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臂杠桿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及夾具設計中批量生產(chǎn)_第1頁
等臂杠桿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及夾具設計中批量生產(chǎn)_第2頁
等臂杠桿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及夾具設計中批量生產(chǎn)_第3頁
等臂杠桿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及夾具設計中批量生產(chǎn)_第4頁
等臂杠桿零件的機械加工工藝規(guī)程設計及夾具設計中批量生產(chǎn)_第5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0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機械制造技術基礎課程設計課程設計說明書設計題目:“等臂杠桿”零件的機械加工工及夾具設計(中批量生產(chǎn))設計者 穆曉軍指導教師 石鋼晉中學院機械設計制造及其自動化08級本三班2011年6月一設計目的: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是在學完機械制造工藝學及夾具設計 原理課程,藝規(guī)程設計經(jīng)過生產(chǎn)實習取得感性知識后進行的一項教學環(huán)節(jié); 在老 師的指導下,要求在設計中能初步學會綜合運用以前所學過的全部課 程,并且獨立完成的一項工程基本訓練。同時,也為以后搞好畢業(yè)設 計打下良好基礎。通過課程設計達到以下目的:1、能熟練的運用機械制造工藝學的基本理論和夾具設計原理的 知識,正確地解決一個零件在加工中的定位, 夾緊以

2、及合理制訂工藝 規(guī)程等問題的方法,培養(yǎng)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2、通過對零件某道工序的夾具設計,學會工藝裝備設計的一般 方法。通過學生親手設計夾具(或量具)的訓練,提高結構設計的能 力。3、課程設計過程也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過程,并學會使用手冊、 查詢相關資料等,增強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的獨立工作能力。二、資料查閱與收集任務1、查閱和收集所給零件的零件圖、該零件在產(chǎn)品或部件中的作 用、材料及熱處理特點、機械加工工藝性、主要加工表面的技術要求 等;2、查閱和收集對應的毛坯圖、了解毛坯的制造過程和要求等;3、查閱和收集該零件加工工藝規(guī)程編制的要求和主要注意點;4、查閱和收集各工序所采用工、夾、量

3、、刃具、設備;相應的切削加工用量等;5、查閱和收集相關加工方法的總余量,工序加工余量、工序尺寸及公差等;6、其他你認為應收集的相關資料。序言一、零件分析 . .二、 工藝規(guī)程設計 .三、 夾具設計 .四、設計心得 .五、參考文獻 .目錄序言機械制造工藝學課程設計是在學完了機械制造工藝學(含機床 夾具設計)和大部分專業(yè)課,并進行了生產(chǎn)實習的基礎上進行的一個 教學環(huán)節(jié)。這次設計使我們能綜合運用機械制造工藝學中的基本理 論,并結合生產(chǎn)實習中學到的實踐知識,獨立地分析和解決工藝問題, 初步具備了設計一個中等復雜零件 (杠桿)的工藝規(guī)程的能力和運用 夾具設計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擬定夾具設計方案,由于能力有

4、限,經(jīng) 驗不足,設計中還有許多不足之處,希望各位老師多加以指教。 完成 夾具結構設計能力, 也是熟悉和運用有關手冊、 圖表等技術資料及編 寫技術文件等基本技能的一次實踐機會,為今后的畢業(yè)設計及未來從 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一、零件分析(一)零件的作用題目給出的零件是杠桿。它的主要的作用是用來支承、固定的。要求 零件的配合是符合要求。(二)零件的工藝分析杠桿的25+0.052mm孔的軸線合兩個端面有著垂直度的要求。 現(xiàn) 分述如下:本夾具用于在立式鉆床上,加工8(H7)孔。工件以25+0.052mm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30的凸臺分別在臺階定位銷7、支承釘11上實現(xiàn)完全定位。鉆8(H7)mm孔時工

5、件為懸臂,為防止工件加 工時變形,采用了螺旋輔助支承2,當輔助支承2與工件接觸后,用 螺母1鎖緊。要加工的主要工序包括:粗精銑寬度為40mm的上下 平臺、鉆10(H7)孔、鉆2X8+0.015的小孔、粗精銑30凸臺的 上下表面。 加工要求有: 40mm的平臺的表面粗糙度各為Ra6.3um(上平臺)、Ra3.2(下平臺)、10(H7孔為Ra3.6um25(H9)和 8(H7)孔表面粗糙度都為Ra1.6um。2X8(H7)孔有平行度分 別為0.1um(A)、0.15um(A)。10(H7)孔的平行度為0.1um(A)。杠 桿有過渡圓角為R5,則其他的過渡圓角則為R3。其中主要的加工表 面是孔8(H

6、7)要用8(H7)鋼球檢查。二、工藝規(guī)程的設計(一)、確定毛坯的制造形式。零件的材料HT20Q考慮到零件在工作中處于潤滑狀態(tài),采用潤滑效 果較好的鑄鐵。由于年產(chǎn)量為5000件,達到大批生產(chǎn)的水平,而且 零件的輪廓尺寸不大,鑄造表面質(zhì)量的要求高,故可采用鑄造質(zhì)量穩(wěn) 定的,適合大批生產(chǎn)的金屬模鑄造。又由于零件的對稱特性, 故采取 兩件鑄造在一起的方法, 便于鑄造和加工工藝過程,而且還可以提高 生產(chǎn)率。查參考文獻(機械加工工藝簡明手冊)得:各加工表面表面總余量加工表面基本尺寸加工余量等級加工余量數(shù)值(mm)說明40mm的40F4加工上下底上下平臺面寬度30mmB30G3加工上表面的平臺?30mm的凸

7、30G3凸臺上下面臺上下面10(H7)孔10G3加工內(nèi)孔8( H7)孔8G3加工內(nèi)孔25(H9)25F4加工內(nèi)孔孔又由參考文獻得出:主要毛坯尺寸及公差主要尺寸零件尺寸總余量毛坯尺寸公差CT2XO8(H7)之間的中心距離168168410(H7)孔尺寸102.010325(H9)孔尺寸253.02548( H7)孔尺寸82.083(二)、基面的選擇(1) 粗基準的選擇。對于本零件而言,按照粗基準的選擇原則,選 擇本零件的加工表面就是寬度為40mm的肩面表面作為加工的粗 基準,可用壓板對肩臺進行加緊,利用一組V形塊支承40mm的外 輪廓作主要定位,以消除z、z、y、y四個自由度。再以一面定位消 除

8、x、x兩個自由度,達到完全定位,就可加工25(H7)的孔。(2) 精基準的選擇。主要考慮到基準重合的問題,和便于裝夾,采 用25(H7)的孔作為精基準。(三) 、工件表面加工方法的選擇本零件的加工表面有:粗精銑寬度為40mm的上下平臺、鉆10(H7)孔、鉆2X8+0.015的小孔、粗精銑30凸臺的平臺。材料為HT200,加工方法選擇如下:1、40mm圓柱的上平臺:公差等級為IT8IT11,表面粗糙度為Ra6.3,采用粗銑-半精銑的加工方法,并倒R3圓角。2、40mm圓柱的下平臺:公差等級為IT7IT9,表面粗糙度為Ra3.2,采用采用粗銑-精銑的加工方法,并倒R3圓角。3、?30mm的凸臺上下

9、表面:公差等級為IT8IT11,表面粗糙度 為Ra6.3,采用粗銑-半精銑的加工方法。4、鉆10(H7)內(nèi)孔:公差等級為IT8IT9,表面粗糙度為Ra1.6, 平行度為0.1卩mA),采用鉆孔-鉸孔的加工方法。5、鉆25(H9)內(nèi)孔:公差等級為IT6IT9,表面粗糙度為Ra3.2, 采用鉆孔-擴孔-鉸孔的加工方法。6、鉆8(H7)內(nèi)孔:公差等級為IT8IT9表面粗糙度為Ra1.6,采用鉆孔-鉸孔的加工方法。(四)、確定工藝路線1、工藝路線方案一:鑄造時效涂底漆工序I:粗精銑寬度為40mm的上下平臺和寬度為30mm的平臺工序粗精銑寬度為30mm的凸臺表面工序皿:鉆孔25(H9)使尺寸達到23mm

10、。工序W:擴孔鉆鉆孔25(H9)使尺寸達到24.8mm。工序V:鉸孔25(H9)使尺寸達到25(H9)。工序W:鉆10(H7)的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9.8mm。工序:粗鉸10(H7)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9.96mm。工序忸:精鉸10(H7)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10(H7)mm。工序區(qū):鉆、粗、精鉸2X08(H7)小孔使尺寸達到8(H7)。 工序X:檢驗入庫。2、工藝路線方案二:鑄造時效涂底漆工序I:粗精銑寬度為40mm的上下平臺和寬度為30mm的平臺 工序粗精銑寬度為30mm的凸臺表面工序皿:鉆孔25(H9)使尺寸達到23mm。工序W:鉆2X8(H7)的小孔使尺寸。工序V:擴孔鉆鉆孔25(H9)使尺寸達到24.

11、8mm。工序鉸孔25(H9)使尺寸達到25(H9)。工序 :鉆10(H7)的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9.8mm。工序忸:粗鉸10(H7)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9.96mm。工序區(qū):精鉸10(H7)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10(H7)mm。工序X:粗鉸2X8(H7)小孔使尺寸達到7.96mm。工序幻:精鉸2X8(H7)小孔使尺寸達到8(H7)。 工序刈:檢驗入庫。(五):工藝方案的比較和分析:上述兩種工藝方案的特點是: 方案一是根據(jù)寬度為40mm的上下肩面 作為粗基準,25(H7)孔作為精基準,所以就要加工25孔時期 尺寸達到要求的尺寸,那樣就保證了2X8小孔的圓跳動誤差精度 等。而方案二則先粗加工孔25,而不進一步加工就

12、鉆8(H7),那 樣就很難保證2X8的圓度跳動誤差精度。所以決定選擇方案一作 為加工工藝路線比較合理。(六) :選擇加工設備及刀、量、夾具 由于生產(chǎn)類型為大批生產(chǎn),故加工設備宜以采用通用機床為主, 輔以少量專用機床。 其生產(chǎn)方式為以通用機床加專用夾具為主, 輔以 少量專用機床的流水生產(chǎn)線。 工件在各級床上的裝卸及各機床間的傳送均由人工完后。粗精銑寬度為40mm的上下平臺和寬度為30mm的平臺??紤] 到工件的定位夾緊方案及夾具結構設計等問題,采用立銑,選擇X5012立式銑床,機,刀具選D=2mm的削平型立銑刀專用夾具、專 用量具和游標卡尺。粗精銑寬度為30mm的凸臺表面。 采用X5021立式銑床

13、, 刀具 選D=2mm的削平型銑刀,專用夾具、專用量檢具和游標卡尺。鉆孔25(H9)使尺寸達到23mm。采用Z535型鉆床,刀具選 莫氏錐柄麻花鉆(莫氏錐柄2號刀)D=23mm,專用鉆夾具,專用檢擴孔鉆鉆孔25(H9)使尺寸達到24.8mm。采用立式Z535型鉆 床,刀具選D=24.7mm的錐柄擴孔鉆(莫氏錐度3號刀),專用鉆夾 具和專用檢具。鉸孔25(H9)使尺寸達到25(H9)。采用立式Z535型鉆床, 刀具選D=25mm的錐柄機用鉸刀,并倒1X45的倒角鉆用鉸夾具和 專用檢量具。鉆2X8(H7)的小孔使尺寸達到7.8mm。采用立式Z518型鉆床, 刀具選用D=7.8mm的直柄麻花鉆,專用

14、鉆夾具和專用檢量具。鉆10(H7)的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9.8mm。采用立式Z518型鉆 床,刀具選用D=9.8mm的直柄麻花鉆,專用的鉆夾具和量檢具。粗鉸10(H7)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9.96mm。采用立式Z518型鉆床, 刀具選用D=10mm的直柄機用鉸刀,專用夾具和專用量檢具。精鉸10(H7)內(nèi)孔使尺寸達到10(H7)mm。采用立式Z518型鉆床,選擇刀具D=10mm的精鉸刀,使用專用夾具和量檢具。粗鉸2XO8(H7)小孔使尺寸達到7.96mm。采用立式Z518型鉆 床,選擇刀具為D=8mm直柄機用鉸刀, 使用專用夾具和專用量檢具。精鉸2X08(H7)小孔使尺寸達到8(H7)。采用立式Z518型鉆

15、 床,選擇刀具為D=8mm的直柄機用鉸刀,使用專用的夾具和專用的 量檢具。(七) :加工工序設計對8(H7)內(nèi)孔的加工設計。加工表面加工方法余量公差等級工序尺寸2X08(H7)鉆孔0.2157.8各工步余量和工序尺寸及公差mm)2X08(H7)擴孔0.0557.962X08(H7)鉸孔G78(H7)1、鉆2X8(H7)的小孔使尺寸達到7.8mm。2、粗鉸2XO8(H7)小孔使尺寸達到7.96mm。3、精鉸2X08(H7)小孔使尺寸達到8(H7)。這三部工序全都采用Z518機床來進行加工的,故:(1)取鉆2X8(H7)孔的進給量f=0.3mm/r,用插入法求得鉆2X8(H7)孔的切削速度為v=0

16、.435m/s=26.1m/min,由此算出轉(zhuǎn)速為:n=1000v/錯誤!未找到引用源。d=1000X26.1/3.14X8r/min=1039r/mi n按機床實際轉(zhuǎn)速取n=1000r/min,則實際切削速度為v=3.14X1000/1000m/min22m/mi n.從參考文獻得知:錯誤!未找到引用源。=9.81X42.7do錯誤!未找到引用源。(N)M=9.81X0.021錯誤!未找到引用源。(N.m)求出鉆2X8(H7)孔的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和M如下:錯誤!未找到引用源。=9.81X42.7X8X錯誤!未找到引用源。X1=1279NM=9.81X0.021X錯誤!未找到引用源。X錯誤

17、!未找到引用源。X1二5N.m根據(jù)所得出數(shù)據(jù),它們均少于機床的最大扭轉(zhuǎn)力矩和最大進給 力,故滿足機床剛度需求。(2) 取擴孔2X8(H7)的進給量f=0.3mm/r,參考文獻得:擴孔的 切削速度為(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V鉆, 故取v擴=1/2v鉆=1/2x22m/min=11m/min,由此算出轉(zhuǎn)速n=1000v/錯誤!未找到引用源。d=1000 x11/3.14x8r/min=438r/min,取機床實際轉(zhuǎn)速n=450r/min。(3) 取鉸孔的進給量f=0.3mm/r,參考文獻得:鉸孔的切削速度為v=0.3m/s=18m/min。由此算出轉(zhuǎn)速:n=1000v/錯

18、 誤!未 找 到 引 用 源 。d=1000 x18/3.14x8r/min=717r/min按照機床的實際轉(zhuǎn)速n=720r/min。則實際切削速度為:V=錯 誤!未 找 到 引 用 源 。dn/1000=3.14x8x720/1000m/min=18.1m/min。三、夾具的設計本次的夾具為一工序區(qū):鉆、粗、精鉸2X8(H7)小孔使尺寸 達到8(H7)而設計的。本工序所加工的孔是位于30凸臺平面 內(nèi),孔徑不大,工件重量較輕、輪廓尺寸以及生產(chǎn)量不是很大等原因, 采用翻轉(zhuǎn)式鉆模。1、 確定設計方案這道工序所加工的孔在30凸臺平面上,且與土臺面垂直,平行度A=0.1。根據(jù)工件結構特點,其定位方案有

19、:工件以25+0.052mm孔及端面和水平面底、30的凸臺分別在 臺階定位銷、支承釘上實現(xiàn)完全定位。鉆8(H7)mm孔時工件為懸臂,為防止工件加工時變形,采用了螺旋輔助支承,當輔助支承與 工件接觸后,用螺母鎖緊。2、選擇定位元件(1) 選擇帶臺階面的定位銷,作為以25H9孔及其端面的定位元 件。定位副配合取 。(2) 選擇可調(diào)支承釘為8( H7)孔外緣毛坯一側防轉(zhuǎn)定位面的定位元件,用鎖緊螺母將其鎖緊, 防止在加工孔時出現(xiàn)扭轉(zhuǎn), 限制工件六 個自由度。為增加剛性,在8(H7)的端面增設一螺旋輔助支承,輔助支承與工件接觸后,用螺母將其鎖緊。3、計算夾緊力并確定螺桿直徑 因夾具的的夾緊力與切削力方向相反,實際所需夾緊力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與切削力F之間的關系為: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