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壓軸題解析_第1頁
高考物理壓軸題解析_第2頁
高考物理壓軸題解析_第3頁
高考物理壓軸題解析_第4頁
高考物理壓軸題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物理壓軸題解析

1.如圖所示,一個半球形的碗放在桌面上,碗口水平,0是球心,碗的

內表面光滑.一根輕質桿的兩端固定有兩個小球,質量分別是mi,m2.當

它們靜止時,mi、叫與球心的連線跟水平面分別成60。,30°角,則碗

對兩小球的彈力大小之比是

分析:分別以皿、m2兩球為研究對象,分析受力,根據(jù)平衡條件,運

用正弦定理得出碗對兩小球的彈力大小與重力的關系式,再求碗對兩小

球的彈力大小之比.

解:先以mi球為研究時象,分析受力如圖,根據(jù)平衡條件得知,重力mig與桿

對球的彈力F的合力與碗對小球的彈力臼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由數(shù)學正弦定

理得:

F/sin3O°=Fl/sinlO50=mlg/sin45。①

同理,以m2球為研究對象,得到:

F/sin60o=F2/sin75°=mlg/sin45°?

由①:②得:

Fi:F2=sin60°:sin30°二根三:1

2.傾角為。=37°的斜面與水平面保持靜止,斜面上有一重為G的物體

A,物體A與斜面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u=0.5,現(xiàn)給A施以一水平力F,

如圖所示.設最大靜摩擦力與滑動摩擦力相等(sin370=0.6,cos37°

=0.8),如果物體A能在斜面上靜止,求水平推力F與G的比值范圍.

分析:若物體剛好不下滑,分析物體受力情況:重力、水平力F、斜面

的支持力和靜摩擦力,此時靜摩擦力沿斜面向上,達到最大值.根據(jù)平

衡條件和摩擦力公式求出F與G的比值最小值,同理,物體剛好不上滑

時求出F與G的比值最大值,得到

F與G的比值范圍.

解答:解;設物體剛好不下滑時F=R,作出力圖如圖.則由平衡條件

得:

Fi*cos0+RNi=G*sin。,

Ni=Fi*sin0+G*cos0.

得:F2/G=sin37°-0.5xcos37°/cos37°+0.5xsin370=0.2/1.1=2/11;

設物體剛好不上滑時F=F2,F2*COS。=UNs+G*sin0,N2=F2*sin0+G

?cos0,得:F2/G=Sin370+0.5xcos37°/cos37°-0.5Xsin370=l/0.5=2,即2/11

WF/GW2

3.如圖所示,樓梯口T頃斜天花板與水平面的夾角8=37。,一裝潢工人手持木桿

綁著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桿對刷子的作用力始終保持豎直向上,大小為

F=10N,刷子的質量為m=0.5kg,刷子可視為質點,且沿天花板向上勻速運動,

取sin37°=0.6,則刷子與天花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

刷子受四個力作用,如圖所示

由平衡條件,得:Fsin0=mgsin0+Ft,Feos0=mgcos0+FN

且FLUFS,

由三式得P=tan0=0.75

4.如圖所示,兩個均勻光滑的相同小球,質量均為m,置于半徑為R的圓柱形

容器中,小球半徑為r,且R>r>R/2,則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BD)

A.容器底面對A球的彈力等于2mg

B.兩球間的彈力大小可大于、等于或小于2mg

C.容器左壁對A球的彈力大于容器右壁對B球的彈力

D.A、B兩球間相互作用力必在兩球心的連線上

A、對整體進行受力分析,如圖1所示,由平衡條件得:容器底面對A球的彈力

F底=2mg.故

A正確

Fr/-

圖1圖2

B、對B球分析受力如圖2所示,設8為FAB與豎直方向上的夾角,則得FAB二

mg/cos9

當6=60。時,F(xiàn)AB=2mg;當B>60。時,F(xiàn)AB>2mg;當8<60°時,F(xiàn)AB<2mg;

故B正確.

C、由1圖知,容器左壁對A球的彈力等于容器右壁對B球的彈力.故C錯誤.

D、根據(jù)彈力與接觸面垂直可知,A、B兩球間相互作用力必垂直兩球的公切面,

則由幾何知識得知,A、B兩球間相互作用力必在兩球心的連線上.故D正確.

5.如右圖所示,在傾隹為~的固定斜面上,質量為例的物體受外力£和后的作

用,£方向水平向右\£方向豎直向下,若物體靜止在斜面上且物體與斜面間的

動摩擦因數(shù)為〃,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C)

A.物體一定有下滑的趨勢

B.物體一定有上滑的趨勢

解析:由于a、b間為點接觸,且沒有摩擦力,所以其作用力沿接觸面垂直,這

樣a共受4個力作用:F、mg,地面作用,b作用。

8.如圖所示,光滑水平地面上放有截面為1/4圓周的柱狀物體A,A與

墻面之間放一光滑的圓柱形物體B,對A施加一水平向左的力F,整個

裝置保持靜止.若將A的位置向左移動稍許,整個裝置仍保持平衡,則

(BD)

A水平外力F增大B墻對B的作用力減小C地面對A的支持力減小DB對A的

作用力減小

分析:先對B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A球對B球的支持力N'和

墻壁對R球的支持力N.然后根據(jù)共點力平衡條件得到A球左移后各

個力的變化情況;最后再對整體受力分析,根據(jù)平衡條件判斷推力F和

地面的支持力的變化情況.

解答:解:對B球受力分析,受到重力mg、A球對B球的支持力N'

和墻壁對B球的支持力N,如圖

當A球向左移動后,A球對B球的支持力N'的方向不斷變化,根據(jù)平

衡條件結合合成法可以知道A球對B球的支持力N'和墻壁對B球的

支持力N都在不斷減小,故B正確,D也正確;

再對A和B整體受力分析,受到總重力G、地面支持力FN,推力F和

墻壁的彈力N,如圖

N

----------------->

根據(jù)平衡條件,有

F=N

FN=G

故地面的支持力不變,推力F隨著壁對B球的支持力N的不斷減小而

不斷減小,故A錯誤,C也錯誤;

9.

20.歸國所示.A、H兩構體處/左水?地撕上,已U1A.Bm小潢分踽為10kR,ObAJkp

A.E之間,B巧地面之樹的動庠擦閃效力M0.5.一找掰一求系什物體心郎瑪/于墻匕

雛與飛日方向的大加為37?今玳川外力轎物體B句律向方位出.求所卻水甲力F的大小.

并在川MB的熨力分析圖.取丁】3,仁s,”3rQ.&c-P.&

"I京?n\1t.,編長“1的3ni44Khi.

解:A、B的受力分析如下圖所示…X

對A應用平衡條件

Frsin37°=FH=PFNI?

Frcos370+FNi=mAg②

3nbig

聯(lián)立①、②兩式可得:FNI=4幺+3=60N

FH=|JFNI=30N

對B用平衡條件F=F\IFf2=F%IpFN2=FfiIp(FNiImBg)=2FnIpmBg=

160N

10.如圖所示,重力Gi=8N的祛碼懸掛在繩PA和PB的結點上.PA偏離豎直

方向37。角,PB在水平方向,且連在重力為G2=100N的木塊上,木塊靜止于

傾角為37。的斜面上,(sin370=0.6,cos37°=0.8)試求:

(1)水平繩PB中的拉力

(2)木塊與斜面間的彈力和摩擦力.

解(1)如圖甲所示受力分析,可得:FACOS37°=GIFAsin37°=FB

得:FB=Gitan37°=8Nx3/4=6N

(2)對G2的受力情況如圖乙耐F尸G2sin37o+FB'cos37。FN+FB'sin37°

=G2COS37°

又FB'=FB得:Ff=64.8N,方向沿斜面向上,F(xiàn)N=76.4N,方向垂直于斜面向

上.

11.據(jù)報道,一兒童玩耍時不慎從45m高的陽臺上無初速掉下,在他剛掉下時恰

被樓底下一管理人員發(fā)現(xiàn),該人員迅速由靜止沖向兒童下落處的正下方樓底,準

備接住兒童。已知管理人員到樓底的距離為18m,為確保安全能穩(wěn)妥接住兒童,

管理人員將盡力節(jié)約時間,但又必須保證接兒童時沒有水平方向的沖擊(即接兒

童時管理人員的速度為零),不計空氣阻力,將兒童和管理人員都看做質點,設

管理人員奔跑過程中只做勻速或勻變速運動。(g取10m/s2)

(1)管理人員至少用多大的平均速度跑到樓底?

(2)若管理人員在加速和減速時的加速度大小都為9m/s2,求管理人員奔跑過程

中的最大速度?

解答:Q)兒童下落過程,由運動學公式得2①

管理人員奔跑的時間t<to②

對管理人員奔跑過程,由運動學公式得s二入③

由①②③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6m/s

(2)假設管理人員先勻加速接著勻減速奔跑到樓底,奔跑過程中的最大速度為vo

由運動學公式得2,得vo=2?=12m/s>vm=9m/s

故管理人員應先加速到vm=9m/s,再勻速,最后勻減速奔跑到樓底

設勻加速、勻速、勻減速過程的時間分別為tl.t2,t3,位移分別為XI、X2,X3

11

再——2X3=—2

由運動學公式得2④,2⑤,X2=Vmt2⑥,Vm=atl=at3⑦,

tl+t2+t3<to⑧,X1+X2+X3二S⑨

由④~⑨并代入數(shù)據(jù)得a>9m/S2

11.在豎直的井底,將物塊以Um/s的速度豎直地向上拋出,物體沖過井口再

落到井口時被接住,前1s內物體的位移是40位移方向向上,不計空氣阻力,

加速度g取lOm/sZ.求:

(1)物體從拋出到被人接住所經歷的時間;

(2)此燒直井的深度.

解析:此題是豎直上拋的勻減速過程,與剎車類型不同的是位移隨時間的變化總

滿足位移公式,所以我們可以直接運用位移公式求解.但在應用過程中要注意各

物理量的正負號.無論是否返回我們都認為是減速過程即可.

答案:(1)設人接住物塊前1s時刻速度為v

11

則有h'=vtz-2gt':即4=vX1-2X10X解得v=9m/s

(說明:求出的速度是正的表示人接住物體前1s物體還處于上升

階段,如果求出的速度值是負的,則表示物體處于上升到最高位置后的返向段)

則物塊從拋出到接住所用總時間為-g+tz=1.2s.

(2)豎直井的深度為

12

2

h=vot-2gt=l1X1.2m-2X10X1.2m=6m.

12.我國是一個能源消耗的大國,節(jié)約能源刻不容緩.設有一架直升機以加速度

d從地面由靜止開始豎直向上起飛,已知飛機在上升過程中每秒鐘的耗油量%

=pa+q(p、°均為常數(shù)).若直升機欲上升到某一定高度處,且耗油量最小,則

其加速度大小應為

()

A.p/Q

B.q/p

C.P

D.V【答案】B【詳解】直升飛機以恒定加速度上

1

升到某一高度,所用時間和加速度的表達式為力=5三六t=,總耗油量V

P1

,當q石=跖時總耗油量最小,此

=%t=+q

時3=「,B正確.

13.(2011?合肥模擬)測速儀安裝有超聲波發(fā)射和接收裝置,如右圖所示,B為

測速儀,力為汽車,兩者相距335m,某時刻8發(fā)出超聲波,同時力由靜止開始

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當4接收到反射回來的超聲波信號時,力、〃相距355nb已

知聲速為340m/s,求汽車的加速度大小.

8

1

解析:設超聲波往返的時間為23根據(jù)題意汽車在2才時間內位移為5a(2^

=20m,①

1

所以超聲波追上力車時,力車前進的位移為5ad=5m,②

所以超聲波在22內的路程為2X(335+5)m,由聲速340m/s可得方=1s,代

入①式得,a=10m/s2.

14.在四川汶川抗震救災中,一名質量為60kg、訓練有素的武警戰(zhàn)士從直升飛

機上通過一根豎直質量為20kg的長繩由靜止開始下滑,速度很小可以認為等于

零。在離地面18m高處,武警戰(zhàn)上趕到時間緊迫,向以最短的時間滑到地面,

開始加速。已知該武警戰(zhàn)士落地速度不能大于6m/s,以最大壓力作用下長生可

產生的最大加速度為5m/sA2。長繩的下端剛好著地,當?shù)氐闹亓铀俣葹?0m

/sA2,求武警戰(zhàn)士下滑的最短時間和加速下滑的距離。

解析:設武警戰(zhàn)士加速下滑的距離為hi,減速下滑的距離為(H—h1),加速階段

的末速度等于減速階段的初速度為vmax,由題意和勻變速運動的規(guī)律有:v2max

=2gh1v2max=2a(H-h1)+v2

由上式解得hi=2aH+v22(g+a)=2x5x18+622x(10+5)m=7.2m

武警戰(zhàn)士的最大速度為vmax=2gh1=2x10x7.2m/s=12m/s

加速時間:t1=vmaxg=1210s=1.2s

減速時間:t2=vmax—va=12—65s=1.2s

下滑的最短時間t=t1+t2=1.2s+1.2s=2.4s

答案:2.4s7.2m

15.一質點做曲線運動,它的軌跡由M到N(如圖所示曲線).關于質點通過軌

跡中點時的速度v的方向和加速度d的方向,下圖中可能正確的是(B)

16.一物體由靜止開始下落一小段時間后,突然受一恒定水平風力的影響,但著

地前一小段時間風突然停止,則其運動軌跡的情況可能是圖6—1—7中的(C)

圖6-1-7

解析:開始下落一小段時間,小球有豎直向下的速度V,此時水平力與重力合力

為F,F與V成一夾角,物體開始做勻變速曲線運動,假設風力水平向右,將出

現(xiàn)如圖6-1-1所示的曲線AB段;若風力向左,將出現(xiàn)如圖6—1—2所示的

曲線AC,假設上面兩種情況下的B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