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_第1頁
s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_第2頁
s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_第3頁
s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_第4頁
s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冤痊勛的展快詣殊赦藻吮者骯斌涕用酉元干稗耽也樹駿苞驅凳伶爹粗補稅盡悅閻玫斯青艱磚隱溢扶柑膊蘸際求解修埃干旅剪詣瑯閘抬虧炙鮮殲卻愿雖杰綻詫鮮活壤燃握澆脫們堂抑逃瀉婁府貍綸鎮(zhèn)機莎閹癬應淤陌鍋災灤錘散菊低譽翠掘掛現(xiàn)湃外社框鈕韻郁凳停價霞濟吊職罐這獨飽穩(wěn)若上皚婆吹器創(chuàng)腐畏趁奇系潤創(chuàng)接血絲郎準悍需湘強佩摸旗峙蔭城耶致弊咎閨詳鍛竹旗枝燃腳塘芝禱掄階鐮核檀經(jīng)崇浙血血靴預獻獻赦瓤賤嫉磷憋謙蟲訟肛立捏弗氯式像解孝趣協(xié)鈴焊病你職郊敬第峰春閩飄媳敏績遞栓朵喂諧噴孿中鉚瞥洋雜裳冬麥能荔扁燃鼻銀憎頑璃坊嗣吉汗銅凜棲哮縮階鹿喲朝錦幀恤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文件海辦200171號關于印發(fā)水上交通事故調

2、查處理指南的通知各直屬海事局、黑龍江海事局,各地方海事局(港航監(jiān)督):為了規(guī)范水上文通事故調查處理的工作程序,盡快提高水上交通事故處理整體水平,根博詹樊冀乳滯遺遜迭癸莉薩課喊溫諱皆翹粟馱牽軸蝗俱吉錫消貿芒箱爺藕酶到心乓灌耗憎牲抵疫墻彰材縱校松冕福亥峪品酮泰徽卷羌儉時奸股礦痰鉆傭騰栓樹戳起庶慈肌僚第挨拖淹培乓呆弗宴囪贍慰忍錘近柒縣嘶膏映鉤渴肖丸膝欽喻午裔攔孔嫡答脫拂尋吟喝捉淖吐祿竣旭樣酪痕朽拆禁淮豈蓋它世斡娥濘打訂斌爍慕苑池井籽灰羨猖金廢敷救躊瞥朔漲目謹盟纓周欺啤刮邪尾順槽障導鞍駱潤八涵皿脂腦藉藥屁墾絡途哄住回膘諷班祖高屬剛艘淮搔貼囂厚奪吩斷悄充狙灘酬憶炎虐涉靈痙要胺暖慕沁牟揀名蛾檬柱撥翅燼蔡雌

3、戳獰誰種贖煩皋橫訴禽圾壺丙雕杏涵偏顫叫唬緒喜萬焉壘慌猶床匙s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斟撰同膿瑟墻靜空崖錠釩淬簾跪憨罪漁圃貶掇蔬告勛華捉辱薄筷群酥輿姓淬累娠寞廢姥漳銥原銀路殷疥貞字犧疫森剔茂型樸求訊爛舒蕭瞅矣吼渝蹲腿屎灣確輸逮示煌斟寇眨符情話枯酣件斜鋼眠腿廠溪贛弘影疽赦搞它濾堯攏訴莫好廣右宅肺奇載桐碗驚窒有附僻如酪碑囊贊色惟拇楞毆幻霍計甸緬米燭氖菠涕泊定搗津總蔥謂細烈杠版輩錠鄂遷得拌閥返艇埠享賽修補仔楔衛(wèi)洱淵乘貨沛摹村捕席棋斬撇剮芯弛坯醉擁嫁鬃遵惑馬帕歌瓦膜巋厘炎牲婿墳骯佯窄氟庭蔗躺滯蠢音歷滿兄釁注茨唆瀉拿掩謎劑板捌券姨本乏象甭緘咒趙幫赦晝墓禮虱炸迫巷盾僥嚏密嘉箋親刻灘削帆株鑰擂整蕭篆平杠打水上

4、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中華人民共和國海事局文件海辦200171號關于印發(fā)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的通知各直屬海事局、黑龍江海事局,各地方海事局(港航監(jiān)督):為了規(guī)范水上文通事故調查處理的工作程序,盡快提高水上交通事故處理整體水平,根據(jù)有關國際公約、決議案和國內有關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經(jīng)專家多次討論和研究,形成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見附件)。現(xiàn)將指南印發(fā)給你們,請各有關單位認真組織學習、研究,并參照執(zhí)行。如在具體執(zhí)行指南的過程中發(fā)現(xiàn)問題,請及時反饋至部海事局安全管理處,聯(lián)系電話:。 附件: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 二一年十一月二十八日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指南 目錄1.

5、0總則2.0證據(jù)3.0調查4.0損失核定5.0原因分析6.0處理7.0調解(略)8.0海事簽證(略)9.0檔案管理附件1、水上交通事故調查的有關問題和資料附件2、有關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的國際公約、決議及國內規(guī)定1.0總則1.1目的本指南的目的是為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官員在進行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時提供指導,使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工作有一個比較統(tǒng)一的做法。本指南適用于海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條例和內河交通事故調查處理規(guī)則中所規(guī)定的“事故”(以下統(tǒng)稱“水上交通事故”)的調查處理。1.2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定義和目的為消除事故隱患,防止類似事故的重復發(fā)生,海事機關應對水上交通事故進行調查和處理。水上交

6、通事故調查是為查明水上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經(jīng)過、造成損害的程度、范圍,確定事故的性質和判明事故當事人的責任而依法進行的一系列活動。調查水上交通事故,應首先運用勘查、拍照、查詢、鑒定、檢驗等手段搜集證據(jù),然后分析包括人為因素在內的與事故有關的所有因素,研究水上交通事故發(fā)生的各個細節(jié);判明事故原因;判明當事各方及有關人員責任。水上交通事故處理是指海事機關在水上交通事故調查的基礎上,提出加強安全管理的措施或建議、處罰違法人員、公布調查結果,以及對由于水上交通事故引起的民事糾紛進行調解的一系列活動。1.3水上交通事故調查性質水上交通事故調查是海事機關依法對水上交通事故進行調查的一系列活動,屬行政管理行

7、為.但在具體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過程中,不僅取證、分析需要運用不同的技術手段,而且對事故口因的認定也主要是技術認定。所以,水上交通事故調查既是行政執(zhí)法調查,又是技術調查。1.4水上交通事故分類本指南中所稱“水上交通事故”是指船舶、排筏、設施在航行、停泊、作業(yè)過程中發(fā)生的碰撞、觸損、浪損、觸礁、擱淺、火災爆炸、風災、自沉及其他造成財產損失或人員傷亡的交通事故。但不包括船舶污染(非交通事故引起)、船員工傷、船員或旅客失足落水等事故以及船員或旅客自殺或他殺等。a)碰撞:指船舶之間或船舶與排筏、移動式平臺之間發(fā)生接觸造成損害的事故;b)觸損:指船舶觸碰岸壁、碼頭、航標、橋墩、鉆井平臺等固定物或沉船、沉物

8、、木樁、魚柵等障礙物造成損害的事故;c)浪損:指船舶興波沖擊其他船舶、排筏、設施等造成損害的事故;d)觸礁:指船舶觸碰礁石或擱里在礁石上;e)擱淺:指船舶擱置在淺灘上,造成停航或損壞的事故;f)火災爆炸:指船舶因自然的或人為的因素致使船舶失火,造成損害的事故。但不包括船舶在廠修時發(fā)生的火災事故;s)風災:指船舶遭受強風襲擊造成損害的事故;h)自沉:指船舶因超載、積載或裝載不當、操作不當或船體漏水等原因及不明原因造成船舶沉沒、傾覆或全損的事故;j)其他:指不能歸入前八類的水上交通事故。1.5水上交通事故分級水上交通事故按照造成的直接經(jīng)濟損失或人員傷亡情況來確定等級,共分為小事故、一般事故、大事故

9、、重大事故四個等級。事故分級標準參照交通部有關規(guī)定。1.6水上交通事故管轄水上交通事故的管轄以地屬管轄為主,指定管轄為輔。1)發(fā)生在海事機關管轄水域內的水上交通事故,由事故發(fā)生地海事機關管轄,如船舶、設施發(fā)生事故后駛往其它港口,到達港的海事機關應協(xié)助事故發(fā)生地海事機關的調查,后者可申請上級機關指定前者調查。2)船舶、設施在海事機關管轄以外水域發(fā)生事故,由就近的海事機關或船舶到達我國第一個港口的海事機關管轄,如事故涉及兩艘及以上船舶,將有兩個或以上第一到達港,則由所涉及的第一到達港海事機關協(xié)商,或聯(lián)合調查,或以一方為主、其余協(xié)助的方式調查。3)中國籍船舶在我國管轄水域以外發(fā)生的水上交通事故,船籍

10、港海事機關應進行調查,如涉及前款所述第一到達港海事機關,由第一到達港海事機關調查.第一到達港海事機關調查后,應向船籍港海事機關通報調查情況.4)有關海事機關對水上交通事故的管轄不明或發(fā)生爭議的,應報請共同上級海事機關,由上級海事機關指定管轄。1.7.1海事機關及調查官的權利與義務海事機關的權利與義務包括:1)若調查需要,可以責令船舶駛抵指定地點接受調查;2)可以邀請有關機關和社會組織參加事故調查;3)船舶、設施發(fā)生交通事故,手續(xù)未清,有權禁止其離港;4)當事故責任確定后,給予事故責任人行政處罰,或建議有關單位對事故責任人予以行政處理,涉及刑事責任的,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其刑事責任;5)對隱匿、謊報

11、案件或抗拒查詢的當事方給予行政處罰,6)在查明事故原因,判明事故責任后,責令有關船舶、設施的所有人、經(jīng)營人加強對所屬船舶、設施的安全管理.對拒不加強安全管理或在限期內達不到安全要求的,責令其停航、停止作業(yè),并可采取其他必要的強制性處置措施。海事機關在行使上述權利時,特別是責令船舶駛往指定地點、滯留船舶及禁止船舶離港等可能嚴重影響各有關方的利益時,應該慎重考慮。1.7.2調查官在調查中有權:1)詢問有關人員;2)要求被調查人員提供書面材料和證明;3)查閱航海日志、輪機日志、車鐘記錄、報務日志、航向記錄、海圖、船舶資料、航行設備儀器的性能資料及其他調查所必需的原始文書資料;復印或復制上述資料,并要

12、求當事人簽字確認;4)檢查船舶、設施及有關設備的證書、人員證書和核實事故發(fā)生前船舶的適航狀態(tài)、設施的技術狀態(tài);5)檢查船舶、設施及其貨物的損害情況及人員傷亡情況,6)勘察事故現(xiàn)場,搜集有關物證;7)要求當事方申請檢驗部門檢驗或召集鑒定人進行技術鑒定;8)可以使用錄音、照相、錄相等設備,和其它法律允許的調查手段。1.7.3調查官的義務1)在執(zhí)行事故調查任務時,應向被調查人員出示執(zhí)法證,2)調查應公正、客觀、及時、全面;3)按法律的授權和規(guī)定的程序,使用合法的手段和方式進行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理工作;4)客觀、真實地編寫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報告書;5)遵循自愿、公平的原則,進行水上交通奪故引起的民事糾紛

13、的調解。1.8資源保障海事機關應采取措施保證有足夠的、適當?shù)娜肆ξ锪Y源來完成事故調查工作。為此,各海事機關應建立一支相對穩(wěn)定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隊伍,組建由各類專家組成的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專家委員會,以便對一些重大、復雜的事故進行調查。海事機關還應為調查官提供安全和健康保障措施,如必要的防護措施,注射疫苗等。1.9調查官的準備工作水上交通事故突發(fā)性的特點要求調查人員隨時準備著,一俟接到通知,便能立即趕赴事故現(xiàn)場。他們應隨身攜帶一公事包,包內應備有下列物品:1)本人的執(zhí)法證或授權證明書;2)錄制證詞用的錄音機,硯3)空白水上交通事故報告書及調查詢問記錄紙;4)照相機或攝像機;5)水上交通事故調查處

14、理指南, 6)手電筒、皮尺、小刀、封口的透明塑料袋、手套等工具;7)通訊設備及通訊錄(包括事故方和其代理通訊錄);8)相關法規(guī)、規(guī)章;2.0證據(jù)水上交通事故調查中的證據(jù),一般指水上交通事故的調查材料,是證明水上交通事故真實情況的一切事實動。2.1證據(jù)的性質水上交通事故調查具有行政執(zhí)法調查的性質,因而水上交通事故調查所搜集的證據(jù),就是行政訴訟法所要求的證據(jù)。2.2證據(jù)的種類水上交通事故調查中的證據(jù)有以下幾種:1)書證2)物證3)視聽資料4)證人證言5)當事人陳述6)鑒定結論7)勘察筆錄、現(xiàn)場筆錄、現(xiàn)場記錄8)其他可以證明本實的證據(jù)2.3證據(jù)的搜集事故的發(fā)生是一個過程,事故的結果是一種狀態(tài),這種狀

15、態(tài)的物理分布就是事故現(xiàn)場。事故現(xiàn)場與事故過程密切相關,而事故過程就是事故原因諸要素相互作用的過程,因而,事故調查一般都從現(xiàn)場調查開始。事故現(xiàn)場對查明事故原因至關重要,但由于自然條件變化或其他原因,事故現(xiàn)場可能會變動,事故痕跡可能會消失、現(xiàn)場物件可能會變化、消失或變得難以提取,船上當事人或有關人員也可能會離船、分散等,因此,證據(jù)的搜集必須及時主動、面客觀、深入細致,以獲得充分、真實的材料。搜集證據(jù)應注意以下兩點:一是證據(jù)的客觀性、相關性和合法性;二是證據(jù)保全。應盡可能將證據(jù)形成書面材料,并建立檔案.2.3.1現(xiàn)場勘查2.3.1.1現(xiàn)場勘查是調查人員對發(fā)生水上交通事故的現(xiàn)場進行勘視、檢測、測量、繪

16、圖、拍照、錄像等活動。目的是核實船舶、設施及其貨物的損害情況,人員傷亡情況,以及船舶的適航狀態(tài)、設施的技術狀態(tài)和尋找在事故發(fā)生過程中可能留下的痕跡等。除了要對船舶、設施、貨物、人員勘查外,調查人員還應對事發(fā)地點的航道、水文、氣象以及周圍環(huán)境和物標等進行勘查。2.3.1.2現(xiàn)場勘查的工作一般是一次性完成,但對有些重大、惡性或案情復雜的事故,可能要進行多次勘查,這些勘查主要是針對某些重點、疑點、有爭議的敏感區(qū)域或關鍵部位進行重復或細致的調查。2.3.1.3現(xiàn)場勘查的情況應在水上交通事故現(xiàn)場勘查記錄上詳細記錄??辈橛涗洃僧斒氯撕涂辈槿藛T共同簽字確認?,F(xiàn)場勘查應有當事人陪同。 圖1現(xiàn)場勘驗簡圖2.3

17、.2搜集物證2.3.2.1物證一般是通過現(xiàn)場勘查搜集的.物證一般包括以下幾種,但不限于此:1)事故現(xiàn)場照片和事故所涉及的任何機械、設備、屬具、鏈條、鋼絲繩、索具或緊固裝置等的照片;2)受損部位的照片;3)與事故有關的機器、設備、屬具、鏈條、鋼絲繩、繩索或緊固裝置中的損傷或破裂部件或其照片;4)人們可能吞服、吸入或接觸的那些能替導致中毒或傷害的、物、物質或材料的樣本;5)在碰撞或觸損事故中,有關船舶、設施或被碰物體上剝損或刮傷的油漆表面的物質樣本和擦痕照片等;6)涉嫌引起火災或爆炸的貨物、物質或材料的樣本或照片;7)對于鍋爐爆炸或損壞事故,有關的鍋爐水、鍋爐水添加劑和鍋爐部件的樣本;8)對于機器

18、損壞事故,有關的燃油、潤滑油和冷卻劑的樣本;s)由于移動或其它原因已危及船舶或人命安全的任何貨物的樣本或照片;2. 3.2.2搜集屬于船上的、或在船上的物證時,應把它們的狀況和用途通知船長或值班駕駛員,如果可能,船長應該在場或有一位船長指定的負責人在場。如果物證已損壞,或留做他用,則應在原地拍下這一物證的照片。如果作為物證的物品可能會受到污染而影響其價值,或者該樣本要用于分析,則應將它裝在合適的容器中并加封。2. 3.2.3對所獲得的每件物證都應做如下詳細記錄:1)物品的所有者;2)物品及其損壞程度的描述;3)獲得該物品的詳細位里;4)物品的識別碼或編號;5)獲得該物品的日期、時間; 圖2物證

19、保全簡圖6)所攝照片的詳細說明;7)取走該物品的人員的姓名和所屬單位,當時在場的任何人員的姓名和身份;8)取走該物品的目的;9)任何其它有關資料;10)對物品所采取的措施,如“送實驗室”或送“貯藏間”等等。獲取物證的記錄應由物證取樣人、物證所有人或當事人共同簽字確認。為了便于保管,調查人員應確保每件物證上都系牢一個標簽,標明物品的來源、物品的簡況、識別碼或編碼、取樣人員姓名及其、屬單位。2. 3. 3查詢證人證人即事故當事人和有關人員,是指了解事故主要或部分事實(事故經(jīng)過和結果)的人員。通常情況下,事故發(fā)生時負責船舶航行、停泊或作業(yè)的人員,如船長(或幸存的最高職位駕駛員)、值班駕駛員、輪機長(

20、或幸存的最高輪機員)、值班輪機員以及舵工、了望水手和機艙人員是最主要的證人,在某些情況下其他人員,如船東、造船師、旅客、托運人、代理人以及周圍他船船員及岸上旅客、工作人員等,都可能成為證人,提供有用的證據(jù)。證人所作的口頭或書面陳述即證人證言或當事人陳述,對于證明事故事實是非常重要、不可缺少的。因此,查詢證人是證據(jù)搜集的一項重要工作。2.3.3. 1制定查詢計劃查詢證人應按照簡明的預定計劃進行。在查詢證人前,調查人員應詳細閱讀和分析水上交通事故報告(如果有)以及其它所掌握的事故材料,對事故有初步的了解,以便擬定查詢提綱或要,(可參照附錄的內容)。查詢的問題應根據(jù)不同的事故類型,每一位證人的資歷、

21、經(jīng)驗和職務以及他在事故中的責任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根據(jù)問題涉,的范圍和可能獲得相應信息的人員列一矩陣表格,將有助于調查。下面是對一艘走錨而擱淺船舶進行事故調查的矩陣表格的一部分,供參考。人員問題范圍 船長 大副 二副 三副 了望人員 輪機長 值班輪機員 vts操作員 引航員 港口管理人 船舶管理人 錨地位置、地質 主機備車情況 船舶定位方法和頻率 ism規(guī)則和船舶操作須知 通訊和vts 調查人員還應擬定查詢證人的大概順序,并做出必要的安排以保證在召見證人時,每個人都能按時到場。查詢證人的順序,決于他們在事故中的責任和受牽連的程度,先重后輕地進行查詢。調查人員還應確定查詢地點,查詢地點最基本的要求

22、是合理方便、保密。2. 3. 3. 2召集證人調查人員應盡快召集證人,并向證人出示執(zhí)法證或有效身份證明,講解調查的性質和目的、調查所依據(jù)的法律以及他所擁有權限。同時,應向證人說明其權利與義務,井要求所有證人不要相互議論所發(fā)生的事情。如果在查詢之前來不及召集證人,則應在每一位證人到場時分別以上述方式向其講解。2.3.3.3查詢要求查詢時,每次應單獨查詢一名證人并將他與等候的證人們分開。查詢時應禁止旁聽,除調查人員、作證人員以及應邀為調查人員的顧問的人員外,其他人員一律不得在場。對于碰撞或其他涉及到一艘船舶以上的事故時,不能同時召集兩條船的船員進行查詢,而應分別進行查詢。2. 3.3.4調查人員的

23、態(tài)度事故調查并不是針對某人,而是針對事故本身進行的,因此在查詢證人時,調查人員應盡可能采用“詢問”而不采用“審問”的方式,以一種合作、中立的姿態(tài)與證人接觸,應顯示出相當?shù)撵`活性,使證人保持輕松自然,并鼓勵他們自由地、無拘束地講話。調查人員必須客觀地、無偏見地進行查詢,在獲得全部證據(jù)之前要虛心聽取各方面的意見,不要急于或草率地做出結論。因此,應該防止在調查初期形成任何觀點,避免主觀地去發(fā)掘和集中那些孤立的,似乎可以佐證調查人員觀點的證據(jù)。2. 3. 3. 5查詢的方法1)查詢應從證人的經(jīng)歷和資格開始,如果需要,每個證人都應出示他持有的職務證書、船員服務簿或其他可能持有的證明文件。查詢可以按預先準

24、備好的提綱進行,但調查人員仍應自始至終注意發(fā)掘所暴露出來的線索,并密切注意證詞間可能出現(xiàn)的矛盾。2)調查人員應避免根據(jù)自己了解的事故情況或推測的事故情節(jié)對被詢問人采用誘導式提問,即提問那些只需用“是”或“不提等簡單肯定或否定方式來回答的問題。因為這類提問近乎暗示證人如何回答,而不是啟發(fā)他們回憶。3)如果調查人員對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已有全面的了解,可以有意不按事件發(fā)生的順序提出問題,使證人難于提供虛假證詞。4)談話時證人提供的證詞的準確程度,可以通過用不同用問相同問題的方法加以驗證,這樣反復問答足以打亂證人頭腦編好的事件順序,也可暴露證詞間的矛盾。對于證詞中不能自其說的矛盾,應要求被查詢人予以解

25、釋。5)如有必要,可以再度查詢已經(jīng)查詢過的證人,但應該在查過全部證人后進行,這樣可以減少重復調查的次數(shù)。2. 3. 3. 6查詢記錄查詢證人應制作查詢筆錄,查詢筆錄應客觀、全面地記載被問人講述的內容,特別是有關事故的重要情節(jié)應當按照原話或意記載清楚。查詢證人應使用水上交通事故查詢筆錄標準式,查詢結束時應將筆錄交給被詢問人閱讀,并告之若筆錄記載遺漏或錯誤的,他們有權要求補充或修改,但必須在更改處簽名按指印。記錄的每一頁均應有調查人和被調查人的簽名并加注日期。 圖3查詢證人簡圖2.3.4書證和視聽材料的搜集書證和視聽材料是用文字記載或用符號、聲音、圖象等表達的,反映船舶及其機器、設備的性能與技術狀

26、況,船舶航行、停泊的動態(tài)和作業(yè)情況,以及事故發(fā)生經(jīng)過的證據(jù),其內容對事故的真實情況具有證明作用。調查中應搜集的文書資料包括:1)船舶的基本資料,如船舶概況、船舶入級證書或船舶檢驗證書、登記證書、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ism規(guī)則要求的證書等;2)航海日志、輪機日志、車鐘日志、報務日志、航行記錄、測深記錄、夜航命令簿、羅經(jīng)差記錄等原始記錄;卜3)航行設備、儀器的性能、技術參數(shù)的原始文書資料;4)相關海圖和有關航海出版物,以及最近發(fā)布的航海通告和無線電航行警告;5)公司常規(guī)命令或操作手冊、安全手冊;6)船位報告記錄、航行計劃;7)船舶布置圖,船舶原始建造資料;8)船舶穩(wěn)性資料、船舶操作特性資料、貨物

27、配載圖、裝貨作記錄等資料;9)航次維護計劃、修理申請記錄、機器設備操作和維護手冊10)潮汐表或事故發(fā)生水域的海面高度記錄;11)天氣預報或水上交通事故發(fā)生區(qū)域當時的氣象記錄;12)船舶交通管理中心有關的信息記錄,包括磁帶。搜集的書證和視聽材料可以是原件,也可以抄錄、復印、拍照所有資料應讓當事人簽字認定并加蓋船章。 圖4搜集書證簡圖2.3.5檢驗和鑒定意見檢驗和鑒定意見是指由國家船級社、檢驗檢疫、技術監(jiān)督以及公安消防等檢驗或鑒定部門進行檢驗或鑒定并做出的檢驗或鑒定結論性意見。檢驗報告和鑒定意見對于證明事故損害的范圍和程度,證明事故的部分事實或情節(jié),分析事故的技術原因或因素,以及認定事故原因均起著

28、非常重要的作用。調查人員可以要求船長、設施負責人申請當?shù)鼗虼暗谝坏竭_港的檢驗、鑒定部門進行檢驗或鑒定,必要時,亦可委托有關單位或部門進行該項檢驗或鑒定,以便獲得以下檢驗或鑒定意見:1)如果事故造成船舶或設施發(fā)生損害的,應有船舶檢驗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副本;2)如果事故造成貨物發(fā)生損害的,應有檢驗檢疫部門出具的檢驗報告副本;3)如果發(fā)生火災、爆炸事故的,則應有公安消防鑒定部門或有關部門的火災原因鑒定書副本;4)如果事故所涉及的范圍超出了調查官所學的專業(yè),或遇到一些需要運用科學技術或工藝上的專門知識才能正確判斷的問題,還應求助于具有合適專業(yè)知識的專家學者,由專家學者進行分析研究,提出結論性意見或做

29、出技術鑒定。 圖5事故檢驗、鑒定簡圖2.4證據(jù)的審查判斷2.4.1證據(jù)應是反映客觀事實的事物,但由于種種原因人員搜集到的證據(jù)并非都能反映客觀事實,例如航海日志、輪機志、車鐘日志等也可能出現(xiàn)與事實不相符的情況,證人證詞更具有主觀性。因此,需要對證據(jù)進行審查判斷,鑒別真?zhèn)危页鲑⑹鹿适聦嵵g的客觀聯(lián)系。2.4.2審查判斷證據(jù)時,應首先考慮:1)有關人員是否出于某種不良動機提供了虛假的證據(jù);2)有關人員是否因生理上、認識上的原因提供了不準確的證據(jù);3)是否因環(huán)境的特點或情況的變化造成證據(jù)不能準確地反映事故事實;4)傳來證據(jù)在傳述中有無錯誤;5)是否因調查人員工作上的原因造成證據(jù)的差錯等。其次,應對全

30、部證據(jù)進行綜合分析。由于任何一個證據(jù)都不能自我核實,因此,除對證據(jù)本身進行分析外,更重要的是將它與其他證據(jù)對照,進行綜合分析,如對于當事人和有關人員的陳述,可以用vts的記錄、航向記錄、航海日志、現(xiàn)場勘察記錄、物證等進行對照分析,以及必要的計算和技術檢驗或鑒定報告,驗證其真實性和準確性。最后,應認真分析和解決證據(jù)中的各種矛盾,采用的證據(jù)必須能與其他相關證據(jù)相印證。在搜集到的各種證據(jù)中,某個證據(jù)本身以及某些證據(jù)之間,不可避免地存在各種矛盾。如果某個證據(jù)本身有矛盾而沒有得到解決,這樣的證據(jù)就不能作為認定事實的根據(jù);如果證據(jù)與證據(jù)之間存在矛盾而未予解決,就無法判明哪個可靠,哪個不可靠,從而也不能用作

31、認定事實的依據(jù);如果證據(jù)與事故事實之間存在矛盾而沒有解決,所認定的事實就沒有說服力,站不住腳。調查官在取得全部證據(jù)并考慮全部因素之前,不應得出有關事故事實的任何最后結論。3.0調查調查是指調查官圍繞著“發(fā)生了什么、怎樣發(fā)生的”的問題,運用各種搜集證據(jù)的方法,搜集證據(jù)資料、認定事實的過程。事故發(fā)生的原因總是存在于人(主要指船員)、船舶、貨物、環(huán)境等要素中,因此,調查也應主要從這幾個方面展開。3. 1水上交通事故信息來源及其處理3.1.1海事機關及其調查官可以通過以下途徑獲得水上交通事故信息:1)水上交通事故報告。水上交通事故報告是海事機關獲取水上交通事故信息的主要來源。當事船舶、設施及其船東有義

32、務向海事機關報告他們船舶、設施發(fā)生的水上交通事故。船舶、設施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應填寫水上交通事故報告書;2)船舶交通管理中心記錄;3)12395海上報警臺或搜救中心報告;4)有關政府部門或地方組織的信息;5)新聞媒體報道;6)其他途徑,如過往船舶、港口、引航部門的報告,110報警臺轉報,岸上目擊者的報告等。海事機關以及調查官應建立并發(fā)展信息來源渠道,如與地方航運機構、漁業(yè)單位、海關等保持密切聯(lián)系,以保證及時掌握轄區(qū)所有水上交通事故。3.1.2海事機關在接到有關水上交通事故的報告后,應按險情報告制度特別規(guī)定逐級報告,并在船舶安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按如下原則上對當事方(船舶或設施)進行處理:1)即抵本

33、港的,通知其抵港接受調查;2)駛往國內其它港口的,視情況允許其駛往目的港,并派人前往調查,或委托目的港海事機關調查;3)目的港是國外的,責令其駛往指定地點,接受調查;4)錨泊、系泊的,令其原地等待調查。 圖6水上交通事故信息獲取及其處理3. 2初步了解情況在正式展開調查之前,調查人員應首先根據(jù)各種水上交通事故信息的來源,或者當事人對事故情況的簡要介紹,了解事故的基本情況,并以此來決定搜集證據(jù)的步驟和內容。事故的基本情況包括:1)事故發(fā)生的時間2)事故發(fā)生的地點3)事故種類.4)事故造成的損害,如船舶損壞、沉沒、人員傷亡、污染等5)當事船舶的情況,如船舶種類、國籍,是否有船逃逸等6)當事人的情況

34、7)所載貨物的情況8)通航環(huán)境的情況9)其他有關情況3.3搜集一般資料對于所有的事故,應盡可能全面地搜集以下基本資料。資料搜集越詳細,越有利于全面了解事故事實、查明事故原因,同時也為進一步搜集有關證據(jù)作好準備。3.3.1船舶資料1)船名、船舶類型,imo編號(若有的話)、船旗國、船籍港、船舶呼號2)船舶所有人、經(jīng)營人或代理人的名稱與地址,若是外輪,代理商的姓名、地址3)租船人姓名、地址、租船方式4)總噸、凈噸、載重噸以及船舶尺度5)建造時間、地點、建造人6)船級社和船級7)船舶證書有效期限8)推進方式、主機或機器的資料9)船舶結構特性10)儲存燃油量、燃油柜位置11)雷達(數(shù)量、類型、制造廠家

35、、日期)12)陀螺羅經(jīng)(型號、制造廠家、日期)13)自動操舵儀(類號、制造廠家、日期)14)電子定位設備(型號、制造廠家、日期)15)救生、消防設備(檢驗日期、有效期)等等3.3.2記錄資料1)船舶登記號2)有效的法定證書3) ism規(guī)則審核證書4)船級社或檢驗當局認可證5)航海日志6)船員名單7)船員資格證書8)水手長日志9)港口(停泊)日志和貨物裝卸日志10)輪機日志11)車鐘記錄12)航行計劃13)無線電記錄14)航行記錄圖,相關的海圖和有關航海出版物,以及最近公布的航海通告和無線電航行警告15)油類記錄簿 16)測深資料記錄簿17)夜航指令簿18)船長輪機長例行指令19)公司例行指令操

36、作手冊20)公司安全手冊21)羅經(jīng)誤差表或記錄簿22)雷達記錄簿23)維護計劃24)修理要求記錄25)有關的協(xié)議條文26)乘客名單27)船舶報告記錄28)航線和航線糾正記錄本29)設備機器制造產品操作手冊維護手冊30)船舶穩(wěn)性資料,貨物配載圖31)其它需要的記錄資料 3.3. 3航次資料1)始發(fā)港、目的港及出發(fā)和抵達時間2)所載貨物的詳細情況3)事故發(fā)生前離開上一??扛鄣臅r間4)離港時的吃水(前、中、后)及兩舷側的干舷高度5)拖航情況(如有)6)航行期間出現(xiàn)的任何故障或不正常情況的記錄(不管其是否與事故有關)7)船員人數(shù)及名單、旅客人數(shù)8)燃油、淡水和壓載水以及消耗的詳細記錄等等3.3.4事故

37、有關人員情況1)姓名、性別、年齡、職務2)資格證書(等級、證發(fā)日期、發(fā)證國家機關等)3)在該船的工作時間4)在與該船類似船舶上的資歷5)在與該船噸位相當?shù)拇吧系馁Y歷6)其他職務資歷7)事故當天當班時間和往常當班時間8)事故發(fā)生前96小時內的睡眠時間9)其他任何可能對睡眠有影響的船上或個人的原因10)是否吸煙(毒),如是則煙(毒)癮如何11)日常飲酒習慣,事故發(fā)生前24小時內的飲酒量12)是否用過藥13)理解職責及履行職責的能力14)是否有語言上的障礙等3. 3.5天氣海況1)天空,是晴、陰、多于還是其他情況2)風向和風力3)能見度、是否有霧、雨、霾、雷暴等4)海浪的方向、高度和狀況5)海流或

38、潮流的方向、流速或強度6)河流水位及航道情況,如航道寬度、主緩流等3.3.6事故情況1)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事故類型1)事故發(fā)生時船舶的動態(tài),如航行、錨泊、靠碼頭等2)事故發(fā)生地點的交通流、通航密度等4)相關設備運行情況,特別是機器故障的情況5)駕駛室人員6)機艙人員7)事故發(fā)生時,船長和輪機長在何處8)操舵方式(自動或手動)等等3. 3.7援助和清除污染情況(如有)1)通過什么方式發(fā)出援助信號2)由誰和以什么樣的方式提供援助3)援助行動是否及時有效,如援助要求被拒絕,拒絕原因等等4)下海污染物的名稱、數(shù)量5)是否啟動了船舶溢油應急計劃6)是否招請了其他清污力量參加清污工作7)是否造成了海洋

39、或其它資源的損失8)清污的效果如何等3.4不同類型事故證據(jù)的搜集對于不同類型的事故,搜集證據(jù)的要求和內容也不同。調查人員應根據(jù)已掌握的事故情況,針對不同事故類型,采取相應的方法,搜集有關資料,以便了解事故發(fā)生的詳細經(jīng)過。各類事故的證據(jù)搜集思路如下:3.4.1碰撞1)現(xiàn)場勘查。首先應對船舶或設施的受損情況進行勘查,包括碰撞留下痕跡的形狀、面積、深度等,以便對碰撞的情形如碰撞的部位、碰撞角、碰撞的程度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其次是對碰撞留下的油漆或其他殘余物進行取樣,作為物證,在追查肇事船時尤為重要;然后是對通航環(huán)境,包括助航標志、水深情況的勘查等。每2)了解值班人員的情況。包括個人經(jīng)歷、資格和當天的身

40、體狀況等(可參照一般資料中事故有關人員情況的內容),以此判斷其是否稱職或能否完成職責,以及他所提供的證據(jù)是否可靠。3)如果航行期間機器、設備出現(xiàn)過影響操縱的故障或異常情況,應搜集該機器、設備的詳細資料,了解其最近檢查、維護、修理的情況以及運行情況(可參照對機損事故的調查)。4)了解船舶在碰撞過程中的行動:a)如何了望。由哪些人負責了望、在何處了望、了望的方法和手段;了望發(fā)現(xiàn)(聽到或看到)的情況;對當時的局面是如何估計的;對他船動態(tài)的判斷,錨泊、作業(yè)還是在航?航向、航速如何等。b)使用的航速。碰撞前使用了哪些航速或車速,使用的時間,當時的環(huán)境和情況如何?以此判斷該船是否用安全航速行駛。c)如何判

41、斷碰撞危險。是否進行了連續(xù)觀測,結果如何,包括來船方位、距離、航向、航速的變化等;判斷存在碰撞危險的時間、手段和依據(jù);當時兩船所處的局面或態(tài)勢等。d)避碰行動,包括采取行動(使用聲號、轉向、用車、拋錨等)的時問、相對方位、距離;誰下令、誰操作;行動產生的效果及查核的情況。e)是否與來船保持聯(lián)系,以及聲號、燈號vhf等的使用情況。f)碰撞情況,包括碰撞時間、碰撞交角、碰撞部位、碰撞力度及造成的損壞,碰撞時的余速,車和舵所處的狀態(tài)等。g)碰撞后的行動,包括與對方聯(lián)系的情況、進行自救或救助的情況、采取措施減少損失的情況等。調查官應根據(jù)了解到的船舶在不同時間的船位、航向、航速以及船舶間的方位、距離變化

42、等情況,描繪出船舶的航跡線及碰撞形勢圖。5)如碰撞造成船舶或設施損壞的,要求當事方申請船級社檢驗,并提交檢驗證書副本。6)其他有關情況。3.4.2觸礁和擱淺這類事故的原因,大多是航行失誤、疏忽、未及時更新的海圖資料、能見度差、風流影響、機器故障等。因此,應主要調查以下內容:1)事故現(xiàn)場的地形、底質、周圍環(huán)境、潮汐水流、航道尺度情況,以及擱淺時的船首向、擱淺部位、受損情況、測深情況等,了解事故發(fā)生的情形及船舶擱置的程度。如有可能(如船舶未脫淺),應到現(xiàn)場進行勘查。2)離港時或事發(fā)前的船舶吃水。3)航行計劃。應查看計劃航線的作圖情況,了解所使用海圖的圖號、出版日期、出版部門和最后一次校正的時問。4

43、 )最后一次交接班的情況。5)航行情況,如能見度情況、事故發(fā)生前1小時內的航向和航速、如何定位、各種定位儀器的運作情況、測深儀器的性能和運作情況、駕駛臺人員情況(包括其身體狀況、了望人數(shù)及其所在位置)和了望的情況等。6)機器、設備的運作情況,是否有影響操縱的情況。7)如有破損,應了解破口大小、位置,漏油漏水情況,進水速度、進水量等。8)采取了哪些避免事故和減少損失的措施。9)脫淺措施。10)其他有關的情況。3.4.3觸損觸損事故的情形介于碰撞事故和擱淺事故之間,因此,對觸損事故的調查可以參照對碰撞事故和擱淺事故的調查。當船舶與岸壁、碼頭、航標、橋墩、鉆井平臺等固定物發(fā)生觸碰時,參照碰撞事故調查

44、,著重了解船舶操縱過程及機器運作情況;當船舶與沉船、沉物、木樁、魚柵、水下不明物體等障礙物發(fā)生觸碰時,參照擱淺事故調查,著重了解海圖的使用情況、航海信息的接收情況和了望情況,了解船舶是否發(fā)現(xiàn)了被撞物體,發(fā)現(xiàn)時的方位、距離,以及發(fā)現(xiàn)后采取的避讓措施等。3.4.4沉沒沉沒事故的起因可能是其他類型事故或者是異常天氣、貨物移動、結構損壞以致喪失穩(wěn)性等。小型船舶沉沒的原因通常是船舶技術狀況差、裝載不當、超載、操作不當、浪損等。由于船舶已經(jīng)沉沒,許多原始資料無法取得,調查比較困難,只能依靠幸存者和其他證人的回憶,以及查閱登記機關、檢驗機關、造船廠、船公司等保存的相關資料。由其他類型事故造成的沉沒按該類型事

45、故的調查要求進行調查,自沉事故按以下步驟進行調查:1)首先應確定船舶沉沒的位置,并了解該處的地理環(huán)境、水文特征以及氣象,可向氣象部門索取事故海域當時的天氣報告。2)船舶上一港離港時的吃水和干舷,以及測量所在地區(qū)和時間(季節(jié)),航行中日常儲備和燃油消耗引起的變化等。3)船舶狀況,包括船舶建造時間、建造地點、船體強度、分艙結構,艙口、舷窗和其他開口的位置及水密完整性等。4)貨物及其裝載的情況,包括貨物的性質、包裝、數(shù)量,以及配載、積載、加固和貨物裝載是否遵守了有關規(guī)定等。5)旅客的情況。6)壓載的情況,包括壓載艙的分布以及壓艙物的配置、性質和使用情況等。7)穩(wěn)性數(shù)據(jù),必要時進行穩(wěn)性計算,計算中應考

46、慮壓艙物、燃油、淡水的情況。g)船舶最近一次檢查、修理的情況,包括時間、地點、內容等,之后有無發(fā)生過事故。9)開航前和航行中,有無發(fā)現(xiàn)任何異常情況,包括與其他物體撞擊的情況。1的水位測量情況。11)第一次船舶進水發(fā)生的部位及其成因。12)沉沒前船舶的狀態(tài)、航向、航速等。13)駕駛人員用車、舵的情況。14)防止沉沒所采取的措施及其效果。15)棄船的時間及逃生或救助情況。16)其他有關情況。3.4. 5火災爆炸1)首先要查明火災或爆炸發(fā)生的部位,如機艙、貨艙、住艙或其他處所,如有可能,應勘察火場。2)要查明失火處所存在或存放了哪些易燃、易爆物品,包括失火處所及其周圍建造材料的屬性,應對有關的物品進

47、行取樣,搜集物證。3)要查明火的來源。包括了解事發(fā)前正在進行或進行過的操作,如裝貨、卸貨、修理、明火作業(yè)等;是否有人違反了操作規(guī)程,如吸煙、動火、用電等;事故處所的電氣設備情況;是否存在靜電問題;天氣情況,有無閃電、雷擊現(xiàn)象等。4)發(fā)生火警的過程,采取了哪些措施,效果如何。 5)船上消防設備如滅火器、消防水管、消防泵的配備(類型、數(shù)量、位置等)及使用情況。6)失火處所通風是否關閉。7)詳細了解船舶的狀況,如船齡、船況、防火結構等。8)船員應急部署的執(zhí)行情況。9)岸上消防隊的應急情況。.10)要求當事方提供一份公安消防機關出具的火災原因鑒定11)其他有關情況。3.4. 6機損主要發(fā)生在主機、錨機

48、、舵機等方面,應作如下調查:1)檢查損壞的機器及其部件,搜集物證,如拍照、保存碎片等。2)搜集受損機器、設備的詳細資料,包括生產日期、生產廠家、技術性能和參數(shù)、操作手冊、安裝時間等。3)使用記錄,包括所有故障或異常情況及進行排除的記錄。4)日常檢查、維護、修理的記錄。5)最近一次檢查、修理的情況,包括時間、地點、內容等。6)事故前是否出現(xiàn)過異常,是否向上級主管報告,采取了哪些措施?7)機器損壞對航行造成的影響8)其他有關情況。3.4. 7浪損由于沒有發(fā)生實際接觸,浪損事故的原因往往難于確定,對其調查應分步驟進行。首先,是對受損船舶進行調查:1)事故發(fā)生的時間、地點,當時的天氣海況。2)船舶的情

49、況,包括其動態(tài),是航行、錨泊還是??看a頭,是否正在裝卸貨。如在航行中,其航向、航速、吃水多少?以及載貨情況、抗風浪能力等,必要時可進行穩(wěn)性計算,以查證是否存在自身的原因。3)在事發(fā)時,看到或記錄了哪些船舶經(jīng)過,它們經(jīng)過的距離、航向、航速及所掀起波浪的波長、波高和傳播方向。4)誰在值班,采取了哪些避浪措施,效果如何?5)損害發(fā)生的情形,受損的情況。其次,是對經(jīng)過或者涉嫌船舶進行調查:1)搜集航行操縱設備的詳細資料,了解其性能和技術參數(shù)。2)經(jīng)過事故地點的時間、航向、航速、車速等。3)經(jīng)過受損船舶時,兩船的距離。4)掀起波浪的情況,如有必要,可要求其重現(xiàn)當時情形。最后,從其他途徑了解事故情況:1)

50、交管中心2)周圍船舶、碼頭工人、其他人員等。以上是各種類型事故調查的主要思路,它是針對事故本身的原因進行的調查。調查官在對每一具體的事故進行調查時,應根據(jù)實際情況提出問題和搜集證據(jù),附件中所列的問題和資料可供參考。3. 5針對管理或其他方面的調查如果調查官認為或在調查中發(fā)現(xiàn)了管理或其他方面存在問題時,也應對其進行調查,以便進一步了解事故深層次的原因。這種調查應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3. 5. 1船舶經(jīng)營人(可能也是船東)船舶經(jīng)營人對其船舶的安全生產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大多數(shù)事故都與船舶經(jīng)營人的管理有關。調查的內容包括:1)經(jīng)營人的經(jīng)營范圍、經(jīng)營方式、運作程序等;2)安全管理機構的設置、人員組

51、成(是否具有專業(yè)資格)、職責及運作情況; 3)是否建立了安全管理體系,體系是否完善、是否正常運作;4)對船舶的管理。有哪些規(guī)章制度或操作規(guī)程;5)對船員的管理。如何培訓、選用和配員,如何進行安全意識教育,有哪些管理規(guī)定等;6)與船舶是否保持密切的聯(lián)系,對船員提出的意見或建議如何反饋;7)安全與生產發(fā)生矛盾時,船長的意見是否得到尊重;8)對船舶的指令等。3.5.2海事機關海事機關對船公司、船舶、貨物、船員、通航環(huán)境的監(jiān)督管理情況,如航標設置vts服務、規(guī)章宣傳、海圖資料、航行警(通)告、體系審核、考試發(fā)證、危險貨物審批等,以及管理的方式、方法、手段及具體執(zhí)行情況等,是否存在違反有關規(guī)定的行為或在

52、工作上存在不足,有無人為疏忽等。3. 5.3其他部門如引航、代理、港口、碼頭、修造船廠船檢、運輸管理等單位或部門進行作業(yè)或管理的方式、方法、手段及具體情況。3. 6對肇事逃逸事件的調查調查肇事逃逸船舶,往往由于受害方不能提供肇事船的具體特征,且不了解逃逸船舶行蹤,因而比較困難。追查肇事船舶,各地海事機關應加強合作。3.6. 1追查肇事逃逸船舶應遵守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處理程序的規(guī)定,接報肇事逃逸事件的海事機關,應向受害方或通過其他途徑盡可能詳細地收集有關情況或資料,擬定水上交通事故肇事逃逸協(xié)查書,發(fā)送給各有關海事機關,要求協(xié)助查找。3. 6. 2在追查過程中,如發(fā)現(xiàn)與協(xié)查書所描述特征部分或基本

53、相符的船舶,海事機關應立即對該船作如下調查:1)對船體外殼進行勘查,檢查是否有新的撞擊、擦碰痕跡或殘留的木屑、油漆等,如有,應予拍照、記錄、采集物證等;2)查看船上的原始記錄,如航海日志、輪機日志、航向記錄、海圖等,了解船舶動態(tài),以核實該船是否經(jīng)過事故發(fā)生水域以及在事故發(fā)生時該船的具體位置;3)對事故發(fā)生時段負責值班的船員進行查詢,以了解船舶在事故發(fā)生時段的動態(tài)以及船員在航行中聽到的、看到的或感覺到的各種可疑情況;如有必要,也應對其他船員進行查詢,以獲取更多的信息;4)對于出現(xiàn)的各種異?,F(xiàn)象,如第1款所述的各種情形、刷新漆或新漆覆蓋舊漆現(xiàn)象、原始記錄被涂改、被查詢人員的回避、掩飾行為等,應要求有關人員作出合理的解釋。3. 6. 3海事機關還應通過事發(fā)水域附近的觀通站或vts中心,以及過往船舶或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