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滎陽市高二化學開學考試卷(含解析)_第1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1.gif)
![河南省滎陽市高二化學開學考試卷(含解析)_第2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2.gif)
![河南省滎陽市高二化學開學考試卷(含解析)_第3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3.gif)
![河南省滎陽市高二化學開學考試卷(含解析)_第4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4.gif)
![河南省滎陽市高二化學開學考試卷(含解析)_第5頁](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11/16/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4f096d44-2e7f-456d-9001-ffafc881e2255.gif)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河南省滎陽市第三高級中學20162017學年度高二開學考化學試題(解析版)1 .在某溶液中進行的反應:A+2B凹 3C。溫度每升高10C,其反應速率增大到原來的3倍,已知在 20c時v(A) =0.1 mol L -1 - min-1,當其他條件不變時,將溫度升高到40C時,則v(B)應等于()A.0.6 mol - L -1 - min-1B.0.9 mol - L -1 - min-1C.1.2 mol - L -1 - min-1D.1.8mol L -1 - min-1【答案】D【解析】因為反應中各物質表示的速率之比等于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之比,即 v(A) : v(B)=1
2、 : 2。已知,在 20° C 時,v(A)=0.1mol - L -1 - min-1,則 v(B)=2 Xv(A)=2 x 0.1mol - L -1 - min-1 =0.2mol L -1 - min-1。根據題意,其反應速率是每升高10。C就增大到原來的3倍,所以當溫度從20。C升高到40° C 時,v(B)應是 0.2mol L -1 min-1 x 3 2=1.8mol - L -1 - min-1。2 .將0.195g鋅粉加入到20.0mL 0.100 mol - L -1 MO+溶液中,恰好完全反應,則還原產物 可能是()A. M B . M2+C , M
3、3+D . MO+【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n(Zn尸0 . 195/65=0. 003mol,Zn是+2價的金屬,假設反應后 M的化合價為+x 價,根據氧化還原反應中得失電子守恒可知:0. 003X2=0. 1X0. 02X(5 -x),解得x=+2價,還原產物是 M2+O答案選B。考點:氧化還原反應的計算3.在賓館、辦公樓等公共場所,常使用一種電離式煙霧報警器,其主體是一個放有銅-241 ( 營An)放射源的電離室.整1 Am原子核內中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之差是A. 241 B .146 C . 95 D . 51【答案】D【解析】科lAm的質子數(shù)為95,質量數(shù)為241,中子數(shù)=241 -
4、95=146,核外電子數(shù)= 核內質子數(shù)=95,中子數(shù)與核外電子數(shù)之差是146- 95=51,故選D.4.下列關于自然界中氮循環(huán)(如圖)的說法不正確的是()用4強FI小柿也遇倬工.一WK11 IIIIt( 氫:或ts小 卜工*A.氮元素均被氧化B.工業(yè)合成氨屬于人工固氮C.含氮無機物和含氮有機物可相互轉化D.碳、氫、氧三種元素也參加了氮循環(huán)【答案】A【解析】A.硝酸鹽中氮元素的化合價為 +5價,被細菌分解變成大氣中氮單質,氮元素由+5-0,屬于被還原,故 A錯誤;B.工業(yè)合成氨是將 Nk與H2在一定條件下反應生成 NH,屬于人工固氮,故 B正確;C.氮循環(huán)中錢鹽和蛋白質可相互轉化,錢鹽屬于無機物
5、,蛋白質屬于有機物,含氮無機物和含氮有機物可相互轉化,故C正確;D.碳、氫、氧三種元素也參加了氮循環(huán),如蛋白質的制造需要碳元素,又如N2在放電條放申件下與 Q直接化合生成無色且不溶于水的一氧化氮氣體,N2+O聯(lián)52NO氧元素參與,二氧化氮易與水反應生成硝酸( HNO)和一氧化氮,3NO+HbO=2HN0NQ氫元素參加,故 D 正確.故選A.【點評】本題主要考查了氮以及化合物的性質,理解還原反應、人工固氮等知識點是解答 的關鍵,題目難度不大.5 .自來水廠用氯氣給水消毒,對其消毒原理描述正確的是A.利用氯氣的毒性B .利用氯氣與水反應生成的HC1O具有強氧化性C.利用氯氣的漂白性D .利用氯氣與
6、水反應生成的HCl具有強酸性【答案】B【解析】試題分析:氯氣溶于水,和水反應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強氧化性,能殺菌消毒,所以可用于自來水消毒,答案選 Bo考點:考查氯氣消毒原理的判斷點評:該題是基礎性試題的考查,難度不大,該題的關鍵是要記住氯氣的消毒原理,有助 于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推理能力。6 .下表給出了 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的部分信息,請根據這些信息判斷下列說法中 正確的是()兒系XYZW原子半徑(nm)0.1020.1300.0730.071最局止價或最低負價+6+2-2-1 , W無正價A. HWK溶液可以保存在玻璃瓶中B. X的單質與Z的單質反應生成 XZ3C. Z的最高正價為+6D.
7、原子序數(shù) X> Y> W> Z【答案】D【解析】試題分析:X、Y、Z、W四種短周期元素,X有最高正價+6,則X為S元素;Z有最低負價- 2,則Z為O元素;W有最低負價-1 ,沒有正化合價,則 W為F元素;Y有最高價+2,原子 半徑大于S,則Y為Mg A. HF水溶液能與二氧化硅反應,可以腐蝕玻璃,不能保存在玻 璃瓶中,故 A錯誤;B.硫與氧氣反應生成二氧化硫,故 B錯誤;C. Z為O元素,沒有最 高正化合價,故 C錯誤;D.原子序數(shù)X(S) >Y(Mg)>W(F)>Z(O),故D正確,故選 D。 考點:考查了原子結構與元素周期律的相關知識。7 .下圖是部分短
8、周期元素化合價與原子序數(shù)的關系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原子半徑:Z>Y>X8 .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W > RC. WX和水反應形成的化合物是離子化合物D. Y和Z兩者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能相互反應【答案】D試題分析:A.共價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子結構可知,原子半徑:Y>Z> X,錯誤;B.氣態(tài)氫化物的穩(wěn)定性: R > W ,錯誤;C. WX和水反應形成的化合物是共價化合物,錯 誤;D. Y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強堿,而 Z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是兩性氫 氧化物,二者能相互反應,正確。考點:考查元素的原子結構與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性質的關系的知
9、識。8.用如圖裝置進行下列實驗,實驗結果與預測的現(xiàn)象不一致的是:(選項C申的物質中卬的糊廟預測力中的現(xiàn)象旦A淀粉KJ咨涌濃硝酸無明顯變化B酎酎溶液濃鹽酸無明顯變化CAICL溶液槨水由白色沉淀D濕潤紅紙條飽和氯水紅紙條槌色【答案】A 【解析】試題分析:A.濃硝酸具有揮發(fā)性和氧化性,揮發(fā)出的硝酸進入淀粉KI溶液,將I-氧化為12,淀粉遇碘變藍,現(xiàn)象為溶液變藍,A錯誤;B.雖說濃鹽酸具有揮發(fā)性,可以揮發(fā)進入燒杯中,但是酚酬:與酸不變色,所以燒杯中無明顯現(xiàn)象,B正確;C.氨水具有揮發(fā)性,揮發(fā)出的氨分子進入中,與AlCl 3反應生成氫氧化鋁的沉淀,所以中的現(xiàn)象為有白色沉淀產生,C正確;D.飽和氯水揮發(fā)出
10、氯氣,氯氣與濕潤的紅紙條接觸,氯氣與水反 應生成次氯酸,HC1O具有漂白性,可以使紅紙條褪色,D正確,答案選 Ao考點:考查氯水、濃氨水、濃鹽酸、濃硝酸的揮發(fā)性和其他的性質 9.下列離子方程式正確的是 A. NH4HCO溶于過量的 NaOFH§M中:HCO+OH=CO2-+HO B.醋酸溶液與水垢中的 CaCO應:CaC(3+2H+=Ca2+H2O+CO)TC.向明磯010。4)2溶液中逐滴加入 Ba(OH)2溶液至SQ2-恰好完全沉淀:2A13+ + 3SO 42-+ 3Ba 2+ + 60H-= 2Al1(OH)3 J + 3BaSO4 JD.向 NaAlQ溶瓶中通入過量 CO:
11、 AlO 2+CO+2H2O=A1 (OH 3J +HCO【答案】D【解析】略10 .為了除去粗鹽中的Ca2+、M、SO2-及泥沙,可將粗鹽溶于水,然后進行下列五項操作。其中正確的是過濾加過量的NaOH§液加適量鹽酸加過量Na2CO溶液加過量BaCl2溶液A.B .C .D .試題分析:根據溶液中的雜質離子為鈣離子、鎂離子、和硫酸根離子,鎂離子用氫氧根離 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鋼離子沉淀,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過濾要放在所有的沉淀操 作之后,加碳酸鈉要放在加氯化銀之后,可以將過量的鋼離子沉淀最后再用鹽酸處理溶液 中的碳酸根離子和氫氧根離子進行分析。鎂離子用氫氧根離子沉淀,加入過量的氫
12、氧化鈉 可以將鎂離子沉淀,硫酸根離子用鋼離子沉淀,加入過量的氯化鋼可以將硫酸根離子沉 淀,至于先除鎂離子,還是先除硫酸根離子都行,鈣離子用碳酸根離子沉淀,除鈣離子加 入碳酸鈉轉化為沉淀,但是加入的碳酸鈉要放在加入的氯化銀之后,這樣碳酸鈉會除去反 應剩余的氯化銀,離子都沉淀了,再進行過濾,最后再加入鹽酸除去反應剩余的氫氧根離 子和碳酸根離子,最后經蒸發(fā)操作得到較純凈的氯化鈉,所以正確的順序為, 選Co考點:考查物質的提純、除雜。11 .火法煉銅首先要焙燒黃銅礦,其反應為:2CuFeS2+Qf CuS+2FeS+SO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CuFeS僅作還原劑,硫元素被氧化 B .每生成1mol
13、CU2S,有4 mol硫被氧化C. SO是氧化產物,F(xiàn)eS是還原產物D .每轉移1.2 mol電子,有0.2 mol硫被氧化【答案】D 【解析】試題分析:A、Cu元素由+2價降低為+1價,S元素由-2價升高到+4價,CuFeS既是氧化劑 又是還原劑,故 A錯誤;B由方程式可知,每生成1mol Cu 2S,有1mol硫被氧化生成SO,其它物質中的S元素化合價沒有發(fā)生變化,故 B錯誤;C、生成FeS,元素化合價沒有 變化,F(xiàn)eS不是還原產物,也不是氧化產物,故 C錯誤;D元素化合價升高的只有S元素,由-2價升高到+4價,變化6價,則每轉移1.2mol電子,有0.2mol硫被氧化,故D正 確,答案選
14、Do考點:考查氧化還原反應的有關判斷與計算12.同溫同壓下,1體積X2氣體與3體積Y2氣體化合生成2體積氣體化合物,則該化合物 的化學式為A. XY B . XY C . XY D . X2Y3【答案】BVI m二“一再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該氣【解析】試題分析:根據阿伏伽德羅定律,同溫同壓下氣體體化合物化學式為 XY;故B項正確??键c:阿伏伽德羅定律應用。13.下列實驗的現(xiàn)象與對應結論均正確的是選項操作現(xiàn)象結論A將濃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體變黑膨脹濃硫酸有脫水性和強氧化性B將一塊Al箔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Al箔熔融而不滴落Al與氧氣/、反應C將一小塊Na放入硫酸銅溶液中有銅單質析出Na能置換出硫酸銅
15、中的銅D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粉粉末變紅鐵與水在高溫下發(fā)生反應【答案】A【解析】試題分析:A、將濃硫酸滴到蔗糖表面,固體變黑膨脹,說明濃硫酸具有脫水性使蔗糖脫水 生成碳變黑,碳和濃硫酸反應生成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氣體,固體膨脹,表現(xiàn)濃硫酸的強 氧化性,A正確;B、將一塊Al箔在酒精燈火焰上灼燒,現(xiàn)象是 Al箔熔融而不滴落,是因 為鋁與氧氣反應生成了高熔點的氧化鋁,B錯誤;C將Na放入硫酸銅溶液中,鈉會先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鈉和氫氣,氫氧化鈉再和硫酸銅反應生成藍色沉淀,不會有銅生成,C錯誤;D將水蒸氣通過灼熱的鐵粉,反應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鐵固體,說明鐵在高溫下和 水反應,D錯誤。答案選Ao 考點:實驗
16、方案的評價 14.由兩種原子組成的純凈物A. 一定是化合物B.可能是化合物,也可能是單質C. 一定是單質D. 一定是同素異形體【答案】B【解析】如果兩種原子是不同種元素的兩種原子,形成的純凈物就是化合物,如果是同位素,形成的純凈物是單質,故選 B15.燃料電池不是把還原劑、氧化劑全部貯藏在電池內,而是在工作時,不斷從外界輸入,同時將電極反應產物不斷排出電池。下面有 4種燃料電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其中正 極的反應產物為水的是11 / 14魚效電解質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0負蛻 “B,堿性燃料電池負毀電H 4H 電電解庾c.質子交換出料電池電解質D.熔融鹽燃料電池【答案】C【解析】試題分析:A、通空氣
17、以及作正極,電池內部傳遞O2 ,正極反應式: Q+4e=202,故不符合題意;B、通入氧氣的一極作正極,電解質溶液是堿性溶液,電極反應式:Q+2H2O+4e =4OFH ,故不符合題意; C、通入空氣的一極作正極,電解質傳遞4,正極反應式: O+ 4H +4e =2H2O>,故符合題意;D通入氧氣一極作正極,依據電池內部傳遞CQ2 ,正極反應式:Q+2CO+4e=2C02,故不符合題意??键c:考查電池正負極判斷、電極反應式的書寫等知識。16.乙快(C2H)是有機合成工業(yè)的一種原料。工業(yè)上曾用CaC與水反應生成乙快。CaC2中C_與O目互為等電子體,等電子體結構相似,則 1個0目中含有的
18、兀鍵數(shù)目為。(2)將乙快通入Cu(NH3)2Cl溶液生成C&G紅棕色沉淀。Cj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3)乙快與氫氟酸反應可得丙烯睛(H 2C= CH-CN )。丙烯睛分子中碳原子軌道雜化類型是;分子中處于同一直線上的原子數(shù)目最多為 ?!敬鸢浮浚?) 2 (2 分)(2)1s 22s22P63s23P63d10 (2 分)(3)sp 1 雜化、sp2雜化(各 2 分)3 (2 分)【解析】試題分析:(1) C中含有碳碳三鍵,含有 2個兀鍵。由于C與0日互為等電子體,等電子體結構相似,則1個O中含有的兀鍵數(shù)目為2個。(2)根據構造原理可知,C/基態(tài)核外電子排布式為 1s22s22p63s2
19、3p63d10。(3)碳碳雙鍵是平面型結構,碳氮三鍵是直線型結構,則丙烯睛分子中碳原子軌道雜化類型有sp2雜化,也有sp雜化。分子中處于同一直線上的原子數(shù)目最多為3個??键c:考查共價鍵、等電子體、雜化軌道類型以及核外電子排布的有關判斷和應用 點評:該題是中等難度的試題,試題基礎性強,主要是對基礎知識的鞏固和檢驗。該題的 關鍵是明確有關概念的含義、判斷依據,然后結合題意靈活運用即可。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 邏輯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維能力,也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求知欲。17. (1)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NH3和HkS氣體的質量比是 ;同質量的 NH和H2S氣體的體積比是;同質量的 NH3
20、和HbS氣體中所含氫原子個數(shù)比是 ;若兩者所含氫原子個數(shù)相等,它們的物質的量比是 。(2)Na2SQ?10H2O 的摩爾質量是 , 483gNaSO?10H2。中所含 N&SQ?10H2O 的物 質的量是 ,所含Na+的物質的量是 ,所含HkO分子的數(shù)目是 個。【答案】(每空 1 分,共 8 分)(1) 1:2 ; 2:1 ; 3:1 ; 2:3 (2) 322g/mol , 1.5mol ,3 mol , 9.03 X 10 24【解析】試題分析:(1)根據阿伏加德羅定律可知,同溫同壓下,同體積的NH和HkS氣體物質的量相等,則的質量比是 17:34=1:2 ;同質量的 NH和H2S
21、氣體的體積比是 目:習=2:1 ;同質量的NH和H2S氣體中所含氫原子個數(shù)比是忖X3:忖X 2 = 3:1 ;若兩者所含氫原子個數(shù)相等,則根據分子式可知,它們的物質的量比 2:3。(2) Na2SO?10H2。的摩爾質量是(142+180) g/mol = 322g/mol 。 483gNaSO?10HO 中所 含 NS2SQ?10H2O的物質的量是483g + 322g/mol =1.5mol,所含 Na*的物質的量是1.5mol X2 =3.0mol ,所含 HkO分子的數(shù)目是 1.5mol x 10X 6.02 x 1023/mol 9.03 X 1024個??键c:考查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
22、18. (2015秋?湖州期末)為了探究“紅色布條褪色的原因與次氯酸有關而跟氯氣無 關”.某學生設計了如圖裝置進行實驗.請回答:(1)實驗時,將干燥的氯氣從 (填“a"、“b”標號)通入.(2)從集氣瓶A中干燥的紅色布條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3)從集氣瓶B中濕潤的紅色布條的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 .【答案】(1) a; ( 2)干燥的紅色布條不褪色,說明與氯氣無關;(3)濕潤的紅色布條褪色,說明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使紅色布條褪色.【解析】(1)如從b通入,則進入 A的氯氣將不再干燥,則 A中的干燥紅色布條也會褪色,因此實驗時,將干燥的氯氣從a通入,(2)集氣瓶A中干燥的紅色
23、布條不褪色,說明氯氣不具有漂白性,紅色布條褪色的原因與氯氣無關,(3)集氣瓶B中濕潤的紅色布條褪色,說明氯氣與水反應生成次氯酸,次氯酸使紅色布條褪色,次氯酸具有漂白性,【點評】本題考查氯氣的性質,題目難度不大,本題注意氯氣使有色布條褪色的原因是能 生成具有漂白性的 HC1O.19. 配制0.1000mol/L CuSO 4(aq) 100mL基本過程: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并轉移;定容;搖勻。回答下列問題:(1)如用CuSO配制,需 CuSO質量為;如用CuSO-5屋0配制,稱量中若物 品和祛碼的位置放反,實際稱量得到的CuSO-5HO質量為 g (1g以下用游碼);所配制溶液濃度 (填
24、“偏大或偏小或無影響”)。(2)轉移操作中必需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需 ;其中玻璃棒的作 用是;(3)定容必需的儀器為 ?!敬鸢浮?1) 1.6g ; 1.5g ;偏?。?2)容量瓶;引流;(3)膠頭滴管;容量瓶。 【解析】試題分析:(1)配制0.1000mol/L CuSO(aq) 100mL,其中含有溶質的物質的量是 n(CuSQ尸c - V= 0.1000mol/L x 0.1L=0.01mol ,如用 CuSO 配制,需 CuSO 質量為 m(CuSO)= 0.01mol x 160g/mol=1.6g ;如用 CuSO 5H2O 配制,需要稱量 CuSO 5屋。的質 量是
25、m(CuSO- 5H2O)= 0.01mol x 250g/mol=2.5g ,若物品和祛碼的位置放反,祛碼的質量 是2.0g ,游碼的質量是 0.5g ,所以實際稱量得到的CuSO 5H2O質量為2.0g-0.5g=1.5g ;由于溶質的物質的量減小,溶液的體積不變,所以所配制溶液濃度偏??;(2)轉移操作中必需的玻璃儀器除燒杯、玻璃棒外,還必需100mL容量瓶;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3)定容必需的儀器為膠頭滴管;容量瓶。考點:考查物質的量濃度的溶液的配制的有關知識。NaHSO實驗裝置如右圖所示:20. ( 16分)實驗室用濃硫酸與銅的反應制取少量甲 匕 丙 丁(1)實驗中取一定量 Cu片
26、和一定量濃H2SO放在圓底燒瓶中共熱,至反應結束后,發(fā)現(xiàn)燒 瓶中還有少量 Cu剩余,則 HSQ是否有剩余 (填“是”或“否”),原因是(2)裝置乙的作用是。(3)裝置丁的作用是吸收污染空氣的SO氣體,其反應的離子方程 為。(4)若將SO通入氯水中,化學反應方程式為 。(5)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填序號)。a.甲裝置使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玻璃管、長頸漏斗、圓底燒瓶b.當把品紅溶液滴入到錐形瓶中,若品紅不褪色,說明無NaHSO產生c.當把品紅溶液滴入到錐形瓶中,若品紅褪色,說明NaOHB完全車t化為 NaHSOd.若把品紅溶液換成酸性高鎰酸鉀溶液,并滴入到錐形瓶中,不顯紫紅色,說明NaOH已完全
27、轉化為NaHSO(6)現(xiàn)有可供選擇的儀器和試劑:燒杯、試管、玻璃棒、膠頭滴管;2 mol/L 鹽酸、2mol/L硝酸、1 mol/L氯化鋼溶液、l mol/L 氫氧化鋼溶液、品紅溶液、蒸儲水。請設計實驗探究吸收后產物中是否存在NaHSO和N32SO,將實驗操作、預期的實驗現(xiàn)象和結論填在下表中。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步驟1:取少量待測液放入試管中,滴 加過量l mol/L 氯化鋼溶液。靜置一段 時間后,得到濾液 A和固體區(qū)步驟2:往固體B中加入蒸儲水洗滌沉 淀,靜置后棄去上層清液,向固體滴入 2滴品紅,再若品紅褪色(或有氣泡),則 步驟3:若,則;否則?!敬鸢浮浚?)是(1分)隨著反應進行, H
28、SO越來越稀,稀 HSO與Cu不反應(1分)(2)防止丙中液體倒吸入裝置甲中(或安全瓶的作用)(2分)(3) 5SQ+2Mn»+2H2O=5SO2 +2Mr2+4H+ (2 分)(4) SO+Cl2 + 2H2O=HSO+2HCl (2 分)(5) c (2 分) (6) ( 6 分)實驗操作預期現(xiàn)象與結論步驟2:再滴入過量2mol/L鹽酸,振蕩(1分)廣物中存在NaSO (1分)步驟3:取適量濾液 A于試管中(1分),向其中加入過量的1 mol/L氫氧化鋼溶液,(或者滴入2滴品紅,再滴入過量2mol/L鹽酸)振蕩(1分)若出現(xiàn)渾濁(或紅色褪去),則產物中存在 NaHSO (1分)否
29、則/、存在 NaHSO (1分)【解析】試題分析:(1)由于隨著反應的進行,HSO的越來越稀,而稀 HSQ與Cu不反應,所以反應后硫酸一定有剩余。(2)由于反應中產生的 SO易溶于水,則吸收 SQ時必須有防倒吸裝置,因此裝置乙的作 用是防止丙中液體倒吸入裝置甲中(或安全瓶的作用)。(3) SO具有還原性,能被酸性高鎰酸鉀溶液氧化,則裝置丁中反應的離子方程為5SQ +2MnOT+ 2H2O=5SO2 +2M吊+4H+。(4)氯氣具有氧化性,能氧化 SO,則將 SQ通入氯水中反應方程式為SO+ Cl2 +2H2O=HSQ+2HCl。(5) a.甲裝置使用的玻璃儀器有:酒精燈、玻璃管、分液漏斗、圓底
30、燒瓶,a錯誤;b.當把品紅溶液滴入到錐形瓶中,若品紅不褪色,只能說明SO被氫氧化鈉完全吸收,當不能說明無 NaHSO產生,b錯誤;c.當把品紅溶液滴入到錐形瓶中,若品紅褪色,說明 SO過量,因此 NaOH已完全車?;癁?NaHSO c正確;d.若把品紅溶液換成酸性高鎰酸鉀溶 液,并滴入到錐形瓶中,不顯紫紅色,不能說明NaOHB完全車?;癁镹aHSO,因為亞硫酸鈉也能還原酸性高鎰酸鉀溶液,d錯誤,答案選c。(6)亞硫酸鈉和亞硫酸氫鈉均能與鹽酸反應產生SO氣體,但亞硫酸鈉能與氯化鋼反應產生亞硫酸鋼沉淀,亞硫酸氫鈉能與氫氧化鋼反應產生亞硫酸鋼沉淀,而亞硫酸鋼能溶于鹽酸中,據此可以檢驗,即實驗操作預期
31、現(xiàn)象與結論步驟2:再滴入過量2mol/L鹽酸,振蕩(1分)產物中存在NaSO (1分)步驟3:取適量濾液 A于試管中(1分),向其中加入過量的1 mol/L氫氧化鋼溶液,(或者滴入2滴品紅,再滴入過量2mol/L鹽酸)振蕩(1分)若出現(xiàn)渾濁(或紅色褪去),則產物中存在 NaHSO (1分)否則/、存在 NaHSO (1分)考點:考查銅與濃硫酸反應實驗設計與探究21.向銅片中加某濃度的硫酸120 mL,在加熱條件下反應,待銅片全部溶解后,將其溶液稀釋到500 mL,再加入足量鋅粉,使之充分反應收集到標準狀況下氣體2.24 L,過濾殘留固體,干燥后稱量,質量減輕了7.5 g ,求原硫酸的物質的量濃
32、度?!敬鸢浮?7.5 mol - L -1【解析】Zn + H 2s0(?。?ZnSQ+Hd0.1 mol 0.1 mol 0.1 molZn 與CuSO反應固體質量減輕:7.5 g- 0.1 mol x 65 g - mol -1=1.0 gZn+CuSO 4=ZnSO+Cu A m(固) 65 g 1 mol 64 g 1.0 gCu+2H 2SO(濃)X CuSO+SOT +2H2O2 mol 1 molc(H 2sO)=I-Io22. ( 14分)由FezQ、Fe、CuO C、Al中的幾種物質組成的混合粉末,取樣品進行下列 實驗(部分產物略去):溶液X過量F電粉其一為紅色)過量某濃酸(
33、1)取少量溶液 X,加入過量的 NaOHB液,有沉淀生成。取上層清液,通入CO,無明顯變化,說明樣品中不含有的物質是(填寫化學式) 。(2) Z為一種或兩種氣體:若試劑a為飽和NaHCO溶液,且Z只為一種氣體。則反應 I中能同時生成兩種氣 體的化學方程式是 。寫出氣體Z的電子式 。若試劑a為適量水,且Z為兩種氣體的混合物,則 Z中兩種氣體的化學式是 。(3)向Y中通入過量氯氣,并不斷攪拌,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陽離子是 。(4)取Y中的溶液,調pH約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bQ,溶液呈呈藍色并有紅褐色沉淀生成。當消耗2 mol I 一時,共轉3 mol電子,該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5)另取原樣品
34、,加入足量稀硫酸充分反應。若溶液中一定不會產生Y中的紅色固體,則原樣品中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質組合是(各組合中的物質用化學式表示)?!敬鸢浮浚?4分)(1)樣品中不含有的物質是(填寫化學式)Al_ ( 2 分) 。(2) 化學方程式是 C + 2H 2SO (濃)= CQ T + 2SO2 T + 2H2O (2 分)。寫出氣體Z的電子式士'T。Z中兩種氣體的化學式是NO和CO (2分) 。(3)溶液中的陽離子是 Fe 3+、Cu2+、H(2分)。(4) 離子方程式是 2Fe2+ + 4I+ 3H 2Q = 2I 2 + 2Fe(OH)3(2 分)。(5)所有可能存在的物質組合是(各組合中
35、的物質用化學式表示)CuO和C或者FeO、CuO和 C (2 分)?!窘馕觥吭囶}分析:(1)無論加什么濃酸(硫酸和硝酸),溶液X中都可能含有Fe3+、Cu2+、Al3+三種金屬陽離子.向溶液 X中加入過量的 NaOH溶液,可轉化為 Fe (OH 3和Cu (OH 2沉淀 析出,如果有 Al3+,則可車?;癁?ALO-離子,如果上層清液,通入 CO后,會發(fā)生反應 AlO2- +CO+2H2O=Al (OH 3J+HCO,產生白色沉淀 Al (OH 3,因為上層清液通入 CO,無明顯變 化,所以,可以肯定溶液 X中沒有AlOZ,樣品中沒有 Alo(2)若Z只為一種氣體,試劑 a為飽和NaHCO#液
36、,則z為CO, NO與與CO的混合氣 體通入NaHCO#液彳#到NO和CO,不符合Z只為一種氣體,SO與CO的混合氣體與 NaHCO 溶液生成CO,則濃酸為濃硫酸,反應 I中能同時生成兩種氣體的化學方程式是C + 2H2SQ11I a0 c 0(濃)二=CO2 T + 2SO2 T + 2H 2。; Z 為 CO,電子式為:, 。若Z為兩種氣體的混合物,試劑 a為適量水,則濃酸為濃硝酸,則其中一種為NO,氣體Z為NO CO化合物。(3)向溶液X中加過量Fe粉,得Y溶液和兩種固體,且一種固體為紅色(Cu),另一種就是過量的 Fe粉,這個過程發(fā)生了置換反應:Cu2+Fe=Cu+Fe+,向Y溶液中通
37、入過量氯氣,并不斷攪拌,會發(fā)生如下反應:Cl 2+2Fe2+=2Cl-+2Fe3+ , 2Fe3+Cu=2F4+Cu2+ , Cl2+HO=HCl+HClQ充分反應后,溶液中的陽離子是:Cu2+、Fe3+、H (特別注意沒有了Fe2+)。(4)取Y中的溶液,調pH約為7,加入淀粉KI溶液和H2Q,溶液呈藍色并有紅褐色沉淀 生成。I-、Fe2+共同還原H2Q.當消耗2 mol I -時,共轉移3 mol電子,轉移3 mol電子其 中2 mol來自I-,另外1 mol電子來自Fe2+.即氧化的與Fe2+之比是2: 1,需要HQ再 提供 3mol 電子.這反應方程式:2Fe2+3H2Q+4I =2F
38、e (OH 3J +2I 2。(5)根據前面分析可知,樣品中一定沒有 Al, 一定有 CuO和C,不能確定是否有Fe和FeO,加入足量稀硫酸后一定不產生Cu,那么排除Fe,符合整個設問的組合只有兩種為:CuO C; CuO C Fe2Oo考點:本題考查物質的推斷、電子式及離子方程式的書寫、23. A B、C、D是四中短周期元素,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且只有 C為金屬元素,A C位于 同一主族,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次外層的 3倍,B、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與 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請回答下列問題:(1) D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寫出實驗室制取 D單質的化學方程式(2) A、R C形成的化合物所含化
39、學鍵類型 。(3)用電子式表示 C、D構成化合物形成過程 (4)由元素B和D形成的單質或化合物能用于自來水消毒的是 、?!敬鸢浮?1)第三周期第VHA族 (1分,有錯.不給分)MnO+4HCl(濃)MnCl2+2H2O+C12 T(2)離子鍵、共價鍵 (1分,只答出一種不給分)(3)(4) Q、C12、C1O2中兩種即給分?!窘馕觥吭囶}分析:短周期元素A、B、C、D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3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個,則次外層為 K層,則B為O元素;B、C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之和與D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B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 6, D為短周期元素,如果 D是C1元素,則C是Na元素,A、C是同一主族,則 A是H元素;如果 D是Ar元素,則C是Mg原 子,A、C是同一主族,A為Be元素,不符合只有 C是金屬元素條件,故舍去;所以A、B C、D分別是 H Q Na、Cl元素。(1) D是Cl元素。主族元素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等于 其周期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社團內部溝通與協(xié)作的技巧
- 2025年蘇州工業(yè)園區(qū)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高職單招英語2016-2024歷年頻考點試題含答案解析
- 智慧城市建設中勘測項目的安全設計與技術創(chuàng)新
- 社會變遷與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新挑戰(zhàn)
- 職場安全文化與道德倫理教育同步推進
- 山岳旅游項目的策劃與市場營銷
- 2025年湖南生物機電職業(yè)技術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常考版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面向未來的人才培養(yǎng)計劃從創(chuàng)新教育出發(fā)的探索與實踐
- 2025年海南政法職業(yè)學院高職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近5年??及鎱⒖碱}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男風衣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三年級上冊豎式計算練習300題及答案
- 點亮生命-大學生職業(yè)生涯發(fā)展與就業(yè)指導全套教學課件
- 旅居管家策劃方案
- 車間消防安全知識培訓課件
- 華為經營管理-華為的研發(fā)管理(6版)
- 鋰離子電池生產工藝流程圖
- 平衡計分卡-化戰(zhàn)略為行動
- 幼兒園小班下學期期末家長會PPT模板
- 礦山安全培訓課件-地下礦山開采安全技術
- GB/T 6417.1-2005金屬熔化焊接頭缺欠分類及說明
- 《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第三版)》第七章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guī)則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