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科版中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_第1頁
蘇科版中考物理實驗專題復習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4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初中物理實驗歸類復習第一部分理論基礎一、測量的理論(一)測量本質(zhì)測量就是一種比較。為了科學地進行比較,需要有一個公認的標準量作為比較的依 據(jù),這個標準量就叫做?。為了便于交流,人們制定了一套國際通用的單位體系一一“國際單位制”,簡稱“SI”。請?zhí)顚懺趪H單位制中以下各物理量的主單位:力學電學執(zhí) 學波動與聲功和能長度電流溫度頻率功、能時間電壓周期功率質(zhì)量電阻振幅密度波長速度響度力壓強(二)誤差理論1誤差與錯誤測得值 與 真實值 之間的差異叫做誤差。任何測量都會有誤差,誤差是 _ (能/不能)絕對避免的;而錯誤是 可以而且應該避免 的。2、影響誤差的因素(1) 測量的工具。測量所用的工具越精密,誤

2、差就越陷越深 _。(2) 測量的方法。(3) 估讀。測量總要估讀,因而測量總要產(chǎn)生誤差。3、減小誤差的方法(1)選用更精密的測量工具、設計更科學的測量方法,可以減小誤差。(2)多次測量,取 _ ,是減小誤差的重要方法。注:1) “多次測量”,通常要有三次;2)取平均值時,平均值的數(shù)位必須與測量值的數(shù)位一致。二、科學探究科學探究一般要經(jīng)歷以下七個步驟:1、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2、做出猜想與假設;3、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4、通過觀察、實 驗等途徑來收集證據(jù);5、評價證據(jù)是否支持猜想與假設;6、得出結論或提出新的問題;7、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交流與合作也是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一) 發(fā)現(xiàn)并提出問題是科學探究

3、的起始步驟, 在學習和科研中有重要的意義。在試題中,通常會有兩種情況出現(xiàn)。一是通過描述相關情境, 直接提出相關問題。 這是一問題就是我們下面解題時要圍繞 的核心,所以要高度重視這一問題,不能偏題。二是要人們根據(jù)試題描述的情境,提出一個問題。我們應根據(jù)試題描述的情境, 合理地提出問題,不可隨意發(fā)散。這種情況在日常教學中遇到的較多,考試時則較少出現(xiàn)。(二) 做出猜想與假設由于“猜想與假設”的發(fā)散性,故在考試中較少出現(xiàn)。我們強調(diào)的是“猜想與假設”必 須是在試題情境的基礎上合理作出,反對隨意猜想。(三)制定計劃與設計實驗這是考查的重點。主要考點有:1、實驗原理的確定。許多實驗探究,特別是測量某個物理量

4、(如密度、機械效率、電阻等)的實驗,都有一 個實驗原理的問題, 就量你根據(jù)什么道理來測量這個物理量的。 這個原理, 也就決定了你實 驗的總的方向或框架。2、控制變量法的運用控制變量法是科學探究的重要方法。 只要被研究的量與多個因素有關, 通常就要運用控 制變量法: 控制其他的量不變, 僅使一個量發(fā)生改變, 記錄因變量相應的數(shù)值; 經(jīng)過多次 (至 少三次)實驗,尋找規(guī)律。如此逐一研究,最后再總結規(guī)律。故有幾個自變量,就至少要分 成幾個實驗部分。2、物理量的顯示與控制方法這是考查的重點。 有些物理的顯示, 可以有儀表或測量工具, 如電流、 電壓分別電流表、 電壓表等; 而有一些物理量, 還沒有專用

5、的測量工具或?qū)嶒炛胁荒芴峁S玫臏y量工具, 就 要運用 “轉(zhuǎn)化法” 進行間接測量,這時我們就要動點腦筋,在理解該物理量的意義或規(guī)律的 基礎上, 設計好測量的方法和待測的物理量, 特別是對于我們沒有學過的物理量。 請同學們 在這個問題上注意研究和總結。實驗中總要控制某些物理量不變, 同時改變某個物理量。 有些物理量的控制方法也是難 點,如在研究歐姆定律的“電流與電阻的規(guī)律”時,要控制一段電路兩端的電壓不變,理論 上只要給這段電路接上一個穩(wěn)壓電源就行了, 但實際上這樣的穩(wěn)壓電源很找到。 如何控制這 段電路兩端的電壓不變,就成了一個“富有技術性”的問題。類似的問題還有在“研究動能 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

6、、速度的關系” 時, 如何科學地控制和改變速度等。這些都是考試的重 點。3、實驗器材的選擇 在實驗原理和大致的實驗方向、 方法確定后, 就要考慮采用哪些測量工具, 這也是???的一個問題。 要注意根據(jù)實驗的方法,特別是根據(jù)試題提供的信息(進行必要的估算) ,選 擇合適的測量工具(量程) 。4、實驗步驟的設計與表述 在實驗操作問題上,試題中經(jīng)常要我們書寫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一是實驗的特別注意點,如是否要勻速拉動、沿什么方向拉動等,或者必須要怎樣操作或操作到什么程度等。 二是 書寫實驗步驟,我們一定要注意寫得簡潔、清楚、有條理,表達到位。通常要用“1、2、3、4”或者“A、B、C、D”一步步地寫清楚,

7、并且以一個重要的操作或測量某一個 物理量為一步, 不宜在一步中進行很多的操作或測量許多的物理量。5、實驗表格的設計這是??嫉膬?nèi)容。 其實很簡單, 通常你只要把所有要測量 (記錄) 的物理量寫成一橫行, 寫清楚物理量的名稱和字母,依此向下劃列; 再在左邊寫上實驗次數(shù), 依此向右劃行, 一個 表格就行成了。 千萬要注意的是,一定要在物理量的后面寫上相應的單位?。ㄋ模┩ㄟ^觀察、實驗等途徑來收集證據(jù)這里主要考查兩個方面的內(nèi)容。 一是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 要注意描述準確到位。 二是考測 量工具的讀法, 要熟練各種測量工具的讀法, 并注意在實驗結果后寫上單位 (除非是填入表 格的)。(五)評價證據(jù)是否支持猜想

8、與假設與得出結論或提出新的問題在考試中,這兩個問題通常是合在一起的。主要考點有;1、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一是計算。二是將數(shù)據(jù)描繪成圖表或曲線。在描繪曲線時要特別注意用光滑的曲線連接各點,切忌用短直線連接兩點。2、實驗現(xiàn)象的歸納或?qū)嶒灲Y論的表述要特別注意的是,如果是用控制變量法進行的實驗研究,要注意寫清楚“在條件下,XXX與XXX”,要注意“有關、無關”、“越大、越小”及“正比、反比”用詞,盡 可能寫準確。另外,許多實驗探究題都有示例的表述方法,要注意讀清楚,照著示例的格式書寫,一般最保險。3、抽象數(shù)學關系式這考得比較少,運用一定的數(shù)學知識即可。4、提出新的問題由于問題的發(fā)散性,很少考。但我們要注意根

9、據(jù)實驗結果合理地提出問題,不可隨意發(fā)散。(六)交流與合作在實驗探究中,這一點十分重要。但在考查中卻無法體現(xiàn)。注:通過測量發(fā)現(xiàn)規(guī)律,需要進行多次測量,通常要有三次。第二部分力學、儀器使用_和_ ;測量時間的基本工具是 _;測量質(zhì)量的基本工具是 _測量力的基本工具是_。2、刻度尺的使用刻度尺的使用要領是“五會”。即:會認:即正確認識刻度尺的 _ 、_、_ ;會放:應使刻度尺的 _ 線或某條(整數(shù))刻度線與被測物體的一條邊對齊,把刻度尺的 _盡可能與被測物體 _,不能歪斜;會看:讀數(shù)時,視線應 _ 刻度尺;會讀:除讀出最小刻度以上各位數(shù)字外,還應 _;會記:記錄的測量數(shù)據(jù),包括 _ 值、_值和_(沒

10、有單位的數(shù)值是毫無意義的)。3、長度測量的特殊方法(1)化曲為直:將彎曲的軌跡變成直線來測量。如:測量地圖上的鐵道線長度,可用棉 線與它重合,再拉直測量;測薄圓鐵片周長,可使鐵片順直線滾一圈再測量起、終點長度。(2)以多測少或以少測多。如:測一張紙的厚度可測n張紙的厚度再除以n;測細銅絲直徑可測出密繞后n匝的長度再除以n;測樓房高度可測每一級樓梯的高度再乘以相應樓層的級數(shù)。這種方法適用于完全相同的測量對象,以多測少可提高測量的準確度,以少測多相當于擴大了量程。(3)利用工具平移。如圖所示是 測圓錐高度和圓柱直徑所在實驗室里,測量長度的基本工具是_ ,比它更精密的常用測量工具是(一)刻度尺(參閱

11、八上P103)1、認識刻度尺右圖中,刻度尺的量程為 _|11| 1卩|叫III IIIIIIHII|IIII|II1I|IIII|FIII|i|lll|IIID|llhl|llll|01 2345d7cm、分度值為_用的一種方法。(4)替代法。用可以直接測量的長度來替代不能直接測量的長度。 出周長,再根據(jù)周長與直徑的關系算出直徑。典型例題1.下圖中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確的是如測圓柱直徑可先測()101 11103 iAI. _i i,2.如B測用兩把刻度尺A、 一物體的長度,刻度,刻度尺B的讀數(shù)為_(二)秒表(參閱八上P105)下圖中,秒表的示數(shù)為_(三)托盤天平 (參閱八下P2) 天平是測量質(zhì)量

12、的基本工具,天平的本質(zhì)是一支,測量結果更接近于真實值的是O在實驗室里,常用的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是托盤天平,在 測量精度的要求更高時,則使用物理天平;在生活中,常 見的測量質(zhì)量的工具有_、_ 、_和桿秤。1、認識托盤天平請在下圖中寫出托盤天平各部分的名稱。 其中,砝碼盒 中砝碼的總質(zhì)量為 _ ;游碼標尺的最大刻度為_,分度值為O橫樂廷口3尺A的讀數(shù)為_刻度尺。勺使用2、(00g注: 若平, 要調(diào)20天調(diào)節(jié)。即把_的桌面5g 20g是物理天平等更精密的天 在其底盤上還有調(diào)節(jié)裝置, 平的底盤至嚴格5的勺水20gVj T r T T j T TT T J(2) 要把_再調(diào)節(jié) 尺的4 I | I F I I

13、 |上調(diào)節(jié)。首先_處;_, 使指針指在標 處。移到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時,“哪邊高,往哪邊調(diào)”調(diào)節(jié)過程中,當指針在中央紅線兩邊擺的幅度相等時,即為天平平衡; 已經(jīng)調(diào)好的天平,在移動位置后再使用時,應再次調(diào)節(jié)。注:a)b)c)(3)稱量。A、 應估計被測物體的質(zhì)量,不能測量超過規(guī)定的質(zhì)量(m物w“稱量”)B、 應把物體放在天平的 _ 盤,砝碼放在 _ 盤;液體、粉末和有腐蝕性的化學藥品,不能直接放入托盤C、應根據(jù)估計,_(由大到小/由小到大/隨意)地向右盤中加入砝碼,夾取砝碼必須用 _,不能用手直接拿;最后移動游碼,直到天平平衡。注:當往右盤中加入最小的砝碼則右盤下沉、而拿掉最小的砝碼時左盤要下沉時,應

14、移動游碼。(4)讀數(shù)。用一個公式表示:m左=口右+m游碼示數(shù)注:1)天平在保管過程中往往在其兩邊的托盤下襯有“橡膠墊圈”,使用時應注意拿下;2)使用完畢,應注意收拾儀器。典型例題1某同學用天平稱物體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和 游碼如圖所示,則物體的質(zhì)量為 _ 。的質(zhì)量,應A將右端的平衡螺母旋出一些B將右端的平衡螺母旋進一些C.將左右兩托盤交換位置D.移動游碼,使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3用托盤天平稱量5.4g食鹽,若指針稍微偏左,接下來的操作應是()A.減少砝碼或游碼B.減少食鹽C.增加砝碼或游碼D.增加食鹽?(四)量筒和量杯 (參閱八下P10)量筒和量杯是實驗室里常用的測體積的工具,通常用作

15、單位。“ml” 即“cm3,故1mLI=cm3=L=3m。1、認識量筒和量杯下圖中,量筒的測量范圍是 _ ,分度值為 _ 。與量筒相比,量杯由于口大底小,因而其刻度特點是上 _ 下_。2、量筒的使用(1) 量筒可以直接測量 _體的體積,或者間接地測量 _體的體積。(2) 讀數(shù)時,要把量筒放在 _ 的桌面上,視線要與量筒 _ 若是凹液面,應以凹液面的 _ 為準;若是凸液面,應以凸液面的 _為準。3、體積測量的特殊方法(1) 對于不能下沉的物體,常用以下方法測量其體積a)頂針法。即用一根細針(細鋼絲)將其按入水中。b)懸掛法。即在其下面吊上一個重物,使其能沉入水中。(2) 對于易溶于水的物體如冰糖

16、、硫酸銅晶體等,可用以下方法測量其體積。a)配制飽和溶液,使其不溶。b)用細砂代替水進行測量。(3) 對于有孔物體或具有吸水性物體如粉筆等,要測量其外觀體積,可以采用如下方法。a)先使其吸足水。b)用細砂代替水進行測量。典型例題1.用量筒測量一個金屬塊的體積,甲同學先后經(jīng)歷了以下步驟:2. 架托盤天平橫梁標尺的最小刻度是0.2g,最大示數(shù)是5g,把天平放在水平臺上調(diào)平后,在天平的左盤內(nèi)放入被測物體, 右盤內(nèi)放人 右盤內(nèi)取出IOg砝碼后,再放入5g砝碼,I0g砝碼,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右側;從指針指在分度盤中線的左邊,要測出被測物體A、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讀出水的體積V1;B、用細線系住塊金屬

17、塊,將金屬塊放入量筒,再讀出水的體積V2。把玻璃杯和杯中剩下的 牛奶放在托盤天平上稱IJ_rK_E_I;貝y:Vi=_;V2=_;金屬塊的體積V=_ 。若乙同學先在量筒中倒入適量的水,忘記讀出水的體積就用細線系住金屬塊,將金屬塊 放入量筒,讀出水的體積為Vi;將金屬塊取出后再補讀量筒中的水的體積為V2,則他的做法_ (合理/不合理),理由是(五)彈簧秤(參閱八下P43)彈簧秤是測量力的常用工具,它是利用彈簧的伸長與受到的拉力成 _ 的性質(zhì)(即F=k I)制成的。1、認識彈簧秤。右圖中,彈簧秤的量程為 _ ,分度值為 _。2、彈簧秤的使用方法。(1) 應先_,選擇合適的彈簧秤;(2) 使用彈簧秤

18、前首先要“_”,即使指針對準“零刻度線”;(3) 應使彈簧的伸長方向與拉力的方向在同一條直線上;(4)讀數(shù)時視線要_刻度板。3、測力的特殊方法。(1) 間接測量法。有些力如摩擦力無法直接測量,測量時要依據(jù)“二力平衡”原理。(2) “并聯(lián)”法。有時所測力的大小超過彈簧秤的測量范圍,此時可以把兩支彈簧秤“并聯(lián)”使用,結果為兩支彈簧秤的示數(shù)之和。(注意:“串聯(lián)”無效。)(六)密度計密度計可以測量 液體 的密度,它的原理是物體的 _,即_ 。由于p液與V排成反比,所以密度計上的刻度是 _(均勻/不均勻)的。中,所測液體的密度為 _。二、重點實驗(一)用天平、量筒測密度(參閱八下P10)考查內(nèi)容:1、實

19、驗原理(p =m/V);2、儀器使用:天平、量筒的用法和讀數(shù);3、誤差討論及實驗步驟的優(yōu)化:引起誤差的原因和影響的后果,如測測固體密度時將固體從水中取出后帶出了水、測液體密度時有液體沾在杯壁上等;如何優(yōu)化設計, 盡可能避免上述等因素的影響等;多次測量取平均值以減小誤差,等等; 能力拓展:依據(jù)密度原理,進行間接測量。只用天平測某液體的密度 (另提供一只杯子、適量的水)、 測不能直接稱量的物體的質(zhì)量或體積;測形狀不規(guī)則的物體的面積等。示例:小王同學用天平和量筒做“測定牛奶密度的實驗”。(1) 實驗的原理為_;(2)他的實驗步驟如下:1把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調(diào)節(jié)游碼,當指針在標尺中央紅線的兩邊擺的

20、幅度 相等時,停止調(diào)節(jié);2把盛有牛奶的玻璃杯放在天平的左盤,加減砝碼并移動游碼,直到指針指在標尺的中央,測得牛奶和玻璃杯的總質(zhì)量為mi;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牛奶倒進量筒,如圖所示,記下牛奶體積O5兗量,當天平恢復平衡時,托盤上三個砝碼的質(zhì)量及游碼的位置如圖所示,記下 質(zhì)量m2.把以上步驟中測得數(shù)據(jù)填入下表中求出牛奶的密度.合理,請更正_b) 在實驗步驟中,小王在加減砝碼和移動游碼時,首先做的是()A.先加50g的砝碼B.先加5g的砝碼C.先移動游碼D.隨便,都可以c) 寫出小王計算牛奶密度的表達式 _d) 為了使測量結果更精確,請你提出一個可行的建議:_。(3)小林同學的步驟是:先用量筒測出一定

21、體積的牛奶,再倒入已經(jīng)測出質(zhì)量的燒 杯中,最后用天平稱出燒杯和牛奶的總質(zhì)量,最后求得牛奶的密度。 與小王同學的方案相比,哪一個更好?為什么?(二)測滑動磨擦力(參閱八下P49)考查內(nèi)容:1、實驗原理(二力平衡);2、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實驗步驟設計;3、結論表達;能力拓展:1、實驗方案的優(yōu)化。示例:小明進行探究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實驗過程如圖所示。(1) 在實驗過程中,他必須拉著木塊作 _運動,這樣才能保證 _ 。(2) 比較_ 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壓力的大小有關;比較_兩圖能說明滑動摩擦力的大小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3)在此基礎上小明又猜想:滑動摩擦力大小是否會與

22、物體運動速度的大小有關?請 你利用圖中已有器材驗證小明的猜想。寫出你的做法,并寫出判斷的方法。(三)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的規(guī)律(參閱八下P65)考查內(nèi)容:1、探制變量法的運用;2、實驗現(xiàn)象的描述、實驗結論的表達。示例右圖是某同學做“研究液體內(nèi)部壓強”實驗時所用的裝置,下表是該同學實驗時記錄的部分數(shù)據(jù)(實驗時,壓強計的U形管內(nèi)的液體的質(zhì)量不發(fā)生變化,p煤油=0.8X33、10 kg/m)。(1)比較表中第1、2、3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在同種液體的同一深度處,各個方向的液 體壓強大小 ;璇璃杯和牛 奶的頂量玻璃杯和剩余 牛奶的質(zhì)雖【克)量筒中牛.克)量筒中牛5 米 m)牛期的密度(克厘米3)a)小王 的實

23、驗 步驟中 有一處明顯不(2)將表中第5次實驗時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并比較表中第1、4、5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3)將表中第6次實驗時的數(shù)據(jù)填寫完整;并比較表中第實驗 次數(shù)研究對象橡皮膜 所處深 度/cm橡皮膜 朝向壓強計左管液面高度/cm右管液面高度/cm1水4朝上8122水4朝下8123水4朝左8124水8朝上6145水10朝上6煤油10朝上6(四)測量大氣壓(參閱八下P70) 考查內(nèi)容:1、實驗原理及表達式推導;2、方案設計及操作要領;3、誤差討論。示例 (2006年常州市中考題)小明同學利用注射器、 彈簧測力計、 刻度尺等器材測量大氣 壓強的值.實驗步驟如下:(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

24、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這樣做的目的是_。(2)如圖所示,用細尼龍繩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頸部,使繩的另一端與彈簧測力計的掛鉤相連,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動注射器筒,當注射器中的活塞 _ 時,記下彈簧測力計的示數(shù)為8.2N。(3)_ 用刻度尺測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長度為 _cm,計算得到活塞的橫截面積為_cm。(4)_ 計算得到大氣壓強的數(shù)值為Pa。(5)小明了解到班內(nèi)同學的實驗誤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請分析,該實驗過程中導致誤差的因素有(請寫出兩條) _(五)探究杠桿的平衡條件(參閱九上P3)考查內(nèi)容:1、操作要領;2、對力臂的理解;3、表格設計與數(shù)據(jù)分析、結 論表達;示例小強

25、在探究“杠桿的平衡條 件”時,經(jīng)歷了如下的實驗步驟:A、調(diào)節(jié)杠桿兩端的螺母,使杠桿在 _位置平衡;B在杠桿的兩邊掛上鉤碼,并移動懸掛位置,使杠桿重新平衡;C改變動力或動力臂的大小,并重新調(diào)節(jié),再次使杠桿平衡;D如此多次測量,得到多組數(shù)據(jù)。(1)_小強進行步驟A的調(diào)節(jié)的目的是_(2)在步驟C中,當小強改變動力的大小后,為使杠桿重新平衡, 接下來的操作步驟是(多選)()O5、6次實驗數(shù)據(jù),可知:A改變動力臂大小B.改變阻力大小C.改變阻力臂大小D.調(diào)節(jié)平衡螺母(3)實驗獲得的數(shù)據(jù)如下表:實驗次數(shù)動力/N動力臂/cm阻力/N阻力臂/cm14521021.5103532153104l20120分析上表

26、,用Fl、F2、LI和L2分別表示動力、阻力、動力臂和阻力臂,杠桿平衡條件可表示為:_ 。(4)當小強進一步做如圖所示的實驗時,發(fā)現(xiàn)不再滿足(3)中得到的規(guī)律,請你對此作出評析:_(六)測滑輪組的機械效率(參閱九上P21)考查內(nèi)容:1、 實驗原理(n =W有用/W總);2、 器材選擇、滑輪組繞線、操作要領3、 表格設計、數(shù)據(jù)處理4、 結論表達、推論分析示例:小明要進行“測滑輪組機械效率”的實驗。(1)_實驗原理為(2) 小明說,還少刻度尺,無法進行實驗。你的觀點是 _ ;另外,請你再給小明提一點實驗中的注意點 _(3)經(jīng)過實驗,小明得到了下表的實驗數(shù)據(jù):實驗次數(shù)鉤碼重G(N)動滑輪G(N)拉力

27、F(N)滑輪組的機械效率n10.50.40.3350.6%20.50.40.3646.3%310.40.5363.3%410.60.6253.8%510.60.3852.6%620.60.6067.0%請你對表中各小組的實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比較,回答下列問題:a)請根據(jù)表中數(shù)據(jù)推斷小明在第1次和第6次實驗:-時所使用的滑輪組,要求把圖畫在右邊的方框Ii中:1b)實驗中影響滑輪組效率的主要因素是什么?丨IIII- IiII- 【八第-1.次. 第6次c)第1、2兩次的動滑輪重相同,提起的鉤碼重也相同, 原因不可能是()A滑輪和輪與軸間的摩擦力大小不同B.測拉力時沒有使測力計勻速上升C測拉力時拉力的方

28、向沒有豎直向上D.鉤碼被提升的高度不同d)第4、5兩次的動滑輪重相同,提起的鉤碼重也相同,所用的拉力卻不同,原因是e)請你就如何提高滑輪組的機械效率提出自己的建議(要求寫兩點):測出的滑輪機械效率卻不同,1_2_(七)探究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參閱九上P31)考查內(nèi)容:1、 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動能大小的顯示方法、速度的控制方法;實驗步驟的設計;2、 現(xiàn)象描述與結論表達。示例某同學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方案,并進行了以下三步實驗操作:A、讓鐵球甲從斜面F點滾下打到一個小木 塊上,推動木塊使木塊從位置A移動,J記下木塊移動到的位置B。B、 讓鐵球甲從斜

29、面E點滾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塊上,推動木塊使木塊從位置A移動,記下木塊移動到的位置C。C、 換一鐵球乙(m乙m門從斜面上F點滾下,打到相同的小木塊上,推動木塊從位置A移動,計下木塊移動到的位置D(1) 每一次都要讓鐵球推動木塊的目的是: _ ;(2) 由A、B兩步得到的結論是: _;由_、C兩步得到的結論是:_ 。三、課本其他實驗1、 探究影響物體所受重力大小的因素(得出公式G=mg)(八下P46)2、 探究影響塑料刻度尺形變的因素(認識力的三要素)(八下P54)3、 探究壓力作用的效果(八下P61)4、 探究流速對液體壓強的影響(八下P72)5、 探究阿其米德原理(八下P76)6、 探究物體的

30、浮沉條件(八下P83)7、 探究二力平衡的條件(八下P88)8、 探究阻力對物體運動的影響(伽利略斜面小車實驗)(八下P91)9、 觀察慣性現(xiàn)象(八下P93)10、 估測上樓時的功率(九上P18)11、 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九上P33)12、 動能、勢能的相互轉(zhuǎn)化(九上P34)四、練習1如圖所示,浮在水面上的兩個軟木塞上分別放有一個小磁鐵和一個小鐵條,當兩者靠近 到一定距離時就會相向運動起來,吸到一起。請說出其中蘊含的物理知識(至少兩條):(1) _(2) _第1題第2題第3題-73如圖所示,兩手用力壓氣球,氣球保持靜止,但與手指接觸處的氣球凹陷更厲害。這說明_。4如圖所示,在裝

31、滿水的杯子上蓋一張紙片,將杯子倒置過來,紙片不下落,說明紙片受 到向上的力的作用。7如圖所示,用力擊打雞蛋下面的硬紙片,可以發(fā)現(xiàn)硬紙片被擊飛而雞蛋卻落在原處。這個現(xiàn)象中包含的物理原理有: _(至少說出兩條)10把橡皮泥、蠟燭第木題加蓋的小玻璃瓶、雞蛋和若干大頭針浸沒 浮的物體有:加蓋的小玻璃瓶、 你的做法是是_。通過探究可以知道:要控制物體的浮與沉,可以通過改變物體所受的重力和 _ 來實現(xiàn)。11.分別把一個木塊和一個小玻璃瓶放入水中,均可以漂浮在水面上, 若把小木塊放入小玻 璃瓶中再放入水中,卻發(fā)現(xiàn)小玻璃瓶沉入水底。這個現(xiàn)象可以理解為:把小木塊放入小玻璃瓶中,相當于減小了它們的 _,從而減小了

32、 _。12._如圖所示,下面的三種常用的剪刀中,_ 剪刀常用于理發(fā),它是_杠桿;_剪刀常用于剪鐵皮,它是_ 杠桿。;人的手掌對鉛球?qū)ν衉題_能轉(zhuǎn)化為 的動能,擺輪在厶第16題度將CB在由的過程中,B到A的過可以發(fā)現(xiàn)將燒瓶中的水燒開燒瓶中的水所示密封并倒立過來,間吹氣,可以看到的現(xiàn)象是,說明的物理原理是。第6題9.在勻速向左行駛的汽車的車處,原因吊在彈簧秤下浸沒在水中,可以_ ,再如圖體會落在如 是因為_發(fā)現(xiàn)的規(guī)律是:_看到彈簧秤的示 訐示.稱出溢出8ACO,這,可以水題,松手后,上_;若要使小玻璃瓶沉到水底, ;若要使沉在水底的雞蛋上浮,你的做法在B點的機第15題口第7題站個人,他松手使一個物

33、體斤落,則物的715第杠題其支點在手臂變?nèi)鐖D所示,當用力托起題只鉛球時丙人的前臂相當于一只A17.械能,滾擺將永遠運動下去(最后兩空選填“大于/小于/等于”)。如圖所示,把拴在細繩下的小球拉到一定高度后放手,它可以反復擺動,小球從到B點的過程中重力勢能逐漸 _ ,動能逐漸_ (增大/減小),從到C點的過程中 _ 能逐漸增大。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小球上升到的高度會不斷降低,這說明小球的機械能在 _ (增大/減小/不變)。占八、 、占八、 、19.20.21.22.E第17題ZC18如圖所示,是為了增大;:=過程中,在他下落的過程中,_A運動員在在撐桿跳高時首先要奮力助跑,這B(慣性/動能);在他

34、由_能再轉(zhuǎn)化能轉(zhuǎn)化B再到 為 能,所以撐桿 跳高時要在地上墊上一塊厚厚的海綿墊,當運動員落在上面 第18題化_能,避免運動員受到傷害。它由太陽能電池板、 蓄電池、照明燈和控制系統(tǒng)組成。能再轉(zhuǎn)化 _能儲存在蓄電池中,C臺匕冃匕。時,如圖所示的是一種太陽能節(jié)能燈,白天,它把_ 能轉(zhuǎn)化_把_ 能轉(zhuǎn)化_能再轉(zhuǎn)化_ 能,照亮道路。常州的風力發(fā)電設備制造技術國內(nèi)領先。禾U用風力發(fā)電時,風能轉(zhuǎn)化為葉輪轉(zhuǎn)動的_能,再由發(fā)電機轉(zhuǎn)化為電能。在本地區(qū),若要利用太陽能或風能, 應是_能。如圖所示,某人設計了一個裝置,他想用上水池的水流下來帶動水輪機轉(zhuǎn)動,夜晚,它再優(yōu)先考慮的再用水輪機將下水當?shù)乃榛厣纤兀?同時帶動

35、砂輪機工作, 循環(huán)往復,使砂輪機一直工作下去。在他的設想中,水從上水池中流下來時,是 _ 能轉(zhuǎn)化為_能,他的設想_(能/不能)實現(xiàn),因為_如圖所示,某人想用磁鐵的吸引力驅(qū)動車子不斷前進,從而避免燃油的消耗。(能/不能)實現(xiàn),因為_O他的想法23.A、一杯水、細線和一個金屬塊,你能完成下曲勺密度O)24.若給你一塊小木塊、一只量筒、水、酒精、一根細針,你能完成卞列實驗中的哪幾種?.密度題(測出木塊的質(zhì)量 測出酒精的密度A.B.E.25.在探究“壓力的作用效果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桌、海綿、砝碼、木板)設計了圖a、b、兩個實驗,定時,受力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明顯”的結論, 板上,發(fā)現(xiàn)小桌

36、對木板 的壓力的作用效果不夠 明顯,如圖c所示,通 過對圖a、c的比較又得 出“壓力一定時,受力 面積越小,壓力的作用效果越不明顯”的結論。請你根據(jù)已學過的壓強知識分析:測出木塊的體積題測出木塊所受水的浮力C.F.測出木塊的測出木塊所受酒精的浮力D.a、小明和小華利用所提供的器材通過觀察圖a、b后得出“壓力一此后小華把小桌挪放到一塊木(小ftft圖 3)(1)_小明和小華是根據(jù)的現(xiàn)象來比較壓力的作用效果的。(2)_造成前后兩個結論不一致的原因是 _。(3)_設圖b中小桌對海綿的壓強是Pb,圖c中小桌對木板的壓強是Pc,則Pb_pc(選 填“小于”、“等于”或“大于”)(4)比較圖b和圖c可知,

37、根據(jù)壓力的作用效果比較壓強的大小需要滿足的條件是:26.物體不受力會怎樣運動?這個問題不能僅靠理論分析來推測,應盡可能通過實驗來回答。為此,設計實驗如下:1在水平的桌面上架設一個斜面,在斜面的某一合適高度作記號A;2在桌面上鋪上毛巾,讓小 車從A點由靜止開始滑下,用刻度尺測量小車在毛巾上滑行的距離并記錄在下面的表格中;3把毛巾換成棉布,重復中的其余步驟;4最后去掉毛巾,再重復中的其余步驟;5對實驗所得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接觸面毛巾棉布木板小車受到的摩擦力大小大較大小小車運動的距離S(單位:cm)18.302683(1)第三次實驗中,小車在水平木板上滑行時的停止位置如圖所示,讀出小車在木板 上滑行的距

38、離并填在表中相應空格處。(2)_ 本實驗設計是通過觀察小車_來推斷小車的運動趨勢的;讓小車每次都從A點下滑,目的是 _ 。(3)_ 分析表中內(nèi)容可知:平面越光滑,小車受到的摩擦力越 _,小車前進的距離就越 _。(結論)(4)根據(jù)實驗結果推理可得:若接觸面完全光滑,即水平方向不受外力作用,軌道足 夠長,小車將一直做_運動??梢姡Σ皇鞘刮矬w運動的原因,力是改變物體_ 的原因。(推論)27.理想實驗是研究物理規(guī)律的一種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實為基礎,以真實的實驗為原型,通過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規(guī)律。理想實驗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規(guī)律的本質(zhì)。 如圖所示,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實驗,實驗設想的步驟有

39、:1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小球在該斜面上仍然要達到原來的高度。2兩個對接的斜面,讓靜止的小球沿一個斜面滾下,小球?qū)L上另一個斜面。3繼續(xù)減小第二個斜面的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qū)⒀厮矫孀鞒掷m(xù)的勻速運動。4如果沒有摩擦,小球?qū)⑸仙皆瓉磲尫艜r的高度。(1)_請將上述步驟按照正確的順序排列_ (只要填寫序號)。(2)在上述設想步驟中,有的屬于可靠事實,有的則是理想化的推論。下面關于這些事實和推論的分類正確的是()A是事實, 是推論B是事實, 是推論C是事實, 是推論D是事實, 是推論28如圖所示,超凡同學為了探究物體在水中不同深度所受浮力的變化情況,將一長方體掛在彈簧測力計下,在長方體接觸容

40、器底之前, 分別記下長方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和彈簧測力計相應的示數(shù)F,實驗數(shù)據(jù)如下表序號1234567h/cm024681012F/N6.56.05.55.04.54.54.5(1)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以得出物體重 _N, 第4次 實 驗 時 , 物 體 受 到 的 浮 力 為_N。(2)_分析第1次到第5次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物體浸沒于液體之前 _(3)_分析第5次到第7次實驗數(shù)據(jù),說明 _(4)下圖中能正確反映浮力_F浮和物體下表面到水面距離h關系的圖象為E、算出小軍搬運箱子的功率(3)請你幫小麗設計一個實驗記錄表格。30.將你一只手的食指浸人水中,請設計一個實驗測出食指受到的 浮力。(1) 寫出你

41、所需要的實驗器材(2)簡述實驗主要步驟,要求寫出所要測量或記錄的物理量(用字母表示)31.有一天,小明在家觀察洗衣機排水后,對容器排盡水的時間與排水孔的大小之間的關系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他找來四個同樣大小的圓柱形塑料容器,在它們的底部相同位置各開一個排水圓孔,排水孔的直徑d分別是1.5 cm、2.0cm、3.0 cm和5.0 cm.在容器里放人30cm深的水,打開排水孔讓水流出,用秒表測量水完全流出所需的時間t分別為73.0s、41.2s、18.4s和6.8s.(1)請設計一個表格,并將小明測得的數(shù)據(jù)填寫在表格中.(2)請在右邊的坐標系中畫出排盡水的時間t與排水孔直徑d的關系圖線.(3)分析

42、實驗數(shù)據(jù),初步可以看出_t與d之間韻關系為:d越大,t,但是還不能確定它們之間明確的數(shù)量關系.(4)請你猜想t與d之間可能存在的數(shù)量關系,并根據(jù)以上數(shù)據(jù)寫出證實你猜想的思路.猜想:_思路:_32.某小組三位同學發(fā)現(xiàn)鐘擺的擺動似乎是有規(guī)律的。于是他們在細繩下面掛上一個小球制29.學校買了一箱物理器材,小軍同學將它從一樓搬運到三樓,如圖所示。 小軍同學搬運器材過程中對箱子做功的功亠 所需要的器材有:麗同學設計的測量步驟如下,其中多余的是 三三、測出箱子所受的重力C、測出一樓到三樓的豎直高度/i/tmD、測出小軍上樓梯所用的時間小麗同學想測量成了單擺,研究在擺動角度0不大的情況下,單擺來回擺動一次所

43、用的時間(擺動周期T)與哪些因素有關,如圖所示,I為單擺的擺長,m為單擺擺球的質(zhì)量。三位同學在實驗中 每次測量單擺擺動30次(30T)的時間。丙同學在甲、乙同學實驗的基礎上繼續(xù)實驗, 三位同學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記錄在下表中。 為了進一步探究單擺的擺動規(guī)律,他們進行了適量的運算,將結果記錄在下表的后三列中。同學實驗 序號1(米)m(克)0度)30T(秒)(米2)(米嚴(米克)甲11.0304601.001.03021.0404601.001.04031.0504601.001.050乙41.0303601.001.03051.0304601.001.03061.0305601.001.030丙70.

44、8304540.640.92481.0404601.001.04091.2503661.441.160(1)三位同學在實驗中都要測量單擺擺動30個周期的用的時間,目的是_ 。(2)分析比較實驗序號1、2與3,可知甲同學得出的結論是:當單擺的擺長和擺動角度相同時,單擺的周期與擺球的質(zhì)量_ (選填有關”無關”)。(3)分析比較實驗序號4、5與6,可知乙同學研究的是:單擺的周期與擺球 _ 的關系,他得出的結論是:當單擺的擺長和擺球質(zhì)量相同時,單擺的周期與(4) 分析比較實驗序號7、8與9中單擺的周期與擺長的關系, 可知丙同學得出的結論是:(5)_ 進一步綜合分析單擺的周期與表中后三列經(jīng)運算后得到的數(shù)

45、據(jù)關系,可歸納得出的結論是:_ 。33.學校要開運動會,幾個同學討論怎樣才能把鉛球擲得更遠。 小莉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速度大小有關; 小強認為:鉛球擲出的距離,可能與擲出鉛球時的射出仰角(投擲方向與水平方向的夾角)有關。李紅說:“我們還是通過實驗來探究吧”,于是,他們制作了一個小球彈射器(如圖所示), 它能使小球以不同速度大小和方向射出,彈射方向與水平的仰角, 可由固定在鐵架臺上的量角器讀出,他們通過5次實驗得到表中的數(shù)據(jù):請你根據(jù)上述所收集的信息和相關證據(jù)回答下列問題:(1)_ 為了驗證小莉的猜想,應選用序號為 、_的實驗數(shù)據(jù),得出的結論是:在_ 一定時,物體拋出 _ 越

46、大,拋出的距離越遠。(2)_ 為了驗證小強的猜想,應選用序號為 、_的實驗數(shù)據(jù),射出仰角B為_時,物體拋出的距離最遠。宜驗序號肘出逸度H (m/s)射出忡他0射出距咼(水平距離)血153OQ2. 9210309. 5310010,8 .410609, 15L53020,7(3)根據(jù)研究結果,請你給參加擲鉛球的運動員提出一條有價值的建議:_34.媽媽外出旅游時,給小明帶回一個掛件工藝品,如圖所示。小明對該工藝品的材料屬性產(chǎn)生了興趣,但他又不想破壞該掛件,于是他想首先測量一下該掛件的密度。他從家里找到的測量工具只有自己的一把刻度尺,這可怎么辦?媽媽正在洗碗, 她把一只小碗放入一只盛滿水的大碗時,

47、大碗中的水立即溢了出來,這時爸爸對小明說,咱們有碗,你 又有刻度尺,可以測密度了。在爸爸的幫助下,小明制作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把一只大碗吊起來,并在大碗下放一只小盆(若在大碗中加滿呂,再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 中,小碗漂浮在水面上,大碗中有水溢到下面的小盆里);同時,小明還找到三個藥瓶(容積均足夠大),準備用來盛放從小盆中倒出的水。下面是他的實驗經(jīng)過:(3)在他的三個測量數(shù)據(jù)中,有一個不必要,這個數(shù)據(jù)是 _(4)_請寫出掛件密度的表達式。附:測密度方法總結1、依據(jù)原理p =m/v,用天平、量筒測密度。示例使用天平和量筒測蠟塊的密度。用調(diào)好的天平測量蠟塊的質(zhì)量,天平平衡時,右盤中的砝碼及游碼在標

48、尺上的位置如左圖所示,蠟塊的質(zhì)量是_ ;測量蠟塊體積的過程如右圖所示,蠟塊的體積是 _;計算得到蠟的密度是 _kg/m3。查表可知蠟的密度是0.9g/cm3,測量值與其存在差異。如果測量過程中沒有錯誤出現(xiàn),這種差異叫_。變化:只用天平,不能用量筒示例給你一架天平、一杯水、一個空瓶子, 出一包牛奶的密度,要求寫出步驟和表2、用浮力原理(1)只用彈簧秤示例1、給你一支彈簧秤、 一杯水、一根細線, 塊礦石的密度。要求寫出步驟和表達2、給你一支彈簧秤、一杯水、一根細線, 一塊木塊的密度。你還需要什么輔助工具(2)只用量筒示例1、給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細線,一根細鋼絲,測出一塊木塊的密度。要求寫 出

49、步驟和表達式。2、給你一支量筒、一杯水、一根細線,要測量一塊礦石的密度。你還需要什么輔助 工具(不是測量工具)?并寫出步驟和表達式。(3)運用漂浮原理示例1、給你一支飲料吸管、一塊橡皮泥、一把刻度尺,一杯水,測出一杯鹽水的密度。 要求寫出步驟和表達式。凈;A、 在大碗中加滿水,并把小盆中的水B、把小碗小心地放入大碗中,把溢出的水倒入藥瓶,用刻度尺量出水柱高度C、把掛件小心地放入小碗,再把溢出的水水柱高度D、 拿掉小碗和掛件,E、直接把掛件放入大碗,再次把溢出大水倒水柱高度F、計算。(1)(2)同一個已倒干凈的藥瓶,用刻度尺量出 小碗一個已倒干凈的藥瓶,用刻度尺量出在他找到的三個藥瓶中,應選用小

50、盆丿請把實驗步驟D補充完整。hi;(不是測量工具)?并寫出步驟和表達式。152、給你一塊長方體木塊、一把刻度尺,一杯水,請測出木塊的密度。要求寫出步驟 禾口表達式。第三部分電學一、儀器使用(一)電流表(參閱九上P64)1觀察電流表(1)電流表的表盤上有一個字母_,用此表測量的電流值的單位是 _(2)常用的電流表有三個接線柱其中“一”是公用接線柱,“0.6”或“3”是“ + ”接線柱當使用“” 和“0.6”接線柱時,量程為 ,最小分度值為Q_ ;當使用“一”和“3”接線柱時,量程為,最小分度值為2、使用方法(1)校零:檢查電流表的指針是否對準零刻度線,如有偏差,進行較正;(2)串聯(lián):電流表必須串

51、聯(lián)在電路中,使電流從標有“0.6”或“3”接線柱流入電流 表,從“一”接線柱流出電流表;(3)不允許把電流表直接連到電源的兩端;(4)使被測電流不超出電流表量程:在已知電路中電流大小時,直接選擇合適的量程;若不能判斷,則先試用大量程,然后進行選擇.注:“試觸“時,應使用用大量程,且只能把一個接線柱接好,用另一根導線頭迅 速試觸另一接線柱,觀察電流表指針的反應3、讀數(shù)上圖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數(shù)為 _;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數(shù)為 _兩次讀數(shù)之比為_ 。4、理解電流表本身的電阻很小,通常將電流表看成一根導線,電流表兩端的電壓忽略不計。典型例題甲、乙、丙三位同學在做“用電流表測電流”的分組實驗中,閉

52、合開關前,他們的電流 表指針均指在零刻度處.當閉合開關試觸時,發(fā)現(xiàn)電流表指針擺動分別出現(xiàn)了如圖甲、乙、 丙所示的三種情況.請分析他們在電流表的使用上分別存在什么問題,并寫在下面的橫線 上.甲同學的問題:_;乙同學的問題:_;丙同學的問題:_;(二)電壓表(參閱九上P68)1、觀察電壓表(1)電壓表的表盤上有一個字母_,用此表測量的電壓值的單位是(2)常用的電壓表有三個接線柱其中“一”是公用接 線柱,“3”或“15”是“ + ”接線柱當使用“”和“3”接線柱時,量程為_ ,最小分度值為_;當使用“一”和“15”接線柱時,量程為_,最小分度值為 _0,62、使用方法(1)校零:檢查電壓表的指針是否

53、對準零刻度線,如有偏差,進行較正;(2)并聯(lián):電壓表必須并聯(lián)在待測電路兩端,并注意使電流從標有“3”或“15”接線柱流入電壓表,從“一”接線柱流出電壓表;(3)使被測電壓不超出電壓表量程 :在已知電路中電壓大小時,直接選擇合適的量程; 若不能判斷,則先試用大量程,然后進行選擇.3、讀數(shù)上圖中,若使用的是小量程,示數(shù)為 _ ;若使用的是大量程,示數(shù)為 _。兩次讀數(shù)之比為_ 。4、理解電壓表本身的電阻很大,所以通過電壓表的電流很小,若跟其他用電器串聯(lián),會導致其他用電器不能正常工作;故在電路分析電路時通常將電壓表看成是斷路。(三)滑動變阻器(參閱八上P84)1、滑動變阻器的原理滑動變阻器是通過改變

54、_來改變_ ,達到改變電路中的 _的目的。2、觀察滑動變阻器滑動變阻器是將外表涂有絕緣漆的電阻線密繞在絕緣的陶瓷筒上制成的;通常有四個接線柱?;瑒幼冏杵鞯摹般懪啤鄙嫌袃蓚€重要數(shù)據(jù),是選用滑動變阻器的依據(jù)。如“50Q、1.5A”,表示的物理意義是:“50Q”表示該滑動變阻器的 _ 為50Q,或其電阻可在 _Q之間變化?!?.5A”表示_ 是1.5A。2、滑動變阻器的使用方法(1)常規(guī)接法:選用“ _”兩個接線柱, _ 聯(lián)在電路中。a)如圖所示,當選用 _ 兩個接線柱時,電阻絲全部接入電路,相當于接入_。當選用_ 兩個接線柱時,接入電路的阻值為0,相當于接入b)當使用“一上一下”兩個接線柱時,共有

55、_種接法。接法_和_的作用是相同的,當滑片向右移動時,接入電路的電阻值變大。c)還要注意,將滑動變阻器接入電路時,在閉合開關前,應移動滑動變阻器的滑片P,使其接入電路的電阻_ 。(2)特殊接法a)電位器接法。電位器本質(zhì)上就是一個滑動變阻器,作用主要是使被控制的元件的電壓可以從零開始連續(xù)變化,如圖甲所示。圖甲中,閉合開關S,當滑動變阻器的滑片在A端時,燈泡L的亮度為 _ ,當滑片P在A端時,燈泡的亮度為 _ ;當滑片P從B端滑到A端的過程中,電流表示數(shù)的變化特點是是_b)其它接法。如圖乙所示,閉合開關S,當滑片P從A端滑 至U B端的過程中,燈泡L的亮度變化規(guī)律是_;如圖丙所示,閉合開關S,當滑

56、片P在A端時,燈泡Li_、L2_;當滑片P在B端時,燈泡Li_、L2_;當滑片從A端滑到B端時,燈泡Li的亮度變化規(guī)律是 _,L2的亮度變化規(guī)律是(四)電阻箱與滑動變阻器相比,電阻箱的優(yōu)點是可以 _,缺點是接入電路的電阻_ 。(讀數(shù)略)拓展:右圖中,家用自來水表的讀數(shù)為 _(五)歐姆表(拓展)1、基本原理:在初中物理中,沒有專門測量電阻的 具。但根據(jù)歐姆定律,可以將電流表 成專門測電阻的儀表,就叫“歐姆表”。2、會讀數(shù)上圖是歐姆表的表面,其示數(shù)為a) _b)_(4)請根據(jù)(3)中電源、電阻的數(shù)據(jù),在電流表表盤的0.2、0.4A處標上相應的電阻值。(六)電能表(參閱九下P2)1、認識電能表(略)

57、2、使用電能表典型例題小明家新買了一只電磁爐, 小明感覺用它燒水時速度比較慢。他猜想:可能是電磁爐的功率比較低(標定功率小于實際功率),也可能電磁爐的效率比較低。因此他決定測量電磁爐的實際功率。經(jīng)觀察, 他家中的電能表的表盤如圖所示。(1) 為了測量電磁爐的實際功率,他還需要一樣測量工具 _;(2)寫出測量方法和要測量的物理量:O典型例題每一次測量電阻都要使用許多儀器, 造成一只專門測量電阻的儀表。值電阻R)串聯(lián),使用時,只要在M N間接入待測電阻 值。小王覺得很是麻煩。他決定把現(xiàn)有的一只電流表改 為此,他選擇了一個電壓穩(wěn)定的電源E與電流表A及一個定R,即可由電流表的示數(shù)推算出電阻(1)在電路

58、中串聯(lián)定值電阻的目的是(2)(3)呈間接入的待測電阻越大,電 乩壓為J、定值R)、電流表的示數(shù)I,請寫出待測電阻的表達式 _若小王所用的電源電壓為3V,當他把M N直接連接起來時,為使電流表的示數(shù) 最大,他選用的定值電阻的阻值應為 _Q,當小王在M、N間接入一材料時,發(fā)現(xiàn)電流表的示數(shù)為零。請對此現(xiàn)象作出合理的解釋(兩種):。設電源E流表的示數(shù)就電阻的阻值為.4A0.6(3)寫出計算電磁爐實際功率的數(shù)學表達式 _(七)測電筆(參閱八上P23)(略)_;按照二、重點實驗探究(一)探究影響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參閱九上P79)考查內(nèi)容:1、電阻大小的顯示方法;2、控制變量法的運用、實驗步驟設計;3、結

59、論表達。注:實驗結論的表述是重點示例小芳同學在探究“決定導體電阻大小的因素”時,做出了如下猜想: 猜想: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材料有關; 猜想: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長度有關; 猜想:在溫度不變時,導體的電阻與導體的橫截面積有關.供她選擇的導體如下表所示:(2)要驗證猜想,小芳同學應選擇的兩段導體是(3)要驗證猜想,小芳同學應選擇的兩段導體是(4)電路中,電流表與小燈泡均可用于顯示電流大小, 效果更好.在電路中接入小燈泡還可以起到防止(5)有同學提出,要探究電阻與溫度的關系老師向同學們提供了一個廢燈泡的燈芯 (圖14-2乙),請用這個燈芯設計一個實驗來研究這個問題要求:1在

60、圖14-2乙中補全電路圖.2說明操作、判斷的方法和可能的結果.(二)探究歐姆定律(參閱九上P89) 考查內(nèi)容:1、選擇器材(量程),連接電路圖;2、控制變量法的運用、操作的特殊要求、電表讀數(shù);3、實驗數(shù)據(jù)的處理,如畫成圖像或圖像分析;4、實驗結論的表達。注:滑動變阻器的作用、調(diào)節(jié)的方法、結論表述是重點示例如圖所示是探究電流與電壓、電阻關系的實驗電路圖。(1)由于電路中電流的大小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所以我們在探究某一因素變化對電流的影響時,必須保持其它因素不變,即采用了 _法。(2)實驗探究分兩步進行:a.保持不變,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b.保持_不變,探究電流與電阻的關系。(3)某步驟的實驗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