L就應該減少80m0

19、考慮在一個虛擬頁式存儲管理的系統中,在地址變換過程中,進程狀態(tài)可能發(fā)

生的變化有()。I.進程被撤銷U.進程變?yōu)樽枞?/p>

A、I

B、n

C、I和u

D、都不可能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當本次訪問地址超越進程的地址空間時,該進程被撤銷,屬于異常結

束。在產生缺頁中斷及處理過程中,該進程變?yōu)樽枞麪顟B(tài),所以選C。

20、在一個雙鏈表中,刪除p結點之后的一個結點的操作是()。

A、p->next=p->next->next;p->next->next->prior=p;

B、p->next->prior=p;p->next=p->next->next;

C、p->next=p->next->next;p->next->prior=p;

D、p->next->next=p->next;p->next->prior=p;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l)p結點的后繼結點指向p結點原來后繼結點的后繼結點,(2)更新后

的p結點的后繼結點的前驅結點指向Po

21、某計算機主存容量為64KB,其中ROM區(qū)為4KB,其余為RAM區(qū),按字節(jié)

編址?,F要用2Kx8位的ROM芯片和4Kx4位的RAM芯片來設計該存儲器,則

需要上述規(guī)格的ROM芯片數和RAM芯片數分別是()。

A、1、15

B、2、15

C、1、30

D、2、30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根據題意可知,該機主存由4Kx8位ROM和60Kx8位RAM組成;

又現有ROM芯片為2Kx8位,故ROM需進行字擴展,用2片2Kx8位ROM串

聯組成4Kx8位ROM;RAM芯片為4Kx4位,故RAM需進行位字擴展,用2片

4Kx4位RAM并聯構成4Kx8位RAM,再用15片4Kx8位RAM串聯組成60

Kx8位RAM,即共需2x15=30片4Kx4位的RAM芯片。

22、在有11個兀索的有序表A[l..11]中進行折上查找,查找兀素A[ll]時,被

比較的元素的下標依次是()。

A、6,8,10,11

B、6,9,10,II

C、6,7,9,11

D、6,8,9,11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由折半查找過程可得,第一次[(1析1)/2]=6,第二次[((6+D+11)/

2]=9,第三次[((9+1)+11)/2]=10,第四次11?;蛘哂上聢D7—3所示的折半查找的

判定樹可求得下標。圖7-3

23、假設某計算機采用小端方式存儲,按字節(jié)編址。一維數組a有100個元素,其

類型為float,存放在地址C0001000H開始的連續(xù)區(qū)域中,則最后一個數組元素

的最高有效位(MSB)所在的地址應為()。

A、C0001396H

B、C0001399H

C、C000118CH

D、C000118FH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這里考到了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小端法,floal類型的數據在計算機

中占4個字節(jié),100個float類型的數組元素應當占400字節(jié),即最后一個字節(jié)在內

存中的相對地址應為399,加上初始數組起始地址C0001000H,得到最后一個字

節(jié)的地址是C000118FH,又因為是小端法,則最后一個數組元素的低位字節(jié)在

前,高位字節(jié)在后,所以最后一個字節(jié)就是最后一個數組元素的最高有效位地址,

所以答案是D?!局匾偨Y】術語“小端”和“大端”表示多字節(jié)值的哪一端(小端或

大端〉存儲在該值的起始地址。小端存在起始地址,即是小端字節(jié)序;大端存在起

始地址,即是大端字節(jié)序。也可以說:1)小端法(Little—Endian)就是低位字節(jié)排

放在內存的低地址端,即該值的起始地址,高位字節(jié)排放在內存的高地址端。2)

大端法(Big—Endian)就是高位字節(jié)排放在內存的低地址端,即該值的起始地址,

低位字節(jié)排放在內存的高地址端。舉個簡單的例子,對于整形0x12345678,它在

大端法和小端法的系統內中,分別如圖5—5所示的方式存放。

地OX78

址OX56

培OX34

低地卅0x781低地址0x12

圖5?5數據分別以大、小端法在內存中的存放

24、以下敘述中,不符合RISC指令系統特點的是()。

A、指令長度固定,指令種類少

B、尋址方式種類豐富,指令功能盡量增強

C、設置大量通用寄存器,訪問存儲器指令簡單

D、選取使用頻率較高的一些簡單指令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RISC即精簡指令系統計算機,選項B顯然不符合RISC的特點。

[歸納總結]RISC的中心思想是要求指令系統簡化,盡量使用寄存器一寄存器操作

指令,指令格式力求一致,大部分RISC具有下列特點:(1)指令總數較少(一般不

超過100條);(2)基本尋址方式種類少(一般限制在2?3種);(3)指令格式少(一般

限制在2?3種),而且長度一致;(4)除取數和存數指令(Load/Store)外,大部分

指令在單周期內完成;(5)只有取數和存數指令能夠訪問存儲器,其余指令的操作

只限于在寄存器之間進行;(6)CPU中通用寄存器的數目應相當多(32個以上,有

的可達上千個);(7)為提高指令執(zhí)行速度,絕大多數采用硬連線控制實現,不用或

少用微程序控制實現;(8)采用優(yōu)化的編譯技術,力求以簡單的方式支持高級語

言。

25、在使用信號量機制實現互斥和同步時,互斥信號量和同步信號量的初值分別為

()o

A、0、I

B、1、0

C、1、1

D、1、由用戶確定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本題考查信號量機制?;コ庑盘柫康某踔刀荚O巴為1,P操作成功則

將其改成0,V操作成功將其改成1。實現同步時,信號量的初值應根據具體情況

來確定,若期望的消息尚未產生,則對應的初值應設為0;若期望的消息已經存

在,則信號量的初值應沒為一個非0的正整數。注意:互斥信號量和同步信號量

的區(qū)別。信號量機制是每年考題的重點,這就要求考生能在理解的基礎上熟練應用

和掌握信號量。

26、設m為同類資源數,n為系統中并發(fā)進程數。當n個進程共享m個互斥資源

時,每個進程的最大需求是w,則下列情況會出現系統死鎖的是()。

A、m=2,n=l,w=2

B、m=2,n=2,w=l

C^m=4,n=3?w=2

D、m=4,n=2,w=3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當2個進程已經擁有2個資源,都申請第3個資源時,導致死鎖。

27、文件的順序存取是()。

A、按終端號一次存取

B、按文件的邏輯號逐一存取

C、按文件的物理塊號逐一存取

D、按文件邏輯記錄的大小逐一存取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文件順序存取就是按邏輯編號順序存取。

28、通常對文件系統來說,文件名及其屬.陛可以集中在()。

A、目錄

B、索引

C、字典

D、作業(yè)控制塊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目錄里存文件名及其基本信息。

29、某圖像顯不器的分辨率為1024x768,共可顯不256種灰度,則顯示存儲器的

容量為()。

A、256KB

B、768KB

C、1MB

D、2MB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256級灰度需要log2256=8個二進制位,即1B來表示,故顯示存儲

器的容量為1024x768B=768KB。

30、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I.虛擬存儲器技術提高了計算機的速度H.存

取時間是指連續(xù)兩次讀操作所需的最小時間間隔UI.Cache與主存統一編址,

Cache的地址空間是主存地址空間的一部分IV.主存都是由易失性的隨機讀寫存儲

器構成的

A、ii和in

B、DI和W

c、i、n和w

D、i、n、in和w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考查存儲器的多個知識點。實際上,虛存是為了解決多道程序并行條

件下的內存不足而限制了程序最多運行的道數而提出的,即為了解決內存不足,虛

擬存儲器進行虛實地址轉換,需要多次訪存(先查找頁表),增加了延遲,降低了計

算機速度,是一種時間於空間的做法,I錯誤。n描述的是存取周期的概念,口錯

誤。Cache有自己獨立的地址空間,通過不同的映射方式映射到主存的地址空間,

ID錯誤。主存也可以由ROM組成,如可用于部分操作系統的固化固話、自舉程序

等,W錯誤。注:虛存和Cache都是計算機存儲體系中重要的部分,它們的區(qū)別

和聯系一定要弄清楚,虛存是為了解決內存不足提出的,即是容量問題,使用一部

分的輔存來對內存進行一定的擴充,但是這樣會導致整體速度的下降,是用時間換

空間的做法;而Cache則是為了緩和CPU與主存的矛盾而設立的,會提高整個存

儲體系的速度,是一種用金錢換時間的做法。

31、物理層、數據鏈路層和網絡層的PDU分別是()。

A、報文、幀、比特

B、報文、分組、比特

C、比特、分組、幀

D、比特、幀、分組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物理層的PDU是比特,數據鏈路層的PDU是幀,網絡層的PDU是

分組。

32、某計算機的存儲系統由Cache-主存系統構成,Cache的存取周期為10ns,主存

的存取周期為50nse在CPU執(zhí)行一段程序時.Cache完成存取的次數為4X00次.

主存完成的存取次數為200次,該Cache-主存系統的效率是()o

A、0.856

B、0.862

C、0.958

D、0.96

標準答案:B

知識點解析:命中率=4800/(4800+200)=0.96,平均訪問時間=0.96x10+(1-

0.96)x50=11.6ns,效率=10/II.6=0.862。

33、在設備管理中,用來實現設備分配的四個數據結構中,每個設備一張,描述設

備的特性和狀態(tài),反映設備的特性、設備和控制器的連接情況的數據結構是()。

A、設備控制表(DCT)

B、系統設備表(SDT)

C、控制器控制表(COCT)

D、通道控制表(CHCT)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設備控制的數據結構中,系統設備表(SDT)在整個操作系統中只有一

張,記錄了系統中所有的外部設備。經系統設備表找到需使用的外部設備,則數據

結構指針指向設備控制表(DCT),這個數據表每個設備一張,記錄了設備的特性和

狀態(tài)。每個設備有可能有不止一個控制器,所以從設備控制表會指向多張(至少一

張)控制器控制表(COCT),里面存放了控制器的控制參數,如果該設備是通道的

話,則會指向多張通道及制表(CHCT)。

34、單精度1EEE754標準規(guī)格化的float類型所能表示的最接近。的負數是()。

A、—2-126

B、—(2—2-23)2-126

C、一(2—2-23)2-127

D、—2-127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考查IEEE754單精度浮點數的表示。IEEE754規(guī)格化單精度浮點數的

階碼范圍為1~255,尾數為1.f。最接近0的負數的絕對值部分應最小,而又為

IEEE754標準規(guī)格化,因此尾數取1.0;階碼取最小1,故最接近0的負數為一

1.0X21-127=-2-126O即選A。

35、以下說法中錯誤的是()。

A、與DRAM相比,SRAM的集成度低,存取速度快

B、PC機的主存儲器常由DRAM構成

C、RAM需要刷新,且斷電后信息會丟失

D、ROM是一種非易失性存儲器,斷電后仍可保持記憶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RAM又可分為SRAM和DRAM,其中,DRAM需要刷新,而

SRAM不用,故選C。

36、系統總線中地址線的功能是用于選擇()。

A、主存單元

B、I/O端口

C、磁盤數據塊

D、A或B

標準答案:D

知識點解析:地址線既可用于選擇主存單元,也可用于選擇1/O端口;磁盤通過

磁盤控制器與主機相連,故系統總線中的地址線只能用來選擇磁盤控制器中的端

口,而不能用來選擇磁盤數據塊。

如下所示帶權圖GJC最小生成樹各邊權的總和為(

37、。2。

A、14

B、19

C、21

D、26

標準答案:C

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

38、已知定點整數X的原碼為lXn-]Xn.2Xn-3…X0,且乂>-2向,則必有()。

A、xn-i=O

xn-i=l

C、Xn-l=O,且XO?X?2不全為0

D、Xn-1=L且XO?Xn-2不全為0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由于X的符號位為1,可知X為負數。又因為X>-2n1可以得到X

的絕對值必須小于2向,所以Xn-l必須為0。

39、一個進程被喚醒意味著()。

A、該進程馬上占有CPU

B、進程狀態(tài)變?yōu)榫途w狀態(tài)

C、進程的優(yōu)先級變?yōu)樽罡?/p>

D、其PCB移至就緒隊列的隊首

標準答案:B

知識點。析:進程被喚醒后首先進入就緒隊列的隊尾,當獲得時間片時從就緒狀態(tài)

變?yōu)檫\行狀態(tài)。進程控制塊(PCB)是進程存在的唯一標識,所謂進程進入就緒隊列

隊尾即PCB移至就緒隊列的隊尾。

40、下列陳述中不正確的是()。

A、總線結構傳送方式可以提高數據的傳輸速度。

B、與獨立請求方式相比,鏈式查詢方式對電路的故障更敏感。

C、PCI總線采用同步時序協議和集中式仲裁策略。

D、總線的帶寬即總線本身所能達到的最高傳輸速率。

標準答案:A

知識點解析:總線(Bus)是計算機各種功能部件之叵傳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線,它

是由導線組成的傳輸線束。采用總線結構的主要優(yōu)點:(1)簡化了硬件的設計。便

于采用模塊化結構設計方法,面向總線的微型計算機設計只要按照這些規(guī)定制作

CPU插件、存儲器插件以及I/O插件等,將它們連入總線就可工作,而不必考慮

總線的詳細操作。(2)簡化了系統結構。整個系統垢構清晰。連線少,底板連線可

以印制化。(3)系統擴充性好。一是規(guī)模擴充,規(guī)模擴充僅僅需要多插一些同類型

的插件。二是功能擴充,功能擴充僅僅需要按照總線標準設計新插件,插件插入機

器的位置往往沒有嚴格的限制。(4)系統更新性能好。因為CPU、存儲器、[/O借

口等都是按總線規(guī)約掛到總線上的,因而只要總線設計除當,可以隨時隨著處理器

的芯片以及其他有關芯片的進展沒計新的插件,新的插件插到底板上對系統進行更

新,其他插件和底板連線一般不需要改。(5)便于故障診斷和維修。用主板測試卡

可以很方便找到出現故障的部位,以及總線類型。采用總線結構的缺點:(1)利用

總線傳送具有分時性。當有多個主設備同時申請總線的使用是必須進行總線的仲

裁。(2)總線的帶寬有限,如果連接到總線上的個硬件設備沒有資源調控機制容易

造成信息的延時(這在某些即時性強的地方是致命的)。(3)連到總線上的設備必須

有信息的篩選機制,要判斷該信息是否是傳給自己的。

二、綜合應用題(本題共9題,每題1.0分,共9分°)

下圖所示為雙總線結構雙器的數據通路,IR為指令寄存器,PC為程序計數器(具有

自增功能),M為主存(受R/W信號控制),AR為地址寄存器,DR為數據緩沖寄

存器,ALU由加、減控制信號決定完成何種操作,控制信號G控制的是一個門電

路。另外,線上標注有小圈表示有控制信號,例中yi表示y寄存器的輸入控制信

號,Rio為寄存器R1的輸出控制信號,未標字符的線為直通線,不受控制。

41、“ADDR2,R0”指令完成(R0)+(R2)TR0的功能操作,畫出其指令周期流程圖,

假設該指令的地址已放入PC中。并列出相應的微操作控制信號序列。

42、若將“取指周期”縮短為一個CPU周期,請先畫出修改數據通路,后畫出指令

周期流程圖。

標準答案:[*]

知識點解析:暫無解析

43、在(2)的基礎上,將“執(zhí)行周期”也縮短為一個CPu周期,先修改運算器數據通

路,后畫出指令周期流程圖。此時加法指令速度比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