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高考復習《詞語辨析》課件.ppt_第1頁
語文:高考復習《詞語辨析》課件.ppt_第2頁
語文:高考復習《詞語辨析》課件.ppt_第3頁
語文:高考復習《詞語辨析》課件.ppt_第4頁
語文:高考復習《詞語辨析》課件.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四、詞語辨析 1暴發(fā)爆發(fā) 兩個詞都有突然猛烈發(fā)作的意思,但前者強調(diào)突然性,后者強調(diào)爆炸性?!氨┌l(fā)戶山洪暴發(fā)”不能用后者,“火山爆 發(fā)”“爆發(fā)革命”以及“爆發(fā)力”等,不能用前者。,2混混沌沌渾渾噩噩 原句:一個人夾在蘇州上海杭州,或廈門香港廣州的市民中間,混混沌沌地過去。(故都的秋) 混混沌沌:形容糊里糊涂、無知無識的樣子。渾渾噩噩:形容混沌無知的樣子。,3蕭索蕭條 原句:足見有情趣的人類,對于秋,總是一樣的能特別引起深沉、幽遠、嚴厲、蕭索的感觸來的。(故都的秋) 蕭索:缺乏生機,不熱鬧。如“蒼黃的天底下,橫著幾條蕭索的荒村”。蕭條:可用以形容經(jīng)濟衰微,經(jīng)濟不景氣;也可形容景象的寂寞冷落,毫無生

2、氣。,4刻不容緩迫不及待 兩個成語都形容十分緊迫,但有區(qū)別,“刻不容緩”是一分一秒也不容許拖延的意思,多形容情勢緊迫?!捌炔患按笔恰凹逼鹊夭荒艿却钡囊馑?,多形容心情迫切。,5嗜好癖好 原句:除了多少對于銀子有特別嗜好和愛情的人物之外,所有的怕大都是鈔票了罷,而且多是本國的。(燈下漫筆) 嗜好:指特殊的愛好。癖好:指習慣性的偏愛,因為有偏愛,多用于貶義。,6數(shù)見不鮮數(shù)不勝數(shù) 原句:然而下于奴隸的時候,卻是數(shù)見不鮮的。(燈下漫筆) 數(shù)見不鮮:指經(jīng)常看見,不再新奇,偏重次數(shù)。數(shù)不勝數(shù):形容很多,數(shù)不過來,偏重個數(shù)。,7遏制遏止 原句:對愛情的渴望,對知識的追求,對人類苦難不可遏制的同情,是支配我

3、一生的單純而強烈的一種感情。(我為什么而活著) 遏制:制止,控制。遏止:用力阻止。,8否則 “否則”等于“如果不這樣,那么”,后面不能再出現(xiàn)假設的情況,直接跟結(jié)果。,9反而 “反而”是語氣副詞,它表示出現(xiàn)的情況或現(xiàn)象跟所預料的 或按常情在某前提下應出現(xiàn)的情況或現(xiàn)象相反,“反而”可用在單句中,但更常見的是用在復句中。例如:有些演員唱 歌、演奏必伴之搖擺、扭屁股的動作,以為可以贏得觀眾,誰知不但沒有博得喝彩聲,反而引起了多數(shù)觀眾的議論和指責。,10不免難免 兩者指由于某種原因而導致不如意的結(jié)果。兩詞常換用。 “不免”,指免不了,后面只跟肯定形式。副詞,一般作后一小句的狀語。老栓見了這樣子,不免皺了

4、皺展開的眉 心”。“難免”,指不容易避免,后可以跟否定詞,意思不變, 如“一個人難免不犯錯誤”,另外,“難免”是形容詞,除作狀語外,還可以作謂語(常放在“是的”中間)。,如“大規(guī)模地興修水利,占一點農(nóng)田是難免的”。 注:“未免與“不免難免”意義不同?!拔疵狻敝溉藢^分的事情不以為然,委婉地給以否定的評價。如“這樣說,未免太簡單了”。,一、通假字 1(詩經(jīng))三首 于嗟鳩兮 于,通“吁”。 士之耽兮,猶可說也 說,通“脫”。 說懌女美 說,通“悅”;“女”通“汝”。,2離騷(節(jié)選) 來吾道夫先路也 道,通“導”。 3孔雀東南飛(并序) 箱簾六七十 簾,通“奩”。 蒲葦紉如絲 紉,通“韌”。 4夢游

5、天姥吟留別 列缺霹靂 列,通“裂”。,5詞七首 一尊還酹江月 尊,通“樽”。 6六國論 暴霜露 暴,通“曝”。讀p,冒著。 暴秦之欲無厭 厭,通“饜”。讀yn,滿足。 當與秦相較 當,通“倘”,如果。,7游褒禪山記 長樂王回深父,余弟安國平父、安上純父 父,通“甫”,古代在男子名字下加的美稱。讀f。 8石鐘山記 南聲函胡,北音清越 函胡,通“含糊”,重濁而模糊。 至莫夜月明 莫,通“暮”。讀m。 汝識之乎 識,通“志”,記住。讀zh。,9項脊軒志 而母立于茲 而,通“爾”,你,你的。 10五人墓碑記 亦曷故哉 曷,通“何”,什么。 斂貲財以送其行 貲,通“資”,資財,錢。 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

6、有,通“又”。 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 縉,通“捂”,插。,11登泰山記 須臾成五采 采,通“彩”,彩色。 多平方,少圜 圜,通“圓”。 二、古今異義 3怨靈修之浩蕩兮。 古義:荒唐。今義:水大的樣子。 4汝豈得自由。 古義:自作主張。今義:不受約束。,5可憐體無比。 古義:可愛。今義:值得憐憫。 6感君區(qū)區(qū)懷。 古義:真情摯義。今義:數(shù)量少,事物不重要。 8便利此月內(nèi)。 古義:吉利。今義:方便。 9葉葉相交通。 古義:交錯相通。今義:水陸運輸?shù)目偡Q。,10老大徒傷悲。 古義:年齡大了。今義:排行第一。 11暮去朝來顏色故。 古義:容貊。今義:色彩。 12又非蠢蠢求錢之民能以其智力為也 古義:智慧

7、、力量,此是偏義復詞,強調(diào)智。今義:指人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jīng)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包括記憶、觀察、想象、思考、判斷等。,15其實百倍 古義:那實際情況。今義:實際上。 16思厥先祖父 古義:祖輩父輩。今義:指父親的父親。 19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 古義:先例,舊事。今義:指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有人物有情節(jié)的事情。,20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古義:十分之一,古代分數(shù)的表示法為母數(shù)、子數(shù)連用,中間不用“分”和“之”。今義:數(shù)詞,基數(shù)詞。 21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古義:不平常。今義:用作表程度的副詞,很,十分。,22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 古支:到。今義:表示達到某種程度,表示另提起 一事

8、。 23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 所以,古義:“所以是特殊的指示代詞“所”與介詞“以”的結(jié)合,相當于“的緣故”。今義:常用作表因果關系的 連詞。 學者,古義:泛指求學的人,讀書人。今義:特指有專門學問的人。,24于是余有嘆焉 古義:“于”,介詞,譯為“由”。“是”,代詞,代“這種情況”。 今義:合用為連詞。 26抑本其成敗之跡 古義:或者。今義:常用于動詞“抑制”等。 27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 古義:到去。今義:適合,舒服。,28空中而多竅 古義:中間是空的。今義:指“天空中”。 33來歸 古義:女子出嫁。今義:常指回來。 37吾社之行為士先者 古義:品行。今義:舉動。 38是時以大中丞撫

9、吳者為魏之私人 古義:心腹之人。今義:個人和個人之間的或?qū)儆趥€人或以個人身份從事的;非公家的。,41素不聞詩書之訓 古義:詩經(jīng)書經(jīng)。今義:泛指詩歌等書籍。 43令五人者保其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 古義:頭顱與脖頸。今義:借指某些集團的領導人。 46多平方,少圜 古義:平正方直。今義:指數(shù)是2的乘方或指平方米。,三、常見實詞歸類 1(詩經(jīng)三首 士也罔極(無,沒有。) 罔罪爾眾(不要,不可。) 欺罔視聽(欺騙,蒙蔽。) 夙興夜寐(早。) 夙夜憂嘆(日。) 夙志已酬(素有的,舊有的。),夙,罔,故,2孔雀東南飛(并序),大人故嫌遲(總是,老是。) 知是故人來(老朋友,此處指原配丈夫。) 故作不良計(故意

10、,有意地。) 君何以與項伯有故(舊交情,老交情。),適,始適還家門(出嫁。) 處分適兄意(適合,依照。) 適得府君書(剛才。) 適彼樂土(往到。) 多謝后世人(勸告,勸誡。) 謝家來貴門(辭別。) 阿母謝媒人(謝絕,拒絕。),謝,拔,勢拔五岳掩赤城(超出。) 先帝簡拔以遺陛下(選拔,選取。) 項莊拔劍起舞(抽出。) 熊咆龍吟殷巖泉(yn,動詞,震動) 民殷國富(yn,富足,富裕。) 期望甚殷(yn,深厚。) 殷紅的花朵(yn,赤黑色。),3夢游天姥吟留別,殷,幽,別有幽愁暗恨生(深沉。) 幽咽泉流冰下難(形容低微,隱晦,不暢達。) 野芳發(fā)而幽香(清幽幽的。) 至于幽暗昏惑而無物以相之(昏暗)

11、尋聲暗問彈者誰(輕聲地。) 別有幽愁暗恨生(隱藏的。) 偏聽則暗(糊涂,愚昧。),4琵琶行(并序),暗,華,早生華發(fā)(hu,形容詞,花白。) 春華秋實(hu,動詞,開花。) 光華奪目(hu,光彩,光輝。) 樸實無華(hu,文采,外表的修飾),5詞七首,暮色漸起(jin,副詞,慢慢地。) 漸黃昏清角吹寒(jin,動詞,漸進,逐步進入。) 防微杜漸(jin,名詞,苗頭,事物發(fā)展的開端。) 淇水湯湯,漸車帷裳(jin,浸濕,濺濕。),漸,暴,暴霜露(暴露,動詞,讀p。) 暴秦之欲無厭(兇暴,兇惡殘酷的,形容詞。讀bo。)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像,好像,動詞。) 良將猶在(還,副詞。),6六國論,猶

12、,終,終繼五國遷滅(終于,副詞。)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用到底,堅持到底,動詞。),燕趙之君,始有遠略(起初,副詞。) 始速禍焉(才,副詞。),始,向,向使三國各愛其地(假使,如果,連詞) 并力西向(對著,這里有“對付”的意思,動詞。) 則秦之所大欲(想,想要,動詞。) 暴秦之欲無厭(欲望,名詞。),欲,非,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弊在賂秦(不是。) 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錯誤,不對。) 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賢(沒有。) 謫戍之眾,非抗于九國之師也(不。),相,當與秦相較(互相。)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單向,可譯為“我”或“他”。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名詞,宰相,輔佐君主的大臣

13、。),勢,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形勢。) 其勢弱于秦(實力。) 桂殿蘭宮,即岡巒之體勢(形狀。),文,獨其為文猶可識,日“花山”(文字。) 不以木為之者,文理有疏密(通“紋”。) 屬予作文以記之(文章。) 文過飾非(掩飾。),7游褒禪山記,觀,古人之觀于天地(觀察,動詞。) 而世之奇?zhèn)ァ⒐骞?、非常之觀(景象,名詞。),謬,蓋音謬也(錯誤形容詞。)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弄錯,動詞。),常,名,非常之觀(平常,尋常,形容詞。) 常在于險遠(常常,副詞。),以故其后名之日“褒禪”(命名,名詞用作動詞。)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說,說明,名詞用作動詞。,得,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

14、樂也(能夠,助動詞。) 往往有得(心得,收獲,名詞。) 此言得之(對,說得對,動詞。) 較秦之所得(得到、獲得,動詞。,歸,8伶官傳序,皆背晉以歸梁(動詞,歸附、依附。) 君臣相顧,不知所歸(動詞,返回。) 則其讀書也必專,而其歸書也必速(動詞,歸還。) 將軍百戰(zhàn)死,壯士十年歸(動詞,返回。),易,豈得之難而失之易歟(形容詞,容易。) 當與秦相較,或未易量(形容詞,輕易。) 以亂易整,不武(動詞,替代。) 天下事有難易乎(形容詞,容易。),告,其后用兵,則遣從事以一少牢告廟(動詞,祭告、禱告。) 私見張良,具告以事(動詞,告訴、告知。) 懼其不已,告之于帝(動詞,上報、報告。) 不效則治臣之罪

15、,以告先帝之靈(動詞祭告、禱告。) 自告奮勇(動詞,表明。),盛,盛衰之理(形容詞,興盛。) 其意氣之盛,可謂壯哉(形容詞,興旺、昂揚。) 方其盛也(形容詞,強盛、興盛。) 盛以錦囊(chng,動詞,裝。) 山寺桃花始盛開(形容詞,繁盛。),與,與爾三矢(動詞,給。) 玉斗一雙,欲與弧父(動詞,給。) 與贏而不助五國也(動詞,與交好、親附、親近。 陳涉少時,嘗與人傭耕(介詞,為、替。) 與戰(zhàn)勝而得者(跟,同,表示比較的對象,介詞。) 原莊宗之所以得天下,與其所以失之者(連詞,和。),鼓,9石鐘山記,微風鼓浪(動詞,振動。) 噌眩如鐘鼓不絕(名詞,一種打擊樂器。)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

16、走(動詞,擊鼓。),莫,至莫夜月明(名詞,通“暮”,晚。)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伎泊絕壁之下,故莫能知(副詞不。) 愿早定大計,莫用眾人之議也(副詞,不要。) 四境之內(nèi),莫不有求于王(不定代詞,沒有誰、沒有人。),殆,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形容詞,危險。) 酈元之所見聞,殆與余同(副詞,大概,恐怕。)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通“怠”,懈怠。) 且燕趙處桊革滅殆盡之際(副詞,幾乎,近于。),稍,10項脊軒志,縣官日有廩稍之供(公家給的糧食。) 余稍為修葺,使不上漏(稍微。),書,借書滿架(書,書籍,名詞。) 或憑兒學書(字,文字,名詞.),制,其制稍異于前(形式,規(guī)制。) 秦有余力而制其弊

17、(制服一 趙奢之倫制其兵(統(tǒng)率。) 履至尊而制六合(統(tǒng)治。),發(fā),11五人墓碑記,有賢士大夫發(fā)五十金(拿出。) 非常之謀難于猝發(fā)(發(fā)動。) 而又有剪發(fā)杜門,佯狂不知所之者(頭發(fā)。) 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發(fā)其志士之悲哉(抒發(fā)。) 而大聲發(fā)于水上(發(fā)出、發(fā)生。) 見其發(fā)矢十中八九(發(fā)射、射出。),發(fā),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出發(fā)。) 舜發(fā)于畎畝之中(啟用、被任用。) 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征發(fā)、征調(diào)。) 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打開糧倉,賑濟百姓。) 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開花。),私,是時以大中丞撫吳者為魏之私人(自己。)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愛。) 不宜偏私,使內(nèi)外異法也(偏向。)

18、項伯乃夜馳之沛公軍,私見張良(私下里,偷偷地。),旌,眾不能堪(忍受。) 不堪設想(可,能。),以旌其所為(表彰。) 旌旗蔽日(名詞,旗幟。),堪,卒,未及見賊而士卒離散(士兵。) 買五人之腰而函之,卒與尸合(最終。) 再萬兵難卒合(通“猝”,倉促,短暫。),徒,凡富貴之子,慷慨得志之徒(一類人。) 故予與同社諸君子哀斯墓之徒有其石也而為之記(空, 白白地。) 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只,只不過。),陰,12登泰山記,其陰,濟水東流(山北。) 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陰天。) 孫臏以刑徒陰見,說齊使(暗中。),乘,自京師乘風雪(趁,這里有“冒著”的意思。) 俱乘高臺(登,升。) 車六

19、七百乘,騎千余,卒數(shù)萬人(shng,量詞。) 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shng,四。),乘,公與之乘,戰(zhàn)于長勺(坐車,坐上戰(zhàn)車。) 乘化以歸盡,樂夫天命復奚疑(順應。) 以區(qū)區(qū)之地,致萬乘之勢(戰(zhàn)車。)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趁。),視,回視目觀以西峰,或得日,或否(看。) 視五人之死,輕重固何如哉(比起。) 后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看待一,陽,泰山之陽,汶水西流(山南。) 春日載陽,有嗚倉庚(溫暖。) 是以箕子陽狂,接輿避世(表面上,假裝。),使,13病梅館記,又不可以使天下之民斫直,刪密,鋤正(讓。) 周公之逮所由使也(指使。) 人皆得以隸使之(役使。) 秦王使使者告趙王(前“使”,

20、派。) 使六國各愛其人(假使,連詞。),窮,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窮盡。) 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完結(jié),終了。) 問其深,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走到盡頭。) 窮根究底(追究。) 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不得志。),解,悉埋于地,解其棕縛(解開。) 后雖經(jīng)婉解,雖不謂吾言為是,而亦無詞相答(解釋。) 有不解處,望請其指教(明白,懂得。) 太后之色少解(緩和。),繩,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約束,動詞。) 木直中繩(木工用于取直的墨線。) 王道有繩(標準,法則。),厲,甘受詬厲(辱罵。) 堅甲厲兵以備難(磨,通“礪”。) 以厲三軍(鼓勵,通“勵”。) 聲色甚厲(嚴肅,嚴厲。),四、詞類活

21、用 1名詞活用 (1)名詞用作動詞 鷙鳥之不群兮(合群。) 事事四五通(每試穿一件衣服。) 仕宦于臺閣(任官職。) 云青青兮欲雨(y,下雨。) 虎鼓瑟兮鸞回車(彈奏。),歌以贈之(作詩。) 誰令騎馬客京華(作客。) 輦來于秦(古代一種人拉的車,名詞。帶賓語,作動詞, 乘輦。) 以地事秦(名詞帶賓語,用作動詞:侍奉。) 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名詞“禮”帶賓語天下之奇才”,用作動詞:禮遇。),義不賂秦(名詞活用作動詞,譯為“堅守正義”。)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舍”帶補語“于其址”,用作動詞: 筑舍定居。)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禪”(代詞“之”一般不用名詞修飾。 “名”用在代詞“之”前,用作動

22、詞:命名。),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特殊的指示代詞“者的前面一 般只粘附動詞或動賓詞組,名詞“名”粘附在“者的前面,用作動詞:指名,識其本名,說明白。) 抑本其成敗之跡(本,根源,活用作動詞:推究。) 微風鼓浪(名詞“鼓”帶賓語,用作動詞。),乳二世(喂奶。) 執(zhí)此以朝(上朝。) 又北向(朝北。) 去今之墓而葬焉(修建墳墓。) 其疾病而死(患病。) 緹騎按劍而前(上前。) 以旌其所為(表揚。),買五人之腹而函之(用匣子裝。) 蒼山負雪,明燭天南(照。) 日上(上,升起來。) 未可明詔大號以繩天下之梅也(束縛。) 而江浙之梅皆病(患病。),(2)名詞作狀語 日削月割(“日”“月”:分別作“削割

23、”的狀語,表時間、動作的持續(xù)一天天地,一月月地。) 倉皇東出(方位詞“東”作“出”的狀語,向前。) 負而前驅(qū)(方位詞“前”作“驅(qū)”的狀語,向前。),余自齊安舟行適臨汝(名詞“舟”作“行”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用船,坐船。) 事不目見耳聞(名詞“目”“耳”分別作“見聞”的狀語,表示動作行為所用的工具:用眼睛,用耳朵;親眼,親耳。) 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絕壁之下(名詞“夜作泊”的狀語。),前辟四窗(從前面。) 雨澤下注(向下。) 使不上漏(從上。) 內(nèi)外多置小門(在內(nèi)外。) 東犬西吠(向西。)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親手。) 人皆得以隸使之(像奴隸一樣。) 汶水西流(向西。) 濟水東流(

24、向東。),晝夜勤作息(白天黑夜。) 手巾掩口啼(用手巾。) 左顧凌鮮卑(向左。) 古來萬事東流水(向東。) 訇然中開(從中間。) 中原北望氣如山(向北。) 贏得倉皇北顧(向北。),2形容詞活用 始速禍焉(形容詞帶賓語,活用作動詞,招致。) 不能獨完(完好,此處活用作動詞:保全。) 惜其用武而不終也(盡頭,此處活用作動詞:干到底。) 則其好游者不能窮也(“窮”受否定副詞“不”與助動詞“能” 修飾,用作動詞:走到頭。),火尚足以明也(“明受副詞“尚”和“足”修飾,用作動詞:照明。) 而余亦悔其隨之而不得極夫游之樂也(“極”帶賓語“夫游之樂”,用作動詞:盡情享受。) 亂者四應(形容詞“亂”作動詞:作

25、亂。) 一洗勞可以興國,逸豫可以亡身(興:形容詞用作使動:使興。亡,動詞用作使動:使亡。),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謬:形容詞用作動詞:弄錯。)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忽微:形容詞作“于”的賓語,活用為名詞:細小的事情。智勇:形容詞作主語,活用為名詞:有謀有勇的人物。) 不能容于遠近(遠處,近處,形容詞用作名詞。),亦以明死生之大(明:表明,形容詞用作動詞。大:重大意義,形容詞用作名詞。) 吾社之行為士先者(表率,形容詞用作名詞。) 明燭天南(光明,光亮,形容詞用作名詞。) 山多石,少土(多:多有。少:少有。均為形容詞用作動詞。),斫其正(正的枝條,形容詞用作名詞。) 刪其密(密

26、的枝條,形容詞用作名詞。) 鋤其直(直的枝條,形容詞用作名詞。) 必復之全之(保全,形容詞用作動詞。) 窮予生之光陰以療梅也哉(窮盡,用完,形容詞活用作動詞。),3動詞活用 李牧連卻之(動詞使動用法,使退卻;擊退。) 后世之謬其傳而莫能名者(動詞作名詞:流傳的文字。) 而告以成功(作介詞“以”的賓語,動詞活用作名詞。) 雖大風浪不能鳴也(“鳴后面省略賓語“之”“鐘磬”。 鳴,動詞的使動用法:使嗚。),安能屈豪杰之流(使屈身,動詞使動用法) 扶而仆之(使仆,使倒下,動詞使動用法。) 則其至又加少矣(活用作名詞,譯為“到的人”。) 既泣之三日(為動用法,為哭泣。),4使動用法 足以榮汝身(使榮耀。

27、) 栗深林兮驚層巔(栗,使戰(zhàn)栗;驚,使驚動。) 艱難苦恨繁霜鬢(使增多。),五、特殊旬式 1判斷句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用“非”表示否定判斷。) 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也”表判斷。) 此所以學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也”表判斷。) 今所謂慧空禪院,褒之廬冢也(“也”表判斷。),此三者,吾遺恨也(“者也”表判斷。) 今言“華,如“華實”之“華”者,蓋音謬也(“者一也” 表判斷。) 噌眩者,周景王之無射也(“者,也”表判斷。) 項脊軒,舊南閣子也。,五人者,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斯固百世之遇也。 賢士大夫者,同卿因之吳公,太史文起文公,孟長姚公也。 當其南北分者,

28、古長城也。 此東海也。,2省略句 有志矣,不隨(之)以止也 有碑仆(于)道 然力足以至焉(而不至) 還矢(于)先王 今以鐘磬置(于)水中,士大夫終不肯以小舟夜泊(于)絕壁之下 (嫗)語未畢,余泣,嫗亦泣 斷頭置(于)城上 誰為(之)哀者? 激昂(于)大義 待圣人之出而投繯(于)道路,3倒裝句 (1)介詞結(jié)構(gòu)后置 趙嘗五戰(zhàn)于秦 唐浮圖慧褒始舍于其址 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 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得雙石于潭上,又雜植蘭桂竹木于庭 然余居于此 雞棲于廳 而母立于茲 室西連于中閨 其制稍異于前 郡之賢士大夫請于當?shù)?且立石于其墓之門,忠義暴于朝廷 榮于身后 列其姓名于大堤之上 令五人者保其

29、首領以老于戶牖之下 匹夫之有重于社稷也,(2)定語后置 石之鏗然有聲者(“鏗然有聲”是中心詞“石”的后置定 語,“者用作后置定語的煞尾,相當于“的”。) 四海之大,有幾人歟 今所經(jīng)中嶺及山巔,崖限當?shù)勒?(3)賓語前置 古之人不余欺也(否定句中,否定副詞“不”后面的代詞 “余”作“欺”的賓語,前置。) 余是以記之,4被動句 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為所”表示被動。) 洎牧以讒誅(主語“牧”是被動者,成為意念上的被動。)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為所”表被動。),為天下笑(“為”表被動。)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于”表被動。) 蓋當蓼洲周公之被速,激于義而死焉者也。 不能容于遠近,六

30、、常見虛詞用法,謹拜表以聞(用法同“而”,表示承接關系。) 是以區(qū)區(qū)不能廢遠(因;是以,即“以是”,因此。) 臣俱以表聞 以愚觸罪,謫瀟水上(用,介詞。),以:,臣無祖母,無以至今日(與“無”連用,意為“沒有用來 的辦法”。) 蓋其流甚下,不可以溉灌(用。) 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憑。),蘇子與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于是作八愚詩,紜 于溪石上(介詞,在。)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助詞,表被動。) 月出于東山之上(介詞,從。) 東流人于瀟水(到。) 予雖不合于俗,亦頗以文墨自慰(和。),于:,河漢清且淺(又。) 父母且不顧(尚且。) 年且九十(將近,將要。)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用在句首,表

31、示進一層,換個角度議論。),且:,移船相近邀相見及時相遣歸(副詞,表示一方對 另一方的動作。) 執(zhí)手相看淚眼(副詞,表示雙方動作。) 無物以相之(動詞,幫助。) 兒已薄祿相(名詞,命相。),相:,飛鳥相與還(xing y、結(jié)伴。) 相與為一(相互接交,相互聯(lián)合。) 相與目笑之(相互示意。) 疑義相與析(共同,一起。),相與:,1.詩經(jīng):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是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約五百年間的作品,儒家列為經(jīng)典之一。詩經(jīng)共305篇,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有十五國風,大都是民間歌謠;“雅”分“大雅、小雅”,是宮廷樂曲歌詞;頌”分周頌、魯頌、商頌,是宗廟祭祀的樂歌。詩歌的形式以四言為主,多

32、數(shù)為隔句用韻,并普遍運用“賦比興的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疊句反復詠唱的特點。,2屆原:名平,字原,號靈均,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開創(chuàng)了詩歌從集體歌唱轉(zhuǎn)變?yōu)閭€人獨立創(chuàng)作的新紀元,是我國第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是我國浪漫主義詩歌的奠基人。代表作有離騷九歌九章天問等。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波蘭哥白尼、英國莎士比亞、意大利但丁、中國屈原。,“楚辭”:一種詩歌樣式,運用楚地的詩歌形式,方言聲韻,描寫楚地風土人情具有濃厚的地方色彩。 楚辭:書中主要收集了戰(zhàn)國時代楚國屈原、宋玉等人的詩歌。西漢劉向編輯,東漢王逸作章句。,3樂府:原指掌管音樂的官府,后來,把樂府官署所采集、創(chuàng)作的歌詞也稱為“樂府”或“樂府詩”,其中屬

33、于漢代的叫“漢樂府”。 樂府的藝術特色:敘事性強。能調(diào)動各種藝術手段來描寫人物。形式多樣。不少作品有豐富奇特的幻想, 具有浪漫主義色彩。 樂府雙璧:孔雀東南飛木蘭詩。,4古詩十九首是東漢末年一批文人詩作的選輯。這十九首詩沒有題目,一般拿首句作題目。劉勰文心雕龍稱之為 “五言之冠冕”,鐘嶸詩品贊頌它“天衣無縫,一字千金”。,5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封陳王,謚號思,世稱陳思王。 是文學史上五言詩的奠基人,自如地運用樂府體裁大大地開拓了五言詩的境界。代表作有白馬篇等。,6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代浪漫主義詩人。著有李太白全集。后人稱之為“詩仙”。 7自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唐代詩人。是新樂府運動的倡導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著有白氏長慶集。代表作有:諷喻詩秦中吟新樂府,長篇敘事詩長恨歌琵琶行,還有賣炭翁(七言古詩)、錢塘湖春行(七律)。,8王維:字摩詰,官至尚書右丞,世稱王右丞,唐代山水田園詩 人。名篇有鳥嗚澗(五絕)、送元二使安西(七絕)、觀 獵)(五律)?!拔赌υ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是蘇軾贊王維之語。,9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世稱杜少陵,曾官至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世稱杜工部。著有杜工部詩集。其作品顯示了唐由盛轉(zhuǎn)衰的歷史過程,被稱為“詩史”。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