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乒乓球生膠打法 從正膠、 ?長膠直到生膠換了一遍。長膠回球怪異,但不容易借力,近網攻輕球容易下網 或出界。在對方熟悉回球規(guī)律后,比較被動。最終選擇生膠作為反手的利器。在選擇生膠時也不是一帆風順,我曾經使用友誼799、563、563-1、大維的生膠。 799 生膠有類似正膠的性能,控制不錯,速度快,有一定旋轉。拉球弧線高,速度不快,容易 被反拉,反沖。接發(fā)球時,對比較旋轉強的球易“吃”轉。彈擊時,必須壓好拍形。對 加轉弧圈球的防御能力差。大維的生膠類似長膠,顆粒易斷裂,性價比不高。而我的最 愛 563 系列生膠卻是綜合以上顆粒膠皮的優(yōu)點。我的生膠如何配置本人建議 563 生膠和 563-1 生膠
2、不用套膠。因為國產生膠套膠海綿太硬。球還沒借到底板 的力量就已經飛了,不易控制,可速度奇快。這樣造成失控的局面,對于初學的人太難 了。在市場上,我找到 GP-3海綿搭配563系列膠皮,效果非常不錯。GP-3的海綿硬度在 30-35,厚度用1.5mm 1.8mm兩種即可。563膠皮上的顆粒密集,對球的控制好,所以用 1.5m m的海綿,即保持生膠的速度,又控制好,對于輕球還能拉一板過度。563-1膠皮顆粒沒有 563膠皮的顆粒密。所以 563-1 膠皮的回球弧線比 563平直,對防御弧圈球比較 好,但是摩擦性能比較差。所以對于 563-1膠皮,我建議選用1.8mm的 GP海綿搭配,這樣配置對球比
3、較好控制 另外還要說明一點, 563 系列紅色膠皮比黑色膠皮軟,顆粒也容易斷裂。而黑色 563 系列 膠皮韌性比較好,回球比較好控制。我選用比較硬的球拍(彈力大,有利于發(fā)揮生膠的速度優(yōu)勢),對于純木球拍我以前用日 本蝴蝶 30231(陳靜那款),現在用橫板蝴蝶 30041(芳碳混織)。蝴蝶 30231 的中、近 臺速度非常快,但到遠臺威力明顯不足。而橫板蝴蝶 30041 近、中、遠臺均能有絕佳的力 量和控制。另外說明一點:與反膠不同,生膠膠皮和海綿對膠水非常明感。在新貼生膠后,不宜馬 上打球。平時只要不開膠,就不用刷膠。關于生膠發(fā)球生膠由于自身的膠皮的性質(膠皮軟,彈力大),發(fā)球不如正膠和反膠
4、轉,球脫板快,不 易產生摩擦。但同時生膠發(fā)球也有兩個優(yōu)點:1、發(fā)轉與不轉球差異大,使對手判斷不清旋轉,造成對方失誤或本方的機會2、落點和弧線怪,落在對方球臺時弧線長且發(fā)“飄”,對手判斷失誤。比賽時如果配合生膠發(fā)球一定能夠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563膠皮比 563-1 膠皮的制造旋轉的能力要好發(fā)轉球時摩擦越薄,球旋轉越強。發(fā)不轉球時,本人建議加一點摩擦,球有一定旋轉, 能使對手在接發(fā)球時看不清球的商標,造成對手誤判,來爭取主動。生膠發(fā)長球時,速 度要快,落點離球臺底線近。對手不易后退,判斷容易失誤。關于生膠接發(fā)球生膠接發(fā)球用一個“難”字形容一點都不過分。雖然本人拜讀N遍乒乓世界里,張曉蓬和李曉東
5、兩位老師的有關生膠打法的文章,我覺得在實際練習中不斷體會,可駕御生膠還有難度。主要有三個問題1、借力。生膠在接發(fā)球時,處在失控的狀態(tài)中。膠皮又軟,摩擦差,“吃”不住球。如 果沒有控制好拍形,回球落點不佳,那就被對方“虐”了。2、發(fā)力。接發(fā)球時不是什么球都可以發(fā)力。條件有三A、調整拍形。對于不太轉的下旋球,立起拍子 90-100度左右。遇強烈的下旋發(fā)球時,只 能仰起拍子搓擺落點。對于上旋球,拍形保持 60度。對于不轉球拍形保持 80度左右。B發(fā)力方向。對于下旋球,發(fā)力以向前為主,少許向上摩擦抵消下旋。對于上旋球,應 向前下方發(fā)力。對于不轉球,最好加一點向前的摩擦。C發(fā)力大小。對于下旋球,發(fā)力小一
6、點保證不失誤。對于上旋球,越發(fā)力越好控制,但不要發(fā)死力,保證力量通過底板傳遞到球即可。對于不轉球,控制為主,發(fā) 6 分力就行3、回球落點。生膠接發(fā)球后,回長球落點要盡量長,角度大,破壞對手的發(fā)球搶攻戰(zhàn) 術,為自己進攻創(chuàng)造條件。關于相持球相持技術是生膠打法又一個障礙。反膠在相持時,可以制造旋轉和弧線。生膠以擊打為主,在手法和技術上沒有太多的回旋余地,為避免自己的被動,利用生膠回球速度快,0.6盡量把對手調動起來,以己之長克敵之短。即使在相持時一般不要退臺,保持與球抬 米左右。否則生膠的威力就要打折扣。1、控制落點。落點打長,讓對手在移動中擊球。生膠回球旋轉變化少,高手容易適應, 所以要在落點上精
7、益求精。2、變換節(jié)奏、積極的相持。在相持時,要主動變線,低質量的來球一定要彈打,轉換快,減少相持回合。3、盡量用你正手要解決戰(zhàn)斗。關于防守防守是生膠難點之三。直接原因是硬件膠皮的問題。但可以通過提高技術來克服不1、防御弧圈球?,F在幾乎所有使反膠的球友都能拉一板弧圈球,防御弧圈越發(fā)重要。A、防御加轉弧圈。遇強烈旋轉的弧圈球時,壓拍形,借力向前快帶出。也可利用前臂和手腕“吸”一板, 相當于直板的減力推或者壓好拍形側切一板類似推擠;遇旋轉弱的弧圈球時,你就可以 使用生膠的看家絕活彈擊,擊球點在上升后期,用前臂向前下方發(fā)力彈擊,回球特 別沉,弧線又低又直,體現力量克服旋轉的道理。對手只有望球興嘆了命苦
8、 啊!B防御前沖弧圈。注意拍形不要壓得太大,保持 80 度左右,身體不能離臺太近。因為前沖力大,速度快, 回球應控制落點,以借力或減力回球為主,破壞對方連續(xù)拉沖。C防御側拐弧圈球。要點是提前做到落點的預判,拍形微微后仰,抵消來球的下沉力量,借力還擊。防御弧 圈球,不能畏手畏腳,要拿出“視死如歸”的精神,出手果斷,積極防御,防過去就讓 對方接不過來,即使防不過去,也讓對方嚇出汗來。在一局球中,你彈、打他 2、3 個弧 圈,對手就要“慌”了。本人覺得生膠對付弧圈球時還是有一定優(yōu)勢。2、對攻球、突擊球的防守。攻球和突擊球速度快,旋轉弱,落點長。防守時,要即使調 整站位,注意退臺,不要出現球撞拍的現象
9、?;負魰r,調整拍形不象防弧圈時前傾大,能加中等力量合力彈擊,回球下沉,造成對手 失誤。總之,生膠防守時要保持積極的態(tài)勢?;胤罆r的落點要盡量調動對手,破壞對手 站位,讓對手在運動中擊球,降低對方連續(xù)進攻的質量或者失誤,同時為自己進攻創(chuàng)造 機會。關于進攻 由于更換大球,對方的回球的旋轉和速度有所下降,為生膠的打法擴大了生存空間。如果沒有掌握彈擊,就不能說你會使用生膠。1、彈打技術生膠的強項。因為生膠本身的特性,膠皮軟,制造摩擦的能力差。如 563-1 膠皮顆粒又稀又長,有類似長膠的反旋轉作用,所以越發(fā)力彈打,回球的弧線越平 直,而且沉象下旋球似的。彈打注意兩點。A、控制擊球點。除了象國家隊李曉東教練所說的在一個半網高時擊球外,我覺得應該在來球的上升后期擊球,為什么呢?因為來球的落臺時的力量可以分解為兩個力,其一是向前的沖力,其二是球變形產生的向上力彈性勢能,是它制造了來球落臺后的弧線高度。來球落臺時彈性勢能最大,彈性勢能轉化為球的垂直勢能,運行到弧線最高點時垂直勢能最小。在上升后期擊球,來球垂直勢能沒有釋放完,球拍可以借向上的力,使 球附著在球拍上,有“吃球”的感覺,而且合上來球的向前沖力,此時借力比在高點期 借力更大,回球更有威脅。B發(fā)力彈打時,手一定要握緊球拍,小臂向前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建筑安全管理培訓課件
- 四上數學7.3 平行線、畫平行線
- 學好規(guī)范字課件
- 護理學基礎內容修改
- 排版基礎知識
- 化學-四川省九市(廣安、廣元、眉山、雅安、遂寧、內江、資陽、樂山、自貢)高2022級(2025屆)第二次診斷 性考試(九市二診)試題和答案
- 基礎護理靜脈輸液課件
- 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九年級上冊第三單元 文明與家園檢測卷(含答案)
- 情緒小怪獸手工
- 住宅樓供消防培訓資料
- MOOC 大學英語學術閱讀-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答案
- 《客至》課件 統(tǒng)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高清版)DZT 0216-2020 煤層氣儲量估算規(guī)范
- 《古井貢酒介紹》課件2
- 2023年江蘇省交通技師學院招聘教師考試真題及答案
- 銀行保安員培訓課件
- 40篇短文搞定高中英語3500單詞
- 手術患者預防感染
- 人大代表履職基礎知識講座
- 土壤含水量的測定實驗報告三篇
- 經典成語故事九色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