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昌平凱博外國語學校2019屆人教版必修一高三歷史復習題: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1頁
北京市昌平凱博外國語學校2019屆人教版必修一高三歷史復習題: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2頁
北京市昌平凱博外國語學校2019屆人教版必修一高三歷史復習題:第1課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一、單項選擇題1周的政治體制中實權下放、虛權保存的模式 ,在彼此矛盾激化、親情疏遠的情況下 ,自然不再溫情脈脈 ,春秋時代也便有且只有僭越頻發(fā)的可能。材料中評價的政治體制為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郡縣制D 行省制度2從殷商的“宗天敬鬼到西周的“敬德保民 ,這種國家政策的轉變反映了 A 王權不再需要神化B “天人合一觀念的形成C 中國人類精神的覺醒D 唯物主義思想的開展3中國人的姓總是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前 ,而不像西方那樣 ,位于個人的名字之后 ,與西方相比 ,中國人更看重姓氏傳承與家人團圓。這從文化史、社會史觀的視角看反映出的本質是 A 男尊女卑思想嚴重B 家族宗法觀念濃厚C 個人觀念冷淡D

2、專制王權強大4錢穆曾撰文指出:“不管西周氏族 ,乃及夏氏族、商氏族及其他氏族 ,全在此制度下 ,逐漸醞釀出一種同一文化、同一政府、同一制度的大同觀念來。在春秋時代 ,西周王室雖早已覆滅 ,但由它所分封的諸侯們 ,卻逐漸形成一堅強的同盟團體。他旨在說明 A 分封制與宗法制互為表里B 分封制推動了對“王權至上的認同C 分封制對后世統(tǒng)一國家建立有積極意義D 宗法觀念催生了中央集權制度5河南安陽將投20億巨資打造“殷墟大遺址公園。下面關于商朝的表達 ,不正確的選項是 A王權具有神秘色彩B中央設有相、卿士等 ,掌管政務C地方封侯和伯 ,主體為王室D中央設有負責祭祀占卜的官員6顧炎武說:“封建指分封制之失

3、 ,其專在下 ,郡縣之失 ,其專在上。對此正確的理解是 A分封制是一種落后的政治制度 B分封制是一種先進的政治制度C顧炎武沒有歷史地看問題 D分封制帶來諸侯的兼并 ,郡縣制造成統(tǒng)治者的專制腐朽7斯塔夫里阿諾斯在?全球通史?中說:“漸漸地 ,這些考試開始集中于文學體裁和儒家正統(tǒng)觀念 ,最后的結果是形成一種制度 ,為中國提供了一種贏得歐洲人尊敬和羨慕的、有效穩(wěn)定的行政管理。在此 ,作者意在強調該制度 A 擴大了官員來源B 提升了官員文化素養(yǎng)C 加強了中央集權D 推動了中國走向世界8國學大師王國維在?殷周制度論?中說:“自殷以前天子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當商之末而周之文、武亦稱王 ,蓋諸侯之于天子 ,猶

4、后世諸侯之于盟主 ,未有君臣之分也。為改變這種狀況 ,周初統(tǒng)治者實行了 A王位世襲制 B分封制C嫡長子繼承制 D郡縣制9?魏書高祖紀?記載:“夏殷不嫌一姓之婚 ,周制始絕同姓之娶。其中西周婚姻制度發(fā)生變化的原因是( )A 提倡自由婚配 B 禁止同姓婚配C 主張一夫多妻 D 擴展統(tǒng)治范圍10“三代姓氏分而為二?!靶赵从谀赶凳献?,多帶“女旁?!笆现饕从诟骷壻F族的分封。秦漢以來 ,原來的“氏大多轉化為“姓 ,姓氏合而為一。此后“氏通常指女子娘家姓 ,稱為“某氏 ,男子反而不稱“氏。這一變化反映 A 女權社會為男權社會所取代B 傳統(tǒng)的分封制和宗法制崩潰C 民族大融合促進姓氏的開展D 國家的統(tǒng)一使姓

5、氏走向標準11西周規(guī)定天子都城十二里 ,公國都城九里 ,侯伯國都城七里 ,子男都城五里。這一內容表達了 A 西周實現(xiàn)了權力的高度集中B 分封制下嚴格的等級秩序C 儒家學派的倫理綱常思想D 諸侯國經濟實力的大小12?禮記 · 坊記?記載:“夫禮者 ,故貴賤有等 ,衣服有別 ,朝廷有位 ,那么民有所讓。所以 ,周公制定禮樂制度的主要目的是 A 開展文化教育事業(yè) B 嚴格宗法制度C 打擊舊貴族勢力 D 激發(fā)認同 ,維護社會秩序13假設甲、乙、丙、丁四位同學回到商周時代 ,請判斷哪位同學被封為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 A 甲同學成為商朝末年的貴族 ,帶兵抵抗周部落進攻B 乙同學做了商朝末年的平民

6、,才能、人品俱佳C 丙同學帶兵攻打商紂王 ,立下汗馬功績D 丁同學成了西周王族成員 ,整日無所事事14地方政權的建立 ,實現(xiàn)了周王對所占土地的有效統(tǒng)治 ,這在中國上古社會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周王加強對所占領土的有效統(tǒng)治是通過 A 分封制B 宗法制C 內外服制D 分封制與宗法制相結合15“分封制是建立在方國聯(lián)合體上的血緣性國家 ,秦以后才是地緣性即民族性國家。此觀點的主要依據是周朝與秦朝兩個時期 A最高統(tǒng)治者的行政權力不同B地方行政的組織方式不同C能夠直接統(tǒng)治的區(qū)域不同D地方經濟開展程度不同16在漢字姓氏中一些人以祖先的封地、封國為姓名 ,如陳姓、許姓等。這一現(xiàn)象與中國古代哪一制度有關 A 宗法

7、制 B分封制 C 禪讓制 D 王位世襲制17關于中國姓氏起源 ,唐人柳芳說:“氏于國 ,那么齊魯秦吳;氏于謚 ,那么文武成宣;氏于事 ,那么巫乙匠陶。由此類推 ,王、侯、公孫等姓氏應源自 A 族號B 邑號C 官號D 爵號18有學者認為:“封建制度的國家在維護社會穩(wěn)定、防止內戰(zhàn)和實現(xiàn)王朝持久繁榮方面遠較專制制度遜色。這里的封建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 郡縣制 D皇帝制19?春秋公羊傳?中記載:隱魯隱公長又賢 ,何以不宜立?立嫡以長不以賢 ,立子以貴不以長。桓魯桓公 ,隱公之弟何以貴?母貴也。這反映了 A 宗法制的核心內容B 外戚對朝政的干預C 宗法分封制的瓦解D 禮樂制度遭到破壞20古代有

8、學者論及中國早期國家的的政治制度 ,謂:“周之子孫 ,茍不狂惑者 ,莫不為天下之顯諸侯。這反映了 A 神權與王權相結合 B 最高執(zhí)政集團權力的高度集中C 血緣關系親疏不再作為權力分配依據 D 政治權力的分配采用分封制和宗法制二、非選擇題21武王追思先圣王 ,乃褒封神農之后于焦 ,黃帝之后于祝 ,帝堯之后于薊 ,帝舜之后于陳 ,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謀士 ,而師尚父為首封 ,封尚父于營丘 ,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 ,曰魯。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鮮于管 ,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記·周本紀?(1) 上述材料所述的政治制度是?推行這一制度主要在哪個朝代?(2) 根據材料說明能夠取得“封侯地位的主要是哪些人?3這一制度的實行產生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