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瀉心湯與醫(yī)案_第1頁
甘草瀉心湯與醫(yī)案_第2頁
甘草瀉心湯與醫(yī)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甘草瀉心湯及醫(yī)案來 源】傷寒論?!窘M 成】甘草 12克(炙) 黃芩 9克 干姜 9 克半夏 9克(洗) 大棗 12枚(擘) 黃連 3克【用 法】上六味,以水 2升,煮取 1.2升,去滓,再煎取 600 毫升。溫服 200毫升, 一日三次?!竟?用】益氣和胃,消痞止嘔?!局?治】傷寒痞證,胃氣虛弱,腹中雷鳴,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 煩不得安;狐惑??;常用于急慢性胃腸炎癥、白塞氏綜合癥等;產(chǎn)后口糜,瀉痢。附注:金匱有人參三兩。在臨床上,我們常遇到寒熱錯雜的癥狀,如口腔潰瘍、大便溏瀉的上火下寒癥,應(yīng)當(dāng)如何 處理?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 清上熱要用苦寒藥, 苦寒傷胃則大便又要受影響; 溫

2、下焦要 用熱藥,溫燥藥必然加重口腔潰瘍的發(fā)作。這是胃中有熱,腸中有寒,應(yīng)當(dāng)用傷寒論中 的甘草瀉心湯治療。方劑組成:甘草 15g 黃芩 9g 黃連 6g 黨參 12g 半夏 9g 炮姜 9g 大棗 4 枚。 甘草瀉心湯是治療脾胃之方。因胃虛不能調(diào)理上下,故出現(xiàn)上火之口腔潰瘍,下寒之大 便溏瀉,中焦之脾胃痞滿。所以用甘草瀉心湯,可以上治口腔潰瘍,下治大便溏瀉,中治脾 胃脹滿。如果在臨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滿的病癥,都可以應(yīng)用甘草瀉心湯來進行解決。功效主治:傷寒痞證,胃氣虛弱,腹中雷鳴,下利,水谷不化,心下痞硬而滿,干嘔心 煩不得安。 常用于治療口腔糜爛, 急慢性胃腸炎, 狐惑病 (白塞氏綜合癥)

3、,痤瘡,毛嚢炎, 陰部口糜,慢性泄瀉,胃虛便秘等。病理分析:從本方之藥物配伍分析,患者必為先脾胃氣虛,中焦水飲積聚,久郁化熱, 熱又蒸水,遂成濕熱之證。濕熱之邪居無定所,如狐之多變,故古人稱之為狐惑病也。其證 多見于九竅之處或毛發(fā)之處。 仲師治之先以姜參棗草補中益氣治其本; 半夏祛中焦之水邪兼 化痰濕,則中焦可安;芩連配姜苦降辛升濕熱之邪無所藏也。各家論述: 1.古方選注 :甘草瀉心,非瀉結(jié)熱,因胃虛不能調(diào)劑上下,致水寒上逆, 火熱不得下降, 結(jié)為痞。 故君以甘草、 大棗和胃之陰, 干姜、半夏啟胃之陽, 坐鎮(zhèn)下焦客氣, 使不上逆;仍用芩、連,將已逆為痞之氣輕輕瀉卻,而痞乃成泰矣。2. 醫(yī)宗金鑒

4、 :方以甘草命名者,取和緩之意。用甘草、大棗之甘溫,補中緩急,治痞 之益甚;半夏之辛,破客逆之上從;芩、連瀉陽陷之痞熱,干姜散陰凝之痞寒。緩急破逆, 瀉痞寒熱,備乎其治矣。3. 金匱要略釋義 :濕熱肝火生蟲而為狐惑證,故宜清濕熱,平肝火;由于蟲交亂于胃 中,又當(dāng)保胃氣,因人以胃氣為本,故選用甘草瀉心湯。君甘草以保胃氣;連、芩瀉心火, 去濕熱。蟲疾之來也非一日, 其臟必虛,臥起不安, 知心神欠寧, 故用人參補臟陰, 安心神; 大棗以和脾胃;用姜、夏者,蟲得辛則伏也。方劑研究:甘草瀉心湯在金匱要略中被作為治療狐惑病的專方來使用的。狐惑病類 似于現(xiàn)代醫(yī)學(xué)的白塞氏綜合征。 因病發(fā)于頭面與會陰,又有人稱

5、為終極綜合證。然而, 把甘 草瀉心湯作為狐惑病的專方看待, 似乎仍未揭示本方主治的實質(zhì)。 狐惑病是以口腔及生殖粘 膜損害為主癥。因此,可以把本方作為治療粘膜疾病來使用,即甘草瀉心湯是粘膜修復(fù)劑。 就范圍而論是針對全身粘膜而言的,不僅包括口腔、咽喉、胃腸、肛門、前陰、還包括泌尿 系粘膜乃至呼吸道粘膜, 眼結(jié)膜等等。就病變類型而言, 既可以是粘膜的一般破損,又可以 是充血、糜爛,也可以是潰瘍。臨床表現(xiàn)或癢、或痛、或滲出物與分泌物異常等,因其病變 部位不同而表現(xiàn)各異。 傷寒論中 “其人不利日數(shù)十行,谷不化。 ”即是胃腸粘膜被下藥損 傷影響消化吸收所致。臨床上, 甘草瀉心湯既可用于治療復(fù)發(fā)型口腔潰瘍、

6、 白塞氏病, 也能 用于治療慢性胃炎、胃潰瘍以及結(jié)腸炎、直腸潰瘍、肛裂、痔瘡等。結(jié)膜潰瘍、陰道潰瘍也 能使用。不管是何處粘膜病變, 均可導(dǎo)致病人心煩不眠, 這可能與粘膜對刺激敏感有關(guān)。甘 草是本方主藥,有修復(fù)粘膜作用,如傷寒論以一味甘草治咽痛,即是咽喉部粘膜充血炎 變。西藥治療胃潰瘍的一味老藥 “生胃酮 ”,即是甘草制劑??傊?,本方的臨床運用要善于舉 一反三,不能被 “蝕于喉”、“蝕于陰 ”的條文障住眼目。臨床應(yīng)用1急性胃腸炎:用本方不予加減,只按比例加重其劑量;甘草60g,干姜45g,大棗30g (去核),黃連15g (搗),半夏10Og,黃苓45g,共治療60例急性胃腸炎。其中未經(jīng)西藥治療

7、 者 49例,經(jīng)西醫(yī)治療無效者 11 例;病程最短者 4小時,最長者 1 5天。全部用本方治愈。 其中服 1 劑而愈者 8 例, 2 劑而愈者 23 例, 3 劑而愈者 18 例, 4 劑而愈者忘例, 5 劑而愈 者 6 例。2. 狐惑:郭某某,女, 36 歲,口腔及外陰潰瘍半年,在某醫(yī)院確診為口、眼、生殖器綜 合征,曾用激素治療,效果不好。據(jù)其脈癥,診為狐惑病,采用甘草瀉心湯加味,方用:生甘草30g,黨參18g,生姜6g,干姜3g,半夏12g,黃連6g,黃苓9g,大棗7枚,生地30g, 水煎服12劑。另用生甘草12g,苦參12g,4劑煎水,外洗陰部。復(fù)診時口腔及外陰潰瘍已 基本愈合,仍按前方

8、再服 14劑,外洗方 4劑,患者未再復(fù)診。3. 慢性泄瀉:劉某某,男,36 歲。 1979 年10月23日初診。 4年前因傷食引起腹瀉,治后獲愈。但遇進食稍多或略進油膩即復(fù)發(fā)。發(fā)時脘腹脹悶,腸鳴漉漉,大便稀溏,挾有不 消化物或粘液,日 2-3 次;并有心悸,失眠,眩暈,脈沉細,舌苔白而微膩,腹平軟,臍周 輕度壓痛。予甘草瀉心湯加白術(shù)、厚樸。服 3 劑,大便成形,納增,睡眠轉(zhuǎn)佳,尚有腸鳴, 心悸。原方去厚樸加桂枝,續(xù)服 6 劑,大便正常。 23 個月后隨訪,未復(fù)發(fā)。使用此法治療 22例慢性泄瀉,均獲較好效果。其病程有自 5個月-6年, 1-3年為多,計 15例。治后 18例 癥狀消失未再復(fù)發(fā),

9、2 例半年后出現(xiàn)反復(fù), 2 例無效。4. 胃虛便秘:郭某,女,21歲。主訴:便堅難解, 4-5日一行,已 5-6年,每次均需用通便藥,大便仍燥結(jié)如羊糞;心下痞塞不通,不知饑,不欲食,夜寐欠安,口不渴,小便正常;舌淡紅,苔薄白根微黃,脈滑。遂投甘草瀉心湯。炙甘草12g,半夏10g,干姜5g,川連3g (沖服),黃苓10g,黨參12g,大棗10枚。5劑,水煎服。藥后大便暢通,腸鳴增多。 再予 5 劑,大便通暢,納增,心下痞塞除,諸癥悉愈。5. 白塞氏綜合癥:作者根據(jù)該病以口腔潰瘍、前陰或肛門潰瘍、發(fā)冷發(fā)熱、皮膚損害等 主要癥狀,認為即是金匱狐惑病。用本方治療 60 例,均有效。其加減為:不欲食,加

10、 佩蘭;咽喉潰瘍,加升麻、犀角;口渴,去半夏,加花粉;目赤,加赤芍、夜明砂;口鼻氣 熱,加石膏,知母;胸脅滿痛,加柴胡;濕偏盛者,加赤苓、木通;熱偏盛者,以生姜易干 姜;便秘,加酒制大黃;五心煩熱,加胡黃連。同時用金匱苦參湯外洗,雄黃散燒熏肛門。6. 口腔糜爛:陳某某,男,48歲,農(nóng)民??谏嗝訝€已 20余天,尿赤,脈洪數(shù),予導(dǎo)赤散 2 劑無效,大便 3 日未解,于原方加涼膈散 2 劑。大便解,口舌糜爛遂愈。半月后復(fù)發(fā), 癥狀較前為劇,舌紅絳,邊有膿瘡,尿黃。先后用二冬甘露飲、六味地黃湯加肉桂均無效。 出現(xiàn)滿唇白腐,舌膿瘡增多,不能食咸味,以食冷粥充饑,口內(nèi)灼熱干痛,喜用冷水漱口。 于是因思日人

11、 橘窗書影 所載口糜爛治驗二則, 認為本證屬胃中不和所致, 用甘草瀉心湯。 炙甘草12g,干姜5g,半夏、黃苓、黨參各 9g,川連6g,大棗6枚,2齊購藥后口內(nèi)灼熱 糜爛減輕,已不須漱水,仍予原方 2 劑而愈。上有口瘡下便溏 甘草瀉心治之康在臨床上, 我們常??梢耘鲆姾疅徨e雜的癥狀, 如上面口腔潰瘍, 而下面卻大便溏瀉的上火 下寒癥。應(yīng)當(dāng)如何處理 ?這是一個比較難的問題。今天我們就遇見這樣一位病人。2000 年 8 月初,一天的上午,一位 42 歲的男同志來看病。他自述 20 年前曾得過甲型肝炎,后開始大便溏瀉,已有多年。現(xiàn)在每日45次,常常晨起即便,便稀溏。之后上午有時還有 23 次,經(jīng)常出

12、現(xiàn)反復(fù)性的口腔潰瘍。我一邊聽一邊想:這可是上火下寒, 這樣的病最難處理。 清上熱要用苦寒藥, 苦寒傷胃 則大便又要受影響;溫下焦要用熱藥,溫燥藥必然加重口腔潰瘍的發(fā)作。當(dāng)如何解決?就看樊教授的高見了 !樊教授摸脈:左關(guān)脈浮弦,舌胖邊有齒痕。樊教授說,這是胃中有熱,腸中有寒,所以 應(yīng)當(dāng)用傷寒論中的甘草瀉心湯。處方:炙甘草 15 克,黃芩 9克,黃連 6克,黨參 12克,法半夏 9克,干姜 9克,大棗 4枚。 7 劑水煎服。1 周后患者復(fù)診,述口腔潰瘍已愈,且大便也成形了。后來樊教授說: 甘草瀉心湯是治療脾胃之方。 因胃虛不能調(diào)劑上下, 故出現(xiàn)上火之口腔 潰瘍,下寒之大便溏瀉,中焦之脾胃痞滿。所以

13、用甘草瀉心湯,可以上治口腔潰瘍,下治大 便溏瀉,中治脾胃脹滿,是一個一舉三得的好方子。如果在臨床上遇到上火、下寒、中滿的 病癥,都可以考慮應(yīng)用甘草瀉心湯這樣的方劑來進行解決。甘草是和中的良藥。據(jù)傳,這味藥是一個老婆婆發(fā)現(xiàn)的。有位老中醫(yī)外出看病, 多日不歸。 等候他治病的人, 把門都堵住了。 醫(yī)生的老伴很著急, 心想:老頭子平時治病, 還不是用幾棵草 ?她想起了家里燒飯用的干草,甜甜的, 拿它當(dāng)藥,就是不治病也壞不了事。于是,她就把這些干草給了病人,打發(fā)走一批又一批。過了些天, 老頭子回來了。剛到屋里坐下,就有人來送錢,一個接一個。這時老頭子才知道,他走后出 了這么回事。第 2 天,他把所有的病

14、人找來,一一問清了病情,發(fā)現(xiàn)有脾胃虛弱的,咳嗽多 痰的,咽喉腫痛的等等。這才恍然大悟,原來甘草有補氣和中、鎮(zhèn)咳祛痰、瀉火解毒等多種 藥效。(3)通藥與澀藥并舉張錫純認為: “寒溫之證,上焦燥熱,下焦滑瀉者,皆屬危險之候。因 欲以涼潤治燥熱,則有礙于滑瀉,欲以澀補治滑瀉,則有礙于燥熱。愚遇此等證,亦恒用生 山藥,而以滑石輔之,大抵一劑滑瀉即止,燥熱亦大輕減。”又“用滑石與生山藥各兩許,煎湯服之,則上能清熱,下能止瀉,莫不隨手奏效。又外感大熱已退而陰虧脈數(shù)不能自復(fù)者, 可于大滋真陰藥中(若熟地黃,生山藥,枸杞之類)少加滑石,則外感余熱不至為滋補之藥 逗留,仍可從小便瀉出,則其病必易愈。甘草瀉心湯

15、傷寒論 用以治療因誤下后引起的虛證痞滿。 金匱要略 用以治療狐蜮病。 本方以炙甘草、半夏,黃芩、黃連、人參、干姜、大棗組成。方中重用炙甘草,主要取 其有緩急的作用,即 “病苦急,急食甘以緩之 ”,其次有清熱解毒作用,加人參、大棗補虛益 氣,取半夏, 干姜之辛溫, 黃連之苦寒, 諸藥并用, 消其寒熱互結(jié)的痞滿, 以達到寒去熱除, 痞消正復(fù)的目的。據(jù)傷寒六書載:本方可治動氣在上,下之則腹?jié)M、心痞、頭眩。又據(jù) 張氏醫(yī)通載:治痢不納食俗名噤口,熱毒沖心,頭疼心煩,嘔而不食,手足溫暖者。又 據(jù)生生堂治驗載:可治夢游病和憑依癥。(屬臟躁病的范疇。作者注)。(見皇漢醫(yī)學(xué)本方條)本方另一方面的作用,還能清熱解

16、毒,祛痰補虛,運化中焦,除濕熱之邪,故可治療癲 癇、臟躁、口糜等疾患。一、臟躁本證與精神因素有關(guān), 以女性患者為多。 如思慮憂愁過度, 久之, 氣機不利, 營血虧損, 心肝血虛,血燥肝急,心神失常,因而導(dǎo)致是疾。在未發(fā)作時有精神憂郁、幻覺、感情易沖 動、知覺過敏或遲鈍等先期證狀。發(fā)作時胸悶,急躁,無故嘆氣或哭笑皆非,妄言亂語,甚 則抽搐,但面色不蒼白意識也不完全喪失,可以與癲癇鑒別。對于臟躁仲景以養(yǎng)心氣、 潤燥、緩急的甘麥大棗湯治之。 但臨床上往往兼見到氣郁日久, 氣機不利, 脾失健運,水濕停聚生痰。 且濕聚久也易化熱, 痰熱相結(jié),影響心神, 遂為恍惚、 哭笑皆非之臟躁。 證見躁擾不寧, 渴不

17、欲飲,胸下病滿, 舌紅苔膩。以甘草瀉心湯健運中焦, 清化濕熱,祛痰補虛治之。典型病例:賀XX女,38歲。因孩子暴殤后,悲憤異常,不久即現(xiàn)精神失常。每日下午至晚上即 自言自語,哭笑不休,夜間雖能勉強入睡,但一夜之間數(shù)次驚醒,心悸不寧,躁擾不安,精 神恍惚,有時獨自亂跑,早上至上午的時間則清醒如常人。如此二月之久,雖經(jīng)斷續(xù)治療, 時好時壞,不能鞏固。初診時, 患者正在清醒時候, 故能將自覺證狀反映清楚: 心神或清醒如常, 或模模糊糊, 煩冤,懊憹,腳下憋脹不舒,口干舌燥,但不欲飲水。善太息,易感動。脈數(shù)大無力,苔白 膩。證屬心肝血虛, 血燥肝急, 兼痰熱壅聚, 時擾心神所致。 遂投服甘草瀉心湯,

18、連服三劑, 證情大有好轉(zhuǎn)。后宗此方加減服十余劑,諸證痊愈。炙甘草 30克,半夏 10克,黨參 15 克,干姜 6克,黃連 5克,黃芩 10 克二、癲癇癲癇,見內(nèi)經(jīng)大奇論等篇,是一種發(fā)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又名胎病,說明內(nèi) 經(jīng)早已指出病因中的遺傳因素, 或因驚恐, 情志失調(diào), 飲食不節(jié), 勞累過度, 傷及肝、 脾, 腎三經(jīng),使風(fēng)痰隨氣上逆所致。證見短暫的失神、面色蒼白、雙目凝視,但迅速恢復(fù)常態(tài); 或見突然昏倒,口吐涎沫,兩目上視,牙關(guān)緊急,四肢抽搐或口中發(fā)出類似豬羊的叫聲,醒 后除感覺疲勞外,一切如常人,時有復(fù)作。在發(fā)作階段,治宜豁痰開竅,熄風(fēng)定痛。癲癇發(fā)作的病理因素以痰為主。由于痰聚而氣逆不順,

19、于是導(dǎo)致氣郁化火,火升風(fēng)動, 挾痰上蒙清竅, 橫竄經(jīng)絡(luò), 內(nèi)擾神明, 以致癇證發(fā)作。 若痰降氣順, 則發(fā)作漸止, 神志漸蘇, 醒后外觀如常人。甘草瀉心湯治療此病,可以健運中焦,清化痰熱,降痰順氣,可減少或消 除痰濁氣郁的病理因素。以本方制成丸劑久服可治療發(fā)作較輕,間歇時間較長的輕型癲癇,間或有治愈者。對病 程長、病情嚴(yán)重的雖未必能根治,但對改善證狀方面,有一定的意義。典型病例:李xx,女,68歲?;颊咂剿鼐褚钟簦愿癫婚_朗,患癲癇半年余,約20余日或一月發(fā)作一次。 發(fā)作時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口吐白沫, 兩目上視, 四肢抽搐, 約持續(xù)五分鐘后, 即進入昏睡,半小時左右清醒。醒后除感頭痛、心

20、悸、疲乏外,余無不適。曾服西藥苯妥因 鈉及利眠寧等藥治療,證狀未見多大改善。后改服甘草瀉心湯,制成丸劑,連服半年,在服 藥期間又發(fā)作兩次,以后一直未復(fù)發(fā)。三、口糜口糜素問氣厥論說:膀胱移熱于小腸,鬲腸不便,上為口糜?!倍嘁虬螂姿疂穹阂绾臀改c積熱、脾經(jīng)濕熱,日久濕熱蘊結(jié),化為熱毒,循經(jīng)上行,薰蒸口舌,腐蝕肌膜。臨 床所見除口腔舌尖有紅白色糜爛點以外, 多與大便的正常與否有關(guān), 有的患者, 在發(fā)病時大 便干燥或稀薄,口糜好轉(zhuǎn)后,大便即正常。另有的患者則在平素大便燥結(jié),口糜發(fā)作后,大 便反而正常,其表現(xiàn)因人而異。這就更進一步說明了本證是由于濕熱彌漫于腸胃為患。甘草瀉心湯治療本病有一定的效驗,尤其是經(jīng)

21、久不愈,纏綿反復(fù)的,久服此方,大多能 根治。甘草瀉心湯有清熱、 解毒、健脾、燥濕和發(fā)散郁熱的作用。 內(nèi)經(jīng) 云:“熱郁而發(fā)之 ”。 故對濕熱郁久,蘊滯不消的口糜有良好療效。病例一:張xx,女,34歲?;伎诿游?、六年,曾用過多種中西藥治療,都是暫時有所減輕,未能 根除。其口瘡利害時則大便干燥,口瘡好轉(zhuǎn)后,則大便轉(zhuǎn)正常。后服甘草瀉心湯治療,口瘡 有好轉(zhuǎn)。其后連服 30 余劑,口瘡終于痊愈,數(shù)年來未復(fù)發(fā)。病例二:劉XX男,30歲。生口瘡數(shù)日 后即蔓延到舌背舌腹,整個口腔和舌部完全糜爛。食 物、水漿皆不能下咽, 每喝水一口都痛苦萬狀。 全身發(fā)熱, 胸下煩悶, 大便不通, 小便短赤, 脈虛而數(shù)。遂投以甘草

22、瀉心湯加減。炙甘草 50克,黃連 6克,黃芩 10克,干姜 10克,黨參 15克,半夏 10克,桔梗 15克, 水煎服,緩緩咽下。服二劑后,自覺好轉(zhuǎn),共服六劑痊愈。結(jié)語1、甘草瀉心湯一方,筆者在金匱要略治療狐蜮病的啟示下,曾用于治療多種神志 失常之精神病患者,大都有效。此外,還可治療夢魘,小兒夜啼不止,易于失驚等證,療效良好。2、甘草瀉心湯治療癲癇, 不若安宮牛黃丸之療效高, 在目前安宮丸藥源缺乏的情況下, 此方還是比較理想的方劑。3、甘草瀉心湯治療口舌靡爛效果甚好。此證多為濕熱之邪蘊結(jié)于胃腸,久之,上則薰 蒸于口舌, 下則迫于大腸, 引起口腔糜爛和大便失常。 本方具有清熱、 燥濕、固胃腸的作

23、用, 對于此病為治本之法。金匱要略 •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 “狐惑之為病,狀如傷寒,默默欲眠,目不得閉,臥起 不安,蝕于喉為惑,蝕于陰為狐,不欲飲食,惡聞食臭,其面目乍赤、乍黑、乍白。蝕于上 部則聲喝,甘草瀉心湯主之 ”。甘草瀉心湯為治療狐惑病的主方, 狐惑病多認為如今之白塞病, 白塞病必具之癥狀為口腔潰 瘍。所以近代經(jīng)方家多以此方治療口腔潰瘍, 如胡希恕、 趙錫武、 岳美中等前輩多有驗案可 參1 ,現(xiàn)代也有較多相關(guān)的臨床報道。但以甘草瀉心湯治療皮膚病的經(jīng)驗卻不多見,故現(xiàn) 將廣州市名中醫(yī)黃仕沛老師治療甘草瀉心湯治療皮膚病的經(jīng)驗報道如下:1 黃仕沛老師應(yīng)用甘草瀉心湯治療皮膚病的

24、經(jīng)驗 經(jīng)方的使用重在“方證對應(yīng)” ,根據(jù)“方證對應(yīng)”的原則,甘草瀉心湯不單可治白塞病、口 腔潰瘍, 黃仕沛老師還將甘草瀉心湯應(yīng)用于治療各種滲出較多的皮膚粘膜疾病如濕疹、牛皮癬、帶狀皰疹、結(jié)膜炎、痔瘡出血等療效顯著。1.1 甘草瀉心湯最主要的組成部分是甘草干姜湯甘草干姜湯是仲景治療一切澄澈清冷之涎、 沫、滲出的主方。 金匱要略 • 肺痿肺癰咳 嗽上氣病脈證治 “肺痿吐誕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shù),所以然者,以上虛 不能制下故也。此為肺中冷,必眩,多涎唾,甘草干姜湯以溫之。 ” 甘草瀉心湯是從半夏瀉心湯重用甘草衍化過來的, 所以甘草瀉心湯治療狐惑病的關(guān)鍵藥物是 甘草。

25、甘草用于外科潰瘍、 滲出性疾病在 證治準(zhǔn)繩 以及清代王孟英的醫(yī)案里面都可見到。 四秒勇安湯里面也有大量的甘草。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甘草具有腎上腺皮質(zhì)激素樣作用, 可以穩(wěn) 定生物膜,減少炎癥物質(zhì)釋放,并可以緩解粘膜刺激,保護粘膜,修復(fù)粘膜潰瘍1 。黃師常言甘草為本方之主藥,臨床常用至 30g。干姜主要針對清稀的分泌物,更有現(xiàn)代研究指出, 干姜能調(diào)節(jié)免疫,故本方能取效,還要取 決于干姜。黃師經(jīng)驗,干姜一般用 6g,滲出較多稍加量。1.2 甘草瀉心湯中的黃連、黃芩甘草瀉心湯中的黃連、 黃芩主要是針對清熱燥濕而設(shè), 金匱要略 • 瘡癰腸癰浸淫病脈 證并治“浸淫瘡, 從口流向四肢者可治

26、, 從四肢流來入口者不可治。 浸淫瘡, 黃連粉主之。 ”1.3 甘草瀉心湯中的半夏半夏對局部粘膜有剌激作用。 傷寒論 312 條“咽中傷,生瘡,不能語言,聲不出者,苦 酒湯主之?!笨嗑茰从砂胂摹⒖嗑?、雞子殼組成。 313 條“少陰病,咽中痛,半夏散及湯 主之?!倍鴱膬煞降姆▉砜?,苦酒湯是“少少含咽之” ,半夏散及湯是“少少咽之” 。所以我們有理由認為法夏對粘膜疾病有一定的治療作用。1.4 甘草瀉心湯中的加減法1.4.1 此類患者多有郁熱,故往往應(yīng)加石膏,石膏可用60g 至 90g。1.4.2 滲出、瘙癢比較明顯可加升麻、苦參燥濕、解毒。仲景用升麻非為升舉清陽,是用于 解毒,如升麻鱉甲湯、麻

27、黃升麻湯。 金匱要略 • 百合狐惑陰陽毒病 “蝕于下部則咽 干,苦參湯洗之。1.4.3 潮紅,脫屑比較明顯的, 傷寒論 196 條:“陽明病,法多汗,反無汗,其身如蟲行皮 中狀者,此以久虛故也。 ”考慮為陽明久虛,津液不足,可加生地,最大用至90g。1.5 此方的運用還重在守方,否則再次發(fā)作將前功盡棄。2 醫(yī)案三則例 1:羅某,男性, 47 歲, 2010 年 3 月 18 日初診?;颊呷砥つw斑塊狀皮癬已 10 余年, 反復(fù)發(fā)作,脫屑較多,瘙癢甚。曾到外院皮膚科診治,診斷為 “銀屑病 ”。醫(yī)生建議使用免疫 抑制劑,羅某害怕藥物副作用,未敢服藥,僅自購些膏藥外用,病情逐漸加

28、重。故至黃師門 診求治??淘\:雙大腿外側(cè)、雙小腿外側(cè)、雙側(cè)肘部后外側(cè)見大片紅斑丘疹,最大處約7X 8cm最小處約3X4cm表面覆蓋著銀白色鱗屑,邊界清楚,大量滲液,搔抓后流血,心、肺、腹 檢查無異常。四肢及關(guān)節(jié)無腫痛。黃師予甘草瀉心湯加減,處方:甘草三十克 黃連六克 黃芩十五克 黨參三十克 干姜六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棗十五克 苦參十五克 水煎內(nèi)服,共四劑。 2010 年 3 月 23 日復(fù)診,見全身皮損較前好轉(zhuǎn),紅斑丘疹最大處范圍已 縮小至5X 3cm瘙癢減輕,滲液減少。守方治療。至2010年5月,大腿、小腿皮膚嫩微紅, 平滑,不癢,背部、肘后仍有紅色丘疹、鱗屑,范圍最大3X 3cm患者繼續(xù)守

29、方治療。至2010年11月,患者除右肘部仍有皮膚潮紅及脫屑外,其它部位皮癬已痊愈,仍守方。例 2:梁某,女性, 25 歲。 2010年 12月來診,當(dāng)時已懷孕 4個月,自訴近 1 周突發(fā)全身散 在性皰疹,膿皰,皮疹逐漸增多,至密布全身,四肢、顏面、背部為主,滲液量增加,滲液 可濕透衣襟, 瘙癢難忍。 查體: 顏面、 全身均見密布紅色皰疹, 部分潰破, 大量滲液、 流膿, 雙下肢為甚,雙下肢皮膚粗糙,皰疹、膿皰融合成片,部分潰破、結(jié)痂。黃師予甘草瀉心湯加減,處方:甘草三十克 黃連六克 黃芩十五克 黨參三十克 干姜十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棗十五克 石膏六十克 水煎內(nèi)服,共四劑。二診,顏面及手臂皰疹明

30、顯減少,已無明顯滲液,背部皰疹稍減少,滲 液仍可濕透衣襟,雙下肢情況基本同前,仍瘙癢難忍,守上方,加用苦參十五克、升麻十五 克。繼續(xù)服藥一周后, 患者全身皰疹及滲液癥狀明顯減輕, 滲液已不會濕透衣襟。 但患者及家屬 擔(dān)心局部皮膚難以護理,前往中山大學(xué)第一附屬醫(yī)院住院,診斷為 “孕婦多型疹 ”,考慮因孕 激素影響,主管醫(yī)生告知患者,其皮疹須在分娩后一周才會痊愈,并只能以激素治療。 患者住院期間堅持復(fù)診,仍服甘草瀉心湯。此次,其背部皰疹雖滲液不多,但較前潮紅,原 方去苦參、 升麻加生地六十克。 治療半月后, 患者顏面及雙上肢皮膚已較光滑,原皮疹部位 仍遺留有色素沉著,未再出現(xiàn)新的皰疹、滲液,背部可

31、見散在皰疹,略潮紅,無膿皰,無滲 液,雙下肢仍可見皰疹融合成片,滲液較多,部分膿皰。由于患者病情已明顯好轉(zhuǎn),故予出 院,出院前,主管醫(yī)生對其療效表示驚嘆,從未見孕婦多型疹有如此療效。患者繼續(xù)守方至今,已懷孕 7 個月。除雙下肢外全身皮膚已光滑如初, 僅可見皮疹后色素沉重, 無新發(fā)皮疹, 雙下肢皰疹基本結(jié)痂,無滲液,繼續(xù)服藥治療。例 3:患者,陸某,女性, 22 歲, 2010 年 12 月初診,自訴有慢性濕疹病史 3 年,每因天氣 變化及飲食不節(jié)發(fā)作、加重,反復(fù)治療無效??淘\:全身散在皮疹,瘙癢難忍,皮疹潰破可 有少量滲液,皮膚粗糙,雙下肢為甚,并可見大片色素沉著。黃師予甘草瀉心湯加減,處方:

32、甘草三十克 黃連六克 黃芩十五克 黨參三十克 干姜六克 法夏二十四克 大棗十五克 石膏六十克 水煎內(nèi)服,共四劑。二診皮疹、滲液已有所減少。患者服藥至今已 3 個多月,除雙下肢仍可 見少量皮疹、滲液外,全身其它部位已無濕疹再發(fā)。甘草瀉心湯見于傷寒論和金匱要略 ,前書用于痞證,以脾胃虛寒較重,腸中又夾熱 邪,臨床除見心下痞硬外,以下利為主,伴以干嘔心煩;后者治療狐惑?。ìF(xiàn)代醫(yī)學(xué)的“白 塞氏綜合征” ),屬濕熱內(nèi)蘊,蟲毒腐蝕所致。該方組成為:炙甘草四兩,黃芩三兩,干姜三 兩,半夏半升,大棗十二枚,黃連一兩,人參三兩(原書脫失) 。方中重用甘草益氣和中, 清熱解毒,配以黃芩、黃連苦寒清熱,燥濕解毒;半

33、夏、干姜燥濕化痰,溫中祛濕;人參、 大棗扶正補中,益氣健脾。藥雖七味,辛開苦降,甘補溫中,寒熱并用,攻補兼施,消痞止 利,解毒療瘡。 既治療寒熱錯雜之痞證, 又用于濕熱蘊毒之狐惑病。 皮膚病中的濕疹、 癮疹、 足濕氣等常反復(fù)發(fā)作,纏綿難愈,這些病中既有脾胃虛寒,無以運化水濕,屬正虛的一面, 又有濕熱毒邪蘊結(jié)肌膚之邪實的表現(xiàn)。細究之,其病機為虛實夾雜,寒熱互結(jié),與甘草瀉心 湯的方證病機契合,根據(jù)中醫(yī)學(xué)“異病同治”理論,借他山之石攻玉,稍事加減,用于上述 皮膚病的治療,取效甚捷。舉例如下。案 1 濕疹趙某,女, 62 歲。 2010 年 3 月 9 日初診。述其全身散在紅丘疹、瘙癢反復(fù)發(fā)作3 年余

34、。經(jīng)中西藥內(nèi)服、外涂(不詳)雖癢減而丘疹未消,且停藥又癢??淘\:全身散在暗紅色丘疹, 以軀干、雙下肢較密,雙小腿外側(cè)皮膚增厚粗糙,抓痕條條,瘙癢劇烈,夜不能寐,伴口不 渴,喜熱飲,溲清,便溏。舌質(zhì)暗,苔白膩微黃,脈弦滑。診為慢性濕疹。證屬脾陽中虛, 濕熱內(nèi)蘊。方選甘草瀉心湯合理中湯加苦參、白鮮皮。藥用:甘草(中藥配方顆粒,相當(dāng)于 飲片劑量,以下病例均同) 、半夏各 18 克,黃連 6 克,黨參 20 克,白術(shù)、干姜各 9 克,黃 芩、大棗、苦參、白鮮皮各 10 克。 5劑,日 1劑,開水沖泡后 2 次分服。外用苦參、黃柏 適量,開水調(diào)糊外涂, 日 1次。3月 16日二診:藥后瘙癢減輕, 夜間能

35、眠。 守法守方繼用, 5 劑,服法同前,外用藥同前。 3 月 23 日三診:藥后皮疹大部分消失,唯雙小腿處肥厚、粗 糙未見好轉(zhuǎn),守方加紅花 12 克,烏梢蛇 20克,5 劑。另用三棱、莪術(shù)各 30克,開水沖泡 外洗,日 1 次。至 5月 8 日,共服藥 48劑,瘙癢消失,皮膚潔凈,留有色素沉著而告愈。 1 年后隨訪未復(fù)發(fā)。按:本例患者丘疹暗紅,皮損肥厚,雖無滲液亦屬濕邪為患,趙炳南老中醫(yī)認為,干燥肥 厚、粗糙屬頑濕結(jié)聚。既有溲清、便溏等脾陽中虛之證,又有皮損粗厚,舌苔白膩,脈弦滑 等濕熱結(jié)滯之象。故用理中湯溫運中宮,甘草瀉心湯健脾溫中,祛濕清熱,加苦參、白鮮皮 清熱滲濕止癢。三診加紅花活血通絡(luò)

36、,烏梢蛇搜剔祛風(fēng),有助于肥厚皮損的消散。如此,方 證對應(yīng),藥證相符,故療效彰顯,又外用清熱祛濕,化瘀消堅之品,以助內(nèi)服藥之力,則內(nèi) 外兼治,頑疾可愈。案 2 癮疹陳某,男, 16 歲。 2010 年 10 月 8 日初診。述其全身起扁平疙瘩,瘙癢,隨起隨消,反復(fù) 發(fā)作年余。每遇陰雨天發(fā)作較多,發(fā)時伴腹痛、嘔吐、泄瀉,經(jīng)用西藥(抗組胺藥,止瀉藥 等)后癥狀緩解,但移時又發(fā),痛苦殊深。 2 月前因陰雨連綿,常淋濕衣服引起發(fā)作,時輕 時重,服西藥及輸液不能控制。刻診:全身散在紅色扁平疙瘩,雙下肢較多,瘙癢難忍。伴 腹痛陣作,惡心嘔吐,大便稀溏,日 34 次,困倦、乏力。舌質(zhì)紅苔黃膩,脈弦滑數(shù)。診為癮疹,證屬脾胃虛寒, 濕熱蘊表。 方選甘草瀉心湯化裁, 藥用炙甘草、 干姜、半夏各 18 克, 黨參、白芍各 20克,黃連 6克,炒白術(shù) 30克,黃芩、浮萍、蘇葉各 10克。5劑,日 1劑, 開水沖泡, 2次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