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針灸學基礎教案
(供2005級中醫(yī)針推專升本使用)
王民集
二00六年二月
學科審閱意見:
(課程負責人簽名)
(學科帶頭人簽名)
教案首頁
第1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2月13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6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授課題目(章、節(jié))第一章、針灸學基礎概論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劉冠軍,針灸學,第6版,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2000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針灸學的定義,明確針灸學是祖國醫(yī)學的重要學科之一及掌握此學科的重要意義。
2、了解本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目的、要求和學習方法。
3、熟悉針灸發(fā)展簡史,特別是當代國內外學習、應用和研究針灸的進展情況。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重點講授針灸學的定義(15分鐘)。
2、針灸學的主要內容、學習目的、要求和方法(25分鐘)。
3、針灸起源、發(fā)展及歷代重要針灸史實(50分鐘)。
4、當代國內外針灸發(fā)展概況(30分鐘)。
采用理論講授、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針灸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
2、難點:⑴針灸理論體系形成于戰(zhàn)國至秦漢時代,代表作為《帛書、十?脈灸經》、《內經》等。晉代皇甫
謐《針灸甲乙經》即唐代醫(yī)學的發(fā)展(針灸、醫(yī)藥學家孫思邈)為后人所崇敬。
⑵宋金元時期,醫(yī)家不斷產生針灸醫(yī)學的爭鳴,促進了學術思想的發(fā)展。其代表人物王執(zhí)中、
王惟一、滑壽等。
⑶明清時期,針灸著作最多,醫(yī)學影響最大,其代表作是《針灸大成》、《針灸逢源》等。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針灸學定義與主要內容
1、講解與板書:以中醫(yī)理論為指導,研究經絡腌穴及刺灸方法、引入課題。
2、講解與板書:主要內容包括經絡、腌穴、刺灸法及針灸治療。
二、針灸學的發(fā)展簡史
1、講解與板書:針灸學理論體系的繁始時期。
2、講解與板書:針灸學理論的建立時期。
3、講解與板書:針灸學術的發(fā)展時期。
4、講解與板書:針灸學術衰退時期。
5、講解與板書:針灸學術的繁榮時期。
三、針灸學的對外交流
1、講解:針灸學數(shù)千年來對外交流概況。
2、講解:針灸學對外推廣的重要意義與進展。
四、針灸學的特點和學習方法
1、講解:掌握針灸學特點與學習方法。
2、學生回答:學習針灸學的目的。
3、教師歸納。
五、總結強化方式:課堂講
六、結束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針灸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發(fā)展是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應從針灸學的起源、發(fā)展,各個歷
小結史階段的代表著作及其貢獻,做全面系統(tǒng)了解,借以對針灸學獨特的理論體系,治病
的特點有較深的認識。
1、試述針灸學的定義及其適應范圍。
2、針灸醫(yī)學的基本特點是什么?
復習思考題3、自晉唐到宋金元時期有哪幾位著名針灸醫(yī)家?其代表著作及貢獻是什么?
作業(yè)題4、《針灸大成》-書主要貢獻及影響有哪些?
5、針灸醫(yī)學于何時傳到國外?有什么影響?
6、簡述新中國成立后針灸醫(yī)學的發(fā)展。
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課堂秩序良好,無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
實施情況及分析
學生按時、枳極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
題完成良好。
(教案末頁)
教案首頁
第2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2月16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6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第二章:經絡瑜穴總論第一節(jié)、經絡系統(tǒng)概述
授課題目(章、節(jié))
一、十二經脈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李鼎,經絡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5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經絡與經絡學說的定義。
2、了解經絡學說的形成和發(fā)展。
3、熟悉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
4、掌握十二經脈的循行、分布銜接規(guī)律和十二經脈流注概況。
5、了解經絡實質的研究進展。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經絡與經絡學說的定義。(15分鐘)
2、經絡學說的形成與發(fā)展。(20分鐘)
3、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20分鐘)
4、十二經脈的循行、分布銜接規(guī)律。(40分鐘)
5、十二經脈的氣血流注。(15分鐘)
6、經絡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自學)
采用理論講授、提問、討論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1、本章本節(jié)所述內容是經絡總論的基本知識作為重點。
2、在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中,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交接規(guī)律、屬絡關系、氣血流注作為難點。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經絡總論
1、講解與板書:經絡與經絡學說的定義。
2、講解與板書:經絡學說的形成與發(fā)展。
二、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
I、講解與板書:十二經脈名稱與分布規(guī)律。
2、講解與板書:十二經脈屬絡表里關系與臟腑器官的聯(lián)絡。
3、講解與板書:十二經脈循行走向與交接規(guī)律(結合圖表)。
4、講解與板書(結合圖表):十二經脈的氣血循環(huán)流注。
5、學生回答:經絡學說定義、十二經脈名稱、循行走向、交接規(guī)律及流注。
6、教師歸納。
三、總結強化
四、結束
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未頁)
十二經脈是與奇經八脈相對而言,它有一定的循行路線,有固定的腌穴和主病,陰陽
兩經之間相互表里配合,每條經脈又都與臟或腑直接絡屬,是構成經絡的主體,故稱
“正經”。十二經脈的分布規(guī)律是手足三陰經在四肢內側,胸腹走行;手足三陽經在四
肢外側、頭面、軀干走行。其具體內容是:在四肢是手足太陰、陽明在前;手足少陽、
厥陰在中;手足少陰、太陽在后。十二經脈的走向和交接規(guī)律為:手之三陰,從胸走
小結
手(交手三陽);手之三陽從手走頭(交足三陽);足之三陽,從頭走足(交足三陰);
足之三陰從足走腹(胸)(交手三陰)。十二經脈在體內循行是一種絡屬關系,陰經屬
臟絡腹,陽經屬腹絡臟。其氣血流注,始于手太陰肺經,歷經大腸、胃、脾、心、小
腸、膀胱、腎、心包、三焦、膽,終于足厥陰肝經,又復注于手太陰肺經,構成了一
個“如環(huán)無端”的循行系統(tǒng)。
1、經絡系統(tǒng)包括哪些內容?
復習思考題
2、十二經脈的分布及其循行、交接規(guī)律是什么?
作業(yè)題
3、試述十二經脈的表里、屬絡關系。
課前反饋提問,學生回答準確率較高。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
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課堂秩序良好,無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
實施情況及分析
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學生按時、積極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
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題完成良好。
教案首頁
第3次課授課時間:2006(巨2月20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7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第二章、經絡腌穴總論第一節(jié)、經絡系統(tǒng)概述
授課題目(章、節(jié))二、奇經八脈;三、十五絡脈;四、十二經別;
五、十二經筋;六、十二皮部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6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李鼎,經絡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5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熟悉奇經八脈的分布、作用及特點。
2、了解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分布特點、作用及意義。
3、了解經絡實質的研究進展。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奇經八脈循行分布特點、作用及意義。(40分鐘)
2、十五絡脈循行分布特點、作用及意義。(20分鐘)
3、十二經別循行分布特點、作用及意義。(20分鐘)
4、十二經筋循行分布特點、作用及意義。(20分鐘)
5、十二皮部循行分布特點、作用及意義。(20分鐘)
6、經絡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自學)。
采用理論講授、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1、本章本節(jié)所述內容是經絡總論的基本知識。在經絡系統(tǒng)的組成中,以任督、十五絡脈、十二經別為重點。
2、奇經八脈、十五絡脈、十二經別、十二經筋、十二皮部的循行分布特點、功能作為難點。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奇經八脈
講解與板書:奇經八脈的定義、循行特點、作用。
二、十五絡脈
講解與板書:十五絡脈的定義、循行分布特點、作用。
三、十二經別
講解與板書:十二經別的定義、循行分布特點、作用
四、十二經筋
講解與板書:十二經筋的定義、循行分布特點、作用。
五、十二皮部
講解與板書:十二皮部的定義、循行分布特點、作用。
六、學生回答:學習針灸學的目的。
七、教師歸納。
八、總結強化
九、結束
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末頁)
奇經八脈的特點是別道而行,循行除帶脈外,皆由下向上循行;除任、督二脈外無專
穴和交接規(guī)律。奇經八脈無臟腑間的絡屬關系,亦無表里配合,不同于十二正經,故
謂“奇經”。在奇經八脈中任、督、沖、帶應用較廣。十五絡脈以十二經脈的別絡均從
本經四肢肘膝關節(jié)以下的絡穴分出,走向其相表里的經脈。即陰經別絡走向陽經,陽
經別絡走向陰經,任、督別絡及脾之大絡主要分布在頭身部。十二經別具有離、入、
小結
出、合的循行特點,其陽經經別合于本經的經脈,陰經經別合于其相表里的陽經經脈。
十二經筋循行分布特點:起于四肢末端,結聚于關節(jié)、骨骼部,走向軀干、頭面。行
于體表,不入內臟,有剛筋、柔筋之分。十二皮部的分布特點:以十二經脈在體表的
分布范圍,即十二經脈在皮膚上的分屬部分為依據(jù)而劃分的,具有保衛(wèi)機體,抗御外
邪和反映病癥的作用。
1、何謂奇經八脈?其特點如何?
2、概述任、督、沖、帶脈的循行與作用。
復習思考題3、何謂十五絡脈,其特點、作用是什么?
作業(yè)題4、十二經別有什么特點?
5、十二經筋循行分布特點是什么?
6、十二皮部的分布特點、作用是什么?
學生能主動回答課前反饋復習性提問,并且準確、流利、完整。學生在聽課過程中,
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課堂秩序良好,無
實施情況及分析
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學生按時、積極
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題完成良好。
教案首頁
第4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2月23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8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授課題目(章、節(jié))第二章、經絡腌穴總論第二節(jié)、經絡的生理功能及經絡理論的臨床應用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李鼎,經絡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5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熟悉經絡的生理作用、病理變化。
2、掌握經絡學說在臨床上運用。
3、了解經絡臨床運用的研究進展。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經絡的生理功能、病理變化。(40分鐘)
2、經絡學說在祖國醫(yī)學理論和臨床實踐中的地位和作用。(30分鐘)
3、經絡學說在臨床上的應用,重點從診斷疾病和治療疾病方面論述。(40分鐘)
4、經絡的臨床運用、現(xiàn)代研究進展。(10分鐘)
采用理論講授、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1、經絡的生理功能為本節(jié)重點。
2、經絡在診斷與治療方面為本節(jié)的難點。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經絡的作用
1、講解與板書:經絡聯(lián)系臟腑、溝通內外。
2、講解與板書:經絡運行氣血.、營養(yǎng)全身。
3、講解與板書:經絡抗御病邪、保衛(wèi)機體。
二、經絡學說的臨床應用
1、講解與板書:說明病理變化。
2、講解與板書:指導辯證歸經。
3、講解與板書:指導針灸臨床。
三、簡要介紹經絡作用現(xiàn)代研究進展
四、學生回答:經絡的作用、病理變化、臨床應用
五、教師歸納。
六、總結強化
七、結束
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末頁)
經絡的生理功能為本節(jié)的重點內容。經絡系統(tǒng)遍布全身,它是聯(lián)系各部與運行氣血、
津液的主要途徑。人體生理功能的物質基礎是氣血.,水谷入胃化為宗氣、津液與糟粕,
其中津液所化的營衛(wèi),即是血氣。經絡在病理上的作用,一方面體現(xiàn)在病邪可以通過
小結經絡由表及里,或由里及表;另一方面,也可以將臟腑所生的病證沿著經絡的通路反
映到體表。經絡在診斷與治療方面的應用。經絡在診斷上的應用,可從經絡辯證、經
絡診察、捫穴診病等方面去學習;經絡在治療上的應用,可從循經取穴、皮部取穴、
絡脈取穴、阿是穴的應用及子午流注取穴等方面去學習。
1、簡述經絡的生理功能。
復習思考題
2、概述經絡在診斷上的應用。
作業(yè)題
3、概述經絡在診斷上的應用。
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課堂秩序良好,無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課前反饋提問,
實施情況及分析
學生回答準確率較高。在晚自習輔導時,學生按時、積極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
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題完成良好。
教案首頁
第5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2月27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8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第二章、腌穴總論第三節(jié)、脆穴的分類和命名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四節(jié)、腌穴的作用和主治規(guī)律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羅永芳,腌穴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6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腌穴的定義、發(fā)展概況及分類方法。
2、掌握腌穴的命名。
3、熟悉腌穴的主要治療作用和主治規(guī)律。
4、了解腌穴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腌穴的定義、腌穴的發(fā)展以及穴位標準化方案的特點。(20分鐘)
2、腌穴的分類及分類的原則。(25分鐘)
3、喻穴的命名及命名原則。(40分鐘)
4、腌穴的作用與主治規(guī)律。(35分鐘)
采用理論講授、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本章內容應重點掌握。學習本章知識,可以結合背誦經穴分寸歌,做全面系統(tǒng)分析、理解。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腌穴的發(fā)展、分類和命名
1、講解與板書:腌穴的發(fā)展、分類。
2、講解與板書:腌穴的命名。
二、腌穴的主治特點和規(guī)律
I、講解與板書:腌穴的主治特點。
2、講解與板書:腌穴的主治規(guī)律。
三、形成性練習
1、學生分析回答:腌穴的分類、主治規(guī)律、定位方法。
2、教師歸納。
四、總結強化
五、結束
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末頁)
古代醫(yī)家多次指出“氣穴所發(fā),各有上名”;“凡諸孔穴,各不徒設,皆有深意”。說
明月俞穴的命名均有其意義。了解腌穴的命名,可以加深理解喻穴的定位、功能與主治。
腌穴可依據(jù)其名稱、位置及屬京的有無分為十四經穴、經外奇穴及阿是穴。目前經穴
共有361個。經外奇穴在各部書中記載各有不同,故尚無統(tǒng)一數(shù)目。
小結
本章內容應重點掌握。學習本章知識,可以結合背誦經穴分寸歌,做全面系統(tǒng)分析、
理解。掌握十四經脈的體表循行情況,了解各經脈主治特點,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經絡
腌穴各論打下良好基礎。要重點掌握腌穴的三個方面的主治作用,即近治作用。遠治
作用及特殊作用。
1、什么是腌穴?腌穴分哪幾類?各有何特點?
復習思考題2、自《黃帝內經》以后,哪些書籍發(fā)展了十四經穴?各記載多少個經穴。
作業(yè)題3、腌穴的主治作用有哪幾方面?
4、舉例說明腌穴的雙向良性調整作用。
課前反饋提問,學生回答準確率較高。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
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課堂秩序良好,無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
實施情況及分析
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學生按時、積極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
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題完成良好。
教案首頁
第6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3月2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9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第二章、經絡腌穴總論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五節(jié)、特定穴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3、羅永芳,腌穴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6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各類特定穴的意義和內容。
2、掌握各類特定穴的臨床應用。
3、了解腌特定穴的現(xiàn)代研究概況。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特定穴的意義。(15分鐘)
2、特定穴的分類內容和特點。(40分鐘)
3、特定穴的臨床應用與分析。(40分鐘)
4、特定穴現(xiàn)代研究概況。(25分鐘)
采用理論講授、多媒體、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特定穴在針灸學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因此,熟悉特定穴的名稱和意義,對掌握腌穴的功能、臨床應用、配
穴處方,均有一定作用。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特定穴的意義
1、講解與板書:特定穴的含義、稱號、名稱、類別。
二、特定穴的分類和特點
1、講解與板書:五輸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2、講解與板書:原穴、絡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3、講解與板書:邦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4、講解與板書:背俞穴、募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5、講解與板書:下合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6、講解與板書:八會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7、講解與板書:八脈交會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8、講解與板書:交會穴含義、分析、名稱、臨床應用。
三、簡要介紹特定穴臨床應用研究進展
四、形成性練習
1、學生分析回答:特定穴意義、名稱、分類、應用。
2、教師歸納。
五、總結強化
六、結束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末頁)
特定穴在針灸中占有相當重要地位。因此,熟悉特定穴的名稱與意義,對掌握腌穴
的功能、主治、臨床配穴處方,均有一定作用。
特定穴有十種。分布在四肢肘膝關節(jié)以下的特定穴有五輸穴、原穴、絡穴、郊穴、
小結
下合穴、八脈交會穴及八會穴。背俞穴分布在背腰部,皆在足太陽膀胱經第一側線上;
募穴分布在胸腹部,且與其相應臟腑相對應;交會穴分布于全身。進一步學習特定穴,
可結合經絡腌穴各論及下篇治療總論的“特定穴的應用”來進行。
1、什么是特定穴?
復習思考題2、特定穴有哪兒種?各有多少個腌穴?
作業(yè)題3、如何理解五輸穴及臨床應用?
4、八會穴的含義是什么?
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課堂秩序良好,無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
學生按時、積極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
題完成良好。
實施情況及分析
教案首頁
第7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3月6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9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授課題目(章、節(jié))第二章、經絡腌穴總論第六節(jié)、胸穴定位方法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年
3、羅永芳,腌穴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6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腌穴的定位方法意義。
2、掌握骨度分寸法。
3、掌握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
4、掌握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和簡便定位法。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腌穴的定位方法意義。(20分鐘)
2、骨度分寸法內容與臨床應用。(40分鐘)
3、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內容與臨床應用。(30分鐘)
4、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和簡便定位法內容與臨床應用。(30分鐘)
采用理論講授、多媒體、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本節(jié)骨度分寸法、手指同身寸定位法為重點、背誦骨度分寸表。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腌穴的定位方法
1、講解:腌穴的定位方法的意義。
2、講解與板書:骨度分寸法含義、定位方法、內容。
3、講解與板書:體表解剖標志定位法含義、定位方法、內容。
4、講解與板書:手指同身寸定位法含義、定位方法、內容。
5、講解與板書:簡便定位法含義、定位方法、內容。
二、簡要介紹腌穴定位法研究進展
三、形成性練習
1、學生分析回答:腌穴的定位方法、種類、方法、內容。
2、教師歸納。
四、總結強化
五、結束
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末頁)
本節(jié)以骨度分寸法為重點。前發(fā)際至后發(fā)際為12寸;兩額角發(fā)際之間為9寸;兩乳
突間為9寸;胸骨上窩中點(天突穴)至胸劍聯(lián)合為9寸;胸劍聯(lián)合至臍中為8寸;
臍中至恥骨聯(lián)合上緣為5寸;兩乳頭之間為8寸;腋前紋頭至肘橫紋9寸;肘橫紋至
小結
腕橫紋12寸;恥骨聯(lián)合上緣至股骨內上牌上緣18寸;股骨內嵌下緣至內踝尖13寸;
股骨大轉子高點至胭橫紋(膝中)19寸;胭橫紋至外踝尖16寸;臀橫紋至胴橫紋14
寸。此外,肩胛骨脊柱緣至后正中線為3寸,用于背腰部的橫寸取穴。
1、月俞穴的定位方法有哪幾種?
復習思考題
2、試述常用的骨度分寸。
作業(yè)題
3、臨床常用的手指同身寸取穴法有哪幾種?
學生在聽課過程中,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
課堂秩序良好,無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
學生按時、積極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
題完成良好。
實施情況及分析
教案首頁
第8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3月9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9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第三章、經絡腌穴各論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一、二節(jié)、手太陰、手陽明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羅永芳,腌穴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6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脈循行,及其臟肺屬絡關系和與組織器官的聯(lián)系。
2、熟悉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脈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手太陰肺經腌穴與手陽明大腸經腌穴,并重點掌握其中肺經5個,大腸經5個常用的經穴定位
方法、主治特點和操作方法。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脈的循行。(30分鐘)
2、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脈的主要病候和主治概要。(20分鐘)
3、手太陰肺經腌穴:中府、尺澤、孔最、列缺、太淵、少商;手陽明大腸經腌穴:合谷、陽溪、曲池、肩
蒯、迎香的定位、主治和操作。(55分鐘)
采用理論講授、多媒體、提問及自學交互的方式進行。
教學重點、難點:
1、手太陰肺經與手陽明大腸經脈的循行路線、病候及肺經6個、大腸經8個重點穴。
2、手太陰肺經的體內循行路線:起于中焦,絡大腸,循胃口,屬肺,肺系?!饵S帝內經靈樞》說肺經“橫出
腋下”,應是出于“腋上”中府為妥。
3、手陽明大腸經脈的體內循行:絡肺,屬大腸。應注意的是,經脈回繞至上唇,“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
上挾鼻孔?!笔钦f經脈交叉于人中(即水溝),左脈到右,右脈到左,分布在鼻孔兩側。
(教案續(xù)頁)
輔助手段和
基本內容
時間分配
一、手太陰肺經
1、講解與板書:經脈循行、原文分析、解詞、語釋。
2、講解與板書:主治概要、臟腑病、經脈病。
3、講解與板書:本經常用經穴中府、尺澤、孔最、列缺、太淵、少商的定位、主治、操作、
配伍。
二、手陽明大腸經
1、講解與板書:經脈循行、原文分析、解詞、語釋。
2、講解與板書:主治概要、臟腑病、經脈病。
3、講解與板書:本經常用經穴合谷、陽溪、曲池、肩弱、迎香的定位、主治、操作、配伍。
三、簡要介紹肺、大腸經穴研究進展
四、形成性練習
1、學生分析回答:經脈循行、腌穴定位、主治操作。
2、教師歸納。
五、總結歸納
六、結束
方式:課堂講
解與板書
時間分配:
120分鐘
(教案末頁)
肺經主要內容是循行路線、病候及6個重點穴。⑴肺經脈循行:《靈樞》原文(要求
背誦)。⑵取穴:中府的定位是“中府旁穴一肋平”,即任脈旁開6寸,平第一肋間隙
取穴。尺澤在肱二頭肌腱槎側緣,肘橫紋上取穴。在太淵與尺澤的連線上取孔最、經
渠。⑶主治:中府除治胸痛、咳喘以外,還治肺風面腫。尺澤治肺熱咯血,喉痛、驚
風、熱證吐瀉。列缺穴除治肺病外,還可治療頭項強痛。⑷注意事項:中府、云門不
可深刺,以免刺傷肺臟,造成氣胸。尺澤、經渠、太淵穴在關節(jié)動脈處,不宜用直接
小結灸法。
大腸經主要內容是循行路線、病候及10個重點穴。⑴大腸經脈循行:《靈樞》原文
(要求背誦)。⑵取穴:本經取穴定位標志穴:①商陽:在食指棱側指甲角旁0.1寸。
②陽溪:在腕背橫紋槎側端,拇長伸肌腱與拇短伸肌腱之間凹陷中。③曲池:屈肘后
在梯側橫紋頭外端。④肩順:在肩峰和肱骨大結節(jié)之間。⑶主治:商陽(井)治熱病
無汗、齒痛、昏迷;合谷(原穴)止痛瀉熱,主治頭、面、口諸疾;曲池(合穴)治
熱病、風疹、上肢不遂、癲狂;肩順治風疹、上肢癱瘓;迎香治面痛、面癢、鼻疾。
1、手太陰肺經經脈循行概況如何?
2、肺經的病候主要包括哪兩方面?其內容是什么?
3、實體點出肺經常用腌穴的定位,并說明其重點主治與操作。
復習思考題
4、列缺穴本屬陰經,為什么能主治頭項痛?
作業(yè)題
5、手陽明大腸經循行概況如何?
6、手陽明大腸經主治哪些疾???舉例說明。
7、實體點出大腸經常用腌穴的定位,并說明其重點主治。
學生能主動回答課前反饋復習性提問,并且準確、流利、完整。學生在聽課過程中,
仔細聽講,認真做筆記,積極開動腦筋,思考老師所提出的問題。課堂秩序良好,無
實施情況及分析
小動作及交頭接耳現(xiàn)象,無曠課、早退情況發(fā)生。在晚自習輔導時,學生按時、積極
參加,并能踴躍提出問題,虛心請教,認真聽取講解。思考題及作業(yè)題完成良好。
教案首頁
第9次課授課時間:2006年3月13日教案完成時間:2006年1月9日
課程名稱針灸學基礎年級2005級專業(yè)、層次中醫(yī)針推專升本科班
任課老師王民集專業(yè)技術職務教授授課方式講授學時3學時
第三章、經絡腌穴各論
授課題目(章、節(jié))
第三節(jié)、足陽明
基本教材及主要參考書:
1、石學敏,針灸學,第7版,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2年
2、孫國杰,針灸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8年
3、羅永芳,腌穴學,第6版,上??茖W技術出版社,1996年
教學目的與要求:
1、掌握足陽明胃經脈循行,及其臟腑屬絡關系和與組織器官的聯(lián)系。
2、熟悉足陽明胃經脈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全面了解足陽明胃經腌穴,并重點掌握其中17個常用的經穴定位方法、主治特點和操作方法。
大體內容與時間安排、教學方法:
1、足陽明胃經脈的循行。(20分鐘)
2、足陽明胃經脈的病候和主治概要。(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解除共同投資協(xié)議書
- 租賃店鋪續(xù)約協(xié)議書
- 沙子水泥進廠協(xié)議書
- 物業(yè)提前終止協(xié)議書
- 婚姻介紹聘請協(xié)議書
- 學校配餐協(xié)議書范本
- 免責承包協(xié)議書范本
- 培訓機構投資協(xié)議書
- 交友平臺保密協(xié)議書
- 農村租地蓋房協(xié)議書
- 七巧板中的分數(shù)問題
- 循環(huán)系統(tǒng)總論教案
- 萬科精裝修標準ABC
- 2023年新疆鐵道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面試模擬試題及答案解析
- 2023年中小學班主任基本功素質大賽情景答辯題(附參考答案)6篇
- GB/T 39489-2020全尾砂膏體充填技術規(guī)范
- 《民法》全冊精講課件
- 鎂及鎂合金的耐蝕性課件
- 企業(yè)標準編寫模板
- 新教科版科學五年級下冊實驗計劃表
- 原廠授權書及售后服務承諾函【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