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1.設計總說明書1.1.畢業(yè)設計的目的通過畢業(yè)設計,使學生對公路建設程序和內容有一個系統(tǒng)的、全面的了解,培養(yǎng)學生獨立進行路線、路基路面結構及有關設施設計、計算的能力;選擇橋涵標準圖的能力;獨立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施工組織與工程管理的能力。使學生的到公路工程師的初步訓練。1.2.設計任務1.2.1路基路面設計在路線設計的基礎上完成以下工作:路基、排水、防護、支擋工程、特殊路基等設計;路面工程設計(水泥混凝土路面的結構組合設計、厚度設計與方案比選)1.2.2橋涵初步設計根據(jù)所提供的數(shù)據(jù)資料,完成橋涵標準圖的選擇,包括相關的圖紙、表格、工程數(shù)量及相關說明1.3.技術標準公路等級:高速公路路基寬
2、度:28.0m計算行車速度:120km/h極限最小半徑:650m一般最小半徑:1000m停車視距:210m最大縱坡:1.67%凸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11000m凹形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4000m最小豎曲線長度:100m魯米那設計標準荷載:bzz-100設計荷載:公路級,設計洪水頻率:涵洞1/100路基設計標高位置:中央分隔帶外緣 1.4.設計概況1) 在縱斷面設計中,充分考慮平縱組合平衡和填挖平衡的原則,對沿線地形、地質、水文、排水等綜合考慮,全線共設3個豎曲線,最大縱坡1.67%,最小縱坡0.5%,2) 路基寬度28m,路面寬19.5m,路肩寬8.5m,路拱橫坡2%,路肩橫坡3%,挖方邊坡
3、視地質情況設置為1:0.51:1,填方邊坡8米,設為1:1.5,填方邊坡8米變坡,采用1:1.75。3) 路基排水設施有邊溝、水溝、排水溝等,邊溝的高度和寬度等于0.6米,水溝的寬度和高度宜大于或等于0.6米。4) 路面結構設計以雙輪組單軸軸載100kn為標準軸載,路面結構選用細粒式瀝青混凝土4cm,中粒式瀝青混凝土5cm,粗粒式瀝青混凝土6cm,水泥穩(wěn)定砂礫27cm,石灰粉煤灰土25cm的瀝青路面面層。5) 根據(jù)本路段實際情況,設圓管涵2座,箱涵通道2座。1.5. 設計依據(jù) a:公路工程技術標準(jtgb01-2003),人民交通出版社; b:公路路線設計規(guī)范(jtgd20-2006),人民
4、交通出版社; c: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jtgd30-2004),人民交通出版社 ; d: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設計規(guī)范(jtj012-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e:公路瀝青路面設計規(guī)范(jtjo14-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 ;f: 公路路基施工技術規(guī)范(jtj033-2006),人民交通出版社;g: 公路排水設計規(guī)范(jtj018-97),人民交通出版社; h: 路基路面工程 (鄧學均 2002),人民交通出版社; i: 公路橋涵地基與基礎設計規(guī)范 (jtg d63-2007); j: 公路涵洞設計細則 (jtg/t d-04-2007); k:路面設計手冊 (北京2005),人民交通出版社;
5、 l:公路工程基本建設項目文件編制辦法(交公路發(fā)【2007】358號),人民交通出版社。2. 縱斷面設計縱斷面線形設計主要是解決公路線形在縱斷面上的位置,形狀和尺寸問題,具體內容包括縱坡設計和豎曲線設計兩項。 縱斷面線形設計應根據(jù)公路的性質、任務、等級和地形、地質、水文等因素,考慮路基穩(wěn)定,排水及工程量等的要求對縱坡的大小,長短,前后的縱坡情況,豎曲線半徑大小及與平面線形的組合關系等進行組合設計,從而設計出縱坡合理,線形平順圓滑的最優(yōu)線形,以達到行車安全、快速、舒適,工程造價省,運營費用較少的目的。該路地處丘陵區(qū),土地資源寶貴,本項縱斷面設計采用小縱坡,微起伏與該區(qū)域農田相結合,盡量降低路堤高
6、度,路線縱斷面按百年一遇,設計洪水位的要求和確保路基處于干燥和中濕狀態(tài),所需的最小填筑高度來控制標高線形設計上避免出現(xiàn)斷背曲線,反向豎曲線之間直線長度不足3秒行程的則加大豎曲線半徑,使豎曲線首尾相接。此外,所選用的半徑還滿足行車視距的要求,另外,豎曲線的縱坡最小采用0.3%以保證排水要求。2.1 縱坡設計2.1.1縱坡設計的一般要求 縱坡設計必須滿足標準的有關規(guī)定,一般不輕易使用極限值 縱坡應力求平緩,避免連續(xù)陡坡,過長陡坡和反坡 縱斷面線形應連續(xù),平順,均衡,并重視平縱面線形的組合 從行車安全,舒適和視覺良好的要求來看,要求縱斷面線形注意有以下幾點:在短距離內應避免線形起伏,易使縱斷面線形發(fā)
7、生中斷,視覺不良;避免“凹陷”路段,若線形發(fā)生凹陷出現(xiàn)隱蔽路段,使駕駛員視覺不適,產生莫測感,影響行車速度和安全;在較大的連續(xù)上坡路段,宜將最陡的縱坡放在底部,接近頂部的縱坡宜放緩些;縱坡變化小的,宜采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縱斷面線形設計應注意與平面線形的關系,汽車專用公路應設計平、縱面配合良好協(xié)調的立體線形;縱坡設計應結合沿線自然條件綜合考慮,為利于路面和邊溝排水,一般情況下最小縱坡以不小于0.5%為宜,在受洪水影響的沿河路線及平原區(qū)低速路段應保證路線的最低標高,以免遭受洪水沖刷,而確保路基的穩(wěn)定;縱坡設計應爭取填、挖平衡,盡量利用挖方作就近填方,以減少借方和廢方,接生土石方量,降低工程造價;
8、縱坡設計時,還應結合我過情況,適當照顧當?shù)孛耖g運輸工具,農業(yè)機械、農田水利等方面的要求。2.1.2縱坡設計的方法和步驟: 準備工作縱坡設計前,應先根據(jù)中樁和水準記錄點,繪出路線縱斷面圖的地面線繪出平面直線,曲線示意圖,寫出每個中樁的樁號和地面標高以及土壤地質說明資料,并熟悉和掌握全線有關勘測設計資料,領會設計意圖和要求。標注縱斷面控制點 縱面控制點主要有路線起終點,重要橋梁及特殊涵洞,隧道的控制標高,路線交叉點,地質不良地段的最小填土和最大控梁標高,沿溪河線的控制標高,重要城鎮(zhèn)通過位置的標高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線中須通過的控制點、標高等。試坡 試坡主要是在已標出“控制點”的縱斷面圖上,根據(jù)技術和
9、標準,選線意圖,考慮各經濟點和控制點的要求以及地形變化情況,初步定出縱坡設計線的工作。試坡的要點,可歸納為“前面照顧,以點定線,反復比較,以線交點”幾句話。 前后照顧就是說要前后坡段統(tǒng)盤考慮,不能只局限于某一段坡段上。以點定線就是按照縱面技術標準的要求,滿足“控制點”,參考“經濟點”,初步定出坡度線,然后用三角板推平行線的辦法,移動坡度線,反復試坡,對各種可能的坡度線方案進行比較,最后確定既符合標準,又保證控制點要求,而且土石方量最省的坡度線,將其延長交出變坡點初步位置。 調坡 調坡主要根據(jù)以下兩方面進行:結合選線意圖。將試坡線與選線時所考慮的坡度進行比較,兩者應基本相符。若有脫離實際情況或考
10、慮不周現(xiàn)象,則應全面分析,找出原因,權衡利弊,決定取舍;對照技術標準。詳細檢查設計最大縱坡、坡長限制、縱坡折減以及平縱線形組合是否符合技術標準的要求,特別要注意陡坡與平曲線、豎曲線與平曲線、橋頭接線、路線交叉、隧道及渡口碼頭等地方的坡度是否合理,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調整修正。 調整坡度線的方法有抬高、降低、延長、縮短、縱坡線和加大、減小縱坡度等。調整時應以少脫離控制點、少變動填挖為原則,以便調整后的縱坡與試定縱坡基本相符。根據(jù)橫斷面圖核對縱坡線 核對主要在有控制意義的特殊橫斷面圖上進行。如選擇高填深挖、擋土墻、重要橋涵及人工構造物以及其它重要控制點的斷面等。 確定縱坡線 經調整核對后,即可確定縱坡線。
11、所謂定坡就是把坡度值、變坡點位置(樁號)和高程確定下來。坡度值一般是用三角板推平行線法,直接讀厘米格子得出,要求取值到千分之一。變坡點位置直接從圖上讀出,一般要調整到整10樁位上。變坡點的高程是根據(jù)路線起點的設計標高由已定的坡度、坡長依次推算而來。2.1.3縱坡設計注意問題應注意以下幾點:在回頭曲線地段設計縱坡,應先按回頭曲線的標準要求確定回頭曲線部分的縱坡,然后向兩端接坡,同時注意回頭曲線地段不宜設豎曲線。平豎曲線重合時。要注意保持技術指標均衡,位置組合合理適當,盡量避免不良組合情況。大中橋上不宜設置豎曲線。如橋頭路線設有豎曲線,其起(終)點應在橋頭兩端10m以外,并注意橋上線形與橋頭線形變
12、化均勻,不宜突變。小橋涵上允許設計豎曲線,為保證路線縱面平順,應盡量避免出現(xiàn)急變“駝峰式縱坡”。注意交叉口、橋梁及引道、隧道、城鎮(zhèn)附近、陡坡急變處縱坡特殊要求??v坡設計時,如受控制點約束導致縱面線形欺負過大,縱坡不夠理想,或則土石方工程量過大而育無法調整時,可用紙上移線的辦法修改平面線形,從而改善縱面線形。計算設計標高根據(jù)已定的縱坡和變坡點的設計標高,則可以計算出未設豎曲線以前各樁號的設計標高。2.1.4豎曲線設計要求:宜選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豎曲線設計,首先確定合適的半徑。在不過分增加工程數(shù)量的情況下,宜選用較大的豎曲線半徑,一般都應采用大于豎曲線一般最小半徑的數(shù)值,特別是前后兩相鄰縱坡的代
13、數(shù)差小時,豎曲線更應采用大半徑,以利于視覺和路容美觀。只有當?shù)匦蜗拗苹蚱渌厥饫щy不得已時才允許采用極限最小半徑。同向曲線間應避免“斷背曲線”。同向豎曲線,特別是同向凹形豎曲線間如直線坡段不長,應合并為單曲線后復曲線。反向曲線間,一般由直坡段連續(xù),亦可以相互直接連接。反向豎曲線間設置一段直坡段,直坡段長度一般不小于計算行車速度行駛3s的行程長度。如受條件限制也可相互直接連接,后插入短直線。應滿足排水要求。2.1.5縱段面設計步驟:根據(jù)地形圖上的高程,以20m一點算出道路上各點的原地面高程,將各點高程對應地標于縱斷面米格紙上,然后用直線連接各點,注意港口、河的標法,畫出道路縱向的原地面圖。 確定
14、最小填土高度 由于路基要保證處于干燥或中濕狀態(tài)以上,所以查表得粉性土時路槽底至地下水的臨界高度為1.71.9m時為干燥狀態(tài),由于地下水平均埋深為1.0m,路面厚度一般為6080cm,所以算出最小填土高度為1.6m.。 拉坡 首先是試坡,試坡以“控制點”為依據(jù),考慮平縱結合、挖方、填方以及排水溝設置等眾多因素初步擬訂坡度線。然后進行計算,看拉的坡滿不滿足控制點的高程,滿不滿足規(guī)范要求,如不滿足就進行調坡。調坡時應結合選線意圖,對照標準所規(guī)定的最大縱坡、坡長限制以及考慮平縱線形組合是否得當進行調坡。在縱斷面設計事,由于港口較多,再加上平面設計時沒有注意平縱組合,在港口附近設置平曲線,所以在拉坡時不
15、能做到“平包豎”,在線形上存在不足,但經計算,其他方面都滿足標準。豎曲線各項指標:表2.1 豎曲線指標表設計車速(km/h)120最大縱坡()1.67最小縱坡()0.5凸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一般值17000極限值11000凹形豎曲線最小半徑(m)一般值6000極限值4000豎曲線長度(m)一般值120最小值100(1)、根據(jù)設計得知: 擬定r=17000,則:豎曲線內樁號的高程計算已知k126+974的高程為111.592m計算公式為: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其中:曲線上任意點到曲線起點(左半曲線)或終點(右半曲線)的水平距離。 直線上點到相鄰變坡點的距離 起點樁號=k126+974-103.7
16、=k126+870.3 起點高程=111.592-103.70.5=111.074終點樁號=k126+974+103.7=k127+077.7 終點高程=111.592+103.7-0.72=110.845 加樁 k126+890處 橫距x1=(k126+890)-(k126+870.3)=19.7m 豎距y1=x12 /2r=0.011 切線高程=111.592-840.5%=111.172 設計高程=111.172-0.011=111.161k126+910處 橫距x1=(k126+910)-(k126+870.3)=39.7m 豎距y1=x12 /2r=0.046 切線高程=111.59
17、2-640.5%=111.272 設計高程=111.272-0.046=111.226k126+930處 橫距x1=(k126+930)-(k126+870.3)=59.7m 豎距y1=x12 /2r=0.105 切線高程=111.592-440.5%=111.372 設計高程=111.372-0.105=111.267k126+950處 橫距x1=(k126+950)-(k126+870.3)=79.7m 豎距y1=x12 /2r=0.187 切線高程=111.592-240.5%=111.472 設計高程=111.472-0.187=111.285k126+974處 橫距x1=103.7m
18、 (曲中點) 豎距y1=x12 /2r=0.316 切線高程=111.592 設計高程=111.592-0.316=111.276k126+998處 橫距x1=( k127+077.7)-( 126+998)=79.7m 豎距y1=x12 /2r=0.187 切線高程=111.592-240.72%=111.419 設計高程=111.419-0.187=111.232k127+018處 橫距x1=( k127+077.7)-( 127+018)=59.7m 豎距y1=x12 /2r=0.105 切線高程=111.592-440.72%=111.275 設計高程=111.275-0.105=11
19、1.17k127+038處 橫距x1=( k127+077.7)-( 127+038)=39.7m 豎距y1=x12 /2r=0.046 切線高程=111.592-640.72%=111.131 設計高程=111.131-0.046=111.095k127+058處 橫距x1=( k127+077.7)-( 127+058)=19.7m 豎距y1=x12 /2r=0.011 切線高程=111.592-840.72%=110.987 設計高程=110.987-0.011=110.976 表2.2豎曲線計算表k126+89019.70.011111.172111.161k126+91039.70.
20、046111.272111.226k126+93059.70.105111.372111.267k126+95079.70.187111.472111.285k126+974103.70.316111.592111.276k126+99879.70.187111.419111.232k127+01859.70.105111.275111.17k127+03839.70.046111.131111.095k127+05819.70.0111110.987110.976(2)、根據(jù)設計得知: 擬定r=17000,則:豎曲線內樁號的高程計算已知變坡點k127+830的高程為105.452m計算公式為
21、: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其中:曲線上任意點到曲線起點(左半曲線)或終點(右半曲線)的水平距離。 直線上點到相鄰變坡點的距離起點樁號= k127+830-137.7= k127+692.3 起點高程=105.452+137.70.72= 106.443終點樁號= k127+830+137.7= k127+967.7 終點高程=105.452+137.70.9=106.691 再按照第一個變坡點計算加樁的橫距,豎距,切線高程和設計高程,并列表如下:表2.3豎曲線計算表k127+73037.70.042106.172106.13k127+75057.70.098106.028105.93k127+77
22、077.70.178105.884105.706k127+79097.70.281105.74105.459k127+810117.70.407105.596105.189k127+830137.70.557105.452104.895k127+850117.70.407105.632105.225k127+87097.70.281105.812105.531k127+89077.70.178105.992105.814k127+91057.70.098106.172106.074k127+93037.70.042106.352106.31(3)、根據(jù)設計得知: 擬定r=30000,則:豎曲線
23、內樁號的高程計算已知k128+527的高程為111.752m計算公式為:右半部分:左半部分:其中:曲線上任意點到曲線起點(左半曲線)或終點(右半曲線)的水平距離。 直線上點到相鄰變坡點的距離起點樁號=k128+527-115=k128+412 起點高程=111.752-1150.9=110.717 終點樁號=k128+527+115=k128+642 終點高程=111.752+1151.67=113.672再按照第一個變坡點計算加樁的橫距,豎距,切線高程和設計高程,并列表如下: 表2.4豎曲線計算表k128+427150.004110.852110.848k128+447350.02111.0
24、32111.012k128+467550.05111.212111.162k128+487750.093111.392111.299k128+507950.15111.572111.422k128+5271150.22111.752111.532k128+547950.15112.086111.936k128+567750.093112.42112.327k128+587550.05112.754112.704k128+607350.02113.088113.068k128+627150.004113.422113.4183. 路基設計表設計計算3.1路拱坡度查(jtgb012003)公路工程
25、技術標準得瀝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拱坡度均為1-2%,故取路拱坡度為2%;硬路肩與行車到一致,土路肩橫向坡度一般應較路面橫向坡度大1%-2%,故取路肩橫向坡度為3%,路拱坡度采用雙向坡面,由路中央向兩側傾斜。3.2路基邊坡坡度由(jtgd302004)公路路基設計規(guī)范得知,當h250m.所以不設加寬,只設超高 雙坡階段:k127+180內側:外側:k127+200內側:外側:k127+220內側:外側:旋轉階段k127+240內側:外側:k127+260內側:外側:k127+280內側:外側:k128+320內側:外側:k128+340內側:外側:k128+360內側:外側:全超高階段內側:外
26、側:終結得表:表3.1超高表k127+180-0.16-0.24-0.25850.1150.03250.0175k127+200-0.16-0.24-0.25880.04-0.046-0.0607k127+220-0.16-0.24-0.258-0.0355-0.118-0.133k127+240-0.16-0.24-0.258-0.11-0.194-0.209k127+260-0.12-0.945-0.96-0.094-0.177-0.1915k127+280-0.12-0.945-0.96-0.029-0.1-0.1165續(xù)表3.1k128+320-0.12-0.945-0.960.055
27、-0.027-0.0123k128+340-0.14-0.192-0.2010.1436-0.060.075k128+3600-0.154-0.207-0.2170.1540.07150.05654. 土石方計算4.1調配要求土石方調配應按先橫向后縱向的次序進行??v向調運的最遠距離一般應小于經濟運距(按費用經濟計算的縱向調運的最大限度距離叫經濟運距)。土石方調運的方向應考慮橋涵位置和路線縱坡對施工運輸?shù)挠绊?,一般情況下,不跨越深溝和少做上坡調運。借方、棄土方應與借土還田,整地建田相結合,盡量少占田地,減少對農業(yè)的影響,對于取土和棄土地點應事先同地方商量。不同性質的土石應分別調配。回頭曲線路段的
28、土石調運,要優(yōu)先考慮上下線的豎向調運。4.2調配方法 土石方調配方法有多種,如累積曲線法、調配圖法、表格調配法等,由于表格調配法不需單獨繪圖,直接在土石方表上調配,具有方法簡單,調配清晰的優(yōu)點,是目前生產上廣泛采用的方法。 表格調配法又可有逐樁調運和分段調運兩種方式。一般采用分段調用。表格調配法的方法步驟如下:4.2.1準備工作調配前先要對土石方計算驚醒復核,確認無誤后方可進行。調配前應將可能影響調配的橋涵位置、陡坡、深溝、借土位置、棄土位置等條件表于表旁,借調配時考慮。4.2.2橫向調運即計算本樁利用、填缺、挖余,以石代土時填入土方欄,并用符號區(qū)分。4.2.3縱向調運確定經濟運距根據(jù)填缺、挖
29、余情況結合調運條件擬定調配方案,確定調運方向和調運起訖點,并用箭頭表示。計算調運數(shù)量和運距調配的運距是指計價運距,就是調運挖方中心到填方中心的距離見區(qū)免費運距4.2.4計算 借方數(shù)量、廢方數(shù)量和總運量 借方數(shù)量=填缺縱向調入本樁的數(shù)量 廢方數(shù)量=挖余縱向調出本樁的數(shù)量 總運量=縱向調運量+廢方調運量+借方調運量4.2.5復核 橫向調運復核 填方=本樁利用+填缺 挖方=本樁利用+挖余縱向調運復核 填缺=縱向調運方+借方 挖余+縱向調運方+廢方總調運量復核 挖方+借方=填方+借方 以上復核一般是按逐頁小計進行的,最后應按每公里合計復核。4.2.6計算計價土石方 計價土石方=挖方數(shù)量+借方數(shù)量5.
30、路面結構方案比選與設計計算5.1瀝青路面結構設計(一) * *新建路面設計成果文件匯總* * 軸載換算及設計彎沉值和容許拉應力計算 序號 車型名稱 前軸重(kn) 后軸重(kn) 后軸數(shù) 后軸輪組數(shù) 后軸距(m)交通量 1 三湘ck6960hk 33 73.3 1 雙輪組 2500 2 交通sh141 25.55 55.1 1 雙輪組 900 3 解放ca50 28.7 68.2 1 雙輪組 400 4 北京bj130 13.55 27.2 1 雙輪組 1800 5 尼桑cd50 35.1 83.7 2 雙輪組 3 70 設計年限 15 車道系數(shù) .4 序號 分段時間(年) 交通量年增長率 1
31、 6 9 2 5 9 3 4 9 當以設計彎沉值為指標及瀝青層層底拉應力驗算時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當量軸次 : 3589 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 : 1.083744e+07 當進行半剛性基層層底拉應力驗算時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當量軸次 : 2400 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 : 7247101 公路等級 高速公路 公路等級系數(shù) 1 面層類型系數(shù) 1 基層類型系數(shù) 1 路面設計彎沉值 : 23.5 (0.01mm) 層位 結 構 層 材 料 名 稱 劈裂強度(mpa) 容許拉應力(mpa) 1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 1.4 .44 2 中粒式瀝青混凝土 1 .31
32、 3 粗粒式瀝青混凝土 .8 .23 4 水泥砂礫土 .6 .23 5 石灰粉煤灰土 .25 .1 6 粗砂 * *新建路面設計成果文件匯總* * 軸載換算及設計彎沉值和容許拉應力計算 序號 車型名稱 前軸重(kn) 后軸重(kn) 后軸數(shù) 后軸輪組數(shù) 后軸距(m)交通量 1 三湘ck6960hk 33 73.3 1 雙輪組 2500 2 交通sh141 25.55 55.1 1 雙輪組 900 3 解放ca50 28.7 68.2 1 雙輪組 400 4 北京bj130 13.55 27.2 1 雙輪組 1800 5 尼桑cd50 35.1 83.7 2 雙輪組 3 70 設計年限 15 車
33、道系數(shù) .4 序號 分段時間(年) 交通量年增長率 1 6 9 2 5 9 3 4 9 當以設計彎沉值為指標及瀝青層層底拉應力驗算時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當量軸次 : 3589 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 : 1.083744e+07 當進行半剛性基層層底拉應力驗算時 : 路面竣工后第一年日平均當量軸次 : 2400 設計年限內一個車道上累計當量軸次 : 7247101 公路等級 高速公路 公路等級系數(shù) 1 面層類型系數(shù) 1 基層類型系數(shù) 1 路面設計彎沉值 : 23.5 (0.01mm) 層位 結 構 層 材 料 名 稱 劈裂強度(mpa) 容許拉應力(mpa) 1 細粒式瀝青混
34、凝土 1.4 .44 2 中粒式瀝青混凝土 1 .31 3 粗粒式瀝青混凝土 .8 .23 4 水泥砂礫土 .6 .23 5 石灰粉煤灰土 .25 .1 6 粗砂 新建路面結構厚度計算 公 路 等 級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層數(shù) : 6 標 準 軸 載 : bzz-100 路面設計彎沉值 : 23.5 (0.01mm) 路面設計層層位 : 4 設計層最小厚度 : 15 (cm) 層位 結構層材料名稱厚度(cm)抗壓模量(mpa)抗壓模量(mpa)容許應力(mpa) (20) (15) 1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 4 1400 2000 .44 2 中粒式瀝青混凝土 5 1200 1600 .31
35、3 粗粒式瀝青混凝土 6 900 1200 .23 4 水泥砂礫土 27 1500 1500 .23 5 石灰粉煤灰土 25 550 550 .1 6 粗砂 15 150 150 按設計彎沉值計算設計層厚度 : ld= 23.5 (0.01mm) h( 4 )= 25 cm ls= 23.7 (0.01mm) h( 4 )= 30 cm ls= 21.3 (0.01mm) h( 4 )= 25.4 cm(僅考慮彎沉) 按容許拉應力驗算設計層厚度 : h( 4 )= 25.4 cm(第 1 層底面拉應力驗算滿足要求) h( 4 )= 25.4 cm(第 2 層底面拉應力驗算滿足要求) h( 4
36、)= 25.4 cm(第 3 層底面拉應力驗算滿足要求) h( 4 )= 25.4 cm(第 4 層底面拉應力驗算滿足要求) h( 4 )= 25.4 cm(第 5 層底面拉應力驗算滿足要求) 路面設計層厚度 : h( 4 )= 25.4 cm(僅考慮彎沉) h( 4 )= 25.4 cm(同時考慮彎沉和拉應力)新建路面結構厚度計算 公 路 等 級 : 高速公路 新建路面的層數(shù) : 6 標 準 軸 載 : bzz-100 路面設計彎沉值 : 23.5 (0.01mm) 路面設計層層位 : 4 設計層最小厚度 : 15 (cm) 層位結構層材料名稱 厚度(cm)抗壓模量(mpa)抗壓模量(mpa)容許應力(mpa) (20) (15) 1 細粒式瀝青混凝土 4 1400 2000 .44 2 中粒式瀝青混凝土 5 1200 1600 .31 3 粗粒式瀝青混凝土 6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智能家電產品研發(fā)及應用合作協(xié)議
- 關于合同事務往來的文書范例
- 智慧校園建設及運營合作協(xié)議
- 職工愛崗敬業(yè)責任協(xié)議書
- 股權投資合作協(xié)議書
- 建房承包施工合同
- 特殊教育機構教育服務安全免責協(xié)議書
- 田徑體育場館租賃合同書
- 股份制組織架構優(yōu)化方案
- 全國滇人版初中信息技術七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14課《數(shù)據(jù)的計算-用函數(shù)計算數(shù)據(jù)》教學設計
- 第九單元跨學科實踐活動8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與制鹽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九年級化學人教版(2024)下冊
- 河南省鄭州市外國語學校2025屆高考壓軸卷英語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教育創(chuàng)新:五年級下冊美術教案新解讀
- 儲能電池模組PACK和系統(tǒng)集成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DB12T990-2020建筑類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設計方案規(guī)范
- 2023-2024學年九年級三調語文試卷(含答案)
- 交通運輸概論課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 醫(yī)學教材 矮身材兒童診治指南
- 醫(yī)學教程 常見急腹癥的超聲診斷課件
- ppr管材合同模板
- 航空器維修工程師考試考核試卷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