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枝湯加減治療婦科疾病醫(yī)案探析_第1頁
桂枝湯加減治療婦科疾病醫(yī)案探析_第2頁
桂枝湯加減治療婦科疾病醫(yī)案探析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桂枝湯加減治療婦科疾病醫(yī)案探析文章來源 畢業(yè)論文網 畢業(yè)論文【關鍵詞】  桂枝湯;營衛(wèi);陰陽;更年期綜合征;月經疹;醫(yī)案桂枝湯為仲景群方之魁,乃滋陰和陽,調和營衛(wèi),解肌發(fā)汗之總方1。傷寒雜病論在太陽病篇描述較多,金匱要略婦女妊娠病脈證并治第二十篇有“婦人得平脈,陰脈小弱,其人渴,不能食,無寒熱,名妊娠,桂枝湯主之”。方由桂枝、芍藥、炙甘草、生姜、大棗組成。不論外感、雜病,凡營衛(wèi)不和皆可用之,筆者隨證加減應用多獲佳效,茲舉驗案如下。    1  更年期綜合征(潮熱汗出案)  &nbs

2、p; 唐某,女,52歲。2004年4月3日就診。近半年潮熱汗出,每天少則23次,多則68次,曾予滋腎清肝劑無效,形體略胖,面色萎黃,月經紊亂,時行時止,飲食、二便正常,時郁悶煩躁,夜寐夢多,舌淡苔薄白,脈弦細。此為營衛(wèi)不和,衛(wèi)司開合功能發(fā)生障礙,合時陽郁而發(fā)熱,開時腠理疏松而汗出,治以調和營衛(wèi),方用桂枝湯:桂枝9 g,白芍9 g,生姜9 g,大棗12枚,炙甘草6 g。服藥后啜熱稀粥得微汗,服藥5劑,諸癥明顯好轉,繼服5劑而愈。    按:桂枝湯54條“有病人臟無他病,時發(fā)熱汗出,而不愈者此衛(wèi)氣不和也,先其時發(fā)汗而愈?!被颊叱跤米棠I清肝劑無效,考慮患者年過五十,天癸

3、漸竭,而陰氣偏弱,使得陰陽二氣不相諧和,所以出現(xiàn)陣發(fā)性的發(fā)熱汗出。故用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以達到調和陰陽的目的。因為營衛(wèi)代表了陰陽的兩個方面,營行脈內則為陰,衛(wèi)行脈外即為陽。本方臨證用藥時可加龍骨、牡蠣各20 g以安腎寧心,既可安神助眠,又可固攝止汗。    2  產后感冒身痛案    閔某,女,29歲,2005年9月10日就診。產后1個月,不慎感受風寒,頭身疼痛,惡寒發(fā)熱,口微渴喜發(fā)熱。服感冒沖劑汗后寒熱、頭痛等癥減輕,但次日又感頭身痛,微惡風寒,微汗,口微渴,全身乏力,舌淡嫩苔白膩,脈浮細。當屬產后氣血兩傷,衛(wèi)陽不固,營陰不

4、守,風邪乘襲,營衛(wèi)不和。治以調和營衛(wèi)氣血,方用桂枝新加湯:桂枝9 g,白芍12 g,生姜12 g,大棗12枚,炙甘草6 g,黨參15 g。    按:患者病發(fā)于新產后,有失血耗氣之機存在,加之風邪乘襲,營衛(wèi)不和,氣營兩虛。此時不宜單用桂枝湯而用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益氣和營,調和營衛(wèi),扶正祛邪。方中用桂枝湯調補營衛(wèi),加重白芍劑量以養(yǎng)營血,另加黨參易人參以補衛(wèi)虛。本方最妙之處在于加重生姜的劑量,借其辛散之力,而走于外,使全方的益氣養(yǎng)血作用達于體表,補而不滯,專治營衛(wèi)氣血不足所引起的身體疼痛。    桂枝湯本主汗癥,汗出異常

5、是該方主治。首先,汗癥的范圍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見于體質虛弱之人即虛人感冒。所謂虛人,婦科見于先天稟賦不足,月經期,新產后(足月產、引產、流產術后),各類婦科手術后及腫瘤放療化療后。另一方面見更年期神經功能紊亂所致汗出異常。其次,汗出特點,既可全身也可半身,甚則局限性,多有惡風畏寒等伴隨癥狀1。最后服藥方式也應注意,囑病人清淡飲食,避免加重消化道癥狀。服藥后應防止受風并啜熱粥及蓋被取汗。如果無汗出則應繼續(xù)服用,不拘時間和劑量,以微微汗出為取效標準2。同時在治療有規(guī)律性汗出時,應在出汗發(fā)作之前服本方進行截治。    3  月經疹  &n

6、bsp; 張某,38歲,2007年1月11日就診。經前隱疹1年,經前1周即發(fā),皮膚瘙癢難忍,伴月經后期,經來腹痛,經色黑紫,挾有血塊,量少。平素煩躁易怒,體虛胖,畏寒,納食、二便正常,舌質紫,苔薄白潤。為肝郁犯脾,氣血不和,治宜平肝緩急,調和氣血。方用桂枝加芍藥湯,桂枝10 g,白芍20 g,生姜10 g,大棗12枚,炙甘草6 g。連服7劑,經來腹痛止,經量略增多,色轉紅,瘙癢減輕。經凈后用當歸芍藥散(當歸、芍藥、茯苓、白術、澤瀉、川芎)調治,下次經前,瘙癢又發(fā),程度明顯減輕,又予桂枝加芍藥湯,經后又予當歸芍藥散,如此調養(yǎng)3個月,未再復發(fā)。    按:患者素體脾虛

7、,值經前沖任之血下注胞宮,肝血偏虛,肝氣偏旺,復加情志所傷,以致肝木橫逆,克木犯脾土,氣血不和,氣滯血瘀而致經前隱痛,經來腹痛。桂枝湯究其組成用藥,桂枝、生姜、大棗、炙甘草,擅能調補脾胃啟化源,脾胃之氣旺盛則營衛(wèi)生化之源充足,營衛(wèi)和調則氣血陰陽隨之也和。重用白芍,使其能和脾陰,利血脈,又能柔肝緩急止痛。    4  更年期綜合征(奔豚病)    項某,54歲,2006年11月10日就診,主訴少腹疼痛,有一股氣從大腿根部上竄至胸,胸悶窒塞,心悸氣短息促,少頃諸癥皆消如常人,時數(shù)日1次,時1日12次,伴失眠煩躁,常因情緒刺激而誘

8、發(fā)。平素時有腰酸腹痛,帶下量多清稀,二便調,舌淡嫩有紫氣,苔白膩,脈弦滑。證屬肝郁心虛,沖氣上逆,治以養(yǎng)心柔肝降逆,方用桂枝加厚樸杏子湯加減,桂枝、白芍各15 g,厚樸10 g,杏仁9 g,酸棗仁15 g,炒川楝子10 g,沉香3 g,大棗6枚,炙甘草6 g,生姜9 g。連服7劑獲效。    按:患者年過五旬,陰陽俱虛,心陽不振,下焦沖氣上逆,兼有肝氣郁結,每遇情緒刺激而誘發(fā)。心陽不振,心肝血虛是本,故治療以桂枝湯調和營衛(wèi)氣血,酸棗仁溫心陽,養(yǎng)心血,柔肝體,以治其本,心之氣血和調,下交于腎,肝之陰血得補,疏泄有度,沖逆自平,厚樸、杏仁降氣,炒川楝子疏肝理氣,沉香性

9、善下降,三藥合用增加平沖降逆之力,全方標本兼顧。    5  體會    桂枝湯以主藥而命名,方中桂枝辛溫,溫經通陽,疏風散寒,芍藥酸苦微寒,斂陰和營。二者等量相配,辛散酸斂,一開一合于解表中寓斂汗養(yǎng)陰之意,和營中有調衛(wèi)散邪之功。因脾胃為營衛(wèi)生化之本,故又用姜棗益脾和胃。生姜辛散止嘔,桂枝調衛(wèi)。大棗味甘,補中和胃,助芍藥以和營,姜棗合用,亦有調和營衛(wèi)之功,炙甘草補中氣且調和諸藥。與桂枝、生姜等辛味相合,辛甘化陽,可增強溫陽之力;與芍藥相配酸甘化陰,能增強益陰之功。諸藥相伍,不僅能外調營衛(wèi),而且內和脾胃,滋陰和陽,外證得之,解肌祛邪;內證得之,調脾胃,和陰陽,因此無論外感、雜病,只要符合營衛(wèi)不和之病機,使用本方皆有良效。【參考文獻】  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