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字醫(yī)院職工抗震救災事跡_第1頁
紅十字醫(yī)院職工抗震救災事跡_第2頁
紅十字醫(yī)院職工抗震救災事跡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紅十字醫(yī)院職工抗震救災事跡十堰市紅十字醫(yī)院職工、中國紅十字應急隊隊員陳光圓滿完成了一個月在四川抗震救災任務,于7月21日上午十點乘坐的K284列車順利抵達十堰,紅十字醫(yī)院在火車站舉行了隆重的歡迎儀式。在這次四川抗震救災工作中,中國紅十字總會首次引進了國際聯(lián)合會(即國際紅十字會與紅星月會組合簡稱)支持的野外醫(yī)院、供水系統(tǒng)、公眾衛(wèi)生、基礎、營地等5支應急隊(簡稱ERU),在地震緊急救援和災民安置中發(fā)揮了良好的積極作用。為保證ERU的順利交接和運行,同時也為培養(yǎng)ERU骨干力量,中國紅十字總會決定以省為單位組建除野外醫(yī)院外的中國紅十字應急隊,赴四川災區(qū)實地接受國際聯(lián)合會ERU專家的培訓,并參與救災工作

2、。一道電波,中國紅十字應急隊隊員陳光整裝待發(fā)6月18日下午6點,中國紅十字總會發(fā)出組派中國紅十字應急隊緊急通知,電波迅速傳遞到湖北省紅十字會、十堰市紅十字會、十堰市紅十字醫(yī)院,要求紅十字醫(yī)院立刻派員待命準備開赴前往國際聯(lián)合會駐扎在四川災區(qū)的ERU大本營營地工作,負責接受丹麥、英國、西班牙、奧地利等國ERU隊員培訓、協(xié)調ERU救援,主要從事ERU大本營基礎營地建設、設備維護和運轉。紅十字醫(yī)院辦公室根據前期自愿請纓要求到四川抗震救災申請書,把目光落到了陳光身上,陳光,男,45歲,身體健康,醫(yī)院維修班班長,從事水電、管道等維修維護工作多年,有豐富實踐經驗,工作過硬,作風扎實,他在申請書中有這樣一句話

3、:四川紋川大地震災情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我做為紅十字醫(yī)院的一員,弘揚“仁道、博愛、奉獻”精神是我們的職責,我們人人都有義務為災區(qū)人民分憂、為災區(qū)人民解難,我不怕任何困難,即使犧牲我也再所不惜,我懇請組織批準我到四川抗震救災。醫(yī)院找到了陳光談話,陳光欣然前往,并承諾:“一定盡最大努力搞好ERU營地維護工作,讓ERU隊員盡心盡力為災區(qū)人民服好務,我決不辱紅十字人的使命,一定為紅十字醫(yī)院爭光?!闭J真學習、刻苦專研,牢固掌握各項維護技術。6月21日下午,陳光同志抵達四川綿竹市九龍鎮(zhèn)國際聯(lián)合會ERU抗震救災營地,為了盡快適應工作,陳光顧不得旅途的疲憊,立即要求ERU安排具體任務,當他得知他主要負責營地發(fā)

4、電、供水、公廁、浴室、帳篷及食堂等設備維修維護后,又馬不停蹄的去熟悉營地的工作環(huán)境,了解相關設備維護、操作及管理,虛心向國際聯(lián)合會ERU的國外專家學習工作流程和使用技術,盡快掌握ERU各項儀器設備操作,由于ERU所用設備均是外國制造,設備使用無中文說明書,帶領的專家又是丹麥人,溝通、學習都十分困難,往往一個設備的一個問題都要用好幾個小時才能搞清楚,他一邊學習,一邊認真做筆記,不懂就問,他盡量用最短時間掌握各項儀器設備的維修和使用,同時為他在對中國的ERU第二批隊員培訓、實現順利交接具有重要的作用。兢兢業(yè)業(yè)做事,得到了ERU的肯定6月22日上午11:30分,烤箱在工作中突然發(fā)生故障,ERU丹麥人

5、員通過電話咨詢認為修復難度很大,準備放棄而購置二臺小微波爐替代烤箱,陳光同志想到ERU隊員中餐要么要推遲,要么要調整為其它食品,為了保障國際隊員能準時吃上如意的中餐不影響工作,陳光堅持向丹麥方技術人員建議,將設備打開爭取盡快修復,在陳光的努力下,烤箱很快修復,中餐準時開餐,國際聯(lián)合會ERU人員對陳光豎起了大拇指。營地最為繁瑣的工作是四個節(jié)能型公廁的維護,需要定期添加循環(huán)水、配制試劑、排放污物,特別是排放污物時氣味十分難聞,每次都需要5小時,陳光他從不叫苦、叫累、叫臭,他堅持著就是為了ERU隊員無后顧之憂更好的為災區(qū)人民服務。為了保障發(fā)電機長正常運轉,陳光除了每天為發(fā)電機采購柴油并進行補充外,還

6、要認真觀察發(fā)電機的油壓、油位、水位、電壓、電流等儀表,每天還要記錄許多組數據,夜間還必須定時查看,發(fā)現異常情況及時處理,保證發(fā)電機的正常運行是保障營地辦公、廁所、熱水器、照明、食堂等正常運轉生命線。ERU營地帳篷種類多,每個帳篷重達500余公斤,每天都要多次檢查是否漏氣,底部固定是否結實,以防倒塌和吹翻。充氣帳篷維護難度極大,由于充氣帳篷體重重,漏氣后篷內空間狹小又易吸貼在維護人員身上,一動渾身是汗又不透氣。7月11日凌晨突降暴雨,由于篷頂積水太多加之余震不斷而倒塌,陳光立即對倒塌帳篷進行排水、充氣、加固,一個帳篷復位就用了整整3個小時。ERU隊員既盼天晴又盼下雨,但晴天由于帳篷沒有隔熱層,篷內溫度達40度以上,猶如蒸籠一般,夜間休息也只有10點鐘以后才能入睡。雨天由于篷內空氣不流通,濕度大,呼吸十分困難。但無論任何時候、出現任何情況,陳光都能做到保障有力,保證各項工作及時、良好運轉,解除ERU隊員后顧之憂。由于陳光同志為人正直,干事踏實,從不計較個人得失,圓滿完成了接受ERU培訓和各項服務工作任務,并對中國紅十字應急隊第二批隊員進行了很好指導、培訓和交接,他的工作受到了所有ERU隊員的好評,陳光多次得到中國紅十字會賑濟部副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