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中公學員與指導教師對話:如何快速提高申論能力_第1頁
獨家中公學員與指導教師對話:如何快速提高申論能力_第2頁
獨家中公學員與指導教師對話:如何快速提高申論能力_第3頁
獨家中公學員與指導教師對話:如何快速提高申論能力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中公教育學員專用資料 獨家中公學員與指導教師對話:如何快速提高申論能力 學員:我是一名剛剛走入社會、工作不到一年的新人,之前由于在校所學專業(yè)是工科方向,因此對社會事件關注不多,了解較少。但我自小喜歡文科方面的東西所以想立志當一名公務員。經(jīng)過近一年的讀書看報,我感覺自己對社會熱點問題有了一定了解,雖然整體的系統(tǒng)性還不是很強,但提到每個社會問題都不會感覺太陌生,細想也都有話可說。而且通過學習政府解決社會問題的一些公文和理論熱點面對面、半月談、十七大報告輔導讀本等讀物,我感覺自己在語言運用方面也有了些許提高,能夠以一些比較 官方的語言來組織文章了。同時,在一些輔導書和輔導班的指導下,基本能形成自己寫作的套路,比如提出對策的“萬能八條”;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典型模式等。但現(xiàn)在,我總感覺自己知識積累還是不夠,思想的深度和敏銳度也不夠,就是技巧性的東西會比較多,這樣的問題不知道在以后的備考中該怎樣解決? 老師:寫作技巧、表達得清楚流暢是你所長。盡管如此,充分地占有材料、準確地理解材料,系統(tǒng)地組織材料,透徹地闡述自己的觀點,才能使文章重點 主體部分扎實、充分,不局促,達到申論要求,不斷提高寫作能力。如果寫作基本技巧都已掌 握了,作答有了主觀方面的基礎,需要的就是深入地理解材料。任何方法都是材料運用的方法,材料是作答一切問題的依據(jù),要把主要功夫用在抓住材料中對于作答有價值的信息上。發(fā)現(xiàn)了這樣的信息,又要準確判斷,深入思索,廣泛聯(lián)系,不斷提升認識的層次。這就是提高敏銳度 深度的過程。 關于寫作考試中應用什么定律或法則的問題,定律或法則是有 這就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緊扣材料和試題所問;但決不是所謂“八條”之類的呆板模式,那種思維是收束式的,而不是開闊式的,要是只記這些,思路就會被束縛住,無法起到考場上面對具體問題靈活應對的作用。正 確的、穩(wěn)健的備考方式,是提高基礎的應答能力;準備的重點,應是“知己”基礎上針對自己的弱項進行強化訓練,實現(xiàn)弱勢補強。知道自己什么地方不足,就有針對性地去練習、彌補,提高基礎應答能力。 什么是提高基礎能力?就是掌握一些原則、精神和方法,運用這些去應對所有的形式千變萬化的試題。聽起來好像“萬能八條”應該能解決所有的問題,應對所有的題目吧?萬能八條不過是一些帶有普遍性的觀點的集合,都是些再普通不過的套話、廢話,說了不痛不癢,對作答試題并不具備實質的意義。中公教育不會提出這種灌水式的“某某八條”、“某某寶典”、“某 某攻略”,我們傳授的不是劍招,而是劍意。我們不會炮制自己的“萬能八條”,但會講明什么是“獨孤九劍”,比如牢牢把握科學發(fā)展觀、和諧社會理論、核心價值體系內容這些原則、精神,同具體材料中的具體問題結合起來,以正確的理論為指導,從材料中找依據(jù),就可以作答一切申論問題,特別是能寫好最后的長篇文章。 一切劍招(方法,花樣繁多的叫法,本質是在文章中灌水)是死的,而作答者人是活的,要運用劍意(精神、原則、最基本、最扎實的方法)去迎接內容和形式千變萬化的題目挑戰(zhàn)。不用管題目會怎樣紛紛擾擾、復雜多樣,你掌握了科學發(fā)展觀、和諧 社會這些劍意,就能應對一切問題。但是,仍然要把握基本原則,可以叫“三結合”:與題意、題目要求結合(緊扣題意),與材料的實際內容結合(忠于材料),與官方的主流觀點結合(立論正確)。在三結合的基礎上,去運用政治理論和寫作方面的知識,解決所遇到的問題。 近年來,申論新題型不斷出現(xiàn),有類似 08 國考申論第四題從答復草稿中找錯并改正是一種,給資料排序是一種,挑關鍵詞并做出解釋(另外名稱叫“背景鏈接”)也是一種,還有先判斷正誤,再說明對和錯的理由;在議論文的寫作體裁上,也有講稿、新聞發(fā)布稿等。這么多種新題型,如果一一去復 習、去準備,甚至從頭學起,是準備不過來的。不要把思路局限于應對某一種具體的題型,而要立足于提高基礎的應答能力,扎扎實實打好根基,你掌握的精神、原則、基本方法 劍意正確,手中自然而然能夠源源不絕地推出應變招數(shù),題目無限,而你的應變也無窮。 2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中公教育學員專用資料 作答改錯類題型,發(fā)現(xiàn)資料中的問題,掌握正確的理論是最重要的,要從理論上正確認識問題,能夠看出材料的失誤、缺陷和不足。一句話,用正確理論去檢查和驗證資料,不合理論、自己思想上首先感到疑問和通不過的,那肯定是問題。此外,還要掌握一些文體寫作的知識,以答復草稿中挑錯為例,依據(jù)政府的答復式行文要求,草稿中寫到了什么,還沒有寫到什么;說透了什么,什么還沒有說透;內容哪些地方有重復,哪些地方有不足,多的刪除,少的補充。 各種新題型,在 2010 版中公申論教材里有所解答,比如排序、關鍵詞和改錯題,都給出了答題的思路和格式,相對來說我們對申論新題型的研究比較系統(tǒng),提出的應對方法比較實用。目前臨近考試,可以找出上述參考書中的重點、實用內容來看看,作為應對新題型的基本依據(jù)。 學員:為了在考場上節(jié)省時間,傳統(tǒng)考試中申論文章的寫作能否綜合前面兩題(概括和對策)的內容來完成?會不會影響分數(shù)判給?閱 卷老師是否都按作答題目來單獨分開閱卷?這樣是否就不會看到答案有重復雷同的地方? 老師:理論上申論文章的寫作可以綜合前面兩題(概括和對策)的作答內容來完成,閱卷考官也理解這種做法,因為凡事大家都想事半功倍。但是,盡管閱卷老師都是按作答題目來單獨分開閱卷,原則上不會看到同一個考生的答案有重復雷同的地方,還是建議考生在寫作的過程中盡量做到:除了穿針引線、對小題中條塊分割比較明顯的答案進行縫合之外,還要盡可能技巧地改頭換面一下,增加些原來小題答案中沒有的論述,或者把一些語句的位置、順序、表述方式更改一下,弄得好像 不是同一項內容似的;就是內容不變,形式變通一下。這自然更能博得閱卷者的好感,增加分數(shù)判給。 學員:在申論考試中有時會遇到以 *身份作答針對材料內容的原因和對策。此原因和對策必須與這個的身份的職能完全一致嗎?尤其是對策,如果不是該部門工作人員的職能范圍還需要提嗎?例如,要求以“教育部門工作人員的身份”分析網(wǎng)絡成癮問題的原因并提出對策,那么網(wǎng)絡安全技術問題和網(wǎng)絡監(jiān)管是否就不寫或少寫? 老師:這種虛擬身份的分析、對策題,在一般情況下,身份是一個虛要求,并不實際要求進入虛擬身份的角色,完全代入他的職能、環(huán)境、條 件。事實上考生不具備相應的工作經(jīng)驗,也不可能設想好那種虛擬的角色,故而不必嚴格依照職業(yè)、崗位身份的設定去作答問題,而只須依據(jù)理論和常識來進行作答。 另一方面,身份作為一種限制條件的同時,也是一種提示,提示考生的作答方向、作答重點。要做到自己的思維與角色完全重合是不現(xiàn)實的,但要注意題目所給出的身份的要求,像青少年網(wǎng)絡成癮問題,既然要求以教育人員的身份做出分析、提出對策,那就要側重于從教育部門的角度作答。這就需要考生考慮教育部門的職能是什么,至少要明確其首要職責是什么;教育部門的首要職責當然是教育引導學生的成長。那么主要分析角度就要側重于網(wǎng)絡成癮對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長、知識結構培養(yǎng)、人格塑造的影響,對策即能夠采取的手段主要是教育引導。一方面教育學生認清危害, 形成正確認識,把握上網(wǎng)的度;一方面強化管理,避免學生逃課上網(wǎng),關心學生在校外時間的活動,協(xié)調政府有關部門整治校園周邊環(huán)境,落實未成年人進入網(wǎng)吧的禁令,并與家長建立溝通和聯(lián)動機制,控制學生上網(wǎng)時間,必要時切斷上網(wǎng)的經(jīng)濟來源。至于網(wǎng)絡管制、技術監(jiān)控等,這些顯然超出了教育部門的職能,在對策中提出這些是不適宜的。 但是判斷是否符合題目的作答要求,應立足于申論作答的根本原則 資料內容,而不應片面著眼于外在形式 身份設定。怎樣分析和解決問題,分析和解決得是否符合本題的特定情況,首先應該以是否與資料反映的情況相符合為 標準。以網(wǎng)絡成癮一題為例,無論問題表現(xiàn)、原因剖析還是解決的辦法,資料中都有相應的表述,作答者需要對資料的相關部分進行提煉整理,可以有取舍和補充、發(fā)揮,但不能背離資料所給定的基本精神。所以,分析原因、擬定對策,資料中已有表述的,同時又符合題目“教育人員”身份要求的,就屬于正確答案。一般情況,能同時符合兩個條件最好,如不完全相符,可以根據(jù)給出的虛擬身份做一些發(fā)揮,比如切斷學生不正常上網(wǎng)的經(jīng)濟來源,就是一條依據(jù)身份和人情常理設想的引申對策, 3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中公教育學員專用資料 資料中沒有,但沒有偏離資料的基本精神,大體還是合理的、站得住腳的,也就可用 。不管依據(jù)虛擬身份擬出的對策、做出的分析“虛”到什么程度,本質上還是要把握一定的度,不過分超出資料的內涵和啟示。 總而言之,答案是否合理,可以撇開身份限定,不過多考慮身份,而更多地考慮是否符合資料所提出的相關觀點。能同時符合資料觀點和身份要求最好,不能兩全,要以符合資料優(yōu)先,避免過度想象和引申。 學員:每次寫作的時候都感覺有點慌,不知道該如何下筆。這時該怎么辦? 老師:先把材料讀通、讀懂、讀透,不要急于下筆。申論不僅僅是表現(xiàn)自己,還要準確地表現(xiàn)材料反映的觀點、運用材料表現(xiàn)自己的觀點,做到自我與材料的結合,即 物我合一,這對作答者在一定意義上要求更高。 學員:文章寫作的時候好像不用技巧,不從原材料中摘錄就不敢去寫,自己總是擔心時間不夠用,自己寫不好,不敢好像也無力去想得特別深入,寫得東西拿給別人看,也往往被認為不夠精彩,提不起別人閱讀的興趣。于是只好按照套路,組織語言,這樣才感覺能把文章寫得四平八穩(wěn)。實際情形是這樣嗎? 老師:文章的寫作需要一定的技巧,同時更重要的是不能脫離材料。多從材料中尋找有用的信息,自出機杼、超越材料是必要的,但只有把握住材料的基本精神,并運用其中一些具體觀點、事例、語言才會做到四平八穩(wěn)。 學員:其實如果多想想再動筆可能就會寫得更好,更結合材料一些,但很多時候就是不敢跨出這一步,擔心自己寫不好。在短期內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是繼續(xù)多讀各種理論,把系統(tǒng)理清楚,增加積累,還是以做題為主,通過實戰(zhàn)演練來提高? 老師:務實做法應該通過練習,邊做邊想、加深體會。只做不想,那是機械應付;只想不做 只讀理論不做題,也會淪于紙上談兵。當然不可能什么題都做,就算所有題都做了一遍,下次可能會考別的題。要通過做有限的題加深領悟,做到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掌握基本的作答思路可以應付天下所有的難題。這可能是功力、修養(yǎng)的問 題,火候到了,自然一切不難,見招拆招,什么題也難不倒。這是有一個過程的,不能強求。 學員:在 2008 湖南省考“農(nóng)民工社會保障”這次考試中,如果后面的文章以社會保障為主題來寫,會不會讓閱卷考官覺得范圍過大?存在理解題意有偏差或者結合材料不緊密的問題?在對策中多點到材料中農(nóng)民工社保問題的解決辦法可不可以呢? 老師:文章的寫作要力求做到立意準確,同時緊密結合材料。也即,多提材料中解決農(nóng)民工社保問題的對策觀點??荚嚂r,考生一定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自信。是否學中文并不是決定能否寫好文章的必要條件,重要的是理論的系統(tǒng)掌握 、知識的全面積累和較高的悟性、往日的勤奮以及平時對社會熱點關注。建議考生從熱點解析的書報中摘取并記憶一些最實用的觀點,再通過一定的寫作技巧,與材料融合起來,令人信服地表述出來,便可成一篇令人叫好的申論文章。可以說,寫作考試,考的是進和出,即知識的積累和運用 學員:像“農(nóng)民工社會保障”這樣的材料,在考場上寫申論文章的時候往往很難一下就確定好該寫什么主題?如何是好? 老師:類似農(nóng)民工養(yǎng)老保險這套題,是一葉知秋、見微知著類型的,也是申論考試常用的命題招數(shù):以小見大,從具體上升到全局。理解題意,即正確把握題目的 指向,有兩道程序:第一層,要準確認識題目的表層要求,本題就是認識和解決農(nóng)民工養(yǎng)老保險退保率高這一具體問題;第二層,要放寬眼界,開闊思路,合理聯(lián)想,由小處想到大處,由表層想到深層,由低級想到高級,根據(jù)農(nóng)民工養(yǎng)老保險 農(nóng)民工社會保險 農(nóng)民工社會保障 全民社會保障,包括城、鄉(xiāng)社會保障這樣一個層次,認識到農(nóng)民工養(yǎng)老保險的最終啟示,就是完善全體人民的社會保障體系,特別要有針對性地加快完善農(nóng)村社會保障體系,實現(xiàn)城鄉(xiāng)社保體系的同步發(fā)展。最后就從農(nóng)民工養(yǎng)老保險(退保)這個小水溝站到了全民社會保障、維護穩(wěn)定、構建和諧這 個高峰上。當然,要根據(jù)全部材料共同的指向來判斷,題意要求作答的是什么,利用材料 4 版權所有 翻印必究 中公教育 給人改變未來的力量 中公教育學員專用資料 能夠重點作答的又是什么,資料既然絕大多數(shù)都在圍繞解決“農(nóng)民工社會保險”這一具體問題 注意不只是解決養(yǎng)老保險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