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基礎題之一(1-230題含答案)_第1頁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基礎題之一(1-230題含答案)_第2頁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基礎題之一(1-230題含答案)_第3頁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基礎題之一(1-230題含答案)_第4頁
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基礎題之一(1-230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理想氣體狀態(tài)方程基礎題之一(1-230題含答案)用一厚度和質1、如圖所示,有一個直立的汽缸,汽缸底到汽缸口的距離為L0 ( cm),量均可忽略不計的剛性活塞A,把一定質量的空氣封在汽缸內,活塞與汽缸),間的摩擦可忽略.平衡時活塞上表面與缸口的距離很?。ㄓ嬎銜r可忽略不計周圍大氣壓強為 HocmHg產生的壓強.現(xiàn)把盛有水銀的一個瓶子放在活塞上(瓶子的質量可忽略),平衡時活塞到汽缸底的距離為L(cm),若不是把這瓶水銀放在活塞上,而是把瓶內水銀緩緩不斷地倒在活塞上方,這時活塞向下移,壓縮氣體,直到活塞不再下移,求此時活塞在汽缸內可能的位置以及與 之相對應的條件(即題中給出量之間應滿足的關系).設氣體

2、的溫度不變.2、有一真空容器,在室溫下容器內的氣壓為 10 8Pa,估算該容器內1cm3氣體中的分子數(shù),估算取1位有效數(shù)字即可,答: (標準情況大氣壓值為 1X 105Pa,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N= 6 X 1023 / mol)3、已知高山上某處的氣壓為0.子數(shù)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為4、試估算在室溫下,真空度達到 距離5、4 X 105 Pa,氣溫為30 C,則該處每立方厘米大氣中的分6.0 X 1023/ mol,在標準狀態(tài)下1mol氣體的體積為22. 4L)1 0X 108mmHg產生的壓強的容器內空氣分子間的平均3.0個.6、,取一位有效數(shù)字。密封容器中稀薄氣體的壓強為X0-2kg/mol,則

3、容器內氣體的密度約為(均保留2位有效數(shù)字)2. 0X 102Pa,溫度為20C,若該氣體的摩爾質量約為 kg/ m3,1cm3體積中氣體的分子數(shù)約為 _。(保留一位有在標準大氣壓下,室溫為27C,估算室內空氣分子的平均間距是效數(shù)字)7、已知一容器的容積為 V (m3),充有溫度為t (C),質量為m (g)的某種氣體,測得氣體的壓強為P ( Pa),則該氣體的摩爾質量 M = (kg/ mol)8、一只顯像管容積為2. 0dm3,在20C時,用真空泵將它內部抽成真空,使管內壓強減小到1. 5X 103Pa,試估算顯像管內氣體的分子總數(shù),估算取一位有效數(shù)字即可9、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如下圖所示

4、由狀態(tài) A變化到狀態(tài)B,在這一過程中:氣體的體積 _,氣體內部的分子勢能 ,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_,氣體的內能 ,氣體與外界做功的情況是 氣體與外界熱傳遞的情況是.10、教室長 8m、寬6m、高4m、測得室溫 27C,壓強1. 0X 105 Pa,已知空氣摩爾質量M = 2. 9 X 103kg/mol,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 N= 6. 0 X 1023/mol,可估算出教室內空氣分子 數(shù)的數(shù)量級為個11、如下圖所示,A、B是體積相同的汽缸,B內有一個導熱的、可在汽缸內無摩擦滑動、AC體積不計的活塞 C, D為不導熱的閥門,起初,閥門關閉,A內裝有壓強P1=2.0 X05Pa,溫度T1 = 300K的

5、氮氣,B內裝有 壓強P2=1.0 X05Pa,溫度T2= 600K的氧氣,閥門打開后,活塞 C向右移動,最后達到平衡,以V1和V2分別表示平衡后氮氣和氧氣的體積,則 V1: V2=_:_(假定氧氣和氮氣均為理想氣體,并與外界無熱交換, 連接汽缸的管道體積可忽略)12、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做等溫膨脹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 氣體對外做正功,內能將減小(B) 氣體吸熱,外界對氣體做負功(C) 分子平均動能增大,但單位體積的分子數(shù)減少,氣體壓強不變(D) 分子平均動能不變,但單位體積的分子數(shù)減少,氣體壓強降低13、一個潛水艇位于水面下200m處.艇上有一個容積 V1=2m3的貯氣鋼筒,筒內貯有

6、壓縮空氣.將筒內一部分空氣壓入水箱 (水箱有排水孔與海水相連)排出海水10m3.此時筒內剩余氣體的壓強是95 10 Pa.設在排水過程中溫度不變,求貯氣鋼筒內原來的壓縮空氣的壓強.(計算時海水密度取1.0 103kg/m3,重力加速度取10m/s2)14、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tài)變化過程如圖所示,第1種變化是從 到B,第2種變化是從A到C,比較兩種變化過程().(A) A到C過程氣體吸收熱量較多(B) A到B過程氣體吸收熱量較多(C) 兩個過程氣體吸收熱量一樣(D) 兩個過程氣體內能增加相同15、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當它發(fā)生如圖所示的狀態(tài)變化時 狀態(tài)變化過程中,氣體吸收熱量全部用來對外界做功(

7、A)由A至B狀態(tài)變化過程 由B至C狀態(tài)變化過程 由C至D狀態(tài)變化過程 由D至A狀態(tài)變化過程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可經(jīng)不同的過程從狀態(tài)I,哪一個).(B)(C)(D)16、V1、T1)變).(P、到狀態(tài)n( P2、V2、T2),已知T2> T1,在這些過程中(A) 氣體一定都從外界吸收熱量(B) 氣體和外界交換的熱量都是相等的(C) 外界對氣體做的功都是相等的(D) 氣體內能的變化量都是相等的17、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條件下,體積增大.則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A)增大(B)減少(C)不變(D)條件不足,無法判斷18、一開口玻璃容器中空氣的最初溫度是).自然冷卻到42C時,容器中氣

8、體的壓強是大氣壓強的的倍.3 C,對它敞著口加熱到 87 C時將口封閉, 倍,容器中氣體的質量是-等它3C時19、氧氣瓶在車間里充氣時壓強達到1.60 107Pa,運輸?shù)焦さ厣习l(fā)現(xiàn)壓強降為1.25 10 7 Pa.已知在車間充氣時的溫度為18C ,工地上的氣溫為20、如下圖中的(a) (b) (c) 3個圖所示各表示 狀態(tài)的三個狀態(tài)參量,按大小的順序, 分別作出排列.(a) ;.(b) ;.(c) ;.-30 C ,問氧氣瓶在運輸過程中是否漏氣3三個狀態(tài)點,要求把各圖中各個-尹-廠廠;1、2、II*11IIIIIIIII卜 h-r-r-1IIIII十nrIIIIJiPi.ir_卜_A卜卜-i彳

9、I I I I I'-rrr-tB:lOiI I I I If-卜-卜-卜毘I I I I 31I I I-21、 如下圖所示的實線表示 1mol的理 想氣體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時的 P-V圖線,變 化的過程是由狀態(tài) A出發(fā),經(jīng)過B、C、 D諸狀態(tài),最后又回到狀態(tài) A,試將這 全部過程準確地畫在下圖所示的 P-T圖 中。3-I肌3D=【、(:722、 一個瓶里裝有氣體,瓶口敞開著,原來瓶里氣體的溫度27 C,這時瓶中氣體的質量是原有氣體質量的 %.瓶的膨脹略去不計.23、 如圖所示,開口向上直放置的內徑均勻的玻璃管,其中用兩段水銀信封閉著兩段空氣柱I與n .其長度之比L2: L1=2 : 1.

10、如果給它們加熱,使它升高相同的溫度,又不 使水銀溢出,則后來兩段氣柱長之比L2': L1'(A)等于2(C)大于224、一個細口瓶,().現(xiàn)在把瓶加熱到 127 C,(B)小于2(D)不知氣壓,不能確定 開口向上放置,容積為1L,在標準大氣壓的環(huán)境下,溫度從 0C 個。升高到10C,瓶內氣體分子個數(shù)減少了25、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I經(jīng)過一個等容過程,壓強減為原來的1 / 2;接著又經(jīng)過一 個等壓過程,容積增為原來的3倍,到達狀態(tài)n .那么狀態(tài)n的氣體溫度與狀態(tài)I的溫度T1之比T2: T1等于().(A)1: 1(B)1: 2(C)3: 2(D)3: 126、密封的儲氣罐

11、內裝有某種氣體,(A )升高為原來的 25/22( B)(C)升高為原來的4倍(D)27、豎直放置的兩端封閉、粗細均勻的當溫度由13C上升到52C時,氣體的壓強變化是()降低為原來的22/25降低為原來的四分之一U形管中,兩邊封閉有質量相等的同一rf.種氣體,氣柱a和b被水銀柱隔開,當空氣的溫度為 T時,U形管兩側的水銀面高 度之差為h,如圖所示現(xiàn)將這個管豎直浸沒在溫度為T的水中,達到穩(wěn)定后,兩側水銀面高度之差為I,已知T' >T,則(A)l可能為零(C)l=h).(B)l<h,但l不可能為零(D)l>h1定質量理想氣體的P-關系圖像(P為氣體壓強,V為氣體體積VC三

12、點代表該氣體的3個不同的狀態(tài),若氣體先后沿兩段直線BC發(fā)生由A經(jīng)C至B的狀態(tài)變化過程,那么在這整個過程中(A) 外界對氣體做正功(B) 外界對氣體做正功(C) 外界對氣體做負功(D) 外界對氣體做負功28、如圖所示曰,疋AC、).4),圖中A、B、,氣體內能增加,氣體內能減少,氣體內能增加,氣體內能減少29、在水平放置的絕熱汽缸內 缸內的空氣分隔成密閉的I、 C n中的氣體溫度 12=267° 靜止時,它們的體積之比 V'(A)2: 3(C)4: 530、如下圖所示,r?I,有一導熱的可無摩擦移動的活塞n兩部分,它們的體積之比 ViM=2:3, I中的氣體溫度11=177&#

13、176; C,這時活塞處于平衡;待兩部分空氣達到平衡,且活塞重新處于:V'等于().,將(B) 3: 2(D)5: 4直線AB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等容過程的P-t圖線,原點0處的壓強P=0,2倍,然后保持體積不變,緩慢加熱氣體,F(xiàn),此時其壓強等于狀態(tài) B的壓強,試用作 p-t圖上,畫出F的位置。溫度t=0 c,現(xiàn)先使該氣體從狀態(tài) A出發(fā),經(jīng)過一等溫膨脹過程, 體積變?yōu)樵瓉眢w積的使之達到某一狀態(tài) 圖方法,在所給的31、 如圖所示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變化圖像.A、B、C態(tài)的熱力學溫度分別為Ta、Tb和Tc,狀態(tài)變化沿箭頭所指的方向進行那么,().(A) Tb-Tc=Tb-Ta,且B7

14、C過程放出的熱量等于(B) Tc-Tb=Ta-Tb,且B7C過程吸收的熱量等于(C) Tc-Tb=Ta-Tb,且B7C過程吸收的熱量大于(D) Tc-Tb>Ta-Tb,且B7C過程吸收的熱量等于32、如下圖所示,U形管封閉端的空氣柱長三個狀-4A7B過程吸收的熱量. A7B過程放出的熱量.A7B過程放出的熱量. A7B過程放出的熱量.12cm,溫度27 C,兩側水銀面的高度差是2cm,大氣壓強支持76cmHg,當環(huán)境溫度變?yōu)?高度相等.c時,兩側水銀面的33、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 A變化到狀態(tài)B, 行于Op軸,由此可以斷定,氣體在狀態(tài)變化過程中(A)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熱運動減緩(C)氣

15、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不變34、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態(tài)變化過程如圖所示,其中BC為一段雙曲線,若將這一狀態(tài)變化過程表示在 P T圖或VT圖中,正確的是(1111AB1111y)如圖所示,AB平)(B)氣體內能增加(D)氣體體積增大0VT)35、圖表示0.2mol的某種氣體的壓強與溫度的關系,圖中 標準大氣壓,則氣體在 B狀態(tài)時的體積是 L。po為().36、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下列變化過程中,其分子無規(guī)則運動肯定加劇的是(A)等溫壓縮(B)等壓壓縮(C)等溫膨脹(D)等壓膨脹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jīng)過如下狀態(tài)變化后,先等溫壓縮,再等壓壓縮(B)先等容壓縮,再等溫壓縮(D)37、一(A)(C)3

16、& 加熱,化是(A)(C)其中氣體內能可能增加的是( 先等壓壓縮,再等容升壓 先等容降壓,再等壓膨脹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第一次放在一個較大容器里加熱,第二次放在一個較小的容器里加熱時容器容積保持不變。開始時溫度相同,如果溫度變化也相同,則兩次的壓強變)第一次壓強變化大(B)第二次壓強變化大兩次壓強變化相同(D)無法比較39、一定質量的氣體可經(jīng)過不同的過程從狀態(tài)(P1、V1、T1)變到狀態(tài)(P2、V2、T2),已知T2>T1,則在這不同過程中()(A)(B)(C)(D)40、-氣體一定都從外界吸收熱量氣體和外界交換的熱量都是相等的外界對氣體所做的功都是相等的氣體內能的變化量都是相等的

17、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變化到狀態(tài) b,經(jīng)歷不同的變化過程的圖像如圖所示,)由圖線可知(A)(B)(C)圖線(1)所示的過程中氣體的內能不變圖線(4)所示的過程中氣體不做功圖線(2)、(3)所示的過程中外界壓縮氣體做功 (3)、(4)所示的過程中氣體向外界放熱41、開口向上豎直放置的均勻玻璃管,中間有兩段水銀柱封閉著兩端空氣柱,bI y k 7下它們的長度之比l2:li = 2 : 1 (如圖),現(xiàn)同時給它們加熱使它們升高相同的溫度,但水銀不溢出,則兩段空氣柱后來的長度之比是()(A) 等于2(B) 小于2(C) 大于2(D) 無法比較42、 有一絕熱的汽缸,缸內氣體容積為 V時壓強為P,推動

18、活塞壓縮氣體,使缸內 氣體的體積減為 V/ 2,那么缸內氣體的().(A)壓強變?yōu)? P,溫度不變(B)壓強變?yōu)? P,溫度升高(C)壓強大于2 P,溫度不變(D)壓強大于2 P,溫度升咼(b)、(c)3種狀態(tài)時,請比較其溫度).(B) Tb>Tc>Ta(D) Tc>Ta>Tb43、在U形管的右側用水銀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當它處于圖中的(a)、Ta、Tb、Tc的大小(A) Tb>Ta>Tc(C) Ta>Tb>Tc44、 氣象探測氣球內充有溫度為27C、壓強為1.2 105Pa105Pa,體積變?yōu)?.8 m3,的氦氣5m3.當氣球上升到某一高

19、度時,氣球內氦氣的壓強變?yōu)?.9求這時氦氣的溫度是多少開?(氣球內氦氣的質量不變)45、 當大氣壓強支持75cmHg時做托里拆利實驗.結果是托里拆利管內的水銀面高出槽內水銀面73cm,原因是().(A)托里拆利管傾斜了(B)托里拆利管的內徑太大(C)托里拆利的封閉端有空氣進入(D)托里拆利管太長了46、 如圖所示,p-T圖上的圖線abc表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變化過程,此過程在P-V圖上的圖線應為圖中的().瑰47、封閉在貯氣瓶中的某種理想氣體(容器的膨脹忽略不計)(A)密度不變,壓強增大(B)(C)壓強不變,密度增大(D)48、封閉在貯氣瓶中的某種理想氣體(容器的膨脹忽略不計)(A)密度

20、不變,壓強增大(B)(C)壓強不變,密度增大(D)(B) (O,當溫度升高時,下面哪個說法是正確的密度不變,壓強減小壓強不變,密度減小,當溫度升高時,下面哪個說法是正確的密度不變,壓強減小壓強不變,密度減小,又回到初始狀態(tài)ab).).49、要使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某一狀態(tài)經(jīng)過一系列變化 一要求的過程是(A) 先等容吸熱(B) 先等壓升溫(C) 先等溫膨脹(D) 先等容放熱50、 一端封閉的粗細均勻的直玻璃管中,有一段水銀柱把一定量的空氣封閉在管內.水銀柱長h=7cm,當玻璃管直立,管口向上時,被封閉氣柱長|=20cm.現(xiàn)在把管口倒轉,由于不慎,,下列可能實現(xiàn)這).,再等溫吸熱,最后等壓壓縮,再

21、等容吸熱,最后等溫放熱,再等壓升溫,最后等容吸熱,再等壓降溫,最后等溫吸熱,有一段水銀柱把一定量的空氣封閉在管內管內的空氣漏出了一部分,管口向下時,空氣柱長丨=23cm.已知大氣壓強 P=77cmHg產生的壓強,室溫保持不變,求漏出的空氣的質量占原來質量的百分之幾ir K磚片)、I 齊一I-I IA I I51、0.5mol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 A變化到狀態(tài)B,如圖所示.則氣體在 狀態(tài)B時的溫度為().(D)1092K(A) 273K(B)546K(C)819KI,152、如圖所示,容器A與B由毛細管C連接,Vb=3Va,毛細 管的容積忽略不計.開始時,A、B都充有溫度為T0、壓強為 P0的空氣.

22、現(xiàn)將A的溫度維持在T0,對B加熱,使B內氣體壓 強變?yōu)?p0,假設空氣可看作理想氣體,毛細管C的熱傳導及 容器B的熱膨脹都可忽略不計,則容器B中氣體的溫度應為 ().(B)2 To(C)3 To(D) To,A、B是兩個汽缸固定在地面上,它們的活塞用堅硬的桿頂著,活塞面積Sa>Sb,兩汽缸內裝有同一種壓縮氣體,體積相等,溫度相同.當A、B兩汽缸都升高相同).(A) 4T053、如圖所示 平衡時,A、B 的溫度,則(A)A、B汽缸的活塞均不動,因為A、B汽缸內的壓強增加相等(B) A汽缸內壓強增加,B汽缸內壓強也增加,活塞向右移動(C) A汽缸內壓強增加,B汽缸內壓強也增加,活塞向左移動(

23、D) A汽缸內壓強增加比B汽缸內壓強增加多,活塞不動54、如圖所示,圖上a、b兩點表示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的 可知在a、b兩點所對應的理想氣體的密度之比a:p-T關系.由圖 b應為().(A)3: 1(B)1: 3(C)9: 2(D)2: 9i-55、 一個房間的地面面積是15m2,高3m,試估算該房間內空氣的質量,爾質量是 2.9X 10'2kg/mkl.56、 對容積為0. 831L的容器中的空氣進行抽氣,抽氣過程中溫度保持不變?yōu)?器內的空氣壓強降為(A)2 . 0X 109個(C)2 . 0X 1011 個57、鋼瓶中裝有壓縮空氣1.已知空氣的平均摩27C,當容0X 10-8Pa時,

24、容器中空氣的分子數(shù)為()(B)2 . 0 X 1010 個(D)2 . 0X 1012個,現(xiàn)將其閥門打開使壓縮空氣迅速跑出,當瓶內氣體壓強降到與大氣,過一段時間后壓強P0相等時,立即關上鋼瓶閥門.如果鋼瓶外部環(huán)境保持常溫不變 體的壓強(A)仍等于P0(C)將小于P05&).(B)將大于p0(D)無法確定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封閉在帶活塞的汽缸中,氣體從狀態(tài)a開始,經(jīng)歷ab、be、cd、da四個狀態(tài)回到a狀態(tài),如圖所示,其中氣體對外界做功的過程是 過程,從外界吸熱的過程是 過程。59、如圖所示,一個橫截面積為 S的圓筒形容器豎直放置.金屬圓板A的上表面是,鋼瓶內氣水平的,下表面是傾斜的,下表

25、面與水平面的夾角為0,圓板的質量為 M,不計圓板與容器內壁之間的摩擦.若大氣壓強為于().P0,則被圓板封閉在容器中的氣體的壓強P等Mg cos(A) p 0+S"-P0(B)cosMgSeos2Mg cos(C) p 0+(D) P 0+ MS60、如下圖所示。在一根一端封閉且粗細均勻的長玻璃管中,用水銀柱將管 內一部分空氣密封。當管開口向上豎直放置時, 管內空氣柱的長度li為0.30m , 壓強為1.40X 105Pa,溫度為27C。當管內空氣柱的溫度下降到0C時,玻璃管開口向下豎直放置,水銀沒有溢出,待水銀柱穩(wěn)定后,空氣柱的長度若將12是多少米?(大氣壓P0=1.00X 105

26、Pa,并保持不變,不計玻璃管的熱膨 脹)61、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R出發(fā),分別經(jīng)歷圖所示的 4種不同過程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其中氣體從外界吸熱并對外界做正功的過程是().(A)R7 a(B)R 7 BXe/I0(C)R7 C(D)Rt d62、 如圖所示,由兩個共軸的半徑不同的圓筒聯(lián)接成的氣缸豎直放置,活塞A、B的截面積 Sa、Sb分別為20厘米2、10厘米2。在A、B之間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今用長為2L的細線將A和B相連,它們可以在缸內無摩擦地上下活動。與B的下方與大氣相通,大氣壓強為 在圖中所示位置,A、B處于平衡,A的上方105 帕。已知這時缸內氣體的溫度是體壓強1.2X 105帕,

27、活塞B的質量mB=1千克,g=10米/秒 的質量mA氣缸內氣體的溫度由600K緩慢地下降,活塞 A、緩慢地下移。當 A無法下移后,氣溫仍繼續(xù)下降,直到600K,氣 求活塞A B將一起 間的距離L開始縮小為止。請分析在這過程中氣體所經(jīng)歷的狀態(tài)變化的情況,并求 缸內氣體的最低溫度 Tmin。63、 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1到狀態(tài)2,不論經(jīng)歷什么 樣的變化過程,這一定質量的氣體必然(A)(B)(C)(D)向外界放出熱量; 從外界吸收熱量; 對外界做功; 內能增加。64、一個密封的氣缸被活塞分成體積相等的左右兩室,氣缸與活塞 是不導熱的,它們之間沒有摩擦。兩室中氣體的溫度相等。如圖所 示,

28、現(xiàn)利用右室中的電熱絲對右室中的氣體加熱一段時間,達平衡3后,左室的體積變?yōu)樵瓉眢w積的一,氣體的溫度T1=300K,求右室41氣體的溫度。65、 用活塞式抽氣機在溫度不變的情況下,給體積是4L的氣瓶抽氣強減小到原來的5/6,此抽氣機氣室的體積為 L.66、如圖所示,固定的氣缸封閉了體積為 活塞橫截面積為S,活塞的質量及摩擦不計 質量為m的物體,使之升高到繩剛要松弛(1) 活塞的位置比原來下降了多少?(2) 如此時釋放 m,當m下落到最低點時(未與地面接觸),活塞升高了 H,則 在此過程中,缸內氣體做了多少功?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經(jīng)如圖所示的一系列變化過程.過程AB、BC、為圓周的切線,C是圓周上離開

29、(),每抽一次,瓶內氣體的壓V的理想氣體,已知大氣壓為 P0,.最初整個裝置都靜止,現(xiàn)用手托住.求:67、CA的圖像恰組成一個圓周.0A、OB 原點0最遠的點心.由圖可以判定(A) 在過程(B) 在過程(C) 在過程(D) 在過程AB中氣體體積不斷增大BC中氣體體積不斷減小CA中氣體對外做功 BCA中氣體吸熱/068、某汽缸內裝有一定質量的氣體1.0 105Pa、體積為3.0L.這些氣體被活塞壓縮后,體積變?yōu)?.20L,壓強變?yōu)?.0 106Pa.求 被壓縮后氣體的溫度升高到多少攝氏度?69、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開始變化,先等溫壓縮至狀態(tài)B,由狀態(tài)B再等壓膨脹至狀態(tài)C,那么圖中能反映

30、上述變化過程的是()(可視為理想氣體),氣體的溫度為330K、壓強為A.0(P)V,內部氣體的壓強為 )6 P70、一個絕熱汽缸,壓縮活塞前容積為 積減小到V/6,則汽缸內氣體的壓強(A)等于6 P(B)小于(C)大于6 P(D)無法確定71、在一個絕熱汽缸中用一密閉的活塞封閉著一定質量的氣體,p,現(xiàn)用力將活塞推進,使容距離,如圖所示。將外力撤去后,因氣體膨脹,把活塞和重物逐漸舉高, 在活塞上升的過程中,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 )(A)氣體的壓強不變(B)氣體的壓強減小(C)氣體的溫度升高(D)氣體的溫度降低72、 一端封閉粗細均勻的玻璃管,用水銀封住一部分空氣,可看作理想 體.當玻璃管由水平狀

31、態(tài)緩慢地轉到開口向上的豎直狀態(tài)時 圖像表示的是(現(xiàn)用外力將活塞向下壓一段則氣,氣體的狀態(tài)變化過程可用圖中.P才lP1.P:1t11#V 0V(B)©CD)73、如圖所示的絕熱容器中間用隔板分成兩部分讓左側氣體自由膨脹到右側直至平衡()(A) 氣體對外做功,內能減少,溫度降低(B) 氣體對外做功,內能不變,溫度不變(C) 氣體不做功,內能不變,壓強不變(D) 氣體不做功,內能不變,溫度不變,但壓強減小74、 如圖所示,一個絕熱的密閉汽缸被絕熱的活塞隔開,分成兩部分右兩邊分別充以相同質量的氫氣和氧氣,開始時活塞被銷釘固定在汽缸的正中央倆邊氣體的溫度相同當拔出銷釘活塞自由移動后,左右 兩邊

32、氫氣和氧氣的溫度Ti和T2的關系有()(A) Ti>T2(B) Ti<T2(C) Ti=T2(D)條件不足,不能確定75、 有一個氫氣瓶,由于壓強不大,可以把其中的氫氣視作理想氣體,瓶中氫 氣的P-T圖線如圖所示的172則它()(A) 正在灌氣(B) 正在用氣(C) 內能減少(D) 內能增加左側存有理想氣體,右側是真空把隔板抽掉,左y£2y476、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其狀態(tài)變化圖線如圖所示,17273.那么這3個狀態(tài)的溫度 Ti、T2、 T3以及吸、放熱量的關系是()(A)(B)(C)(D)77、化,V2:Ta- T1=T2- T3,I2- Ti=T2- T3,I2-

33、Ti=T2- T3,T2- Ti>T2- T3,17 2吸收的熱量等于17 2吸收的熱量小于172吸收的熱量大于17 2吸收的熱量等于27 3放出的熱量27 3放出的熱量27 3放出的熱量27 3放出的熱量(A)(C)7&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先后在三個不同的容器中經(jīng)歷著等容變得出如圖所示的三條等容線V3等于()3.5 : 1: 0.41 : 2.8: 8.75定質量的理想氣體,1、2、3,這三個容器的容積之比態(tài)。則在這些狀態(tài)變化的過程中(A)(B)(C)(D)(B)(D)從某一狀態(tài)開始經(jīng)過若干個狀態(tài)變化過程,)0.4: 1 : 3.51 : 3.5: 0.4最終又回到最初的狀在

34、其中任一過程中,只要氣體膨脹對外做功,就一定吸熱 在其中任一過程中,只要氣體吸熱,它的溫度就一定升高 無論變化到哪一個狀態(tài),它的狀態(tài)參量總滿足pV/T為一恒量所變化到的狀態(tài)pV乘積越大,氣體在該狀態(tài)的內能越大79、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下列各種過程中,可能發(fā)生的過程是(A )氣體膨脹對外做功,溫度升高(B) 氣體吸熱,溫度降低(C) 氣體放熱,壓強增大(D) 氣體放熱,溫度不變80、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下述說法中正確的是(A) 狀態(tài)改變時,熱力學能一定改變;(B) 等溫過程,氣體不吸熱也不放熱;(C) 氣體放熱時,溫度不一定降低;(D) 氣體壓縮時,熱力學能一定增加.81、 圖中,豎直

35、圓筒是固定不動的, 粗筒橫截面積是細筒的 4倍,細筒足夠 長,粗筒中A、B兩輕質活塞間封有空氣、氣柱長 L=20厘米,活塞A上方 水銀深H = 10厘米,兩活塞間的摩擦不計,用外力向上托住活塞 B,使之 處于平衡狀態(tài),水銀面與粗筒上端相平, 現(xiàn)使活塞緩慢上移,直至水銀的一 半被推入細筒中,求活塞 B上移的距離。設整個過程中氣柱的溫度不變,大氣壓強p0相當于75厘米高的水銀柱產生的壓強。82、如圖所示,一個質量可不計的活塞將一定量的理想氣體封閉在上端開口的直立的圓筒形氣缸內,活塞上堆放著鐵砂。最初活塞擱置在 氣缸內壁的固定卡環(huán)上,氣體柱的高度為H0,壓強等于大氣壓強 P0。現(xiàn)對氣體緩慢加熱,當氣

36、體溫度升高T =60K時,活塞(放鐵砂)開io始離開卡環(huán)而上升,繼續(xù)加熱直到氣柱高度為Hi=1.5H0。此后,在維持溫度不變的條件下逐漸取走鐵砂,直到全部取走時氣柱高度變?yōu)?#39;H2=1.8H0。求此時氣體的溫度(不計活塞與氣缸之間的摩擦)接著再等容降溫; 接著再等容升溫; 接著再等溫壓縮; 接著再等溫壓縮。先等溫膨脹, 先等溫壓縮, 先等容升溫, 先等容降溫,83、 一定質量的氣體,處于某一個初始狀態(tài)。要使壓強經(jīng)過某一個變化后再回到初始狀態(tài)的 壓強,下列過程可能實現(xiàn)的是:(A)(B)(C)(D)84、 1g某氣體當溫度是27C,壓強是60cm汞柱時,體積是5L,要是有2g氣體,當溫度是

37、127 C,壓強是40cm汞柱時,它的體積是 L85、 如圖所示,兩端封閉的 U形管置于豎直平面內,管內空氣被水銀柱分 成a、b兩部分,為了使兩水銀面的高度差 h增大,可采用的措施是().(A) 加熱兩端氣體,使之升高相同的溫度(B) 讓U形管自由下落(C) 讓U形管向右加速運動(D) 把U形管由豎直平面內放到水平面內86、要使質量一定的理想氣體由某一狀態(tài)經(jīng)過一系列狀態(tài)變化到初始狀態(tài).下列各過程可能實現(xiàn)這個要求的是().(A) 先等容放熱,再等壓升溫,最后等溫放熱(B) 先等溫膨脹,再等壓升溫,最后等容吸熱(C) 先等容吸熱,再等溫膨脹,最后等壓降溫(D) 先等壓升溫,再等容吸熱,最后再等溫放

38、熱87、如圖所示,一端封閉的均勻玻璃管開口向上,豎直放置,中間有兩段水銀柱封閉了溫度相同的兩段空氣,初始時Vi=2V2;當空氣柱同時緩慢加熱時,溫度升高相同,兩部分氣體體積分別用Vi '和V2'表示。下面正確的是:88、 對于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下列變化過程中,可以發(fā)生的有().(A) 體積膨脹,吸收熱量,而溫度保持不變(B) 壓強增大的同時,又吸收熱量,而體積保持不變(C) 氣體對外做正功,放出熱量,而壓強保持不變(D) 氣體對外做負功,沒有熱傳遞,而壓強減小89、一根粗細均勻的玻璃管,形狀如圖所示,管的兩端都是開口的,右邊U形管部分盛有水銀,兩邊水銀是齊平的,把左邊開口向

39、下的 玻璃管A豎直插入水銀中,使管口在水銀面之下8厘米,這時進入左管中水銀柱高4厘米。如果在左管未插入水銀槽前,先把右邊開口B封閉,再把左管插入水銀槽中, 使左管管口 A在水銀面下7厘米處, 這時進入管中水銀柱高為3厘米,求左管在插入水銀槽前右邊管中空氣柱長度為多長?已知外界大氣壓強p = 76厘米汞柱,溫度不變。90、 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由狀態(tài)a出發(fā),依次經(jīng)過等壓、等溫和等容過程,又回到狀態(tài)a,其狀態(tài)變化過程如圖(a)o在圖(b)所示體積-溫度圖 線中,上述變化有可能是:(A)a b d a ; (B)a c d a ;(C)a e d a;(D)a f g a。91、 一定質量的

40、理想氣體,封閉在帶活塞的汽缸中,最后再回r0広)TV氣體從狀態(tài)a出發(fā),經(jīng)歷ab、be、cd、da四個過程回到狀態(tài) 的壓強p與溫度T的關系如圖所示,其中氣體不對外界做功, 不對氣體做功的過程是().(A) ab過程(B) bc過程(C) cd過程a,各過程 外界也(D)da過程92、如圖所示,P T圖線上的abc表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狀態(tài) 變化過程,此過程在如圖的P V圖上的圖線應為P(X10=Fa5bTOCB)93、 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A變化到狀態(tài)B,如圖P-T圖像所示,AB 平行于Op軸由此可以斷定,氣體在狀態(tài)變化過程中().(A) 氣體分子無規(guī)則熱運動減緩(B) 氣體內能增加(C

41、) 氣體分子熱運動的平均動能不變(D) 氣體壓強增大94、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處于某一初始狀態(tài), 初始的數(shù)值,則下列過程中,可以采用(A )先等容降溫,再等溫壓縮(C)先等容升溫,再等溫膨脹(B)(D)若要使它經(jīng)歷兩個狀態(tài)變化過程,壓強仍回到)先等容降溫,再等溫膨脹先等溫膨脹,再等容升溫95、如圖所示,一個容積很大的球形容器內裝有水銀,水銀的 上方是空氣,有一根兩端開口的細管豎直插入球形容器內,下 端正好在球心,細管中有兩段水銀柱封住一段空氣,現(xiàn)將整個 裝置傾斜一角度,則:96、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不變時,下列各說法中正確的是1(A) 溫度每升高1C,增加的體積等于原來體積的2 731(B)

42、溫度每升高1C,增加的體積等于它在 0 C時體積的"273).(C) 氣體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反比(D) 氣體的體積與熱力學溫度成正比97、 如圖所示,在一端封閉一端開口的U形管中注入水銀,在封閉 端A留有一定量的空氣,在開口端的一側也封閉了一定質量的空氣B,若外界大氣壓為75厘米汞柱,氣溫為27C,各段長度如圖,單 位厘米,問:(1)兩段空氣柱的壓強多大?(2 )兩段空氣柱的密度之比多少?(3)若開口端的玻璃管足夠長,使兩段空氣柱溫度均升高到長各是多少?98、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B)(C)(D)0/912in127C,平衡后,兩段空氣柱)玻意耳定律對任何壓強都適用查理定律對于任

43、意溫度都適用常溫常壓下的各種氣體,可以當作理想氣體一定質量的氣體,在體積不變的情況下,它的壓強跟溫度成正比P-t圖像.關于氣體做功、熱傳遞和內能變99、圖是表示一定質量理想氣體狀態(tài)變化過程的 化情況,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A) 由A至B是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內能增加的過程(B) 由B至C是外界對氣體做正功、氣體吸熱的過程(C) 由C至D是氣體對外界做正功、氣體吸熱的過程-273(D) 由D至A是氣體放熱、內能減少的過程100、 如圖所示,U形管管口有一個小氣球,管內裝有水銀,當 右管內再注入一些水銀時,氣球膨脹得更大些,假設被封閉的氣體與外界無 熱交換,則注入水銀時:(A) 被封閉的氣體

44、體積將增大;(B) 被封閉的氣體壓強將增大;(C) 被封閉的氣體溫度降低;(D) 被封閉的氣體內能增大。1: 5,活塞可以101、如圖所示,A、B是裝有同種理想氣體的氣缸,它們的截面積之比為在水平方向上左右滑動(摩擦阻力不計) ,區(qū)域C始終與大氣相通, 氣缸A中的氣體壓強為 6atm,活塞靜止,當氣缸A和B溫度同時由原來的溫度升高到某一溫度(區(qū)域C溫度不變,)升溫前,氣缸B的壓強為2atm升溫前,A、B兩氣缸的體積之比為 1: 3 一開始升溫,活塞要向氣缸A方向滑動一開始升溫,活塞要向氣缸 B方向滑動外界氣壓為1atm ),貝(A)(B)(C)(D)0102、如圖,用絕熱活塞把絕熱容器隔成容積

45、相同的兩部分, 都相同的氫氣和氧氣分別充入容器的兩部分,然而提起銷子先把活塞鎖住,將質量和溫度S,使活塞可無摩擦地滑動,當活塞平衡時()(A)氫氣的溫度不變(B)氫氣的壓強減小(C)氫氣的體積增大(D)氧氣的溫度升高103、-疋質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保持不變的條件下,時其體積為溫度升到4L。則表示該氣體的體積隨溫度變化的圖像為圖中(D) (4)91 C)43Q91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三個不同變化過程,正確的()(A)a Td的過程氣體的溫度升高(B)b 7d的過程氣體的溫度不變(C)c 7d的過程氣體的溫度升高(D)a 7d的過程氣體的溫度減小105、圖中I、n是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狀104、

46、如圖所示,則以下四種解釋中,哪些是2lyZ,圖線上的A、B兩點到坐標原點等距,即OA=OB,可知().(A)pA: PB=1 : 3乙(C)Ta : Tb=1 遲(D)tA:tB=1 :后106、 在一個絕熱汽缸里,若因氣體膨脹,活塞把重物逐漸舉高,如圖所示,則在 這個過程中,汽缸中的氣體().(A) 壓強不變(B) 溫度升高(C) 溫度降低(D) 壓強減小107、圖是氣壓式保溫瓶的結構原理示意圖。設保溫瓶內上部封閉氣體的體積為V,出水口與瓶內水面高度差為h,水的密度為P,大氣壓強為;P0。欲使水從出水口流出,瓶內氣體的壓縮量V至少應為 。(氣體溫度不計)idui 纟 10 cm-JTi10

47、8、如圖所示,粗細均勻,一端封閉的玻璃管內用水銀封閉著一段空氣柱,水 銀柱的長度為10cm,外界大氣壓為 75cmHg。開口端豎直向上放置時,空氣柱 長度為10,現(xiàn)將其倒轉,開口端豎直向下放置時空氣柱長度為(水銀沒有流出管 外)()(A ) 1310/6(B) 1310/17(C) 610/17( D) 1710/13109、如圖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從狀態(tài)90°的圓弧變到狀態(tài)b.可知變化過程中(A) 氣體總保持原來溫度不變(B) 氣體的溫度一直在降低(C) 氣體的溫度先升高,再降低到原來的溫度(D) 氣體的溫度先降低,再升高到原來的溫度a沿p-V圖上的一段).?I110、 如圖

48、所示,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發(fā)生狀態(tài)變化,在pT圖中,描述為A7B在狀態(tài)變化過 程中,正確的判斷是().(A) 氣體溫度升高,內能增加(B) 氣體體積膨脹,對外做功(C) 氣體從外界吸熱(D) 氣體從外界吸熱大于氣體對外做功111、 一定質量的氣體,壓強保持一定,0° C時的體積V0,t1° C和t2C時的體積分別是 V1和V2(t2>t1).為了正確計算 V2應選用().(A)V2=V1(1+t227扌)(B)V2=V1(_)273(C) V2=V0(1+ 亙)273(D)V2=V0()273ISb112、如圖所示是一個容器的截面圖,它由A、B兩部分構成,兩部分都Sa是

49、圓筒形,高度都是 h,底面積Sa=2S,Sb=S,容器上端開口,下端有 一小孔C與外界相通,B的正中有一個厚度和質量都可忽略的活塞N,它與器壁有摩擦,最大靜摩擦力為f。已知大氣壓強為po,當時溫度為To。先把小孔C封住, 再在活塞N上放一個砝碼,砝碼的重力大小等于f。當容器內氣體的溫度緩慢變化時,活塞有可能緩慢移動,為保證活塞在移動過程中不離開B筒,筒內氣體溫度最低值和最高值各是多大?113、如圖所示1曰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的P-關系圖像,在氣體狀態(tài)VA經(jīng)狀態(tài)B至狀態(tài)C的過程中().,疋沿圖線由狀態(tài)(A) 外界對氣體做功,內能減少(B) 外界對氣體做功,內能增加(C) 氣體對外界做功(D) 氣體對外界做功,內能減少 ,內能增加114、如圖所示,一端封閉的圓筒內用活塞封閉著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 其溫度關系應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