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圖片_第1頁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圖片_第2頁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圖片_第3頁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圖片_第4頁
止血包扎骨折固定圖片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拉爾區(qū)人民海拉爾區(qū)人民 醫(yī)院醫(yī)院 楊海波楊海波 現場外傷急救技術主要指止血、包扎、固定技 術。 在現場特殊條件下,不管是什么性質的外傷, 也不管是什么部位的外傷,最基本的急救處理 靠這些技術,這些技術若能得到及時、正確、 有效的應用,往往在挽救傷員生命、防止病情 惡化、減少傷員痛苦以及預防并發(fā)癥等方面均 有良好的作用。 一、止血術一、止血術 血液是維持生命的重要物質,成年人血容量約 占體重的8,即40005000ml,如出血量為 總血量的20(8001000ml)時,會出現頭 暈、脈搏增快、血壓下降、出冷汗、膚色蒼白、 少尿等癥狀,如出血量達總血量的40 (16002000ml)時,就有生命

2、危險。 出血傷員的急救,只要稍拖延幾分鐘就會造成 危及生命的禍害。 因此,外傷出血是最需要急救的危重癥之一, 止血術是外傷急救技術之首。 外傷出血分為內出血和外出血,外出血是現場 急救重點。理論上將出血分為動脈出血、靜脈 出血、毛細血管出血。動脈出血時,血色鮮紅, 有搏動,量多,速度快;靜脈出血時,血色暗 紅,緩慢流出;毛細血管出血時,血色鮮紅, 慢慢滲出。若當時能鑒別,對選擇止血方法有 重要價值,但有時受現場的光線等條件的限制, 往往難以區(qū)分。 現場止血術常用的有5種,使用時要根據具體 情況,可選用一種,也可以把幾種止血法結合 一起應用,以達到最快、最有效、最安全的止 血目的。 (一)指壓動

3、脈止血法(一)指壓動脈止血法 適用于頭部和四肢某些部位的大出血。方法為 用手指壓迫傷口近心端動脈,將動脈壓向深部 的骨頭,阻斷血液流通。 1、頭面部指壓動脈止血法 頭面部的止血動脈如圖所示。 (1)指壓顳淺動脈:適用于一側頭頂、額部 的外傷大出血。在傷側耳前,一只手的拇指對 準下頜關節(jié)壓迫顳淺動脈,另一只手固定傷員 頭部。 (2)指壓面動脈:適用于顏面部外傷大出血。 用一只手的拇指和示指或拇指和中指分別壓迫 雙側下額角前約1cm的凹陷處,阻斷面動脈血 流。因為面動脈在顏面部有許多小支相互吻合, 所以必須壓迫雙側。 (3)一指壓耳后動脈:適用于一側耳后外傷 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壓迫傷側耳后乳突

4、下 凹陷處,阻斷耳后動脈血流,另一只手固定傷 員頭部。 (4)指壓枕動脈:適用于一側頭后枕骨附近 外傷大出血。用一只手的四指壓迫耳后與枕骨 粗隆之間的凹陷處,阻斷枕動脈的血流,另一 只手固定傷員頭部。 2、四肢指壓動脈止血法 (1)指壓肱動脈:適用于一側肘關節(jié)以下部 位的外傷大出血。用一只手的拇指壓迫上臂中 段內側,阻斷肱動脈血流,另一只手固 定傷員 手臂。 (2)指壓橈、尺動脈:適用于手部大出血。 用兩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別壓迫傷側手腕兩側的 橈動脈和尺動脈,阻斷血流。因為橈動脈和尺 動脈在手掌部有廣泛吻合支,所以必須同時壓 迫雙側。 (3)指壓指(趾)動脈:適用于手指(腳趾) 大出血。用拇指和

5、示指分別壓迫手指(腳趾) 兩側的指(趾)動脈,阻斷血流。 (4)指壓股動脈: 適用于一側下肢的 大出血。用兩手的拇指 用力壓迫傷肢腹股溝中 點稍下方的股動脈,阻 斷股動脈血流。傷員應 該處于坐位或臥位。 (5)指壓脛前、后動脈:適用于一側腳的大 出血。用兩手的拇指和示指分別壓迫傷腳足背 中部搏動的脛前動脈及足跟與內踝之間的脛后 動脈。 適用于較小傷口的出血,。用無菌紗布直 接壓迫傷口處,壓迫約10min。 (二)直接壓迫止血法 (三)加壓包扎止血法 適用于各種傷口,是一種比較可靠的非手 術止血法。先用無菌紗布覆蓋壓迫傷口,再用 三角巾或繃帶用力包扎,包扎范圍應該比傷口 稍大。 (四)填塞止血法

6、 適用于頸部和臀部較大而深的傷口。先用鑷子 夾住無菌紗布塞入傷口內,如一塊紗布止不住 出血,可再加紗布,最后用繃帶或三角巾繞頸 部至對側臂恨部包扎固定。 (五)止血帶止血法 止血帶止血法只適用于四肢大出血,當其他止 血法不能止血時才用此法。止血帶有橡皮止血 帶(橡皮條和橡皮帶)、氣性止血帶(如血壓 計袖帶)和布制止血帶。其操作方法各不相同。 1、橡皮止血帶 左手在離帶端約10cm處由拇指、示指和中指緊 握,使手背向下放在扎止血帶的部位,右手持 帶中段繞傷肢一圈半,然后把帶塞入左手的示 指與中指之間,左手的示指與中指緊夾一段止 血帶向下牽拉,使之成為一個活結,外觀呈A 字型。 2、氣性止血帶 常

7、用血壓計袖帶,操作方法比較簡單!只要把 袖帶繞在扎止血帶的部位,然后打氣至傷口停 止出血。 3、布制止血帶 將三角巾折成帶狀或將 其他布帶繞傷肢一圈, 打個蝴蝶結;取一根小 棒穿在布帶圈內,提起 小棒拉緊,將小棒依順 時針方向絞緊,將絞棒 一端插入蝴蝶結環(huán)內, 最后拉緊活結并與另一 頭打結固定。 4、使用止血帶的注意事項: (1)部位:上臂外傷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上1 3處,前臂或手大出血應扎在上臂下13處, 不能扎在上臂的中13處,因該處神經走行貼 近肱骨,易被損傷。下肢外傷大出血應扎在股 骨中下13交界處。 (2)襯墊:使用止血帶的部位應該有襯墊, 否則會損傷皮膚。止血帶可扎在衣服外面,把 衣

8、服當襯墊。 (3)松緊度:應以出血停止、遠端摸不到脈 搏為合適。過松達不到止血目的,過緊會損傷 組織。 (4)時間:一般不應超過5h,原則上每小時 要放松1次,放松時間為12min。 (5)標記:使用止血帶者應有明顯標記貼在 前額或胸前易發(fā)現部位,寫明時間。如立即送 往醫(yī)院,可以不寫標記,但必須當面向值班人 員說明扎止血帶的時間和部位。 二、包扎術二、包扎術 傷口包扎在急救中應用范圍較廣,可起到 保護創(chuàng)面、固定敷料、防止污染和止血、止痛 作用,有利于傷口早期愈合。 包扎應做到動作輕巧,不要碰撞傷口,以 免增加出血量和疼痛。 接觸傷口面的敷料必須保持無菌,以免增 加傷口感染的機會; 包扎要快且牢

9、靠,松緊度要適宜,打結避 開傷口和不宜壓迫的部位。 ()包扎材料 1、三角巾 用邊長為1m的正方形白布或紗布,將其對 角剪開即分成兩塊三角巾,90角稱為頂角, 其他兩個角稱為底角,外加的一根帶子稱為頂 角系帶,斜邊稱為底邊。為了方便不同部位的 包扎,可將三角巾折疊成帶狀,稱為帶狀三角 巾,或將三角巾在頂角附近與底邊中點折疊成 燕尾式,稱為燕尾式三角巾。 2、袖帶卷 也稱繃帶。是用長條紗布制成,長度和寬 度有多種規(guī)格。常用的有寬5cm、長600cm和 寬8cm、長600cm兩種。 (二)包扎方法 1、頭部包扎 (1)三角巾帽式包扎:適用于頭頂部外傷。 先在傷口上覆蓋無菌紗布(所有的傷口包扎前 均

10、先覆蓋無菌紗布,以下不再重復),把三角 巾底邊的正中放在傷員眉間上部,頂角經頭頂 拉到枕部,將底邊經耳上向后拉緊壓住頂角, 然后抓住兩個底角在枕部交叉反回到額部中央 打結。 把三角巾一折 為二,頂角打結放 在頭正中,兩手拉 住底角罩住面部, 然后雙手持兩底角 拉向枕后交叉,最 后在額前打結固定。 可以在眼、鼻處提 起三角巾,用剪刀 剪洞開窗。 (2)三角巾面具式包扎:適用于顏面部外傷。 (3)雙眼三角巾包扎:適用于雙眼外傷。 將三角巾折疊成三指寬帶狀,中段放在頭 后枕骨上,兩旁分別從耳上拉向眼前,在雙眼 之間交叉,再持兩端分別從耳下拉向頭后枕下 部打結固定。 (4)頭部三角巾十字包扎:適用于下

11、頜、耳 部、前額、顳部小范圍傷口。將三角巾折疊成 三指寬帶狀放于下頜敷料處,兩手持帶巾兩底 角分別經耳部向上提,長的一端繞頭頂與短的 一端在顳部交叉成十字,然后兩端水平環(huán)繞頭 部經額、顳、耳上、枕部,與另一端打結固定。 2、頸部包扎 適用于頸部外傷。 (1)三角巾包扎:囑傷員健側手臂上舉抱住 頭部,將三角巾折疊成帶狀,中段壓緊覆蓋的 紗布,兩端在健側手臂根部打結固定。 (2)繃帶包扎:方法基本與三角巾包扎相同, 只是改用繃帶,環(huán)繞數周再打結。 (1)胸部三角巾包 扎:適用于一側胸部 外傷。將三角巾的頂 角放于傷側的肩上, 使三角巾的底邊正中 位于傷部下側,將底 邊兩端繞下胸部至背 后打結,然后

12、將巾頂 角的系帶穿過三角底 邊與其固定打結。 3、胸、背、肩、腋下部包扎 (2)背部三角巾包扎:適用于一側背部外傷。 方法與胸部包扎相似,只是前后相反。 (3)側胸部三角巾包扎:適用于單側側胸外傷。 將燕尾式三角 巾的夾角正對傷側 腋窩,雙手持燕尾 式底邊的兩端,緊 壓在傷口的敷料上, 利用頂角系帶環(huán)繞 下胸部與另一端打 結,再將兩個燕尾 角斜向上拉到對側 肩部打結。 (4)肩部三角巾包 扎:適用于一側肩部 外傷。 將燕尾三角巾的 夾角對著傷側頸部, 巾體緊壓傷口的敷料 上,燕尾底部包繞上 臂根部打結,然后兩 個燕尾角分別經胸、 背拉到對側腋下打結 固定。 (5)腋下三角巾包扎:適用于一側腋下

13、外傷。 將帶狀三角 巾中段緊壓腋下 傷口敷料上,再 將巾的兩端向上 提起,于同側肩 部交叉,最后分 別經胸、背斜向 對側腋下打結固 定。 雙手持三角巾兩 底角,將三角巾 底邊拉直放于胸 腹部交界處,頂 角置于會陰部, 然后兩底角繞至 傷員腰部打結, 最后頂角系帶穿 過會陰與底邊打 結固定。 4、腹部包扎 腹部三角巾包扎適用于腹部外傷。 5、四肢包扎 (1)臀部三角巾包扎:適用于臀部外傷,方 法與側胸外傷包扎相似。只是燕尾式三角巾的 夾角對著傷側腰部,緊壓傷口敷料上,利用頂 角系帶環(huán)繞傷側大腿根部與另一端打結,再將 兩個燕尾角斜向上拉到對側腰部打結。 (2)上肢、下肢繃帶螺旋形包扎:適用于上、

14、下肢除關節(jié)部位以外的外傷。先在傷口敷料上 用繃帶環(huán)繞兩圈,然后從肢體遠端繞向近端, 每纏一圈蓋住前圈的1312成螺旋狀,最 后剪掉多余的繃帶,然后膠布固定。 (3)8字肘、膝關節(jié)繃帶包扎: 先用繃帶的一端在傷口的敷料上環(huán)繞兩圈, 然后斜向經過關節(jié),繞肢體半圈再斜向經過關 節(jié),繞向原開始點相對應處,再繞半圈回到原 處。這些反復纏繞,每纏繞一圈覆蓋前圈的 1/31/2,直到完全覆蓋傷口。 (4)手部三角巾包扎:適用于手外傷。將帶 狀三巾的中段緊貼手掌,將三角巾在手背交叉, 三角巾的兩端繞至手腕交叉,最后在手腕繞一 周打結固定。 (5)腳部三角巾包扎:方法與手抱扎相似。 (6)手部繃帶包扎:方法與肘

15、關節(jié)包扎相似, 只是環(huán)繞腕關節(jié)8字包扎。 (7)腳部繃帶包扎:方法與膝關節(jié)相似,只 是環(huán)繞踝關節(jié)8字包扎。 三、固定術三、固定術 固定術是針對骨折的急救措施,可以防止骨折 部位移動,具有減輕傷員痛苦的功效,同時能 有效地防止因骨折斷端的移動而損傷血管、神 經等組織造成的嚴重并發(fā)癥。 實施骨折固定先要注意傷員的全身狀況,如心 臟停搏要先復蘇處理;如有休克要先抗休克或 同時處理休克;如有大出血要先止血包扎,然 后固定。 急救固定的目的不是讓骨折復位,而是防止骨 折斷端的移動,所以刺出傷口的骨折端不應該 送回。 固定時動作要輕巧,固定要牢靠,松緊要適度, 皮膚與夾板之間要襯墊適量的軟物,尤其是夾 板

16、兩端骨突出處和空隙部位更要注意,以防局 部受壓引起缺血壞死。 (一) 固定材料 1、木制夾板 有各種長短規(guī)格,外包軟性敷料。是最常 用的固定器材。 2、鋼絲夾板 3、充氣夾板 4、負壓氣墊 5、塑料夾板 6、其他材料 如特制的頸部固定器、股骨骨折的托馬固 定架,緊要時就地取材的竹棒、木棍、樹枝等。 (二) 固定方法 1、頭部固定: 下頜骨折固定的方法同頭部十字包扎法。 2、胸部固定 (1)鎖骨骨折固 定:將兩條指寬的 帶狀三角巾分別環(huán) 繞兩個肩關節(jié),于 肩部打結;再分別 將三角巾的底角拉 緊,在兩肩過度后 張的情況下,在背 部將底角拉緊打結。 (2)肋骨骨折固定: 方法同胸部外傷包扎。 3、四

17、肢骨折固定 (1)肱骨骨折固定: 用兩條三角巾和一 塊夾板將傷肢固定,然 后用一塊燕尾式三角巾 中間懸吊前臂,使兩底 角向上繞頸部后打結, 最后用一條帶狀三角巾 分別經胸背于健側腋下 打結。 當肘關節(jié)彎 曲時用兩帶狀三 角巾和一塊夾板 把關節(jié)固定。當 肘關節(jié)伸直時, 可用一卷繃帶和 一塊三角巾把肘 關節(jié)固定。 (2)肘關節(jié)骨折固定 (3)橈、尺骨骨折固定: 用一塊合適的夾板置于傷肢下面,用兩塊 帶狀三角巾或繃帶把傷肢和夾板固定,再用一 塊燕尾三角巾懸吊傷肢,最后再用一條帶狀三 角巾的兩底邊分別繞胸背于健腋下打結固定。 (4)手指骨骨折固定: 利用冰棒棍或短筷子作小夾板,另用 兩片膠布作粘合固定。若無固定棒棍,可 以把傷肢粘合;固定在健肢上。 (5)股骨骨折固定: 用一塊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