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化上??诎洞笸P管理機制研究_第1頁
優(yōu)化上??诎洞笸P管理機制研究_第2頁
優(yōu)化上??诎洞笸P管理機制研究_第3頁
優(yōu)化上??诎洞笸P管理機制研究_第4頁
優(yōu)化上海口岸大通關管理機制研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化上海口岸大通關管理機制研究2010年07月(第24卷第O7期)=一一上海經濟牟象蛭滑譬誓Ju1.,2010EastChinaEconomicManagement(Vo1.24,No.07)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DOI】10.3969/j.issn.10075097.2010.07.002優(yōu)化上海口岸大通關管理機制研究王銳,白慶華(1.上海對外貿易學院國際經貿學院,上海201620;2.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上海200092)【摘要上海口岸大通關工程實施以來,口岸服務水平有了明顯提升,通關效率不斷提高,但與同類國際港1:2城市相比仍然存在通關效率低下,口岸環(huán)境落后等問題.

2、文章從體制機制角度探討優(yōu)化大通關管理機制的總體思路及具體策略,以有效整合和協調各方資源,建立方便快捷的通關體系,提高通關效率,進一步推進1:3岸大通關建設.關鍵詞口岸大通關;管理機制;通關效率中圖分類號】F061.5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7-5097(20lO)o7ooo603ResearchonOptimizeManagementMechanismofLarge-scaleSimplificationofCustomsClearanceProceduresatShanghaiPOrtWANGRui.BAIQinghua(1.InternationalBsinessSchool,Shan

3、ghaiInstituteofForeignTrade,Shanghai201620,China;2.SchoolofEconomyandManagement,Ton#iUniversity,Shanghai200092,China)Abstract:SincetheimplementationoflargescalesimplificationofcustomsclearanceproceduresatShanghaiport.portservicehasbeenimprovedsignificantlyandtheefficiencyofcustomsclearancehasalSObee

4、nincreasedcontinuously.However,comparedwiththesimilarsizedinternationalportcities,problemssuchaslowcustomsclearanceefficiencyandenvironmentalbackwardhessstillexist.Inthispaper,researchisfocusedonthegeneralideaandspecificstrategiesofmanagesystemandmechanismtooptimizethelarge.scalesimplificationofcust

5、omsclearanceprocedures.Withoptimization,wecanintegrateandcoordinatealltheresourceseffectively,estab.1ishaconvenientandquickcustomsclearancesystemandimprovecustomsclearanceefficiency,SOastofurtherpromotetheportcustomsclearanceconstruction.Keywords:large?scalesimplificationofcustomsclearanceprocedures

6、;managementmechanism:customsclearanceefficiency一,引言口岸是國家的門戶,是一個地區(qū),城市發(fā)展的核心,動力和窗口.也是一個地參與經濟全球化實現跨越式發(fā)展的重要平臺.口岸工作效率直接影響著一個國家或地區(qū)的貿易和投資環(huán)境.因此把握經濟全球化背景下的國際物流運行規(guī)律和特點,構筑新型的便捷通關管理模式,提高通關效率是當前政府13岸執(zhí)法和服務地方經濟的一項重要任務.進入十一五以來,上??诎段锪鳂I(yè)發(fā)展規(guī)模不斷擴大,服務能力顯著增強.2008年,上海港貨物吞吐量達到5.8億噸,位居世界第一;集裝箱吞吐量超過2800萬標準箱,位居世界第二;上海航空貨郵量達到304

7、萬噸,其巾浦東國際機場已位居世界第三位.同年,上??诎哆M出口貨物總值7950億美元,占全國的三分之一,上海關區(qū)進出13貨物總值6066億美元,約占全國的四分之一.2009年國務院印發(fā)物流業(yè)調整和振興規(guī)劃指出:在有效監(jiān)管的前提下,各有關部門要簡化審批手續(xù),優(yōu)化口岸通關作業(yè)流程,實行申辦手續(xù)電子化和一站式服務,提高通關效率.充分發(fā)揮口岸聯絡協調機制的作用,加快電子口岸建設,積極推進大通關信息資源整合.對優(yōu)化13岸通關環(huán)境,整合各方資源,提高通關效率提出了明確要求.二,上??诎洞笸P現狀及問題分析大通關是提高口岸工作效率工程的簡稱,即在貨物的進出口通關過程中,通過運用現代管理,信息化和高科技手段,對

8、單證流,貨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進行整合,使之合理,規(guī)范,暢通,以最短的時間,最低的成本為企業(yè)提供最好的服務,提高政府行政監(jiān)管的能力和效率.上海自2001年提出口岸大通關概念后,經過近十年的建設己經建成覆蓋13岸通關的交易,監(jiān)管,運輸,支付在內的13岸物流管理系收稿日期2010318【基金項目上海市教委085工程知識創(chuàng)新項目國際供應鏈背景下的口岸物流數據挖掘應用研究(0850900903)作者簡介】王銳(1975一),男,湖北隨州人,上海對外貿易學院講師,同濟大學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電子商務,電子政務;白慶華(1946一),男,江蘇鎮(zhèn)/x-A.,教授,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電子政務,城市管理.

9、統(tǒng)平臺,以該平臺為基礎創(chuàng)新了口岸通芙的管理和運作模式.包括二l岸物流信息平臺的億通模式,保稅和港El的港聯動模式,海關和檢驗檢疫局的關檢聯合辦公模式J,進jVI貨物分類通天模式等上海港的海運通關時問在2002年底由大通關前的96小時縮短為48Jl,l,-J,至2004年初進一步縮短為24zJ,ft,t,空運進出口貨物由平均3天縮短為12小時:加r貿易【)(和保稅等特殊監(jiān)管區(qū)域實現了快速通關,便捷通關,在該內海運進口貨物實現6小時內通天,空運進口貨物4小時內通關,通關速度大大加快,通關成本明降低,紅陽內率先實現了口岸通關的個轉變.(一)通關流程由完全串聯式逐步轉變?yōu)椴⒙撌綄嵤┐笸ㄌ烨?上??诎锻?/p>

10、關流程為串聯式,通關環(huán)節(jié)多,手續(xù)復雜,環(huán)環(huán)相扣,任何一道環(huán)節(jié)存在問題都將影響整個通天丁作的效率,嚴重延誤通關時間.大通關實施后借助于電子口岸平臺,貨物進出關的主要信息和數據可以共享,岡此企業(yè)在通關過程中的一些主要流程可以通過網絡在各個相關部門同時辦理,與以前辦完一個環(huán)節(jié)再辦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傳統(tǒng)流程相比,時問和效率提高了很多.例如上海口岸普遍實現了貨物流和單證流并行處置的通關流程,允許進出口商同時進行報關,報槍,貨物分揀等手續(xù),通過流程優(yōu)化和流程再造變以前串聯式作業(yè)為并聯式作業(yè),從而壓縮貿易,物流運作所花費的時間和成本,提高通關效率.同時為配合通關流程的改革,2003年上海口岸率先實行5+2天通關1二

11、作制,協調大通關涉及的海關,港口,檢疫檢驗,機場管理,稅務等多家政府部門,做到365天天天能通關,大大緩解了以往周末信息流,物流,人流擁塞和中斷現象,改善上??诎锻P環(huán)境,有力地推動上海和周邊地區(qū)貿易經濟發(fā)展.(二)通關手續(xù)由多站式逐步過渡為一站式服務大通關前通關手續(xù)辦理為多站式,即企業(yè)需要分別到海關,檢疫檢驗局,港口部門辦理各種手續(xù),遞交各種不同的單據,這些部門由于分布在不同的地理區(qū)域,企業(yè)需要跑不同的部門辦理,經常是一批貨物的進出關手續(xù)需要跑十幾個部門,蓋幾十個章,僅提貨單一項就要蓋七八個公章,復雜的通關手續(xù)和拖沓的效率增加了企業(yè)的成本,影響了政府部門的形象.大通關后借助于電子口岸平臺為口

12、岸各方提供數據交換功能,可以實現一站式電子通關模式,即企業(yè)只要與信息平臺一點接人就可以通過公共數據中心在網上直接向海關,檢驗檢疫,外貿,外匯,工商,稅務,銀行等管理機關申辦各種進出口手續(xù),在公共數據中心支持下,進出口環(huán)節(jié)的所有管理操作,都有電子底賬可查,都可以按照職能分工進行聯網核查,核注,核銷,從而實現政府對企業(yè)的一站式服務,提高通關速度與效率.此外,上海率先探索創(chuàng)立了一門式報檢報關服務中心,在航運交易所,浦東國際機場,外高橋,洋山深水港等地成立了通關服務中心.由海關,檢驗檢疫局,海事局,邊檢等口岸查驗單位和銀行,貨代,船代公司,協會等口岸配套服務單位共同入駐,為企業(yè)提供報檢報關集中一門式受

13、理服務,極大地方便了企業(yè),降低了企業(yè)商務成本,提高了運作效率.目前上海在相關職能部門的支持下,由口岸辦牽頭正在完善優(yōu)化一門式口岸通關服務中心的布局方案,進一步提升上海口岸服務環(huán)境.(三)通關結構由橄欖型初步轉變?yōu)閱♀徯痛笸P前,貨主只有存貨物抵港后才能辦理報關和報驗手續(xù),通關所需的時間大部分集巾運輸T具到港之后和提貨之前,被稱為橄欖型通關結構.啞鈴犁通關結構即對進口貨物實施提前報檢,提前報芙,對貨物預歸類,預審價,貨物到港后實貨放行,有關單據事后集巾遞交,并加強放行后的稽查,對那些可以前推,后移或者外置的海關,檢驗檢疫手續(xù),提前或推后到通關過程之前或之后.這樣,不僅大大壓縮了貨物在口岸的滯留時

14、間,而且也減少了企業(yè)辦理手續(xù)的往返次數,企業(yè)通關成本大幅下降.例如上海在國內首創(chuàng)了海運提貨單電子化應用項目,通過該應用實現艙單提前傳輸以及海關和檢驗檢疫部分工作前置,節(jié)約了貨物到港后船代企業(yè)人工填制艙單所需的3天時間.上??诎哆€在國內率先啟動了進L葉.口貨物分類通關模式,即以企業(yè)資信為基礎,運用風險管理手段,綜合商品歸類,價格,許可證件等信息要素,對不同資信企業(yè)和不同風險進口貨物采取擔保驗放,低風險快速驗放以及重點監(jiān)控驗放等處置方式,達到既管理有效義快速通關的要求,提高T作效率和服務質量.當前,上海大通關建沒雖取得一定成果,但與同為國際性港口城市的香港,新加坡,釜山相比在通關成本和效率上還存在

15、明顯差距.在新加坡,98%的進出口商采用無紙化報關,80%的報關請求在20分鐘內處理完畢,在受理電子報關之后,通常貨物的放行時間為陸運貨物4分鐘;海運貨物8分鐘;空運貨物l5分鐘J筆者認為造成差距的原是多方面的,既有體制的原因,也有管理上的原大l.例如上??诎峨m然推行了前推后移的啞鈴型通關結構改革,但由于在組織,立法,人員配置,信息資源共享等管理機制方面面臨的困難,改革進展緩慢J.在一站式報天平并聯式通關作業(yè)過程中仍需建立和完善重大問題協調決策機制,大通關受惠面需從加工貿易企業(yè)向一般貿易企業(yè)擴展,加強推進以電子口岸為重點的口岸信息化建設,不斷完善大通關信息平臺服務功能,建立有效的績效評估和激勵

16、機制,探索長三角區(qū)域通關模式等.因此,口岸大通關須從管理機制上進行優(yōu)化以突破通關瓶頸,進一步推動大通關的發(fā)展.三,優(yōu)化口岸大通關管理機制思路及策略筆者將優(yōu)化研究的思路置于總體方向,推進的主體,優(yōu)化實施的策略上.首先,要明確優(yōu)化的總體方向,這就需要解讀國家物流業(yè)振興規(guī)劃和國務院頒發(fā)的關于推進上海加快發(fā)展國際航運中心的意見.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世界上先進港口城市的做法,將給我們有益的啟示,充分了解上海口岸大通關中到底還存在哪些薄弱環(huán)節(jié),視野開闊后就應聚焦于上海,牢牢緊扣上海已經制定的國民經濟發(fā)展戰(zhàn)略,明確奮斗目標及應用重點,以確定優(yōu)化方向.其次,在方向準確的前提下,應保證推進的主體,建立強有力的組

17、織機制,故應研究優(yōu)化推進的機構和體制.同時,解決需要優(yōu)化的管理機制和優(yōu)化策略,將優(yōu)化工作落到實處,筆者從復雜系統(tǒng)角度出發(fā),結合口岸大通關深化發(fā)展的需求,重點討論總體規(guī)劃,信息資源共建共享,人才培養(yǎng),法律法規(guī)和績效評估機制,提出優(yōu)化的具體策略和措施,其優(yōu)化思路及總體設想如圖1所示.圖1優(yōu)化口岸大通關管理機制思路及總體設想(一)加強組織保障機制口岸大通關牽涉到眾多政府職能部,I各個政府職能部門從不同的角度行使自己的職權,往往強調本部門的重要性,難以形成應有的合力.仵各級職能部門內部,大通關涉及到丁作人員的思想觀念,傳統(tǒng)管理方式和工作習慣的變革,涉及人財物的投入和各項j_作的協調,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的工作

18、不到位,都會影響大通關的實施.因此,口岸大通關必須實施統(tǒng)一的,強有力的領導,統(tǒng)籌規(guī)劃合理布局建設實施.當前u岸的組織管理機制足以巾央直屬部門管理為主,吸收地方政府部門管理而形成的一種結合模式,如2005年上海成立了以市長為組長,市政府有關部門和中央在滬等18家單位為領導小組成員的口岸r作領導小組,形成了各司其職,各負其責的丁作機制.建立了市政府直屬機構口岸T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簡稱口帶辦),負責行使上??诎豆芾硪约按笸P的協調服務職能.但存實際執(zhí)行過程中由于LJ岸辦足協商議事機構,沒有直接的事權,只能使口岸現場管理在有限的范嗣內得到改善,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大通關中存在的若干問題.建議在地方政府部

19、門職能的劃分上將口岸,外貿,交通等相關部門的管理職能加以更加科學合理的分工,加強口岸辦組織協調職能,縮小地方管理部門與中央直屬部門之間存在的職權差距,使條塊各級管理部門能夠切實履行協淵管理和決策的作用.同時充分借助行業(yè)協會等非政府組織溝通政府與企業(yè)的聯系,規(guī)范各行業(yè)企業(yè)的行為做好監(jiān)督工作.(二)做實總體規(guī)劃機制口岸大通關始終有一個缺乏總體考慮的問題,由地方政府牽頭制定的口岸發(fā)展規(guī)劃過于宏觀,只是簡單地羅列幾項任務,這些任務間的相互關系及發(fā)展的先后順序并未觸及,具體執(zhí)行時仍表現為各行其是.應探討新一輪口岸大通關的總體規(guī)劃機制,特別是要讓上??傮w規(guī)劃與長三角區(qū)域大通關聯動相結合,以促進長_二角區(qū)域

20、經濟發(fā)展.規(guī)劃要求微觀和具體,以使各政府部門,各行業(yè)企業(yè)干有方向,學有目標,協同發(fā)展.各部門以及巾央在滬單位明確責任,密切配合,形成合力,并結合本地,本部門的實際,落實建設和一R一運營的主體,明確建設目標,功能定位和先后關聯,做到全局統(tǒng)籌,協凋發(fā)展,做好做實總體規(guī)劃,確保取得實效.(三)深化信息資源共建共享機制多年米:F-各主管部門的重視和口岸大通關的推動,各口岸管理部門已經擁有信息系統(tǒng)平臺和相應的信息資源,如各種信息化藎礎沒施,各單位信息系統(tǒng),數據庫,自動化監(jiān)管系統(tǒng)等.丁部門之間的條塊分割,自動化孤島的存在,信息資源的肢孵和分割等依然大量存在,并未找到t分有效的破解措施,持圳需要進行共建共享

21、的研究,以發(fā)揮這些資源應有的功效此外,口岸通關的應用項目往往涉及多個部門,盤Ij電子|j岸平俞,口岸物流監(jiān)管系統(tǒng),企業(yè)誠信評估系統(tǒng)和海關Jxl險管理平臺的建設,從硬件刮軟件建設所需投資巨大,也需要整合各部門資源共建共享.筆者認為口岸信息資源共建共享可以歸納為以下個方面,即口岸管理所需信息內容與載體的共建與共享,信息技術和基礎設施的共建與共享,數據通信標準的共建與共享.通過共建共享打破信息資源在時問,空問以及條塊分割的制約,為口岸大通關提供高效,便捷,一體化的信息管理和服務,使各項便利通關政策落到實處.例如上海外高橋保稅為提高通關效率制定了保稅檢驗檢疫監(jiān)督管理辦法,對輸入保稅區(qū)需檢驗檢疫貨物提供

22、集中報檢,分批核銷的便利措施.多年來,由于沒有信息化監(jiān)管手段,該措施形同虛設.后保稅區(qū)協調相關部門,共同建設開發(fā)了入境申報與核銷模塊,實現了進境備案狀態(tài)下的集中報檢,預先檢驗,真正將該項便利措施落實到位.(四)重視人才培養(yǎng)機制u岸大通關所需各級各類層次的人才眾多,即有高素質的公務員,職業(yè)管理人員,義有港口:人,理貨,船代和貨代業(yè)務員.大通關包含了一系列的復雜手續(xù),這些手續(xù)需要眾多部和單位的配合,同時由于信息化手段的廣泛應用,對各部門人員素質提L葉;了很高要求.存海關,檢驗檢疫局等口岸監(jiān)管部門運用信息化手段提高通關速度的同時,貨物運輸,船代中介,碼頭等單位也要提高運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否則,貨物

23、的數字信息無法及時進入監(jiān)管部門的信息庫,通關速度在目前的基礎上,也仍然無法實現真正的提速.故應建立社會化的培訓體系,圍繞門岸大通關的人才需求,發(fā)揮高等院校,研究院所,培訓機構以及行業(yè)協會的作用,加強合作與交流,建立配套的資格認證制度,針對數字鴻溝現象推動藍領階層和中小企業(yè)融人口岸信息化進程.(五)完善法律法規(guī)機制口岸是一個多部門,多環(huán)節(jié),多層次,縱橫交錯的綜合體,口岸管理是?項政策性和法律性很強的涉外工作.由于口岸系統(tǒng)各單位隸屬關系不同,業(yè)務范圍不同,執(zhí)法的法律不同,而且又要同時對交通工具,進出口貨物和人員進行某一個方面的專項管理.這就不可避免會發(fā)生爭議和糾紛,迫切需要將口岸作為一個整體,加強

24、綜合管理,制定口岸綜合管理法規(guī),使各E1岸執(zhí)法單位在口岸綜合性法規(guī)框架下執(zhí)法行政,使法與法之間相互銜接與配合,提高服務質量和通關效率.例如由于標準和法律的限制,某些監(jiān)管類或物權憑證類單證還無法電子化,口岸通關過程中電子單證與紙質單證還處于并行狀態(tài),企業(yè)在使用大通關提供的電子流程的同時,傳統(tǒng)的紙質流程在很多環(huán)節(jié)仍然被保留,無紙通關僅限于不需要許可證,貨物非查驗,資信度高(下轉第13頁)充足的源動力,這些也是本文需要進一步探究的問題所在.參考文獻l1FullerMC,PortisSC,KammenDM.TowardaLowCarbonEconomy:MunicipalFinancingforEne

25、rgyEfficiencyandSolarPowerJ.Environment,2009,51(1):2332.2RobertPollin,HeidiGarrettPehier,JamesHeintz,eta1.GreenRecovery:AProgramtoCreateGoodJobs&StartBuildingaLowCarbonEconomyEB/OL.(2008一o920)201003一l5/fileadmin/pdf/otherpublicationtypes/greeneconomics/perireport.pdf.31鮑

26、健強,苗陽,陳鋒.低碳經濟:人類經濟發(fā)展方式的新變革J.中國工業(yè)經濟,2008,(4):153160.4付允,馬永歡,劉怡君,等.低碳經濟的發(fā)展模式研究J1.中國人12?資源與環(huán)境,2008,18(3):1419.5王冰妍,陳長虹,黃成,等.低碳發(fā)展下的大氣污染物和C02排放情景分析J.能源研究與信息,2004,20(3):137145.6邢繼俊,趙剛.中國要大力發(fā)展低碳經濟J.中國科技論壇,2007,(10):8792.7JanWillemErismana,PeringeGrennfelt,MarkSutton.TheEuropeandepositionJ.EnvironmentIntern

27、ational,2003,(6):3】1325.8WilliamDNordhaus.ToTaxorNottoTax:AlternativeApproachestoSlowingGlobMWarmingJ.ReviewofEnvironmentalEconomicsandPolicy.2007,1(1):2644.9NikoKarvosenoja,MattiJohansson.CostcurveanalysisforSO2andNOxemissioncontrolinFinlandJ.EnvironmentalScience&Policy.2003,(6):329340.10蔣洪強,王金

28、南,葛察忠.中國污染控制政策的評估及展望J.生態(tài)環(huán)境,2008,17(5):20902095.11朱德米.構建流域水污染防治的跨部門合作機制J.中國行政管理,2009,(4):8691.【12姬鵬程,孫長學.完善流域水污染防治體制機制的建議J.宏觀經濟研究,2009,(7):3337.13王旭波.圍,追,堵,截:太湖水污染非點源化背景下的治理難點J.河海大學,2007,(6):3337.14劉藝容.農村消費方式轉變的機制與途徑:消費集聚效應角度的分析J.中國軟科學,2006,(1O):3239.15巫景飛.產業(yè)模塊化的微觀動力機制研究J.管理世界,2007,(10):41.49.16郭丹.論組織內部創(chuàng)新機制的構建J.中國人力資源開發(fā),2007,(11):l517.責任編輯:許躍輝(上接第8頁)的少數企業(yè).再比如進口貨物提前報檢,提前報關,實貨放行是作為一項非強制性的優(yōu)惠措施來使用,不具有普遍性和強制性,企業(yè)提前申報率較低,且提前申報的時間節(jié)點很難掌控,海關在貨到前的風險分析無法依托一個準確的數據基礎,所謂啞鈴型通關結構推行起來困難重重,這些問題都迫切需要管理部門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