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部編版:2023年七年級《語文》下冊文言文測試卷及參考答案(A卷)1.下列對課文內(nèi)容和寫法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以“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為陪筆,引入下題,烘托自己對蓮花的喜愛,借景抒情;“借花自以為寫照”。B.文章品評菊花牡丹、蓮花,意在慨嘆真隱者少,有德者寡,而貪愛富貴者居多。以“君子”喻蓮,表明了作者志在君子的道德情感。C.文章用“噫”字引領(lǐng)三個排比句,在排比句中,句式同中見異,變化有致,感情起伏,其中反問句“同予者何人”情感色彩最為強烈。D.文章結(jié)尾沒有按照之前的菊、牡丹、蓮的順序來寫,而是將牡丹襯在蓮后,是對追名逐利者進行暗諷,意味深長,耐人尋昧。2.下列文學(xué)常識中有誤的一項是(
)A.劉禹錫,唐代文學(xué)家,有“詩豪”之稱。著有《劉夢得文集》,代表作有《竹枝詞》《烏衣巷》等。B.周敦頤,人稱“濂溪先生”,北宋哲學(xué)家,宋明理學(xué)的開山鼻祖。著有《太極圖說》等。C.《陋室銘》中的“銘”,是古代的一種文體,“陋室銘"就是說寫陋室的文章。D.《愛蓮說》中的“說”,是古代的一種抒情文體,抒發(fā)的是作者對于蓮的贊美之情。3.下列句子中的“之”與其他三項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水陸草木之花 B.蓮,花之君子者也C.牡丹,花之富貴者也 D.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4.下列對文章《愛蓮說》第一段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作者從生長環(huán)境、體態(tài)香氣、風度氣質(zhì)等方面描寫蓮花的超凡脫俗,賦予蓮君子般的美好品格。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比喻君子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許。C.“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比喻君子通達事理,行為端正,因而美名遠揚。D.“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比喻君子志潔行廉,又儀態(tài)莊重,令人敬重而不敢輕侮。表現(xiàn)了作者對蓮的愛慕之情。5.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水陸草木之花/何陋之有 B.自李唐來/怡然自得C.濯清漣而不妖/人不知而不慍 D.可愛者甚蕃/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閱讀《愛蓮說》,完成下面小題。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盛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灌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6.解釋文中加點的詞語。蕃:
鮮:7.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8.文中最能概括蓮的高貴品質(zhì)的是哪句?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9.解釋下列加點詞語的意思。(1)香遠益清()(2)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3)陶后鮮有聞()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1.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作者對蓮的描述和贊美寄寓著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這篇文章在做人方面給了我們哪些啟示?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愛蓮說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2.下列各項中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可愛者甚蕃
蕃:多 B.亭亭凈植
植:豎立C.香遠益清
益:好處 D.宜乎眾矣
宜:應(yīng)當13.下列句子中的“之”與例句加點詞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例: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A.何陋之有 B.徐以杓酌油瀝之C.無絲竹之亂耳 D.豈能為暴漲攜之去14.下列各項中朗讀節(jié)奏不正確的一項是(
)A.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 B.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C.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5.下列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這一角度贊美了蓮的美好品質(zhì),表明了作者喜愛蓮的原因。B.文中的花有不同的象征意義,菊花象征高潔,蓮花象征隱逸,牡丹象征富貴。C.文中用菊和牡丹襯托蓮的美好形象,表達作者潔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態(tài)度。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表明了當時人們對國色天香的牡丹的喜愛。16.用現(xiàn)代漢語寫出文中畫線句子的意思。(1)中通外直,不蔓不枝。(2)菊之愛,陶后鮮有聞。閱讀文章,完成下面小題。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選自《愛蓮說》)17.解釋下列加點的詞語。(1)亭亭凈植:(2)宜乎眾矣:18.請把下面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2)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19.作者是從哪些方面描寫蓮的?分別寫出了蓮哪些品質(zhì)?20.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愛蓮說周敦頤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1)下列句中加點詞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芳草鮮美
陶后鮮有聞B.自李唐來
自三峽七百里中C.出淤泥而不染
出則無敵國外患者D.中通外直
系向牛頭充炭直(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①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②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3)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和寫法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文章通過對蓮的形象和品質(zhì)的描寫,歌頌了蓮花高潔的品格,從而表現(xiàn)了作者潔身自愛的高潔人格,以及對追名逐利的世態(tài)的厭惡之情。B.文章句式駢散結(jié)合,以散句為主,長短相間、錯落有致、富于變化,讀起來音節(jié)和諧、頓挫有致C.“蓮之愛,同予者何人”一句與前文“予獨愛”相照應(yīng),表現(xiàn)出作者不與世俗同流合污的生活態(tài)度,同時也慨嘆世間與自己志趣相同的人太少。D.作者寫蓮花是為了寫人,用蓮花的高潔品質(zhì)來象征君子高尚的品質(zhì)。這是欲揚先抑的寫法。(4)下列鏈接資料與原文都表現(xiàn)了美好的君子形象,但側(cè)重點卻有所不同,試作簡要分析?!炬溄淤Y料】士之才德蓋一國,則曰國士;女之色蓋一國,則曰國色;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自古人知貴蘭,不待楚之逐臣①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②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不見③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與蕭艾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④也。(節(jié)選自黃庭堅《書幽芳亭記》)注釋:①楚之逐臣:屈原。屈原在《離騷》里以蘭來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②薄叢;貧瘠的叢林。③不見:不被人知道。④含章以時發(fā)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閱讀兩篇短文,完成下面小題?!炯住克懖菽局?,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周敦頤,字茂叔,道州營道人。以舅龍圖閣學(xué)士鄭向任①,為分寧主簿②。有獄③久不決,敦頤至,一訊立辨。邑人驚曰:“老吏不如也。”部使者薦之,調(diào)南安軍司理參軍。有囚法不當死,轉(zhuǎn)運使王逵欲深治之。逵,酷悍吏也。眾莫敢爭,敦頤獨與之辯,不聽,乃委手版④歸,將棄官去,曰:“如此尚可仕⑤乎!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卞游?,囚得免。(選自《宋史》)注:①任:推薦。②主簿:官名。文中龍圖閣學(xué)士、軍司理參軍、轉(zhuǎn)運使皆為官名。③獄:案件。④手版:笏板,是古時大臣上朝時手中所持的狹長板子,用以列出上奏的事項。⑤仕:指做官。21.下列選項中加點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項是(
)A.陶后鮮有聞
芳草鮮美
屢見不鮮B.香遠益清
兩袖清風
濯清漣而不妖C.有仙則名
金榜題名
莫名其妙D.水陸草木之花
菊,花之隱逸者也
一年之計在于春22.下列對文中畫線句的翻譯,不正確的一項是()【甲】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翻譯: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中生長出來卻不沾染污穢,經(jīng)過清水的洗滌而且不顯得妖艷?!疽摇咳绱松锌墒撕?!殺人以媚人,吾不為也。翻譯:像這樣還能做官嗎,用殺人的做法來取悅上級,我不做。23.甲文運用①________(寫作手法),借“蓮”表述自己②________的志向和情操。乙文寫人敘事,通過“快速判決案件”和③________兩件事分別表現(xiàn)了周敦頤④________、為官正直的特點。閱讀下面兩個語段,完成下面小題。【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ㄖ芏仡U《愛蓮說》)【乙】自古人知貴①蘭,不待楚之逐臣②而后貴之也。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薄叢③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是所謂“遁世無悶④,不見⑤是而無悶”者也。蘭雖含香體潔,平居蕭艾⑥不殊。清風過之其香藹然,在室滿室,在堂滿堂,所謂含章以時發(fā)者⑦也。(黃庭堅《書幽芳亭記》)【注釋】①貴:以……為貴。②楚之逐臣:指屈原,屈原曾在《離騷》里以蘭象征自己美好的品德。③薄叢:貧瘠的叢林。④無悶:這里指內(nèi)心無憂或沒有煩悶。⑤不見:不被人知道。⑥蕭艾:艾蒿、臭草。⑦含章以時發(fā)者:藏善以待時機施展自己。24.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1)可愛者甚蕃(2)宜乎眾矣25.請將下面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1)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2)雪霜凌厲而見殺,來歲不改其性也。26.請用“/”給下面句子斷句,斷一處。清風過之其香藹然27.【甲】文的蓮花和【乙】文的蘭花生活環(huán)境雖然不同,但都具有________、_____的品質(zhì)。28.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問題。【甲】水陸草木之花,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衰玩焉。子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蘭之香蓋一國,則曰國香。蘭甚似乎君子,生于深山叢薄①之中,不為無人而不芳②;雪霜凌厲而見③殺,來歲不改其性也。清風過之,其香藹然④,在室滿室,在堂滿堂。(節(jié)選自黃庭堅《書幽芳亭》)注釋:①叢?。簠采牟菽尽"诜迹夯ú莸南銡?。③見:表示被動,譯為“被”。④藹然:形容香氣濃郁的樣子。(1)下列加點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項是(
)A.自李唐來
公亦以此自矜B.香遠益清
良師益友C.予謂菊
權(quán)謂呂蒙曰D.陶后鮮有聞
鮮為人知(2)結(jié)合語境,理解句子正確的一項是(
)A.可愛者甚蕃。理解:世上開得好看的花很多。B.濯清漣而不妖。理解:菊花經(jīng)過清水洗滌后就不顯得妖艷了。C.亭亭凈植。理解:蓮花潔凈地挺立在那里。D.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理解:牡丹喜愛的,和眾人喜歡的是一樣的。(3)【甲】、【乙】兩文都借花喻人,贊揚了君子品格?!炯住课慕枭徲骶?,最能表明君子潔身自好的一句是“①______”;【乙】文借②______喻君子,贊美君子不因無人賞識而愁悶,即使遭受外界殘酷的摧殘后,也不改變自己的本性。(4)中國人素來對花情有獨鐘。請默寫任意兩句寫“花”或含有“花”的詩文。29.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問題?!炯住克懖菽局ǎ蓯壅呱蹀?。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疽摇炕ㄖ畈荒烷_,一開輒盡者,桂與玉蘭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開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猶不及山茶;榴葉經(jīng)霜即脫,山茶戴雪而榮。則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歷春夏秋冬如一日,殆①草木而神仙者乎?(李漁《山茶》)【注釋】①殆:大概。(1)下面對加點詞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香遠益清:更加B.陶后鮮有聞:很少C.一開輒盡者:就D.山茶戴雪而榮:光榮(2)翻譯句子。①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②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3)請結(jié)合具體內(nèi)容分析兩文是如何運用襯托手法的。閱讀下面的文字,回答后面的問題?!炯住克懖菽局?,可愛者甚蕃。晉陶淵明獨愛菊。自李唐來,世人甚愛牡丹。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予謂菊,花之隱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貴者也;蓮,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周敦頤《愛蓮說》)【乙】竹似賢,何哉?竹本①固,固以樹德;君子見其本,則思善建不拔者。竹性直,直以立身;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竹心空,空以體②道;君子見其心,則思應(yīng)用虛受③者。竹節(jié)貞,貞以立志;君子見其節(jié),則思砥礪名行、夷險一致者。夫如是,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④焉。(節(jié)選自白居易《養(yǎng)竹記》)【注】①本:根。②體:體悟。③虛受:虛心接受。④實:充實,充滿。30.解釋下列加點的字。(1)可愛者甚蕃()
(2)陶后鮮有聞()(3)何哉()
(4)故君子人多樹之為庭實焉()31.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列句子。(1)蓮之愛,同予者何人?(2)君子見其性,則思中立不倚者。32.【甲】文從蓮的生長環(huán)境、_________、___________、品性等方面贊美蓮的君子之風,【乙】文由竹的本固、___________、___________、節(jié)貞等特點聯(lián)想到君子之德。33.根據(jù)《愛蓮說》課文理解填空。
(1)作者從________、風度氣質(zhì)、________等方面描寫蓮花的超凡脫俗,賦予蓮君子般的美好品格?!癬_______”比喻君子不與惡濁的世風同流合污,但又不以孤高自許。
(2)作者將菊、牡丹、蓮一一擬人,分別說它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化身,并借此再次表明自己不慕富貴、潔身自好、保持堅貞氣節(jié)和高尚品德的生活態(tài)度。
(3)這篇短文,采用襯托的寫法,用菊和牡丹作________和________,含蓄而深刻地表達了文章主旨及作者的思想感情。參考答案1.A2.D3.D4.C5.C6.(1)多
(2)少
7.(1)人們只能遠遠地觀賞而不能靠近賞玩它啊。(2)對于牡丹的喜愛,應(yīng)當就很多人了!
8.蓮,花之君子者也。9.
更加;親近而不莊重;少10.(1)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洗滌但不顯得妖艷。(2)對于牡丹的愛,人應(yīng)當很多了。
11.不慕名利,潔身自好,要在污濁的世間保持高潔的品格和堅貞的節(jié)操。啟示:無論環(huán)境怎樣,都要保持高潔的品格,有正確的價值取向,不隨波逐流。12.C
13.C
14.D
15.B
16.(1)(蓮的柄)內(nèi)部貫通,外部筆直,不橫生藤蔓,不旁生枝莖。(2)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17.(1)豎立(2)應(yīng)當
18.(1)我則唯獨喜愛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jīng)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2)它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靠近去玩弄啊。19.①從生長環(huán)境角度寫出了蓮不與世俗同流合污、不嘩眾取寵的高潔、莊重品質(zhì);②從體態(tà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危石施工方案
- Unit 2 My week(教學(xué)設(shè)計)-2024-2025學(xué)年人教PEP版英語五年級上冊
- 六下信息技術(shù)《用VJC編程》教學(xué)設(shè)計
- 夾具幕墻施工方案
- 門頭龍骨施工方案
- 人教版五年級美術(shù)上冊《第8課 鳥語花香》教學(xué)設(shè)計
- 診斷學(xué)體格檢查胸肺部檢查培訓(xùn)課件
- 二零二五版大學(xué)生創(chuàng)業(yè)孵化基地入駐協(xié)議書
- 二零二五土地臨時租賃合同書范例
- 商鋪租賃合同書a4二零二五年
- 2025年湖北省高考數(shù)學(xué)模擬試卷(附答案解析)
- 電商平臺合規(guī)管理制度分析
- 數(shù)智化轉(zhuǎn)型背景下國企財務(wù)管理體系的優(yōu)化分析
- 四年級語文下冊 第16課《海上日出》同步訓(xùn)練題(含答案)(部編版)
- 汽車故障診斷技術(shù)教案(發(fā)動機部分)
- 《始得西山宴游記》名師課件1
- 2023技規(guī)選擇題庫(內(nèi)附答案)
- 建筑物拆除場地清理垃圾外運施工方案
- 康復(fù)輔具適配服務(wù)體系建設(shè)
- 2024-2025學(xué)年秋季第一學(xué)期1530安全教育記錄(第一、二、三周安全教育記錄表)
- 小學(xué)語文“跨學(xué)科學(xué)習(xí)任務(wù)群”內(nèi)涵及解讀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