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的文學立場和人格精神.ppt_第1頁
魯迅的文學立場和人格精神.ppt_第2頁
魯迅的文學立場和人格精神.ppt_第3頁
魯迅的文學立場和人格精神.ppt_第4頁
魯迅的文學立場和人格精神.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品 讀 魯 迅,中文系專業(yè)選修課,本課程宗旨: 品讀魯迅其人其文,由研讀而學習 本課程學習方法: 1、閱讀魯迅原著,提倡朗讀、旁批、仿寫、寫讀后感等多種途徑來學習; 2、大量閱讀相關(guān)參考書; 3、提倡討論與合作、探究式學習; 4、提倡寫小論文。,參考書目 1、魯迅全集,人民文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2、魯迅批判,李長之著,北京出版社,2003年1月 3、走進當代的魯迅,錢理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年11月 4、魯迅作品十五講,錢理群著,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9月 5、魯迅九講,錢理群著,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月 6、魯迅其書、魯迅其人,張杰、楊燕麗選編,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2、2002年3月,7、“回望魯迅”書系(一套22本),孫郁、黃喬生主編,河北教育出版社 8、“一個人的魯迅系列”(一套4本),林賢治著,復旦大學出版社 9、21世紀:魯迅和我們,一土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1年3月 10、魯迅與我七十年,周海嬰著,南海出版公司,2001年9月 11、魯迅詩詞解析,張恩和編著,吉林文史出版社,1999年10月 12、魯迅詩歌注,周振甫著,江蘇教育出版社,2006年1月,觀看視頻: 1、八集紀錄片:先生魯迅 2、百家講壇:孔慶東講魯迅 3、電影紀錄片:魯迅傳 4、名人堂:魯迅是誰 5、子午書簡:品讀魯迅 6、鳳凰大視野:魯迅與梅蘭芳,第一講 魯迅的文學立場與人格精

3、神,前言:今天,我們?yōu)槭裁葱枰斞福?1、魯迅形象的演變 留學生教師公務(wù)員文化名人左翼斗士 (1)“神化”:“方向”,“主將”,“導師” (2)“俗化”:“父親”,“丈夫”,“兒子” (3)“頌魯”與“反魯”:,2、追問:真正的魯迅是怎樣的? 錢理群:我們?yōu)槭裁葱枰斞?魯迅對于現(xiàn)代中國,對于我們民族的特殊的,僅僅屬于他的,非他莫有的意義和價值在哪里? (1)他不是神,是人,和我們一樣的普通人。但,魯迅又和我們,和大多數(shù)中國人不一樣:他是一個特別,因而稀有的人。因此,我們才需要他。,(2)而且,魯迅還向一切公理、公意、共見、定論.提出質(zhì)疑和挑戰(zhàn)。畫家陳丹青按胡塞爾的定義:“一個好的懷疑主義者是

4、個壞公民”,斷定“不管哪個朝代”,魯迅“恐怕都是壞公民”,這是確乎如此的:魯迅就是一個“好的懷疑主義者”和“壞的公民”。 (3)我們應(yīng)該到魯迅那里去聽他“隨便談?wù)劇?,他的特別的思想會給我們以啟迪。是“思想的啟迪”,和我們一起“尋路”;而非“行動的指導”,給我們“指路”,這才是魯迅對我們的意義。 (4)不是主將,不是方向,不是導師,就可以看出,魯迅在整個現(xiàn)代中國思想文化體系、話語結(jié)構(gòu)中,始終處于邊緣地位,始終是少數(shù)和異數(shù)。,(5)他和以充當“導師”、“國師”為追求的知識分子的根本區(qū)別,就在于他從不看重(甚至藐視)社會、政治、思想、文化、學術(shù)的中心位置,他也不接受體制的收編,他愿意“站在沙漠上,看

5、看飛沙走石,樂則大笑,悲則大叫,憤則大罵”,他就是要在體制外的批判中尋求相對的思想的獨立與自由。 (6)能否容忍魯迅,這是對當代,以及未來中國文化發(fā)展的寬容度、健康度的一個檢驗。,(7)而魯迅同時又質(zhì)疑他自己,也就是說,他的懷疑精神最終是指向自身的,這是他思想的徹底之處,特別之處,是其他知識分子很難達到的一個境界。 (8)他期待,并幫助我們成長為一個有自由思想的,獨立創(chuàng)造的人這就是魯迅對我們的主要意義。 (9)而魯迅思想與文學的獨立自主性,無以歸類性,由此決定的他的思想與文學的超時代性,也就使得我們今天面對我們自己時代的問題,并試圖尋求新的解決時,魯迅的思想與文學或許是一個特別值得注意和重視的

6、精神資源。,(10)更難能可貴的是,魯迅同時又是一個能夠?qū)⒆约旱乃枷胱非笞優(yōu)閷嵺`的知識分子。他的前述邊緣的,異類的,反體制的思想立場,注定了他在現(xiàn)實社會結(jié)構(gòu)中,必然站在社會底層的“被侮辱和被損害者”這一邊,為他們“悲哀、叫喊和戰(zhàn)斗”:這正是魯迅文學的本質(zhì)。 (11)同時,他又懷著立人的理想,對一切方面,一切形式的對人的個體精神自由的侵犯,對人的奴役,進行永不休止的批判,因此,他是永遠不滿足現(xiàn)狀的,因而是永遠的批判者:這也正是魯迅思想的核心。,(12)早在20年代,他就提倡“泥土”精神,提出“不要怕做小事業(yè)”。直到1936年去世之前,他還呼吁“中國正需要做苦工的人”。他自己就是文化事業(yè)上的“苦工

7、,僅1936年生命最后一段歷程,他就以重病之身,編校了自己的雜文集花邊文學、小說集故事新編,翻譯死魂靈第二部,編輯出版亡友瞿秋白的海上述林,編印城與年插圖本、死魂靈百圖、珂勒惠支版畫選集,還參與編輯海燕、譯文等雜志。 (13)魯迅經(jīng)常把他的工作,比做是農(nóng)夫耕田,泥匠打墻,這正是表明了魯迅精神本性上的平民性。這是魯迅的平凡之處,也是他的偉大之處。在我們今天這個浮躁、浮華的,空談的時代,或許我們正需要魯迅這樣的文化苦工。,3、余杰:魯迅思想的當代性 (1)在我看來,魯迅來自傳統(tǒng)中國最黑暗的深淵,故能從內(nèi)部反戈一擊,擊中東方專制主義的要害。他以筆為槍,以筆為旗,像偉大的摩西帶領(lǐng)以色列人出埃及和耶穌為

8、救人類走向十字架那樣,“直面慘淡的人生,正視淋漓的鮮血”,“兩間余一卒,荷戟獨彷徨”,“忍看朋輩成新鬼,怒向刀叢覓小詩”。他深愛自己的人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吃的是草,擠出的是奶”。魯迅把現(xiàn)實感和使命感灌注到寫作之中,不像今天的某些“碼字”的工匠,把文學“手藝化”了。,(2)魯迅是堅定的文化啟蒙者,也是現(xiàn)實社會勇銳的批判者。正如魯迅的好朋友郁達夫在魯迅逝世之后所說:“要了解中國全面的民族精神,除了讀魯迅全集,別無途徑?!边@句評價在今天依然沒有過時。 (3)魯迅為我們樹立了現(xiàn)代知識分子獨立人格和自由精神的典范。 (4)魯迅在兩個方面的缺陷,一是在形而上層面忽略了宗教信仰的資源,二是在形而

9、下層面忽略了近代歐美的民主憲政制度,這兩個方面都是我們可以彌補和超越的。正是這兩個方面的缺陷,使得魯迅終生與黑暗戰(zhàn)斗,卻沒有看到絲毫的光明;正是這兩個方面的缺陷,使得魯迅對蘇聯(lián)的極權(quán)主義體制產(chǎn)生了幻想;正是這兩個方面的缺陷,使得魯迅晚年的雜文在思想和藝術(shù)上都產(chǎn)生了大幅度的退步。,(5)在我看來,魯迅思想中最可寶貴的地方就是對國民性的批判,魯迅的國民性批判主要體現(xiàn)在下面三個方面:第一個方面是對流氓精神的批判,第二個方面是對戲子文化的批判,第三個方面是對奴隸狀態(tài)的批判。 (6)魯迅在他的幾篇雜文中反復強調(diào),整個中國實際上就是一個大舞臺、就是一個大戲場,在這個戲場中每個人都有雙重身份、雙重角色。一方

10、面在這個舞臺上表演,另一方面又坐在下面看表演。表演和看表演的兩種身份、兩種角色,在每個人的身上都時刻發(fā)生著轉(zhuǎn)化。每一個人的優(yōu)孟人生最后便締造出了一個龐大的“謊言帝國”,“表演”和“說謊”成為多數(shù)中國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之一。,(7)魯迅明確提出了奴隸和奴才的區(qū)別。奴隸對自己的生存境遇、生存狀況沒有一種自知,他們非常麻木地繼續(xù)著自己的生活;而奴才是奴隸中極其聰明的一個小群體,他對自己奴隸的身份有很明確的認知,而為了成為奴隸中的“高等奴隸”,他不惜幫助主人更加殘酷地迫害別的奴隸。 在奴隸和奴才這兩種生存方式中,奴才更值得譴責、更值得批判。魯迅說,所謂的奴才可以用四個字來內(nèi)容,也就是“奴在心者”,就是在

11、內(nèi)心深處自覺地把自己當做高等奴隸的人,他們還通過種種的努力,使“奴隸”和“主人”的二元格局更加牢固。,(8)那么,我們怎樣才能擺脫奴隸的生活狀態(tài)呢?那就是“立人”。他說:“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wù),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shù),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倍傲⑷恕?,就得把個人從國家主義、集體主義的牢籠里釋放出來。在恪守民主自由原則的公民社會,個人權(quán)利、公共權(quán)利和人類普遍權(quán)利是鼎足而立、不可分割的,這是公平、正義和尊嚴之所系。 (9)“立人”是魯迅思想中一個相當重要的觀念,這在他早期的論文文化偏至論中就已經(jīng)明確提出來了。魯迅強調(diào)說,“立國必先立人”,翻譯成今天的說法,就是“人權(quán)高于主權(quán)

12、”。沒有人權(quán)的主權(quán)是虛幻的主權(quán)、是少數(shù)統(tǒng)治者的主權(quán)。一個國家要真正實現(xiàn)強大,每一個人都得成為現(xiàn)代社會文明的、民主的、有公民責任感的,有獨立思考能力的個人、個體。只有先立人,這個國家才能立起來。,(10)魯迅認為,中國人從來就沒有知道過做人的資格,中國人一直都掙扎在想做奴隸的時代和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代。兩種生活不斷地交替。同時中國人不是被外國的侵略者所蹂躪,就是被本國的奴隸者所奴役,不是被強盜搶奪就是被官兵殺戮。而魯迅先生本人則從良知和理性那里領(lǐng)來了一份責任,他執(zhí)意要揭穿專制的本質(zhì),魯迅用他充滿血淚的文字來表明:中華民族要成為一個有尊嚴的民族,中國人要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人,必須進行深刻的、全民族的

13、文化批判和心靈懺悔,以獲得文化精神與國民性格的“鳳凰涅槃”。,(11)魯迅與他所生活的時代以及此后的時代之間存在著嚴重的對峙。魯迅矢志不渝地拒絕各種“主義”和各類政權(quán)的招安及戕害。魯迅是他那個時代的黑暗的最尖銳的控訴者,也是對中國的歷史及未來的明察秋毫的批判者。他在中國的任何一個歷史時期都不可能過上幸福的生活。,(12)學者林賢治在魯迅的最后十年一書的最后寫過這么一段話:“可以肯定的是,在億萬奴隸中間加進一個魯迅,中國整個主權(quán)文化的構(gòu)成格局是不一樣的。這是一個比重很大的異類。他的特殊的品質(zhì),使許多觀念性的東西在他那里凝聚為極端的思想,有力的思想,擊破嚴密的歷史和秩序之幕而使真實敞開。于是,人們

14、從中有了許多發(fā)現(xiàn),而最大的發(fā)現(xiàn),就是人類自身生存的境遇,以及改變這境遇的戰(zhàn)士態(tài)度。在他那里,一切神圣之物都在可毀壞之列,惟獨保持的,是人類的自由,平等,獨立與尊嚴。一部魯迅全集,恰如現(xiàn)代中國的普羅米休斯之火。周圍的世界,從來未曾因它的蔓延而發(fā)生燎原大火;它是屬于靈魂的,光和熱直接轉(zhuǎn)化為個體的實踐性而非群體的事件性。時間的遷流可以改變和抹殺世間的許多事物,但是,在人性深部點燃的火焰是不會熄滅的。它只是燃燒,燃燒,一次又一次地從覆蓋中升騰起來,在黑暗和深寒中顯示出初始的意義?!?(13)我想,作為一名年輕的中國的知識分子,今天站在新世紀之交,必須重新整理、重新面對魯迅的思想遺產(chǎn)。只有把魯迅的思想精

15、華發(fā)掘出來進行吸收、消化,才能在此基礎(chǔ)之上創(chuàng)建真正意義上的新文明,才能實現(xiàn)中國文化在新世紀的“文藝復興”,才可讓我們的同胞真正過上民主的、自由的、有尊嚴的生活。這就是魯迅思想的當代性所在。,一、魯迅的文學立場 (一)魯迅何以走上文學道路? 1、科舉考試? 2、商人或幕友? 3、江南水師學堂、江南陸師學堂附設(shè)的礦務(wù)學堂學理工 4、日本學醫(yī),有誰從小康人家而墜入困頓的么,我以為在這途路中,大概可以看見世人的真面目;我要到進學堂去了,仿佛是想走異路,逃異地,去尋求別樣的人們。我的母親沒有法,辦了八元的川資,說是由我的自便;然而伊哭了,這正是情理中的事,因為那時讀書應(yīng)試是正路,所謂學洋務(wù),社會上便以為

16、是一種走投無路的人,只得將靈魂賣給鬼子,要加倍的奚落而且排斥的,而況伊又看不見自己的兒子了。然而我也顧不得這些事,終于到去進了學堂了, 魯迅:吶喊 自序,5、走向文學道路的必然 (1)童年的文學趣味 (2)個人的文學愛好 (3)晚清以來對文學啟發(fā)民智的提倡與重視 A、夫說部之興,其入人之深,行世之遠,幾幾出于經(jīng)史上。而天下之人心風俗,遂不免為說部所持。且聞歐、美、東瀛,其開化之時,往往得小說之助。而本原之地,宗旨所存,則在乎使民開化。 嚴復:本館附印說部緣起 (清光緒二十三年,1897年),B、在昔歐洲各國變革之始,其魁儒碩學,仁人志士,往往以其身之所經(jīng)歷,及胸中所懷,政治之議論,一寄之于小說

17、。于是彼中輟學之子,黌hng塾之暇,手之口之,下而兵丁、而市儈、而農(nóng)氓、而工匠、而車夫馬卒、而婦女、而童孺,靡不手之口之。往往每一書出,而全國之議論為之一變。彼美、英、德、法、奧、意、日本各國政界之日進,則政治小說,為功最高焉。英名士某君曰:“小說為國民之魂?!必M不然哉!豈不然哉! 梁啟超:譯印政治小說序,錄自1898年12月清議報,C、欲新一國之民,不可不先新一國之小說。故欲新道德,必新小說;欲新宗教,必新 小說;欲新政治,必新小說;欲新風俗,必新小說;欲新學藝,必新小說;乃至欲新人 心,欲新人格,必新小說。何以故?小說有不可思議之力支配人道故。 梁啟超:論小說與群治之關(guān)系,錄自新小說190

18、2年第一卷第一期 D、吾以為吾儕今日,不欲救國者則已;今日誠欲救國,不可不自小說始,不可不自改良小說始。 王鐘麒:論小說與改良社會之關(guān)系,錄自月月小說1907年第九號,(4)傳統(tǒng)文人的“立言”觀 左傳襄公二十四年謂:“豹聞之,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雖久不廢,此之謂三不朽。”唐人孔穎達在春秋左傳正義中對德、功、言三者分別做了界定:“立德謂創(chuàng)制垂法,博施濟眾”;“立功謂拯厄除難,功濟于時”;“立言謂言得其要,理足可傳”。“三不朽”中,“立德”有賴于見仁見智、眾口難調(diào)的外界評價,“立功”需要擠身壟斷性和風險性極強的官場,這些往往非一介書生的能力所及;于是,文人每以“立言”為第一要務(wù),以

19、求不朽,這誠如曹丕典論論文講:“蓋文章經(jīng)國之大業(yè),不朽之盛事。年壽有時而盡,榮樂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無窮。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見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辭,不托飛馳之勢,而聲自傳于后。”胡適曾將“三不朽”稱為“三W主義”?!叭齏”即指英文“Worth”、“Work”、“Words”,這三個詞的涵義與“立德、立功、立言”相近。,(5)日本留學時的思想變化 魯迅在弘文學院的時候,常常和我討論下列三個相關(guān)的大問題: 一 怎樣才是最理想的人性? 二 中國國民性中最缺乏的是什么? 三 它的病根何在? 他對這三大問題的研究,畢生孜孜不懈,后來所以毅然決然放棄學醫(yī)而從事于文藝運動,其目標之

20、一,就是想解決這些問題因之,辦雜志、譯小說,主旨重在此;后半生的創(chuàng)作數(shù)百萬言,主旨也重在此。 許壽裳亡友魯迅印象記,【美】亞瑟史密斯 中國人德行(支那人氣質(zhì))1894年美國出版,1896年日譯本 1、面子 2、節(jié)儉 3、勤勞 4、禮節(jié) 5、缺乏時間觀念 6、忽視精確 7、誤解的才能 8、欺瞞的才能 9、柔順的頑固性 10、智力混沌 11、麻木不仁 12、輕視外國人 13、缺乏公共精神 14、守舊 15、不講究舒適和方便 16、生命力 17、忍耐與堅韌 18、知足常樂 19、孝心 20、仁慈 21、缺乏同情心 22、社會臺風 23、連坐受法 互相牽連 24、互相猜疑 25、缺乏信 26、多神論

21、泛神論 無神論 27、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目前需要,其實,中國人是并非“沒有自知”之明的,缺點只在有些人安于“自欺”,由此并想“欺人”。譬如病人,患著浮腫,而諱疾忌醫(yī),但愿別人胡涂,誤認他為肥胖。妄想既久,時而自己也覺得好像肥胖,并非浮腫;即使還是浮腫,也是一種特別的好浮腫,與眾不同。如果有人,當面指明:這非肥胖,而是浮腫,且并不“好”,病而已矣。那么,他就失望,含羞,于是成怒,罵指明者,以為昏妄。然而還想嚇他,騙他,又希望他畏懼主人的憤怒和罵詈,惴惴的再看一遍,細尋佳處,改口說這的確是肥胖。于是他得到安慰,高高興興,放心的浮腫著了。,不看“辱華影片”,于自己是并無益處的,不過自己不看見,閉了眼睛浮腫著

22、而已。但看了而不反省,卻也并無益處。我至今還在希望有人翻出斯密斯的支那人氣質(zhì)來??戳诉@些,而自省,分析,明白那幾點說的對,變革,掙扎,自做工夫,卻不求別人的原諒和稱贊,來證明究竟怎樣的是中國人。 魯迅:“立此存照”(三),魯迅在留學時期研究過國民性問題。根據(jù)許壽裳的回憶,他探索了三個相互關(guān)聯(lián)的問題:這些都和中國人德行有關(guān)。以后他寫小說,以及將近二百萬字的短小的雜文,幾乎每一篇都是從不同的角度在寫中國人的德行,中國人的精神世界。 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家 唐弢 魯迅如果沒有留學日本的經(jīng)歷,沒有看過中國人德行的澀江保譯本,是不會形成“改造國民性”思想的。中國也不會出現(xiàn)魯迅這樣的對本民族的精神進行深刻反思的

23、偉大思想家。 魯迅研究專家 張夢陽,(6)新文化運動氛圍的刺激 “五四”的探索精神 “五四”的思想革命 “五四”的啟蒙精神 民主,科學,自由,個性主義,改良與革命,古今東西文化,社會公正,婦女問題,教育問題,,(二)魯迅的文學立場 1、文化偏至論1907年 (1)遞夫十九世紀后葉,而其弊果益昭,諸凡事物,無不質(zhì)化,靈明日以虧蝕,旨趣流于平庸,人惟客觀之物質(zhì)世界是趨,而主觀之內(nèi)面精神,乃舍置不之一省。重其外,放其內(nèi),取其質(zhì),遺其神,林林眾生,物欲來蔽,社會憔悴,進步以停,于是一切詐偽罪惡,蔑弗乘之而萌,使性靈之光,愈益就于黯淡:十九世紀文明一面之通弊,蓋如此矣。,(2)二十世紀之文明,當必沉邃莊

24、嚴,至與十九世紀之文明異趣。新生一作,虛偽道消,內(nèi)部之生活,其將愈深且強歟?精神生活之光耀,將愈興起而發(fā)揚歟?成然以覺,出客觀夢幻之世界,而主觀與自覺之生活,將由是而益張歟?內(nèi)部之生活強,則人生之意義亦愈邃,個人尊嚴之旨趣亦愈明,二十世紀之新精神,殆將立狂風怒浪之間,恃意力以辟生路者也。 (3)然歐美之強,莫不以是炫天下者,則根柢在人,而此特現(xiàn)象之末,本原深而難見,榮華昭而易識也。是故將生存兩間,角逐列國是務(wù),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舉;若其道術(shù),乃必尊個性而張精神。,2、摩羅詩力說1907年 (1)今則舉一切詩人中,凡立意在反抗,指歸在動作,而為世所不甚愉悅者悉入之,為傳其言行思惟,流別影響

25、,始宗主裴倫,終以摩迦(匈加利)文士。凡是群人,外狀至異,各稟自國之特色,發(fā)為光華;而要其大歸,則趣于一:大都不為順世和樂之音,動吭一呼,聞?wù)吲d起,爭天拒俗,而精神復深感后世人心,綿延至于無已。雖未生以前,解脫而后,或以其聲為不足聽;若其生活兩間,居天然之掌握,輾轉(zhuǎn)而未得脫者,則使之聞之,固聲之最雄桀偉美者矣。,(2)由純文學上言之,則以一切美術(shù)之本質(zhì),皆在使觀聽之人,為之興感怡悅。文章為美術(shù)之一,質(zhì)當亦然,與個人暨邦國之存,無所系屬,實利離盡,究理弗存。 (3)上述諸人,其為品性言行思惟,雖以種族有殊,外緣多別,因現(xiàn)種種狀,而實統(tǒng)于一宗:無不剛健不撓,抱誠守真;不取媚于群,以隨順舊俗;發(fā)為雄

26、聲,以起其國人之新生,而大其國于天下。 (4)今索諸中國,為精神界之戰(zhàn)士者安在?有作至誠之聲,致吾人于善美剛健者乎?有作溫煦之聲,援吾人出于荒寒者乎?,3、吶喊自序 1922年 這一學年沒有完畢,我已經(jīng)到了東京了,因為從那一回以后,我便覺得醫(yī)學并非一件緊要事,凡是愚弱的國民,即使體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壯,也只能做毫無意義的示眾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以為不幸的。所以我們的第一要著,是在改變他們的精神,而善于改變精神的是,我那時以為當然要推文藝,于是想提倡文藝運動了。,4、南腔北調(diào)集自序1932年12月 既不是直接對于“文學革命”的熱情,又為什么提筆的呢?想起來,大半倒是為了對于熱情者們的同感

27、。這些戰(zhàn)士,我想,雖在寂寞中,想頭是不錯的,也來喊幾聲助助威罷。首先,就是為此。自然,在這中間,也不免夾雜些將舊社會的病根暴露出來,催人留心,設(shè)法加以療治的希望。,5、南腔北調(diào)集我怎么做起小說來1933年3月5日 (1)我怎么做起小說來?這來由,已經(jīng)在吶喊的序文上,約略說過了。這里還應(yīng)該補敘一點的,是當我留心文學的時候,情形和現(xiàn)在很不同:在中國,小說不算文學,做小說的也決不能稱為文學家,所以并沒有人想在這一條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沒有要將小說抬進“文苑”里的意思,不過想利用他的力量,來改良社會。 (2)自然,做起小說來,總不免自己有些主見的。例如,說到“為什么”做小說罷,我仍抱著十多年前的“啟蒙主

28、義”,以為必須是“為人生”,而且要改良這人生。我深惡先前的稱小說為“閑書”,而且將“為藝術(shù)的藝術(shù)”,看作不過是“消閑”的新式的別號。所以我的取材,多采自病態(tài)社會的不幸的人們中,意思是在揭出病苦,引起療救的注意。,6、集外集拾遺英譯本自序1933年3月22日 后來我看到一些外國的小說,尤其是俄國,波蘭和巴爾干諸小國的,才明白了世界上也有這許多和我們的勞苦大眾同一運命的人,而有些作家正在為此而呼號,而戰(zhàn)斗。而歷來所見的農(nóng)村之類的景況,也更加分明地再現(xiàn)于我的眼前。偶然得到一個可寫文章的機會,我便將所謂上流社會的墮落和下層社會的不幸,陸續(xù)用短篇小說的形式發(fā)表出來了。原意其實只不過想將這示給讀者,提出一

29、些問題而已,并不是為了當時的文學家之所謂藝術(shù)。,總結(jié): 魯迅的道路就是 從科學救國到文學救人,二、魯迅的人格精神 (一)魯迅的幽默之一以魯迅戲稱名號為例 參閱吳十州魯迅的綽號之道 1、“俟堂”(曾用過的齋號室名,或印章別號) 2、“綠林書屋”(因被罵為“土匪”、“學匪”) 3、“洋場惡少”(施蟄存) 4、“革命小販”(楊邨人) 5、“張老西”(北京淳青閣紙店刻工張啟和) 6、“美人魚”(女游泳運動員楊秀瓊) 7、“小板”(北新書局老板李小峰) 8、“茭白”(蔣夢麟) 9、“鳥頭先生”(顧頡剛),10、“梅郎”(梅蘭芳) 11、“駙馬”(趙景深) 12、“盛家贅婿”(邵洵美) 13、“鼻”,“鼻

30、公”(顧頡剛) 14、“李天才”(李長之) 15、“新月博士”(胡適) 16、“國家博士”(劉半農(nóng)) 17、“資本家的乏走狗”(梁實秋) 18、“西崽” 19、“媚態(tài)的貓” 20、“奴隸總管”,21、“無槍階級” 22、“君子之徒”(陳西瀅) 23、“婆理”(公理) 24、“叭兒狗”(陳西瀅) 25、“寡婦與擬寡婦” 在一篇名叫寡婦主義文章中,魯迅寫道:“在寡婦或擬寡婦所辦的學校里,正當?shù)那嗄晔遣荒苌畹?。青年?yīng)當天真爛漫,非如她們的陰沉,她們卻以為中邪了;青年應(yīng)當有朝氣,敢作為,非如她們那么萎縮,她們卻以為是不安本分了,都有罪。只有極和她們相宜,說得冠冕一點罷,就是極其婉順的,以她們?yōu)閹煼ǎ?/p>

31、使眼光呆滯,面肌固定,在學校所化定的陰森的家庭里屏息而行,這才能敷衍到畢業(yè);” 26、“章士釘”,“孤松”(章士釗,孤桐),27、蔣智由也是一位二十世紀初主張革命的維新人物。魯迅先生還曾多次親耳聆聽過他的教誨。后來,這位老先生也反對維新,主張君主立憲了。還極力贊美滿清朝的紅纓官帽有威儀,而自己的西式禮帽無威儀。于是,先生便送他一個綽號“無威儀”,表明了自己對倒退勢力的輕蔑。,28在日本時,有在北海道留學的同鄉(xiāng)邵明之,因其頭顱碩大,且面部多須,被先生戲稱為“熊”。先生招待剛到日本的朋友吳一齋,吳兄拿出一塊火腿讓公寓的女傭替他蒸一下。那知女傭卻將火腿切片煮了一鍋湯。吳兄差點沒背過氣去,逢人便提這樁

32、倒霉事,頗類祥林嫂。魯迅便笑呼他為“火腿”。同鄉(xiāng)蔣抑卮被稱作“撥伊銅鈿”。蔣是銀行家,魯迅和周作人翻譯的域外小說集,就是他墊付的印刷費。銀行家坐在屋里數(shù)錢,想必是當然人們所認為的景象,先生自然免不了要同他開開玩笑。,29、錢玄同在日本時,曾與同鄉(xiāng)魯迅先生同列章太炎門下。當時,國家昏潰,同窗好友時常一起討論自己關(guān)心的各種問題。錢玄同不但說話濤濤不絕,而且喜歡在席上爬來爬去,魯迅便調(diào)侃地稱他為“爬來爬去”。多年后,魯迅在給周作人的信中,還不時戲稱錢氏為“爬翁”。后來,憎恨新文化運動的林琴南在小說中,以“金心異”這個人物來影射、污蔑錢玄同。魯迅便在給錢氏的信中以“心異兄”謔稱了。錢玄同雖然在做學問上

33、恃才傲物,生活中想必卻是位隨和的人,因為,魯迅給他的信常有調(diào)侃之言。上世紀二十年代末,魯迅在給許廣平的信中,還曾這樣描述錢氏:“胖滑有加,嘮叨如故”。,30、魯迅曾稱章廷謙為“一撮毛哥哥”,只因這位年青帥氣的小老鄉(xiāng)當時留了一個很時尚的發(fā)型。雖是詼諧,但先生對這位晚輩的慈愛之情卻也包含其中。魯迅當年住在磚塔胡同時,同院住的是小同鄉(xiāng)俞芬姐妹,先生也分別以她們的屬性給她們起了綽號叫:“野豬”、“野牛”。想來可能是這對十歲左右的小姐妹,遠離父母,少了約束,便頑皮起來。不過姐妹倆也以先生的屬性回敬了先生一個綽號,叫“野蛇”。僅此已見小姐妹的“放肆”了。不過當年一群“野生動物”同居一院,歡快的場景,想是不

34、會少了。,31、1909年魯迅先生從日本回國后,由許壽裳推薦進入“浙江杭州的兩級師范學堂做化學和生理學教員”。不久學校新?lián)Q了校長夏震武,夏氏頑固守舊,強迫教師拜孔,引起許多教職員和學生的反對,大家稱其為“夏木瓜”。但其一意孤行,終因引發(fā)風潮被迫辭職?!跋哪竟稀边@個綽號各種資料中雖未明確由誰而起,但以這一綽號的生動形象準確來看,可能也是先生所為。,32、他曾給弟弟周健人起過“讒人”、“眼下痣”的綽號,還給房客沈四太太起過“肚子痛”的綽號。這是因為小時候他們冬天吃冰,受到沈四太太的阻攔,說吃了要肚子痛,結(jié)果遭到母親的責罵。,(二)魯迅的好玩 1、幼年的周海嬰(魯迅兒子)問:“爸爸可以吃嗎?”魯迅答

35、:“可以的,不過還是不吃的好吧?!?2、周曄(魯迅侄女)問他:“伯父,你的鼻子為什么比我爸爸(周建人)矮一點,扁一點呢?”魯迅笑了笑答道:“我原來的鼻子和你爸爸的鼻子一樣高,可是我住的環(huán)境比較黑暗,到處碰壁,所以,額頭、鼻子都碰矮了。,3、周海嬰說,魯迅50多歲定居上海的時候,曾經(jīng)一路轉(zhuǎn)著圈踏著華爾茲舞步入座吃飯,逗引得滿桌哈哈大笑。 4、周海嬰說:“父親愛抽煙,又愛思考,常常被煙頭燙到手指。我母親發(fā)現(xiàn)了以后,特意為他買了煙嘴。這樣,父親就再也不會被燙到了?!?5、魯迅習慣于在夜間寫作。他晚上寫作的時候,最煩的一件事就是野貓在外頭叫春。周海嬰回憶道:“我父親無可奈何時,就用他的空香煙罐扔出去。

36、這么一響,就把貓嚇走了??墒且徊蝗?,貓又來了。那時候,我就趕緊跑下去,到院子里把空罐拿回來,送到二樓交給我父親,輸送炮彈?!?6、周海嬰說:“那時候父親常常抽平海牌、強盜牌香煙,比較便宜??腿藖?,就會拿出一種紅盒的,上面有個黑顏色貓的好煙,請他們抽。喝茶也是這樣,請客人喝好茶?!?7、周令飛(魯迅長孫)說:“在廈門大學教書的時候,爺爺對我祖母深懷思念。不料,卻有頭豬當著他的面啃相思樹葉。爺爺一時氣極,就和那頭豬展開了一場搏斗?!?8、周令飛還說:“夏日的深夜,爺爺喜歡開著窗子伏案寫作。有時候,看到有人溜到自己樓下的墻角里來尿尿,他就會用橡皮筋和紙團做成彈弓,彈在那人的屁股上。,9、有一次走進一

37、家理發(fā)店,理發(fā)師不認識魯迅,看他衣著簡樸,頭發(fā)偌長,心想,這人兜里定沒幾個錢,理得很馬虎。理完后,魯迅隨意掏出大把錢給他。理發(fā)師一數(shù)給了三倍的錢,大喜。過了一段日子,魯迅又去理發(fā),理發(fā)師拿出全部看家本領(lǐng),滿臉寫著謙恭。不料理畢,魯迅掏出錢來一個一個地數(shù)給理發(fā)師,一個子兒也沒多給。理發(fā)師大惑:“先生,今天咋給這點?您上回”魯迅笑笑:“您上回馬馬虎虎處理,我就馬馬虎虎地給;這回認認真真地理,我就認認真真地給?!?10、吸煙、喝酒、飲茶可謂魯迅的“三癮”。他的煙癮一向很大,在北京的時候,他吸的總是哈德門牌的拾支裝包。他夾煙的姿勢很特別:用大拇指和四個手指拿香煙,而不是夾在食指和中指中間,很有現(xiàn)代黑社

38、會老大的風范。還有一點很有趣,在人前吸煙的時候,他總是從他那件灰布棉衫里去摸出一支來吸,他似乎不喜歡將煙包拿出來。,11、魯迅還喜歡習武,他留學日本時學過柔道,回國后曾在紹興府中學堂執(zhí)教。一次夜行,經(jīng)過一處荒涼的墳地,忽見一慘白形同鬼魅的東西在前擋道,魯迅趕前去飛起一腳,直踢得那家伙蹌踉倒地,抱頭鼠竄,原來是一個裝神弄鬼的盜墓賊。魯迅笑了:“鬼也是怕踢的,踢他一腳就立刻變成人了?!?12、廣州一些進步青年創(chuàng)辦“南中國”文學社,怕刊物第一期銷路不好,希望魯迅給創(chuàng)刊號撰稿。魯迅風趣而又嚴肅地說:“要刊物銷路好很容易,你們可以寫文章罵我,罵我的刊物也是銷路好的!” 13、一次,魯迅聽廈門大學校長說:

39、“學校是有錢人掏錢辦的,只有有錢人才有發(fā)言權(quán)”后即從長衫中摸出兩個銀圓,“啪”一聲放在桌子上,憤然說:“我有錢!我現(xiàn)在有發(fā)言權(quán)!”弄得校長啞口無言,尷尬至極。,14、一天, 章衣萍的太太和朋友去拜訪魯迅,瞧見老先生正在四川北路往家走,于是隔著馬路喊,魯迅沒聽見,待眾人攆到他家門口,對他說喊了你好幾聲呢!于是老先生“噢、噢、噢”的噢了好幾聲。問他為什么連聲回應(yīng),魯迅笑說,你不是叫我好幾聲嗎,我就還給你呀接著進屋吃栗子,周建人關(guān)照要撿小的吃,味道好,魯迅應(yīng)聲道:“是的,人也是小的好!”章太太一下就明白又在開玩笑,因她丈夫是個小個子。,15、有天下午,魯迅正在臥室里校對著一本別人的著作,蕭紅走了進來

40、,魯迅從圓轉(zhuǎn)椅上轉(zhuǎn)過身,說:“好久不見,好久不見”,一邊說著一邊向她點頭。而蕭紅那段時間幾乎天天來,當天上午還剛來過一次,蕭紅思忖了半天,才明白過來是魯迅先生在和自己開玩笑。 16、一次演講完畢,魯迅被擁入學生自治會休息。有人說:今天大家為瞻仰您的風采魯迅立即接上話:“不很好看,三十年前還可以?!边@幽默使學生大樂。 一次,英國文豪蕭伯納見到魯迅,說:都說你是中國的高爾基,但我覺得你比高爾基漂亮。魯迅回說:“我老了會更漂亮!”,17、再來看看1918年7月魯迅寫致錢玄同的信件吧:“中國國粹,雖然等于放屁,而一群壞種,要刊叢編,卻也不足為怪。該壞種等,不過還想吃人,而競奉邁過人肉的偵心探龍做祭酒,

41、大有自覺之意。即此一層,已足令敝人刮目相看,而猗歟羞哉,尚在其次也。敝人當袁朝時,曾戴了冕帽(出無名氏之語錄)掀爵于圣先師的老太爺之前,閱歷已多,無論如何復古,如何國粹,都已不怕。但該壞種之創(chuàng)刊屁志,系專對新青年而發(fā),則略以為異,初不料新青年之于他們,竟如此難過也。然既將刊之,則聽其刊之,看其如何國法,如何粹法,如何發(fā)昏,如何放屁,如何做夢,如何探龍,亦一大快事也。國粹叢編萬歲!老少昏蟲萬歲!蚊蟲咬我,就此不寫了?!?18、就是各種集子的題目,什么而已集、三閑集,準風月談、南腔北調(diào)集、花邊文學順手玩玩而已,一派游戲態(tài)度。還有文章的題目,什么一思而行、人心很古、馬上支日記、由中國人的腳,推定中國

42、人之非中庸,又由此推定孔夫子有胃病,等等,真是率性而題,卻使人一看之下就想讀。 評:他那種幽默不是嘩眾取寵、一笑了之,而是一種從骨髓里溢露出來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和犀利深刻,直指人性,直面人心,啟人深思。他那種幽默不是嘩眾取寵、一笑了之,而是一種從骨髓里溢露出來的世事洞明、人情練達和犀利深刻,直指人性,直面人心,啟人深思。,(三)魯迅的外號 1、雨傘魯迅原名樟壽,號豫山。在紹興話里豫山和雨傘同音,也正因為這個,魯迅經(jīng)常受到小伙伴們的取笑,被稱之為“雨傘”,魯迅自己覺得不好聽,就和父母商議改為豫才。這就是魯迅最早的一個外號吧,我們從中可見到小時候的魯迅,不但是自尊心很強,而且極具天賦。,2、胡羊

43、尾巴魯迅是在六歲入塾從叔祖周玉田先生初誦鑒略,當時的一些小伙伴卻送他美稱“胡羊尾巴”,意思是小而靈活也。 3、家干十二歲,魯迅往三味書屋從壽鏡吾先生懷鑒讀,這個時候的魯迅已經(jīng)知道替母親分憂了,經(jīng)常去變賣家當給父親買藥,下地干農(nóng)活,被同學們稱贊為“家干”,就是很能干的意思,魯迅后來采用“何家干”的筆名,可能就是為了紀念這段時光吧。,4、魯迅還有一個“貓頭鷹”的綽號。魯迅的朋友在回憶中說,魯迅在大庭廣眾中,有時會凝然冷坐,不言不笑,偶爾說兩句,笑兩聲就很引人注意。衣冠上,他又一向不注意修飾,毛發(fā)蓬蓬然的。所以,有人就給他起了個“貓頭鷹”的綽號。魯迅似乎很喜歡這個綽號,他自己就曾親自畫過貓頭鷹。他曾

44、說,中國是個喜好吉祥,歡迎喜鵲,忌諱惡兆,討厭烏鴉、貓頭鷹之類不祥之物的國家,從來就有粉飾太平,報喜不報憂的傳統(tǒng)。而魯迅卻偏偏要像貓頭鷹那樣,“即使睡著,也要睜了眼看”。所以,這一綽號對魯迅來說是非常貼切的。,5、1902年,二十二歲的魯迅去日本留學,他為了表示與封建統(tǒng)治階級斗爭到底的決心,毅然剪掉了辮子。魯迅在藤野先生中描述,“清國留學生”的速成班,頭頂上盤著大辮子,頂?shù)脤W生制帽的頂上高高聳起,形成一座富士山。結(jié)果他有個風趣的同學叫王立才,把這“標致”的諢名奉送給了魯迅先生,“富士山”的綽號就在同學當中廣泛流傳了。其實魯迅就是一座活火山,這個綽號和他的革命精神真是貼切。,6、周木瓜1909年

45、魯迅回國,在浙江兩級師范學堂教書,因新任學監(jiān)夏震武無禮于教師,因夏氏不明時務(wù),木然逞強,魯迅等一般教師皆呼夏為“木瓜”。后來夏辭職后,魯迅、許壽裳等同志二十余人曾為紀念合影一張。當時的參與者張宗祥稱此次行動為“木瓜之役”。,7、假辮子1910年魯迅任紹興中學堂教員兼監(jiān)學,這時候的魯迅已經(jīng)三十歲了。也是因為辮子的問題,清王朝到處捕殺所謂的“亂黨”,剪了辮子的人都會被當作“亂黨”看待,弄不好就有殺頭的危險。魯迅因為沒有辮子,便在瓜皮帽下裝了一條假辮子,一些學生紛紛效仿,他的“假辮子”的綽號,也從此在學生們中間傳開了。,9、林語堂說,魯迅是“一頭令人擔憂的白象”。魯迅夫人許廣平解釋說,大多數(shù)象是灰色

46、的,白象非常少,所以就顯得非常珍貴,非常特別,也正是因為特別,所以令人擔憂。魯迅很喜歡這個綽號。他給許廣平寫信時,常常在署自己名字的地方畫一頭大象,以大象為名,而且不同的信中,所畫的大象的形象也不一樣,有時是抬頭翹鼻的大象,有的是低頭垂鼻的大象,以此表達自己的心情。他還為自己的兒子海嬰起了個“小白象”的綽號,據(jù)柔石日記所記:“魯迅還說,人應(yīng)該學一只象。第一,皮要厚,流點血,刺激一下,也不要緊。第二,我們強韌地慢慢地走去,我很感謝他的話,因為我的神經(jīng)末梢是太靈動得像一條金魚了?!庇纱丝芍?,魯迅喜歡這個綽號,是欣賞大象的寬厚和堅韌的精神,愿像象那樣生活和戰(zhàn)斗。,(四)魯迅軼事 1、小時候他相當調(diào)皮

47、活潑,他的曾祖母不茍言笑,小孩子都很怕,他卻故意從曾祖母面前走過,假裝跌跟頭倒在地上,引得老太太驚叫:“哎呀,阿寶,衣裳弄臟了!”這時他才滿意,不鬧了。,2、魯迅是一個不太講究穿著的人。他愛穿長袍,相對他瘦弱的身材來說,似乎袍子比西裝合適。但他確實是太不修邊幅了一點,經(jīng)常穿著長衫在灰塵中行走,感覺竟有點像他筆下的落魄人物孔乙己,于是便鬧出了笑話:在電梯里經(jīng)常被認為是可疑人物;許多人見到他以為是有幸發(fā)現(xiàn)了鴉片鬼;有時去買藥,竟然連藥房里小伙計都鄙視他;走在大街上的時候甚至常被警察搜身,3、魯迅是義無返顧把辮子剪了的人。這在當時就像男人穿裙子一樣不可思議。但他面對嘲笑、譏諷、辱罵,依然我行我素。后

48、來他基本上留平頭(相當于現(xiàn)在的板寸),他的發(fā)質(zhì)堅硬,根根迎風翹立,鐵刷一般,簡直酷斃帥呆了。 但他懶得理發(fā),而且往往一忙起來數(shù)月不理。朋友們開他玩笑:“豫才,你的地球怎么還不削一削?多難看!”魯迅一本正經(jīng)地說:“噢!我掏腰包,你們好看!”后來實在看不過去了,才勉強去理一回。,4、他的胡子也很有個性,從日本留學回來那幾年,他的胡子是日本式的兩頭往上翹,看起來很滑稽,被周圍的人嘲弄,說他是崇洋媚外。魯迅煩擾得不行,干脆把胡子修剪成隸書的“一”字,竟然從此平安無事。 5、魯迅的觀察力可謂尖銳,他把女生的哭狀起了個惟妙惟肖的稱呼“四條”,因為女生一哭,眼淚、鼻涕齊下也!不是四條嗎?,6、魯迅有很多嗜好

49、。比如愛給人起綽號這個從小養(yǎng)成的習性,至老都未能改。早在三味書屋讀書時,有一項功課叫“對課”,他的成績不錯,屢受塾師壽鏡吾先生的稱贊。有一回,一個同學偷看了先生的對課題目是“獨角獸”,就悄悄問他對什么好,魯迅說:“對四眼狗好了?!笔肓夏侨司拐嬉源嘶卮饓巯壬?,先生是近視眼,正戴著眼鏡,聽了自然大怒,而他則在一旁以書遮眼,憋不住笑出聲來。,7、他的胃口很特別,喜食蛇肉、龍虱、梅干菜。而且從不吝惜money,經(jīng)常請友人吃飯,且不看菜單一口氣就能點出“木樨肉”、“酸辣肚絲”、“炸核桃腰”、“三鮮鐵鍋蛋”、“糖醋軟溜鯉魚陪面”等好幾道菜來! 許壽裳的同學章君,在路上聽見人賣唱。有人問這唱的是什么,章君回

50、答:“這是唱戀歌呀”之后,就被起了一個“戀歌”的綽號。,8、除了三癮之外,他還喜歡吃糕餅糖果等甜食,這是在日本留學時養(yǎng)成的習慣。有一回,人家送了柿餅給他,他喜歡得不行,藏起來自己偷偷享用,還舍不得給別人吃呢!只有在女士來做客時,才“大方”地拿出來,因為女士們胃口小,只能吃個一兩片而已!他還能吃辣椒。在江南水師學堂讀書時,有一次他期末考試成績優(yōu)異,學校發(fā)給他一枚金質(zhì)獎?wù)?,魯迅沒有把獎?wù)伦鳛樽晕异乓臉伺?,卻懂得實惠,跑到鼓樓街把它賣了,買一大串紅辣椒回來。每讀書至夜深人靜、天寒人困之時,就摘下一只辣椒來,分成幾截,放進嘴里咀嚼,直嚼得額頭冒汗,眼里流淚,噓唏不已。只覺周身發(fā)暖,睡意頓消,于是捧書

51、再讀。,9、他愛看電影,幾乎可從影迷升格為影狂。魯迅到43歲時才首次觀看影片,但一看而不可收。魯迅后期(46-55歲)在上海生活的9年內(nèi),共觀看電影142場。其中1934年37場,1935年36場,1936年秋季病危前19場。這三年平均起來幾乎每周一場。好電影不輕易錯過,甚至一看再看;而且大都是率領(lǐng)家小、呼親喚友,數(shù)人驅(qū)車同去!有趣的是,在國外引進的電影里面,他最愛看的是大自然叢林草莽的野獸影片(相當于近來的“動物世界”。魯迅今若健在,定是趙忠詳?shù)膄an)。,10、名流免不了被邀請作演講,魯迅也不例外。他演講時旁征博引,妙趣橫生,常常被掌聲和笑聲包圍。一次他從上?;氐奖逼?,北師大請他去講演,題目是文學與武力。有的同學已在報上看到不少攻擊他的文章,很為他不平。他在講演中說:“有人說我這次到北平,是來搶飯碗的,是卷土重來;但是請放心,我馬上要卷土重去了?!币幌掝D時引得會場上充滿了笑聲。,11、在北京女師大任教時,一次一個學生未經(jīng)家長允許,和別校一男生去逛公園。她父母發(fā)現(xiàn)后,跑到學校大吵大鬧,咒罵校方管教不嚴.封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