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論復(fù)習資料_第1頁
傷寒論復(fù)習資料_第2頁
傷寒論復(fù)習資料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傷寒論復(fù)習資料、單項選擇現(xiàn)在最通用的傷寒論版本是 宋本 太陽病與陽明病同時出現(xiàn)的稱 合病 太陽病證未解又出現(xiàn)陽明病證的稱 并病 外感病起病即表現(xiàn)為三陰病的稱 直中太陽提綱不包括以下哪項發(fā)熱太陽傷寒證的基本病機 太陽中風證的主要證候 太陽傷寒證的主要證候 太陽病的治療總則是風寒外束,衛(wèi)閉營郁發(fā)熱,頭項強痛,汗出惡風,脈浮緩發(fā)熱惡寒,頭身疼痛,無汗而喘,脈浮緊 辛溫發(fā)

2、汗解表 太陽病中風證發(fā)熱的特點是 翕翕發(fā)熱以下哪項不是桂枝湯的適應(yīng)證 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 太陽中風證汗出的機制是 風寒外襲,衛(wèi)外不固,營不內(nèi)守 太陽中風證的治法是 解肌祛風,調(diào)和營衛(wèi) 太陽中風兼陽虛漏汗證的主治方是 桂枝加附子湯哪項不屬于桂枝加附子湯證的主證以下哪項不屬于太陽中風的兼證心煩桂枝加芍藥湯桂枝加葛根湯證的治法是 解肌祛風,升津舒經(jīng) 桂枝新加湯證身疼痛的病機 氣營不足,筋脈失養(yǎng) “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的治療方劑是 桂枝去芍藥湯 桂枝加葛根湯主治 太陽中風,經(jīng)輸不利太陽病,下之,微喘者宜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桂枝加附子湯證“小便難”的病機是 過汗傷陰損陽,氣化不利, 化源不足桂

3、枝新加湯中,芍藥和生姜的用量是芍藥 4兩,生姜 4 兩列病證,屬“桂枝湯主之”的是太陽病,頭痛,發(fā)熱,汗出,惡風者以原文為據(jù),下列脈證,哪項在太陽中風提綱中未明述 頭痛 傷寒表實證的病機為 風寒束表,衛(wèi)閉營郁 太陽傷寒兼經(jīng)輸不利,治宜 葛根湯 太陽傷寒兼內(nèi)熱,治宜 大青龍湯 大青龍湯證的辨證要點是 不汗出而煩躁 太陽傷寒兼水飲,治宜 小青龍湯 大青龍湯證中“煩躁”的病機 表閉陽郁,郁熱內(nèi)擾 依據(jù)原文下列哪項不屬于麻黃禁例 酒客 哪項不為太陽傷寒證與太陽中風證所共有 無汗葛根湯的藥物組成桂枝湯 +麻黃、葛根桂枝二麻黃一湯四逆湯服桂枝湯后“若形似瘧,一日再發(fā)者,汗出必解”治宜 桂枝二越婢一湯證的治

4、法為 微發(fā)其汗兼清里熱 太陽病變證的治則 觀其脈癥,知犯何逆,隨證治之 病發(fā)熱頭痛,脈反沉若不差,身體疼痛,當救其里,宜 治療熱擾胸膈證的主方 梔子豉湯 梔子豉湯證的“虛煩”是 無形邪熱,所致心煩 治熱擾胸膈兼腹?jié)M證的主方是 梔子厚樸湯根據(jù)傷寒原文,麻杏甘石湯證的證候特點汗出而喘,無大熱43. 下列除何方外均有表里雙解的作用 AA 麻杏甘石 B 五苓散 C 大青龍 D 小青龍 E 葛根芩連湯44. 葛根芩連湯中“下利”的機制是 太陽中風誤下,里熱挾表邪,內(nèi)迫腸道45. 患者李某,女, 25,初患太陽病,經(jīng)某醫(yī)給桂枝湯,附后周身大汗出,旋即口渴殊甚,脈象洪大,舌 質(zhì)紅,苔黃,體溫增高,可以何方主

5、治 白虎加人參湯46. 患者劉某,男,24歲,發(fā)熱惡寒汗出 3天,經(jīng)某醫(yī)給桂枝湯, 惡寒消失,但發(fā)熱仍在, 旋即出現(xiàn)氣喘, 汗出,咳嗽黃痰,舌質(zhì)紅,脈數(shù)而大,可以何方主治 麻杏甘石湯47. 桂枝人參湯證的病機是 脾虛寒濕兼表邪不解48.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主治 脾虛而飲停中焦49. 太陽病發(fā)汗過多,病人叉手自冒心,心下悸,欲得按,其治療方劑 桂枝甘草湯50. 原文見“火逆下之,因燒針而煩躁者”應(yīng)用 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51. 苓桂術(shù)甘湯證癥狀可見 心下逆滿,氣上沖胸,起則頭眩,脈沉遲52. 桂枝加桂湯中重用桂枝的目的 通心陽而平?jīng)_逆53. 真武湯證“有人仍發(fā)熱, 心下悸,頭眩身瞤動, 振振欲辟地

6、” ,其中“身瞤動,振振欲辟地” 的病機 陽 虛失于溫養(yǎng),水氣浸漬,四肢經(jīng)脈54.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治證 脾虛氣滯腹脹證55. 茯苓四逆湯的藥物組成 茯苓,人參,附子,甘草,干姜56. 原文“發(fā)汗,若下之,病仍不解,煩躁者”其治療方劑是 茯苓四逆湯57. 炙甘草湯證的脈癥見 傷寒心動悸,脈結(jié)代58. 真武湯的方藥組成 茯苓,白術(shù),白芍,附子,生姜59. 小建中湯有“心中悸而煩”其病機為 中焦虛寒,氣血不足,復(fù)被邪擾60. 以下不是炙甘草湯方藥組成的是 白術(shù),芍藥61. 下列各項癥狀,不屬于干姜附子湯證的是 心下悸62. 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證的脈象應(yīng)為 脈沉緊63. 王某,男, 40,自

7、述心悸而痛,喜按,多天來服許多止痛藥無效,大小便正常,時有自汗出,脈微緩, 苔白滑,臨證辯證當是 桂枝甘草湯證64. 鄧某,女, 39 歲,近日時有氣痛,自臍下少腹起,上沖到心,頃止,己而復(fù)作,夜間尤甚,舌苔白滑, 脈沉遲,臨床辯證是 桂枝加桂湯65. 劉某,女,47歲,患風心病數(shù)年, 近日心慌,心中悸動不安, 舌苔薄白, 脈結(jié)代,臨床最佳辯證為 炙 甘草湯證66. 黃連湯證為 上熱下寒證67. 蓄水證的治法為 通陽化氣行水,外散風寒68. 水逆證治療用 五苓散69. 蓄血輕癥中神志方面的表現(xiàn)為 其人如狂70. 抵當湯的治法為 破瘀瀉熱71. 蓄血證病勢較緩應(yīng)用 抵當丸72. 抵當湯的主證中哪

8、項是錯誤的 小便不利73. 大陷胸丸的藥物組成大陷胸湯 +葶藶子、杏仁、白蜜74. 原文“病有結(jié)胸,有臟結(jié),其狀何如?答曰:按之痛。 ” 寸脈浮,關(guān)脈沉,名曰結(jié)胸75. 小陷胸湯證的治法為 清熱滌痰開結(jié)76. 痞證的特點是 心下痞,按之濡77. 證見“心下痞,按之柔軟而不痛不硬,心煩,口渴,小便黃赤,舌紅苔黃”等治宜 大黃黃連瀉心湯78. 附子瀉心湯的煎服方法為 大黃、黃連、黃芩以麻沸湯漬,附子另煮,取汁79. 證見“心下痞硬,噯氣不除者”治宜 旋復(fù)代赭湯80. 甘草瀉心湯證的治法為 和胃補中,消痞止利81. 下列哪項不是甘草瀉心湯的主治 干噯食臭82.83.84.85.86.87.88.89

9、.90.91.92.93.94.95.96.97.98.99.100.10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生姜瀉心湯原文“心下痞硬,干噯食臭,脅下有水氣,腹中雷鳴,下利者”治宜 治療飲停胸脅的主方為 十棗湯 具有發(fā)汗解表,升津止利功效的代表方劑是 葛根湯 黃芩湯適用于 少陽邪熱內(nèi)迫腸道而致的下利 陽明病提綱中“胃家實”中胃家指 胃腸 陽明病的“汗出濈濈然”是指 汗出連綿不斷陽明病,汗出多而渴者柯韻伯所指“陽明起手三證”的三證

10、是 白虎湯證的主脈 浮滑 白虎加人參湯證“背微惡寒”的病機 胃熱彌漫,津氣兩傷證的主治方為 豬苓湯的使用禁忌是梔子豉湯證,白虎加人參湯證,豬苓湯證津氣兩傷,汗出肌疏白虎加人參湯大便硬結(jié)的有無 嘔多 脈滑而疾濕熱發(fā)黃兼表證的主要方劑 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不屬于茵陳蒿湯證的主治是 全身無汗 梔子柏皮湯證,處身熱發(fā)黃的癥狀外,還當有 “解表散邪,清利濕熱”屬于下列哪個湯證的治法 少陽病出現(xiàn)目眩的病機 膽火循經(jīng),上擾清竅 小柴胡湯證的主證中沒有哪個脅下硬滿少陽病喜嘔的病機 膽熱犯胃,胃失和降 下列何項不是小柴胡湯的或然證 或喘 下列要求“去滓再煎”的方劑為 小柴胡湯 “傷寒中風,有柴胡證,但見一證便是,

11、不必悉具” 證 對“但見一證便是,不必悉具”中“但見一癥”的理解, “往來寒熱”意指 發(fā)熱與惡寒交替出現(xiàn)胸中懊惱,口渴,舌紅,苔黃麻黃連翹赤小豆湯,其“一證”是指較為合適的是小柴胡湯主證之一或部分主只需見到少陽部分主證陽明熱證與陽明腑實證的鑒別要點 下列癥狀,一般不屬于陽明實證的是 傷寒論所述小承氣湯證的脈象特點 下列何方無大黃芒硝的配伍 小承氣湯 下列何證無腹?jié)M的表現(xiàn) 麻子仁丸證 脾約證的病機特點為 胃強脾弱 大黃在大承氣湯中正確的用法為 先煮枳樸,去滓后下大黃 茵陳蒿湯證的治法是 清熱利濕退黃 梔子柏皮湯的藥物組成 梔黃柏皮炙甘草柴胡加芒硝湯證少陽陽明合病 柴胡桂枝干姜湯 嘔而不渴下列何證

12、無心下痞與下利的表現(xiàn) 大柴胡湯主治下列哪種病癥 下列何方無桂枝與茯苓的配伍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的臨床表現(xiàn)不包括下列哪項大柴胡湯下列何證無小便不利與口渴的表現(xiàn) 柴胡加桂枝龍骨牡蠣湯 下列處何證外均可出現(xiàn)“譫語”一證 大柴胡湯 太陽病經(jīng)過十余日后,以嘔不止,心下急,郁郁微煩為主要特征的治宜 下列諸項除何項外,均可見到“小便不利” 太陽蓄血證 不適于治療少陽兼變證的方劑為 黃連湯 下列何項不屬于太陰病提綱證 胸下結(jié)硬 太陰病的治法 溫陽補中,健脾益氣 辨少陽寒化證病機的關(guān)鍵 心腎陽虛 下列何證可見“身反不惡寒” 通脈四逆湯127. 通脈四逆湯與四逆湯藥物組成相同,其不同是通脈四逆湯中128. 下列諸證

13、中不屬于四逆湯證的是 似睡非睡129. 白虎湯與四逆湯的區(qū)別在于面赤與否130. 下列何方不屬于四逆湯類方四逆散131. 具有溫陽化濕,祛寒止痛功效的方劑是附子干姜用量較大附子湯132. 桃花湯證下利的特點是 膿血夾雜,色暗,腥133. 通脈四逆湯證可見“利止脈不出”者,其“利止”的機制為134. 黃連阿膠湯證中“心煩不得臥”的機制 腎水不足,心火亢盛135. 豬苓湯證中“心煩不得眠”的機制136. 陳某,男, 50 歲,素體畏冷,近日沐浴感寒,曾服解表藥諸證有增無減,舌苔薄白,脈沉遲,137. 下列何證無手足厥逆的表現(xiàn) 真武湯138. 陽郁四逆證的主治方是139. 下列方劑中甘草生用的是14

14、0. “饑而不欲食,食則吐蚘”141. 病人靜而復(fù)時煩,得食而嘔又煩,為下列那方證的辯證要點142. 烏梅丸中需用醋制的藥物為 烏梅143. 干姜黃芩黃連人參湯證的治療原則是 清胃溫脾144. 烏梅丸主治 蛔厥145. 手足厥寒,脈細欲絕者,治宜 當歸四逆湯主之146. 當歸四逆湯證的脈象特點 脈細欲絕147. 病“干嘔,吐涎沫,頭痛”治用148. 病“下利膿血,里急后重,肛門灼熱”下列最適宜應(yīng)用的方劑149. 傷寒,脈滑而厥者 白虎湯主之150. 瓜蒂散主治 痰厥151. 竹葉石膏湯證的病機特點為陰虛有熱,熱橈神明陽氣大虛,陰津枯竭癥見咳嗽咳痰清涕,發(fā)熱惡寒,手足欠溫,身倦乏力,方用 麻黃細

15、辛附子湯、多項選擇四逆散桔梗湯癥狀的病理機制胃中有熱,脾虛腸寒烏梅丸證吳茱萸湯白頭翁湯病后余熱未清,氣津兩傷1.2.3.著傷寒雜病論參考撰用的著作有:素問 廣義傷寒包括:中風 傷寒 濕溫 熱病 六經(jīng)傳變與否取決于以下因素:正氣盛衰 傷寒論中包含的治法有:汗法 吐法4. 太陽中風和太陽傷寒相同的證狀有:發(fā)熱頭痛6. 太陽中風證的主證是:發(fā)熱 太陽傷寒證的主證是:發(fā)熱惡寒8 太陽病傳變的脈證:脈數(shù)急9. 太陽傷寒的脈證提綱是:惡寒 關(guān)于表里同病治法,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11. 屬于太陽中風兼證的有:兼經(jīng)輸不利 啜熱稀粥一升余頭痛 脈浮緩 頭項強疼 若煩躁 嘔逆 表示先治表 兼肺氣不利九卷 81 難

16、溫病邪氣輕重 治療當否下法惡寒汗出脈浮緊陰陽大論 胎臚薄錄和法 溫法 脈浮鼻鳴干嘔身痛頗欲吐體痛桂枝湯的服法當包括:服以須臾, 服 ; 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間 13. 下列病可用桂枝湯治療的是: 已解,半日復(fù)煩,脈浮數(shù)者 14. “陽浮而陰弱”的含義包括: 陰不能內(nèi)守 下列屬桂枝湯證病機的有:陽浮而陰弱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里實現(xiàn)治里兼胸陽不振溫覆,取遍身太陽病, 下之后, 其氣上沖者 ; ; 病人臟無他病,時發(fā)熱自汗出者 浮緩之脈,輕按則浮,重按則弱; 榮弱衛(wèi)強 ; 外不諧,脈陰陽俱緊兼陰虛汗漏zhezhe 汗出 ; 汗出病愈,太陽病,外證未解, 脈浮弱者; 衛(wèi)氣浮盛于外,與邪相爭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停

17、后;病;營下列不可用桂枝湯的有:脈浮緊,發(fā)熱汗不出者 ; 服桂枝湯吐者 ; 濕熱內(nèi)蘊 太陽病下之后,其 氣不上沖者17在桂枝加葛根湯中,葛根的作用:升陽發(fā)表,助桂枝湯發(fā)表解??; 宣通經(jīng)氣,解經(jīng)脈氣血之郁滯升津液,起陰氣,以緩解經(jīng)脈之拘急18. 太陽中風兼經(jīng)輸不利,治宜:解肌祛風 升津舒經(jīng) 調(diào)和營衛(wèi)19.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的作用是 : 解肌祛風,降氣平喘20. 桂枝加附子湯的功用是: 復(fù)陽固表,調(diào)和營衛(wèi)21. 太陽病下之后,脈促胸滿者,其治法為:解肌祛風,宣通胸陽22桂枝加附子湯證的病機:汗后表證未解 衛(wèi)外陽虛 陰津不足脈失養(yǎng)23. 桂枝加附子湯的主證有:惡風 小便難 四肢微急,難以屈伸 汗漏不

18、止24. 桂枝湯的兼證包括 : 桂枝新加湯證 桂枝加葛根湯證 桂枝去芍藥湯證25. 以原文為據(jù),桂枝新加湯證的臨床表現(xiàn)是:身疼痛 脈沉遲26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證有:惡寒 脈微 胸滿27. 麻黃湯證的主要證候有: 惡風無汗 頭痛發(fā)熱 身疼腰痛 喘28. 麻黃湯證的病機是:衛(wèi)陽被遏風寒束表 肺氣不宣 營陰郁滯29. 下列屬于麻黃湯禁例的是:淋家衄家 瘡家 汗家葛根湯證與桂枝加葛根湯證的相同證狀:項背強幾幾31. 葛根湯與桂枝加葛根湯共有的藥物有:32. 小青龍湯的藥物組成:麻黃桂枝芍藥33. 大青龍湯的臨床表現(xiàn):發(fā)熱惡寒34. 小青龍湯的臨床表現(xiàn)有:惡寒無汗35,大青龍湯的治療作用:溫化水飲桂枝

19、芍藥 五味子甘草 無汗 身疼痛 咳 干嘔 外散風寒惡風 脈浮生姜 甘草 大棗 半夏干姜細辛 煩躁 脈浮緊發(fā)熱36. 表里同病的治療原則:一般原則先表后里里證為急,為重者先治其里 ; 表證為主,里證不重梔子生姜豉湯證梔子甘草湯證者,先治其表37. 梔子豉湯證的兼證有:梔子干姜湯證梔子厚樸湯證38. 白虎加人參湯的基本病機:熱盛氣耗 津傷39. 葛根芩連湯證候特點為:喘脈促 汗出 下利不止40. 葛根芩連湯證的病機為:表邪不解邪熱內(nèi)陷胸道 大腸傳導失職 正氣欲抗邪于外 肺失宣降41. 麻杏甘石湯中麻黃的配伍意義:宣肺平喘與石相配變辛溫為辛涼42小建中湯證可見:煩心中悸43. 桂枝人參湯證可見:發(fā)熱

20、心下痞硬 利不止44. 桂枝加桂湯中“更加桂二兩”的作用:平?jīng)_降逆 溫通心陽脈沉微 晝?nèi)諢┰瓴坏妹?吐逆 煩躁欲嘔吐溫陽化氣行水多飲暖水澤瀉 白術(shù) 豬苓太陽蓄血45. 苓桂術(shù)甘湯的主證:心下逆滿 氣上沖胸 脈沉緊 起則頭眩46. 干姜附子湯證可見下列主證:身無大熱47. 甘草干姜湯證辨證要點是:肢厥48. 黃連湯證的主證可見:腹中冷痛49. 五苓散中桂枝的作用為:辛溫解表50. 五苓散的服法要求:以白飲和服51. 五苓散的藥物組成:茯苓桂枝52. 太陽邪氣循經(jīng)涉腑可出現(xiàn):太陽蓄水53. 抵擋湯的主證可見:脈沉而微小便自利 發(fā)狂 少腹硬滿54. 桃核承氣湯證的臨床表現(xiàn):如狂 少腹急結(jié) 小便自利5

21、5. 桃核承氣湯證與抵擋湯證的相同點有:均有神志方面的證狀;均用大黃瀉下,祛瘀生新;均有小便自 利56. 小陷胸湯的主證有:脈浮滑正在心下,按之則痛57. 大陷胸湯主證有:脈沉緊心下至腹硬滿疼痛 潮熱便秘 短氣煩躁 頭汗出58. 大陷胸湯的藥物組成:大黃芒硝 甘遂59. 傷寒論中,下列哪些病可見心中懊惱:大陷胸湯證60. 寒熱錯雜痞包括:甘草瀉心湯證61. 大黃黃連瀉心湯證的主證有:心下痞62. 附子瀉心湯的主證可見:心下痞63. 附子瀉心湯的藥物組成為:附子64. 半夏瀉心湯證主證可見:心下痞滿65. 甘草瀉心湯證主證有:心下痞硬而滿66. 需去滓再煎的方劑有 :半夏瀉心湯生姜瀉心湯證關(guān)脈浮

22、惡寒汗出大黃 黃連滿而不痛梔子豉湯證 半夏瀉心湯證 按之濡黃芩嘔吐 下利67. 生姜瀉心湯證與旋覆代赭湯證均見:心下痞硬68. 五苓散可治療:太陽蓄水證 水痞證腹中雷鳴 干嘔心煩不得安 其人下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 甘草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噯氣附子瀉心湯 甘草瀉心湯 生姜瀉心湯 半夏瀉心湯葛根湯證 黃芩湯證 赤石脂禹余糧丸湯證 葛根芩連湯緩和峻藥之毒 使邪去而不傷正葛根湯 葛根加半夏湯77. 陽明病初起惡寒的特點包括:程度輕微時間短暫 不藥自罷78. 梔子豉湯證可見哪些表現(xiàn):但頭汗出饑不能食 其外有熱,手足溫舌上胎 心中懊惱69. 表里同病,先解表的湯證有:熱痞兼表證太陽蓄血輕證兼表證70. 下列哪些

23、湯證可以出現(xiàn)心下痞(硬)的證狀:大黃黃連瀉心湯證附子瀉心湯證 甘草瀉心湯證 生姜瀉心湯證 半夏瀉心湯證71. 具有寒溫并用的配伍特點的方劑:黃連湯72. 下列可以出現(xiàn)下利證狀的:甘草瀉心湯證 證73. 十棗湯中使用大棗的目的是:顧護胃氣74. 下列哪些方可治太陽與陽明合?。郝辄S湯75 黃芩湯的組成:芍藥 黃芩 人參 炙甘草76. 陽明病外證:身熱 反惡熱 汗出 不惡寒79. 白虎加人參湯的功效包括:生津益氣 清熱80. 豬苓湯證的治法為:利水育陰 清熱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 喘冒 ;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身發(fā)黃 渴飲水漿無汗 身癢 身黃81. 下列癥狀,那些為五苓散證與豬苓湯證所共有:脈浮82.

24、下列哪些異常的神志或行為是大承氣湯所致:獨語如見鬼狀 而不安 ; 循衣摸床83. 茵陳蒿湯證的臨床表現(xiàn):但頭汗出身無汗 小便不利84. 梔子柏皮湯證可見:發(fā)熱心煩懊惱 身黃85.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的臨床表現(xiàn):小便不利發(fā)熱惡寒86. 傷寒論中導致發(fā)黃的原因:濕熱發(fā)黃 寒濕發(fā)黃 熱熾發(fā)黃 瘀血發(fā)黃87. 下列哪些病證可出現(xiàn)“小便不利”之痞:豬苓湯證 茵陳蒿湯證 五苓散證88. 少陽病的治療禁忌包括:發(fā)汗法涌吐法 攻下法89. 少陽病的提綱證包括:口苦咽干目眩90. 小柴胡湯證中“嘔”的病機是:少陽膽火犯胃肝膽相連,木乘土91. 傷寒論中,去滓再煎的有:大柴胡湯 小柴胡湯 柴胡桂枝干姜湯92. 哪

25、些方證可見下利的表現(xiàn):大柴胡湯證大承氣湯證 柴胡加芒硝湯證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93. 少陽病的兼證包括:少陽兼陽明里實證少陽兼水飲內(nèi)停證 少陽兼表里三焦俱病證少陽兼太陽表證94. 太陽病的病機特點包括:寒濕內(nèi)盛 運化失司 脾陽虛弱 升降失常95. 下列含有大黃與桂枝配伍的:桂枝加大黃湯 桃核承氣湯 柴胡加龍骨牡蠣湯96. 通脈四逆湯證可見:心里消痞手足厥逆 脈微欲絕 面色赤97. 附子湯證可見:脈沉身體痛,骨節(jié)痛 手足寒 口中和 背惡寒98. 附子湯和真武湯相同的藥物是:附子芍藥 茯苓 白術(shù)99. 用生姜宣散水汽的方劑為:真武湯茯苓甘草湯 生姜瀉心湯100. 下列屬于陽虛水飲內(nèi)停證:真武湯證 茯

26、苓甘草湯證 苓桂術(shù)甘湯證101. 豬苓湯證可見:下利 發(fā)熱,渴欲飲水 小便不利 心煩不得眠102. 關(guān)于麻黃細辛附子湯,下列說法正確的:本方為表里雙解之劑 本方治太陽與少陽兩感證 本方證 的脈證有發(fā)熱脈證103. 四逆散的藥物組成有:炙甘草 柴胡 芍藥 枳實104. 嘔吐與下利并見:吳茱萸湯證 四逆湯證 豬苓湯證105. 半夏散及湯的藥物組成包括:炙甘草 桂枝 半夏106. 屬厥陰提綱證的證狀有:心中疼熱 饑不欲食 消渴107. 烏梅丸的適應(yīng)證:蛔厥 久利108. 屬蛔厥的治療原則:清溫下 安蛔止痛109 當歸四逆湯證若“內(nèi)有久寒” ,應(yīng)用當歸四逆湯加入:吳茱萸生姜110吳茱萸出現(xiàn)在傷寒論中哪

27、些疾病中:陽明病少陰病 厥陰病111. 白頭翁湯證的辨證要點:下痢膿血色鮮紅 腹痛產(chǎn)重,里急后重 口渴欲飲水112. 白頭翁湯的藥物:白頭翁 黃連 黃柏 秦皮113. 白頭翁湯證和桃花湯證的共有證狀:下痢膿血 腹痛114. 白頭翁湯證可見 :下痢膿血色鮮紅 口渴三、填空題1. 傷寒論是 傷寒雜病論 的一個組成部分,由 張仲景 所著。2. 傷寒雜病論成書后,很快散佚不全,后經(jīng)西晉 王叔和 將原書的傷寒部分整理成冊,始名傷寒 論。3. “太陽之為病,脈浮, 頭項強痛而惡寒 。”4. “太陽病,發(fā)熱, 汗出 ,惡風, 脈緩 者,名為中風。 ”5. “太陽病,或已發(fā)熱,或未發(fā)熱, 必惡寒 ,體痛,嘔逆

28、, 脈陰陽俱緊 者,名為傷寒。 ”6. 太陽中風證的病機特點是 衛(wèi)不外固 , 營不內(nèi)守 。7. 太陽傷寒證的病機特點是 衛(wèi)陽被遏 , 營阻郁滯 。8. 太陽中風,陽浮而陰弱,陽浮者, 熱自發(fā) ,陰弱者, 汗自出 ,嗇嗇惡寒,淅淅惡風,翕翕發(fā)熱, 鼻鳴干嘔者 ,桂枝湯主之。9. 太陽病, 頭痛 ,發(fā)熱, 汗出 ,惡風,桂枝湯主之。10. 太陽病,初服桂枝湯, 反煩不解者 ,先刺風池,風府,卻與桂枝湯則愈。11. 病常自汗出者,此為榮氣和,榮氣和者, 外不諧 ,以衛(wèi)氣不共榮氣諧和故爾。 以榮行脈中 , 衛(wèi) 行脈外 。復(fù)發(fā)其汗,榮衛(wèi)和則愈,宜桂枝湯。12.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 反汗出惡風者 ,桂枝

29、加葛根湯主之。13. 發(fā)汗后,身疼痛, 脈沉遲者 ,桂枝加芍藥生姜各一兩人參三兩新加湯主之。14. 桂枝本為解肌,若 其人脈浮緊 , 發(fā)熱汗不出者 不可與之。15. 太陽中風兼項背強幾幾的治法是 解肌祛風 , 調(diào)和營衛(wèi) , 升津舒經(jīng) 。方用 桂枝加葛根湯 。16. 太陽中風兼喘證,治以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 方。17. 太陽中風兼表虛漏汗證,治以 桂枝加附子湯 方。18. 桂枝加附子湯的作用 扶陽解表 。19. 桂枝新加湯證的治法 調(diào)和營衛(wèi) , 益氣和營 。20. 桂枝新加湯證身痛的病機是 氣營不足 , 經(jīng)脈失養(yǎng) 。21. 桂枝加厚樸杏子湯的作用 解肌發(fā)表 , 降氣平喘 。22. “太陽病, 頭痛

30、發(fā)熱 ,身疼腰痛,骨節(jié)疼痛, 惡風 , 無汗而喘 者,麻黃湯主之。 ”23.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 無汗惡風 ,葛根湯主之。 ”24. “太陽中風,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 不汗出而煩躁 者,大青龍湯主之。若 脈微弱 , 汗出惡風者 ,不可服之。服之則厥逆,筋惕肉瞤,此為逆也。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傷寒表不解,心下有水氣, 干嘔發(fā)熱而咳 ,或渴,或利,或噎

31、,或小便不利,少腹?jié)M, 或喘者 小青龍湯主之。 ”麻黃湯的功效 辛溫發(fā)汗 , 宣肺平喘 。 大青龍湯的辨證要點 不汗出而煩躁 。 大青龍湯的病機 風寒束表 , 內(nèi)有郁熱 。小青龍湯證出現(xiàn)口渴的病機是 飲停不化,津不上承 。 小青龍湯的治法是 辛溫解表,溫水化飲 。表郁輕證包括 桂枝麻黃各半湯證 和桂枝二越婢一湯證。 發(fā)汗后,不可更行桂枝湯, 汗出而喘 , 無大熱者 ,可與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 太陽病,桂枝證, 醫(yī)反下之 , 利遂不止 , 脈促者 ,表未解也;喘而汗出者,葛根黃芩黃連湯主 之。發(fā)汗過多,其人 叉手自冒心 , 心下悸 ,欲得按者,桂枝甘草湯主之。 火逆下之,因 燒針 煩躁者,桂枝甘

32、草龍骨牡蠣湯主之。 發(fā)汗后,其人臍下悸者,欲作奔豚,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湯 主之。 發(fā)汗后 , 腹脹滿者 ,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主之。傷寒 二三日 , 心中悸 而煩者,小建中湯主之。太陽病發(fā)汗,汗出不解,其人仍發(fā)熱, 心下悸 , 頭眩 , 身瞤動 ,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湯主之。 傷寒脈結(jié)代,心動悸, 炙甘草湯 主之。抵當湯與抵當丸的藥物組成皆為 水蛭、虻蟲、大黃、桃仁 。 抵當湯證出現(xiàn)身黃的病機為 瘀血停滯,榮氣不能敷布 。 結(jié)胸證因其性質(zhì)不同可分為 熱實結(jié)胸 和 寒實結(jié)胸 兩類。 熱實結(jié)胸因范圍大小,病情輕重的不同可分為 大結(jié)胸證 和 小結(jié)胸證 。 小結(jié)胸病, 正在心下 ,按之則痛, 脈浮滑者

33、 ,小陷胸湯主之。 傷寒六七日,結(jié)胸熱實, 脈沉緊 ,心下痛, 按之石硬者 ,大陷胸湯主之。 大陷胸湯證的病機為 邪熱內(nèi)陷,與有形之水飲結(jié)于胸腹 ,治法 瀉熱散結(jié),攻逐水飲 。 小陷胸湯證的病機為 痰熱里結(jié)于心下 ,治法 清熱滌痰開結(jié) 。心下痞,而復(fù)惡寒汗出者, 傷寒發(fā)汗,若吐若下,解后 大黃黃連瀉心湯證的病機為附子瀉心湯 主之。心下痞硬 , 噫氣不除者 ,旋覆代赭湯主之。 胃熱氣滯 。治法 瀉熱消痞 。附子瀉心湯證的病機為 生姜瀉心湯證的治法為 旋覆代赭湯證的治法為胃熱氣滯 , 衛(wèi)陽不固 和胃降逆,散水消痞 。 和胃化痰,鎮(zhèn)肝降逆 。大黃黃連瀉心湯的煎服方法為 用麻沸湯浸泡,去滓溫服 ,目的

34、是 取其味薄氣輕,以清上部無形之太陽與陽明合病,自下利者,主以葛根湯 方。太陽與少陽合病,自下利者,主以黃芩湯 方。陽明病的證候性質(zhì)是 里熱實 。陽明病的病機,張仲景概括為 胃家實 。白虎湯證的病機要點是 胃熱彌漫,充斥內(nèi)外 。白虎加人參湯證的病機 胃熱彌漫,津氣兩傷 。熱與 痰水 結(jié)于胸膈,形成熱實結(jié)胸證,熱與 糟粕 結(jié)于胃腸,形成陽明腑實證。 調(diào)胃承氣湯為下法中的 緩劑 ,主治陽明腑實 燥熱初結(jié) 之證。傷寒論所論實證腹?jié)M的特征是 腹?jié)M不減,減不足言 。 大承氣湯與大陷胸湯共有的藥物 大黃 , 芒硝 。原文“太陽病三日,發(fā)汗不解, 蒸蒸發(fā)熱者 ,屬胃也,調(diào)胃承氣湯主之。 ” 小承氣湯的功效特

35、點是 通便導滯 , 行氣除滿 。68. 食谷欲嘔 ,屬陽明也,吳茱萸湯主之,得湯反劇者, 屬上焦也 。69. 吳茱萸湯證的治法是 溫中祛寒,降逆和胃 。70. “陽明病, 無汗 , 小便不利 ,心中懊憹者,身心發(fā)黃。 ”71.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 小便不利 , 腹微滿者 ,茵陳蒿湯主之。 ”72.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證的病機是 瘀熱在里 , 寒邪束表 。73. 傷寒論中,以潦水煎藥的方劑是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 。以甘瀾水煎藥的方是 茯苓桂枝甘草大棗 湯。74. 少陽病提綱中“咽干”的病機是 膽火灼傷津液 。75. “少陽之為病, 口苦 , 咽干 , 目眩也 ?!?6. 少陽病的主要治法是

36、 和解少陽 ,主要方劑是 小柴胡湯 。77. 小柴胡湯出現(xiàn)“往來寒熱”的病機 正邪相爭,互有進退 。78. “傷寒,陽脈澀,陰脈弦,法當腹中急痛,先于 小建中湯 ,不差者 , 小柴胡湯 主之。”79. 柴胡桂枝湯證的治法是 和解少陽,兼以解表 。80. 大柴胡湯證的病機是 少陽樞機不利,陽明燥實內(nèi)結(jié) 。81. 柴胡桂枝干姜湯證的治法是 和解少陽,溫化水飲 。82. 原文“自利不渴者,屬太陰,以其臟有寒故也, 當溫之 ,宜四逆輩。 ”83. 桂枝加芍藥湯證的治法是 通陽益脾,活絡(luò)止痛 。84. 少陽寒化證出現(xiàn)口渴的病機是 腎陽虛衰,津不布達 。85. 原文“少陰病, 脈沉者 ,急溫之,宜 四逆湯

37、 ?!?6. 通脈四逆湯證的病機是 陽衰陰盛,格陽于外 。87. 白通湯證的治法 破陰回陽,通達上下 。88. 附子湯證的病機 少陰陽虛,寒濕凝滯 。89. 真武湯主治 陽虛水泛 證。90. 下焦不固下利不止證,治宜 赤石脂禹余糧湯 ,下焦不固下利不止便膿血證,治宜 桃花湯 。91. 少陰病,得之二三日以上, 心中煩 , 不得臥 ,黃連阿膠湯主之。92. 少陰病,陰虛水熱互結(jié)證的主治方劑是 豬苓湯 。93. 四逆散證的治法是 疏肝解郁,透達郁陽 。94.少陰病,吐利,手足逆次 ,煩躁欲死者 ,吳茱萸湯主之95.桔梗湯主治 客熱咽痛 。96.苦酒湯的功效是滌痰開結(jié) ,斂瘡消腫 。97. 干嘔吐涎

38、沫,頭痛者, 吳茱萸湯 主之。98. 傷寒論·厥陰篇中具有養(yǎng)血通脈,溫經(jīng)散寒作用的方劑為 當歸四逆湯 。99. 凡厥者, 陰陽氣不相順按 ,便為厥。100. 厥者, 手足厥冷者 是也。101. 傷寒脈滑而厥者, 里有熱 , 白虎湯 主之。102. 傷寒厥而心下悸,宜先治水,當服 茯苓甘草湯 。103. 原文“傷寒解后,虛羸少氣,氣逆欲吐, 竹葉石膏湯 主之。”四、名詞解釋1、傷寒: 傷寒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傷寒是一切外感熱病的總稱;狹義的傷寒是指外感風寒之邪, 感而即發(fā)的疾病。2、傳變:傳是指病情循著一定的趨向發(fā)展;變是指病情在某些特定條件下不循一般規(guī)律而發(fā)生性質(zhì)的改 變。3、直

39、中: 指病邪不經(jīng)太陽初期及三陽階段,直接進入三陰經(jīng)的一種發(fā)病方式。4、合病: 指兩經(jīng)或三經(jīng)同時發(fā)病,無先后次第之分者。5、并?。?指一經(jīng)病證未罷,而另一經(jīng)病證又起,有先后次第之分者。6、頭項強痛: 頸項疼痛拘急,轉(zhuǎn)動不柔順貌。7、失溲: 二便失禁。8、瘛疭: 瘛,指收縮;疭,指松弛。瘛疭指手足抽搐。9、不了了: 了, 完畢,結(jié)束之意。不了了,指病證絕大部分已經(jīng)消除,但仍留有不舒適的感覺。10、陽浮而陰弱: 一指營衛(wèi),衛(wèi)氣浮盛,故稱陽??;營陰不足,故稱陰弱。一指脈象,輕按則浮,故稱 陽浮;重按見弱,故稱陰弱。11、翕翕發(fā)熱: 翕,和順之意。翕翕發(fā)熱,指發(fā)熱輕而溫和。12、咀: 此指將藥物碎成小塊

40、。13、小促其間: 適當縮短服藥的間隔時間。14、須臾: 很短的時間。15、周時: 一日一夜即二十四小時。16、項背強幾幾: 形容項背拘緊不適,轉(zhuǎn)動俯仰不利之狀。17、將息: 調(diào)理休息,即服藥后護理之法。18、喘家: 指素患喘疾之人。19、遂漏不止: 遂,因而,于是;漏,滲泄不止。全句指不間斷的小量汗出。20、目瞑: 指閉目懶睜,有畏光感。21、恍惚心亂: 神識昏惑模糊,心中慌亂不安。22、 筋惕肉瞤: 肌肉跳動。23、 清便欲自可: 指大小便尚屬正常。24、壞?。?即變證,指因誤治而致病情發(fā)生變化,已無六經(jīng)病證可循的病證。25、振寒: 畏寒怕冷而身體顫抖。26、心中懊憹: 心中煩悶殊甚,莫可

41、名狀。27、舊微溏: 病人平素大便稀溏。28、胸中窒: 窒,塞也。即胸中有堵塞不適之感。29、叉手自冒心: 兩手交叉按壓于心胸部位。30、譫語: 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多聲音高亢。31、振振欲擗地: 肢體顫動欲撲倒于地。32、白飲: 又作白米飲,即米湯。33、水逆: 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氣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飲,飲入即吐的一種癥狀,是蓄水重證的表現(xiàn)。34、少腹急結(jié): 指下腹部拘急硬滿。35、晬( zùi )時: 即周時,一晝夜 24小時。36、結(jié)胸: 病證名。其病機為痰水等實邪結(jié)于胸膈脘腹,以疼痛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37、藏結(jié): 證候名。藏亦作臟,指臟氣虛衰,陰寒凝結(jié),氣血阻滯而形成的病證。3

42、8、客氣: 即邪氣。因邪從外來,故稱客氣。39、日晡所: 指申時前后,即下午 3 至 5 時左右。40、潮熱: 一種熱型。指發(fā)熱如潮水之起落,定時而發(fā),或定時增高。41、麻沸湯: 滾沸的水。42、干噫: 噯氣。43、食臭:食物的氣味。干噫食臭: 噯氣中帶有食物的味道。44、 腹中雷鳴: 腸鳴劇烈。45、胃家實: 胃家泛指胃腸而言;實,是指病證的性質(zhì),即邪氣亢盛。胃家實,指胃腸燥熱亢盛之意。46、脾約: 指胃熱腸燥,津液受傷,脾陰不足,使脾為胃行其津液的功能受到約束,而見大便硬,小便 數(shù)的病證。47、汗出濈濈然: 汗出連綿不斷的樣子。48、心憒憒: 心中煩亂不安之感。49、怵惕: 指恐懼不安之狀

43、。1050、口不仁: 口中感覺失常,食不知味,語言不利。51、蒸蒸發(fā)熱: 形容發(fā)熱自內(nèi)達外,如蒸籠中熱氣蒸騰之狀。52、循衣摸床: 同捻衣摸床。指病人昏迷時,兩手無意識的反復(fù)觸摸衣被床沿。53、 目中不了了: 視物不清。54、熱越: 熱邪向外發(fā)越。55、水漿: 泛指飲料。如水、果汁、蔗漿之類。56、潦水: 指地面上的流水、積水。57、往來寒熱58、胸脅苦滿59、蒸蒸而振60、心下支結(jié)即惡寒與發(fā)熱交替出現(xiàn)。 即病人苦于胸脅滿悶不適。 蒸蒸,內(nèi)熱貌。氣從內(nèi)達,邪從外出,而周身振栗顫抖,即寒戰(zhàn)高熱。 即患者自覺心下有物支撐結(jié)聚。61、脾家實: 實此指正氣充實,即脾陽恢復(fù)之義。62、但欲寐: 精神萎靡

44、,呈似睡非睡的狀態(tài)。63、口中和: 指口中不苦,不燥,不渴。64、泄利下重: 下利重墜不爽感。65、苦酒: 即米醋。66、臟厥: 指腎臟真陽極虛而致四肢厥冷。67、蚘(蛔)厥: 因蛔蟲內(nèi)擾,疼痛劇烈,氣機逆亂而致四肢逆冷。68、寒格: 指下寒與上熱相格拒。69、下重: 即里急后重。70、虛羸: 虛弱消瘦。五、簡答題1、如何理解太陽病提綱證?太陽病提綱證即原文第一條“脈浮,頭項強痛而惡寒。 ”外邪襲表,正氣抗邪,正邪相爭于表,氣血 浮盛于外,故脈??;太陽受邪,經(jīng)氣運行不利,故頭項強痛;風寒束表,衛(wèi)陽被遏,不能溫分肉,故惡寒。 以上脈證反映了外邪襲表,營衛(wèi)失和,正邪相爭于表的病理機轉(zhuǎn),為太陽病的主

45、要脈證,也是表證共有的 癥狀。2、太陽中風證與太陽傷寒證的鑒別要點是什么?清簡述其病機。 太陽中風證與太陽傷寒證二者的鑒別要點在于汗出與無汗, 脈浮緩與浮緊。 二者雖均為風寒襲表所致, 但太陽中風證的病機為衛(wèi)陽不固,營不內(nèi)守,故見汗出,汗出后營陰內(nèi)弱,故脈搏寬緩而呈浮緩之象;太 陽傷寒證的病機為衛(wèi)陽被遏,營陰郁滯,固件無汗與脈浮緊。3、桂枝湯證本有“汗出” ,為何還用發(fā)汗之法? 桂枝湯證出現(xiàn)“汗出”是營衛(wèi)不和的表現(xiàn),為病汗,而服桂枝湯后的汗出是屬藥汗。因桂枝湯不僅可 解肌祛風,而且還可調(diào)和營衛(wèi),滋陰和陽,用其發(fā)汗可使營衛(wèi)相和,病汗自止,故桂枝湯證雖見汗出,仍 宜用桂枝湯微發(fā)其汗,通過發(fā)汗達到止

46、汗的目的。4、“榮弱衛(wèi)強”的含義是什么?“榮弱衛(wèi)強” 即營弱衛(wèi)強, 是對太陽中風證病機的反復(fù)說明。 所謂衛(wèi)強, 并非生理情況下的衛(wèi)氣強盛, 而是指風寒襲表,衛(wèi)氣浮盛于外,與邪交爭而成發(fā)熱的亢奮現(xiàn)象;所謂營弱,也不是營陰真正的虛弱,而 是由于衛(wèi)氣失其正常的固外開合之職,影陰不能內(nèi)守而汗出,與“衛(wèi)強”相比,呈現(xiàn)相對不足的狀態(tài)。5、何為“麻黃八癥”?簡述產(chǎn)生機理。11“麻黃八癥”亦稱“傷寒八癥” ,是指太陽傷寒表實證的八個癥狀,包括頭痛、發(fā)熱、神通、腰痛、 骨節(jié)疼痛、惡風、無汗、喘。由于風寒束表,肌膚失煦,故見惡風寒;衛(wèi)閉營郁,經(jīng)氣運行不暢,故頭身 疼痛;寒邪外束,腠理郁閉,故見無汗;肺氣不宣則作喘

47、。6、簡述麻黃湯證與葛根湯證的區(qū)別。兩者皆為風寒束表,衛(wèi)閉營郁之傷寒表實證,證候相似,但又有所不同:麻黃湯證為風寒外束,肺氣 不宣,故見表實而喘,雖有頭項強痛而無項背強幾幾;葛根湯證為風寒外束,經(jīng)氣不利,故見表實證兼項 背強幾幾而無喘。7、葛根湯證與桂枝加葛根湯證有何異同? 兩者皆為太陽病兼項背強幾幾,不同的是:桂枝加葛根湯證為表虛證兼經(jīng)腧不利,故見“汗出惡風” 葛根湯證為傷寒表實證兼經(jīng)腧不利,故見“無汗惡風” 。汗出與否是兩者的鑒別要點。8、如何理解小青龍湯證中的“不渴” 、“或渴”和“服湯已渴”? 小青龍湯證為表寒里飲證,因水飲內(nèi)停,故不多渴。但飲停不化,津不上承,也可出現(xiàn)渴。服藥后由 不

48、渴轉(zhuǎn)為渴,是寒飲得以溫化,溫解之余,津液一時不足所致。此時可少少與飲之,令胃氣和,水津布則 愈。此處的渴與不渴反映了傷寒論的變法思維。9、簡述大青龍湯證與桂枝二越脾一湯證有何異同。 大青龍湯證與桂二越一湯證均為外感風寒,內(nèi)有郁熱,表里俱實之證。但大青龍湯證表寒里熱證重, 表現(xiàn)為脈浮緊,發(fā)熱惡寒,身疼痛,不汗出而煩躁,故方中發(fā)汗解表之麻桂和清瀉里熱之石膏用量較大, 較之桂二越一湯,少一味益陰的芍藥,多一味宣肺降氣的杏仁,其發(fā)汗解表,內(nèi)清郁熱之功較強;兒桂二 越一湯證表寒里熱證輕,表現(xiàn)為發(fā)熱惡寒,熱多寒少,微見煩、渴,故治法宜小發(fā)其汗,兼清郁熱。10、何謂壞???其治療原則是什么? 壞病即變證,指因

49、誤治使原發(fā)病出現(xiàn)反常變化,無六經(jīng)病臨床特征的病證。由于壞病證候復(fù)雜,變化 多端,其證有寒熱虛實之分,所以變證難以預(yù)料,所用何方,亦無成法可遵。因此傷寒論原文第十六 條提出了“觀其脈證,知犯何逆,隨證治之”的治療原則。這一原則的內(nèi)涵就是辨證論治。11、簡述熱擾胸膈證的病機及證治。 (本方主治哪些證候,怎樣理解其虛 煩?) 熱擾胸膈證為發(fā)汗吐下后,有形實邪或大熱已去,余熱未盡,留擾胸膈而成。其證候表現(xiàn)為虛煩不得 眠,心中懊惱,胸中窒,心中結(jié)痛,身熱,舌紅,苔淡黃等。治當清宣郁熱。方用梔子豉湯。方中梔子苦 寒,清透郁熱,解郁除煩。豆豉輕揚清淡,透表宣熱。為治療虛煩懊惱之良方。12、簡述麻杏甘石湯的證

50、治。麻杏甘石湯證以喘、發(fā)熱、汗出、口渴、太黃、脈數(shù)為證候特點,病機是邪熱壅肺,肺失宣肅。治宜 清宣肺熱。方用麻黃杏仁甘草石膏湯。方中麻黃宣肺定喘;石膏用量倍于麻黃清瀉肺熱,兩者寒熱相制為 用,宣肺平喘而不溫燥,清瀉肺熱而不涼滯。杏仁宣肺降氣,協(xié)同麻黃平喘。甘草和中緩急,調(diào)和藥性。 其奏清熱宣肺平喘之效。13、桂枝甘草湯證的病機及辨證要點是什么?桂枝甘草湯證的病機是:心陽不足,心失所養(yǎng);其辨證要點是心下悸,欲得按。14、真武湯證的證候、病機及方藥是什么? 真武湯證癥候是心下悸,頭眩,身瞤動,振振欲擗地或全身水腫,小便不利,有時可見發(fā)熱。其病機 是少陰陽虛,水氣泛濫。方藥組成是:茯苓、芍藥、生姜、

51、白術(shù)、附子。15、小建中湯證的癥候、病機及方藥是什么? 小建中湯證的癥候是心中悸而煩,腹中痛,喜溫喜按,或伴輕微的惡寒發(fā)熱等。其病機是中焦虛寒, 氣血不足,復(fù)被邪擾。方藥組成是:桂枝、甘草、大棗、芍藥、生姜、飴糖。16、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的癥候、病機是什么?厚樸生姜半夏甘草人參湯證的癥候是腹脹滿。其病機是脾氣虛弱,運化失健,氣機阻滯。17、干姜附子湯證的癥候及病機是什么?干姜附子湯證的癥候是晝?nèi)諢┰瓴坏妹?,夜而安靜,不嘔,不渴,無表證,脈微沉,身無大熱。其病12 機是:陽氣暴虛,陰寒內(nèi)盛。18、茯苓四逆湯證的病機、辨證要點及方藥組成是什么? 茯苓四逆湯證之病機是少陰陽虛,陰液不繼。辨證要

52、點是煩躁,肢厥,脈微細。方藥組成是:茯苓、 人參、附子、甘草、干姜。19、炙甘草湯證的癥候、病機及方藥組成是什么? 其癥候是脈結(jié)代,心動悸。病機是心陰陽兩虛。方藥組成是甘草、生姜、人參、生地黃、桂枝、阿膠、 麥門冬、麻仁、大棗。20、茯苓桂枝白術(shù)甘草湯證的病機及辨證要點是什么?其病機是脾虛水停,水氣上沖。辨證要點是心下逆滿,氣上沖胸,心悸頭眩,脈沉緊。21、茯苓桂枝甘草擦澡湯證的病機及辨證要點是什么?病機是心陽不足,下焦寒飲欲逆。辨證要點是臍下悸,欲作奔豚,小便不利。22、何為水逆證,其產(chǎn)生的病機是什么?如何治療?水逆是水邪停蓄于膀胱,氣不化津,以致口渴引飲,飲入即吐的一種癥狀,是蓄水重證的表

53、現(xiàn)。其病 機為水蓄膀胱,氣化不利,水邪至下向上逆于胃,胃失和降,隨入隨吐,故出現(xiàn)水入即吐。治法:通陽化 氣行水,外散風寒。方藥:五苓散。方用豬苓、茯苓、澤瀉、白術(shù)、桂枝。23、簡述太陽蓄水證與太陽蓄血證的區(qū)別。太陽蓄水與太陽蓄血證皆為太陽表邪不解,而隨經(jīng)入里。其病位均在下焦,主證均可見少腹急結(jié)。不 同點在于:太陽蓄水證為邪氣與水結(jié)在膀胱氣分,影響了膀胱的氣化功能,故見小便不利;太陽蓄血證為 邪熱與血結(jié)于下焦血分,熱與血結(jié),故見神智方面的主證,如其人如狂或其人發(fā)狂,因邪結(jié)于氣分,不關(guān) 氣分,故小便多自利。由此可見兩者的鑒別要點為:小便利與不利,有無神志癥狀。24、抵當湯與抵當丸兩者用藥相同,如何

54、區(qū)別使用?抵當湯與抵當丸兩者用藥相同,但用量與劑型卻不同,故主治證也不同。抵當湯用量大而且為湯劑, 故其藥力峻猛,取效迅速,用于治療蓄血之重證且病勢較急,臨床可見其人發(fā)狂,少腹硬滿,身黃,脈沉 結(jié)或沉微。而抵當丸方中水蛭、虻蟲、用量減少三分之一,且改湯劑為丸劑,使攻逐瘀血力量緩和,用于 治療蓄血重證,但病勢較緩者。25、何為結(jié)胸?試述其病機及分類。結(jié)胸證以胸脅脘腹硬滿疼痛拒按為主證的疾病。其病機為無形之熱邪或寒邪內(nèi)陷,與有形之痰水結(jié)于 胸脅脘腹。結(jié)胸證可分為熱邪與痰水相結(jié)的熱實結(jié)胸與寒邪與痰水相結(jié)的寒實結(jié)胸。同屬熱實結(jié)胸,又可 分為大結(jié)胸病和小結(jié)胸病。同屬大結(jié)胸病,又可分為大陷胸湯證和大陷胸丸

55、證。26、如何區(qū)分結(jié)胸證與痞證?結(jié)胸證與痞證的相同之處在于兩者病變部位相近,均以心下為主。但兩者病機、主證、治法等卻大不 相同。結(jié)胸證的病機為寒邪或熱邪與有形痰水結(jié)于心下胸脅,病性屬實。其主證以心下胸脅硬滿疼痛為特 點,治宜攻逐破結(jié)。痞證為無形之邪氣壅塞于心下,使脾胃氣機升降失常,氣機壅塞而成。病性或熱或寒 或寒熱錯雜,或?qū)嵒蛱搶嵒ヒ?。主證以心下痞,按之濡,不硬不痛為證候特點。治以和胃消痞為主。27、熱痞兼表陽虛證應(yīng)如何論治?其煎服法有何特點,為什么?熱痞證兼表陽虛主癥熱痞證之心下痞,按之濡,關(guān)脈浮的基礎(chǔ)上兼見惡寒,汗出等陽虛之證。其病機 為熱壅氣滯,表陽不固。治以泄熱消痞,谷陽固表。方用附子瀉心湯。藥用大黃、黃連、黃芩以麻沸湯浸 漬少頃取汁,取其氣之清揚以清上部之邪熱;附子另煎取汁,扶陽固表。兩者寒熱異氣,生熟異性,藥雖 同行,但各司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