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論西漢墓葬中出土的木枕-中國考古_第1頁
略論西漢墓葬中出土的木枕-中國考古_第2頁
略論西漢墓葬中出土的木枕-中國考古_第3頁
略論西漢墓葬中出土的木枕-中國考古_第4頁
略論西漢墓葬中出土的木枕-中國考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略論西漢墓葬中出土的木枕枕是寢具中的一種,也稱為“枕頭”,躺著的時候,墊在頭下使用。許慎說文解字 云:“枕,臥所以薦首者,從木,冘聲?!眲⑽踽屆疲骸罢?,檢也,所以檢項也?!逼?字從“木”,反映了古人最早應是以木為枕。目前,考古發(fā)現(xiàn)年代比較早的木枕屬于春秋時 期,在安徽青陽縣龍崗春秋墓 中出土,編號為 M1 : 7,厚木胎,由蓋、身兩部分組成,黑 漆脫落殆盡。底面皆平,背弧弓,蓋、身以子母口扣合。體中空,下底內(nèi)鏤有三條內(nèi)凹槽。素面。長46、兩端寬12、中間寬13、厚8厘米(圖一)。此枕為盒形,可藏物,而且該墓 為春秋晚期的吳越墓葬,與越絕書外傳枕中記載的可藏書之枕相合。該墓為單棺單槨墓,墓內(nèi)另

2、有陪葬棺和邊箱,木枕出自邊箱。根據(jù)筆者目前搜集到的考古資料,戰(zhàn)國時期墓葬中尚未見到單純的木枕出土,而多出土竹木合制的枕,而西漢時期的墓葬中出土了一些木枕,其中多數(shù)髹漆,有的還有彩繪。從目前的統(tǒng)計看,木枕主要出自山東、江蘇、湖北,山西、安徽、湖南等地也有出土,其中以 江蘇揚州出土最多,木枕的類型最豐富。圖一黑漆木枕(安徽青陽龍崗 M1: 7)、木枕的類型根據(jù)枕端、枕面的形態(tài)差異,可分為二型。A型:枕端呈馬蹄形,枕面呈弧形。根據(jù)枕托的有無,又可分為二亞型。Aa型:無枕托。山東臨沂金雀山周氏墓群 M11: 6,實木枕。為一塊整木制成。底為長方形,長29、寬7.7厘米。自下而上逐漸收縮成圓弧頂。高11

3、.7厘米(圖二)。簡報未介紹此木枕是否髹漆。葬具為單槨單棺,槨室分棺室和邊箱二部分。簡報未介紹枕的出土位置,也無墓葬平面圖。 墓葬年代為西漢。江蘇揚州東風磚瓦廠 M9: 10,彩繪漆枕。枕端朱地黑繪云氣紋和鳥獸紋,邊沿繪幾何 紋。枕表面髹黑漆,兩側(cè)朱繪云氣紋,夾有彩繪羽人、小鹿、狐貍、鶴、長尾鳥等;邊沿用 朱褐色繪幾何紋。枕長 22.4厘米(圖三),從發(fā)掘簡報中的線圖比例尺推算,枕底寬約13厘米,枕高約12.6厘米。該墓為夫婦合葬墓,槨室分棺室、頭箱和邊箱三部分,棺室內(nèi)放 置兩個棺,枕出自頭箱。墓葬年代為王莽時期。江蘇揚州市郊 M6為夫婦合葬墓,兩棺內(nèi)各出1件枕(M6: 2、13)。男棺出土彩

4、繪漆枕1件(M6: 2),枕面呈弧狀。枕端髹朱紅漆,余髹褐漆。枕端繪青龍、朱雀各一,襯以云氣 紋,外用四道褐漆線作裝飾帶。枕面長17.6、寬5.6、高12厘米(圖四)。從發(fā)掘簡報中的線圖比例尺推算,枕底寬約9.4厘米。另外,女棺出土漆枕和漆面罩各 1件。漆枕(M6: 13), 已破碎,剖面呈圓形,髹褐漆,枕端髹朱紅漆。枕長約40、徑4.5厘米。簡報未發(fā)表線圖和照片。面罩(M6: 8),已破缺。髹漆,無紋。槨室內(nèi)分棺室和足箱兩部分,棺室內(nèi)放置兩 個棺,枕均出自棺內(nèi)頭端(人骨朽)。墓葬年代為王莽時期,但男棺未見王莽錢,其下葬的時間似應早于女棺。此型枕有1例發(fā)掘簡報介紹是實木, 即實心,其余簡報均未

5、介紹,推測以實心的可能性 為大。另外,對比下文的 Ab型空心的木枕,在枕端有圓形氣孔而實心的則無來看,此型枕 的枕端均無圓形氣孔,也可佐證其應為實心。圖二Aa型木枕(山東臨沂金雀山M11: 6)圖三Aa型木枕(江蘇揚州東風磚瓦廠M9: 10號)圖四Aa型木枕(江蘇揚州市郊 M6: 2)Ab型:有枕托。枕托為馬蹄形,斜插在枕的側(cè)面中部。江蘇邗江姚莊M101: 196、242,分別為漆枕、粉彩枕。墓葬為夫婦合葬墓,兩棺內(nèi)各 出土 1件枕。男棺出土的漆枕(M101: 196),枕端各有一圓形氣孔。枕通體髹褐漆,上飾彩 繪云氣禽獸紋,菱形幾何紋勾邊;枕托髹朱漆,繪褐色云氣紋。枕長40、底寬10.5、高

6、11厘米;枕托長13.7、寬16.2厘米(圖五)。同出的有一件漆面罩,彩繪云氣、禽獸、羽人 等。面罩內(nèi)上頂及左右壁各嵌銅鏡1面,四角及邊沿有鎏金銅乳丁。女棺出土的粉彩枕(M101 : 242), 殘,發(fā)掘簡報中報道其形制與男棺內(nèi)出土的漆枕相同。枕上涂一層灰色粉彩。長38.8、底寬10.7、高9.7厘米。簡報沒有發(fā)表此枕的照片及線圖。同出的還有一件粉彩 木雕面罩,有鎏金四葉銅飾、銅泡釘。槨室分頭箱、側(cè)箱、足箱和棺室四部分,每棺內(nèi)出土 的一套枕和面罩均放置于棺內(nèi)頭端(人骨朽)。墓葬年代為西漢晚期11。江蘇揚州平山養(yǎng)殖場 M4: 61,漆枕。髹褐漆,素面無紋。枕長38、底寬10、高8.8厘米;枕托長

7、20、寬18厘米(圖六)。同出的1件漆面罩M4: 54,內(nèi)髹朱漆,外髹褐漆,素 面無紋。長66、寬42、高約35厘米。葬具為單槨單棺,槨室內(nèi)無間隔,棺槨之間有很大空 間。枕出自棺內(nèi)人頭骨下,人頭骨上有漆面罩。墓葬年代為新莽時期12。江蘇邗江姚莊 M102: 15、35,分別為漆枕、彩繪漆枕。墓葬為夫婦合葬墓,兩棺內(nèi)各 出土 1件枕。女棺內(nèi)出土的 M102: 35,為彩繪漆枕。薄木胎,中空。枕端上各有一圓氣孔。 枕通體髹醬褐色底漆,上繪褐紅色火焰狀云氣紋,云氣紋中間飾有錦雞、飛龍、狐貍、羽人、 獐、鹿、羚羊等鳥獸,枕的周邊飾有47顆鎏金銅泡釘,泡釘之間補飾有二方連續(xù)菱形紋飾等。枕長35.6、底寬

8、11.2、高10.8厘米;枕托長13.8、寬17.5厘米(圖七)。同出的1 件漆面罩上也有鎏金銅泡釘,還有精致的彩繪花紋,如鳳、羽人、動物等。另外,男棺內(nèi)出 土的漆枕M102: 15,枕身為馬鞍狀的長方形。通體髹醬褐色漆,素面無紋。長24、底寬10、高10厘米。同出的1件漆面罩嵌貼金箔和銀平脫動物等。簡報未發(fā)表枕和面罩的線圖和照 片。槨室分棺室、頭箱、足箱、東側(cè)箱、西側(cè)箱五部分,每棺內(nèi)出土的一套枕和面罩均放置 于人頭骨處。男墓主卒葬時間為西漢晚期,女墓主卒葬時間為王莽時期13。此型枕,有實心和空心之分。實心的枕端上無圓形氣孔,空心的枕端上有圓形氣孔。圖五 Ab型木枕(江蘇邗江姚莊M101: 1

9、96)12圖六Ab型木枕(江蘇揚州養(yǎng)殖場M4: 61)圖七 Ab型木枕(江蘇邗江姚莊 M102: 35)B型:枕端為獸頭形,枕面呈平板狀。根據(jù)組合方式的差異,可分為二式。BI式:聯(lián)體式,獸頭枕端與枕面為一整木雕鑿而成。湖北荊州高臺M2: 20,髹黑漆地,朱繪紋飾。枕面中間寬、兩端窄,中間呈弧形下凹。枕足底部兩端向上卷曲,中間內(nèi)凹,上部作子榫插入枕端的母榫之內(nèi)。枕身正面與足髹黑漆,枕身背面髹紅漆。枕兩端內(nèi)雕成豹頭形,并用紅漆描繪。豹頭突額環(huán)眼,長鼻大嘴,口腔內(nèi) 上下各朱繪牙齒四顆,頭部及面部尚繪有點狀和卷曲狀的豹紋。此枕制作精巧,造型別致。通長62.4、面寬16.6、通高16.6厘米(圖八)。葬

10、具為一槨二重棺,槨室分頭箱、足箱、14邊箱、棺室四部分,枕出自邊箱。墓葬年代為西漢早期(西漢初年至文帝時期)圖八B I式木枕(湖北荊州高臺M2: 20)圖九B I式木枕(湖北江陵鳳凰山M168: 235)湖北江陵鳳凰山 M168: 235,簡報中將之定名為木雙虎頭形器,筆者推測可能為枕。整 體呈扁長形,枕面微呈弧形。枕端各雕一虎頭,虎口咬住一橫木,兩前爪亦抓此橫木。背面 中部有一把手。整器涂黑漆,虎腹與把手上再涂朱漆,虎前爪、額和頸部有朱漆繪花紋。長 56、寬10.5、高9.3厘米(圖九)。葬具為一槨二重棺,槨室分頭箱、邊箱和棺室三部分, 枕出自邊箱。墓主為老年男性。墓葬年代為西漢文帝前元十三

11、年,即公元前167年15。BH式:分體式,獸頭枕端與枕面組合在一起。山西省陽高縣古城堡 12號漢墓,為夫婦合葬墓,其中北棺出土了1件木枕和面罩。枕髹漆,彩繪,并嵌有玉片。在枕的兩側(cè),放置一對木雕涂彩的天祿辟邪,皆面向外放置。枕 長34、寬7.5、高約9厘米(圖一O)。同出的1件面罩,系由厚度為 5毫米的4塊薄板制 成,長約60厘米,寬約34厘米。內(nèi)外髹漆,外黑內(nèi)紅,并施彩繪。面罩的表面鑲嵌著玻璃 或玉制的璧、璜、菱形飾片,其表面繪有獸云紋和云氣紋。面罩長約60厘米。這件面罩被放置于死者的頭部及胸部之上,面罩的寬度為34厘米,與放置于死者頭部之下的枕的長度相同。葬具為一槨內(nèi)放置兩個棺,棺槨之間有

12、很大空間。北棺中出土刻有“耿嬰”小型銅印 章,墓主當系耿嬰。墓葬的年代當在西漢宣帝時期,即公元前1世紀中葉16。江蘇東??h尹灣 M6: 1,木雕虎頭,2件,正方形,浮雕,邊寬 7、厚2.5厘米,疑原 飾于木枕兩端。木枕前后鑲嵌長方形琉璃片,長34.8、厚7.5、高13厘米17 (圖一一)。同出的面罩 M6: 3,木胎,內(nèi)外鑲嵌琉璃片及玉璧。面罩為長方形,盝頂,長50、寬41.5、板厚1.5厘米。罩內(nèi)上下正中各嵌璧一件,下為琉璃璧;上為玉璧。罩內(nèi)外鑲嵌有不同形狀的琉璃片,有長方形、貓耳形、環(huán)形、半月形、梯形、三角形等。部分琉璃片面上有內(nèi)凹的 紋飾,并填以金箔。其中長方形琉璃片四角有小孔。該墓為夫

13、婦合葬墓,葬具為一槨內(nèi)放置 兩個棺,槨外有足箱,枕和面罩均出自北棺內(nèi)人頭骨處。墓葬年代為西漢晚期,下葬時間為 元延三年即公元前 10年18。圖一O B n式木枕(山西陽高古城堡M12出土嵌玉木枕)木枕除了上述類型外,還有些個例。年代稍早些的如甘肅天水放馬灘秦代墓葬M4: 5,木枕,長條形木塊,兩端上翹,中間凹平。長31.5、寬7.5、高3.5厘米(圖一二)。葬具為一棺一槨,棺槨之間有空間,放置一些隨葬品,枕出自棺內(nèi)一端(人骨朽)19。湖南長沙咸家湖曹墓78號,為漆枕。簡報中無文字說明,有線圖(圖一三)。葬具為黃腸題湊,槨室分外槨和內(nèi)槨,外槨包括前室、便房,內(nèi)槨內(nèi)放置三重棺,枕出自棺內(nèi)一端。墓葬

14、年代 為西漢中期武、昭、宣時期 20。安徽天長三角圩 M1: 11,木枕,半圓柱形,內(nèi)凹,中空,枕 面嵌青玉片五塊。枕長38.5、寬11.4厘米,筆者根據(jù)簡報中線圖的比例尺推算枕高約11.4厘米左右(圖一四)。兩端似乎應有裝飾物,但簡報中沒有交代。同出的還有1件面罩,長60、高33厘米,筆者根據(jù)簡報中線圖的比例尺推算枕寬可能42厘米左右。此墓為夫婦合葬墓,槨室內(nèi)并列雙棺,有頭箱。枕和面罩的出土位置簡報未交代,也無墓葬平面圖,筆者估 計二者應出土于棺內(nèi)。墓葬年代為西漢中晚期21。圖一二 木枕(甘肅天水放馬灘 M4: 5)圖一三木枕(湖南長沙咸家湖曹墓 78號)圖一四 木枕(安徽天長 M11: 1

15、)二、木枕的年代可大體推斷木枕各類型的上文對木枕進行了類型式的劃分,根據(jù)出土木枕的墓葬年代,出現(xiàn)、流行和消亡時間(表一)。表一木枕各類型年代表類型西漢早期西漢中期西漢晚期新莽時期木 枕AaVVVAbVVBIBnVV由表一可知,各時期木枕的使用情況如下。西漢早期:BI式。西漢中期:Aa型、Bn式。西漢晚期:Aa型、Ab型、Bn式。新莽時期:Aa型、Ab型。由此可以看出,Aa型木枕使用時間是西漢中期至王莽時期,Ab型木枕使用時間是西漢晚期和新莽時期;BI式木枕僅在西漢早期使用,BH式木枕使用時間是西漢中晚期。其中A型木枕使用時間較長,出土數(shù)量也稍多,應是西漢時期木枕的主要形式。而西漢中晚期木枕的類

16、型較多,表明這一時期應是木枕比較流行的時期。至新莽時期,木枕的類型單一,顯示 出木枕逐漸走向衰落的態(tài)勢。至于木枕的消亡時間,根據(jù)筆者目前搜集到的資料,東漢時期還有木枕,但鮮有發(fā)現(xiàn)。如朝鮮平壤樂浪王根墓出土了木枕,并有黃金玳瑁裝飾,發(fā)掘報告沒有發(fā)表線圖和照片。墓葬為夫婦合葬,該枕出土于西棺內(nèi)一端。墓葬年代為東漢初年22。文獻中也有相關(guān)記載,如北齊書循吏傳郎基載:“(郎基)性清慎,無所營求,曾語人云:任官之所,木枕亦不須作,況重于此事” 23。新唐書卓行傳陽城載:“常以木枕,布衾質(zhì)錢,人重其賢,爭售之” 24??梢?,漢代以后木枕仍在使用。三、木枕的形制變化從考古發(fā)掘資料看,有的木枕因保存不好而尺寸

17、不全,還有的是發(fā)掘資料中沒有介紹,根據(jù)對現(xiàn)有材料進行統(tǒng)計的結(jié)果(表二)可知,木枕BI式,長5662.4、寬10.516.6、高9.316.6厘米,參照表一可知其年代為西漢早期;木枕Aa型,長17.629、寬7.713、高11.712.6厘米,參照表一可知其年代為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木枕Ab型、BH式,長3440、寬7.511.2、高8.813厘米,參照表一可知其年代為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總的看來,西漢早期的木枕(BI式)較長、較寬、較高,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的木枕(Aa型、Ab型、BH式)較短、較窄、較矮。其中長度變化最為明顯,西漢早期的木枕長約 60厘米,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的木枕長40厘米以下

18、。而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的木枕長度也有差別,其中 Aa型木枕長30厘米以下,而 Ab型、BH式木枕長34厘米以上。表二木枕形制一覽表類型長(厘米)寬(厘米)高(厘米)木 枕Aa17.6 297.7 1311.7 12.6:Ab35.6 4010 11.28.8 11BI56 62.410.5 16.69.3 16.6Bn34 34.87.5913四、木枕的造型和裝飾(一)造型木枕的造型首先當然是實用性考慮。因為不論是供生者使用的, 還是供死者使用的, 或是二者均可使用的,木枕都要具有使用價值。如整體呈長條形,枕的長、寬、高都比較適合實際需要等。值得注意的是, B 型木枕枕端的仿生造型,或為虎頭,

19、或為豹頭,或為辟邪,均是瑞獸 中的猛獸造型, 應該具有一定的寓意在其中, 推測它們應該具有辟邪的作用。 文獻中也有相 關(guān)記載,如舊唐書五行志載:“韋庶人妹七姨,嫁將軍馮太和,權(quán)傾人主,嘗為豹頭枕以辟邪,白澤枕以辟魅,伏熊枕以宜男”25。從木枕的造型上說,端面為馬蹄形的 A 型木枕是主流形態(tài)。而西漢早期開始出現(xiàn)的 B 型獸頭枕,在西漢中晚期也逐漸流行。(二)裝飾木枕的裝飾技法有雕刻、髹漆、彩繪、鑲嵌等。B 型木枕的獸頭形枕端均為雕刻而成,一般在雕刻的造型上還用漆描繪。如湖北荊州高 臺M2: 20,枕兩端內(nèi)雕成豹頭形,并用紅漆描繪。豹頭突額環(huán)眼,長鼻大嘴,口腔內(nèi)上下 各朱繪牙齒四顆,頭部及面部尚繪

20、有點狀和卷曲狀的豹紋。湖北江陵鳳凰山M168: 235,枕端各雕一虎頭,虎口咬住一橫木,兩前爪亦抓此橫木。背面中部有一把手。整器涂黑漆,虎 腹與把手上再涂朱漆,虎前爪、額和頸部有朱漆繪花紋。木枕上絕大多數(shù)髹漆,其中一些還有彩繪。彩繪紋樣有云氣紋、禽、獸、羽人和幾何紋 等,均為同期漆器上較常見紋飾。如Aa型木枕中的江蘇揚州東風磚瓦廠M9: 10,為彩繪漆枕。枕端朱地黑繪云氣紋和鳥獸紋,邊沿繪幾何紋。枕表面髹黑漆,兩側(cè)朱繪云氣紋,夾有 彩繪羽人、小鹿、狐貍、鶴、長尾鳥等;邊沿用朱褐色繪幾何紋。江蘇揚州市郊M6男棺出土彩繪漆枕1件(M6: 2),枕端髹朱紅漆,余髹褐漆。枕端繪青龍、朱雀各一,襯以云氣

21、紋, 外用四道褐漆線作裝飾帶。 Ab型木枕中的江蘇邗江姚莊 M102女棺內(nèi)出土的M102: 35,為彩 繪漆枕。 通體髹醬褐色底漆, 上繪褐紅色火焰狀云氣紋, 云氣紋中間飾有錦雞、 飛龍、 狐貍、 羽人、獐、鹿、羚羊等鳥獸,枕的周邊飾有 47 顆鎏金銅泡釘,泡釘之間補飾有二方連續(xù)菱 形紋飾等。一些木枕上鑲嵌有玉片、琉璃片、鎏金銅泡釘?shù)取H鏐H式木枕中的山西省陽高縣古城堡 12號漢墓出土的 1 件木枕,髹漆,彩繪,并嵌有玉片。江蘇東海縣尹灣 M6: 1,木枕前 后鑲嵌長方形琉璃片。而安徽天長三角圩 M1 出土的木枕 M1 : 11,枕面嵌青玉片五塊。 Ab 型木枕中的江蘇邗江姚莊 M102女棺內(nèi)

22、出土的 M102: 35,為彩繪漆枕,枕的周邊飾有 47顆 鎏金銅泡釘。五、木枕的功能和墓主身份 出于墓葬中的木枕有兩個功能, 一是作為隨葬品出土于棺外, 一是作為枕尸之具出于棺 內(nèi)墓主頭下。根據(jù)筆者的統(tǒng)計,西漢墓葬中如果有木枕出土的話,一般說來,單人墓是一墓 一件,合葬墓是一棺內(nèi)一件,或只有一個棺內(nèi)有一件。也就是說,每個墓主最多擁有1件木枕。其中BI式木枕均出于棺外,是隨葬品,年代為西漢早期,木枕較長,長度約60厘米,推測此型枕應為實用器。而其余各型式枕均出自棺內(nèi),應是作為枕尸之具。值得注意的是, 還有 1 件 Aa 型木枕例外,系江蘇揚州東風磚瓦廠 M9: 10,為彩繪漆枕。根據(jù)簡報可知,

23、該 墓為夫婦合葬墓,枕出自頭箱。而男棺內(nèi)出土了 1 件漆面罩,卻無枕。其原因待考。概括地說,西漢早期的 BI式木枕是出于棺外的隨葬品,而西漢中期至新莽時期各型式 枕均為出自棺內(nèi)的枕尸之具。 至于這些作為枕尸之具的木枕是否為生人所用的實用器,還需要具體分析。Aa 型木枕有的出自棺外,有的出自棺內(nèi),不與漆面罩同出。但卻是各類型木枕中長度 最短者,長 30 厘米以下。據(jù)此初步推測,此型枕可能非生人所用之實用器,而是專為死者 所用的枕尸之具。Ab型木枕均與漆面罩同出。關(guān)于漆面罩,漢書霍光傳 顏師古注引服虔曰:“東園處此器,形如方漆桶,開一面,漆畫之,以鏡置其中,以懸尸上,大殮并蓋之”26??梢娖崦嬲质?/p>

24、專門為死者制作的。而 Ab型木枕與漆面罩二者的裝飾風格基本一致,推測應是同時 制作的一套專為死者所用的枕尸之具。而江蘇邗江姚莊M101女棺內(nèi)出土的1件此型枕為粉彩枕, 與 1 件粉彩面罩同出, 從其上涂容易脫落的粉彩推斷, 二者也是一套專為死者所用的 枕尸之具。而此型枕的枕托之作用是否也與枕尸有關(guān),有待進一步研究。Bn式木枕也均與漆面罩同出。從山西陽高面罩與枕的復原圖中可以看出二者配套使用 情況(圖一五) ,面罩兩側(cè)的馬蹄形缺口,正好卡在枕上,而將枕兩端的辟邪露出。而且面罩與枕都是木胎嵌玉, 胎質(zhì)和裝飾風格一致, 也應是同時制作的一套專為死者所用的枕尸之 具。而江蘇東??h尹灣 M6: 1,木枕

25、前后鑲嵌長方形琉璃片,面罩內(nèi)外鑲嵌琉璃片及玉璧。 裝飾風格也大體一致,也應是一套專為死者所用的枕尸之具。圖一五山西陽高古城堡 M12出土 BH式木枕與面罩配套使用復原圖前文已述,每個墓主最多擁有 1件木枕,可見,數(shù)量并不是墓主身份等級的象征。從木枕的形制看,長度主要是隨時代的不同而有明顯變化,也不反映墓主的身份等級。 而木枕的造型和裝飾則反映了墓主的身份等級或有不同。根據(jù)目前搜集到的考古資料,Bn式木枕不但造型上與漢代諸侯王墓出土的一些銅玉枕27相似,而且還裝飾有玉片、琉璃片,考察其墓葬的規(guī)模,也都較大,隨葬品較豐富,故初步推測出土Bn式木枕的墓葬墓主應是同期出土木枕的墓葬墓主中身份等級較高者

26、。六、出土木枕的墓葬分布根據(jù)目前的考古資料統(tǒng)計, 出土木枕的西漢墓葬分布范圍較廣,南北方均有,包括江蘇、安徽、湖北、湖南、山東、山西等地,而以江蘇、山東為多。其中Aa型木枕出自山東和江蘇;Ab型木枕均出自江蘇,而且集中在揚州地區(qū);BI式木枕出自湖北;Bn式木枕出自山西和江蘇。可見,江蘇是出土木枕類型最多的地區(qū),除BI式木枕外,其他各類型木枕均有,表明西漢中期至王莽時期, 木枕流行于江蘇地區(qū), 特別是揚州地區(qū),這一地區(qū)也是這一時期 出土漆器最多的地區(qū)2:表明漆器的生產(chǎn)在當?shù)氐姆笔?,而木枕(多?shù)髹漆)正是在這種條 件下流行的。因為木枕不像陶器、銅器等容易保存下來,再加上考古發(fā)掘和發(fā)表的資料有限,所以目前的資料可能并不全面, 基于此基礎之上的研究更待日后田野考古工作的進展而有所補充和 深入。注 釋 (漢)許慎:說文解字木部,中華書局影印,1963年。 劉熙:釋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