眩暈病(原發(fā)性高血壓)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1頁
眩暈病(原發(fā)性高血壓)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2頁
眩暈病(原發(fā)性高血壓)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3頁
眩暈病(原發(fā)性高血壓)中醫(yī)診療方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眩暈?。ㄔl(fā)性高血壓)中醫(yī)診療方案2017 年版)一、診斷(一)疾病診斷1中醫(yī)診斷: 參照中華中醫(yī)藥學會發(fā)布的 中醫(yī)內科常見病診療指南 (中 國中醫(yī)藥出版社, 2008年 8 月)與中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中國醫(yī)藥 科技出版社, 2002年 5 月)。主要癥狀:頭暈目眩,頭痛。 次要癥狀:頭如裹,面紅目赤,口苦口干,耳鳴耳聾,汗出,腰膝酸軟等。 2西醫(yī)診斷:參照衛(wèi)生部疾病預防控制局、中國高血壓聯盟和國家心血管 病中心制定的中國高血壓防治指南( 2010 年修訂版)。(1)未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情況下,平均收縮壓(SBP > 140mmH和(或) 平均舒張壓(DBP > 90mmH;(

2、 2)既往有高血壓史,目前近 4 周內應用抗高血壓藥物治療的個體。(二)證候診斷1 腎精不足證:眩暈耳鳴,精神萎糜,少寐多夢,健忘,腰膝酸軟,遺精 夢泄;偏于陰虛者,五心煩熱,舌質紅,脈弦細數;偏于陽虛者,四肢不溫,形 寒怯冷,舌質淡,脈沉細無力。2痰瘀互結證:頭如裹、胸悶、嘔吐痰涎、刺痛(痛有定處或拒按)、脈 絡瘀血、皮下瘀斑、肢體麻木或偏癱、口淡、食少、舌胖苔膩脈滑,或舌質紫暗 有瘀斑瘀點脈澀。3肝火亢盛證:眩暈、頭痛、急躁易怒、面紅、目赤、口干、口苦、便秘、 溲赤、舌紅苔黃、脈弦數。4陰虛陽亢證:眩暈,腰酸、膝軟、五心煩熱、心悸、失眠、耳鳴、健忘、 舌紅少苔、脈弦細而數。二、治療方案本方

3、案適用于 18 歲以上原發(fā)性高血壓人群,不適用于兒童高血壓、妊娠高 血壓、合并嚴重慢性腎臟疾病的高血壓以及繼發(fā)性高血壓人群。(一)辨證選擇口服中藥湯劑或中成藥 眩暈?。ㄔl(fā)性高血壓)的辨證論治應以整體觀念為指導,標本兼治,強調 長期治療時應以治本為主。1腎精不足證 治法:偏陰虛者補腎滋陰;偏陽虛者補腎助陽。 方藥:補腎滋陰用左歸飲加減。補腎助陽者用右歸丸加減。 左歸飲:熟地、山藥、山萸肉、枸杞、茯苓。 右歸丸:熟地、山藥、山萸肉、肉桂、菟絲子、鹿角膠、枸杞子、當歸、杜仲。清半夏、白術、天麻、陳皮、茯 枳殼、地龍、郁金等。中成藥:六味地黃丸(腎陰虛證)、右歸丸(腎陽虛證)等。 2痰瘀互結證 治法

4、:祛痰化濁,活血通絡。方藥:半夏白術天麻湯合通竅活血湯加減。 苓、薏苡仁、桃仁、紅花、當歸、赤芍、川芎、佛手、夏枯草、炒梔子、黃芩、3肝火亢盛證 治法:清肝瀉火,疏肝涼肝。 推薦方藥:調肝降壓方加減。柴胡、香附、 丹皮、菊花、鉤藤 后下等。后下石決明 先煎、炒杜仲、川牛膝、桑寄4陰虛陽亢證 治法:滋陰補腎,平肝潛陽。 方藥:天麻鉤藤飲加減。天麻、鉤藤 生、炒梔子、黃芩、益母草、夜交藤、茯神等。中成藥:本院制劑天藤降壓膠囊,具有平肝潛陽、滋養(yǎng)肝腎等功效。(二)靜脈滴注中藥注射液 瘀血阻絡證:可選擇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注射液, 如丹參川芎嗪注射液、 丹紅注射液、香丹注射液、舒血寧注射液、疏血通注

5、射液等。氣虛血瘀證: 可選擇具有益氣養(yǎng)陰功效的中藥注射液, 如黃芪注射液、 參麥 注射液、生脈注射液,配合應用具有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藥注射液。(三)外治法 1中藥足?。?)夏枯草30g、鉤藤20g、桑葉15g、菊花20g。上藥制成煎劑,用時加 溫至50C左右,浸泡雙足,兩足相互搓動,每次浴足 2030分鐘,每日2次, 1015天為1個療程。(2)鉤藤20g、吳茱萸10g、桑寄生30g、夏枯草30g,水煎取藥液1500ml, 加入食醋100ml,每天足浴30分鐘左右,每日一次,十天為一療程。(3)鉤藤15g、野菊花10g、稀薟草30g、夏枯草20g、川牛膝20g、赤芍20 g、川芎15 g、葛根2

6、0 g、花椒10 g ,浸泡1小時后,大火煮開,小火再煮 30分鐘,后下鉤藤,連水帶藥倒入盆中,水溫 40 C45 C,赤足泡藥中,浸過 踝部,雙足互搓,每次 30分鐘,每天 1次, 10次為 1療程,間隔 3天,做第二 療程。2耳穴埋豆 (1)常用穴:耳背溝、肝、心、交感、腎上腺;備用穴:耳神門、耳尖、 腎。常用穴每次取34穴,酌加備用穴,以5mM 5mm勺膠布,將王不留行籽貼 于所選之穴,貼緊后并稍加壓力,使患者感脹痛及耳廓發(fā)熱。每隔 2 天換貼 1 次,每次一耳,雙耳交替, 5-7 次為一療程。(2)腎精不足證、肝火亢盛證、陰虛陽亢證選用腎、枕、皮質下;痰濁壅 盛證選用脾、枕、皮質下。耳

7、穴定位:腎:在對耳輪下腳下緣;枕:在對耳屏后 上方;皮質下:在對耳屏勺內側面;脾點:耳甲腔后上方,在耳輪腳消失處與輪 屏切跡連線勺中點。(3)操作流程:將膠布剪成0.5cmX 0.5cm的小方塊,將王不留行子貼在 膠布中央備用。然后用 75%酒精棉球消毒耳廓,將貼有藥子的膠布對準穴位 貼壓。貼壓后用手指按壓穴位半分鐘,囑患者每天自行按壓5次,每次10分鐘,局部微熱微痛為宜。每次貼一只耳朵,下次輪換對側,癥狀較重者可雙耳 同時貼。3穴位敷貼( 1 )腎精不足證:吳茱萸散(吳茱萸 1 份,清醋 1 份)涌泉、太溪、太沖 穴貼敷。痰濕壅盛證:吳茱萸散內關、豐隆、解溪穴貼敷。肝火亢盛證:清肝散 (吳茱

8、萸 1 份,黃連 6 份,清醋 1 份)涌泉、太溪、太沖穴貼敷。肝陽偏亢伴有 頭暈者,以吳茱萸、川芎顆粒劑各 3g,混勻,白醋調成糊狀,每天晚間臨睡前 貼敷雙側涌泉穴, 2 周為 1 個療程;肝陽偏亢伴頭痛明顯者, 以決明子 10g 焙干 研末,以綠茶水調成糊狀,貼敷兩側太陽穴,干后更換。(2)生大黃2g、生石決明5g、牛膝5g、冰片0.5g諸藥為末,過600目篩, 適量凡士林調為糊狀, 等分 4份,均勻涂于自粘性無菌敷料上, 貼于雙側穴位上, 每日 1 次,每次貼 6小時,次日對時更換, 15 日為 1 療程,可以連續(xù) 2 個療程 或以上。肝陽上亢證:曲池、風池 、合谷、太沖;風痰上擾證:曲

9、池、合谷、 豐隆、太溪;肝腎陰虛證:曲池、合谷、足三里、三陰交;陰陽兩虛證:曲池、 足三里、氣海、涌泉;氣虛血瘀證:曲池、合谷、氣海、豐隆。( 3)本院制劑冠通貼可選擇使用,功效可以溫通心陽、化瘀止痛、芳香開 竅、養(yǎng)心安神。(四)其他療法養(yǎng)生調攝方法見表 1。措施目標1.修體態(tài)減重:減少熱量,膳食平衡,增加運動,體質指數保持20 24kg/m 表1防治眩暈(原發(fā)性高血壓)的調攝法膳食限鹽:北方首先將每人每日平均食鹽量降至8g,以后再降至6g;南方可控制在6g以下。2.節(jié)飲食減少膳食脂肪:總脂肪V總熱量的30% 飽和脂肪V 10% 增加新鮮蔬菜400500g/d,水果100g,肉類50100g,

10、魚蝦類50g ,蛋類每周34個,奶類250g/d , 食油2025g/d,少吃糖類和甜食。3適勞逸增加及保持適當體力活動:一般每周運動35次,每次持續(xù)2060分鐘。如適勞逸運動后自我感覺良好,且保持理想體重,則表明運動量和運動方式合適。保持樂觀心態(tài),提高應激能力:通過宣教和咨詢,提高人群自我防病能力。提4. 暢情志倡選擇適合個體的體育、繪畫等文化活動,增加老年人社交機會,提高生活質量。戒煙;限酒:不提倡飲酒(特別是高度烈性酒),盡可能戒酒;如飲酒,男性5. 忌煙酒每日飲酒精量不超過 25克,即葡萄酒V 100150ml,或啤酒V 250500ml,或白酒V 2550ml;女性則減半量,孕婦不飲

11、酒。門診健康教育和照顧受試者利益:主動熱情服務、最大限度保護受試者利益、6常隨診及時處理可能的嚴重不良事件、積極向受試者及其親屬或陪人宣傳高血壓防治6. 吊隨診知識、隨時幫助病人解決醫(yī)療有關問題、密切與受試者的聯系從而提高治療依從性。還可進一步降低;腎功能受損蛋白尿V 1g/d者V 130/85mmHg腎功能受損蛋白 尿 1g/d 者V 125/75mmHg(二)評價方法 推薦同時采用肱動脈血壓和 24 小時動態(tài)血壓評定降壓療效,采用尿微量白 蛋白評價早期腎功能損害情況。1 肱動脈血壓單純收縮期高血壓:根據偶測SBP平均值下降lOmmH以上作為療效判定, 分別計算治療有效率和血壓達標率。治療有

12、效: SBP下降10 mmHg降壓達標: SBFV 140mmHg且PFV 60mmlHg同時舒張壓適度下降(不低于 6070mmH)g。單純舒張期高血壓:(1)顯效:DBP下降10mmH并降至V 85mmHg或降 低20mmH以上;(2)有效:DBP下降V 10mmH但降至V 85mmH;g ( 3)無效: 未達到上述標準。雙期高血壓:參照單純收縮期高血壓和單純舒張期高血壓的降壓療效標準, 綜合判定。2動態(tài)血壓負荷值和晝夜節(jié)律檢測24h、日間、夜間的平均 SBP和DBP日間和夜間的SBP負荷、DBP負 荷,24h 平均動脈壓(24h mean blood pressure , 24hMAP,心率。定義:( 1)降壓值為治療后每小時平均血壓減去觀察期相同小時內的平均 血壓得至U的差值。(2) 24h MAP=24h SBR24h DBP /3 + 24h DBP ( 3)根據脈 壓二平均SBP-平均DBP計算24h PR ( 4)血壓負荷值為血壓高于正常的次數 百分率,以血壓負荷值 30%作為診斷血壓升高的指標之一。( 5)動態(tài)血壓晝夜節(jié)律:血壓波動的晝夜節(jié)律采用夜間血壓下降率表示, 即(日間平均值-夜間平 均值)/日間平均值,以V 10%為血壓晝夜節(jié)律異常。血壓規(guī)律變化即夜間平均收 縮壓較日間平均收縮壓下降百分率或 /(和)夜間平均舒張壓較日間平均舒張壓 下降百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