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語文集體備課導學案Word版_第1頁
高一語文集體備課導學案Word版_第2頁
高一語文集體備課導學案Word版_第3頁
高一語文集體備課導學案Word版_第4頁
高一語文集體備課導學案Word版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高一語文集體備課導學案 序號: 2009 年 5 月 9日級部主任:鞠治河教研組長:賀桂貞主備人:孫洪慶課題虞美人教學目標1、了解李煜的生平及其創(chuàng)作的大體情況,作品風格。2、鑒賞這首詞的思想內(nèi)容及表現(xiàn)手法。重點鑒賞這首詩的思想內(nèi)容。難點理解詞的表現(xiàn)手法。 預 習 案1.詞的知識:詞:古代的一種詩歌形式,起于五代與唐,流行于宋的一種文學體裁。原是配樂歌唱的一種詩體,句的長短隨歌調而改變, 因此又叫長短句。有小令和慢詞兩種,一般分上下兩闋文體名,詩歌的一種一種韻文形式,由五言詩、七言詩或民間歌謠發(fā)展而成.詞最初稱為“曲詞”或“曲子詞”,是配音樂的。從配音樂這一點上說,它和樂府是同一類的文學體裁,

2、也同樣是來自民間文學。后來詞也跟樂府一樣,逐漸跟音樂分離了,成為詩的別體,所以有人把詞稱為“詩余”。文人的詞深受律詩的影響,所以詞中的律句特別多。詞是長短句,但是全篇的字數(shù)是有一定的。每句的平仄也是有一定的。詞的種類:詞大致可分為三類:小令;中調;長調。有人認為:五十八字以內(nèi)為小令,五十九至九十字為中調,九十一字以外為長調。敦煌曲子詞中,已經(jīng)有一些中調和長調。宋初柳永寫了一些長調。蘇軾、秦觀、黃庭堅等人繼起,長調就盛行起來了。長調的特點,除了字數(shù)較多以外,就是一般用韻較疏。一詞 牌:詞牌,就是詞的格式的名稱。關于詞牌的來源,大約有下面的三種情況:本來是樂曲的名稱。例如菩薩蠻,據(jù)說是由于唐代大中

3、初年,女蠻國進貢,她們梳著高髻,戴著金冠,滿身瓔珞(瓔珞是身上佩掛的珠寶),象菩薩。當時教坊因此譜成菩薩蠻曲。據(jù)說唐宜宗愛唱菩薩蠻詞,可見是當時風行一時的曲子。西江月、風入松、蝶戀花等,都是屬于這一類的。這些都是來自民間的曲調。摘取一首詞中的幾個字作為詞牌。例如憶秦娥,因為依照這個格式寫出的最初一首詞開頭兩句是“簫聲咽,秦娥夢斷秦樓月”,所以詞牌就叫憶秦娥,又叫秦樓月。憶江南本名望江南,又名謝秋娘但因白居易有一首詠“江南好”的詞,最后一句是“能不憶江南”,所以詞牌又叫憶江南。如夢令原名憶仙姿,改名如夢令,這是因為后唐莊宗所寫的憶仙姿中有“如夢,如夢,殘月落花煙重”等句。念奴嬌又叫大江東去,這是

4、由于蘇軾有一首念奴嬌,第一句是“大江東去”。又叫酹江月,因為蘇軾這首詞最后三個字是“酹江月”。本來就是詞的題目。踏歌詞詠的是舞蹈,舞馬詞詠的是舞馬,欸乃曲詠的是泛舟,漁歌子詠的是打魚,浪淘沙詠的是浪淘沙,拋球樂詠的是拋繡球,更漏子詠的是夜。這種情況是最普遍的。凡是詞牌下面注明“本意”的,就是說,詞牌同時也是詞題,不另有題目了。但是,絕大多數(shù)的詞都不是用“本意”的,因此,詞牌之外還有詞題。一般是在詞牌下面用較小的字注出詞題。在這種情況下,詞題和詞牌不發(fā)生任何關系。一首浪淘沙可以完全不講到浪,也不講到沙;一首憶江南也可以完全不講到江南。這樣,詞牌只不過是詞譜的何罷了。 1)整理簡介(見導學練)李煜

5、才華橫溢,工書善畫,能詩擅詞,通音曉律,是被后人千古傳誦的一代詞人;本無心爭權奪利,一心向往歸隱生活的李煜能登上王位完全是個意外,無奈命運弄人,也是刻于歷史卷宗上的亡國之君。功過事非,已成歷史之軌跡 他嗣位的時候,南唐已奉宋正朔,多次入宋朝進貢,茍安于江南一隅。宋開寶七年(974年),宋太祖屢次遣人詔其北上,均辭不去。同年十月,宋兵南下攻金陵。明年十一月城破,后主肉袒出降,被俘到汴京,封違命侯。太宗即位,進封隴西郡公。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是他四十二歲生日,據(jù)宋人王至默記,蓋為宋太宗賜牽機藥所毒斃。追封吳王,葬洛陽邙山。他精于書畫,諳于音律,工于詩文,詞尤為五代之冠。前期詞多寫宮廷享樂荒

6、廢的生活,風格柔靡,但是這并不是他向往的生活,多為空虛無奈;后期詞反映亡國之痛,題材擴大,意境深遠,感情真摯,語言清新,極富藝術感染力。后人將他與李璟的作品合輯為南唐二主詞。后主前期詞作風格綺麗柔靡,還不脫“花間”習氣。國亡后在“日夕只以眼淚洗面”的軟禁生涯中,以一首首泣盡以血的絕唱,使亡國之君成為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正是“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句始工”。這些后期詞作,凄涼悲壯,意境深遠,已為蘇辛所謂的“豪放”派打下了伏筆,為詞史上承前啟后的大宗師,如王國維人間詞話所言:“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敝劣谄湔Z句的清麗,音韻的和諧,更是空前絕后的了。后主本有集,已失

7、傳?,F(xiàn)存詞四十六首,其中幾首前期作品或為他人所作,可以確定者僅三十八首。2)詞曲補充 【長相思】 李煜 一重山,兩重山,山遠天高煙水寒,相思楓葉丹。菊花開,菊花殘,塞雁高飛人未還,一簾風月閑?!纠颂陨场?李煜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 羅衾不耐五更寒。 夢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 別時容易見時難。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2.整體感知:上片寫_詩人在秋月之夜登樓遠望,引起對故國的懷念_下片寫_抒發(fā)整理懷念故國的悲哀之情_3.注音 雕欄玉砌( ) 直欄橫檻( ) 虞( )美人 李煜( ) 4.背誦全詞導 學 案:1、讀懂詩歌:學生根據(jù)課下注釋理解并初步鑒賞。 思考:本詩寫了

8、什么思想內(nèi)容?用什么表達技巧?2、名家鑒賞 作為一個“好聲色,不恤政事”的國君,李煜是失敗的;但正是亡國成就了他千古詞壇的“南面王”(清沈雄古今詞話語)地位。正所謂“國家不幸詩家幸,話到滄桑語始工”。虞美人就是千古傳誦不衰的著名詩篇。 這首詞刻畫了強烈的故國之思,取得了驚天地泣鬼神的藝術效果。“春花秋月”這些最容易勾起人們美好聯(lián)想的事物卻使李煜倍添煩惱,他劈頭怨問蒼天:年年春花開,歲歲秋月圓,什么時候才能了結呢?一語讀來,令人不勝好奇。但只要我們設身處地去想象詞人的處境,就不難理解了:一個處于刀俎之上的亡國之君,這些美好的事物只會讓他觸景傷情,勾起對往昔美好生活的無限追思,今昔對比,徒生傷感。

9、問天天不語,轉而自問,“往事知多少?!薄巴隆碑斨竿魹槿司龝r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為虛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來,為什么人生的春天卻一去不復返呢?“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薄皷|風”帶來春的訊息,卻引起詞人“不堪回首”的嗟嘆,“亡國之音哀以思”,大抵只能如此吧。讓我們來想象:夜闌人靜,明月曉風,幽囚在小樓中的不眠之人,不由憑欄遠望,對著故國家園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頭,又有誰能忍受這其中的況味?一“又”字包含了多少無奈、哀痛的感情!東風又入,可見春花秋月沒有了結,還要繼續(xù);而自己仍須茍延殘喘,歷盡苦痛折磨?!肮蕠豢盎厥自旅髦小笔恰霸旅髦胁豢盎厥坠蕠钡牡寡b?!安?/p>

10、堪回首”,但畢竟回首了?;厥滋帯暗駲谟衿鰬q在,只是朱顏改”。想象中,故國的江山、舊日的宮殿都還在吧,只是物是人非,江山易主;懷想時,多少悲恨在其中。“只是”二字以嘆惋的口氣,傳達出無限悵恨之感。 以上六句在結構上是頗具匠心的。幾度運用兩相對比和隔句呼應,反復強調自然界的輪回更替和人生的短暫易逝,富有哲理意味,感慨深沉。一二兩句春花秋月的無休無止和人間事的一去難返對比;三四兩句“又東風”和“故國不堪回首”對比;五六兩句“應猶在”和“改”對比。“又東風”、“應猶在”又呼應“何時了”;“不堪回首”、“朱顏改”又呼應“往事”。如此對比和回環(huán),形象逼真地傳達出詞人心靈上的波濤起伏和憂思難平。 最后,詞

11、人的滿腔幽憤再難控制,匯成了曠世名句“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以水喻愁,可謂“前有古人,后有來者”。劉禹錫竹枝詞“水流無限似儂愁”,秦觀江城子·西城楊柳弄春柔“便作春江都是淚,流不盡,許多愁”。這些詩句或失之于輕描淡寫,或失之于直露,都沒有“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來得打動人心,所謂“真?zhèn)娜苏Z”也。把愁思比作“一江春水”就使抽象的情感顯得形象可感。愁思如春水漲溢恣肆,奔放傾瀉;又如春水不舍晝夜,無盡東流。形式上,九個字平仄交替,讀來亦如滿江春水起伏連綿,把感情在升騰流動中的深度和力度全表達出來了。以這樣聲情并茂的詞句作結,大大增強了作品的感染力,合上書頁,讀者似也被這無盡

12、的哀思所淹沒了。 全詞抒寫亡國之痛,意境深遠,感情真摯,結構精妙,語言清新;詞雖短小,余味無窮。難怪王國維有如是評價:“唐五代之詞,有句而無篇。南宋名家之詞,有篇而無句。有篇有句,唯李后主降宋后之作,及永叔、子瞻、少游、美成、稼軒數(shù)人而已?!保ㄈ碎g詞話) (蔣雅云) 3、討論交流:問題一:“春花秋月”本是美好的事物,整理為什么希望它結束?答案:名雖王侯,實為亡國奴、階下囚。在對生命已經(jīng)絕望之時,“春花秋月”是對他的一種諷刺,讓他覺得厭煩,所以,“問”在情理之中。問題二:前人評價李煜的虞美人時曾說“月”是整首詩詞的關鍵,為什么這么說?請簡要分析。答案:詞中“春花秋月”為眼前景,由此轉入對“小樓昨

13、夜”的回憶;“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詞人登高遙望,月還是那輪月,故國卻如夢。這樣自然過渡到詞的下闋,抒寫亡國之痛?!霸隆睘橐l(fā)情思之物,又是貫穿整首詞的線索,所以是整首詞的關鍵。 檢 測 案 、 望江南 李煜 多少恨, 昨夜夢魂中。 還似舊時游上苑, 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這是李煜亡國后入宋后寫的詞。有人說這是一首極盡繁華之作;有人說這是一段凄涼無限之吟唱。你讀出了什么呢?請從藝術手法運用的角度談談你對這首詞的看法。答:從表面看(特別后三句),這首詞寫的是對往昔繁華的眷戀,但實際是表達夢醒后其處境無限凄涼。整理通篇不對當前處境作正面描寫,而是通過這場繁華生活的夢境進行有力的反襯。夢境越是繁

14、華熱鬧,夢醒后的悲哀便越是濃重:對舊日繁華的眷戀越深,今日處境越凄涼。評析這首記夢小詞,是李煜降宋被囚后的作品。抒寫了夢中重溫舊時游娛生活的歡樂和夢醒之后的悲恨。以夢中的樂景抒寫現(xiàn)實生活中的哀情。“車如流水馬如龍,花月正春風?!庇螛窌r環(huán)境的優(yōu)美,景色的綺麗,傾注了詩人對往昔生活的無限深情。這首小詞, “深哀淺貌,短語長情”,在藝術上達到高峰。“以夢寫醒”、“以樂寫愁”、“以少 勝多”的高妙手法,使這首小詞獲得耐人尋味的藝術生命。破陣子李煜四十年來家國, 三千里地山河。 鳳閣龍樓連霄漢, 玉樹瓊枝作煙蘿。 幾曾識干戈? 一旦歸為臣虜, 沈腰潘鬢消磨。 最是倉皇辭廟日, 教坊猶奏別離歌。 垂淚對宮娥。1、 詞中那兩句最能表現(xiàn)整理被俘的含悲飲恨生活?2、 上闋最后一句“幾曾識干戈?”在整首詞中起什么作用?賞析結構上前四句極力鋪陳故國河山、宮殿樓閣的壯麗輝煌,至歇陡轉,結構的裂變反映出詞人命運的劇烈變化,文情相得益彰。下片轉寫歸為臣虜之后的處境。他不便直說生活的困窘、心情的惡劣,只以外貌的變化來含蓄表現(xiàn)。據(jù)宋史 · 南唐世家記載,李煜被俘入宋后曾向宋太宗訴說生活貧困,太宗知道后增加了他的月俸??梢姰敃r李煜被俘后不僅行動上受監(jiān)視,精神折磨,物質生活也不寬裕。發(fā)白腰瘦,既是精神的折磨所致,也未嘗不是物質生活的匱乏導致“營養(yǎng)不良”。最后三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