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生長素及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及影響_第1頁
觀察生長素及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及影響_第2頁
觀察生長素及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及影響_第3頁
觀察生長素及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及影響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科:生物教學內容:觀察生長素及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的影響【學習目標】1初步學會設計一個觀察生長素或生長素類似物對植物生長發(fā)育影響的實驗方法。2學會觀察實驗中產生的現(xiàn)象,分析觀察到的現(xiàn)象,得出自己的結論?!緦W習障礙】1理解障礙如何進行研究性實驗?2解題障礙該研究課題的具體實驗方案?!緦W習策略】1理解障礙的突破研究性實驗是以布魯納的發(fā)現(xiàn)學習為理論指導,由老師提出研究性課題(或我們自己感興趣的課題),由我們自己去探索、研究、尋求解決問題的方法、途徑并獲取新知識的一種新的實驗形式。這種研究性實驗,不僅有助于我們掌握科學實驗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而且有助于發(fā)展我們對待學習和科學研究的探索態(tài)度,

2、有助于我們掌握科學的研究方法??筛玫貑酒鹞覀儗W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培養(yǎng)我們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品質和創(chuàng)造力。(1)研究性實驗的選擇原則依據(jù)教學大綱和教學內容,突出能力培養(yǎng)。主客觀結合,課題有意義能實現(xiàn)。選題具體,有趣味性。(2)研究性實驗的組織形式(3)研究性實驗的程序由指導教師提出研究性實驗課題和要求,或自己選題,明確要探索什么,明確研究的目的和知識范圍。學生在教師的組織指導下,查閱有關資料,設計出實驗方案(詳見學習一:實驗設計的基本原則和基本內容)。依據(jù)實驗設計方案,親自完成整個實驗過程,準確記錄實驗現(xiàn)象,分析實驗結果,得出自己的實驗結論。完成實驗報告,進行相互學習與交流。教師評定:肯定優(yōu)點,指

3、出不足,鼓勵有獨創(chuàng)性的實驗設計,培養(yǎng)實事求是、嚴謹?shù)目茖W態(tài)度和團結合作的思想品質。2解題障礙的突破課題:生長素對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影響。(1)實驗原理:生長素對種子的萌發(fā)和幼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2)實驗目的:初步學會設計觀察生長素對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影響的方法。觀察分析實驗中的現(xiàn)象,得出適當結論。(3)材料用具:蘿卜種子(或其他種子)、試管、移液管、培養(yǎng)皿、濾紙、生長素溶液。(4)實驗假設: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對種子的萌發(fā)和幼苗的生長有促進作用。(5)預期目標:經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處理過的種子,1周后種子的萌發(fā)和幼苗的生長點有所區(qū)別。(6)方法步驟:配制濃度分別為100 mg/L、10

4、mg/L、0.1 mg/L、1mg/L、0.01 mg/L的生長素溶液(編號15號)。取6支試管,編號。在15號(序號與生長素溶液編號一致)試管中,分別加入5 mL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6號試管中加入5 mL蒸餾水。在6支試管中各放入20粒種子。24 h后取出種子。取6個培養(yǎng)皿編號(16號),每個培養(yǎng)皿內事先墊上濾紙,15號分別用不同濃度的生長素溶液浸濕(序號應與試管號對應),6號培養(yǎng)皿內的濾紙用蒸餾水浸濕。將從16號試管中取出的種子,分別放入與之對應的16號培養(yǎng)皿中,均勻擺放。蓋上培養(yǎng)皿蓋,放在暗處培養(yǎng)。觀察統(tǒng)計:1周后進行觀察、測量、統(tǒng)計。(7)實驗記錄:按下表記錄各組種子的發(fā)芽率以及幼苗

5、的生長情況1號2號3號4號5號6號種子發(fā)芽數(shù)幼根長度胚軸長度(8)實驗驗證:實驗完成后,如果時間允許,最好將原實驗重復一遍。如能重復成功,說明假設成立。(9)結果和結論:分析實驗結果。A分析數(shù)據(jù)可靠性。B根據(jù)所得數(shù)據(jù)繪制函數(shù)圖表。C根據(jù)函數(shù)圖表分析蘿卜種子的發(fā)芽和幼根、胚軸的生長情況(長度)與生長素濃度的關系。D找出促進蘿卜種子萌發(fā)和幼苗生長的生長素溶液最適濃度。推導結論:根據(jù)對實驗結果的分析,得出相應的結論?!痉椒▽嵺`】課題:探究植物生長素與向光性的關系。參考答案:探究植物生長素與向光性的關系實驗原理:(1)合成生長素最活躍的部位是具有分生能力的組織,特別是芽的頂端分生組織。(2)當植物受到

6、單側光的刺激時,由于植物體內的生長素在背光一側比向光一側分布得多,會使得背光一側的細胞縱向伸長生長得快,莖則朝向生長慢的一側彎曲,從而使植物表現(xiàn)出向光性。目的要求:初步學會做向光性實驗的方法,并通過實驗了解植物生長素與向光性的關系。材料用具:玉米幼苗:小花盆(或培養(yǎng)皿),含生長素的瓊脂小塊,不透光的紙盒,臺燈。實驗假設:生長素的分布與光照條件有關,是引起植物向光性的重要原因。實驗預期:對玉米胚芽鞘進行不同的處理,玉米胚芽鞘將因為不同的處理方法而產生不同的生長現(xiàn)象,根據(jù)這些現(xiàn)象,我們可以確定生長素與向光性間的關系。方法步驟:(1)取5個小花盆,各栽入一株品種、粗細和大小都相同的玉米幼苗(要求幼苗

7、的真葉未突破胚芽鞘),把玉米幼苗分別編為1號、2號、3號、4號和5號。(2)按照下圖所示安排實驗裝置。其中,1號和2號玉米幼苗保持完整,3號、4號和5號玉米幼苗的胚芽鞘尖端已經切去;在4號玉米幼苗頂端的正中位置放一塊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在5號玉米幼苗頂端的一側放一塊含生長素的瓊脂塊。在2號、3號和4號的紙盒側面與植物幼苗頂端平齊的部位挖一個小洞,在紙盒外放置一盞臺燈,使臺燈的燈泡對著紙盒側面的小洞。植物生長素與向光性關系的實驗示意圖(3)接通臺燈電源24 h之后,打開紙盒,然后觀察并且記錄當時這5株玉米幼苗的生長情況?,F(xiàn)象分析與結論:(1)2號與1號對照 這一組對照對實驗材料的處理相同,都保留胚

8、芽鞘尖端;但實驗的條件不同,分別為黑暗與單側光照射。證明玉米幼苗產生向光性的外因是單側光照射。(2)3號與2號對照 這一組對照對實驗材料的處理是不同的,2號保留胚芽鞘尖端,3號的胚牙鞘尖端已經切去;而實驗的條件則相同都是單側光照射。證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與內因胚芽鞘尖端的存在有關。(3)4號分別與2號、3號作對照 4號與2號對照:對實驗材料的處理不同,2號保留胚芽鞘尖端,而4號則是切去胚芽鞘尖端以后,在胚芽鞘切口正中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小塊;而實驗的條件相同都是單側光照射;4號與3號對照:也是實驗材料的處理不同,3號無胚芽鞘尖端,4號的胚芽鞘切口正中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小塊;但實驗條件相同。證明

9、玉米幼苗的向光性,不但與胚芽鞘尖端的存在與否有關,而且直接與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有關。(4)5號與1號對照 這一組對照對實驗材料的處理不同,1號保留胚芽鞘尖端,5號是切去胚芽鞘尖端以后,在胚芽鞘切口頂端的一側(左側)放置含有生長素的瓊脂小塊;而實驗條件相同都是黑暗處理。證明玉米幼苗的向光性與生長素在胚芽鞘兩側的分布多少有關。綜合上述分析,使學生了解植物的向光性與胚芽鞘尖端存在、胚芽鞘尖端產生的生長素、生長素在胚芽鞘兩側的分布多少有關,這是造成向光性的直接原因(內因)。通過對實驗裝置的分析,可以認為造成向光性的外因是單側光的影響。實驗注意事項:(1)所栽培的玉米幼苗,必須是同一品種,同樣大小,胚芽鞘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