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微專題49實驗:實驗動能守恒定律練習含解析教科版_第1頁
2021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微專題49實驗:實驗動能守恒定律練習含解析教科版_第2頁
2021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微專題49實驗:實驗動能守恒定律練習含解析教科版_第3頁
2021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微專題49實驗:實驗動能守恒定律練習含解析教科版_第4頁
2021高考物理一輪復習第六章微專題49實驗:實驗動能守恒定律練習含解析教科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微專題49 實驗:實驗動能守恒定律1(2019吉林省“五地六?!焙献黧w聯(lián)考)如圖1所示實驗裝置,某同學用a、b兩個半徑相等的小球按照以下步驟研究彈性正碰實驗操作圖1在水平木板表面釘上白紙和復寫紙,并將該木板豎直立于緊靠槽口處,使小球a從斜槽軌道上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并在白紙上留下痕跡o;將木板水平向右移動一定距離并固定,再使小球a從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撞到木板上重復多次,用盡可能小的圓把小球的落點圈在里面,其圓心就處與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得到痕跡b;把小球b靜止放在斜槽軌道水平段的最右端,讓小球a仍從固定點處由靜止釋放,和小球b相碰后,重復多次,并使用與第二步同樣的方法分別標出碰撞后兩

2、個小球落點的平均位置,得到兩球撞在木板上痕跡a和c.(1)為了保證在碰撞過程中a球不反彈,a、b兩球的質(zhì)量m1、m2間的關系是m1_m2(選填“大于”“小于”“等于”);(2)完成本實驗,必須測量的物理量有_a小球a開始釋放的高度hb木板水平向右移動的距離lca球和b球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do點到a、b、c三點的距離分別為y1、y2、y3(3)若(2)所給選項的物理量均已知,若滿足條件_(用測量量表示),則表示兩小球發(fā)生的是彈性碰撞2(2020安徽省皖江名校聯(lián)盟聯(lián)考)如圖2甲所示為曉宇同學利用氣墊導軌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裝置,利用彈射裝置給滑塊a一水平向右的速度,使其拖動紙帶在氣墊導軌上運

3、動,經(jīng)過一段時間滑塊a與靜止的滑塊b發(fā)生相互作用,兩滑塊碰后粘合在一起共同在氣墊導軌上運動,在整個過程中打出的紙帶如圖乙所示已知兩滑塊的質(zhì)量分別用ma、mb表示,紙帶上打出相鄰兩點之間的時間間隔為t.圖2(1)若碰撞過程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則需驗證的關系式為_;(2)如果將上述物理量均測量出,代入數(shù)據(jù)后發(fā)現(xiàn)碰前的動量略大于碰后的動量,請分析引起實驗誤差的原因:_.3(2019北京市豐臺區(qū)第二次模擬)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的實驗中,甲、乙兩位同學采用了不同的實驗方案(1)如圖3所示,甲同學利用“碰撞實驗器”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圖3實驗中,斜槽軌道末端_(選填選項前字母)a必須水平b要向上傾斜c要向下傾斜

4、若入射小球質(zhì)量為m1,半徑為r1;被碰小球質(zhì)量為m2,半徑為r2.實驗要求m1_m2,r1_r2(選填“”“”或“”)圖中o點是小球拋出點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實驗時,先讓入射小球m1多次從斜軌上s位置由靜止釋放,找到其平均落點位置p,測量平拋射程op;然后把被碰小球m2靜置于軌道水平部分末端,再將入射小球m1從斜軌上s位置由靜止釋放,與小球m2相碰,并多次重復空氣阻力忽略不計,接下來要完成的必要步驟是_(填選項前的字母)a測量兩個小球的質(zhì)量m1、m2b測量小球m1開始釋放時的高度hc測量拋出點距地面的高度hd分別找到m1、m2相碰后平均落地點的位置m、ne測量平拋射程om、onf測量兩個小球的半

5、徑r1、r2若兩小球相碰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_;若碰撞是彈性碰撞,則還可以寫出表達式為_(用中測量的量表示)(2)如圖4所示,乙同學利用此裝置驗證動量守恒定律水平氣墊導軌(軌道與滑塊間摩擦力忽略不計)上裝有兩個光電計時裝置c和d,可記錄遮光片的遮光時間將滑塊a、b靜止放在導軌上,乙同學按照如下步驟進行試驗:圖4a測量滑塊a的質(zhì)量ma,測量滑塊b的質(zhì)量mbb測量滑塊a的遮光片的寬度d1,滑塊b的遮光片的寬度d2c給滑塊a一個向右的瞬時沖量,讓滑塊a與靜止的滑塊b發(fā)生碰撞后,b、a依次通過光電計時裝置dd待b、a完全通過光電計時裝置d后用手分別按住e記錄光電計時電裝置c顯示的時間t1和

6、裝置d顯示的時間t2、t3完成上述實驗步驟需要的實驗器材有_按照乙同學的操作,若兩滑塊碰撞前后的動量守恒,其表達式可表示為_;兩滑塊碰撞過程中損失的機械能為_答案精析1(1)大于(2)cd(3)解析(3)碰撞后水平位移相等,那么用豎直位移表示初速度v,由動量守恒與能量守恒得:m1v0m1v1m2v2,m1v02m1v12m2v22,聯(lián)立可得:v0v1v2,即:,所以上式是彈性碰撞的條件2(1)7max25(mamb)x1(2)紙帶與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有摩擦或空氣阻力等解析(1)彈射出滑塊a后,滑塊a做勻速運動,滑塊a與滑塊b發(fā)生碰撞后一起做勻速運動,由題中的條件可知,碰撞前滑塊a的動量為:p1

7、mavama,滑塊b的動量為零,則碰撞前兩滑塊的總動量為ma;碰撞后兩滑塊的速度相等,所以碰撞后總動量為:p2(mamb)vb(mamb);若系統(tǒng)的動量守恒,則應有p1p2,整理得7max25(mamb)x1;(2)因為紙帶與打點計時器限位孔有摩擦力的作用,同時還有空氣阻力等因素存在,從而使兩結果并不完全相同,但在誤差允許的范圍內(nèi),可以認為動量守恒3(1)aadem1opm1omm2onm1op2m1om2m2on2(2)天平、刻度尺解析(1)實驗中,斜槽軌道末端必須要水平,以保證小球能做平拋運動,故選a;為保證兩球發(fā)生正碰,要求兩球必須要等大,即r1r2;為防止入射球反彈,則入射球的質(zhì)量要大于被碰球的質(zhì)量,即m1m2;要驗證動量守恒定律,即驗證:m1v1m1v2m2v3,小球離開軌道后做平拋運動,它們拋出點的高度相等,在空中的運動時間t相等,上式兩邊同時乘以t得:m1v1tm1v2tm2v3t,得:m1opm1omm2on,因此需要完成的必要的操作步驟是ade.實驗需要驗證:m1opm1omm2on;若碰撞時為彈性碰撞,則有:m1v12m1v22m2v32,即m1op2m1om2m2on2故m1op2m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