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doc_第1頁
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doc_第2頁
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doc_第3頁
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doc_第4頁
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零件圖的尺寸標注、技術要求在零件圖上的標注(1)(一)零件的工藝結(jié)構 1鉆孔結(jié)構 用鉆頭鉆盲孔時,由于鉆頭頂部有120的圓錐面,所以盲孔總有一個120的圓錐面,擴孔時也有一個錐角為120的圓臺面。 鉆孔時,為使鉆頭垂直于孔的端面,無論是水平的、傾斜的、還是垂直的孔,都應制成與孔軸線垂直的凸臺或凹坑,否則易將孔鉆偏或?qū)@頭折斷。如圖813所示。圖813 鉆孔工藝結(jié)構2退刀槽和越程槽 在切削過程中,為使刀具易于退刀,并在裝配時容易與有關零件靠緊,常在加工表面的臺肩處先加工出退刀槽或越程槽。常見退刀槽和越程槽的結(jié)構及尺寸標注如圖814所示。圖中的數(shù)據(jù)可從有關的標準中查取。圖814 退刀槽和越程槽3鑄件工藝結(jié)構 鑄件各部分的壁厚應盡量均勻,在不同壁厚處應使厚壁和薄壁逐漸過渡,以免在鑄造時在冷卻過程中形成熱節(jié),產(chǎn)生縮孔。鑄件上兩表面相交處應做成圓角,鑄造圓角的大小一般為R3- R5,可集中標注在技術要求中。鑄件在起模時,為起模順利,在起模方向上的內(nèi)、外壁上應有適當?shù)男倍龋话阍?30-3之間,通常在圖樣上不畫出,也不標注。如圖815所示圖815 鑄件工藝結(jié)構4過渡線兩個非切削表面相交處一般均做成圓角過渡,所以兩表面的交線表得不明顯,這種交線成為過渡線。當過渡線的投影和面的投影重合時,按面的投影繪制,當過渡線的投影和面的投影不重合時,過渡線按其理論交線繪制,但線的兩端要與其它輪廓線斷開。如圖816、817所示。圖816 過渡線(1)圖817 過渡線(2)5工藝凸臺和凹坑 為了減少加工表面,使結(jié)合面接觸良好,常在兩接觸表面處制處凸臺和凹坑,其結(jié)構和尺寸標注如圖818所示。圖818 工藝凸臺和凹坑(二) 零件圖的尺寸標注1尺寸的種類零件的尺寸與零件的功用、性能有密切的關系,根據(jù)零件上尺寸的作用,尺寸一般可分為以下兩類:(1)功能尺寸保證零件在機器或結(jié)構中具有正確位置和裝配精度的尺寸,這類尺寸直接影響產(chǎn)品的性能 。例如零件的規(guī)格尺寸、配合尺寸、連接尺寸、安裝尺寸等。(2)非功能尺寸指不影響機件的裝配關系和配合性能的一般結(jié)構尺寸。這些尺寸一般精度不高。例如,無裝配關許的外形尺寸、不重要的工藝結(jié)構(如倒角、退刀槽、凸臺、沉孔、倒圓等)的尺寸等各部據(jù)零件幾何特征,尺寸又可分為定形寸和定位尺寸。區(qū)分定形尺寸與定位尺寸有利于保證尺寸的完整性。2尺寸基準零件圖上標注尺寸,為了符合零件的設計和工藝要求,尺寸基準的選擇是關鍵。(1)尺寸基準零件上用來作為標注尺寸起點的點、線、面,稱為尺寸基準。零件的長度、寬度及高度三個方面均需選擇基準。(2)設計基準在產(chǎn)品設計過程中,用來確定零件在機器(或部件)中的位置及零件上各部分相對位置的基準,稱為設計基準。(3)工藝基準零件在加工及測量和檢驗時,確定零件位置的一些面、線或點。3基準的選擇選擇基準,就是在標注尺寸時,是從設計基準出發(fā),還是從工藝基準出發(fā)。這要根據(jù)具體情況進行取舍。如圖819所示的軸承座零件。軸承孔的高度是影響軸承座工作性能的功能尺寸,圖中尺寸40002以底面A為基準,其他高度方向的尺寸,如58、10、12均以A面作為基準。長度方向以對稱面B為基準,以保證底版上兩孔的對稱關系,如圖819中的定位尺寸65。底面A和對稱面B都是滿足設計要求的基準,是設計基準。軸承座上部M8螺紋孔的深度尺寸,如果以底面作為基準標注尺寸,不容易測量。如果以頂面D為基準標注螺紋孔的尺寸,便于加工、測量,比較合理,所以頂面D是工藝基準。在標注尺寸時,最理想的情況是將設計基準和工藝基準統(tǒng)一起來。這樣,既能滿足設計要求,又能滿足工藝要求。如圖819中的基準A屬于設計基準,但同時又是加工時的工藝基準。如果兩者不能統(tǒng)一,一般要從設計出發(fā)標注尺寸,然后再考慮從工藝出發(fā)標注尺寸。在選擇零件的基準時,一般是以零件上主要的對稱面、回轉(zhuǎn)體的軸線、主要支撐面和裝配面、主要加工面作為尺寸基準的。圖819 軸承座的尺寸基準4標注尺寸應符合要求(1)零件尺寸標注的形式標注零件尺寸,要考慮零件的設計基準,另外還要考慮零件的其他設計要求。零件尺寸標注的形式有三種。1)鏈狀法按一定順序依次連起來的標準形式稱為尺寸鏈,如圖820(a)所示。圖820 尺寸標注的形式2)坐標法。坐標法是把各個尺寸從一個選定的基準注起,如圖820(b)所示。3)綜合法綜合法尺寸是鏈狀法和坐標法的綜合,如圖820(c)所示。這樣標注尺寸具有上述兩種方法的優(yōu)點。當零件上一些較重要的尺寸,要求較小誤差時,常用這種方法標注。在標注零件尺寸時,要根據(jù)設計對尺寸的要求先取標注方法。實際上,單純用鏈狀法和坐標法一種形式標注尺寸是極少見的,用得最多的是綜合法。 (2)功能尺寸要直接標注功能尺寸影響產(chǎn)品的性能、精度,要直接標注出功能尺寸,同時可以直接提出尺寸公差、形位公差的要求,這樣可以避免加工誤差的積累,以保證設計要求。(3)配合尺寸要直接標注兩零件有關表面有配合關系時,應直接標注配合尺寸。如圖821所示。圖821 配合尺寸直接注出5標注尺寸應考慮工藝要求尺寸標注要盡可能符合工藝要求。如圖822所示,軸承蓋的半圓孔是和軸承座配合在一起加工的,所以要標注直徑。半圓鍵的鍵槽也要標注直徑,以便于選擇銑刀。銑平鍵鍵槽時,鍵槽深要以素線為基準。軸的長度尺寸考慮了加工時的順序。圖822 尺寸標注的工藝要求(1)應考慮加工順序同一工種的加工尺寸,要適當集中標注,以便加工時查找。(2)考慮加工的可能性標注尺寸應考慮能否實現(xiàn)加工。有的尺寸若標注不合理,就無法加工。(3)尺寸聯(lián)系毛坯面和加工尺寸應按兩組分別標注,各個方向要有一個尺寸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如圖823所示。圖823 毛坯面和加工面尺寸分別標注(4)要便于測量標注零件尺寸時,在符合設計要求的前提下,應考慮便于測量。如圖824所示。圖824 標注尺寸要便于測量6零件上常見結(jié)構的尺寸注法光孔的尺寸注法見表71所示。表71:光孔的尺寸注法 螺孔的尺寸注法見表72所示。表72:螺孔的尺寸注法 沉孔的尺寸注法見表73所示。表73:沉孔的尺寸注法 (三)技術要求在零件圖上的標注(1) 1表面粗糙度(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和評定參數(shù)在零件加工時,由于切削變形和機床振動等因素,使得零件的實際加工表面存在著微觀的高低不平,這種微觀的高低不平程度稱為表面粗糙度。如圖825所示。圖825 表面粗糙度的概念表面粗糙度的評定參數(shù)有:輪廓算術平均偏差Ra,微觀不平度十點高度(RZ),輪廓最大高度RY,實際使用時可選用Ra ,也可選用Rz或RY。參數(shù)值可給出極限值,也可給出取值范圍。 參數(shù)Ra較能客觀地反映表面微觀不平度,所以在生產(chǎn)中優(yōu)先選用Ra作為評定參數(shù)。參數(shù)Rz在反映表面微觀不平程度上不如Ra,但易于在光學儀器上測量,特別適用于超精加工零件表面粗糙度的評定。(2)表面粗糙度代號GB/T131-1993規(guī)定,表面粗糙度代號是由規(guī)定的符號和有關參數(shù)組成,表面粗糙度符號的畫法和意義如表74所示。 表74:表面粗糙度的符號和畫法序號符號意義1基本符號,表示表面可用任何方法獲得。當不加注粗糙度參數(shù)值或有關說明時,僅適用于簡化代號標注。2表示表面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如車、銑、鉆、磨3表示表面是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獲得,如鑄、鍛、沖壓、冷軋等。4在上述三個符號的長邊上可加一橫線,用于標注有關參數(shù)或說明。5在上述三個符號的長邊上可加一小圓,表示所有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6當參數(shù)值的數(shù)字或大寫字母的高度為2.5mm時,粗糙度符號的高度取8mm,三角形高度取3.5mm,三角形是等邊三角形。當參數(shù)值不是2.5時,粗糙度符號和三角形符號的高度也將發(fā)生變化。(3)常用表面粗糙度Ra的數(shù)值與加工方法見表75所示。表75:常用表面粗糙度Ra的數(shù)值與加工方法表面特征表面粗糙度(Ra)數(shù)值加工方法舉例明顯可見刀痕粗車、粗刨、粗銑、鉆孔微見刀痕精車、精刨、精銑、粗鉸、粗磨看不見加工痕跡,微辯加工方向精車、精磨、精鉸、研磨暗光澤面研磨、珩磨、超精磨(4)表面粗糙度代號的標注在同一圖樣上,同一表面一般只標注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