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血液一般檢查1、1、 貧血2、中性粒細胞核左移3、3、 Auer 小體4、類白血病反應(yīng) 5二、選擇題A型題6、紅細胞的主要功能是:()7、A 提供營養(yǎng)B 維持體溫C 運輸激素D 運輸 O2 和 CO2E 提供鐵 紅細胞的平均壽命是:()8、A 90 天B 30 天C 100 天D 50 天E 120 天貧血是外周血單位體積中:()、名詞解釋:、網(wǎng)織紅細胞反應(yīng)A 紅細胞數(shù)低于正常B 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C 紅細胞、血紅蛋白量低于正常D 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和紅細胞壓積低于正常E 循環(huán)血量較正常減少9、按貧血病因機制下列哪項組合是錯誤的:()A 紅細胞破壞過多慢性感染性貧血B 紅細胞生成減少再障C
2、紅細胞慢性丟失過多缺鐵性貧血D 骨髓紅細胞生成被干擾伴隨白血病的貧血E 造血原粒缺貧巨幼細胞性貧血10、缺鐵性貧血時紅細胞呈現(xiàn):()A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B 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C 大細胞性紅細胞D 鐮形 RBCE 緡錢狀11、以下說法錯誤的是:()A 粒細胞生成過程中,人為可劃分為干細胞池、生長成熟池和功能池B 從晚幼粒細胞起至成熟粒細胞不具有分裂功能C 外周血中粒細胞增隨血液循環(huán)運行D粒細胞的半衰期為67小時E 劇烈運動可使中性粒細胞暫時性升高12、粒細胞減少癥是指:()A白細胞總數(shù)4X 109/LB中性粒細胞數(shù)0.5 X 109/LC 中性粒細胞數(shù) 1.5X109/LD 中性粒細胞數(shù)
3、2X 109/LE 中性粒細胞數(shù) 1X109/L13、 以下可使ESR增快的是:()A 纖維蛋白原B 白蛋白C 卵磷脂D 鐮形 RBC14、 急性溶血時:()A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升高B 中性粒細胞核右移C 脾臟顯著增大D 白細胞計數(shù)不變E 外周血不會出現(xiàn)有核紅細胞15、30 歲女性,頭昏乏力 2 月,發(fā)熱 3 天入院,體查:貧血貌, 頸部可捫及 黃豆大小淋巴結(jié),胸骨壓痛,肝脾肋下 未捫及。血象示 Hb50g/L WBC5X 109/L ,異常細胞 0.37 Pt 74 X 109/L,骨髓示增生極度活躍,可見 Auer 小體,最可能的診斷是:( )A 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B 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
4、C 敗血癥D 缺鐵性貧血E 血小板減少癥B 型題問題 16-21 以下紅細胞見于A 球形紅細胞 B 緡錢狀紅細胞 C 靶形紅細胞 D 淚滴狀紅細胞 E裂紅細胞16、遺傳性球形細胞增多癥()17、多發(fā)性骨髓瘤()18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19 、地中海貧血()20、骨髓纖維化()21 彌散性貧血內(nèi)凝血()嗜酸粒細胞增多嗜堿粒細胞增多()()()()C 異形淋巴細胞問題2225A 中毒顆粒 B D 單核細胞增多 E22 支氣管哮喘23 化膿菌感染24 流行性出血熱25 急性感染恢復(fù)期X 型題26據(jù)國內(nèi)標(biāo)準(zhǔn),Hb測定值下列哪項可診斷為貧血:()A 成年男性低于 120g/LB 成年女性(非妊娠)
5、低于 110g/LC 妊娠期 100g/LD 初生兒至 3 個月低于 150g/L27、 貧血的病因和發(fā)病機制有:()A 紅細胞生成減少B 紅細胞破壞過多C 紅細胞丟失過多D 骨髓造血障礙E 細胞分化和成熟障礙28、 以下貧血屬于生理性貧血的有:()A 老年人B 妊娠中后期C 肺心病D 高原地區(qū)居民E 腎癌29、 以下哪些原因可造成中性粒細胞增多:()A 化膿菌感染B 急性心梗C 急性溶血D消化道大出血E 非白血性白血病30、 ESR增快可見于:()A 風(fēng)濕熱活動期B 手術(shù)創(chuàng)傷C心絞痛D 惡性腫瘤 E 多發(fā)性骨髓瘤31 缺鐵性貧血時:()A 紅細胞是小細胞低色素性B 治療前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正?;?/p>
6、輕度升高C鐵劑治療有效時,用藥35天后網(wǎng)織紅細胞開始上升D 鐵劑治療 1 周時,血紅蛋白開始上升E 鐵劑治療無效,說明患者有是缺鐵性貧血三、問答題 32、類白血病反應(yīng)如何與慢粒白血病區(qū)別?參考答案及題解】一、名詞解釋1、貧血:單位容積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血紅蛋白量及血細胞比容低于參考值 低限,稱為貧血,以血紅蛋白為標(biāo)準(zhǔn),成年男性血紅蛋白120g/L ,成年女性(非妊娠) 110g/L ,即可以為貧血。2、中性粒細胞核左移:正常時外周血中桿狀核與分葉核之間的正常比值為1:13 ,如比值增大,即桿狀核粒細胞增多,甚至出現(xiàn)桿狀核以前更幼稚階段的 粒細胞稱為核左移。常見于感染,尤其是化膿菌引起的急性感
7、染,亦可見于急 性中毒、急性溶血、急性失血等。3、Auer 小體:在瑞氏或吉姆薩 的血或骨髓涂片中,白細胞胞質(zhì)中出現(xiàn)染紅色 細桿狀物質(zhì),1條或數(shù)條不等,長16um稱為Auer小體(棒狀小體),這種 Auer 小體僅出現(xiàn)在急性非淋巴細胞性白血病中,故 Auer 小體對急性白血病的 診斷及分型有一定參考價值。4、類白血病反應(yīng):指機體對某些刺激因素所產(chǎn)生的類似白血病表現(xiàn)的血象反 應(yīng)。外周血中白細胞數(shù)大多明顯升高,并有數(shù)量不等的幼稚細胞出現(xiàn),引起類 白反應(yīng)的常見病因有感染、惡性腫瘤、急性中毒、急性溶血失血等。去除病因 后,類白血病反應(yīng)也消失。5、網(wǎng)織紅細胞反應(yīng):缺鐵性貧血和巨幼細胞貧血病人相應(yīng)給予鐵劑
8、或葉酸/vi+B 12治療后,網(wǎng)織紅細胞升高,見于紅細胞恢復(fù),用藥35 天后,網(wǎng)織紅細胞即開始上升, 7 1 0天達高峰一般增至 68%,治療 2周后網(wǎng)織紅細胞漸下 降,紅細胞和血紅蛋白才漸升高。這一現(xiàn)象升為網(wǎng)織紅細胞反應(yīng),可作為貧血 治療時早期判斷療效的指標(biāo)。也可用此現(xiàn)象作為缺鐵性貧血或巨幼細胞貧血的 診斷性治療。二、選擇題A型題6、 D 7 、 E8、 D 9 、A 10、 A 11 、 C12、C13、 A 14 、A15 、 AB型題16、 A 17 、B18 、 A19 、C 20 、 D21 、E22 、B 23 、A24 、 C25、 DX型題26、 A B C27、 A B C
9、28 、A B 29 、A B C D30、 A B D E31 、 AB C 問答題: 32、答:類白血病反應(yīng)常見于急性感染、外傷、大面積燒傷、急性溶血或出 血,有原發(fā)病癥狀,白細胞計數(shù)中度增高,多 100X 109/L,外周血可見各階段粒細胞,嗜酸、嗜堿粒細胞常增多,粒細胞 無明顯中毒改變。早期病例輕或中度貧血,血小板數(shù)可增高,晚期均減少,骨 髓增生極度,粒系常占 90%以上,以晚幼、中幼粒為主,原粒 +早幼粒10%,中 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顯著減低甚至為 0,絕大多數(shù)病人 ph 染色體陽性,治 療以羥基脲、干擾素為主,亦可行聯(lián)合化療或造血干細胞移植。溶血性貧血的實驗檢查一、填空題1、
10、正常的紅細胞壽命是。2、 血管內(nèi)溶血是指。3 、血管外溶血是指紅細胞。二、名詞解釋1 、原位溶血2 、代償性溶血病三、選擇題1、 溶血性貧血檢查下列哪項正確:()A、尿中尿膽原排泄減少B 、血清結(jié)合珠蛋白減少C、血中非結(jié)合膽紅素減少D、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E 、骨髓幼紅細胞比值降低2、 外周血片觀察結(jié)果中,最支持溶血性貧血診斷的是:()A、嗜多色性紅細胞增多B 、嗜堿性點彩紅細胞增多C、有核紅細胞增多D、破碎紅細胞小于2%E 、紅細胞形態(tài)大小不均3、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外周血檢查出現(xiàn)最有診斷意義的細胞是:()A、靶形細胞大于3%B、破碎紅細胞大于2%C、網(wǎng)織紅細胞大于4%D、橢圓形細胞大于3%
11、E、球形細胞大于2%4、 溶血性貧血時患者骨髓的代償造血能力可達正常的:()A、1-2 倍 B 、3-5 倍 C 、6-8 倍D、10-15倍 E、20倍以上5、 溶血性貧血時,紅細胞代償增生的證據(jù)為:()A、血漿中游離血紅蛋白增高B 、網(wǎng)織紅細胞比例增高C、血清中間接膽紅素增高。D、紅細胞脆性增高E 、尿含鐵血黃素試驗陽性6、 溶血性貧血時紅細胞破壞增多的證據(jù)是:()A、骨髓呈增生性貧血改變B 、外周血中出現(xiàn)幼紅細胞C、血清結(jié)合珠蛋白減少D、紅細胞大小不均E 、網(wǎng)織紅細胞比例增高7 、紅細胞滲透脆性試驗、脆性持續(xù)增高最可能見于哪項疾病:( ) A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B 、海洋性貧血C 、
12、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D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E 、阻塞性黃疸8 、下列哪項為血尿內(nèi)溶血的診斷依據(jù):( )A 、網(wǎng)織紅細胞數(shù)增加B 、高膽紅素血癥C 、血紅蛋白尿及含鐵血黃素尿D 、紅細胞壽命縮短E 、血片中有幼紅細胞9 、診斷溶血性貧血最可靠、最直接的證據(jù)是:( )A 、紅細胞壽命縮短B 、外周血片中出現(xiàn)幼紅細胞C 、尿膽原增高D 、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明顯增高E 、網(wǎng)織紅細胞增多10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貧血的特異性檢查是哪項:( )A 、紅細胞脆性試驗B 、酸化血清溶血試驗C 、抗人球蛋白試驗D 、異丙醇試驗E 、血紅蛋白電泳11 、診斷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特異性最高的檢查是:( )A
13、、蔗糖溶血試驗B 、酸化血清溶血試驗C 、抗人球蛋白試驗D 、抗血小板抗體及 C3 補體檢測E 、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B 型題A 、異丙醇試驗B 、 Coomb s 試驗C、Ham試驗D 、血紅蛋白電泳E 、高鐵血紅蛋白還原試驗12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血紅蛋白尿:()13 、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14 、海洋性貧血:()15 、 G-6-PD 酶缺乏癥()16 、不穩(wěn)定血紅蛋白病()四、問答題1 、顯示紅細胞破壞增加的依據(jù)有哪些?【參考答案及題解】一、填空題1 、 120天2、紅細胞在血管內(nèi)(循環(huán)血液中)的溶解方式直接破壞。3、被單核一吞噬細胞系統(tǒng)(主要是在脾)吞噬而破壞。二、名詞解釋1
14、、原位溶血:幼紅細胞未成熟未釋放到外周血中之前就在骨髓中破壞,這 種現(xiàn)象叫原位溶血。又稱為紅細胞無效性生成。2、代償性溶血病:當(dāng)溶血程度較輕,骨髓代償能力足以補償紅細胞的損耗 時,可不出現(xiàn)貧血,稱為代償性溶血病。三、選擇題:1、B 2、C 3、B 4、C 5、B 6、C 7、D 8、C9、A 10、C 11、B 12、B 13、C 14、D 15、E 16、A四、問答題答:紅細胞壽命縮短,紅細胞形態(tài)改變,如出現(xiàn)球形細胞、盔形細胞、 裂細胞、紅細胞碎片等,血漿乳酸脫氫酶增高,血漿游離血紅蛋白明顯增 高,血清結(jié)合珠蛋白減低,血紅蛋白尿出現(xiàn),Rous試驗(+),血清非結(jié)合膽紅素增高,尿膽原強陽性骨髓
15、細胞形態(tài)學(xué)檢查一.填空題1 . 骨 髓 細 胞 形 態(tài) 學(xué) 檢 查 的 方 法有、。2 . 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xué)檢查的適應(yīng)癥有、 、 、 、 、 。3 .骨髓穿刺檢查的禁忌癥為。4 .血細胞發(fā)育過程中:其細胞大小一般由 到;核質(zhì)比例一般由到;核染色質(zhì)一般由到。5 .原始紅細胞直徑是,原始粒細胞直徑是,晚幼紅細胞直徑是 。6 .骨髓增生程度共分級。7 .粒紅比例正常為。8 .粒紅比例增高見于 、。9 .過氧化物酶染色常用于對 與的鑒別。10. 在急性化膿性細菌感染時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多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時多。11. 粒細胞增多見于 、。12. 紅細胞增多見于 、。13. 淋 巴 細 胞 絕
16、對 值 增 多 見于、 、 、 。14 淋巴細胞相對值增多見于 、。15.正常骨髓象中,粒細胞系統(tǒng)約占有核細胞的 _% ;幼紅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 ; 淋巴細胞約占有核細胞的 _%。二、判斷題1. 1 . 在血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紅細胞系的核由不規(guī)則形變?yōu)閳A形。()2. 2.幼巨核細胞比原始巨核細胞大。()3. 3.晚幼粒細胞可見核仁。()4. 4.判斷骨髓增生程度:有核細胞:成熟紅細胞=1: 1為增生極度活躍。()5. 5.粒紅比例5: 1可見于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6. 6.粒紅比例2: 1常見于急性或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7. 7.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時a-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呈強陽性反
17、應(yīng)。()&8.紅血病時糖原染色呈強陽性反應(yīng)。()9. 9.所有貧血病人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均升高。()10. 10.所有急性白血病病人骨髓中原始細胞均 30% ()三、名詞解釋粒紅比例;貧血;MDS核質(zhì)比例;骨髓增生程度;骨髓組織四、選擇題A型題1. 穿刺檢查可確診:(A.溶血性貧血C再生障礙性貧血2. 不能進行骨髓檢查的是:A結(jié)核病BC放射病D)B.D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脾功能亢進)血小板減少性紫癜重癥血友病E放射病粒細胞減少癥3. 在血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紅細胞的外形變化是:(A始終為圓形BC由橢圓形變?yōu)閳A形4. 淋巴細胞胞質(zhì)的顏色是:A透明綠色BC透明天藍色D5. 骨髓組織由以下哪項組成:由圓形變?yōu)?/p>
18、橢圓形 始終為橢圓形)透明紅色透明紫色E透明黃色)由不規(guī)則形變?yōu)閳A形A網(wǎng)狀組織,B網(wǎng)狀組織,C網(wǎng)狀組織,D血管系統(tǒng),E網(wǎng)狀組織,基質(zhì),血管系統(tǒng),淋巴管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的血細胞 基質(zhì),血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的血細胞 血管系統(tǒng),淋巴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的血細胞 淋巴管系統(tǒng),基質(zhì),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的血細胞 基質(zhì),淋巴管系統(tǒng),神經(jīng)系統(tǒng),發(fā)育過程中的血細胞)6.粒系細胞的發(fā)育過程為:(A細胞由大到小,核質(zhì)比例由高到低,核仁由無到清晰,胞質(zhì)由多到少789() )19202122 問題 23-26A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染色(核質(zhì)比例由高到低, 核質(zhì)比例由高到低, 核質(zhì)比例由低到高, 核
19、質(zhì)比例由低到高,)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粒細胞減少癥 E 骨髓纖維化胞質(zhì)由多到少 胞質(zhì)由少到多 胞質(zhì)由少到多 胞質(zhì)由少到多急性化膿性感染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E 各種增生性貧血)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紅血病 E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骨髓增生明顯活躍骨髓增生減低)糖原染色B 細胞由小到大,C 細胞由大到小,D 細胞由大到小,E 細胞由小到大, 骨髓增生程度活躍常見于:A 正常人BC 再生障礙性貧血 粒紅比例減低見于:(A 白血病BC純紅再生障礙性貧血淋巴細胞相對增多見于:A再生障礙性貧血C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 E 慢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10糖原染色呈強陽性反應(yīng)見于:A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C
20、 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B型題 問題 11-14A 細胞直徑 15-22umC細胞直徑11-18umE細胞直徑15-20um11 晚幼紅細胞 12原始紅細胞 13晚幼粒細胞 14原始粒細胞 問題 15-18A 骨髓增生極度活躍C骨髓增生活躍E 骨髓增生極度減低15骨髓壞死16慢性再生障礙性貧血17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18脾功能亢進 問題 19-22A 粒紅兩系細胞平行增多C 粒紅比例增高E 粒紅比例正常再生障礙性貧血 急性化膿性感 染紅白血病 粒細胞減少核仁由無到清晰, 核仁由清晰到無, 核仁由清晰到無, 核仁由清晰到無,急性淋巴瘤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細胞直徑 7-12um細胞直徑 10-16
21、um粒紅兩系細胞平行減少粒紅比例減低C a-醋酸萘酚酯酶染色D過氧化物酶染色E 鐵染色23紅血病()24急性粒細胞性白血?。ǎ?5急性化膿性感染()26貧血問題 27-30A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顯著增高B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C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減少或缺如D周圍血中可見大量巨紅細胞E 骨髓中原始細胞大量增加27巨幼細胞性貧血()28缺鐵性貧血()29溶血性貧血()30再生障礙性貧血()C型題問題 31-32A 核質(zhì)比例高 B細胞核中核仁明顯C 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31原始粒細胞()32晚幼粒細胞()問題 33-34A 核膜明顯 B核染色質(zhì)緊密粗糙C 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33原始粒細胞()34分葉核粒細胞(
22、)問題 35-36A 胞漿由嗜堿性變?yōu)槭人嵝訠 淺灰藍色不變C 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35粒細胞系()36單核細胞系()問題 37-38A 胞漿中顆粒從無到有B 胞漿中無顆粒C 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37紅細胞系()38巨核細胞系()問題 39-40A 細胞核由大變小 B細胞核由小變大C 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39巨核細胞系()40粒細胞系()問題 41-42A 骨髓增生極度活躍 B骨髓增生明顯活躍C 兩者均有D兩者均無41慢性粒細胞性白血?。ǎ?2再生障礙性貧血()紅系細胞增多 兩者均無)A 骨髓增生活躍 C 兩者均有 45骨髓纖維化 46增生性貧血 問題 47-48A 粒系細胞減少B 紅系細胞減少問題
23、 43-44A 粒系細胞增多BC 兩者均有 D 43紅白血病(44溶血性貧血(問題 45-46B 骨髓增生明顯活躍D 兩者均無()()兩者均無)B 糖原染色陽性兩者均無C 兩者均有 D 47再生障礙性貧血 48巨幼紅細胞性貧血 問題 49-50A 過氧化物酶染色陽性C 兩者均有 D49急性粒細胞性白血?。?)50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問題 51-52A 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增高 C 兩者均有 D 51。陣發(fā)性睡眠性血紅蛋白尿 52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問題 53-54B 過氧化物酶染色陽性 兩者均無)A a-醋酸萘酚酯酶染色呈強陽性B 過氧化物酶染色陽性C 兩者均有 D53急性粒細胞性白
24、血病54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 問題 55-56A 紅細胞、血紅蛋白減少C 兩者均有 D 55再生障礙性貧血 56溶血性貧血問題 57-58A 小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BC 兩者均有 D 57再生障礙性貧血 58缺鐵性貧血 問題 59-60兩者均無()()B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增加 兩者均無()()正常細胞正常色素性貧血 兩者均無()()A 小細胞為主,大小較一致C 兩者均有 DB 大細胞為主,大小較一致 兩者均無59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L3 型( )60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L1 型( )X 型題61可通過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xué)確診的疾病有:()A 白血病 B 再生障礙性貧血 C 脾功能亢進D溶血性貧血E類
25、脂質(zhì)沉積?。?核仁由清晰到消失白血病62粒系細胞發(fā)育過程中的規(guī)律為:(A 胞質(zhì)由大變小 B 核質(zhì)比例由高到低 CD胞漿量由多到少E顆粒由無到有63骨髓增生明顯活躍見于:()A 正常兒童及青年 B 各種貧血CD脾功能亢進 E 骨髓增殖性疾病64。骨髓增生減低常見于:()A再生障礙性貧血 B 粒細胞減少癥C骨髓纖維化D 正常老年人 E 特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65紅細胞系增多見于:()A溶血性貧血B缺鐵性貧血C再生障礙性貧血D巨幼細胞性貧血E 失血性貧血66粒紅比例增高見于:()A溶血性貧血B純紅細胞性再生障礙性貧血C紅白血病D急性化膿性感染 E病毒感染67。淋巴細胞絕對值增加見于:()傳染性淋巴細
26、胞增多癥) 慢性粒細胞性白血?。〢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B惡性淋巴瘤CD再生障礙性貧血E粒細胞缺乏癥68中性粒細胞堿性磷酸酶積分增高見于:( A急性化膿性感染B病毒感染CD再生障礙性貧血E類白血病反應(yīng)69可見糖原染色陽性反應(yīng)的疾病有:(A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B 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 C急性單核細胞性白血病D紅白血病E再生障礙性貧血)C 巨幼細胞性貧血70。網(wǎng)織紅細胞正?;蛟龈叩募膊。海ˋ缺鐵性貧血B再生障礙性貧血D失血性貧血E溶血性貧血五 、問答題11 簡述血細胞發(fā)育過程中形態(tài)演變的一般規(guī)律。22骨髓細胞形態(tài)學(xué)檢查的臨床適應(yīng)癥?33MDS各型的血液學(xué)特點?44粒紅比例增高及減低的臨床意義?【參考
27、答案及題解】一 、填空題1 1 普通光學(xué)顯微鏡檢查、位相顯微鏡檢查、熒光顯微鏡檢查、透射及掃 描電子顯微鏡檢查、2 23 3 有凝血因子缺乏有嚴重出血者4 4 大,小;大,?。皇杷?,致密;5 5 15-22um, 11-18um, 7-12um;6 6 57. 7. 24 : 18 8.急性或慢性粒細胞白血?。患毙曰摼腥?、中性粒細胞性類白血病反應(yīng);純紅細胞再生障礙性貧血9. 9. 急性粒細胞性白血病 , 急性淋巴性白血病10. 增高,降低11. 各型粒細胞白血病,大部分感染12. 各類增生性貧血巨幼細胞貧血急性紅白血病13. 見于急性和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惡性淋巴瘤、傳染性淋巴細胞增多癥和
28、 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其他病毒性感染和淋巴細胞性類白血病反應(yīng)等14. 見于再障、粒細胞缺乏癥或粒細胞減少癥15. 50-60 ; 20; 20二 、判斷題1.x 2 V 3 x 4 V 5 V 6 x 7 x 8 V 9 x 10 V三 、名詞解釋1. 骨髓組織:是指由網(wǎng)狀組織、基質(zhì)、血管系統(tǒng)和神經(jīng)構(gòu)成的造血微環(huán)境以及充滿其間的發(fā)育過程中的血細胞所組成、分布在骨小梁之間的腔 隙中的組織。2. 骨髓增生程度:通常以骨髓中有核細胞與成熟紅細胞之間的比值來反映。3. 粒紅比例(G/E):以粒細胞系的百分數(shù)除以紅細胞系的百分數(shù)即為粒紅比例。一般在 2-4:1。4. 貧血:單位容積循環(huán)血液中紅細胞數(shù)、
29、血紅蛋白量及(或)血細胞比容( Hct )低于參考低限。5. 髓增生異常綜合癥(MDS :是一組造血干細胞克隆性疾病,骨髓出現(xiàn)病態(tài)造血外周血細胞減少而骨髓增生增多,成熟和幼稚細胞均有形態(tài)異常。6. 核質(zhì)比:細胞核與細胞漿的相對比值。四 、選擇題A 型題: 1C 2D 3A 4C 5B 6C 7B 8E 9A 10DB 型題: 1114 BADC; 1518 EDAB; 1922 BCAD; 2326 BDAE; 27 30DBAC;C 型題: 3132CD; 3334DB; 3536 AB; 37 38 BA; 39 40 BA;4142 AD; 4344 CB; 45 46 DB; 47 4
30、8 CC; 49 50 AB; 5152 AB; 53 54 BA;55 56 AC; 57 58 BA; 59 60 BAX 型題: 61 ABE; 62 BCE; 63 ACE; 64 ABCD; 65 ABDE; 66 CDE 67 ABC; 68ADE; 69 BCD; 70 ACDE五、問答題:參見內(nèi)容精要血栓與止血檢測(一、二、三、四)一、填空題1 、有血、管、的止、血作。用2 、有引起、血小、板減少的。原因3 、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APTT )延長見于二、判斷題1、 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首先被激活的凝血因子是凝血因子川。()2、 血管性血友病患者毛細血管抵抗力試驗陽性。()3、 纖
31、維蛋白源時間增加時,凝血時間延長。()4、APTT是反映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各凝血因子總的凝血狀況的篩選試驗。()5、嚴重的維生素K缺乏可使PT延長。()三、名詞解釋1、PT2、APTT四、選擇題A型題1、 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的始幼因子是:()A、組織凝血活酶B 、Ca+C、劉因子D 、XM因子E、X因子2、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和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形成凝血活酶都需要什么凝血因子?()A、因子B 、因子毗 C 、因子X D 、因子幻E 、因子劉3、 下列哪項不是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A、血管壁結(jié)構(gòu)異常B、過敏性紫癜C 、單純性紫癜D 血友病 E、血管性血友病4、 血小板代數(shù)增多見于下列哪種疾病:()A ITP
32、B 、SLE C、AA D 、TTP E、慢粒白血病慢性期5、 下列哪項血塊收縮試驗不減低:()A、ITP B、xm因子缺乏癥 C、血小板無力癥D、紅細胞增多癥E、多發(fā)性骨髓瘤B型題A、出血時間測定B、血管性血友病因子抗原測定C、血小板無關(guān)免疫球蛋白測定D、凝血時間測定E、血漿纖維蛋白肽測定6、 了解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7、 用于ITP的診斷()&用于VWD勺診斷()9、了解血小板的功能和數(shù)量( )C 型題A、血管性血友病B 、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者均無10、毛細血管脆性試驗陽性11、出血時間延長12、血小板相關(guān)免疫球蛋白增高13、凝血時間延長A、血友病甲B14、APTT延長15、PT 延長1
33、6、BT延長X 型題C 、兩者均有 D 、兩()、血管性血友病(17、血小板勺出血作用有:(粘附、聚集釋放 ADP、 ATP釋放 5-HT促進凝血因子合成釋放血小板第 4 因子A、B、C、D、E、C 、兩者均有D 、兩者均無18、血漿血栓調(diào)節(jié)蛋白抗原增高見于:A、糖尿病 B 、DIC C19、血小板相關(guān)免疫球蛋白(PAIg )檢測包括:(A、 PAIgD B 、 PAIgG C 、 PAIgA20、血漿血小板P-選擇素增高見于:(A、心絞痛 B 、糖尿病伴血管病變 塞E、原發(fā)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21 、血漿纖維蛋白原減低見于:(A、糖尿病 B、DIC C、結(jié)締組織病22、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延長見于
34、:(A、毗因子缺乏 b 、xm因子缺乏 乏E、DIC早期2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延長見于:(A、毗因子缺乏 B、纖維蛋白原缺乏 E、循環(huán)中類肝素物質(zhì)增多24、了解內(nèi)源性凝血途徑勺實驗有:(A、血小板計數(shù)B 、PT C、APTT測定 五、問答題人體抗凝血系統(tǒng)勺作用有哪些?、DIC、 TTP D 、 SLEE、參考答案及題解】一、填空題D 、 PAIgE)C 、腦血管病變、 VWD)PAIgMD 、急性心肌梗)D 、肝硬化 E)C 、區(qū)因子缺乏、多發(fā)性骨髓瘤)C 、 DIC 是期 D)D 、血塊收縮試驗、區(qū)因子缺乏E 、組織因子1、血管的收縮、血小板的激活、凝血系統(tǒng)的激活、局部血粘度的增高。2
35、、血小板的生成障礙、血小板破壞或消耗增多、血小板分布異常。3、因子毗、區(qū)、幻明顯減少,凝血酶原重度減少,纖維蛋白原嚴重減少, 應(yīng)用肝素、口服抗凝藥、纖溶亢進使纖維蛋白原降解增加,循環(huán)抗凝物質(zhì)增 加。二、判斷題1、X 2、“3 、X 4、“ 5、“三、名詞解釋1、PT:血漿凝血酶原時間,反映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各凝血因子總的凝血狀況的 篩選試驗。2、APT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時間,反映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各凝血因子總的凝血 狀況的篩選試驗。四、選擇題I、C 2、C 3、D 4、E 5、B 6、D 7、C 8、B 9、A 10、CII、C 12、B 13、D 14、A 15、D 16、B 17、A B C E
36、18、A B C D19、B C E 20、A B C D E 21、B D 22、D 23、A B D E 24、C五、問答題答:人體的抗凝血系統(tǒng)主要包括(1)細胞抗凝作用,如體內(nèi)單核一吞噬 細胞系統(tǒng)和肝細胞對進入血液的促凝物質(zhì)和被激活的凝血(抗凝血)蛋白進 行吞噬、清除或攝取、滅活。(2)體液抗凝作用,如肝和內(nèi)皮細胞合成的抗凝血酶川,在肝素的介導(dǎo) 下,滅活凝血酶、F/a、FXa、F幻a等絲氨酸蛋白酶,肝合成的肝素輔因子 U主要滅活凝血酶,其次滅活 FXa其它依賴維生素K的抗凝蛋白如蛋白C 蛋白S、a 2巨球蛋白、a 1-抗胰蛋白酶等均有抗凝作用。血型鑒定與交叉配血試驗、填空題1 在紅細胞血
37、型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是 血型系統(tǒng),其次為血型系統(tǒng),最復(fù)雜的血型系統(tǒng)是血型系統(tǒng)。2 完全抗體可用 凝集試驗進行鑒定,如系不完全抗體則應(yīng)用、等方法進行鑒定。3. Rh血型不合引起的遲發(fā)性溶血性輸血反應(yīng)是一種 溶血反應(yīng),以為特征。二、判斷題1 .新生兒的血型鑒定必須正反定型相符合才能判定其血型類別。()2 凡是免疫性抗體均可導(dǎo)致新生兒溶血病。()三、名詞解釋DuB IgME IgG+IgM+IgE ()()B 新生兒溶血病D 兩者都無()()()B 唾液C 組織細E 胃液四、選擇題A 型題1某男,其紅細胞與抗 B 血清發(fā)生凝集,其血清與 A 型紅細胞不發(fā)生凝集,他 的ABO血型結(jié)果是:()A. A型B. B型C. AB型D. O型2下列哪項是正確的:()A. A型的紅細胞可輸給Ai型的病人B. A型的紅細胞可輸給A型的病人C. AB型的人是萬能受血者D. O型的人是萬能輸血者E. AB型的紅細胞上具有A和B抗原,血清中無任何抗體B型題 問題 36A IgGC IgAD IgG+IgM3 主要引起血管外溶血反應(yīng)的抗體4 . O型人血清可能含有的抗體5 . Rh抗體6 天然抗體主要是C型題問題 7 8A 血管內(nèi)溶血C 兩者都有7 . ABO血型系統(tǒng)血型不合8. R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清新知春 - 工作總結(jié)
- 綠化補植合同范本
- 開學(xué)季全國中小學(xué)生安全教育日給家長的一封信
- 碩士論文答辯模板
- 采購氨水噴槍合同范本
- 花卉購銷養(yǎng)護合同范本
- 個體管材加工合同范本
- 2025地下礦井配電工程師合同通知書
- 2025合同類型解析(固定期限合同、無固定期限合同、退休前合同與退休后合同)
- 2025馬鞍山市住宅裝飾裝修工程施工合同馬鞍山市工商行政管理
- 湖北省十一校2024-2025學(xué)年高三第二次聯(lián)考數(shù)學(xué)試卷(解析版)
- 英語-華大新高考聯(lián)盟2025屆高三3月教學(xué)質(zhì)量測評試題+答案
- 《手工制作》課件-幼兒園掛飾
- 【初中地理】西亞+課件-2024-2025學(xué)年人教版地理七年級下冊
- 鼓勵員工發(fā)現(xiàn)安全隱患的獎勵制度
-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數(shù)學(xué)全冊教學(xué)設(shè)計(配2025年春新版教材)
- 【特易資訊】2025中國二手車行業(yè)出口分析及各國進口政策影響白皮書
- (一診)2025年蘭州市高三診斷考試生物試卷(含官方答案)
- 2025年吉林司法警官職業(yè)學(xué)院單招職業(yè)傾向性考試題庫必考題
- 光伏發(fā)電項目施工的應(yīng)急預(yù)案與措施
- 畢業(yè)設(shè)計(論文)-護欄清洗機設(shè)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