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中線K109+483橋改移支座施工組織設計_第1頁
寶中線K109+483橋改移支座施工組織設計_第2頁
寶中線K109+483橋改移支座施工組織設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施工組織設計工程名稱:橋梁改移支座施工工程地點:寶中線 K109+483 橋主管段長:安 調 科:橋 路 科:編 制: 李新春寶雞工務段二00八年九月二十六日寶中線 K109+483 橋橋梁改移支座 施工組織設計一、編制依據1、現(xiàn)場調查資料。2、鐵路工務安全規(guī)則 ;3、鐵路橋涵施工規(guī)范 TBJ203-96 ;二、施工概況:1、由于該橋梁支座縱向錯牙超限,為了整治該橋梁病害,特進行此次施工。2、技術資料:寶中線K109+483橋(半個溝1號)位于火燒寨神浴河區(qū)間, 全長372米,孔跨式樣為11-32-預應力鋼筋混凝土 T形,橋上曲線半徑450米長 361.4米,橋上坡度為10.9 %o,支座為鑄

2、鋼搖軸支座高0.5米,墩臺式樣為矩形, 主梁中心距 1.8 米,梁高 2.8 米,梁全長 32.6 米,梁型號為專橋 2059A。3、病害情況:該橋第三號墩 3 號支座(搖軸)縱向錯牙 23 毫米;第七號墩 3 號支座縱向錯牙 45毫米, 4 號支座縱向錯牙 30 毫米。為了整治該橋支座病害, 需要進行撥正支座施工。4、 加固情況:由于該橋梁體橫向振幅超限,2006年 9 月至 11 月由中鐵電化 局西安鐵路工程有限公司一處,對該橋梁體進行了橫聯(lián)加固,并將人行道窄化改 造。三、施工內容及數量:1 、內容:將梁體頂起,改移支座底板位置與搖軸及上擺對正。2、數量: 3 個支座四、施工日期:2008

3、年 10月 14日至 2008年 10月 17日五、主要材料機具數量: 水泥 0.2 噸 ;砂 2m3 ; 支座錨螺栓 12 條 ; 氧氣 1 瓶 ;乙炔 1 瓶; 黃油 20kg; 短枕木 18根; 楔木 20 個; 手錘 6個;鋼釬9根;頂鎬6臺。六、施工組織:1、施工負責人:陳忠東(車間主任) 職責:全面負責施工安全、質量及人身安全。2、技術負責人:李新春(技術員)職責:全面負責現(xiàn)場施工技術、質量工作,及時解決施工中出現(xiàn)的技術難題。3、安全檢查負責人:張學全(安全員)職責:負責施工中出現(xiàn)相關施工安全的安全教育、安全檢查,對施工機械的 使用進行安全檢查,對施工人員的安全監(jiān)控。 。4、工地負

4、責人:楊廣增(副主任)職責:工地負責人負責施工現(xiàn)場的安全、質量,施工作業(yè)次序的安排和材料 用量的計劃,做到施工場地布局合理有序,人員組織合理搭配,各項工序銜接嚴 謹合理,工程質量確有保證,施工安全措施得力到位。七、施工程序和步驟:1、施工準備階段:1)、根據施工方案組織施工機械、材料、勞力,并由施工主管領導組織進行安 全技術交底,明確施工技術、安全標準;2)、設備管理單位到現(xiàn)場,提前調查影響作業(yè)的其他設備;3)、安排施工機具、材料進場。2、封鎖點前準備:1). 施工前組織召開點前協(xié)調會,根據調度命令確認施工地點、時間及配合事 項,會同車站提前擬定運統(tǒng) -46 登消記格式;施工負責人召開分工會,

5、明確安全、 技術標準,開展安全預想;2). 現(xiàn)場檢查墩、臺梁端線、支座中心線與梁邊線,對準位置劃線,以便落梁 時準確對位;摘除支座防塵帽清理墩臺,支座螺栓除銹涂油,鑿除錨螺栓周圍半 徑50mm勺砼,檢查支座錨螺栓鑿除情況,是否起梁后順利移位;3). 召開參加頂梁施工人員現(xiàn)場動員會,學習頂梁施工方案全部內容,明確 施工任務;4). 備齊慢行、封鎖防護設備,確定防護人員責任及位置,檢查頂梁設備; 根據調度命令組織點前施工準備。施工命令發(fā)布后由專職防護員通知施工負責人 開始做施工準備或施工。3、點內施工階段:1)、確認施工項目、范圍、起止時間,按規(guī)定設置防護。2)、頂梁階段:統(tǒng)一指揮,動作一致,保證

6、兩片梁用千斤頂同時頂起。3)、改移支座階段:撥正支座符合規(guī)范,搗墊砂漿,加注黃油。4)、梁回位階段:將梁緩慢落回原來位置,埋設安裝錨螺栓,檢查線路狀態(tài), 整修線路5) 、收尾階段: 做好支座排水坡, 人員機具材料撤出限界以外, 準備開通線路。4、點后整修階段:1) . 線路開通后,利用列車慢行時間進行線路補強整修,檢查處理線路幾何尺寸,保證線路狀態(tài)良好,觀察并詳細檢查橋梁支座運行狀態(tài);2) . 重復檢查線路、橋梁支座運行情況,逐步恢復運行速度;3) . 進行施工總結分析。5、施工完畢,清理現(xiàn)場料具,做到工完料盡。八、作業(yè)項目施工條件的劃分:1、必須封鎖施工的項目:A. 抬高或降低橋梁;B. 撥

7、正支座。2、封鎖后需慢行施工的項目:A. 下錨栓;B. 搗固錨眼。3、不影響行車安全的點外作業(yè)項目:A. 摘除支座防塵罩;B. 清理墩臺,支座螺栓除銹涂油;C. 鑿除錨螺栓周圍半徑為50mm勺混凝土;D. 做支座排水坡;E. 加注黃油;九、施工作業(yè)技術標準:1、提前將支座底板勺錨螺栓松動涂油,保證移動支座時順利取出錨螺栓。2、鑿除支座錨螺栓周圍混凝土時, 用短枕木墊于梁梗下, 并用楔形硬木墊緊, 做好梁體保護。3、起梁用千斤頂的起重能力必須超過荷載的 50100%,保證施工安全。在 墩臺頂的排水坡面安放千斤頂時,要用楔形硬木墊平并應有足夠的安全承壓面 積,同時應注意千斤頂的位置, 不要妨礙矯正

8、支座工作的順利進行。4、 起梁高度應以能夠移動支座為準,不易超過50mm頂梁時千斤頂操作手 必須保持動作一致,要保證兩片梁同時頂起。5、支座的錨螺栓可用原有的錨螺栓,如原有的難以取出移位或損壞不能使用的,需換新的錨螺栓,錨螺栓直徑不小于 25mm埋入墩臺深度不少于300mm 錨栓埋入部分的下端應做成彎鉤、倒刺。6、為保證梁體回落至原有位置,在鄰孔梁體上必須做好標記。在梁體起落 過程中,為了保證安全,防止千斤頂發(fā)生故障以及千斤頂放松時結構受到突然的 沖擊,必須有保險木垛, 并一路調整木垛上的楔子使其頂面保持與梁底不超過 5mm 的空隙。7、移動后支座搖軸底面與底板縱橫均無錯牙,上擺與搖軸、滾軸與

9、底板、 底板與支承墊石間都應密貼緊靠,不應有縫隙。支座保持清潔,并在底板與搖軸 底面加注黃油,保證潤滑。8、錨固螺栓時砂漿應搗實,底板下墊砂漿應用搗錘搗固密實,支座四周的 排水應良好,可是支座底板底面略高出墩臺面 23mm并做好排水坡。十、線路安全保障措施:1、施工前要準確掌握無縫線路施工地段的鎖定軌溫。2、在起梁施工前,必須起梁地段前后各 100 米的線路進行鎖定,復緊扣件。 對缺碴少碴地段進行補充,并按標準堆高碴肩。對線路空吊、水平、高低、方向 超限處所進行整修,并夯拍道床,保證道床阻力。3、起梁用千斤頂撤除后的三天內,仍需對施工地點的線路進行檢查,發(fā)現(xiàn) 線路幾何尺寸超限,必須立即進行整修

10、,整修后要夯拍道床。4、抬高梁體時,若線路發(fā)生斷軌,應立即停止頂梁,及時采取有效措施。5、施工期間,工地必須按規(guī)定配足備齊夾板或鼓包夾板、 急救器等防斷備品十一、施工作業(yè)安全要求及注意事項:(一)、對民工使用要求如下:1、施工單位必須與參加施工的民工簽訂安全協(xié)議,明確安全責任,并對民 工進行安全教育。2、民工作業(yè)時必須要有路工帶領,否則禁止作業(yè)。3、民工橫越鐵路時必須有路工監(jiān)護。4、做好對民工的日常安全管理和教育工作, 防止發(fā)生人身傷害。(二)人身安全管理:1、橋墩上作業(yè)人員必須正確使用安全帶,橋墩作業(yè)的必須一側設置安全網。2、人員上下橋墩時,應注意腳下,防止滑落。搬運料具上下橋墩時,應將料

11、具用繩子捆牢上下吊運,并注意料具下方不得站人,防止砸傷。3、在橋墩上作業(yè)時,不得互相擠碰,注意腳下有無障礙物。4、頂梁和落梁時梁體下不得站人。(三)路料的管理:1. 每天施工完畢,要巡查線路,防止料具侵限。在橋面人行道上堆放材料、 工具設備等時,應堆放在避車臺上放置穩(wěn)妥,不得侵入限界。2當天施工完畢,對材料、機具等應該收回,不能收回的材料堆碼整齊,并24 小時派職工看守。3. 運料具跨越鐵路時應 "一站、二看、三通過 " ,來車時嚴禁搶越。人工抬運笨重機具、路料時,必須在“天窗”點內進行且有人防護。運送料具時,作業(yè) 人員應步調一致,防止料具滑落道中以及抬運時脫落傷人,多人在

12、一起作業(yè)時, 應聽從統(tǒng)一指揮,相互間保持一定的距離,防止工具碰撞傷人。(四)、嚴格落實防護措施:1、現(xiàn)場按規(guī)定設置防護標志,每日施工前對慢距、限速、作業(yè)命令等進行 反復核對,確保準確無誤。2、防護人員必須由經過培訓并考試合格、責任心強并持有防護員證的職工 擔任。防護員必須堅守崗位,及時向工地通報列車運行情況。3、頂梁時,在車站和施工點分別設置專職聯(lián)絡人員,每隔 3 分鐘用對講機 聯(lián)絡一次。防護聯(lián)絡中斷或發(fā)生機械故障時,嚴禁繼續(xù)施工。4、線路及橋梁狀態(tài)未達到放行列車條件, 禁止撤除防護, 開通線路。5、駐站防護員要與車站值班員保持密切聯(lián)系,正確掌握列車運行時間,及 時通知工地做好防護工作。6、工

13、地防護員接到駐站員發(fā)出的信號后,均應立即以規(guī)定的方式向施工負責人重復信號,直至對方以相同的信號回答為止,并做號記錄。7、如距離太遠,對講機收發(fā)信號不好,應設置中間聯(lián)絡員。中間聯(lián)絡員必 須以最快的方式將一方信息傳到另外一方。8、防護人員必須身著防護服,衣帽整齊,口語標準。9、無論開工或收工,均應及時告知駐站防護員。10、上道作業(yè)必須按規(guī)定設置防護,標志牌齊全,落實防護制度、料具管理 制度,確保施工安全。(五)技術質量方面:1. 開工前,技術人員必須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交底,交清整個工程的概況及 施工中應注意的問題。施工負責人應做好記錄,對不清楚的問題要及時問清。施 工負責人要組織全體參加施工的職工和民工認真學習本施工措施和有關的規(guī)章 制度并簽認。2. 施工負責人每天應落實好施工的安全措施和施工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安排工作,并 在每天施工結束后進行總結,指明問題。技術主管對作業(yè)質量檢查驗收,使施工 質量、安全管理有序可控。3. 梁體回落后,必須立即檢查恢復線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