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人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杜甫詩三首 課件(55張).ppt_第1頁
魯人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杜甫詩三首 課件(55張).ppt_第2頁
魯人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杜甫詩三首 課件(55張).ppt_第3頁
魯人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杜甫詩三首 課件(55張).ppt_第4頁
魯人選修唐詩宋詞選讀 杜甫詩三首 課件(55張).ppt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2杜甫詩三首 第1單元氣象恢弘的初盛唐詩歌 詩宴窮居成都草堂的杜甫家里來了幾位詩友 杜夫人端上三菜一湯待客 第一碗是炒韭菜 上放兩個蛋黃 第二碗也是炒韭菜 上面甩著蛋白 第三碗是清蒸豆腐渣 最后是一大碗韭菜豆腐渣湯 上漂幾片蛋殼 客人有些莫名其妙 杜甫指著第一碗說 這叫 兩個黃鸝鳴翠柳 指著第二碗說 這是 一行白鷺上青天 指著第三碗說 這是 窗含西嶺千秋雪 指著最后一大碗湯說 這是 門泊東吳萬里船 此時客人才恍然大悟 鼓掌叫絕 第1單元氣象恢弘的初盛唐詩歌 作者卡片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唐代詩人 祖籍襄陽 今屬湖北 生于河南鞏縣 因曾居長安城南少陵 自稱 少陵野老 后在成都被嚴武薦為節(jié)度參謀 檢校工部員外郎 后世稱之為杜少陵 杜工部 有 杜工部集 與李白并稱 李杜 又因有別于杜牧 亦稱 老杜 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轉(zhuǎn)衰之時 其詩反映社會動亂和人民疾苦 被稱為 詩史 背景呈現(xiàn) 1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寫于公元761年 是杜甫旅居四川成都草堂期間創(chuàng)作的一首歌行體古詩 公元759年 飽受戰(zhàn)亂之苦的杜甫一家流浪到四川 在親友的幫助下 終于在成都西郊建起了一座茅草房 暫時結(jié)束了顛沛流離的生活 可不幸的是761年的秋天 一場大風把茅草給卷走了 他的一家只好在風雨淋漓中度過了一個難挨的不眠之夜 此情此景 使杜甫感慨萬千 于是揮筆寫下了這首不朽的詩篇 2 兵車行 是杜甫的名篇 為歷代推崇 它揭露了唐玄宗長期以來窮兵黷武 連年征戰(zhàn)給人民造成的巨大的災難 具有深刻的思想內(nèi)容 在藝術(shù)上成就也很突出 3 旅夜書懷 是一首五言律詩 是杜甫于765年離開四川成都草堂以后在旅途中所作 這首詩深刻地表現(xiàn)了作者內(nèi)心飄泊無依的感傷 知識鏈接 1 歌行 古代詩歌的一種體裁 漢魏以下的樂府詩 題名為 歌 和 行 的頗多 二者雖名稱不同 其實并無嚴格的區(qū)別 后遂有 歌行 一體 其音節(jié) 格律 一般比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 七言 雜言的古體 富于變化 行 是樂曲的意思 2 近體詩的一種 因為格律嚴密 故有此名 起源于南北朝 至唐代初年始定形 以八句四韻為定格 中間兩聯(lián)須對仗 第2 4 6 8句押韻 首句可押可不押 通常押平聲韻 但亦偶有押仄聲的 分五 七言兩體 分別稱為五律 七律 凡一首詩超過十句的 稱之為 排律 見 通 現(xiàn) 出現(xiàn) 耶 通 爺 父親 隴 通 壟 動詞 沖 名詞 河岸 動詞 蒸發(fā)干凈 形容詞 經(jīng)過的 副詞 超過 動詞 犯錯誤 動詞 指出過失 責備 動詞 探訪 探望 副詞 過分 過于 動詞 給 連詞 和 跟 同 介詞 和 跟 同 名詞 意圖 名詞 意義 名詞 心情 動詞 意料 料想 名詞 士卒 副詞 最終 名詞 差役 獄卒 動詞 死 副詞 盡 終 名詞 古軍隊編制 一百人為卒 動詞 能夠 動詞 得到 動詞 領(lǐng)會 理解 名詞 心得 收獲 動詞 實現(xiàn) 達到 形容詞 高 名詞 正 端正 形容詞 使人驚奇的 方位名詞作狀語 向北 方位名詞作狀語 向西 動詞作名詞 問題 使動用法 使 休息 從軍出征的人 妻子兒女 古時函谷關(guān)以東地區(qū) 整齊 成行成列 被埋掉 六 文言句式 去時里正與裹頭 或從十五北防河 禾生隴畝無東西 被驅(qū)不異犬與雞 生男埋沒隨百草 省略句 省略句 省略句 被動句 被動句 七 名句默寫 驕兒惡臥踏里裂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去時里正與裹頭 生女猶得嫁比鄰 杜甫 兵車行 月涌大江流 飄飄何所似 杜甫 旅夜書懷 布衾多年冷似鐵 歸來頭白還戍邊 生男埋沒隨百草 星垂平野闊 天地一沙鷗 1 誦讀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篩選文本中的關(guān)鍵詞 概括每小節(jié)詩的主要內(nèi)容 理清詩歌的思路 名師指津 從說明秋風破屋的有關(guān)情景和詩人的感觸的角度入手 我的理解 秋風破屋 群童抱茅 長夜難眠 愿得廣廈 2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的前五句中有哪些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 找出來試作分析 名師指津 要重點分析能充分表現(xiàn)秋風破屋情景與詩人心情的動詞 我的理解 富有表現(xiàn)力的動詞有 怒號 卷 飛 渡 灑 掛罥 飄轉(zhuǎn) 怒號 與 卷 字緊密相承 形象地描摹出呼嘯而來的兇猛的狂風 頃刻間就把屋上的茅草席卷而去的情景 飛 渡 灑 掛罥 飄轉(zhuǎn) 又形象地描寫出茅草隨狂風迅速飛動 被吹得滿山遍野 四處飛揚的情景 這些動詞一方面渲染了風力之大 另一方面也烘托出詩人眼望著自己苦心經(jīng)營的草堂遭到破壞 而無力挽救的焦急心情 一個接一個的動作不僅組成一幅幅鮮明的圖畫 而且緊緊地牽動詩人的視線 撥動詩人的心弦 3 兵車行 第二段 君不聞 之后和第三段 君不見 之前都是寫戰(zhàn)爭帶來的深重災難 這是否重復 名師指津 注意區(qū)分 聞 與 見 敘述角度和內(nèi)容的不同 我的理解 不重復 君不聞 描寫的是函谷關(guān)以東景象 而 君不見 是役夫家鄉(xiāng)關(guān)西景象 君不聞 是從廣闊的社會層面描寫 而 君不見 是從百姓的內(nèi)心感受上敘述 4 杜甫在 旅夜書懷 中 書 了怎樣的 懷 名師指津 分別分析五 六句的反語表露的憤激之情和七 八句的以景自喻 借景抒情的表達作用 我的理解 詩的后半部分是 書懷 第五 六句說 有點名聲 哪里是因為我的文章好呢 做官 倒應該因為年老多病而離職 這是反話 立意至為含蓄 詩人素有遠大的政治抱負 但長期被壓抑而不能施展 因此名聲竟因文章而著 這實在不是他的心愿 杜甫此時確實是既老且病 但他的休官 卻主要不是因為老和病 而是由于被排擠 這里表現(xiàn)出詩人心中的不平 同時揭示出政治上失意是他漂泊 孤寂的根本原因 最后兩句說 飄然一身像個什么呢 不過像廣闊的天地間的一只沙鷗罷了 詩人即景自況以抒悲懷 水天空闊 沙鷗飄零 人似沙鷗 轉(zhuǎn)徙江湖 這一聯(lián)借景抒情 深刻地表現(xiàn)了詩人內(nèi)心飄泊無依的感傷 真是一字一淚 感人至深 5 旅夜書懷 這首詩中 細草微風岸 危檣獨夜舟 描寫了怎樣的景色 暗寓了作者怎樣的情懷 名師指津 解說意象構(gòu)成的畫面內(nèi)容 指出景象與詩人的境況 情感的相似之處 我的理解 微風吹拂著江岸上的細草 豎著高高桅桿的小船在月夜孤獨地停泊著 此景正暗示著詩人的境況和情懷 像江岸細草一樣渺小 像江中孤舟一般寂寞 杜詩最突出的藝術(shù)特色是 詩人常將自己的主觀感受隱藏在客觀的描寫中 讓景物自身去打動讀者 例如 麗人行 中 詩人并沒有直接去斥責楊氏兄妹的荒淫 然而從對他們服飾 飲食等方面的具體描述中 作者的愛憎態(tài)度已顯露無遺 杜詩語言平易樸素 通俗 寫實 但卻極見功力 他還常用人物獨白和俗語來突出人物性格的個性化 杜詩在刻畫人物時 特別善于抓住細節(jié)來進行描寫 如 兵車行 杜甫詩風多變 但總體來看 可以概括為沉郁頓挫 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蘊蓄 頓挫則是指感情的抑揚曲折 語氣 音節(jié)的跌宕搖曳 借助詩眼 高效鑒賞 詩眼 大致分兩類 第一類是一首詩的凝聚點 提示詩的主旨 這是全詩的詩眼 第二類是詩中最精練傳神的詞語 或能增強詩歌的形象性 或給人以豐富的想象 或使詩意更精確 或使詩句翻出新意 這是局部的詩眼 高考試卷上的提問方式 這首詩的詩眼是哪個字 請簡要分析 變式提問 1 某一字 詞 歷來為人稱道 你認為它好在哪里 談談你的理解 2 你認為某一聯(lián)中最生動傳神的字 詞 是哪個 為什么 閱讀下面一首唐詩 回答問題 過香積寺王維不知香積寺 數(shù)里入云峰 古木無人徑 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 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 安禪 注 制毒龍 注 安禪 佛家語 指閉目靜坐 不生雜念 身心安然進入清寂寧靜的境界 毒龍 佛家比喻邪念妄想 古人評詩時常用 詩眼 的說法 所謂 詩眼 往往是指一句詩中最精練傳神的一個字 你認為這首詩第三聯(lián)兩句詩的 詩眼 分別是哪一個字 為什么 請結(jié)合全詩簡要賞析 答 答案 結(jié)合全詩賞析時可從不同的角度切入 示例1 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的詩眼分別是 咽 和 冷 喧鬧的泉聲遇 危石 而哽咽 溫暖的日色因樹林的幽深而變冷 這 咽 和 冷 充分點明和突出了深山的特點 烘托出幽靜 悠遠的冷清氣氛 作者融情于景 借景抒情 表現(xiàn)愿意遠離世俗欲念的隱士情懷 此答案從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處 示例2 第三聯(lián)上下兩句的詩眼分別是 咽 和 冷 因為 咽 用擬人的手法寫泉流之聲 以動寫靜 突出禪寺之靜 生動而傳神地寫出泉流過高石時 水聲急變 冷 字不僅寫出日色下青松的色調(diào) 更突出了香積寺環(huán)境的清幽 靜謐 禪院寂靜空靈之感由這一 冷 字表現(xiàn)出來 此答案從修辭和表現(xiàn)手法的角度分析其妙處 文字的啟蒙何處始肖復興讀唐詩 讀絕句的話 李白要比杜甫的好 但讀律詩 杜甫則勝過李白 原因在于 杜甫律詩里的對仗 更工整 更講究 更富有尋常人生的感悟和哲思 因此 讀杜甫詩 尤其須注意其中的對仗 從中能體會到中國文字的獨到之處 其字與字 詞與詞之間微妙的變化和韻味 只有中國文字才能傳達 靠符號支撐起來的西洋文字 難以品味得到 當今語言越來越粗鄙化 學習這樣古典并經(jīng)典的文字 尤為必要 特別是對孩子的啟蒙教育 這樣的營養(yǎng)成分也不可缺少 過去舊學里是講究這樣的對仗文字訓練的 從小要學 天對地 雨對風 雪紛紛對霧蒙蒙 這樣的傳統(tǒng) 如今已經(jīng)不復存在 古詩里的對仗 其中奧妙無以窮盡 對孩子語感的培養(yǎng) 文學的啟蒙 作用簡直就不啻于一場智力的體操 如同品酒師需要訓練味覺一樣 我們對于中國文字的感悟力 也需要訓練 如杜甫詩中的對仗 以寫自然景物為例 因為這樣的詩句 對于孩子更容易接受 兩個黃鸝鳴翠柳 一行白鷺上青天 這是孩子最熟悉的 歷朝歷代的小學語文課本里 都會選它 實在是因為它的對仗既工整又可愛 而且 沒有一個生僻字 都是大白話 一看就懂 讓你感到 相隔了一千多年 杜甫操的怎么還是和我們現(xiàn)在一模一樣的語言 好的文字 就是這樣和歲月和我們都沒有任何隔膜 相比較這首詩的下面一聯(lián)對仗 窗含西嶺千秋雪 門泊東吳萬里船 就弱了些 同樣的文字 千秋 和 萬里 的對仗 顯得更虛更文了一些 不如 兩個 和 一行 直白且親近 如同我們平常說話 黃鸝的 黃 和白鷺的 白 翠柳的 翠 與青天的 青 的對仗 會培養(yǎng)我們從小對于顏色的敏感 很難想象如果用yellow去對white 還能有這樣的效果 自去自來堂上燕 相親相近水中鷗 依然是口語一般的親近 讓你驚訝大白話居然也可成為千古不滅的好句子 燕子和水鷗的擬人化 自來自去 對 相親相近 還能有比這更平易卻又貼切的對仗嗎 黃鶯過水翻回去 燕子銜泥濕不妨 日常之景 渡水的黃鶯 銜泥的燕子 都書寫得這樣富于人情味 水面上來回飛的黃鶯 讓我們看到了可愛的韌勁兒 銜泥不怕濕 是燕子不怕呢 還是詩人不怕 都格外體現(xiàn)著一種特別溫馨的味道 葉心朱實看時落 階面青苔先自生 依然是日常之景 果子和青苔 和人有了交流 看時落 對仗 先自生 讓果子和青苔變得不同尋常 如同我們?nèi)艘粯?在生長的過程中有了往復的生命 只有深切的體會 才會體會到葉心的 心 階面的 面 的奧妙 為什么不用 葉里 對 階上 一樣工整呀 因為 心 是比里更里面的深處 而青苔正是緊貼在 面 上而生的呢 因此 說階上花草 可以 說階上青苔 就不那么確切 這是中國文字的功夫所在 穿花蝴蝶深深見 點水蜻蜓款款飛 蜻蜓點水是現(xiàn)成的成語 讓蝴蝶穿花和它相對 多么的聰明又和諧 深深 對 款款 又見他觀察是如何的細致 而這一切對于孩子 是拉近和大自然的關(guān)系的天然圖畫 由于 三吏 和 三別 我們常誤以為杜甫的社會感沉郁過重 其實 他常住鄉(xiāng)間 對自然的情感 和孩子相通 對自然的觀察也格外仔細 特別 也和孩子的心理相似 巢邊野雀群欺燕 花底山蜂遠趁人 野鳥到人間的窩邊欺負燕子去了 山里的蜜蜂遠避人群去花中靜靜地采蜜 其中的愛恨情感 特別是對弱勢的偏向 和孩子們是多么的相近 群 對 遠 多么的別致 又充滿感情的色彩 筍根雉子無人見 沙上鳧雛傍母眠 對比無人憐見的小野雞 水鳥母子情深 更會讓孩子引發(fā)聯(lián)想 山禽引子哺紅果 溪女得錢留白魚 依然是一幅山禽母子圖 只不過 這一次是銜果圖 對比的是溪女 其中字字對仗工穩(wěn) 特別是 山 對 溪 引 對 得 紅果 對 白魚 讓我們看到了景色 顏色和動作 一幅畫里有情 有景 有動 有靜 看似對于文字的信手拈來 其實是緣自對于文字的敏感 對于庸常生活態(tài)度的達觀 而不是僅僅把對仗當成一種簡單的文字游戲 身過花間沾濕好 醉于馬上往來輕 寫得真是好 那種花間穿行和馬上醉歸的感覺 將瑣碎的生活寫得那樣蘊藉 花徑不曾緣客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