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_第1頁
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_第2頁
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_第3頁
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_第4頁
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校大學生兼職的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問題研究 【摘 要】當前,在校大學生外出兼職打工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的社會現象,然而由于大學生這一特殊身份在勞動法中的尷尬地位,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勞動權益受到侵犯時維權困難的情況時有發(fā)生。文章從勞動法律法規(guī)的角度出發(fā),提出兼職大學生在勞動權益保護中面臨的專門針對兼職勞動者的法律法規(guī)缺失和兼職大學生與雇主之間法律關系界定不明確等法律困境,并據此提出把兼職大學生納入勞動法律的調整范圍,制訂保護兼職大學生勞動權益的行政規(guī)章,以及通過完善民法來保護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等具體措施。 【關鍵詞】兼職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法律法規(guī) 現在,越來越多的大學生選擇利用課余時間兼職,

2、與此同時,大學生兼職也涌現了很多問題。例如:工作時問長、工作強度大,得到的工資收入卻很少、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甚至會落入不法經營者的圈套。兼職大學生已經成為社會勞動人群中的弱勢群體。目前在我國的各項政策法律中,關于兼職大學生的勞動者主體資格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位。無論是在勞動力市場還是法律關系上,他們都處于比較尷尬的境地,一旦出現問題,往往會陷人責任不明、相互推諉、求訴無門的困境。把兼職大學生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使在校大學生的合法勞動權益受到保護已經迫在眉睫。 一、在校大學生兼職中常見的法律問題 (一)大學生做兼職工作的信息來源過半通過中介公司得知 據統計,大學生兼職信息的來源有64.8%來自

3、中介機構,從中可以看出中介在大學生兼職工作中的重要性。目前中介機構的情況特別復雜,也有一些中介機構存在著不同程度的欺騙性。很多時候,向中介機構繳納所謂的“介紹費”后,工作得不到落實,或者得到的工作與之前承諾的大相徑庭,在這種情況下,大部分學生選擇不了了之甚至咬咬牙接受中介公司提供的不合理的工作。另一方面,一些中介機構根本不存在,利用介紹兼職對大學生騙財、騙色的情況時有發(fā)生。 (二)大學生兼職過于廉價且技術含量過低 由于各種原因,大學生兼職往往從事一些沒有技術含量的工作,提供廉價的勞動力,這種現象帶來的直接后果就是工資不高,甚至低于用人單位所在地政府規(guī)定的最低小時工資標準。一些用人單位往往對兼職

4、的大學生提出試用期的要求。而部分大學生對這些違法現象選擇無奈接受。 (三)大學生在選擇用人單位的時候考慮的因素往往過于簡單 許多大學生在兼職時對用人單位缺乏基礎的了解,甚至到缺乏營業(yè)許可證的單位工作,不管是工資還是必要的勞動條件和保護都得不到保障。 (四)勞動合同法規(guī)定非全日制用工雙方當事人可以訂立口頭協議 在此背景下,許多大學生兼職時主動放棄簽訂書面勞動合同,用工單位借此否認勞動關系、延遲甚至拒絕支付工資。 二、在校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保護的制度和法律困境 根據2012中國統計年鑒數據顯示,截至2012年底,我國在校大學生人數(本科和??疲┮呀洺^2 500萬。在如此龐大的基數中,參加校外兼職

5、活動的大學生人數與日俱增。他們的勞動權益是否得到法律的保護,已經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但目前卻存在許多問題和困境,嚴重影響了兼職大學生勞動權益的保護,其中最根本的問題就是我國關于兼職大學生勞動權益保護在法律法規(guī)上的缺失。 (一)缺少專門針對兼職勞動者的法律法規(guī) 正如有關專家所言:時至今日,我國并沒有一部專門針對“兼職行業(yè)”的法律或行政法規(guī)來規(guī)范這個零散的市場??陀^上造成了大學生兼職市場的侵權行為得不到及時有力的處理和糾正。雖然2008年1月1日實施的勞動合同法中,對非全日制用工形式進行了規(guī)范,使大學生兼職在一定程度上有法可依。但是其調整范圍相對狹窄,未能把所有的大學生兼職行為涵蓋其中,部分較

6、短時間及臨時性的大學生兼職行為只能依靠民法的一般調整,而無法得到勞動法的特殊保護。而我國有關勞務雇傭關系的法律,如民法通則、合同法等,也缺乏調整雇傭關系的專門法規(guī)。兼職大學生的權利和義務得不到明確,給司法過程帶來極大不便。 (二)兼職應受何種法律調整 1.要對此問題做出回答,首先要確定在校大學生在兼職過程中是何種部門法意義上的勞動者。根據憲法和民法通則的規(guī)定,現在的在校大學生基本上都處在十八周歲以上,并且具有完全民事權利能力和行為能力,已經具備勞動力主體資格,可以從事勞動行為。勞動法是從狹義上對勞動者進行了定義,主要指進入了正規(guī)的勞動力市場中就業(yè)的勞動者。校外兼職具有很大的靈活性和不固定性,其

7、勞動時間、勞動報酬、工作場地、保險福利等都不同于建立在現代化和現代工廠制度基礎上的傳統主流就業(yè)方式,屬于非標準的勞動關系,而我國現階段的勞動法主要調整因就業(yè)而形成的傳統就業(yè)關系。 2.實踐中,由于我國勞動法對勞動者的范圍實行“高標準、窄覆蓋”的模式,所以相當一部分原本應納入勞動關系調整范圍的類似于校外兼職的靈活的勞動形式都被勞動法所排除??梢?,兼職中的大學生雖然屬于廣泛意義上的勞動者,但并不是勞動法意義上的勞動者。因此,大學生校外兼職不受勞動法調整。有學者認為,大學生校外兼職屬于受民法所調整的勞務關系。在此,我比較同意董保華教授的觀點,他的觀點認為,打工中的在校大學生是雇傭意義上的勞動者,大學

8、生校外兼職關系屬于勞務關系。勞務關系指勞動者與用工者依約定,由勞動者向用工者提供一次性的或者特定的勞動服務,用工者依約向勞動者支付勞動報酬的一種有償服務的法律關系。勞務關系與勞動關系有相似之處,即它們都源于一種勞動與報酬的交換關系,但是二者卻有許多不同之處。最本質的區(qū)別在于以下兩點:首先,在性質上,勞動關系是一種不平等的關系,是勞動者要服從用人單位的指揮管理而用人單位支付相應報酬的穩(wěn)定關系;勞務關系是平等主體之間靈活的契約關系。勞務方只要按要求完成工作任務即可,另一方無權作出額外要求。其次,在當事人的責任承擔方面,勞動關系一經建立,用人單位必須依照法律規(guī)定為職工承擔社會保險義務,用人單位侵犯勞

9、動者權益時,依照法律規(guī)定用人單位要承擔民事責任或行政責任,甚至是刑事責任;但對于勞務關系,雇主不承擔被雇傭者的社會保險義務,當雇主侵犯被雇傭者權益時,雇主一般承擔民事責任。 3.大學生校外兼職是利用課余時間的一種勤工儉學行為,雇主在這種較為靈活的用工過程中不便長期承擔較為固定的社會保險義務,除去因嚴重侵害大學生人身及其它方面權益所應承擔的刑事或行政責任,雇主一般只承擔民事責任。 所以,大學生校外兼職可算是一種勞務關系,受民法保護。但是同時要注意,我國現行勞動法并沒有必然將兼職大學生排除在勞動法調整的主體之外,只是目前規(guī)定還不夠完善。 三、對兼職大學生勞動權益的法律保障的幾點建議 對于兼職大學生

10、的勞動權益保護在法律上面臨的各種困境。有學者提出國家應出臺一部專門用于調整大學生兼職的法律法規(guī)的觀點,在我看來這是沒有必要的。因為我國勞動法和民法中已經存在與大學生兼職相對應的勞動法律關系,再出臺的話反而與勞動法和民法的內容出現重復,給司法實踐帶來困局。然而我國現行的勞動法和民法中,雖然對非全日制用工和勞務雇傭關系做出了相關規(guī)定,但這些條款在遇到大學生兼職問題時還是顯得過于籠統,因此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來進行完善: (一)明確把大學生兼職納入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的調整范圍 由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勞動法或勞動合同法進行修訂,或由最高人民法院重新做出關于適用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的解釋,對兼職工作重新進行定義

11、,把在校大學生與用人單位的勞動關系納入勞動法的調整范圍。迄今為止,我國的勞動法還沒有一部完整意義上的司法解釋。而1995年出臺的關于執(zhí)行若于問題的意見也早已經不符合我國勞動力市場上的現狀。因此對勞動法和勞動合同法重新做出解釋,既可以避免不必要的重新立法,同時也規(guī)范了人們對大學生兼職的法律認識,使大學生勞動權益保護有法可依。 (二)制訂保護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的行政規(guī)章 由國務院牽頭,在勞動法和民法的基礎上,由地方各級政府部門制訂地方性的相關行政規(guī)章。這些行政法規(guī)可專門針對兼職大學生這一特殊群體進行試行和調整,將大學生兼職的薪酬標準、工時制度、醫(yī)療保險和人身傷害賠償金等與大學生權益密切相關的項目做

12、出具體規(guī)定,使大學生的勞動權益保護在兼職過程中有章可循。如允許用人單位按照最高工時制和最低工資標準的一定比例,設計適合兼職大學生的特殊工作制度,這樣既能為大學生提供實踐鍛煉的機會,又能減少用人單位的用工成本。 (三)通過完善民法來保護大學生兼職勞動權益 目前我國有不少大學生在為家庭、自然人從事勞動,如家教、鐘點工等,具有隨意性、短期性的特點。根據勞動合同法第二條的規(guī)定,家庭、自然人不能成為與勞動者建立勞動關系的合法主體,所以這類勞動屬于勞務關系范疇。當這類大學生的兼職勞動權益受到侵害時,只能通過相關民事法律進行調整。因此我國的立法部門應補充完善現行民法,在調整民事雇傭關系的規(guī)定中明確兼職大學生

13、的權利和義務,通過雇傭合同的形式加大對兼職大學生權益的保護力度。此外,對于大學生自主經營類的兼職行為,也應該納入合同法、民法通則中買賣合同的規(guī)范和保護范圍。 (四)規(guī)范校外兼職、保護兼職大學生的對策 1.建立和完善大學生兼職法律制度。大學生校外兼職的健有序發(fā)展需要國家以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予以干預和規(guī)范,如果沒有法律的充分保障,只會使大學生兼職市場更加混亂,從而影響到整個市場經濟的秩序。雖然高等敦育法中已有關于大學生參加杜會服務和勤工助學權利的原則性規(guī)定,但是缺乏可操作性。 2.充分發(fā)揮高校的積極作用。高校在大學生兼職中扮演著引導者與保護者的角色,高校應改進老的勤工助學管理體制,對校內外兼職雙管齊下,充分發(fā)揮引導、規(guī)范和保護的積極作用。首先,高校應加大對大學生校外兼職的指導力度。其次,建議高校加大對校外兼職的規(guī)范力度。再次,校方應同勞動力市場和用人單位建立長期聯系。最后,校方在學生與用人單位發(fā)生糾紛時也應積極介入,加強與行政部門的溝通,為學生維權開通高效可行的綠色通道。 參考文獻 1 魏凌雪,丁菊梅.大學生兼職期間勞動權益保護的法律分析j.天津市經理學院學報,2010(1):34-35. 2 王小強.大學生校外兼職存在的問題及解決對策j.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