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5.2平行線及其判定同步練習.doc_第1頁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5.2平行線及其判定同步練習.doc_第2頁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5.2平行線及其判定同步練習.doc_第3頁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5.2平行線及其判定同步練習.doc_第4頁
人教版七年級數(shù)學下冊5.2平行線及其判定同步練習.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同步練習一、選擇題1.下列關于作圖的語句正確的是 ( ).A畫直線AB=10厘米.B畫射線OB=10厘米.C已知A,B,C三點,過這三點畫一條直線.D過直線AB外一點畫一條直線和直線AB平行.2.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有( ) 一條直線的平行線只有一條 過一點與已知直線平行的直線只有一條 因為ab,cd,所以ad 經(jīng)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平行A1個 B2個 C3個 D4個3有下列四種說法:(1)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2)平面內(nèi),過一點能且只能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3)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其中正確的個數(shù)是()A1個B2個C3個D4個4如果兩個角的一邊在同一直線上,另一邊互相平行,則這兩個角( ) A相等 B互補 C互余 D相等或互補5若直線ab,bc,則ac的依據(jù)是 ( ). A平行的性質(zhì) B等量代換 C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 D以上都不對6如圖,能夠判定DEBC的條件是 ( ) ADCE+DEC180 BEDCDCB CBGFDCB DCDAB,GFAB7下列說法中不正確的是 ( ). A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C同旁內(nèi)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D在同一平面內(nèi),垂直于同一條直線的兩直線平行.8一輛汽車在廣闊的草原上行駛,兩次拐彎后,行駛的方向與原來的方向相同,那么這兩次拐彎的角度可能是 ( ) A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 B第一次向右拐40,第二次向左拐40 C第一次向左拐40,第二次向右拐140 D第一次向右拐140,第二次向左拐409如圖所示,給出了過直線L外一點P作已知直線l的平行線的方法,其依據(jù)是 ( ). A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B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 C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 D以上都不對.10.學習了平行線后,小敏想出了過已知直線外一點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的新方法,她是通過折一張半透明的紙得到的(如圖,(1)(4)):從圖中可知,小敏畫平行線的依據(jù)有( )兩直線平行,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A. B. C. D. 11如圖所示,有以下四個條件:B+BCD180;12;34;B5其中能判定ABCD的序號是( ). A1 B2 C3 D4二、填空題12.兩條射線或線段平行,是指 .13如圖所示,直線a,b被c所截,130,2:31:5,則直線a與b的位置關系是_14如圖,直線a和b被直線c所截,1110,當2_時,有直線ab成立15.如圖,是小明學習三線八角時制作的模具,經(jīng)測量2=100,要使木條與平行,則1的度數(shù)必須是 16小軍在一張紙上畫一條直線,再畫這條直線的平行線,然后依次畫前一條直線的平行線,當他畫到第十條直線時,第十條直線與第一條直線的位置關系是_17. 已知直線a、b都過點M,且直線al,bl,那么直線a、b是同一條直線,根據(jù)是_18. 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三條直線,它們的交點個數(shù)可能是_19.如圖所示,在不添加輔助線及字母的前提下,請寫出一個能判定ADBC的條件: (一個即可)20規(guī)律探究:同一平面內(nèi)有直線a1,a2,a3,a100,若a1a2,a2a3,a3a4,按此規(guī)律,a1和a100的位置是_21已知兩個角的兩邊分別平行,其中一個角為40,則另一個角的度數(shù)是 22直線L同側有三點A、B、C,如果A、B兩點確定的直線 與B、C兩點確定的直線都與L平行,則A、B、C三點 ,其依據(jù)是 23. 如圖,ABEF于點G,CDEF于點H,GP平分EGB,HQ平分CHF,則圖中互相平行的直線有 三、解答題24.讀下列語句,用直尺和三角尺畫出圖形 (1)點P是直線AB外的一點,直線CD經(jīng)過點P,且CD與AB平行; (2)直線AB與CD相交于點O,點P是AB、CD外的一點,直線EF經(jīng)過點P,且EFAB,與直線CD相交于點E25已知如圖,ABCADC,BF、DE分別是ABC、ADC的角平分線,12,那CD與AB平行嗎?寫出推理過程26.如圖,160,260,3100,要使ABEF,4應為多少度?說明理由27小敏有一塊小畫板(如圖所示),她想知道它的上下邊緣是否平行,而小敏身邊只有一個量角器,你能幫助她解決這一問題嗎?28如圖,把一張長芳形紙條ABCD沿AF折疊,已知ADB20,那么BAF為多少度時,才能使ABBD?29.如圖,ABC=ADC,BF、DE分別是ABC、ADC的角平分線,1=2,求證:DCAB【答案與解析】一、選擇題1.【答案】D 2. 【答案】A 【解析】只有正確,其它均錯3【答案】D.【解析】(1)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正確;(2)平面內(nèi),過一點能且只能作一條直線與已知直線垂直,正確;(3)直線外一點與直線上各點連接的所有線段中,垂線段最短,正確;(4)平行于同一條直線的兩條直線平行,正確;正確的有4個,故選:D 4. 【答案】D5【答案】C 【解析】這是平行線的傳遞性,其實質(zhì)是平行公理的推論6. 【答案】B 【解析】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7. 【答案】C 【解析】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8. 【答案】B9. 【答案】A 【解析】這種作法的依據(jù)是: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10. 【答案】C 【解析】解決本題關鍵是理解折疊的過程,圖中的虛線與已知的直線垂直,過點P的折痕與虛線垂直11. 【答案】C 【解析】1=2,但1、2不是截AB、CD所得的內(nèi)錯角,所以不能判定ABCD.二、填空題12. 【答案】射線或線段所在的直線平行;13.【答案】平行;【解析】由已知可得:230,所以12,可得:ab.14【答案】70;15.【答案】80【解析】因為與平行,所以1=3,又2=100,所以3=80,1=80.16.【答案】平行;【解析】平行公理的推論17.【答案】過直線外一點有且只有一條直線與這條直線平行;【解析】這是平行公理的具體內(nèi)容.18. 【答案】0或1或2或3個;19. 【答案】B=EAD或C=DAC或B+BAD=180【解析】由“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以添加條件C=DAC由“同位角相等,兩直線平行”可以添加條件B=EAD由“同旁內(nèi)角互補,兩直線平行”可以添加條件B+BAD=180綜上所述,滿足條件的有:B=EAD或C=DAC或B+BAD=18020. 【答案】a1a100;【解析】為了方便,我們可以記為a1a2a3a4a5a6a7a8a9a10a97a98a99a100,因為a1a2a3,所以a1a3,而a3a4,所以a1a4a5同理得a5a8 a9,a9a12 a13,接著這樣的規(guī)律可以得a1a97a100,所以a1a10021.【答案】 40或14022.【答案】共線,平行公理;【解析】此題考查是平行公理,它是論證推理的基礎,應熟練應用23.【答案】ABCD,GPHQ;【解析】理由: ABEF,CDEF AGECHG90 ABCD ABEF EGB290 GP平分EGB 1EGB45 PGH1+2135 同理GHQ135, PGHGHQ GPHQ三、解答題24.【解析】解: 25【解析】解:CDAB理由如下: BF、DE分別是ABC、ADC的角平分線, 3ADC,2ABC ABCADC, 32 又 12, 31 CDAB(內(nèi)錯角相等,兩直線平行)26 【解析】解:4100理由如下: 160,260, 12, ABCD又34100, CDEF, ABEF27【解析】解:如圖所示,用量角器在兩個邊緣之間畫一條線段MN,用量角器測得150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