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賞析_第1頁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賞析_第2頁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賞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英雄的頌歌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感想 法國著名文學家、思想家、音樂評論家羅曼羅蘭在其著作貝多芬傳中對第九交響曲有這樣一段激動人心的精彩描述:“黃昏將至,雷雨也隨著醞釀。然后是沉重的云,飽蓄著閃電,給黑夜染成烏黑,夾帶著大風雨,那是第九交響曲的開始突然,當風狂雨驟之際,黑暗裂了縫,夜在天空給趕走,由于意志之力,白日的清明又還給了我們?!背醮务雎犚魳肪奕说膸p峰之作便深深地被這種莊嚴肅穆、厚重深邃的音樂氛圍感染,像是一條長河有奔流入海的激蕩也有涓涓細流的幽靜,又像是一部英雄的史詩,在與命運的抗爭中有輝煌也有落魄,心潮跟著音符激昂澎湃,曲終時恍如經歷了一場很久之前的戰(zhàn)爭。“貝多芬一生中從未間斷過閱讀德國文

2、學史上著名的狂飆突進運動的代表人物席勒的作品,其中尤以歡樂頌給他印象最深,影響最大?!钡聡娙烁ダ锏吕锵O站哂泻軓娏业姆磳V扑枷?,渴望全人類的自由解放,在其著名詩作歡樂頌中深刻表現(xiàn)了這一主題,同時對青年時期的貝多芬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有考證說早在波恩時期,貝多芬就有意將席勒的歡樂頌譜寫成一部宏大的樂曲。但此時的貝多芬還未經過漫長的生活旅途,藝術與思想沒有進入成熟階段,幾經嘗試都未能成功:“一七九八年,貝多芬又曾記下一首配唱“慈愛之父必定存在”歡樂頌中的詩句的旋律。一八一一年,在第七和第八交響曲的草稿之間,又有一個主題,配唱歡樂,神明美麗的光芒。一八一二年又有過草稿設計,曲名是席勒序曲,擬以

3、歡樂頌作為高潮結束?!敝钡酵砟陝?chuàng)作第九交響曲的時候才得嘗夙愿。歡樂頌作為作品的最后一部分,正體現(xiàn)了他“通過苦難得到歡樂”或者“通過斗爭得到勝利”的人生信念。不少的研究者認為貝多芬的音樂在思想內涵上超過了詩歌?!岸韲魳吩u論家里亞歷山大謝覺夫(18201871)曾著重指出,貝多芬作的曲在思想上超過了席勒的詩席勒把歡樂當做親密團結的前提,貝多芬卻認為,兩者的關系應該倒置,只有取得了親密團結,歡樂才能降臨人間。所以,貝多芬從席勒的詩中理解到了積極而又具有活力的特點?!钡诰沤豁懬荚噲D在向人們傳達“通過苦難,得到歡樂”的信念,歡樂必須要經過抗爭、奮斗,而不單純是烏托邦的想象?!霸谪惗喾业牟簧倨谧髌?/p>

4、中包括第九交響曲,既顯露出貝多芬以及這時人民群眾普遍經歷苦難的悲痛和孤寂情,也顯示出去克服悲痛、戰(zhàn)勝苦難的意志和力量。這是歡樂煩原詩所沒有的。正如貝多所說的人們只能如此(指蒙受苦難)。即使這樣,人們也應當保持他的力量(1816年5月13日致埃士朵弟伯爵夫人的信)?!必惗喾乙簧丛c當時黑暗的統(tǒng)治妥協(xié),堅持著對自由平等解放的追求,未曾停止過斗爭。整個樂曲就像是一位英雄的斗爭史,起伏跌宕波瀾壯闊,更像是貝多芬傳奇一生的映射。在聆聽音樂的時候,有時大腦里會閃現(xiàn)美國作家海明威在老人與海里塑造的人物形象桑提亞哥老人。貝多芬似乎也在塑造一個人物形象,一個與命運與黑暗勢力斗爭的英雄形象。貝多芬所要塑造的英雄

5、形象與海明威筆下的“硬漢”形象有著很大的不同,前者更關注社會、人民的安慰,渴望一個自由民主的新世界,真正的著眼點在于社會、世界;而后者則更多的是一個人對自身的超越,是對人類頑強毅力的肯定。整部作品又給人一種自述式的感受,似乎是作曲家在向人們激情澎湃地做著講說,有時娓娓道來有時手足舞蹈痛斥黑暗統(tǒng)治的邪惡也有時陶醉地向人們展現(xiàn)自由世界的美好,仿佛這一系列的感受都是作曲家的親身經歷,是他發(fā)自內心的表白與傾訴,體現(xiàn)了個人的思緒情懷。在音樂發(fā)展史上,貝多芬的這部巨作也有著很重要的意義?!盀榱梭w現(xiàn)第九交響曲宏偉的構思,貝多芬大大的突破了原來四個樂章的交響套曲的框架:加長了作品的篇幅使作品演奏時間大大延長:

6、擴大了樂隊的編制,在大型的傳統(tǒng)的管弦樂隊編制上加用短笛、低音大管、大鼓、鈸和三角鐵等樂器使樂隊更具有表現(xiàn)力和震撼力;歷史性的把交響曲的第二樂章即慢板樂章的習慣位置移到詼諧曲樂章之后,目的是為了英雄的主題和形象更合乎邏輯的發(fā)展,使具有英雄性和悲劇性的第一樂章通過急速緊逼的詼諧曲樂章和具有哲學性沉思的慢板樂章可以進一步發(fā)展到盡情狂歡,高歌勝利,全民歡樂的終曲。”貝多芬的英雄交響曲和第五交響曲已形成他所獨有的“戰(zhàn)斗”風格,在交響樂的創(chuàng)作上基本擺脫了海頓和莫扎特的影響。而第九交響曲更發(fā)展了這樣的一種獨特風格,使得他的作品哲理性更強思想更深刻厚重。他在作品中擴大了交響樂的原有規(guī)模,集交響樂、合唱、獨唱、

7、重唱于一體,使作品顯得恢宏壯闊,藝術感染力非常強烈。他的作品初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觀眾被這部樂曲所震撼,貝多芬五次出場謝禮,受到了“超越皇族的掌聲”的禮遇。羅曼羅蘭在貝多芬傳里無不感慨地寫道:“巨人的杰作征服了庸俗的聽眾。剎那間動搖了維也納在羅西尼和意大利歌劇影響下形成的輕佻浮華之風。” 第九交響曲的創(chuàng)作開始于1817年,歷時近七年的時間,完成于1824年春,同年五月七日晚首演于維也納。最初貝多芬計劃在柏林首演,后經維也納眾多的朋友堅決請求,才改在維也納。首演當晚音樂廳里座無虛席,許多人專程從外地趕來參加盛會,貝多芬的往年好友茲梅斯卡爾,正臥病在床,他要求別人用擔架將他抬到劇場以恭奉盛會。貝多

8、芬第九交響曲以其嚴謹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熱情、無與倫比的力量和偉大高尚的心靈,贏得全體聽眾的心。首演取得了令人震驚的成功。聽眾沸騰了,歡呼、興奮、不能自己,許多人流下了熱淚。起初貝多芬在指揮臺旁,背向聽眾,因耳朵早已失去聽覺,對身后沸騰的場面毫無察覺,當女中音獨唱演員把他扶轉過來時,他才發(fā)現(xiàn)這激動人心的場面,大受感動,頻頻致意。謝幕五次仍掌聲如雷,激動的人們不能平靜。這早已超過了當時的皇帝到場只準三次鼓掌歡呼的標準,以致警察不得不出面干涉。第九交響曲的首演成功,給晚年的貝多芬以莫大的精神安慰。第九交響曲是貝多芬音樂創(chuàng)作的頂峰,也是音樂史上的最偉大的作品,是他全部思想的總結和情感的結晶,我國著

9、名學者豐子愷先生稱之為:“世間最偉大的杰品”。這部交響曲構思宏偉、氣吞山河,是一部包括生命的起源、生存、斗爭、發(fā)展、壯大至戰(zhàn)勝一切艱難困苦;人類的進化、形成,人類社會的發(fā)展、人類社會徹底解放自身,達到一個平等、自由、博愛、歡樂和神圣的理想世界的壯麗史詩,是達爾文的物種起源和馬克思的資本論的總和。全曲共為四個樂章,在作品中,貝多芬為能更明確深刻地表達自己的思想,為了向全人類說話,大膽地打破了交響曲的傳統(tǒng)形式,加入了人聲的合唱,故此作品又稱之為“合唱交響曲”。也是音樂史上第一部加入合唱的交響曲。第一樂章:音樂由弱奏加顫音開始,呈現(xiàn)出一種遙遠、朦朧而又平靜的、原始的遠古景象,但平靜的同時,又使人穩(wěn)約

10、感到有一種力量的燥動,感到平靜中正孕含著一種前所未有的生命。緊接著音樂由弱到強,由平穩(wěn)、低沉、朦朧、漸漸發(fā)展到明朗、剛勁、節(jié)奏鮮明和震撼人心。表現(xiàn)出在遠古時代的自然界,生命從無到有,由低等到高等,由弱到強,發(fā)展壯大起來,不可抗拒。這個過程也包含著人類的形成、生存和發(fā)展,與異常險惡的自然界進行頑強的搏斗,在斗爭中,人類變得更加強大。人類的出現(xiàn)是神圣的、必然的,必將成為自然界的主人。第一樂章的內涵恰似達爾文物種起源的濃縮版。第二樂章:表現(xiàn)人類在戰(zhàn)勝了眾多的艱難困苦之后的蓬勃發(fā)展。前進的車輪是不可阻擋的,這是歷史的必然。人類社會初始階段的蓬勃發(fā)展是在戰(zhàn)勝了自然界之后。而人類社會在自身的發(fā)展中又不斷地

11、出現(xiàn)新的矛盾。人類與自身存在的丑惡的東西的斗爭又變的漸漸突出,這種與自身的斗爭不同于與自然界的斗爭,具有更多的復雜性。貝多芬堅信人類最終會戰(zhàn)勝自身丑惡的東西。第二樂章是以光明必勝的堅定信念而結束。第三樂章是表現(xiàn)人們沉浸在哲理性的深思遠慮之中,同時也沉浸在歷史的回顧與總結之中。對為人類的進步、發(fā)展、解放而流盡最后一滴血的先輩們報以真誠的追憶和思念。在這思考與追憶、回顧與總結之中,人們展望未來,互相鼓勵、凝聚著新的力量、準備為迎接新的斗爭、為全人類得到徹底解放、得到神圣的歡樂和幸福,而進行最有意義的拼搏。第三樂章結束前的音樂已預示著暴風雨般的變革即將到來。第四樂章一開始音樂即如火山爆發(fā),顯示出巨大

12、的能量、沖破一切枷鎖,人類經過長時期積聚起來的力量爆發(fā)出來了,變革勢如破竹,摧毀一切封建丑惡的東西。變革為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的條件。音樂緊跟著片斷重復前三個樂章的主題,但都被代表人類渴望自由歡樂的旋律所打破。似乎在說:不要這些陳舊的東西,要創(chuàng)新,要前進。經過緊張而充分的準備之后。終于千呼萬喚地出現(xiàn)了歡樂頌主題,象征著人類經過艱苦奮斗之后,終于找到了通往自由歡樂的道路。歡樂頌主題首先由低音大提琴奏出,接著漸漸發(fā)展擴大到弦樂器和整個樂隊,并且力度和節(jié)奏越來越強,形成巨大洪流,勢不可擋,人們在通往自由歡樂的大路上迅猛前進。歡樂頌主題變奏之后,再次出現(xiàn)急風暴雨般的聲響。但這次引出的是人們發(fā)自內心的歌唱。由男中音領唱:“??!朋友們,不要唱舊的調子,讓我們暢快、歡樂地唱起來吧?!庇谑恰皻g樂頌”在領唱的帶動下,以合唱的形式加入了演奏的樂隊。歡樂頌歌詞是與貝多芬同時代的德國詩人席勒的詩句,貝多芬采用來表現(xiàn)了他的理想。在這兒我們必須了解,在歡樂頌的基本思想的理解中,貝多芬與席勒的不同,席勒認為歡樂是變成兄弟的前提,而貝多芬則認為自由平等博愛是歡樂的前提,人們必須努力爭取,才能獲得解放,歡樂不是上帝的贈品,而是靠人們去奮斗,歡樂屬于解放了的人們自己。 貝多芬第九交響曲以其嚴謹深刻的思想、永恒神圣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