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改_第1頁
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改_第2頁
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改_第3頁
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改_第4頁
第十章 國民收入決定理論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十章國民收入確定理論、國民收入確定理論概述: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型(簡單的意思:僅考慮產品市場的均衡,不考慮貨幣市場,因此不導入利率r,假設投資是常數(shù),并且假定物價p不變)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ISLM模型) 是(假設投資是利率r的函數(shù),因為引入了貨幣市場)總需求-總供給模型(ADAS模型) (引入了物價p )開放系統(tǒng)下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ISLMBP模型) (引入了匯率e ),而消費函數(shù)決定一段時間內消費者購買總量消費支出的因素很多,如收入水平、收入分配狀況、家庭財產狀況、消費信用狀況、價格水平、利率水平、消費者喜好、消費者心理期待和心理動機、消費者年齡構成和社會制度、風俗習慣

2、等。 凱恩斯認為,最基本的因素是消費者個人可以控制收入。 消費者支出根據(jù)可直接支配的收入的變動而變動。 因此,消費是收入的函數(shù)。 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式是: (1)消費函數(shù)、凱恩斯來說,無論是個人還是社會人,消費都取決于收入的大小。 一般來說,收入越多消費也越多這一方向性把消費和收入之間的依存關系稱為消費函數(shù)。 消費函數(shù)可以用以下公式表示: C=f(Yd ),圖10-1表示極限消費傾向減少的情況。 假設消費與收入之間有線性關系,邊際消費傾向是一定的,此時的消費函數(shù)為:APS=S/Yd,對應于消費函數(shù)的是儲蓄函數(shù),儲蓄只是收入減去消費的剩馀部分Yd=C S,決定儲蓄的唯一因素是收入。 收入

3、和儲蓄兩個變量的關系稱為儲蓄函數(shù)用函數(shù)式,儲蓄傾向的大小以儲蓄和收入的比例表示平均儲蓄傾向(APS ),在不同的收入水平上儲蓄占收入的比例,即S=f(Yd )如果c=byd,則S=- a (1 - b )Yd,第一節(jié)的簡單儲蓄函數(shù),一,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決定模型,(二)儲蓄函數(shù),一,消費函數(shù)和儲蓄函數(shù)在增加的收入中占儲蓄的比例,即儲蓄增加部分(S )占收入增加部分(Y )的比例,即MPs=s /y=1- b (邊際儲蓄傾向(MPS ),圖10-3所示的儲蓄與收入的關系是非線性的,如果兩者呈線性關系,即消費曲線與儲蓄曲線呈一條直線,(1)兩部門經(jīng)濟中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第一

4、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例如, 消費函數(shù)c=byd=100.75y(1)儲蓄函數(shù)S=-a (1-b)Y=-100 (1-0.75)Y (2)投資函數(shù)I=40 (3)均衡條件: AS(Y)=AD (4),即y=cdi=100.75y40解上式均衡國民收入: (1-0.75)*140=560,第一節(jié)中的簡單國民收入確定模式,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1)兩部門經(jīng)濟中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例如: (1) A國:C=100 0.8Yd,I=40,YA=? (2) B國:C=100 0.9Yd、I=40、YB=? (3)在(1)中,a國家增加投資I=20, YA=?

5、(4)在(1)中,b國增加投資I=20, YB=? (5)比較(1)和(2)、(3)和(4)能得出什么樣的結論? 在(1)中,a國的消費函數(shù)為:C=120 0.8Yd,I=40, YA=? 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1)兩個部門經(jīng)濟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均衡國民收入與總支出一致,國民收入與經(jīng)濟社會總收入正好等于居民、企業(yè)、政府期望的支出。均衡條件是,Y(AS)=AD=C I G或S T=I G,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2)三部門經(jīng)濟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和變動,稅收t隱藏在消費函數(shù)中:1,固定稅制: T常數(shù)Y 2, 變動稅制:

6、 T=T0 tY Y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是: (2)三部門的經(jīng)濟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和變動,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3)四部門的經(jīng)濟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四部門的經(jīng)濟中,確定收入的是消費c 四部門經(jīng)濟中的國民收入均衡式,(三)四部門經(jīng)濟中的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固定稅制變動稅制(比例稅),或四部門的受益人確定模式,(三)四部門經(jīng)濟中的均衡國民收入的確定,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式, 總需求確定的均衡國民收入水平或四個部門的收入確定模型是:三,乘數(shù)理論,第一節(jié)簡單的

7、國民收入確定模型,三,乘數(shù)理論乘數(shù)的語義乘數(shù)原理也稱為倍數(shù)原理,是英國經(jīng)濟學家卡倫最初提出的指投資變化與國民收入均衡值之間的關系的理論。 簡單來說,如果一個國家的經(jīng)濟投資增加了,由此帶來的國民收入的增加量不僅限于增加了的這個投資量,也是這個投資量的數(shù)倍。y=ki、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型、第三、乘法原理乘法原理的作用條件、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型、第三、乘法原理乘法和消費函數(shù)、第一節(jié)簡單的國民收入確定模型、第一、投資函數(shù)、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 MEI一定投資函數(shù)是:I=f(r )線性函數(shù): I=e-dr (其中e是自發(fā)投資,d是投資的利率彈性,dr引起投資),而投資

8、函數(shù),投資函數(shù)I=I(r )是向下傾斜的曲線,表示投資需求量隨著利率的上升而減少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第二,利率的決定,(第一)古典利率學說是貨幣市場對貨幣的需求投資I和貨幣的供給儲蓄s共同決定的。 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認為,凱恩斯的流動性喜好,利率取決于現(xiàn)金持有資產的熱情和中央銀行的貨幣供給。 人們持有資金的熱情,即流動性形成貨幣需求,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業(yè)務等政策工具,將貨幣供給維持在一定水平。 當貨幣需求為l,貨幣供給為MS,貨幣需求與貨幣供給相等時,形成均衡利率。 (3)流動性偏好說,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第二利率的決定,(1)凱恩斯交

9、叉圖,凱恩斯,短期的經(jīng)濟總收入主要由家庭、企業(yè)和政府的支出決定。 人們越想支出,企業(yè)可以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就越多。 企業(yè)能銷售的產品越多,選擇生產的產量就越多,選擇雇傭的工人也越多。 因此,凱恩斯的看法是,衰退和蕭條之間的問題是支出不足。 凱恩斯交叉圖是對這個觀點進行建模的嘗試。凱恩斯交叉圖? 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一)凱恩斯交叉圖,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假設經(jīng)濟關閉,純出口為零,計劃支出e消費c,計劃投資I和政府購買g之和,(一)凱恩斯交叉圖, 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計劃支出由高收入引起高消費,消

10、費是計劃支出的一部分該計劃支出函數(shù)的斜率是界限消費傾向,MPC。 (1)凱恩斯交叉圖,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1 .處于均衡狀態(tài)的經(jīng)濟均衡條件,可以表現(xiàn)為實際支出=計劃支出,Y=E。 加上計劃支出函數(shù)就能得到凱恩斯交叉圖。 此時,經(jīng)濟的均衡點是a點,此時計劃支出函數(shù)與上圖的45o斜線相交。(1)凱恩斯交叉圖,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2 .財政政策和乘數(shù):政府購買,(1)凱恩斯交叉圖,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3 .財政政策和乘數(shù):稅收,(2) is曲線的導出利率與國民收入反向變動,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

11、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二) is曲線的導出利率與國民收入反向變動,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is曲線,(三) is曲線的移動,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 三、PS曲線,(三) R曲線的遷移,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三、R曲線,圖a政府購買的增加提高了計劃支出。 在給定的利率下,計劃支出向上移動g,收入增加G /(1-MPC ),所以在圖b中,IS曲線向右同量移動。 (一) LM曲線的形成,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四、LM曲線,一.流動偏好理論,二. LM曲線的形成,利率和國民收入向正方向變化,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

12、均衡模型,四、LM曲線,(二) LM曲線的移動,LM曲線的變動取決于貨幣供給m和貨幣需求l的變化假設l不變,m增加,貨幣供求均衡點下降,LM曲線向右下平行移動,相反,LM曲線向左上平行移動。 假設m不變,l增加的話貨幣供求均衡點向上移動,LM曲線向左上平行移動,相反LM曲線向右下平行移動。 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四、LM曲線,(二) LM曲線的移動,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四、LM曲線,ISLM模型是反映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同時均衡條件下國民收入和利率關系的模型。 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第五,SLLM模型,第六,商品市場和貨幣市場均衡的遷移,第

13、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第二節(jié)產品市場和貨幣市場的一般均衡模型,總需求函數(shù)是什么? 總需求是經(jīng)濟社會對社會總產品和勞務的需求總水平,由消費需求、投資需求、政府需求和海外需求構成。 像微觀經(jīng)濟中的需求曲線一樣,總需求函數(shù)表示生產總需求量和一般價格水平的關系。 第三節(jié)總供給總需求模型,(1)總需求函數(shù)的導出,總需求曲線是第三節(jié)總供給總需求模型,第一節(jié)總需求函數(shù),總需求曲線,(2)總需求曲線的移動,第一節(jié)總需求函數(shù),第三節(jié)總供給總需求模型,(1)總供給曲線的導出,總供給曲線是微觀經(jīng)濟這可以分為超過生產能力緩慢的部分、接近全生產能力的傾斜部分和充分利用生產能力的垂直部分三部分。第三節(jié)總供

14、給總需求模型、二、總供給函數(shù)、總供給曲線、p、AS、o、AS、水平段:凱恩斯供給曲線(代表資源大量閑置浪費)傾斜段:短期供給曲線(代表資源接近充分利用)垂直段:長期供給曲線(代表資源充分利用,即充分就業(yè)點, 那時的國民收入是潛在的國民收入) *大部分國家的供給狀況是傾斜階段,影響價格以外的供給量變化的出生變量的變化導致總供給曲線的移動。 這些因素主要有技術水平的變化、生產要素價格的變化、制造商承擔風險的意志的變化等。 (二)總供給曲線的移動,第三節(jié)總供給總需求模型,二,總供給函數(shù),總供給曲線的移動的效果,(一)均衡國民收入和價格水平的決定在某個價格水平,假設總需求等于總供給,實現(xiàn)市場的均衡,確定了均衡價格水平和均衡國民收入水平。 另一方面,價格水平的下降使實際工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