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纖到戶(FTTH)建設規(guī)范_第1頁
光纖到戶(FTTH)建設規(guī)范_第2頁
光纖到戶(FTTH)建設規(guī)范_第3頁
光纖到戶(FTTH)建設規(guī)范_第4頁
光纖到戶(FTTH)建設規(guī)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光纖到戶( FTTH)建設規(guī)范 1 適用范圍 本規(guī)范明確了寬帶接入網(wǎng)絡在采用 PON 技術進行光纖到戶 FTTH 方式建設部署時的系統(tǒng)架構和建設要求。主要對 OLT 設備選擇及部署、 OLT 上聯(lián)方式、 ODN 建設、分光比與接入距離、系統(tǒng)維護、網(wǎng)絡保護、光纖連接、 ONT 設備及安裝等內容進行了規(guī)定。 本規(guī)范適用于中國聯(lián)通內部,作為規(guī)范和指導 FTTH 網(wǎng)絡建設的設計、施工和驗收工作的技術指導依據(jù)。 本規(guī)范與國家、行業(yè)、企業(yè)標準和規(guī)范有矛盾時應以本規(guī)范為準。如執(zhí)行本規(guī)范嚴格要求的條文有困難時,應提出充分理由并經(jīng)主管部門審批。 2 引用標準 IEEE 802.3ah 系列標準 ITU-T G.984 系列標準 YD/T 1636-2007光纖到戶( FTTH)體系結構和總體要求 YD/T 1949-2009 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 吉比特的無源光網(wǎng)絡( GPON) 。 YD/T 1995-2009 接入網(wǎng)設備測試方法吉比特的無源光網(wǎng)絡( GPON) 。 YD/T 1475-2006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基于以太網(wǎng)方式的無源光網(wǎng)絡 (EPON)。 YD/T 1771-2008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 EPON 系統(tǒng)互通性要求。 YD/T 1953-2009接 入網(wǎng)技術要求 EPON GPON 系統(tǒng)承載多業(yè)務。 QB/CU 049-2009中國聯(lián)通 GPON 設備技術規(guī)范。 QB/CU 025-2010中國聯(lián)通 EPON 設備技術規(guī)范。 QB/CU 213-2009 中國聯(lián)通家庭終端遠程管理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系統(tǒng)要求 。 QB/CU 221-2009 中國聯(lián)通家庭終端遠程管理系統(tǒng)技術規(guī)范 HGU 參數(shù)模型 。 3 相關釋義 3.1 名詞釋義 BRAS( Broadband Remote Access Server):寬帶遠程接入服務器 2 EPON( Ethernet over Passive Optical Network):基于以太網(wǎng)技術的無源光網(wǎng)絡 FE ( Fast Ethernet): 快速以太網(wǎng) FTTH( Fiber To The Home):光纖到戶 GE( Gigabit Ethernet ):千兆比特以太網(wǎng) GPON( Gigabit-capable Passive Optical Networks):吉比特無源光網(wǎng)絡 HGU( Home Gateway Unit):家庭網(wǎng)關單元 IAD( Integrated Access Device):綜合接入設備 IP ( Internet Protocol):因特網(wǎng)協(xié)議 MDF( Main distribution frame):總配線架 OMDF( Optical main distribution frame):光纖總配線架 ODF( Optical distribution frame):光纖配線架 ODN( Optical Distribution Network):光分配網(wǎng)絡 OLT( Optical Line Terminal):光線路終端 ONU( Optical Network Unit):光網(wǎng)絡單元 ONT( Optical Network terminal):光網(wǎng)絡終端 ORL( Optical Return Loss):光回波損耗 PON( Passive Optical Network):無源光網(wǎng)絡 POS( Passive Optical Splitter):無源光分路器 QoS( Quality of Service):服務質量 SBU( Single Bussiness Unit):單商戶單元 SFU( Single Family Unit):單住戶單元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服務等級協(xié)議 SR( Service Router):業(yè)務路由器 VLAN( Virtual Local Area Network):虛擬局域網(wǎng) VoIP( 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基于 IP 協(xié)議的語音 WiFi( Wireless Fidelity):無線保真 3.2 單位釋義 km:長度單位,千米 3 bit/s:數(shù)據(jù)單位,比特率,比特 /秒 Kbit/s:數(shù)據(jù)單位,千比特 /秒 Mbit/s:數(shù)據(jù)單位,兆比特 /秒 s:時間單位,秒 ms:時間單位,毫秒 m:長度單位,微米 dB:衰減計量單位,分貝 m:面積單位, 平方米 :電阻單位,歐姆 :溫度單位,攝氏度 V:電壓單位,伏特 4 FTTH網(wǎng)絡結構及系統(tǒng)組成 1. PON 綜合接入網(wǎng)是一種構建于無源光分配網(wǎng)絡( ODN)之上的寬帶接入網(wǎng)絡,它將以太網(wǎng)技術和高速光傳輸技術結合起來,可以實現(xiàn)語音、數(shù)據(jù)、視頻多業(yè)務的綜合接入。 2. 根據(jù) ONU 設置位置的不同, PON 網(wǎng)絡可以分為 FTTH、 FTTB 和 FTTC 等多種形式。本規(guī)范僅針對 FTTH 形式的建設要求及業(yè)務開通等內容進行相關規(guī)定。 3. FTTH 系統(tǒng)由局端設備(光線路終端 OLT)、無源光分配網(wǎng)絡 ODN 和光網(wǎng)絡終端 ONT組成。 ONT 根據(jù)業(yè)務場景和 功能的不同分為 SFU、 HGU 及 SBU,在 FTTH 建設主要應用 SFU和 HGU。 FTTH 網(wǎng)絡結構如圖 4-1所示: O L T O D NO N TO N T 圖 4-1 FTTH 網(wǎng)絡結構圖 4. OLT 提供語音、數(shù)據(jù)、視頻業(yè)務網(wǎng)絡的互聯(lián)接口,并實現(xiàn)網(wǎng)絡管理的主要功能。 5. ONT 負責向用戶終端提供所需的業(yè)務接口。 6. ODN 負責連通 OLT 與所屬的 ONU。 ODN 為 OLT 與 ONU 之間提供光傳輸手段,其主要功能是完成光信號功率的分配。 4 7. ODN 由用戶光纜、無源光分路器、光交接設備、光分纖設備和光纜接頭及用戶終端盒 組成,上述組成部分根據(jù)不同的應用場景而略有差異。 8. FTTH 指光纖進入到每個用戶家中,將光網(wǎng)絡終端( ONT)安裝在家庭用戶。 FTTH的顯著技術特點是不但提供更高的帶寬,而且提高了接入網(wǎng)絡的抗干擾性和業(yè)務的綜合提供能力;由于用戶端設備體積小,家庭環(huán)境很容易滿足 ONT 的安裝要求,簡化了維護和安裝; FTTH 采用無源網(wǎng)絡,從局端到用戶可以做到完全的無源;每用戶可分配高達 30Mbit/s甚至更高的獨享帶寬。 9. 在 FTTH 場景下 ,光分配網(wǎng)絡 (ODN)按用途分為主干光纜、配線光纜、室外用戶引入光纜。 10. 本規(guī)范僅針對 FTTH 建設 方式,對建設、施工驗收及業(yè)務開通等內容進行規(guī)定。 5 PON 技術應用要求 5.1 PON 技術選擇 現(xiàn)階段 PON 光接入相對先進和成熟的有 EPON 和 GPON 兩種技術。其中 EPON 是電子電氣工程師協(xié)會 IEEE802.3 工作組制定相應的標準 IEEE802.3,將以太網(wǎng)的應用范圍從局域網(wǎng)擴展至用戶接入網(wǎng), 上下行均為 1.25Gbit/s。吉比特容量 PON(GPON)是 ITU-T 研究制訂的標準,采用的成幀技術為與通用成幀規(guī)程 GFP 類似的 GPON 封裝機制 GEM,能支持下行2.5Gbit/s,上行 1.25Gbit/s 速率,其速率支持 相對高于 EPON, QoS 實現(xiàn)方式采用 T-Cont + GEM_PORT + IEEE802.1P,理論上優(yōu)于 EPON 的 LLID + IEEE802.1P 方式。 GPON 與 EPON 的關鍵技術指標對比見表 5-1。 表 5-1 GPON 技術和 EPON 技術關鍵技術指標對比表 對比項目 GPON( ITU-T G.984) EPON( IEEE 802.3) 每 PON 口最大下行 /上行速率 2500/1250 Mbps 1250/1250 Mbps 每 PON 口下行 /下行吞吐量 (典型值 ) 2300 Mbps/1110Mbps 900Mbps/850Mbps 分光比 1:64, 1:128 1:32, 1:64 最大傳輸距離( 1: 64) 20km 10km 每用戶下行帶寬( 1: 64 FTTH 模型) 36 Mbps 14 Mbps 運營、維護 (OAM&P) G.984.4OMCI 標準。對 OAM 支持:對 ONT 的故障指 5 對比項目 GPON( ITU-T G.984) EPON( IEEE 802.3) ONT 進行全套 FCAPS(故障、配置、計費、性能、安全性)管理 示、環(huán)回和鏈路監(jiān)測等功能 TDM 傳輸 內置,支持 NativeTDM模式和電路仿真模式( CES over GEM) 電路仿真( ITU-T Y.1413 或MEF 或 IETF) (CES over Ethernet) 時鐘同步 GPON 采用物理層同步。 采用標準以太包封裝 TDM業(yè)務,物理層不同步,無分片成幀機制。 QoS DBA 調度單位包括 TCONT(五種類型)、 GEMport,粒度精細。采用多TCONT,靈活的業(yè)務流映射機制。每 ONU 至少 8個 TCONT,每 TCONT 至少4個隊列。 DBA 調度單位為 LLID,標準協(xié)議每個 ONU1 個 LLID,顆粒度粗。 QoS 主要通過 ONU設備內部調度實現(xiàn) , 每個LLID 內有 8個優(yōu)先級隊列。 5.2 設備容量要求 優(yōu) 選高密度、大容量、低功耗 OLT 設備。在大規(guī)模提供公眾業(yè)務時,原則上采用機架式設備,能通過插卡方式擴容 PON 接口。單框設備應提供大于等于 56 個 PON 接口,可提供上聯(lián)端口大于等于 8 個 GE 或 2 個 10GE。并 在 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的設備產(chǎn)品技術發(fā)展成熟、經(jīng)濟合理的前提下, 應優(yōu)先 選用,以降低單位能耗和減少配套資源消耗。 對于服務于集團用戶或 OLT 下移等用戶需求較少的場景時,可采用小容量 OLT 設備。 5.3 光接口鏈路預算 1. 光接口鏈路預算 =光功率預算 -光功率代價。 2. 現(xiàn)階段主流 PON 設備 PON 接口的光功率預算和鏈路預算指標如 表 5-2所示 。 表 5-2 常見 PON 接口的光功率預算和鏈路預算指標 (單位 :dB) EPON 1000BASE-PX20 EPON 1000BASE-PX20+ GPON CLASS B+ GPON CLASS C+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上行 下行 光功率預算 26 26 30 29.5 28.5 28.5 32.5 33 6 光功率代價 2 2.5 2 1.5 0.5 0.5 0.5 0.5 鏈路預算 24 23.5 28 28 28 28 32 32.5 3. 光接口鏈路預算 是 光分配網(wǎng) 絡 ODN 允許的衰減,工程建設中嚴禁 光分配網(wǎng)絡 ODN全程衰減值大于 光接口鏈路預算 值。 4. 為滿足大分光比和長距離傳輸,選用的 PON 設備 光接口鏈路預算 不應小于 28dB,并隨技術發(fā)展,盡可能選用光 鏈路 預算更高的產(chǎn)品,以支持更遠的接入距離和更高的分光比。 5.4 光模塊的測量要求 OLT 設備和 ONU/ONT 設備的光模塊應支持光路測量及診斷功能,且支持光功率劣化的告警自動上報。 5.5 網(wǎng)管要求 1. 網(wǎng)管系統(tǒng)應與寬帶資源端口綁定系統(tǒng)建立接口關系。 2. 網(wǎng)管系統(tǒng)應實現(xiàn)基于 PON 設備各類業(yè)務的自動開通和資源上報功能。 3. 網(wǎng)管系統(tǒng)應具備靈活調整用戶帶寬 的功能,實施 QoS 策略,為精品業(yè)務提供更高的優(yōu)先級,以滿足不同速率、不同應用的客戶需求。 4. OLT 設備及 PON 網(wǎng)管需支持 EPON/GPON 共平臺。 5.6 對 OLT及 ONU 設備的技術要求 1. 設備入網(wǎng)前必須通過中國聯(lián)通集團公司單系統(tǒng)測試和互通性測試。 2. PON 設備至少能支持 1:64 分光能力。隨技術發(fā)展,優(yōu)選支持更高分光比的產(chǎn)品。 3. OLT/ONT 設備應支持多業(yè)務綜合接入承載的能力,并能對不同業(yè)務提供不同的保護機制。 4. OLT 設備主控模塊能在不中斷通信的情況下,可帶電進行板卡的熱插撥操作。所有設備的模塊插板可帶電熱插拔,所有設備 均采用模塊化設計,其中每一模塊發(fā)生故障時均不影響其它設備和其它模塊的正常運行。 5. PON 設備的其它技術要求參照 YD/T 1949-2009 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 吉比特的無 7 源光網(wǎng)絡( GPON) 、 YD/T 1475-2006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基于以太網(wǎng)方式的無源光網(wǎng)絡(EPON)、 YD/T 1771-2008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 EPON 系統(tǒng)互通性要求、 YD/T 1953-2009接入網(wǎng)技術要求 EPON GPON 系統(tǒng)承載多業(yè)務、 QB/CU 049-2009中國聯(lián)通 GPON 設備技術規(guī)范、 QB/CU 025-2010中國聯(lián)通 EPON 設備技術規(guī)范的相關規(guī)定執(zhí)行。 6 OLT 設備部署要求 6.1 OLT 局點設置要求 1. OLT 的部署應充分利用現(xiàn)有機房設施,不宜專為部署 OLT 設備而新建機房。 2. 北方十省 OLT 設備盡量集中部署,首選端局,在機房條件確實緊張或管道資源確實不能滿足出局光纜需求時,可將 OLT 局點下移,但必須經(jīng)過省、市公司嚴格審批。 南方各分公司在管道資源滿足集中部署的前提下,應盡量集中部署, 1 個 OLT 局所應覆蓋多個小區(qū),避免各個小區(qū)各自設置 OLT 局所。 3. 在接入距離不能滿足全程 衰減 要求時,可逐步采取以下方式: ( 1)首選:選擇支持更大光功率預算的模塊,光分路比不變; ( 2)次選:光模塊不變,降低分路比; ( 3)三選:選擇支持更大光功率的模塊,同時降低分路比; ( 4)四選:以上三種方案仍不滿足要求時,將 OLT 局點下移,但必須經(jīng)過省、市公司嚴格審批。 4. 選擇模塊局設置 OLT 設備時。模塊局機房宜具有獨立產(chǎn)權,應 具有 長期固定性,具備 24 小時維護管理權,能就近接入光纜環(huán)。模塊局盡量位于用戶線路中心位置,并且具備或經(jīng)過擴建改造后具備管道、桿路條件,以便于光纜進出。 5. 城市地區(qū) OLT 局點服務范圍根據(jù)用戶分布情況和管線路由情況,服務半 徑宜在 2 5 公里范圍。 農村、山區(qū)等地區(qū)服務范圍可視具體情況靈活掌握。 6. OLT 局點設置應以端局為單位,在用戶分布、資源核查的基礎上,一次性進行局點、管道、光纜的規(guī)劃。若需進行管道建設,則盡量按終期需求進行配置。 6.2 OLT 機房選擇要求 1. 新建機房時,應充分預留 OLT 設備和光纖總配線架( OMDF)的發(fā)展空間。 8 2. OLT 設備應安裝在交換或寬帶設備機房,有條件的應與 DSLAM 同機房設置,新建BRAS 設備宜與 OLT 設備安裝在同一機房。 3. 現(xiàn)有測量室經(jīng)過改造后也可安裝 OLT 設備,以便 OLT 設備與光纖總配線架( OMDF)的就近連 接。在測量室設置 OLT 設備時,應充分預留未來發(fā)展空間,并將 OLT 設備與光纖總配線架分區(qū)域安裝,以便達到節(jié)能、防塵的要求。兩區(qū)域間采用光纜走線架連接。 6.3 OLT 上聯(lián)方式 1. OLT 承載多業(yè)務時每種業(yè)務應采用雙上聯(lián),當雙上聯(lián)中的兩條鏈路峰值或平均帶寬利用率均超過 70%后,應對上聯(lián)鏈路進行擴容。 2. OLT數(shù)據(jù)類業(yè)務以直接上聯(lián) BRAS/SR為最終方案 ,當 單臺 OLT接入用戶數(shù)大于 3000戶或 OLT 的上聯(lián)流量預計達到 1G以上, 宜 直連 BRAS/SR,以減少網(wǎng)絡層次,降低建設和運維成本。 在接入用戶數(shù)較少、上聯(lián)流量較低時,可上聯(lián)接入 匯聚設備作為過渡 。 3. OLT 上聯(lián)寬帶上網(wǎng)業(yè)務及 IPTV 業(yè)務時,應采用 GE 或 10GE 接口。 4. OLT 單獨上聯(lián)語音業(yè)務時,應采用 FE 或 GE 接口。 5. OLT 與上聯(lián)網(wǎng)絡設備在不同局點時, OLT 雙上聯(lián)宜采用不同的光纜路由。 6. OLT 應能提供 E1或 STM-1 等接口與 SDH 網(wǎng)絡互聯(lián)。 如提供 CATV 業(yè)務,可在 OLT 側外置 WDM 模塊及 CATV 接口。 7. 設備應根據(jù)未來根據(jù)流量增長情況動態(tài)擴容上聯(lián),前期可根據(jù)業(yè)務承載情況和設備槽位密度情況預留 1 2 個槽位作為上聯(lián)備用。 6.4 OLT 設備冗余保護 6.4.1 OLT 主控板冗余保護 OLT 應采用雙主控板配置 ,設備應支持主控板的 1 1 保護倒換。主控板倒換發(fā)生后應向網(wǎng)管系統(tǒng)上報倒換事件以及倒換觸發(fā)條件等必要信息。 OLT 應支持主用主控板和備用主控板的配置信息實時同步功能。 6.4.2 OLT 上聯(lián)保護 OLT 宜采用雙上聯(lián)鏈路,實現(xiàn)負載分擔和冗余保護功能。 9 OLT 應支持上聯(lián)板的雙歸屬的保護功能:即 OLT 的兩個上聯(lián)鏈路分別連接到兩個不同的上聯(lián)網(wǎng)絡設備上,任意方向中斷后保證所承載業(yè)務不中斷。 OLT 雙歸屬上聯(lián)宜根據(jù)上聯(lián)網(wǎng)絡設備情況逐步部署發(fā)展。 6.4.3 配置恢復功能 PON 系統(tǒng)應支持配置恢復功能。在 OLT 設備斷電后加電、板卡更換等異常事件發(fā)生后,設備的業(yè)務可以自動恢復正常。在 ONU/ONT 設備更換、斷電后恢復等原因重新啟動后,網(wǎng)管應能自動恢復對 ONU/ONT 的配置。 6.4.4 電源冗余保護功能 OLT 設備應采用電源 1+1 冗余保護功能。當主用電源模塊失效發(fā)生自動倒換(或者 1+1的分布式雙電源供電)時系統(tǒng)的業(yè)務應不受影響。當電源模塊發(fā)生倒換后,系統(tǒng)應向網(wǎng)管系統(tǒng)上報倒換事件以及倒換觸發(fā)條件等必要信息。 6.4.5 OLT 下聯(lián)保護 OLT 下聯(lián)保護根據(jù)業(yè)務要求靈活選用。 可選用主干光纖保護倒換方式和全保護光纖倒換方式,也可采用人工倒換方式。在服務重要的政、企單位或重要住宅區(qū) 域時,宜根據(jù)重要程度和用戶對安全可靠性的需求選擇相應的保護方式,對于服務普通公眾用戶可不采用任何倒換方式。 主干光纖保護倒換方式和全保護光纖倒換方式參照 EPON 和 GPON 相關行業(yè)標準和中國聯(lián)通相關企業(yè)標準執(zhí)行, ODN 應根據(jù)倒換方式配置相應的冗余光纜,并配置 2:N 光分路器。 人工倒換方式方法如下: OLT 采用單個 PON 端口,采用 2:N 光分路器,在分路器和局端 OMDF 之間建立 2 條獨立的、互相備份的光纖鏈路,由 OLT 檢測線路狀態(tài),一旦主用光纖鏈路發(fā)生故障,由維護人員在局端 OMDF 上倒接設備光纜尾纖的方式進行 人工倒換。如 圖 6-1所示: 10 O L TP O N 口O M D F主 用 ( A 向 )備 用 ( B 向 )2 : N 分 路 器P O N 口P O N 口O N U # 1O N U # n圖 6-1 主干光纜人工倒換保護方式 7 OLT 上聯(lián)光纜建設要求 ( 1) OLT 設備上聯(lián)至上聯(lián)網(wǎng)絡設備的光纖,初期按每框至少 4芯配置,每框 8芯預留,有條件的宜按 12 芯預留。 ( 2)當 OLT 設備與上聯(lián)網(wǎng)絡設備在同一物理局所時,采取點對點連接。 ( 3)當 OLT 設備與上聯(lián)網(wǎng)絡設備不在同一物理局所時: 1)單個 OLT 局點時, 宜 采用雙物理路由方式; 2)多個 OLT 局點時,如果具備組環(huán)條件,應將多個 OLT 局點組成 光纜 環(huán)結構;不具備 組環(huán) 條件時,可組 成 鏈型或星型結構; 3)上聯(lián)光纜盡量采用管道方式敷設。 8 光分配網(wǎng)( ODN)建設要求 8.1 光分配網(wǎng)( ODN)網(wǎng)絡結構 光分配網(wǎng) ODN 的用戶端 ONT 到局端 OLT 由中心機房子系統(tǒng)、主干光纜子系統(tǒng)、配線光纜子系統(tǒng)、引入光纜子系統(tǒng)、光纖終端子系統(tǒng)、管理子系統(tǒng)六部分構成,如圖 8-1 所示 : O L T局 端光 纜 / 跳 纖O D F /O M D F光 纖 ( 總 )配 線 架光 纜 交 接 間 / 箱或 光 分 路 箱( P O S )光 分 路 箱建 筑 物 內 / 外( P O S )光 纜光 纜蝶 形 光 纜光 纖插 座光 跳 線O N T電 纜用 戶終 端 設 備用 戶 室 內中 心 機 房 子 系 統(tǒng) 主 干 光 纜 子 系 統(tǒng)配 線 光 纜 子 系 統(tǒng)引 入 光 纜 子 系 統(tǒng) 光 纖 終 端 子 系 統(tǒng)O D N分 纖 盒光 纜建 筑 物 內 / 外 11 圖 8-1 ODN 網(wǎng)絡構成圖 1. 中心機房 子系統(tǒng) 中心機房是局內光纜與室外光纜的分界點,主要包括光纖(總)配線架、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簡 稱設備光纜)以及相關的器件。 2. 主干光纜 子系統(tǒng) ( 1) 交接配線時,主干光纜是指中心機房的光纖(總)配線架與光纜交接箱 /間之間的光纜。直接配線時,主干光纜是指中心機房光纖(總)配線架至第一個分纖設備之間的光纜。 ( 2) 主干光纜子系統(tǒng)包括連接中心機房光纖(總)配線架與光纜交接箱 /間之間的光纜及其它配套設施。這些配套設施包括將主干光纜進行端接和分配的光纜交接箱 /間、分纖盒等。 3. 配線光纜 子系統(tǒng) ( 1) 交接配線時,配線光纜是指光纜交接箱 /間與最后一個分纖盒之間的光纜。直接配線時,配線光纜是指第一個分纖設備與最后一個分纖盒之間的光纜。 ( 2) 配 線光纜子系統(tǒng)由室內 /室外分纖盒(對于別墅和其它獨立用戶可能是其它形式的光纖分配設施)、連接光纜交接箱 /間與分纖盒的光纜、光分路器 POS 及光纜連接配件組成。其它形式的光纖分配設施可以是光纜交接箱、 ODF 等。 ( 3) 光分路器 POS 是指從一根光纖中分出若干條光路的設備。 4. 引入 光纜 子系統(tǒng) ( 1) 引入光纜是指最后一個分纖盒與用戶端光纖插座之間的光纜。 ( 2) 引入光纜子系統(tǒng)由最后一個分纖盒(對于別墅和其它獨立用戶是指戶外的分纖箱等)與用戶光纖插座 /用戶室內綜合信息箱之間的光纜及配件組成。 5. 光纖終端子系統(tǒng) ( 1) 一個家庭用戶或一個獨立的需要設置 終端設備 ONT 的辦公區(qū)域可劃分為一個光纖終端子系統(tǒng)。 ( 2) 一個完整的光纖終端子系統(tǒng)由一個或者多個光纖插座或用戶室內綜合信息箱、光纖插座與 ONT 之間的連接跳纖組成。 6. 管理 子系統(tǒng) 對光纜、 POS、接頭盒、光纜交接箱、分纖盒、用戶室內綜合信息箱、光纖插座及交 12 接間和中心機房內的光纖(總)配線架等按一定的模式進行標識和記錄。 8.2 中心機房子系統(tǒng) 8.2.1 光測量室的選擇 1端局及以上局所應設置獨立的光測量室,并在光測量室內設置光纖總配線架( OMDF)作為局內光纜與室外光纜的分界點。 2對于現(xiàn)有局所,隨著 FTTH 的發(fā) 展,現(xiàn)有電纜將逐步退網(wǎng),電纜退網(wǎng)后電纜總配線架( MDF)也會隨之撤除,騰空后的測量室可逐步改造成光測量室。 8.2.2 光纖總配線架 OMDF 的選擇 8.2.2.1 OMDF的選擇原則 1大型局所應結合 MDF 的退網(wǎng)選用敞開式雙面 OMDF,設備側與線路側分開。設備側與線路側通過光跳纖進行連接,光跳纖由跳纖槽道承托。 2小型局所、光纜交接間等可依據(jù)情況選擇機架式、柜式、壁掛式等光纖配線架( ODF)。 3當受條件限制時, OMDF 也可采用單面結構,上半部分作為設備側,下半部分作為線路側使用。 局內光纜與室外光纜都是上走線時,光纜應左右分 開布放。 4.同一機房內,應采用同一型號的 OMDF。 OMDF 的尺寸應在安裝前確定,不得在安裝后對其擴展。 5當外線光纜為上走線時,光纜固定與保護裝置應位于機架最上部,當外線光纜為下走線時,光纜固定與保護裝置應位于機架最下部。 6一體化單元框可安裝配套門板,增加美觀度,門板背面貼標識,記錄跳纖路由,方便使用。 8.2.2.2 OMDF技術要求 8.2.2.2.1 外觀與結構 8.2.2.2.1.1 外觀結構形式 13 OMDF 機架結構形式為敞開式,采用雙面操作。正面為線路側,用于室外光纜的固定、開剝、熔接與終端;背面為設備側,用于成端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設備跳纖。架體左側 固定光纜,右側存儲跳纖。 8.2.2.2.1.2 機架外形尺寸 1為與機房內其它設備高度保持一致,便于走線, OMDF 機架高度一般選用 2600mm、2200mm 和 2000mm 三種。在現(xiàn)有測量室內安裝時,也可根據(jù)現(xiàn)有測量室的空間高度定制,但最高不宜超過 3510mm。 2 OMDF 的 寬度 宜為 120mm 的 整數(shù)倍 , 推薦選用寬度為 720mm。深度推薦選用 600mm、800mm 及 900mm 三種。 3機架外形尺寸的偏差不應超過 2mm,外表面對底部基準面的垂直度公差不大于3mm。 8.2.2.2.1.3 機架結構 1結構應牢固,裝配具有一致性和互換性,緊固件無 松動。外露和操作部位的銳邊應倒圓角。 2線路側結構 ( 1)由 72 芯一體化單元框組成,每個 72 芯一體化單元框由 6 個 12 芯一體化托盤組成。 12 芯一體化托盤具有光纖熔接和成端功能,外線光纜光纖在托盤內與尾纖熔接并在托盤上成端。 ( 2)一體化托盤上的適配器應向左(右)傾斜約 30 。在同一機房內,所有一體化托盤上的適配器的傾斜方向應保持一致。在一體化托盤上的適配器可左右互換出纖。 ( 3)同一 OMDF 的 一體化托盤 尺寸 應 通用 ,并可 互換 。 3設備側結構 ( 1)設備側由光纖終端單元組成。 ( 2)光纖終端單元為只具備光纖成 端功能,無光纖熔接功能的面板型結構。 ( 3)光纖終端單元由適配器和適配器座板組成,適配器安裝在座板上。所有光纖終端單元上的適配器的傾斜方向應保持一致。 ( 4)每塊光纖終端單元的容量為 96 芯。 14 ( 5)同一 OMDF 的 光纖終端單元 尺寸 應 通用 ,并可 互換 。 ( 6)光纖終端單元面板上配有纖扣和纖環(huán),其中纖環(huán)為金屬制品,應便于拆卸,不得使用塑料制品。纖扣對每塊適配器座板上的跳纖具有整理和固定功能,纖環(huán)對每組適配器座板上的跳纖具有整理功能。跳纖為下走線時,纖扣安裝在適配器座板正下方,纖環(huán)均勻安裝在面板下方;跳纖為左(右)走 線時,纖扣安裝在適配器座板左(右)方,纖環(huán)均勻安裝在面板左(右)方。 ( 7)光纖終端單元可整體向下翻轉。光纖終端單元轉動到 90時,應有限位槽限制,以避免對設備纜和跳纖產(chǎn)生拉力,并且不應刮蹭走線槽道內的其它跳纖。 4同一個一體化單元框或光纖終端單元上,跳纖水平或垂直走線時,其數(shù)量不得超過 12 條。 5線路側一體化單元框右邊應安裝用于存儲光跳纖的存儲裝置,存儲裝置中的存儲輪可與架體側面垂直,也可向右前方傾斜 45角,以使光跳纖在前后面之間的跳接自然而圓滑。 6架體在設備側與線路側之間應預留足夠的操作空間, 以便于施工和維護。 7跳纖經(jīng)掛纖區(qū)盤纖柱時應能自然固定,不應由于跳纖重力對連接器插頭產(chǎn)生拉力。 8機架的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距地高度應便于光纜成端固定。 8.2.2.2.1.4 走線槽道 1機架的設備側應安裝多層水平走線槽道,以滿足多個機架并架時的走纖。 2走線槽道可分層設置在設備側每層光纖終端單元的下方或后面,也可設置在架體中間位置,但不應影響光纜的布放與固定。 3走線槽道內可設置擋纖柱,將架內跳纖與架間跳纖分開。架內跳纖靠走線槽道內側布放,架間跳纖靠走線槽道外側布放,以避免跳纖的交叉走線。 4各架走線槽道的高度、尺寸應 相同,以便于并架時相互拼接、延伸。 5走線槽道容量應滿足各種可能跳纖方式時最大量跳纖走線的需要。跳纖的需求量包括架內跳纖和架間跳纖,并應考慮基站、專線等跳纖需求量。走線槽道的利用率不宜超過 60%。當機架高度為 3.5m,設備側終端單元為 10 層,光跳纖直徑為 3mm 時,平均每層槽道內的跳纖數(shù)量及槽道橫截面積見表 8-1。 表 8-1 跳纖需求量與走線槽道橫截面積表 15 局所 容量 (萬門) 分光比 光分路器端口利用率 光分路器數(shù)量(臺) PON 口數(shù)量(個) 跳纖需求量(條) 基站、專線等跳纖需求量(條) 設備側層數(shù)( 層) 平均每層跳纖數(shù)量(條) 每層跳纖占用面積 ( mm) 走線槽道橫截面積 ( mm) 10 1: 64 60% 2604 2604 3125 按需 10 313 2208 3680 15 1: 64 60% 3906 3906 4688 按需 10 469 3312 5520 25 1: 64 60% 6510 6510 7813 按需 10 781 5520 9199 8.2.2.2.1.5 適配器 1 OMDF 上的 光纖適配器 應 選用 LC型 或 SC 型 。 LC 型和 SC 型適配器外型結構相 同,但 LC 型體積更小,使得 OMDF 密度更高、容量更大,更適合在 機房面積緊張的情況下 使用 。 2未使用的適配器必須安裝防塵帽。 8.2.2.2.1.6 引入光纜彎曲半徑 引入光纜進入機架時,其彎曲半徑應不小于光纜直徑的 15 倍。 8.2.2.2.1.7 保護套、襯墊及纖芯和尾纖彎曲半徑 光纜光纖穿過金屬板孔及沿結構件銳邊轉彎時,應裝保護套及襯墊。纖芯、尾纖無論處于何處彎曲時,其曲率半徑應不小于 30mm。 8.2.2.2.2 材料要求 OMDF 架體及所有的零件采用的材料應具有防腐蝕性能和阻燃性能。 8.2.2.2.3 功能要求 8.2.2.2.3.1 光纜固定與保護裝置 OMDF 應具有光纜引入、固定和保護裝置。該裝置具 有以下功能: 1將光纜引入并固定在機架上,保護光纜及纜中纖芯不受損傷; 2光纜、跳纖經(jīng)過架體部件時,架體部件結構的設計不應損傷光纜、跳纖; 3在跳纖轉角處,應設置纖環(huán)和繞纖柱,避免跳纖和架體直接接觸; 16 4光纜金屬部分與機架絕緣; 5固定后的光纜金屬護套及加強芯應可靠連接高壓防護接地裝置; 6光纜固定和保護裝置可集中設置在架體底部(室外光纜下走線時),也可集中設置在架體頂部(室外光纜上走線時),還可分散設置。當分散設置時,宜選擇在架體底部 /頂部、架體中間三個位置。 8.2.2.2.3.2 光纖終結功能 應具有光纖終接裝置 。該裝置應便于光纜纖芯及尾纖接續(xù)操作、施工、安裝和維護;能固定和保護接頭部位平直而不位移,避免外力影響,保證盤繞的光纜纖芯、尾纖不受損傷。 8.2.2.2.3.3 調纖功能 通過光纖連接器插頭,能迅速方便地調度光纜中的纖芯序號及改變光傳輸系統(tǒng)的路序。 8.2.2.2.3.4 光纜纖芯及尾纖的保護功能 1光纜開剝后纖芯有保護裝置并固定后引入光纖終接裝置。 2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上走線時,其開剝位置應在終端位置的上一層光纖終端單元后面;設備光纜下走線時,其開剝位置應在終端位置的下一層光纖終端單元后面。 3為保證光纖彎曲半徑的要求,光纜開剝長度不宜小于 0.5m。 4室外光纜開剝后,每個光纖帶應用塑料套管保護,然后再用蛇形管進行整體保護。每根塑料套管和蛇形管應做好標識,以便于與架內其它光纜區(qū)分。 8.2.2.2.3.5 水平走線功能 OMDF 應具有水平走線裝置,用于跳纖在架內或架間跳接時路由的承載。 8.2.2.2.3.6 容量 每機架容量和單元容量按適配器數(shù)量確定。光纖終接裝置、光纖存儲裝置、光纖連接 17 分配裝置在滿容量范圍內應能成套配置。 OMDF 容量見表 8-2。 表 8-2 OMDF 容量表(單架) 外形尺寸 線路側 設備側 總容量(芯) 高寬深( mm) 一體化單元框( 72 芯) 12 芯一體化托盤數(shù)量( 塊) 最大容量(芯) 光纖終端單元( 96 芯) 最大容量(芯) 2000 720 600( 800) 9 54 648 6 576 1224 2200 720 600( 800) 10 60 720 7 672 1392 2600 720 600( 800) 12 72 864 8 768 1632 X 720 800( 900) 16 96 1152 10 960 2112 注: X:表示 OMDF 高度為 3m 以上。由于各局測量室內現(xiàn)有 MDF 高度和走線架高度不盡相同,為保持高度一致、美觀,新裝 OMDF 的高度 應根據(jù)各局測量室情況確定,但 OMDF 容量不變。 8.2.2.2.3.7 標識記錄功能 機架及單元內應具有完善的標識和記錄裝置,用于方便地識別纖芯序號或傳輸路序,且記錄裝置應易于修改和更換。 8.2.2.2.3.8 光纖存儲功能 設備側應設有存儲模塊用于存儲設備光纜;跳纖路由中應有足夠的存儲空間供跳纖存儲使用。 8.2.2.2.4 高壓防護接地裝置 1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光纜中金屬加強芯及金屬護套相連,連接線的截面積應大于 6mm。 2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地相連的連接端子的截面積應大于 35mm。 3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機架間絕緣,絕緣電阻不小于 1000M /5OOV(直流)。 4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與機架間耐電壓不小于 3000v(直流) 1min 不擊穿、無飛弧。 5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應能可靠接地,接地處應有明顯的接地標志。 6 OMDF 架體上應有接地端子。 18 8.2.2.2.5 OMDF典型結構圖 OMDF 典型結構圖如圖 8-2、 8-3、 8-4、 8-5、 8-6、 8-7所示: 19 圖 8-2 OMDF 設備側視圖 圖 8-3 OMDF 左側面視圖 20 圖 8-4 OMDF 右側面視圖 21 圖 8-5 OMDF 線路側視圖 22 圖 8-6 96 芯光纖終端單元結構示意圖(正面) 圖 8-7 96 芯光纖終端單元結構示意圖(背面) 注: a、設備側為正面,主要由可翻轉的 96 芯終端單元和水平走線槽組成。 b、左側視圖中可見走纖的路由,經(jīng)過掛纖輪和壓帶過線槽的管理,走纖順暢,操作空間大。 c、右側視圖中設備纜引入固定開剝后,在存儲區(qū)存儲,最后在可翻轉的 96 芯終端單 23 元背后終端。 d、背面視圖為機柜外線側,外纜引入后固定開剝接地,并熔接終端。 e、以上圖中標注的解釋說明如下: 1、集中下纜組件 -光纜在此集中固定開剝接地。 2、下纜區(qū) -開剝后的光纜通過此區(qū)域進入托盤,路由途中可以在彎角 件上綁扎。 3、熔配一體化托盤 -即 OMDF 的線路側,室外光纜在此熔接終端。 4、掛纖區(qū)域 -跳纖可在此處存儲,平滑過渡到下一個線環(huán)。 5、設備纜下纜區(qū)域 -設備纜在此集中固定開剝。 6、設備纜存儲區(qū)域 -開剝后的設備尾纖過長的可在此存儲。 7、壓帶過線槽 -從 4(掛纖區(qū)域)過來的跳纖在此管理。 8、線環(huán) 1-用于架內線路側到設備側跳纖的管理。 9、線環(huán) 2-用于架間跳纖的管理。 10、水平走線槽 -承載架間跳纖的路由。 11、 96芯翻轉單元板 -即 OMDF 的設備側,設備尾纖在此終端。 12、設備跳纖存儲區(qū)域 -設備與設備之間的跳纖如有余長可在此存儲。 跳纖路由 1-架內由外線側到內線側的跳纖。 跳纖路由 2-架間跳纖。 8.2.3 OMDF的安裝 1 OMDF 的單位為架,即每個獨立安裝的架體為一架。 2在現(xiàn)有電纜測量室內安裝 OMDF 時,應充分考慮測量室與進線室、測量室與 OLT 設備 /傳輸設備機房之間上 /下線洞的位置,以便于進出光纜。 3在有 A、 B列的測量室內安裝 OMDF 時,首選 A 列安裝,在 A列無位置時可選擇在 B列安裝。應避免 A、 B列同時安裝。 4現(xiàn)有電纜上線洞上方有安裝位置時, OMDF 應安 裝在上線洞正上方,安裝順序與現(xiàn)有 MDF 相反。 如圖 8-8所示: 24 直 列橫 列M D F 1M D F 1 O M D F 2 O M D F 1上 線 洞圖 8-8 OMDF 的安裝(現(xiàn)有電纜測量室 -有安裝位置) 5現(xiàn)有電纜上線洞上方無安裝位置時,將現(xiàn)有 MDF 折列,以便騰空列架安裝 OMDF。 如圖 8-9所示: 直 列橫 列M D F 1M D F 2M D F 3M D F 4 M D F 5 M D F 6圖 8-9 OMDF 的安裝(現(xiàn)有電纜測量室 -無安裝位置) 6為保持全網(wǎng)的一致性,在新光纖測量室內安裝 OMDF 時,應遵循從右向左順序安裝的原則。 如圖 8-10 所示: O M D F 2 O M D F 1上 線 洞圖 8-10 OMDF 的安裝(新光測量室) 7特殊情況下, OMDF 也可在測量室內上線洞(至進線室)以外其它位置安裝,采用上走線方式。 8架體在施工現(xiàn)場安裝完畢后應牢固可靠,其緊固件齊全且安裝牢固。架體與一體化單元框、光纖終端單元、走線槽等部件應橫平豎直。 25 9禁止其它業(yè)務纜線從 OMDF 架內穿越。 10目前接入光纜分散成端在傳輸機房、非話機房、測量室、用戶光纜環(huán)機房,今后可逐步向測量室 OMDF 集中?,F(xiàn)有少量 FTTH/FTTB 用戶光纜成端在傳輸機房內,將來也應逐步改入光測量室內,因此機房內安裝 OMDF 時應為將來的擴展預留相應的空間。 11光纜金屬加強芯及金屬護套與機架分別接地。光纜中的金屬加強芯及金屬護套與機架高壓防護接地裝置相連,各機架的高壓防護接地裝置單獨接入總接地匯流排;同一機架內的高壓防護接地裝置分散設置時,各裝置單獨接入總接地匯流排;各機架架體連接在一起接入二級匯流排,再由二級匯流排統(tǒng)一接入總接地匯流排。 8.2.4 OMDF的固定 1 OMDF 的抗震設防烈度應不低于 8度。廠家應提供對應的抗震測試數(shù)據(jù)和計算依據(jù),提供機架的抗 震扭矩要求,提供電信設備抗震性能檢測合格證。 2 OMDF 在機房內的安裝應做抗震加固處理。 OMDF 架體下方應與機房地面加固;架體與架體之間在頂部連成一體;架體兩端與側面應與承重墻體加固;無條件與承重墻體加固的應安裝龍門架,龍門架與地面和屋頂固定,架體再與龍門架連接加固;架體與上方走線架連接加固;架體上方應與機房屋頂加固;各架走線槽道之間應連接加固。 3 OMDF 頂部安裝應采取由上梁、立柱、連固鐵、列間撐鐵、旁側撐鐵和斜撐組成的加固聯(lián)結架。構件之間應聯(lián)結牢固,使之成為一個整體。 4 OMDF 頂部必須用抗震夾板 或螺栓與列架上梁加固。 5 OMDF 底部應與樓板可靠聯(lián)結。 6列架應通過連固鐵及旁側撐鐵與柱進行加固,其加固件應加固在柱上。 7列間撐鐵的數(shù)量應根據(jù)抗震設防烈度 8 度及列長而定,并應執(zhí)行 YD/T 5026-2005 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 8列槽道之間的距離不大于 1.6m,超出以上距離時應增加吊掛裝置。 9列架應終端在柱或承重墻上。走線架應終端在承重墻或終端在與柱拉接的支架上。 10新建機房留有較大發(fā)展余地,初裝機架較少,鐵架有時也只做一部分,但列架應適當延長以裝滿若干開間,并與柱 進行加固。 11 光纖總配線架的 安裝必須符合 YD 5059-2005電信設備安裝抗震設計規(guī)范中的有關要求。 26 12鐵架及槽道的安裝應執(zhí)行 YD/T 5026-2005 電信機房鐵架安裝設計標準的相關規(guī)定。 8.2.5 OMDF的使用 1依據(jù)機房上線洞的情況, OMDF 可采取下進線或上進線方式。機房內有地槽時采取下走線方式,無地槽時采取上走線方式。室外光纜一般采取下走線方式,室內光纜一般采取上走線方式。 2室外光纜成端在線路側一體化單元框上,在一體化托盤內與尾纖熔接后插入適配器成端上列;設備光纜在設備側光纖終端單 元后端插入適配器成端上列。 3跳纖在一體化單元框和光纖終端單元前端成端。 4. 一體化單元框和光纖終端單元之間的跳纖原則上不跨架跳接。 5由于設備側與線路側端子數(shù)量比約為 1:1( 2600mm 以上機架為 1:1.2),室外光纜大部分為環(huán)型結構,而且光纜保護采用冷保護方式,因此,跳纖布放后設備側端子僅占用一半。設備側的使用可有以下兩種方式: ( 1)緊上空下使用方式 設備側上半部分端子與線路側相連,空閑下半部分端子,以備后期改為熱保護時使用。該方式設備側與線路側架內對應。 ( 2)交錯使用方式 以光纖終端單元為 單位的交錯使用方式。如:占用第 1框光纖終端單元,空閑第 2 框光纖終端單元,再占用第 3 框光纖終端單元,空閑第 4框光纖終端單元。 以每排端子為單位的交錯使用方式。如:同一框光纖終端單元內,占用第 1 排端子,空閑第 2排端子,再占用第 3 排端子,空閑第 4排端子。 8.2.6 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 8.2.6.1 光纖、光纜的選型 1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宜選用 G.657A光纖。 2 OMDF 設備側至 OLT 設備之間應選用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為定制的兩端帶有連接器插頭的室內光纜。 27 8.2.6.2 光纖的配置 1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應一次性全部布放完畢。光 纜芯數(shù)應結合 OLT 端口數(shù)量和 OMDF光纖終端單元制式進行配置。光纜芯數(shù)應為 4 或 8 的整數(shù)倍,且在 48 芯(含)以下。為便于綁扎固定,同一機房內,盡量選用相同芯數(shù)、相同纜徑的光纜。 2為后期工程預留的光纖,應安插在 OLT 假面板端口上。當設備光纜芯數(shù)與 OLT 設備端口數(shù)不匹配時(設備光纜芯數(shù)大于 OLT 設備端口數(shù)),可能會造成部分光纖無法在 OLT上成端,這部分光纖可作為備用盤放在 OLT 側,應粘貼好標簽并做好保護。 3為便于光纜成端,出局室外光纜芯數(shù)應為 72 的整數(shù)倍。 8.2.6.3 光纜的布放及成端 1光纜的布放應與直流電源線、 交流電源線分開布放。 2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應沿走線架或槽道布放,不應在假地板下布放。無走線架或槽道的可隨工程新裝走線架或槽道。 3分支型設備互聯(lián)光纜與室外光纜在 OMDF 適配器上通過跳纖連接時,同一條設備光纜盡量對應在同一條室外光纜上,同一條室外光纜可與多條室內光纜對應。 4設備光纜在光纖終端單元上應全部成端,不得采用部分成端方式。同一條設備光纜盡量成端在同一塊光纖終端單元上,避免跨框、跨列。 5設備光纜長度誤差不得超過 3m。 6在機房假地板下不得盤存尾纖、跳纖、光纜等,以免影響機房送風。其盤存可選擇在以下位置: ( 1)選擇在 OMDF 側盤纖柱上,將光纜護套拋開,盤留跳纖。 ( 2)選擇在走線架上安裝光纜盒,將光纜盤存在盒內。 7設備光纜穿越墻洞時應對連接器插頭做保護處理。 8 室外光纜在局端 OMDF 上成端時,其中其它用途(如基站、專線等)的光纖應與 FTTH用戶光纖成端在不同的一體化單元框或托盤內。 9同一光纜環(huán)盡量成端在同一架 OMDF 上,避免跨列成端。不可避免時, A、 B向光纖應成端在相鄰列的同一層一體化單元框內。 10 為便于障礙導通和光纜割接,光纜環(huán) A、 B向光纖可采取下列方式成端。 方式 1:同框不 同盤方式,即 A、 B向光纖成端在同一一體化單元框的不同托盤內,成 28 端在每個托盤內的光纖為同一方向。 如圖 8-11 所示: A 向 光 纖 ( 1 2 芯 ) 一 體 化 托 盤B 向 光 纖 ( 1 2 芯 ) 一 體 化 托 盤A 向 光 纖 ( 1 2 芯 ) 一 體 化 托 盤B 向 光 纖 ( 1 2 芯 ) 一 體 化 托 盤A 向 光 纖 ( 1 2 芯 ) 一 體 化 托 盤B 向 光 纖 ( 1 2 芯 ) 一 體 化 托 盤A 向 光 纜 B 向 光 纜一 體 化 單 元 框方 式 1圖 8-11 同框不同盤方式 方式 2:同列不同框方式,即 A、 B 向光纖成端在同一列的上下相鄰的一體化單元框內,成端在每個框內的光纖為同一方向。 如圖 8-12 所示: 一 體 化 單 元 框A 向 光 纖一 體 化 單 元 框B 向 光 纖一 體 化 單 元 框A 向 光 纖一 體 化 單 元 框B 向 光 纖A向光纜B向光纜方 式 21 列第 1 框第 2 框第 3 框第 4 框圖 8-12 同列不同框方式 方式 3:不同列不同框方式,即 A、 B 向光纖成端在相鄰列的同一層一體化單元框內。如 圖 8-13所示: 29 A 向 光 纖 ( 1 2 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