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科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_第1頁
口腔科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_第2頁
口腔科感染抗菌藥物應用原則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人牙周炎由慢性牙齦炎向深部牙周組織蔓延引起,占牙周炎的 95% 【病原菌與流行病學】 齦下菌斑中的牙齦卟啉單胞菌、中間普菌、伴放線 放線桿菌、福賽類桿菌、核梭形桿菌和螺旋體等牙周致病菌?!九R床特征與診斷】 一般侵犯全口多數牙,常有大量牙石、牙菌斑。典型 特征為牙周袋形成、牙齦炎癥、牙槽骨吸收、牙松動。臨床根據嚴重程序分 為:輕度。牙齦炎、探診出血,牙周袋w 4mm附著喪失1-2mm X線見牙 槽骨吸收不超過根長的1/3。中度。牙齦炎,探診出血,也可有膿,牙周 袋w 6mm附著喪失3-5mm X線見牙槽骨吸收超過根長的1/3 ,但不超過1/2。重度。牙齦炎明顯或牙周膿腫,牙周袋 6mm附著喪失

2、5mm X線見牙 槽骨吸收超過 1/2。晚期可伴有牙移位、食物嵌塞、牙根暴露、急性牙周膿 腫、逆行性牙髓炎、口臭等。根據典型臨床表現(xiàn)診斷。【治療】1、齦上潔治、 齦下刮治有效清除菌斑及牙石及根面平整是牙周炎的基礎 治療,定期復查,排除無保留價值的患牙,牙周組織引導性再生手術,控 制全身疾病如糖尿病??咕幬镏委煵豢纱娉R?guī)基礎治療。2、牙周袋及根面的藥物處理 氯己定、甲硝唑溶液、過氧化氫、聚維酮 碘、四環(huán)素、枸椽酸溶液、乙二胺四乙酸鈉、牙周塞治劑等。3、抗菌藥物應用原則 牙齦炎和輕中度牙周炎不宜使用全身抗菌藥。 重 度牙周炎、侵襲性牙周炎、伴放線菌的牙周炎及HIV相關性牙周炎急性期 可應用全身

3、抗菌藥物。經驗性治療宜選:阿莫西林 -0.5g ,每日 3 次口服,聯(lián)合甲硝唑 0.2g ,每日 3 次口服, 7 日為一療程。注意:青霉素過敏者禁用阿莫西林;妊娠及 哺乳期婦女、血液病或肝腎功不全者慎用甲硝唑;服甲硝唑期間禁酒。二、智牙冠周炎 智牙冠周炎,又稱第三磨牙冠周炎,是因智牙萌出不全或阻生導致的牙冠周 圍軟組織炎癥,以垂直位軟組織阻生的下頜智牙冠周炎最多見。牙冠與齦瓣 之間形成較深的盲袋,冠部牙齦常因咀嚼而損傷形成潰瘍?!静≡c流行病學】 口腔定植菌群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 大腸埃希菌、銅綠假單胞菌及厭氧菌等均為機會致病菌?!九R床特征與診斷】 磨牙后區(qū)疼痛、 自發(fā)性跳痛放

4、射至耳顳區(qū), 張口受限, 口臭。嚴重時伴有全身癥狀,血常規(guī)檢查白細胞總數稍升高??谇粰z查見第 三磨牙萌出不全或阻生,冠周組織紅腫潰爛、觸痛,伴有膿液溢出或冠周膿 腫、淋巴結腫大觸痛等。 進一步可形成骨膜下膿腫、 瘺管、頜周間隙膿腫等。 【治療】1、急性期以消炎、鎮(zhèn)痛、引流對癥處理為主,若有膿腫形成,則在局麻 下切開膿腫,置入橡皮條或碘仿紗條引流。慢性期應消除盲袋或拔牙。2、急性期應用抗菌藥物的選擇與牙周炎治療相同。三、急性根尖周炎 急性根尖周炎是從根尖部牙周膜漿液性炎癥到根尖周組織形成化膿性炎癥 的反應過程,可發(fā)展為牙槽骨局限性骨髓炎至頜骨骨髓炎?!九R床特征與診斷】1、 急性漿液性根尖周炎 患

5、者咬合痛,自發(fā)性、持續(xù)性鈍痛?;颊咭婟x 壞、充填體、或其他牙體硬組織疾患。牙冠變色。牙髓活力測驗無反應。叩診疼痛(+) - (+),捫壓患牙根尖部有觸痛?;佳繧度松動。2、 急性化膿性根尖周炎 形成根尖膿腫、骨膜下膿腫、黏膜下膿腫,患 牙自發(fā)性劇烈、持續(xù)跳痛,不敢咬合。牙叩痛、松動,捫診輕微疼痛。淋 巴結腫大及壓痛。 后兩者可有全身發(fā)熱、 乏力等癥狀。 伴有頜面部蜂窩織 炎?!局委煛?、根管治療術、牙髓塑化治療術是根尖周炎的根本治療方法。發(fā)展至膿 腫形成則需尸魔下切開排膿。2、全身應用抗菌藥物的選擇與牙周炎治療相似。 急性期經驗性抗菌治療 的宜選藥物為阿莫西林聯(lián)合甲硝唑。 可選 藥物為大環(huán)內酯

6、類, 克林霉素。四、口腔念珠菌病口腔念珠菌病是真菌感染所致的口腔黏膜病, 主要是由于抗菌藥物和免疫抑 制劑的廣泛應用造成菌群失調或免疫力低下而引起?!静≡c流行病學】 20%-50%的健康人可攜帶念珠菌但不發(fā)病,當宿主 機體抵抗力低下時轉化為致病菌。其中白色念珠菌和熱帶念珠菌致病力最 強。臨床最常見的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雪口病?!九R床特征與診斷】1、 念珠菌性口炎( 1)急性假膜型(雪口病) :又稱新生兒鵝口瘡,多在生后 2-8 日發(fā)生,于 頰、舌、軟顎及唇部見散在的色白如雪的柔軟小斑點,局部黏膜充血, 斑點可相互融合?;純簾┰瓴话?、哺乳困難,可有輕度發(fā)熱。( 2)急性紅斑型:又稱萎縮型或

7、抗菌藥物口炎,多見于患有消耗性疾病或長期應用抗菌藥物的成人。表現(xiàn)為黏膜充血、糜爛及舌背乳頭呈團塊 萎縮,舌苔增厚,首先有味覺異?;騿适?,口腔干燥,黏膜灼痛。(3)慢性肥厚型:又稱增殖型念珠菌口炎,常為對稱分布于口角內側三角 區(qū)的結節(jié)狀或顆粒狀增生,腭部病損黏膜呈乳頭狀增生。(4)慢性紅斑型:又稱義齒性口炎,上頜義齒腭側面接觸的黏膜呈紅色水 腫,或有黃白色條索、斑點狀假膜。2、 念珠菌性唇炎 多發(fā)于高齡患者,下唇多見。分為糜爛型和顆粒型。 鏡檢糜爛部的鱗屑和顆粒見芽生孢子和假菌絲。3、念珠菌口角炎 多發(fā)于兒童、衰弱患者和血液病患者。雙側口角皮膚 黏膜皸裂,常有糜爛和滲出物,結痂,張口疼痛溢血?!?/p>

8、治療】 祛除有關易感因素(如停用廣譜抗菌藥物) ,治療被念珠菌污染的 殘根、牙石、菌斑等。增強免疫力。手術切除癌前病損。1 宜選局部藥物治療 制霉素局部 5萬-10 萬 U/ml 的水混懸液涂布,每2-3 小時 1 次,涂布后可咽下, 7-10 日為一療程。 2-4%碳酸氫鈉溶液:嬰 兒哺乳前后嗽口、 洗滌乳頭, 輕癥患兒 2-3 日癥狀消失, 可繼續(xù)用藥數日 預防復發(fā)。氯己定: %溶液或 1%凝膠涂布,沖洗或含漱。2 可選全身抗真菌藥物治療 經驗性治療可選:氟康唑首次 1日 200mg 口服,以后每日 100mg,1-2 周為 1 個療程,癥狀消失仍需用藥以免復發(fā)?;蛲颠蛎咳?次200mg

9、口服,2-4周為1個療程。伊曲康唑100-200mg 口服,每日 1 次飯后頓服, 1-2 周為一個療程。五、面部癤癰 單個毛囊和皮脂腺發(fā)生淺層組織的急性化膿性炎癥稱為癤, 累及多個毛囊和皮脂腺的稱為癰。【病原菌】 常為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九R床特征與診斷】 癤早期為 1 個紅、腫、痛的硬結,逐漸增大隆起,頂 部黃白色小膿栓,破潰排膿,疼痛消失,破潰處愈合。一般無全身癥狀。 癰的早期炎癥范圍和組織張力都較大。開始只有一個膿栓,之后越來越多, 破潰流膿后膿頭之間的皮膚常壞死,最后中心區(qū)壞死脫落。局部淋巴結常腫 大,全身癥狀較明顯, 白細胞計數升高, 可并發(fā)蜂窩織炎, 重者出現(xiàn)腦膜炎、 腦膿腫、敗

10、血癥、中毒性休克。【治療】 顏面部癤癰主張保守治療,切忌勢敷、燒灼、切開引流等局部刺 激。配合支持療法。局部用藥以消毒防腐劑為主,少數情況下可使用某些供 局部應用的抗菌藥物。 亦可用 3%高滲鹽水紗布濕敷, 二味拔毒散外敷, 有利 于膿頭破潰引流,而無局部刺激作用。癰出現(xiàn)全身癥狀可應用抗菌藥物。經驗性治療宜選:苯唑西林 0.5g-1g ,每日 4 次口服,宜空腹服用;或1-2g溶于100ml輸液內滴注小時,每日3-4靜滴。小兒每日用量50-100mg/kg, 分次給予。或氯唑西林0.5g-1g ,每日3-4次肌注;或1-2g溶于100ml輸液 內滴注小時,每日3-4次靜滴。小兒每日用量30-5

11、0mg/kg,分次給予。若青 霉素試敏陽性可做一代頭孢菌素試敏,或選用克林霉素,紅霉素,后兩者不 可聯(lián)用。六、頜面部間隙感染 頜面部間隙感染,又稱頜面部蜂窩織炎,是頜面部和口咽區(qū)潛在間隙中化膿 性炎癥的總稱。 彌散期為蜂窩織炎, 化膿局限期稱為膿腫。 頜面部間隙很多, 包括咬肌、翼下頜、下頜下、咽旁等。病因常為牙源性感染,其次是腺源性感染(嬰幼兒多見) ,少見于創(chuàng)傷后、面部癤癰、口腔潰瘍感染等?!静≡c流行病學】 以溶血性鏈球菌為主,其次為金黃色葡萄球菌,常 為混合性細菌感染,厭氧菌所致感染少見?!九R床特征與診斷】 常為急性炎癥過程。化膿性感染局部紅腫熱痛和功能 障礙較重,嚴重時全身癥狀較重

12、,膿汁呈黃色黏稠或桃花膿。腐敗壞死性感 染(合并厭氧菌感染)局部軟組織有廣泛性水腫,皮下氣腫,觸及捻發(fā)音, 膿汁稀薄暗灰色常有壞死性惡臭,全身癥狀更重,體溫和白細胞低于正常, 甚至昏迷、休克。嬰幼兒易癥狀較重。感染層次淺時化膿局限處可觸及明顯 波動感,若感染層次較深,則很難捫及波動感,但有凹陷性水腫和壓痛點。【治療】1. 常用抗菌藥物包括青霉素、氨芐西林、阿莫西林、第一代頭孢菌素、紅霉 素、克林霉素和喹諾酮類藥物等,病情嚴重者采用靜脈給藥,足量足療程。 目前對于青霉素耐藥菌珠增多, 用藥 1-2 天若未好轉則應及時更換抗菌藥物, 或根據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調整抗菌藥物。合并厭氧菌感染,如腐敗壞死

13、性 蜂窩織炎,宜選甲硝唑、克林霉素,可選氨芐西林 / 舒巴坦、阿莫西林 /克拉 維酸治療,先靜脈滴注,好轉后改為口服。2. 局部治療在蜂窩織炎期可外敷藥物、理療、封閉等對癥處理,在膿腫形成 后應及時切開引流,逐個分離膿腔,置入引流管,膿多勤換,膿少少換。急 性期后及時拔牙避免復發(fā),若有瘺管或骨髓炎形成,可考慮手術治療。七、頜骨骨髓炎 頜骨內含牙,牙病引起的化膿性炎癥常波及頜骨,因此頜骨骨髓炎在全身骨 骼中的發(fā)病率最高。另外還包括血源性、創(chuàng)傷性、放射性頜骨骨髓炎。(一) 化膿性頜骨骨髓炎 化膿性頜骨骨髓炎最多是由牙源性感染而來,其次是開放性創(chuàng)傷感染、 敗血癥等血源性感染(嬰幼兒多發(fā)) 。【病原菌

14、與流行病學】 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主,其次是鏈球菌,少數是其 他化膿菌,常為混合型感染。慢性骨髓炎或有創(chuàng)傷史者可能存在腸桿菌、銅 綠假單胞菌?!九R床特征與診斷】1、 中內性頜骨骨髓炎 病變始于頜骨中央的骨松質和骨髓, 由根尖感染 而來的稱為牙槽膿腫。患牙劇烈痛,沿三叉神經分布區(qū)放射,牙松動,有 扣痛,前庭溝豐滿,齦袋溢膿,可有下唇麻木,開口受限等?;颊呷戆Y 狀可在急性彌漫型骨髓炎時加重, 高熱、寒戰(zhàn)、脫水、白細胞計數升高等。 一般3周后X線片才顯示骨質廣泛破壞,密度減低。2、 邊緣性頜骨骨髓炎 病變始發(fā)于頜骨周圍的骨膜和骨皮質, 多見于年 輕人,由智牙冠周炎引起頜周間隙感染而來, 急性期常被頜

15、周間隙感染癥 狀掩蓋不易發(fā)現(xiàn), 因此常為慢性期。 在腮腺咬肌區(qū)出現(xiàn)炎性浸潤硬塊、 壓 痛、凹陷性水腫、張口受限, 膿腫可自行突破形成瘺管, 膿液可混有死骨 屑。全身癥狀不明顯。X線早期無明顯變化,晚期見頜骨表面蔥皮樣鈣化 影,骨皮質不光滑,小片死骨形成或骨質增生?!局委煛?. 急性期全身應用抗菌藥物應及時根據膿液細菌培養(yǎng)和藥敏試驗結果調整 抗菌藥物。 目前多傾向于短期靜脈輸注抗菌藥物, 然后改為口服, 用藥時 間為 4-6 周,停藥指征是全身和局部癥狀緩解,炎癥指標正常。在用藥48-72 小時后如果沒有反應,則需尋找隱匿性膿腫考慮引流。 經驗性治療針對金葡菌、 鏈球菌、厭氧菌為主, 宜選苯唑西

16、林或氯唑西林, 可選克林霉素、萬古霉素、紅霉素;針對鏈球菌首選青霉素、氨芐西林、 阿莫西林,備選第一代頭孢菌素、紅霉素。合并厭氧菌則應用甲硝唑等。 頜骨骨髓炎慢性期不推薦經驗用藥,萬古霉素 +利福平及喹諾酮類藥物較 有效。腸桿菌感染首選第二代或第三代頭孢菌素, 備選氟喹諾酮類與氨基 糖苷類藥物聯(lián)用。(二)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 嬰幼兒上頜骨骨髓炎多見于新生兒和 3 歲以內幼兒,主要是血源性、創(chuàng) 作性和接觸性的非牙源性化膿性感染?!静≡c流行病學】 以金葡菌為主,其次為鏈球菌。小于 3 個月嬰兒最 常見為金葡菌, 3 個月到 3 歲患兒最常見為金葡菌或革蘭陰性桿菌。 【臨床特征與診斷】 發(fā)病急,先有全身毒血癥或敗血癥體征,高熱、寒戰(zhàn)、 哭鬧不安、不愿進食、皮疹、白細胞計數升高等?;紓让骖a、眼瞼、眶周組 織紅腫、結膜充血, 睜眼困難,感染波及眶內則出現(xiàn)眼突出, 眼球運動受限, 內眥流膿??趦惹巴?、鼻腔和硬腭紅腫流膿。X線因牙胚較多和骨質重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