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策略及用藥分析_第1頁
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策略及用藥分析_第2頁
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策略及用藥分析_第3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策略及用藥分析【文章編號】 1004-7484 (2014) 05-3138-01糖尿病是由于胰島素分泌或作用缺陷導致的代謝紊亂性疾病,臨床癥狀主要表現(xiàn)為慢性血糖增高并導致糖尿產生,同時引起糖、蛋白質、與脂肪的代謝障礙,致使全身慢性代謝異常 1 。糖尿病是威脅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危險因素,是世界上老年人發(fā)病率最高的三大疾病之一。老年人易患糖尿病的主要愿因是,老年人糖代謝障礙加重,老年人胰島素受體數(shù)目減少,胰島 B 細胞對葡萄糖刺激的敏感性下降,老年肥胖增多,老年人產生的大分子胰島素原過多21 老年糖尿病的臨床特點1.1 患病率高,臨床表現(xiàn)不典型;發(fā)病隱匿易漏診,常以某些糖尿病并發(fā)癥

2、來就診。1.2 并發(fā)癥及合并癥多,如酮癥酸中毒,高血壓、高血脂、視力降低、冠心病、腦卒中等疾病。美國國家糖尿病委員會報道:糖尿病患者患心臟病、腎病和失明者分別為非糖尿病患者的2、 17、和 25 倍 3 。1.3 對治療的順應性差,易導致低血糖。老年患者由于易患多種代謝相關性疾病,存在多重用藥,有資料統(tǒng)計,同時使用 5 種或以上的藥物時,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增加。使用胰島素治療的老年患者,低血糖發(fā)生的風險也會增加。2 老年糖尿病的治療策略美國糖尿病協(xié)會推薦的老年 DM 治療目標餐前血糖為 4.46.7mmol/L睡眠時血糖為5.6 7.8 mmol/L糖化血紅蛋白HbAIC<7%鑒于老年人的

3、特殊性,血糖控制不宜過度。一般要求:空腹血糖( FPG) 7mmol/L 餐后血糖( PPG) 10 mmol/L虛弱的老年DM 患者 FPG 不低于 5.5 mmol/L2.1增加 lns 的可用性,如磺胺脲類與美格替奈類似物。2.2延緩胃腸道葡萄糖的吸收,如 糖苷酶抑制劑。2.3抑制肝糖過度產生,如甲福明。2.4減少骨骼肌等靶器官 lns 抵抗,如噻唑烷二酮類。3 老年糖尿病的用藥3.1 西藥選擇因老年人對低血糖耐受性差,后果嚴重,因此老年糖尿病患者無論是口服降糖藥,或是用胰島素,都應注意避免低血糖反應。3.1.1 磺酰脲類 ( SUs) 此類藥物為促釋放藥,現(xiàn)在老年DM 一般主張用第二三

4、代SUs。 第二代 SUs 作用時間長, 每天只需給藥1 2 小時,開始用低劑量,以后逐漸增加至( FPG) 7.8mmol/L 、HbAIC<7% 8%。第三代 SUs 藥物格列美脲,其選擇性高、效能高、用量少、給藥方便和致低血糖風險小,可謂老年糖尿病的首選藥物。3.1.2 雙胍類為肥胖型 2 型糖尿病的首選,老年人如合并有腎功能不全,即血清肌酐男性 1.5rag/dl( 132.61xmol/L ), 1.4rag/dl (123.8 mol/L )時避免使用;感染、妊娠、乳酸中毒等患者忌用。3.1.3 糖苷酶抑制劑糖苷酶抑制劑作用原理是抑制小腸上段的葡萄糖苷酶,阻止碳水化合物分解成

5、葡萄糖,延緩吸收,能改善餐后血糖的高峰;還可提高外周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減輕胰島素抵抗作用4 ;適用于 2 型糖尿病患者、肥胖者、高胰島素血癥者。單獨應用不引起低血糖,對老年人尤為適用,即使對虛弱和癡呆的老年人也可應用。3.1.4 胰島素增敏劑胰島索增敏劑主要改善肝臟、肌肉及脂肪組織對胰島素的敏感性,增加肌肉、脂肪組織對葡萄糖的利用率,達到降血糖的目的。噻唑烷二酮(TZD )類藥物曲格列酮由于其肝毒性作用臨床上已禁用。羅格列酮安全性、耐受性好,單用無低血糖發(fā)生。3.1.5 胰島素對療程長且已出現(xiàn)口服降糖藥療效減低或已有明顯的合并癥者,宜盡早改用胰島素。在糖尿病的早期和晚期,胰島素都能直接補充

6、胰島素,有效降低血糖。4 現(xiàn)代糖尿病中藥研究將 345 個處方和民間驗方按照各種中藥出現(xiàn)的頻率進行排列,前 30 位的有:天花粉、山藥、生地黃、黃芪、麥門冬、知母、五味子、玄參、 、葛根、枸杞子、山茱萸、茯苓、黃連、熟地黃、白術、澤瀉、丹參、丹皮、生石膏、紅參、黨參、甘草、玉竹、蒼術、白芍、沙參、黃精、石斛、當歸、地骨皮。5 討論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病程較長,同時患有多種疾病,與其他進行性減退病變一樣,老年群體由于生理功能的改變,藥物療法上必須考慮與年齡相關的藥動學參數(shù)的改變、副作用以及與治療糖尿病伴隨疾病藥物的相互作用5 。糖尿病治療目標不能僅局限于控制血糖水平,還要將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作為重要指標。參考文獻1 殷松樓,周冬梅等,吡格列酮對2 型糖尿病患者氧化應激的影響 .中國全科醫(yī)學,2010, 13( 3):8882 酈章安、吳春福,現(xiàn)代老年藥學,中國醫(yī)藥科技出報社, 2001.9: 1863 張秋會,陳 穆士杰,等應用全自動血型 /配血系統(tǒng)檢測不規(guī)則抗體效果的分析。 臨床輸血與檢驗, 2011,13( 4):3444 蘇青,邢惠莉,左靜南 .阿卡波糖對糖耐量異常者 B細胞功能和胰島素敏感性的影響J. 上海第二醫(yī)科大學學報,2005, 25( 1): 68 69.5 Sanke H , Watada H. Epidemiology of elde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