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同步檢測_第1頁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同步檢測_第2頁
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同步檢測_第3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高一地理必修1第四章第三節(jié)河流地貌的發(fā)育同步檢測一、單項選擇題以下地貌成因搭配中錯誤的選項是    A峽谷流水侵蝕               B沖積扇流水沉積    C沙丘流水沉積               D風蝕

2、洼地風力侵蝕河流侵蝕作用在不同的階段,同一河段的不同河岸表現(xiàn)不同。據(jù)此答復2-4題。以下地貌由河流侵蝕作用而形成的是                                        &#

3、160;    A北美五大湖       B挪威峽灣海岸     C太湖平原         D科羅拉多大峽谷河流的溯源侵蝕、下蝕、側(cè)蝕對河谷的影響依次是                &#

4、160;                A伸長、加深、展寬                      B展寬、加深、伸長   C伸長、展寬、加深    

5、;                 D展寬、伸長、加深河流在彎曲處的流水作用一般是                             

6、                    A凹岸、凸岸均為侵蝕                   B凸岸侵蝕、凹岸堆積   C凹岸侵蝕、凸岸堆積   

7、                D凸岸、凹岸均為堆積圖中甲山地的地質(zhì)構(gòu)造屬于            A背斜構(gòu)造         B向斜構(gòu)造   C斷層構(gòu)造    

8、;     D板塊構(gòu)造圖中乙處河谷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蝕作用     B風力侵蝕作用   C流水沉積作用     D風化作用以下圖中甲是“我國東部河流某河段示意圖,乙是“EF河段河床示意圖,丙是“河流A、B兩水文站測得的水位變化圖。據(jù)此完成7-9題。甲圖中AB段河流     

9、60;                                                 

10、60;    A由西北流向東南                       B由東南流向西北   C水位A處低于 B處               &

11、#160;    D不能確定丙圖中河流出現(xiàn)最高水位時,可能是由于出現(xiàn)以下現(xiàn)象中的造成的                 A氣旋活動頻繁     B梅雨連綿         C冰雪融化     

12、0;   D春雨霏霏關(guān)于乙圖中EF的河床剖面的描繪及形成理由的表達,正確的選項是                    E岸河床較緩,F(xiàn)岸河床較陡;E岸河床較陡,F(xiàn)岸河床較緩;  由于地球的自轉(zhuǎn)使河水發(fā)生偏向,F(xiàn)岸遭受沖蝕力大;  由于該處河流是彎道,E岸遭受沖刷力大。   A  

13、;     B         C     D以下圖為某山地的部分等高線圖,等高距為50米,AB為空中索道,答復1013題。10乘索道上行的方向是                  A東北   

14、60;         B西南   C正北             D正南11圖中索道AB的長度最接近提示:AB圖上間隔 約為6厘米                  A

15、280米         B310米   C350米         D380米12甲處斷崖的相對高度可能為            A28m           

16、;   B18m   C65m              D200m13圖中有一瀑布,瀑布及其最正確欣賞的位置分別是A甲、乙         B甲、丁         C乙、丙   

17、0;       D乙、丁以下圖為我國某部分地區(qū)的等高線地形及河流分布示意圖,其中河流呈現(xiàn)“雙溝同源分布狀況。據(jù)圖答復1415題。14圖中河流呈“雙溝同源分布的原因可能是           A火山活動和流水侵蝕的影響   B地震和流水堆積的影響   C泥石流和流水侵蝕的影響   D滑坡和流水堆積的影響15我國以下地區(qū)中,易形成

18、此類地貌的是            三江并流地區(qū);三江源保護區(qū);東北五大連池地區(qū);東南丘陵地區(qū)。   A             B             C  

19、60;          D以下圖為某處地層未曾倒置的地質(zhì)剖面圖,其中至代表所在地層的成巖作用。據(jù)此答復16-18題。16以下有關(guān)該處地質(zhì)事件發(fā)生的先后順序,最正確的選項是                           &#

20、160;A甲乙丙         B甲丙乙   C乙丙甲         D丙乙甲17丙侵入巖脈應屬于                    A沉積巖   &#

21、160;                      B巖漿巖   C變質(zhì)巖                       

22、   D資料缺乏,無法判斷18圖中甲乙丙丁四處最有可能找出石油和天然氣的是                                 A甲處        

23、;     B乙處             C丙處             D丁處二綜合題19以下圖所示為山東半島某地剖面圖,讀圖答復以下問題。 1所代表的地貌類型與I、II、III地對應的正確順序是I_、II_、III_。2根據(jù)圖中所給信息,請你為I、II、III區(qū)域的土地利用

24、提出合理化建議。3簡述I、II、III區(qū)域開發(fā)利用中應當注意的問題。 C【解析】沙丘是風力搬運與堆積而成。D【解析】北美五大 湖、挪威峽灣海岸均是冰川侵蝕而成;太湖平原是流水堆積而成;科羅拉多大峽谷是科羅拉多河侵蝕而成。A【解析】溯源侵蝕、下蝕和側(cè)蝕從方向性來看分別是向上游、向深處和向兩側(cè)開展,即分別為伸長、加深和展寬。C【解析】從開展的趨向看,河流在彎曲處的流水作用一般是凹岸侵蝕、凸岸堆積。B【解析】甲處山地的地層有明顯的向下彎曲,即為向斜。A【解析】圖中乙處河谷為河流流出山區(qū)后,向兩側(cè)展寬的側(cè)蝕作用為主。A【解析】據(jù)丙圖可知,A水文站水量變化較大,B水文站水量較平穩(wěn),且兩者之間有湖泊,可以得出A在B的上游,從而判斷河流流向應為自西北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