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桿》教學設計_第1頁
《杠桿》教學設計_第2頁
《杠桿》教學設計_第3頁
《杠桿》教學設計_第4頁
《杠桿》教學設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杠桿教學設計篇一:杠桿的教學設計 存檔日期:存檔編號: 連 云 港 師 范 高 等 專 科 學 校 論 姓 學 專 指 畢 業(yè) 論 文(設 計) 文題 目:杠桿的教學設計名: 鄭璇 院: 海洋港口學院業(yè) 、 班 級: 12物理教育 導教 師:于志明 教授 連云港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教務 摘 要 本設計遵從初中物理教學大綱(修訂版),以實現(xiàn)學生的知識與技能目標、過程與方法目標、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目標為最終目的。通過運用教育學中的講授法、討論法、自學法、實驗法、練習法,設計出了能夠滿足初級中學教學要求的杠桿教案、杠桿說課稿、教案課件和說課稿課件。設計中重點通過實驗法讓學生理解并掌握杠桿的概念以及物理意義

2、,同時結(jié)合討論法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概括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 關鍵詞:杠桿;力;力臂;平衡條件 ABSTRACT The complianc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junior middle school physics teaching syllabus (Revised Edition), in order to realize students knowledge and skill, process and method goal target, emotional attitude and value goal as the final purpose. Thro

3、ugh the use of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 discussion method, in the self-study method, experimental method, practice method, design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eaching lever plan, lever releases, teaching courseware and releases. The design mainly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grasp the co

4、ncept of lever and physical meaning of the experimental method, and combining with the discussion method to cultivate students basic generalization ability and experimental operation ability Key words:lever;force;arm of force;equilibrium condition 目 錄 杠桿說課稿 . 1 1 說教材 . 1 2 說教法與學法 . 2 3 說教學過程 . 2 4 板

5、書設計 . 4 杠桿教案 . 6 1 教學目標 . 6 2 重點難點 . 6 3 教學方法 . 6 4 教學儀器 . 6 5 教學過程 . 7 6 板書: . 8 致 謝 . 10 參 考 文 獻 . 11 杠桿說課稿 各位老師,大家好!今天我說課的內(nèi)容是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蘇科版九年級物理上冊第一章簡單的機械和功第一節(jié)杠桿。主要從下列幾個方面來進行:一、說教材;二、說教法學法;三、說教學過程;四、板書設計。 1、說教材 地位與作用: 杠桿這節(jié)課的內(nèi)容,屬于簡單的機械和功這個主題一個重要內(nèi)容。本節(jié)課是九年級上冊第一章第一節(jié)的內(nèi)容,此章節(jié)貫穿著八年級與九年級,是八年級的終點也是九年級的起

6、點。在學生已經(jīng)學習了力與運動、壓強與浮力的基礎上,了解簡單的機械。為進一步來學簡單的機械和功奠定基礎。教材中安排了探究活動“杠桿的平衡條件”,為學生設置了真實的物理問題情境,使學生體驗到科學探究的主要過程,在活動中學習知識、形成技能,并體驗探究物理問題的樂趣。在學生活動的基礎上,教材首先提出了用比值法定義物理量的方法,也首次提出了物理計算題的解題規(guī)范,同時教材上的有關資料也說明了物理學滲透在我們生活的各個方面。在教材內(nèi)容的選取上,比較注重聯(lián)系生活、.的實際,能使學生保持對自然界的好奇,發(fā)展科學的探究興趣,從而產(chǎn)生將科學技術應用于日常生活、.實踐的意識。教材始終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站在學生的立場上

7、思考問題,以學生熟悉的現(xiàn)象為基礎,通過實驗探究提出問題,并用它來解決問題。體現(xiàn)了新課標“從生活走向物理,從物理走向.”的課程理念。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認識杠桿,知道杠桿的原理,知道三種杠桿的概念、特點及應用,會畫力臂。 過程與方法:通過探究“物體平衡條件” 為學生設置了真實的物理問題情境,三種杠桿的分析,培養(yǎng)學生初步的觀察能力、概括能力和實驗操作能力,讓學生了解研究問題和定義物理量的方法;通過對本節(jié)內(nèi)容的學習培養(yǎng)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把學生的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篇二:杠桿精品教案 課時精品教案123 篇三: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 小學科學杠桿教學設計 荔堡鎮(zhèn)小寨小學李志興 一、教學目標: 1

8、明確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反之杠桿費力。如果兩個距離相等,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2在杠桿尺的探究活動中,發(fā)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 3、激發(fā)對生活中杠桿應用現(xiàn)象的探究興趣。 二、教學重點:通過對杠桿尺的探究,發(fā)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數(shù)據(jù)的能力。 三、教學難點:深刻理解省力和費力杠桿的科學原理,知道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四、材料準備: 教師:演示PPT、小桿秤、杠桿尺、鉤碼等。 學生:杠桿尺、鉤碼、記錄表(按六人一組配備)。 五、教學過程: 一、游戲?qū)胄抡n,初步認識杠桿 1、教師:我們來玩一個游戲,投影出示要求:請利用你們位置上的橡皮、塑料尺將文具盒撬

9、起來,想一想:在這個活動中,有哪幾個點的作用是非常關鍵的。 2、學生游戲 3、你能說說3個重要位置分別是哪里嗎?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板書:阻力點、支點、用力點 生1:手指用力的地方是非常重要的,師:是的,這個點非常關鍵,我們可以叫它用力點 生2:這塊橡皮也很重要,師:橡皮起了什么作用?引出支點概念。 師:還有哪個位置很重要呢?(如學生不能答出,教師可直接給出:其實被文具盒這個重物壓住的位置也很重要,我們可以叫它阻力點) 課件展示3個點的位置 4、其實,剛才我們組裝的工具,在科學上有個名稱叫做杠桿,今天我們就來研究杠桿的科學 5、你覺得剛才我們組裝的杠桿有什么作用?(省力) 那是不是所有的杠桿都能

10、省力呢?怎么樣的杠桿才能省力呢?我們可以借助杠桿尺進行研究。 二、研究杠桿的秘密 1、出示杠桿尺,說說它有什么特點。(圍繞支點轉(zhuǎn)動,靜止時是平衡的,兩邊有小格距離相等) 2、現(xiàn)在老師在杠桿尺左邊掛上重物,這個位置就是(阻力點)。如果要使杠桿尺平衡,我們要在哪邊用力?(教師用手在右邊按下),這個點就是(用力點)。但是我用了多少力呢?看不出來,同樣我們也可以用鉤碼來表示,猜一猜我要在右邊掛幾個鉤碼,杠桿尺才平衡。(由學生猜一猜,說說理由,然后教師按學生說的掛鉤碼)3、同學們想不想自己試一試呢?我們來個規(guī)定:杠桿尺左邊掛鉤碼的位置是阻力點,右邊掛鉤碼的位置是用力點。等會研究的時候你們喜歡把鉤碼掛在哪

11、個位置都可以,想掛幾個鉤碼也隨便你,但是掛好后一定要讓杠桿尺平衡。 4、提出幾點實驗要求: (1)、左右兩邊的鉤碼數(shù)一樣多的,太簡單了,每組只能出現(xiàn)一次。 (2)、杠桿尺左右兩邊都只能掛一串鉤碼,不能在一邊掛好幾串。 (3)、杠桿尺平衡了才算完成一種掛法,每位同學都要記錄下來。(記錄表1) 5、指導記錄方法:怎么記錄呢?比如說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這樣記錄。(投影出示記錄方法:左邊第二格上掛兩個鉤碼,右邊第四格上掛一個鉤碼) 記錄好后還要想一想: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在表中填好,你認為這個杠桿是省力的還是費力的?為什么? 等會實驗時如果聽見音樂聲響起,就請整理好實驗材料,靜靜地獨立思考一分

12、鐘,然后完成討論題 6、各組學生展開研究,教師巡回指導。 聽見音樂后,各小組整理好實驗材料后,獨立思考一分鐘后,完成討論題(記錄表2) 7、請匯報員上臺匯報,其他同學認真聽,(匯報要求說出各個實驗的掛法,說到省力或費力時最好能舉例說明)如學生說到用力點上鉤碼數(shù)更少的是省力的,教師不能否定,可以說:是的,我們就是根據(jù)這點來判斷它是省力的,老師請你再思考一個問題:為什么用力點上這么少的鉤碼卻能撬起阻力點上那么多的鉤碼?再請第二位同學回答。 如別的同學沒有不同意見,課件出示3種情況: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大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省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小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費力 用力點到支點的距離等于阻力點到支點的距離,杠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全班齊讀,教師將3句話貼在黑板上) 8、匯報第二個討論題:你還有其他什么發(fā)現(xiàn)?(由好幾個學生說說,可以先讓描述不完整的,或不正確的先說,然后由其他同學補充) 9、請看我們前面做過的游戲,你能想辦法移動橡皮,使這個杠桿更省力嗎?(學生說了移動方法后,教師課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