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一下第七單元教案分享_第1頁
蘇教版一下第七單元教案分享_第2頁
蘇教版一下第七單元教案分享_第3頁
蘇教版一下第七單元教案分享_第4頁
蘇教版一下第七單元教案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單元教材分析:    本單元共有三篇課文,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事。螞蟻和蟈蟈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古詩兩首講的是糧食的來之不易和整理對農(nóng)民的同情。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單元的生字,兩條綠線內的字只識不寫,認識本單元的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通過學習,了解糧食的來之不易等。教學重、難點:   

2、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單元的生字,會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課時安排:    三個小伙伴2課時    螞蟻和蟈蟈2課時    古詩兩首2課時    練習7 2課時 三個小伙伴教材分析:    三個小伙伴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小野豬、小象和小袋鼠一起上山栽樹的事。課文內容淺顯易懂,二、三、五自然段的結構基本一致,讀講時可抓住重點,體會三個小伙伴的形象。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

3、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9個生字,兩根綠線內的6個字只讀不寫。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認識1種筆畫。理解課文內容,懂得在遇到困難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教學重點、難點: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會背誦課文。體會小豬、小象和小袋鼠在集體遇到困難時,自告奮勇,主動承擔任務的主人翁態(tài)度和密切合作的團隊精神。學情分析:    因為現(xiàn)在的獨生子女在家都是“皇帝”“太陽”,一切依賴家長,一切得圍著他轉。他們很難體會到團隊合作的精神。教學構想:    讀通課文

4、,抓“識讀”、識寫相結合,落實感受知大意;讀懂課文,抓重點詞句的理解,落實“入境悟情”;讀熟課文,抓精妙語言,落實積累運用。整個教學安排兩課時完成教學任務。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課件教學時間:    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初讀課文,復習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9個生字,兩條綠線內的6個字只識不寫。學生學習過程:    一、揭示課題。 1、今天我們要學的新課是講一個關于三個小伙伴的故事。 板書課題:19三個小伙伴 2、讀題,講解:伙伴就是同伴、好朋友。 3、提問:你有好朋友嗎?你們經(jīng)常一起干什么? 4

5、、過渡:故事里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它們在一起要做一件什么事呢?   二、初讀指導。   1、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字音,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詞:挖坑施肥培土澆水嘴巴鼻子拱就把 2)指名讀生字詞。 3)指名讀課文。  看圖學習第一自然段。  出示掛圖,指名回答三個小伙伴是誰。  小黑板先后出示下列詞語:y zh     dàishxiàng小 野 豬    小袋鼠小象指名讀,齊讀。從圖上能

6、看出它們去干什么嗎? 出示第一自然段,指名讀,齊讀,指導讀好句中停頓。一同上山栽樹還可以怎么說呢?這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多高興啊!咱們來高高興興地讀這句話。分組讀,表演。    三、指導寫字    1、指名讀:同拉么把巴沒有要  2、根據(jù)筆順集體書空。  3、師范寫生字,學生觀察字形結構、筆畫。左右結構的有:拉把沒寫時左窄右寬。沒,右上不是“幾”。上下結構的有:要上下部分寫扁些,要緊湊。    4、學生在書上描紅,在習字冊上練寫。作業(yè)設計:    熟讀

7、課文。板書設計:三個小伙伴一同           栽樹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理解課文第二到第三自然段,懂得在遇到困難的時候,大家要密切合作,才能把事情做好的道理。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課文。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1、小朋友,上節(jié)課我們初讀了19課課文,齊讀題目,學習了它的生字,現(xiàn)在讓我來看看小朋友的生字掌握情況。    2、出示

8、卡片:一同沒有嘴巴就不要緊長鼻子怎么辦手拉著手指名讀,師生評議。    二、精讀課文:    1、課文中的三個小伙伴是誰呢?根據(jù)回答貼圖片(作板書):小野豬小袋鼠小象這節(jié)課我們就來看看這三個小伙伴是怎么上山栽樹的。出示掛圖:三個小伙伴一同上山栽樹了,它們手里帶了栽樹的工具嗎?它們怎么栽樹呢?    2、出示:沒有鋤頭挖樹坑怎么辦?指導讀好這句話。這時誰第一個想出了辦法?它是怎么說、怎么做的?板書:用嘴巴挖樹坑 出示:小野豬說:“不要緊,不要緊。我有硬硬的嘴巴?!辈灰粫?,小野豬就用嘴巴拱出了一個

9、樹坑。指導讀,指名讀,齊讀。喜歡小野豬的小朋友再讀一遍,可邊說邊演,評議。    3、樹坑挖好了,第二個困難又來了,是什么呢?自由讀第三自然段。出示:沒有籮筐運肥料怎么辦?這時誰想出了辦法?它怎么說、怎么做?板書:用皮口袋運肥料你喜歡小袋鼠嗎?為什么?指導讀。男女生賽讀,評議。請喜歡小袋鼠的小朋友演一演。    4、樹坑挖好了,肥料也運來了,三個小伙伴就要栽樹了,我們來看看它們接下去怎么做。指名生讀第四自然段。什么叫培上泥土?指名做動作示范。    5、沒有水桶怎么澆水呢?指名讀第五自然段,說說你讀懂了什

10、么?板書:用長鼻子澆水出示三個小伙伴說的話:你們看,三個小伙伴都這么說,都那么積極主動,沒一個偷懶的。指導讀小象說的話。什么叫“吸足了水”?小伙伴在山上栽樹,小象從山上跑到河邊,一定很遠,還要把長長一鼻子的水運到山上,多不容易呀!指導讀第五自然段,小組比讀,評議。你喜歡小象嗎?為什么?演一演小象。    6、小樹終于栽好啦!出示掛圖2,看看課文最后一個自然段是怎么寫的?齊讀,想想你讀懂了什么。出示最后一個自然段。指導讀。    7、三個小伙伴不僅使出自己最大的本領,還那么積極主動,相互配合,一同把樹栽好,都很可愛。小朋友也很聰明,你們

11、和小伙伴一起做事一定也能很順利。指名帶上頭飾表演,評選“表演小能手”,發(fā)智慧果。    8、小朋友在一起學習,一起玩,就應該像這三個小伙伴一樣,發(fā)揮自己的本領,一起努力,才能很好地完成任務,得到快樂。  三、小結:小熊生病住院后,小伙伴都帶上禮物來看望它,關心它。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好伙伴還應該怎樣?希望大家以后也能成為好伙伴,互相關心,互相幫助作業(yè)設計:    把這個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一聽。板書設計:三個小伙伴一同 栽樹沒有(誰)就用課后反思:   螞蟻和蟈蟈教材分析:  &

12、#160; 本文是一篇童話故事,講的是螞蟻由于辛勤勞動而得以安然過冬,蟈蟈由于懶惰而又冷又餓,再也神氣不起來了。故事告訴我們,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生活。教學目標: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8個生字,認識1個偏旁,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懂得只有辛勤勞動,才能換來幸福的話。教學重點、難點:    指導學生理解語言文字,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口頭造句,“又又”說話。學情分析:    根據(jù)低年級學生年齡特點和心理特征,童話故事確實是學生喜聞樂見的一種

13、體裁,學生學起來興趣濃厚,為了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初步理解童話故事的深刻含義,教學中我將利用多種形式,通過讓學生進行智慧閱讀,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教學構想:    教師采取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寬松的環(huán)境,引導學生多角度的朗讀。讓學生在積極主動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對文章理解。教學準備:    生字卡片教學時間:    2課時               &

14、#160;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認識本課6個生字,能熟讀課文。學生學習過程:    一、激發(fā)興趣、導入新課    同學們,你們喜歡聽歌嗎?現(xiàn)在老師讓大家聽一首歌,聽完之后告訴大家這首歌里唱的是誰?(學生聽后回答)你們對螞蟻有什么了解?今天我們學的一篇課文就與小螞蟻有關系,題目就是螞蟻和蟈蟈(師生同寫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你們想不想知道螞蟻和蟈蟈之間發(fā)生了一件什么事???(教師配樂范讀課文)聽完

15、之后告訴大家這個故事講了一件什么事?(學生回答)    2、同學們,你們覺得這個故事有趣嗎?那我們今天這節(jié)課就來好好的把這個故事讀一讀,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爭取背下來,好嗎?    3、自由朗讀。(要求:讀準字音,不多字,不少字。)    4、指名檢讀。(自我評價指名評價)    三、理解課文、指導朗讀    1、請同學們輕聲讀課文,邊讀邊想:這個故事發(fā)生在什么季節(jié)?(學生回答,教師指名學生板書“夏天”和“冬天”)  

16、;  2、夏天,你們有什么感覺?(重點指導朗讀“夏天真熱?!保┻@么熱的天氣,小螞蟻在做什么?它為什么要搬糧食呢?(指導朗讀第一段、板書“勤勞”)    3、指導學生用“有的有的”說一句完整的話。    4、正當小螞蟻在辛辛苦苦地搬糧食的時候,被誰看到了?指導學生理解“自由自在”。(指導朗讀第二段、板書“懶惰”)    5、時間一天天的過去,一轉眼冬天到了,你們聽這是什么聲音?(播放“風聲”)冬天刮這么大的西北風,你是什么感覺?這么冷的天氣,小螞蟻和蟈蟈它們又分別在做什么啊?(指導朗讀第三段,板書

17、“幸?!焙汀巴纯唷保?#160;   6、通讀全文,做到聲情并茂。    四、指導背誦    老師給大家準備了螞蟻和蟈蟈的動畫片,可是沒有聲音。同學們,你們愿意當一個配音演員,給這部動畫片配音嗎?(教師指導學生邊看動畫片,邊配音。利用配音的形式幫助學生背誦課文。)    五、師生小結、發(fā)散思維    1、課文學完了,通過學習這篇課文,你們都學會了什么?都懂得了什么?(教師指導學生利用板書總結課文)    2、你們喜歡螞蟻,還是

18、喜歡蟈蟈?這時,你想對這些蟈蟈說點什么?如果你們是這些蟈蟈,到了第二年的夏天,你們會怎么做?    3、是啊,幸福的生活是靠我們的雙手用辛勤的勞動創(chuàng)造得來的。老師衷心地希望同學們從小愛勞動,因為勞動最光榮。現(xiàn)在老師送給大家一首歌勞動最光榮。希望同學們做一個愛學習,愛勞動的好孩子?。ń處熝莩枨鷦趧幼罟鈽s)作業(yè)設計:    朗讀課文板書設計:20螞蟻和蟈蟈夏天       勤勞         懶惰

19、滿頭大汗     自由自在冬天       躺著過冬      又冷又餓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回顧本課課文內容,會書寫本課7個生字。學生學習過程:    一、課前說:    大家都知道螞蟻是一種勤勞的小巧玲瓏動物,我們要怎樣做?    二、讀課文,體會道理。  

20、;  1、出示掛圖,問:這是什么季節(jié)?它們各在干什么?    2、自讀課文,分小組討論、匯報。    (1)你覺得這群螞蟻怎樣?從哪些詞語中體現(xiàn)出來?你們喜歡嗎?為什么?    (2)蟈蟈們都在干什么呀?蟈蟈怎樣嘲笑小螞蟻,說了些什么?它們是怎樣享受的?    (3)在這寒冷的天氣里,螞蟻、蟈蟈是怎樣過冬的?    三、語言文字訓練。    (1)指導讀詞:滿頭大汗、自由自在、又冷又餓。 

21、0;  (2)指導朗讀句子:    誰喜歡這群勤勞的小螞蟻,誰愿意來夸夸它們?    誰能把蟈蟈這種瞧不起人的樣子讀出來?    (試讀、評讀、表演讀)    (3)朗讀課文,分角色朗讀。    (4)導用“有的有的”“又又”說話。    四、指導書寫生字:    1、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冷、糧”這兩個生字的結構。    2、指名說一說這兩個字的重

22、點筆劃。    3、學生按字帖認真書寫。    教師巡視指導。    五、拓展訓練。    轉眼間,夏天到了,一只老蟈蟈把大家召回來,討論今年夏天怎樣做。現(xiàn)在你們就是蟈蟈了,四人一組討論這個問題。討論好了,你們要么分角色表演出來,要么模仿書上的插圖,畫一畫今年夏天蟈蟈們會怎么做呢?作業(yè)設計:    會書寫本課的7個生字。板書設計:螞蟻和蟈蟈由    冬   汗   冷 

23、;   呼     洞     糧課后反思:                 古詩兩首教材分析:    本課的兩首古詩朗朗上口,是學生早已熟悉的,讓學生理解詩意,并能夠背誦。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明透、背桶課文。學會本課9個生字,認識2個多音字;體會詩

24、句中詞語的意思。通過朗讀古詩體會糧食的來之不易和整理對農(nóng)民的同情。教學重點、難點:    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能正確、美觀地書寫生字。指導學生觀素描圖,展開想象,體會詩歌的思想內容。學情分析:    學生喜歡背古詩,愿意背古詩。教學構想:    讓學生能背誦古詩,并能夠講一講古詩的意思。教學準備:    教學掛圖、生字卡片、錄音機、課件教學時間:    2課時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朗讀并理解古詩。學生學習過程:

25、    一、課前說說    小朋友,我們吃的白花花的大米是從哪兒來的?    二、學習古詩鋤禾    1、出示古詩圖文:看圖讀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解題:唐代詩人李紳寫的。    鋤:鋤頭,這里表示動作。禾:禾苗。“鋤未是什么意思呢?    3、講讀詩句第1句。    (l)自讀??磮D:圖上畫了什么?    (2)看

26、圖理解;“日當午”:太陽當頭照的意思?!昂埂保缓顾?。    “汗滴禾下土”汗水滴到禾苗下的泥土里去了。    (3)這幅圖以及第一句詩說明了什么?應該怎樣朗讀呢?    (4)小結:古詩1、2兩行寫了農(nóng)民頂著烈日在內田間辛勤勞動的情景這是詩人所看到的。   4、講讀第2句。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    (1)自己邊讀邊想;這句詩告訴我們什么?    (2)指名說一說。 &#

27、160;  (3)指導朗讀。    (4)小結:這兩行告訴我們糧食來得不容易,這是詩人所想到的。    三、鞏固詩意,練習背誦    1、用自己的話說說詩意。    2輕聲地和老師一起說。    3、指名說。    4背誦表演古詩    5這首鋤禾告訴我們什么呢?你讀了之后有什么感想?    四、指導寫字    1“禾

28、”獨體字,與“木”比較,書寫時筆畫舒展,字居田字格正中。       “午”獨體字,與”干”、“牛”相比較       “?!弊笳覍?。       “辛”、“苦”:這兩個字都有一長橫,要寫得穩(wěn)而長。    2、師范寫禾、粒、辛、苦”    3、生描紅、臨寫。作業(yè)設計:    背誦古詩。板書設計:鋤禾課后反思: 

29、60;第二課時教學內容:    背誦并理解古詩。學生學習過程:    一、課前說說:    我們吃的糧食來之不易,平時要怎么樣做?    二、指導看圖    問:這幅圖上畫了誰在干什么?    三、講讀詩句    1、“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160;   粟:小米。泛指谷拉    子:這里讀第三聲,也指谷粒 &

30、#160;  2、體會“春秋”、“種收”、“一粒粟萬顆子”的對比,感受農(nóng)民一年到頭的辛勞和取得豐收的不易(指導朗讀)    3、了解詞句,學會擴展成語,積累成語    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精耕細作、千倉萬箱    4、可是面對一片豐收,農(nóng)民為什么會出像詩句中的悲慘象呢?    5、學習“四海無閑田,農(nóng)夫猶餓死?!?#160;   四海:普天下,全中國。無閑田:沒有丟棄不種的田地。    猶餓死:還是餓死了。 

31、;   6、指導朗讀    體會“無閑田”與猶餓死”的強烈對比,讓學生感受遍地豐收景象與農(nóng)民怕死荒野這兩幅圖,在心中激起“為什么”的疑問。    7、此時此刻,你們想說什么?想問什么?    8、小結:農(nóng)民在黑暗的社會里受到剝削階級的殘酷剝削,過著悲慘的生活。    三鞏固詩意,指導背誦    四、指導寫字    1、收:左窄右寬     

32、0; 夫:注意撇捺的舒展與平穩(wěn)。       閑:“門字框”要寫得舒展些    2、師范寫,生描紅,仿寫。作業(yè)設計:    背誦古詩。板書設計:憫農(nóng)課后反思:   練習七教材分析:    本次練習安排四個項目,內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讀讀背背、寫好鉛筆字和口語交際。教學目標:    學習字詞句,使學生受到識字、寫字、畫畫、說話的訓練讀讀背誦,積累成語與詩句學寫鉛筆字認識先里頭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

33、口語交際訓練,訓練學生學會做客,培養(yǎng)人際交往的能力教學重點、難點:    鞏固所學的生字,并能用生字說話??谡Z交際訓練學情分析:    本單元的文字詞比較多,多數(shù)學生掌握比較好,少部分學生掌握不太扎實,通過練習,使多數(shù)學生得到提高,使知識更加牢固。教學構想:    分利用練習中的多樣題目,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字詞的運用和積累,通過圍繞主題的交流,提高口語表達能力,教會學生學會用洪亮的聲音與人交流,掌握獨體字的寫法,培養(yǎng)學生認真觀察寫好鉛筆字的良好習慣。教學準備:    教

34、學掛圖、生字卡片、課件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教學內容:    練習七學生學習過程:    一、教學第一題    1、出示文字畫。問:這上面畫的是什么?    2、這些都是古代人寫的字,有沒有發(fā)現(xiàn)這些字有什么點?    3、那么,隨著時間的推進,象形字慢慢演變成我們學的字。能把這些象形字相應的漢字寫出來嗎?    4、評比,誰寫得又正確又美觀?  

35、  5、這么多的景物,你能將這些象形字變?yōu)橐环利惖娘L景畫并介紹給大家嗎?四人一組分工合作,看誰畫得最美,說得最好。四人相互商量    6、評選最佳圖畫同時將學生的畫貼在黑板上。    7、指名上來說,評選最佳解說員    二、教學第二題    1、出示掛圖:你從圖上看到了什么?    (1)小螞蟻為什么要在炎熱的夏天就背過冬的糧食呢?    (2)為什么在窗戶上釘柵欄呢?    (3)為什么人們要忙著修筑水壩呢?    2、他們都在預防以后的困難,提前作好準備,到時就不會有什么危險了,我們可以用這四個成語概括圖上的意思。    3、自讀成語,讀準字音。    4、說說你對這些成語的意思的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