魚欄嘴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版_第1頁
魚欄嘴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版_第2頁
魚欄嘴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版_第3頁
魚欄嘴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版_第4頁
魚欄嘴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批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保資證甲字第87號工程設計甲級號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中煤工程設計咨詢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二OO二年一月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報批稿) 院 長: 總工程師: 技術審核: 項目負責人:中煤工程設計咨詢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水保資證甲字第 87 號二OO二年一月設計單位:中煤工程設計咨詢集團重慶設計研究院水土保持方案設計人員名單專題名稱負責人職務、職稱水保證書編號技術審核丁吉震所總工程師教授級高工水土保持崗培(甲)級證(水)字(0624)號工程投資估算吳淼莊高級工程師水土保持崗培(甲)級證(水)字(0625)號水土流失預測水保植物措施李吉春工程師

2、水土保持崗培(甲)級證(水)字(0626)號水保工程措施項目負責人張耀閣工程師水土保持崗培(甲)級證(水)字(1036)號目 錄前 言 1 方案編制總則 21.1 編制目的及原則1.2 編制依據(jù)1.3 設計采用技術標準2 建設項目及項目區(qū)概況 62.1 建設項目概況2.2 建設項目區(qū)概況3 生產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預測 213.1 水土流失預測時段的劃分3.2 預測的內容和方法3.3 綜合分析4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 334.1 方案編制原則和目標4.2 防治責任范圍及設計深度4.3 水土流失防治分區(qū)及水土保持施總體布局4.4 水土保持分區(qū)防治措施4.5 水土保持方案論證分析4.6 施工組織設計和分

3、年實施計劃4.7 水土流失監(jiān)測5 工程投資概算及效益分析 525.1 工程投資概算5.2 效益分析5.3估算結論6 方案實施保證措施 626.1 組織領導和管理措施6.2 技術保證措施6.3 監(jiān)督管理措施6.4 資金保證措施7 結論及建議 647.1 結論7.2 建議8 附圖及附件 67前 言 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位于重慶綦江北部,水庫位于三角鎮(zhèn)古柏村附近的通惠河上,距縣城16km,距三角鎮(zhèn)5km,地理座標東經10644,北緯2905。項目以灌溉為主,兼有城鄉(xiāng)供水、防洪等綜合利用的中型水利工程,主要由水庫樞紐和灌渠兩大部分組成,水庫總庫容2520萬m3,正常蓄水位352m,設計灌溉面積7.45

4、萬畝,解決縣城、場鎮(zhèn)及農業(yè)人口20.33萬人和27.92萬頭牲蓄飲水。工程建設可保障綦江縣五個鄉(xiāng)農用水源,緩解綦江縣用水緊張的矛盾,對改變綦江縣面貌,為經濟環(huán)境協(xié)調發(fā)展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按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重慶市實施辦法”等,重慶江河水電咨詢公司委托我院編制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接受委托后即派員進行現(xiàn)場踏勘,對工程情況進行了解,編制出本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因考慮本工程目前正處于可行性研究階段,本方案設計深度按可行性深度進行設計。我院已于2001年12月完成了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并于2001年12月30日由重慶市水利局主持召開了本報告書的技術評審會(評審意

5、見可見本報告后的附頁),根據(jù)評審專家組意見,我方設計人員對本報告進行了補充、修改和完善,呈報水利局待批復。在報告編制過程中得到重慶市水利局、重慶江河水電咨詢公司、綦江縣水利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在此一并致謝,對報告中不足之處,敬請領導及專家批評指正。 方案編制總則1.1編制目的及原則1.1.1 編制目的及意義水土資源是人類賴以生存的基本條件,由于人為的開發(fā)活動,進一步導致水土流失的加劇,致使我國水土流失面積有逐年增大的趨勢,對水利基礎設施造成破壞,加劇江河湖泊的洪澇災害,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制約國民經濟的持續(xù)發(fā)展。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在建設過程中,將可能改變原有地貌,破壞庫區(qū)及用地的地表植

6、被,擾動地表,引起水土流失,因此需要采取相應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編制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目的就是貫徹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及“誰開發(fā),誰保持,誰造成水土流失,誰負責治理”的原則,在對工程所在地環(huán)境狀況進行實地調查,查清工程沿線現(xiàn)有的水土流失狀況及水土保持設施的基礎上,針對工程的建設特點,確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責任范圍,對工程設計中水土保持措施進行效果分析和論證,并對工程施工過程中可能產生的水土流失問題進行預測分析,提出切實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并落實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資金,以便將工程建設造成的水土流失防治納入工程建設的總體安排和年度計劃,

7、把工程的水土保持與土地資源合理開發(fā)利用結合起來,達到防治水土流失、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使環(huán)境與經濟協(xié)調發(fā)展的目的。同時,通過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的編制,為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及水行政主管部門,提供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施工及管理依據(jù)和建議。1.1.2編制原則嚴格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法、“重慶市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辦法”等有關法律、法規(guī)和“預防為主,全面規(guī)劃,綜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強管理,注重效益”的水土保持方針。依據(jù)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有關標準、規(guī)范及工程建設內容,確定水土流失的防治責任范圍,按照“因地制

8、宜,因害設防,重點治理與一般防治兼顧”的原則,采取符合有關技術規(guī)范要求的各項水土保持措施,做到工程措施與生物措施相結合,治理與土地利用相結合,形成項目建設水土保持綜合治理體系,并使其做到技術上可行、經濟上合理、盡量減少工程水土流失量、實施后具有明顯的生態(tài)環(huán)境效益。1.2編制依據(jù)1.2.1 法律、法規(guī)依據(jù)及有關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水土保持法實施條例;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辦法;重慶市實施辦法;重慶市水利電力局、重慶市計劃委員會、重慶市環(huán)境保護局渝水電水保19982號文“重慶市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

9、案報批管理辦法”;重慶市水利局渝水水保200015號文“重慶市水利局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編報審批工作的通知”。1.2.2 設計文件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項目建議書(重慶市涪陵區(qū)水利電力建筑勘測設計院,2001年9月編制);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重慶市涪陵區(qū)水利電力建筑勘測設計院,2001年12月編制);綦江縣城總體規(guī)劃1997年編制;綦江縣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2000年編制;重慶市綦江縣水土保持總體規(guī)劃報告2000年編制;1.2.3 水土保持設計委托書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編制委托書。1.3 設計采用技術標準開發(fā)建設項目水土保持方案技術規(guī)范(SL20498)

10、;水土保持綜合治理規(guī)劃通則(GBT57721995);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技術規(guī)范(GBT164531996);水土保持綜合治理效益分析(GBT157741995);土壤侵蝕分類分級標準(SL19096);防洪標準(GB5020194);四川省、重慶市水利水電建筑工程預算定額(97);四川省、重慶市水利水電工程施工機械臺班費定額(97)。2 建設項目及項目區(qū)概況2.1 建設項目概況2.1.1 項目名稱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2.1.2 項目建設位置重慶市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位于重慶市綦江縣三角鎮(zhèn)通惠河上游三岔河段的古柏村。魚欄咀水利工程壩址距三角鎮(zhèn)約5.0km,距綦江縣城約16.0km,對外交

11、通便利。項目地理位置及交通狀況見附圖1。2.1.3 項目建設性質新建。2.1.4 工程總投資項目工程總投資22992.29萬元,其中:水庫工程16374.91 萬元、灌溉工程5734.07萬元、供水工程883.31萬元。項目資金籌措方案為:灌溉及農村場鎮(zhèn)供水工程投資的55%由市級及以上國家補助投入,地方財政及受益群眾自籌按9%,不計息;其余16%向銀行貸款。2.1.5 承辦單位及主管部門 魚欄咀水利工程由重慶市綦江縣水利農機局統(tǒng)一領導,由綦江縣水利電力開發(fā)總公司下屬的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管理處直接管理。2.1.6 建設規(guī)模及布局1、工程建設規(guī)模魚欄咀水利工程設計為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寬6.0

12、0m,壩頂高程356.30m,水庫總庫容2520萬m3,水庫正常水位352.00m,水庫死水位325.00m,最大水位落差為27.00m,灌溉面積7.45萬畝(其中田4.54萬畝,土2.90萬畝),向綦江縣城供水338萬m3,向周圍場鎮(zhèn)供水437萬m3,向農村供水261.7萬m3。主要技術經濟指標見表2-1所示。表 2-1 魚欄咀水利工程主要技術經濟指標水庫工程序號及工程名稱單位技術指標序號及工程名稱單位技術指標1、正常水位m352土石方填筑萬m3137.25死水位m325可利用方萬m317.65總庫容萬m32520混凝土萬m35.00正常庫容萬m32290砌石萬m30.9758灌溉面積萬畝7

13、.454、施工2、水庫大壩工程總工期月36壩頂高程m356.30總工日萬個42.24壩軸線長m368高峰施工人數(shù)人/天10063、主要工程量平均施工人數(shù)人/天402開挖土石方萬m351.665、勞動定員人15渠系工程1、灌溉面積萬畝7.455、主要工程量2、渠道總長M35381土石方開挖萬m316.00明渠M/處33115/16砌石總量萬m35.10渡槽M/處435/5土石方回填萬m33.40隧洞M/處3373/6砼及鋼筋砼萬m33.35倒虹管M/處5086/4漿砌石萬m35.80水廠個66、施工3、提灌站總工期月26總裝機KW/臺1785/2總工日萬個97.13揚程M99高峰施工人數(shù)人/天2

14、2414、支渠平均施工人數(shù)人/天1245長度M109937、勞動定員人382、工程等級及防洪標準工程等級:魚欄咀水利工程是一座以灌溉為主兼顧場鎮(zhèn)及農村人畜引水、城市供水、鄉(xiāng)鎮(zhèn)供水、改善防洪的中型骨干水利工程,根據(jù)水利水電工程等級劃分及洪水標準SL252-2000,魚欄咀水利工程屬于等中型工程。建筑物標準及防洪標準:樞紐主要水工建筑物為3級,大型渠系建筑物、主干渠為4級,干渠渠系交叉建筑物及臨時工程均為5級?;炷撩姘宥咽瘔伟?0年一遇設計,1000年一遇校核。3、工程總體布局及主要建筑物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由魚欄咀水庫、灌渠以及城市供水幾部分組成。主要建筑物有擋水建筑物、泄水建筑物、引水隧洞和

15、渠系建筑物等。(1)水庫擋水建筑物設計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高程為356.30m,頁:8可P5-9壩軸線長368.00m,壩頂寬6.00m,防浪墻頂高程357.50m,防浪墻高1.20m,壩高68.8m,最低建基面高程287.50m,水庫最大壩寬83.31m,壩體上游壩坡1:1.4,下游壩坡于334m、312m處設置寬2m的馬道而形成幾級邊坡,各級邊坡坡度均采用1:1.4。工程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于大壩右岸的基巖上,平面上設置順直段將洪水泄入河床。溢洪道由控制段、調整段、反弧段、消力池和護坦組成,溢洪道全部采用鋼筋砼襯護。溢流堰采用寬頂堰溢流,堰頂高程為347.50m,溢流凈寬30.00m

16、,設置5孔6m6m露頂式平板鋼閘門;消力池長60.00m,深7.00m,池坎末端設護坦,護坦長41.60m、厚1.00m。工程引水建筑物布置于右岸壩肩,首部設岸邊直塔式放水塔,分三層取水,三層取水底板高程分別為325.00m、336.00m、347.00m,放水塔塔身前沿設置攔污柵。放水塔除前緣的導流底板和隧洞為C15砼外,其余都用C20砼。在放水塔末端接一條2.1m2.6m(寬高)城門洞型無壓隧洞,洞長485.50m,洞頂襯砌厚20cm的C20砼,洞內及洞底襯砌厚30cm的C20砼,底坡坡降1,過流量5.55m3/s,后接引水渠道。根據(jù)大壩施工總布置及場內交通需要,需新(擴)建場內公路4.1

17、0km,為碎石路面,路面寬6m。(2)渠系工程渠系采用明溝、渡槽、隧洞、倒虹管和提灌站等多種形式相結合的方式。干渠總長頁:9可p8-221.89km,支渠總長10.99km。共有明渠16段,合計長33.115km,最長段4.2km,倒虹管4段,合計長5.086km,隧洞6個長3.373km,最長段1.64km,渡槽5個,合計長0.435km,提灌站2個,合計長0.494km,水廠6個。由于渠系工程線路長,且無大型機械設備進場,故不單設施工公路,渠系工程所需外購材料,可通過各村級公路人工運輸至工區(qū)。渠系分總干渠、左、右干渠、青岡榜支渠及其交叉建筑物、提灌站等幾大部分:總干渠:總干渠總長5183m

18、,其中有渡槽4座,分別為大屋基渡槽、寨門渡槽、長灘子渡槽以及三翹渡槽,總長度255m;隧洞2座,分別為黃桷林隧洞和新屋基隧洞,全長1138m;扣除渡槽和隧洞后,渠道全長3690m。左干渠:左干渠全長7687m,有倒虹管2處,分別為柏香林和后灣倒虹管,長度分別為388m和700m,管徑均為1000mm;有提灌站一處,提水流量0.5m3/s,提升高度63.00m,設兩臺350S75A水泵;渠道全長6190m,其中柏香林倒虹管至后灣倒虹渠道長3700m,渠道斷面形式1.601.60m。后灣倒虹管至張家廟提升站渠道長24900m,渠道斷面1.501.60m。右干渠右干渠總長11518m,建有隧洞、渡槽

19、、倒虹管以及渠道。右干渠有黃土崗隧洞斷面尺寸1.902.15m,長度235m,中屋基隧道,長度為150m。渡槽1處,斷面尺寸2.11.90m,倒虹管兩處,分別為通惠倒虹管和過江倒虹管,通惠倒虹管長2082m,管長1000mm,過江倒虹管管長2266m,管徑600mm。渠道長度為6705m,其中通惠倒虹管以前至右干渠斷面尺寸為1.901.85m,長度2405m,通惠倒虹管以后長度為4300m,斷面尺寸為1.601.50m。青岡榜支渠青岡榜支渠總長10993m,有隧洞兩處,分別為陳家榜隧洞和斑竹林隧洞:陳家榜隧洞斷面為1.601.80m,洞身長210m,斑竹林隧洞斷面尺寸為1.501.80m,洞身

20、長1640m。渠道陳家榜以前至青岡榜支渠長7540m,渠道斷面尺寸為1.401.40m,陳家榜隧洞以后至斑竹林隧洞渠道長1450m,渠道斷面尺寸為1.301.20m。提灌站:青岡榜支渠設青岡榜提灌站,提水流量為0.6m3/s,提升高度為35m,水泵采用280Kw的350S75A型水泵。(3)城市供水工程水廠有6個,考慮除古南鎮(zhèn)文龍村二社境內的文龍水廠規(guī)模稍大外,其余均較小,因而設計中僅考慮了文龍水廠的建設,其建設內容包括進廠公路、生產區(qū)、辦公及生活區(qū),占地8376m2,其中生產區(qū)占地面積4048m2,建筑占地1479m2,辦公區(qū)占地面積3442m2。另建進廠公路長170m。水廠設有化驗室、機修

21、室、值班室等。4、工程征地占用情況工程總占地1109.77畝,其中:工程永久性占地737.70畝(其中田405.73畝,土225.93畝,集體荒地47.30畝,林地58.74畝);臨時占地(不包括渣場):372.07畝(其中田204.64畝,土111.63畝,集體荒地35.72畝,零星林地20.08畝)。水庫淹沒區(qū)征地1425.14畝(其中田473.99畝,土444.35畝,河灘地143.6畝,林地356.70畝魚塘4.5畝,苗圃2畝)。5、移民安置本工程水庫在正常蓄水位時,因淹沒需遷移人口304人,移民安置實施辦法結合當?shù)貙嶋H,充分考慮淹沒區(qū)各村(組)對移民安置的意見,以“農業(yè)安置”為主,堅

22、持“以土為本”、“誰受益,誰負擔”的原則。移民安置擬采用“部分集中、整體分散”相結合的辦法,通過“就近后靠”、“投親靠友”、“鄉(xiāng)內調濟、外遷安置”多種渠道予以安置解決。6、工程施工設計及進度計劃(1)施工設計壩區(qū)施工設計:壩基、溢洪道基礎石方明挖采用小梯段臺階爆破,自上而下分層進行,采用潛孔鉆鉆孔,人工裝藥放炮,1.5m3裝載機配510t自卸汽車出渣;導流隧洞和放水隧洞開挖,采用全斷面開挖法,氣腿式風鉆鉆孔,人工裝藥爆破,0.5m3自卸礦斗車軌道運輸出渣,隧洞周邊采用光面爆破。壩體填筑包括壩體鋪料、整壓和壓實三個主要工序,按流水作業(yè)進行組織施工,壩體鋪料用自卸車由壩兩側同時運料上壩;壩體碾壓采

23、用牽引式SD8013.5振動碾逐層壓實;壩下游面護坡,采用人工削坡,利用斜坡碾壓實,并自下而上干砌塊石護坡,速度與大壩壩體上升相差1m左右。趾板砼澆筑采用集中拌料、汽車運輸、砼直接入倉法進行澆筑。固結灌漿和帷幕灌漿采用集中拌漿,自下而上分段灌漿。渠系施工設計:明渠開挖采用鑿巖機鉆空爆破,人工開挖出渣,開挖襯砌采取流水作業(yè);隧洞施工采用全斷面開挖,氣腿式風鉆造孔爆破,人工開挖出渣,機械送排風;渡槽施工用人工開挖運輸覆蓋層,基巖用機械鉆空,電雷管爆破,棄渣就地解決,砂石料就近解決,砼澆筑采用人工機械配合澆筑;倒虹管施工用人工開挖運輸覆蓋層,棄渣運至指定棄渣場,砂石料就近解決,砼澆筑采用人工機械配合

24、澆筑;提灌站施工采用鑿巖機造孔爆破,人工開挖,砼鎮(zhèn)支墩采用木?,F(xiàn)澆,鋼管由汽車運至工區(qū),其它鋼部件現(xiàn)場焊接。(2)主要材料及來源工程建設所需鋼材、木材、水泥汽油、柴油等主要由綦江縣供應,綦江縣電網覆蓋本區(qū),供電質量完全可以得到保證,施工用水由原有渠道引入。主要原材料需要量見表2-2所示。表2-2 主要原材料需要量序號材料名稱單位壩區(qū)工程渠系工程數(shù)量備注數(shù)量備注1水泥t21429147922鋼筋t7275713木材m345627142#炸藥t2062195汽油t20176柴油t4513212(3)采挖及棄土棄渣壩區(qū)施工部分:包括大壩、溢洪道、取水口砼拌和系統(tǒng)、施工工廠及生活設施的施工。大壩所需堆

25、石料約112.69萬m3,砼所需骨料約8.70萬m3。工程設計選定在下壩址右壩肩山頂平臺的嚴家壩及陳家壩兩個料場、位于隆盛場南側距壩址18km的龍洞溝骨料場和下壩址上游的田壩子土料場。嚴家壩料場儲量200萬m3,為主料場,陳家壩料場儲量240萬m3,為備用料場,兩個料場均滿足工程要求,可做為本方案的取料場;龍洞溝骨料場有公路與壩址區(qū)相通,儲量大于200萬m3;田壩子土料場為河流沖積階地,為粉質粘土,儲量約6萬m3,料場距壩址較近,儲量及質量滿足圍堰用料要求。為減少對區(qū)域環(huán)境的不良影響,工程采取集中堆渣方式,根據(jù)現(xiàn)場地形,在距壩址右岸下游350.00m的大屋基和距壩址左岸下游300.00m的大樹

26、嘴處各設一個集中渣場,大屋基渣場容量約為40萬m3,大樹嘴渣場容量約為10萬m3。土石方平衡表見表2-3。表2-3 壩區(qū)土石方平衡表 單位:m3序號工程項目名稱單位施工導流擋水建筑物溢洪道放水塔合計可利用量棄渣量1土方明挖353045942石方明挖800896004680011483石方洞挖83406153142120974126708884灌溉渠系施工部分:包括總干渠、左干渠、右干渠、青岡榜支渠及其交叉建筑物、提灌站等的施工。由于渠系工程施工工作面大、工程分散,且渠系工程沿線天然礫石缺乏,需外運,由于渠系工程沿線天然塊石料豐富,且儲量大、強度高,開采、運輸方便,充分利用工程開挖石方,不足量可

27、就地取材,但應防止亂開、亂挖。對于工程施工棄渣,考慮在較長的隧洞和開挖工程量大的倒虹管、提灌站附近設集中渣場,渠系工程及水廠的施工渣場設計中考慮有10個渣場。渠系工程總開挖土石方量約為m3、石方洞挖10349m3、砌石總量50985m3、土石方回填30762m3。(4)施工進度本工程施工總工期為36個月(包括準備工期7個月)。從第一年8月開始導流隧洞工程和大壩基礎施工,第二年1月底河床截流,3月前完成基坑開挖,同年5月汛期來之前完成趾板底部砼的澆筑,汛期來時停工渡汛。第二年10月初大壩恢復施工,開始高強度的堆石填筑,至第三年4月底,壩體已達到296.60m高程,汛期來水由導流隧洞和放空底管共同

28、放泄,壩體繼續(xù)填筑至第三年底基本完成。帷幕灌漿至第四年5月完成,3月初開始封堵導流隧洞,6月初開始發(fā)揮效益。其中渠系工程總工期安排為26個月,與樞紐工程同時進行。2.2建設項目區(qū)概況2.2.1 自然環(huán)境概況1、地質概況區(qū)域地質:本區(qū)地處黔北中高山與川東低山丘陵區(qū)的過渡帶,由西北至工程位于重慶市綦江縣北部,地處黔北中高山與川東低山丘陵區(qū)的過渡帶,由西北至東南地形逐漸升高。西北屬“川南低山丘陵區(qū)”,海拔190500m,高差300m以下;東南屬“黔北中高山區(qū)”,海拔12001400m,高差800m,地形陡峻,切割強烈;中部過渡地帶屬中山區(qū),海拔5001200m,高差300800m。通惠河在三角鎮(zhèn)以上

29、呈由北向南流向,在三角鎮(zhèn)處折向西,河谷切割相對較淺。壩址區(qū)以上河谷相對較窄,壩址區(qū)以下河谷開闊,兩岸多殘留級階地平臺。本區(qū)大地構造單元位于揚子準地臺川東臺坳的川東褶皺帶與川鄂湘黔隆起褶皺帶西緣交接部,又處于川黔南北構造帶與筠連赤水東西向構造帶上,構造較復雜,地質構造呈向西突出、輾轉彎曲的弧形構造,發(fā)育梳狀背向斜,向斜箱狀寬緩,背斜狹長,軸部多伴生斷裂構造,具線狀、弧形狀特征。區(qū)域無大斷裂,處于相對穩(wěn)定的地塊,地震基本烈度度。水庫地質環(huán)境:水庫正常蓄水位在352.5m,庫水回水位至三岔河口下游約550m,庫長約4.75km,相應庫容2610萬m3。通惠河在庫區(qū)段由北向南流,平均坡降12.2,為區(qū)

30、域最低排泄基準面。在庫區(qū)河谷兩岸由軟硬相間的粘土巖、砂巖構成巖質邊坡,粘土巖出露地帶多為1025緩坡,砂巖分布段多為陡崖,呈階梯狀分布,庫岸總體穩(wěn)定性較好。據(jù)本工程的地質勘察報告調查表明:右岸順向坡不良物理地質現(xiàn)象不發(fā)育,左岸為逆向坡;庫區(qū)未發(fā)現(xiàn)大規(guī)模的、對水庫運行有影響的滑坡堆積體,在第一岸坡上、第二岸坡坡腳局部,分布有小規(guī)?;麦w、崩塌體及危巖體,分布較分散,即使水庫蓄水局部失穩(wěn),不會影響水庫庫容及水庫正常運行。壩區(qū)工程地質:通惠河在壩區(qū)呈“S”展布,在黃桷灣呈SW向流入上壩址,在田壩子折向SE后,逐漸折向S流入下壩址,在油草河溝處向W流出壩區(qū),河床寬1225m,水深0.51.0m,河底多

31、為崩積塊石。壩區(qū)位于構造剝蝕低山丘陵區(qū),地形起伏不大,山體總體呈南北向展布,與河谷發(fā)育相近;兩岸臨河峰頂高程500600m,岸坡左陡右緩;近河谷出露厚層砂巖,形成陡崖,河谷相對較窄,呈“U”型,陡崖頂部以上地形開闊。壩區(qū)出露地層為侏羅系上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的第三第五段地層,第四系河流沖洪積、松散堆積體,零星分布河谷兩岸地帶。壩區(qū)地質構造簡單,未見斷層,巖層向斜走向N10W。壩區(qū)兩岸的厚層砂巖中,構造裂隙和卸荷裂隙發(fā)育,易產生危巖體或崩塌堆積體,且多在砂巖腳下分布,規(guī)模較小,厚度一般在15m,成分為碎石、塊石、粘土混雜。位于壩址附近的崩塌堆積體在下壩址左岸壩肩處,為塊碎石夾粘土,厚度不大,壩肩開挖時可清

32、除。在下壩址右岸河邊趾板線附近見一覆蓋層滑體,由粘土加碎石組成,滑體方量約0.25萬m3,規(guī)模小,易于清除,不會對趾板線構成影響。灌渠工程地質:灌渠線路途徑三角鎮(zhèn)向斜西翼,后到達石油溝背斜核部及背斜南側傾伏端,經歷了多種地形地貌單元及地層巖性,為構造剝蝕中低山丘陵地貌景觀。沿線多見渾圓山丘、單面山,溝谷相對發(fā)育,地形坡度相差較大,一般1020,局部大于30。區(qū)內出露中生界侏羅系上統(tǒng)蓬萊鎮(zhèn)組(J3P)至下統(tǒng)自流井組頂部地層及新生界第四系河流沖洪積、殘坡積、滑坡堆積等,發(fā)育少渠線穿7處堆積層滑坡,2處目前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其他5處多不穩(wěn)定,但滑坡厚度26m,寬50130m,加強處理后多可成渠。隧洞圍巖

33、多為類砂巖、類粘土巖,具有成洞條件,通惠倒虹管巖體強風化深度5m,鎮(zhèn)墩置于弱風化巖體上,其他工程地質條件均滿足建筑要求。2、土壤、植被庫區(qū)土壤以紫色土為主,植被主要有常綠針葉、闊葉混交林及林下灌木組成,植被破壞嚴重,覆蓋率較低。項目區(qū)受人為干擾大,土地墾殖指數(shù)高,已無成片的森林植被,植物主要以農作物為主,在道路、農民房前屋后、路邊和河岸以及部分山頭上零星分布些林木,無國家重點保護樹種。3、氣象、水文氣象:擬建工程屬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區(qū),具有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冬暖春早、日照少、氣溫不穩(wěn)定、地區(qū)差異大、伏旱頻繁等特點,工程所在區(qū)多年平均氣溫18.7,極端最低氣溫-1.7,極端最高氣溫4

34、2.7,多年平均濕度為77%,相對濕度小于10%,多年平均風速1.5m/s,最大瞬時風速26.0m/s,多年平均降水量為1046.6mm,最大降雨量1348.6mm,最小年降雨量760.4mm,降雨在年內分配上不均勻性較突出,5-10月降雨量占全年的76-80%,11月至次年的4月降雨量僅為全年降雨量的20-24%,最大月平均降雨多在6月,可達人年的30-40%。水文:魚欄嘴水利工程建設區(qū)位于通惠河上游三岔河段的古柏村,通惠河(古名龍角溪)屬綦江的一級支流,發(fā)源于巴南南部陳家鄉(xiāng)石橋鋪村,流至樂興、三角場,在石南鎮(zhèn)石佛崗注入綦江,河流全長37.6km,流域面積194.1km2,河面寬度10-15

35、m,落差達771m,平均比降9.7。通惠河綦江魚欄咀水利工程水庫大壩壩址處多年平均流量1.18m3/s。水庫大壩壩址以上集雨面積為74km2,河段長度為16.53km,平均比降為33.85,控制流域內的海拔高程在292-980m間。該段河流具有山溪河流特性,洪水由暴雨形成,由于河谷深切,岸坡陡峭,河床比降大,水流湍急,河水陡漲陡落。2.2.2 社會經濟概況綦江縣幅員面積2186.9km2,轄23個鎮(zhèn)、10個鄉(xiāng)。據(jù)2000年統(tǒng)計,全縣總人口94.9萬人,其中農業(yè)人口75.8萬人,城鎮(zhèn)人口19.1萬人。據(jù)綦江縣2000年統(tǒng)計,工農業(yè)總產值48.1億元,國內生產總值為53.1億元,其中第一產業(yè)為12

36、.4億元,第二產業(yè)為11.3億元,第三產業(yè)為11.4億元,農民人均收入2207元,職工人均工資6440元,綦江縣是一個農業(yè)大縣,根據(jù)綦江縣統(tǒng)計結果,全縣有耕地面積135.1萬畝,其中田68.7萬畝,土66.4萬畝,人均耕地為1.43畝,人均田0.73畝。營糧食作物和經濟作物,糧食作物以水稻、小麥、紅茹等為主,經濟作物主要有油菜、花生、水產品、蠶桑、甘庶、藥材等為主。綦江縣人均糧食產量為951斤,人均水稻441斤。根據(jù)綦江縣總體規(guī)劃,擬在2010年實現(xiàn)農村人口人平純收入達5000元,糧食產量50萬噸,人均糧食579kg,蠶業(yè)產量5000噸、烤煙產量12000噸,水果產量3000萬噸。2.2.3

37、項目區(qū)發(fā)展規(guī)劃根據(jù)綦江縣城市發(fā)展規(guī)劃,擬將古南鎮(zhèn)建成綦江縣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和文化中心,是規(guī)劃的第一、二、三產業(yè)的主要基地。綦江縣為農業(yè)大縣,根據(jù)其規(guī)劃,擬在魚欄咀水利工程灌區(qū)的通惠建高效生態(tài)農業(yè)科技開發(fā)示范園區(qū),園區(qū)總面積達13.31km2,南北長5.5km,東西寬5km,該科技園區(qū)建設已列入綦江縣第十個五年計劃的重點項目之一。根據(jù)綦江縣土地利用總體規(guī)劃(1996-2010年),工程灌區(qū)內的三角、古南以及新盛為綦江的產糧區(qū)之一,其基本農田保護區(qū)占耕地總面積的85-88%,耕地以及基本農田面積分別如表2-4所示。表 2-4 工程灌區(qū)基本農田保護區(qū)情況一覽表單位耕地面積基本農田小計公頃水田公頃

38、旱地公頃小計公頃占耕地比例%水田公頃旱地公頃古南鎮(zhèn)6892.43465.73426.760411三角鎮(zhèn)4065.22725.11340.13480.7852312.51168.2新盛鎮(zhèn)2812.61144.21668.42401.6851138.51263.12.2.4 水土流失現(xiàn)狀及防治情況1、水土流失現(xiàn)狀及原因綦江魚欄咀水利工程所在地均為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范疇,根據(jù)調查,綦江縣地處低山丘陵地區(qū),山多坡陡,保水能力差,生態(tài)環(huán)境惡化,水土流失較嚴重,農業(yè)生態(tài)失衡,大于25度坡耕地面積達16.9萬畝,占耕地面積的12.8,加之又處于川南伏旱區(qū),干旱嚴重。擬建工程所在的水源部分

39、以及灌區(qū)土多田少、蓄水設施嚴重不足,旱澇災害頻發(fā),農業(yè)生產受到嚴重制約,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較為脆弱。工程區(qū)涉及鄉(xiāng)鎮(zhèn)幅員面積449.23km2,水土流失面積212.49km2,水土流失面積占本區(qū)幅員面積的47.30%,屬綦江縣低山中度流失區(qū)。年均土壤侵蝕總量92.07萬t,平均侵蝕模數(shù)4333t/km2年,水土流失較為嚴重。本區(qū)域水土流失類型主要有面蝕、溝蝕及重力侵蝕,工程區(qū)水土流失類型以面蝕為主。工程區(qū)紫色砂泥巖分布較廣,含深色礦物,吸熱快,在地面溫度變化的影響下,易風化,一旦遇到暴雨即造成嚴重的水土流失;其次,坡耕地土壤松散,坡度大,植被差,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由于近年來森林植被遭到嚴重破

40、壞、陡坡開墾、耕作粗放、開發(fā)建設過程中忽略水土保持等原因,使項目區(qū)生態(tài)環(huán)境日益惡化。2、水土流失防治情況綦江縣至開展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以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積為91.33平方公里,但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剛起步,人員少,水土流失的嚴重狀況還未扭轉。3、水土流失防治規(guī)劃根據(jù)土地利用現(xiàn)狀,合理調整土地利用結構,調整重點是進行坡改梯和擴大經果林面積,結合水保林工程建設,增加區(qū)域森林覆蓋率。要求在2015年全縣達到農業(yè)人均基本農田0.8畝以上,林草面積達到宜林宜草面積的80%以上,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達到80%以上,控制土壤侵蝕量在70%以上。3生產建設過程中水土流失預測綦江縣魚欄咀水利工程在施工建設過程中,由于

41、壩基開挖、渠系工程的明石開挖、區(qū)內公路建設、兩岸岸坡清理及采料場的取料等,將涉及大量的土石方開挖及棄渣,受雨水的沖刷,不可避免地產生水土流失,是一種典型的人為加速侵蝕,流失類型主要為面蝕、溝蝕。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相應建設一定的水土保持設施工程,水土流失量可得到一定的、有效的控制。3.1水土流失預測時段的劃分本工程次預測時段為建設期和運行期兩個時段,重點預測時段為工程建設期。3.2預測的內容和方法根據(jù)該工程建設施工的特點和工程的實際情況,水土流失預測內容主要為:(1)工程對原生地表及植被的占用和破壞情況的預測;(2)工程在建設過程中的棄渣、棄石、棄土數(shù)量的預測;(3)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預測;(4

42、)工程建設及運行期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的預測,包括工程建成、水保工程完工后的水土流失狀況。3.2.1 擾動原地貌、損壞土地和植被的面積1、工程永久性占地本工程永久性占地是指被工程建筑物永久占用,不能恢復原土地功能的永久性用地,包括:壩區(qū)工程、渠系工程(包括水廠)、工程管理范圍以及永久性公路等的占地。工程永久性占地總計737.70畝,其中:耕地631.66畝(其中田405.73畝,土225.93畝),集體荒地47.30畝,林地58.74畝。2、工程臨時占地工程臨時占地是指工程施工中用地,工程完工后可以恢復原土地功能的臨時性用地。包括工程建設中的臨時公路、臨時倉庫、臨時設施堆放場地、料場、臨時住房

43、以及臨時渣場。臨時占地507.07畝頁:22372.07+261,料場占地126畝,渣場占地261畝(耕地193.3畝,荒地47.5畝,零星林地20.2畝)。3、水庫淹沒區(qū)征地范圍本工程完工,水庫蓄水后,在其校核洪水位以下均將受到淹沒,原地貌水文特性將改變,水庫水位變幅區(qū)部分植被將被破壞。此部分水庫淹沒區(qū)征地1425.14畝(其中田473.99畝,土444.35畝,河灘地143.6畝,林地356.70畝(用材林62.00畝,薪炭林279畝,防護林15.70畝),魚塘4.5畝,苗圃2畝,房屋14869m2,四級公路3km,山坪塘1座(300m3)。4、工程管理范圍用地包括各水工建筑物周圍和水庫土

44、地征地用線以內的庫區(qū),即:水庫校核洪水位以下區(qū)域,水庫大壩坡腳及壩端外100m,擋水、泄水、放水建筑物邊線外50m,渠系(渠頂)兩邊各3m的范圍,及工程施工生產、生活區(qū)的征占地范圍。這些工程管理范圍均已計入工程永久和臨時占地中。5、工程影響區(qū)本工程影響區(qū)主要指移民安置區(qū)及渠道開挖邊線外5米范圍,移民安置區(qū)動遷人口304人,遷建房屋14869m2,恢復及改道四級公路3km,移民安置區(qū)面積13.68畝,還建公路面積27畝,渠系影響區(qū)的面積約為523.22畝,共計563.9畝。根據(jù)以上分析,本工程永久占地、臨時占地、淹沒區(qū)征地及工程影響區(qū)總計占地3332.81畝,這些用地將因工程建設活動的逐步開展而

45、受到不同程度的擾動和破壞,地表植被極其水保設施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使原有水保設施功能減弱或喪失。魚欄咀水利工程建設擾動、破壞土地情況詳見表3-1所示。表3-1 工程擾動、破壞土地分類表 單位:畝序號項目耕地林地荒地灘地苗圃魚塘合計1永久占地壩區(qū)工程185.21718.9000221.12渠系工程410.3531.0820.01000461.443水廠(包括進廠公路)5.63.43.600012.64辦公及生活區(qū)2.66210005.665永久公路27.855.263.7900036.9小計631.6658.7447.3000737.76臨時工程臨時施工占地211.3213.0321.7200

46、0246.077料場104.957.05140001268渣場占地193.320.247.5000261小計509.5740.2883.22000633.079庫區(qū)淹沒918.34356.70143.624.51425.14小計918.34356.70143.624.51425.1410工程影響區(qū)移民安置3.682800013.6811渠系影響范圍338.5101.5283.2000523.22小計342.18103.5291.2000536.9合計2401.75559.24221.72143.624.53332.813.2.2 工程棄渣量預測根據(jù)本工程的施工特點和布局,本工程棄渣主要包括壩區(qū)

47、工程、渠系工程、料場、施工場地的建設及移民拆遷、安置所造成的棄渣。1、壩區(qū)工程建設棄渣(1)導流工程導流工程土石方開挖4330m3,石方洞挖8340m3,棄渣量12670m3。(2)擋水工程擋水建筑物設計采用混凝土面板堆石壩,壩頂高程為356.30m,頁:24可P5-9壩軸線長368.00m,壩頂寬6.00m,防浪墻頂高程357.50m,防浪墻高1.20m,壩高68.8m,最低建基面高程287.50m,水庫最大壩寬83.31m。其土石方開挖m3,石方洞挖615m3,棄渣量m3。(3)溢洪工程工程泄水建筑物溢洪道布置于大壩右岸的基巖上,平面上設置順直段將洪水泄入河床。溢洪道由控制段、調整段、反弧

48、段、消力池和護坦組成,溢洪道全部采用鋼筋砼襯護,溢流堰采用寬頂堰溢流。其土石方開挖m3,土石方回填43500m3,棄渣量m3。(4)放水工程工程引水建筑物由岸邊直塔式放水塔、塔身前沿設置攔污柵及放水塔末端2.1m2.6m(寬高)城門洞型無壓隧洞(長485.50m)組成。其土石方開挖量5742m3,石方洞挖3142m3,土石方回填0m3,棄渣量為8884m3。其中(1)(4)的棄渣中有m3(包括溢洪工程土石方回填43500m3)利用,故以上部分總棄渣m3。(5)壩區(qū)公路根據(jù)大壩施工總布置及場內交通需要,需新(擴)建場內公路4.10km,為碎石路面,路面寬6m。根據(jù)實地情況測算,開挖土石方量為20

49、100m3,回填2530m3,則產生棄土石渣17570m3。2、渠系工程建設棄渣渠系包括明溝、渡槽、隧洞、倒虹管和提灌站等。干渠總長頁:25可p8-221.89km,支渠總長10.99km。渠系工程總開挖土石方量約為m3,石方洞挖10349m3,土石方回填30762m3,棄渣量為m3。3、料場棄渣料場根據(jù)大壩所需填筑量的需要開采,本工程需要堆石料約112.69萬m3,砼所需骨料約8.70萬m3。料場開采的表土及無用層可作為料場的回填,可臨時堆放于料場旁,待于回填,棄渣量不納入本方案的水土流失預測范圍。4、水廠及工程區(qū)建設棄渣因水廠占地12.6畝,工程建設區(qū)包括施工場地、辦公及生活區(qū)等,占地5.

50、66畝,結合工程實際情況,開挖土石方量10100m3,回填5300m3,產生棄渣量為4800m3。5、移民拆遷、安置所造成的棄渣魚欄咀水庫庫區(qū)淹沒共遷移304人,淹沒房屋面積14869m2,據(jù)抽樣調查,拆除1m2磚房棄渣為0.10.2m3,拆除1m2土坯房棄渣為1.21.4m3,按拆遷區(qū)情況可推算移民舊房拆除產生棄渣13382m3,遷后重建約產生棄渣4500m3。因此,移民將產生棄渣17882m3。因此,本工程共產生棄渣約為m3,棄渣總量見表3-2所示。表3-2 魚欄咀水利工程總棄土、石渣量 單位:m3序號工程名稱土石方開挖土石方回填利用棄土、石渣量1壩區(qū)工程2渠系工程307623料場04水廠

51、及工程區(qū)10100530048005移民拆遷、安置178826合計3.2.3 損壞水土保持設施面積和數(shù)量根據(jù)工程實地調查,本工程建設區(qū)征地范圍及原生地貌水土保持設施主要為梯田梯地、林草地、苗圃、魚塘及山坪塘,淹沒區(qū)還將淹沒公路3km。魚欄咀水利里工程破壞水土保持設施情況見表3-3所示。表3-3 魚欄咀水利里工程破壞水土保持設施統(tǒng)計表 單位:畝 水保設施項目梯田梯地林(草)地苗圃魚塘山坪塘(300 m3)分區(qū)合計田土壩區(qū)工程區(qū)16.214.61747.8渠系工程區(qū)49.722.731.08103.48水廠(包括進廠公路)0.20.63.44.2辦公及生活區(qū)0.40.322.7永久公路0.50.9

52、5.266.66臨時施工區(qū)24.215.713.0352.93料場11.85.87.0524.65渣場25.317.320.262.8淹沒區(qū)85.380.7356.724.51(個)529.2(含300m3山坪塘1個)移民安置0.70.323.0渠系影響范圍61.319.7101.52182.52合計275.6178.6559.2424.51(個)1019.94(含300m3山坪塘1個)3.2.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預測1、預測原則魚欄嘴水利工程壩基開挖,兩岸岸坡清理,公路改擴建,管線基礎開挖等將涉及大量土石方開挖,開挖數(shù)量為m3,棄渣達m3。管線施工結束后即可逐步恢復其自然景觀,其余各施工區(qū)的棄渣處理將成為本工程水土保持的重點,處理不當將會造成新的人為水土流失。根據(jù)工程特點,對樞紐工程、渠系等擾動原地貌、土地和植被造成原地表水土保持功能降低甚至喪失的水土流失,采取以點代面的原則,2、預測方法本次典型工點的水土流失強度預測,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