砌體施工工藝標準_第1頁
砌體施工工藝標準_第2頁
砌體施工工藝標準_第3頁
砌體施工工藝標準_第4頁
砌體施工工藝標準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砌體工程工藝標準多孔磚墻砌筑工藝1、一般規(guī)定:1.1 有凍脹環(huán)境和條件的地區(qū),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不宜采用多孔磚。1.2 代號 m的多孔磚的砌筑形式只有全順,其抓孔平行于墻面, 上下皮豎縫相互錯開1/2磚長;代號p的多孔磚有一順一丁及梅花丁兩種砌筑形式,上下皮豎縫相互錯開1/4 磚長。1.3 多孔磚在運輸裝卸過程中,嚴禁傾倒和拋擲。進場后應按強度等級分類堆放整齊,堆置高度不宜超過2m 。2、砌筑要點2.1 砌筑磚砌體時,磚應提前12d 澆水潤濕。2.2 宜采用“三一”砌磚法,當采用鋪漿法砌筑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750mm ;施工期間氣溫超過30時,鋪漿長度不得超過500mm 。2.3

2、砌筑砌體時,多孔磚的孔洞應垂直于受壓面,砌筑前應試擺。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應選用整磚砌筑,半磚或破損的磚應分散使用在受力較小的的磚墻,小于 1/4 磚塊體積的碎磚不能使用。2.4 砌體灰縫應橫平豎直,厚薄均勻; 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厚度厚度宜為10mm ,但不應小于 8mm ,也不應大于12mm 。2.5 砌體水平灰縫砂漿飽滿度不得小于80% 。豎縫砌筑時應刮漿適宜并加漿填灌,嚴禁用水沖漿灌縫。2.6 多孔磚的轉交處應同時砌筑,不能同時砌筑時, 必須留置的臨時間斷處應砌成斜槎。對于代號m的多孔磚, 斜槎長度應不小于斜槎高度;對于代號p的多孔磚, 斜槎長度應不小于斜槎高度2/3 。2.7 門窗洞

3、口的預埋木磚、鐵件等應采用與多孔磚橫截面一致的規(guī)格。2.8 多孔磚墻中不夠整塊多孔磚的部位,應用標準磚補砌,不得用砍過的多孔磚填補。2.9 多孔磚墻每天砌筑高度應不超過1.8m。2.10 不得在下列墻體或部位設置腳手眼:2.10.1過梁上與過梁成60角的三角范圍及過梁凈跨度1/2 的高度范圍內;2.10.2寬度小于1m的窗間墻及獨立柱;2.10.3砌體門窗洞口兩側200mm 和轉角處450mm 范圍內;2.10.4梁或梁墊下及其左右500mm 范圍內;2.10.5設計不允許設置腳手眼的部位。2.11 施工腳手眼補砌時,灰縫應填滿砂漿,不得用干磚填塞。2.12 在墻上留置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

4、接處墻面不應小于500mm ,洞口凈寬度不應超過 1m 。寬度超過300mm 的洞口上部,應設置過梁。2.13 240mm 厚承重墻的每層墻的最上一皮磚,磚砌體的階臺水平面上及挑出層,應整磚丁砌。2.14 拉結筋的設置:當砌體與剪力墻、框架柱及構造柱連結時應按6500設置拉結筋 (末端應設置90 度彎鉤) ,且伸入砌體不得小于1m 。2.14磚砌體施工臨時間斷處補砌時,必須將接槎處表面清理干凈,澆水潤濕,并填實砂漿,保持灰縫平直。2.15 磚過梁底部的模板,應在灰縫砂漿強度不低于設計強度的50% ,方可拆除。3、質量檢查3.1 磚砌體組砌方法應正確,上下錯縫,內外搭砌。3.2 豎向灰縫不得出現(xiàn)

5、透明縫、瞎縫和假縫。清水墻、窗間墻無通縫;混水墻中長度大于或等于300mm 的通縫每間不超過3 處,且不得位于同一面墻體上。其它詳見下表(表-1、表-2 ) :磚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表-1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1 軸 線 位 置 偏 移10 用經(jīng)緯儀和尺檢查,或用其它測量儀器檢查2 垂直度每層5 用 2m托線板檢查全高10m 10 用經(jīng)緯儀、吊線和尺檢查,或用其它測量儀器檢查10m 20 磚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表-2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1 基礎頂面和樓面標高15 用水平儀和尺檢查2 表面平整度混水墻、柱8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3 門窗洞口高、寬(后塞

6、口) 5 用尺檢查4 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 以底層窗口為準, 用經(jīng)緯儀或吊線和尺檢查5 水平灰縫平直度混水墻10 拉 10m線和尺檢查所有抽查數(shù)量按gb50203 2002 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砌體的砌筑工藝1、 材料要求1.1 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出廠必須有質量保證書和準用證,并有強度等級和生產(chǎn)企業(yè)代號的標志。1.2產(chǎn)品質量必須符合國家標準輕集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塊(gb15229-1994)一等品的技術要求。1.3 小型砌塊應包裝出廠,運輸過程中應有可靠的防雨措施。進場后嚴禁傾倒和拋擲。并應按強度等級、規(guī)格分類堆放整齊,堆置高度不宜超過2m 。并掛上標識牌,底部要有防潮措施;上

7、面要有防雨淋措施。1.4 砌塊應保證有28 天以上的齡期,并應清除表面污物和芯柱用的小砌塊孔洞底部毛邊,剔除外觀質量不合格的小砌塊。2、一般規(guī)定2.1 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的主規(guī)格多為390 190 190 ,常用全順砌筑形式,墻厚等于砌塊的寬度。上下皮豎向灰縫相互錯開1/2 砌塊長,并不小于90 ,如不能保證時,應子水平灰縫中設置2 根直徑 6 的拉結筋或直徑4 的鋼筋網(wǎng)片(如下圖)26或4鋼筋網(wǎng)片90700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墻2.2 用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砌筑墻體時,墻底部應砌標準磚、或實心混凝土磚、或現(xiàn)澆混凝土坎臺等,其高度不宜小于200mm 。2.3 衛(wèi)生間和有防水要求的地面,墻底部

8、應設置高度為200mm 現(xiàn)澆混凝土梁。2.4 底層室內地面以下或防潮層以下的砌體,應采用強度不低于c20 的混凝土灌實小砌塊的孔洞。2.5 頂層所有墻體及其樓層外墻每個孔洞,內墻門窗洞口兩側各一孔、與混凝土柱 (墻)相連小砌塊的第一孔必須用c10 輕集料混凝土(粗骨料粒徑為515mm ,坍落度不應低于200mm )灌實。3、砌筑要點3.1 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宜提前兩天以上適當澆水濕潤。嚴禁雨天施工,砌塊表面有浮水亦不得進行砌筑。3.2 砌筑前應根據(jù)砌塊的皮數(shù)制作皮數(shù)桿,并在墻體轉角處及交接處豎立,皮數(shù)桿間距不得超過15m 。3.3 砌筑時,必須遵守“反砌”原則,即使砌塊的底面向上砌筑。上下皮

9、應對孔錯縫搭砌。3.4 水平灰縫應平直,砂漿飽滿,按其凈面積計算的砂漿飽滿度不宜低于90% 。豎向灰縫應采用加漿的方法,使砂漿飽滿,嚴禁用水沖漿灌縫,不得出現(xiàn)瞎縫、透明縫,砂漿飽滿度不應低于80% 。3.5 水平灰縫和豎向灰縫厚度厚度應為8mm 12mm 。3.6 需要移動已砌好的砌塊或對被撞動的砌塊進行修整時,應清除原有砂漿后,再重新鋪漿砌筑。3.7 墻體轉角處和縱橫墻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并相互交錯搭接。如不能同時砌筑時,臨時間斷處應設在門窗洞口邊并砌成斜槎,斜槎的長度不應小于其高度。3.8 每天砌筑高度不得超過1.8m。3.9 砌筑時,墻面必須用原漿作隨砌隨勾縫處理,缺灰處應補漿壓平、壓實,并

10、作成凹縫,凹進墻面2mm 。3.10 當砌體與剪力墻、柱連接處200mm寬的范圍內,應采用實心混凝土砌塊砌筑,并與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咬合。柱內應設26400拉結筋(末端應設置90 度彎鉤),且伸入砌體不得小于1m ,并置于輕集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座漿面的灰縫內。頂部兩層的填充墻體應沿墻高每400mm處 (其余各層沿墻高每800mm 處) ,在水平灰縫內設置通長26 帶肋鋼筋點焊網(wǎng)片, 橫向短筋為 4200 。3.11 當砌至接近梁、板底時,應留一定空隙,待墻砌筑完并應至少間隔7 天后,再將其補砌擠緊。(采用側磚、 立磚或砌塊斜砌擠緊,其傾斜度宜為60 度左右, 砌筑砂漿應飽滿)但房屋頂層的內隔墻

11、頂應離該處屋面板板底15mm ,縫內用1:3 石灰砂漿或彈性膩子嵌塞。3.12輕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塊不應與其它塊材混砌,但對于因構造需要的墻底部、墻頂部、局部門窗洞口處,可采用與小砌塊材料強度同等級的預制混凝土塊鑲嵌。3.13對設計規(guī)定的洞口管道,溝槽和預埋件,應在砌筑墻體時預留和預埋,不得隨意打鑿已砌好的墻體。3.14 墻體中臨時施工洞口,其側邊離交接處的墻面不應小于600mm , 并在頂部設置過梁。封砌前,應將殘留的混凝土、砂漿等殘渣清理干凈,經(jīng)驗收合格后方可砌筑。封砌臨時洞口的砂漿強度等級宜提高一級。3.15 挑梁支撐處的內外墻交接部位的小砌塊孔洞必須預先填實c20 混凝土。填實的孔洞數(shù)量

12、和范圍按設計規(guī)定。3.16 過梁、窗臺梁兩端伸入墻內長度必須滿足200mm及其倍數(shù)的要求。對于預制窗臺梁,在靠近門洞邊的支撐長度上應預留孔洞。洞口尺寸同小砌塊的孔洞,保證門窗洞兩側的芯柱豎向貫通。3.18 小砌塊和砌筑砂漿的強度等級:內墻不得低于mu5.0和 m5.0; 外墻不得低于mu7.5和 m7.5;頂部兩層填充墻不得低于mu7.5和.m7.5 。3.19頂層和底層的外窗臺下,應設置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通長窗臺梁。窗臺梁的高度宜為砌塊高度的模數(shù)。縱筋不應小于410,箍筋不應小于6200 。窗臺梁標高處鋼筋混凝土墻、柱,應預留與窗臺梁縱筋同直徑預留鋼筋連接,連接方式可采用搭接或焊接。3.20 填

13、充墻高度4m時,應在墻高的中部設置通長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墻梁。墻梁高度宜為砌塊高度的模數(shù),配筋不應小于410,箍筋不應小于6200 ,并和鋼筋混凝土墻柱同直徑預留鋼筋連接,連接方式可采用搭接或焊接。3.21 填充墻墻長4m時,應設置構造柱, 當窗間墻長度小于1.0m 或懸臂墻時, 均應采取整體性加強措施。3.22 構造柱的截面不應小于190 190 ,縱筋不應小于412,箍筋不應小于6200 ,混凝土強度不應小于c20。3.23 構造柱上下端應與各樓層梁板或基礎整體連接。3.24帶構造柱的填充墻應采取先砌墻后澆注的施工順序,并設置馬牙槎,沿墻高每400mm 設 2 6 拉結筋,每邊伸入墻內不宜小于

14、1m 。4、質量檢查4.1 錯縫搭接,豎向通縫不應大于2 皮。4.2 輕骨料混凝土空心砌塊墻的允許偏差砌體的位置及垂直度允許偏差表-1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1 軸 線 位 置 偏 移10 用尺檢查2 垂直度3m 5 用 2m托線板或吊線和尺檢查3m 10 砌體一般尺寸允許偏差表-2 項次項目允許偏差( mm )檢驗方法2 表面平整度8 用 2m靠尺和楔形塞尺檢查3 門窗洞口高、寬(后塞口)5 用尺檢查4 外墻上下窗口偏移20 以底層窗口為準,用經(jīng)緯儀或吊線和尺檢查5 水平灰縫平直度混水墻10 拉 10m線和尺檢查所有抽查數(shù)量按gb50203 2002 有關規(guī)定執(zhí)行。5. 結構與填充墻連接大樣圖實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