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化療的副作用下_第1頁
放化療的副作用下_第2頁
放化療的副作用下_第3頁
放化療的副作用下_第4頁
放化療的副作用下_第5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 放化療的副作用(下)放化療的毒副反應(yīng)是指在腫瘤的治療過程中,由于放射線和化學(xué)藥物在正常細胞和癌細胞之間缺乏選擇性,當(dāng)癌癥患者應(yīng)用放化療時,在抑制腫瘤的同時,往往對機體增殖旺盛的細胞有一定的影響和損傷,臨床上產(chǎn)生很多副反應(yīng),輕者可自行恢復(fù),重者影響效果,甚至因此中斷治療,導(dǎo)致腫瘤迅速擴散。 放療毒副反應(yīng)癥狀有乏力,惡心,納減,嘔吐,腹瀉,白細胞減少,組織水腫、壞死及纖維化,皮膚紅斑,干反應(yīng)、濕反應(yīng),潰瘍,放射性直腸炎、肺炎和顱神經(jīng)麻痹、截癱等。 化療藥物產(chǎn)生的毒副反應(yīng)分為兩類:近期毒副反應(yīng)有局部反應(yīng)和全身反應(yīng),前者可見疼痛,腫脹,組織壞死,靜脈變硬、呈 590 中醫(yī)金方系列條索狀改變,甚至永久

2、性閉塞;后者可見白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嚴(yán)重時血紅蛋白降低,惡心嘔吐,口腔潰瘍,腹瀉,嚴(yán)重時出現(xiàn)血性腹瀉,肝功能損害及心肺毒性、神經(jīng)系統(tǒng)損害等。遠期毒副反應(yīng)常見的有生長遲緩,不育,免疫抑制等。 方12 【藥物組成】l白花蛇舌草30克,黃柏12克,木香9克,陳皮10克,馬兜鈴12克,白芍12克,地榆15克,炒槐角12克,訶子肉6克,赤石脂12克,罌粟殼6克,黨參12克,茯苓15克,淮山藥30克。 *便血,加旱蓮草、仙鶴草、白及、參三七、云南白藥; *肛門下墜,加升麻、黃芪、枳殼。 K適應(yīng)iIFZ子宮癌60鈷外照射及腔內(nèi)鐳放療引起的晚發(fā)性放射性直腸炎。 【用法】日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 方13

3、 【藥物組成】I生地15克,玄參15克,麥冬15克,南沙參15克,石膏60克,連翹10克,桃仁10克,丹皮10克,甘草10克,銀花30克。 *氣虛,加黨參15克,黃芪30克; *血虛,加當(dāng)歸10克,何首鳥10克; -x-胸痛,加元胡10克,川楝子10克; *惡心嘔吐,加代赭石30克,旋復(fù)花10克; *納差,加神曲10克,谷芽30克,麥芽30克。 腫瘤科金方 595【適應(yīng)證】l食管癌放療反應(yīng)?!居梅ā縧水煎,分2次服,每日l劑。 方14 【藥物組成】I雪梨干60克,蘆根30克,天花粉15克,麥冬9克,生地9克,桔梗9克,薺菜15克,菊花12克。 *口干不欲飲或飲不多,舌苔白膩,加佩蘭、金絲草;

4、*伴有咽痛,口糜者,加板藍根、金絲草。 【適應(yīng)證】鼻咽癌放療期間出現(xiàn)的惡心嘔吐,胃納下降,口咽部黏膜充血水腫、糜爛,唾液腺損害出現(xiàn)的咽喉干痛。 【用法】l上藥加水煎煮2次,藥液對勻,早晚分服,每日1劑。 方15 【藥物組成】l枸杞子30克,何首烏30克,杜仲30克,菟絲子30克,雞血藤50克,鹿角膠(烊化)20克,紫河車粉(沖服)20克,太子參25克,補骨脂25克,巴戟天25克,冬蟲夏草10克,黑木耳30克,當(dāng)歸30克。 *白細胞低于3×109/升者,加女貞子30克; *血紅蛋白低于90克升者,加阿膠30克; *血小板低于100×109/升者,加黃柏20克; *血漿蛋白低于

5、6克升者,將黃芪加至100克。 【適應(yīng)證】l各種腫瘤化療中骨髓抑制。 【用法】I上藥加水煎煮2次,將兩煎藥液混合均勻,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 方16 【藥物組成】l雞血藤30克,枸杞子30克,菟絲子20克,大 596 中醫(yī)金方系列棗4枚。 *白細胞低于3×l09于者,加女貞子30克: *貧血者,加阿膠3D殼: *血小板低于90×l09/升者,加卷柏20克: *血漿蛋白低于6克升者,加黃芪50克。 【適應(yīng)證】j化療中出現(xiàn)白細胞下降。 【用法】l化療前期:化療前半日開始服藥,每日1劑?;熎冢好咳?劑,每4小時服藥1次?;熼g歇期:每日1劑。療程間歇期:每3日1劑,用該方研末

6、為丸,每丸15克,每次1丸,每日2次。 【注意事項】l嘔吐者,肌注胃復(fù)安20毫克,待半小時后再服藥。難于口服者,可用該方煎成100毫升,保留灌腸20分,每日1次。方17 【藥物組成】I黃芪30克,黨參30克,五味子15克,炒白術(shù)15克,補骨脂15克,麥冬20克,當(dāng)歸12克,茯苓12克,陳皮12克,清半夏12克。 【適應(yīng)證】l化療引起的毒副反應(yīng)。 【用法】l水煎2次,藥液混合,分2次服,化療前3日開始服藥,星期日停藥1天,化療結(jié)束后繼續(xù)服1周調(diào)理脾胃之品。方18 【藥物組成】l黨參15克,黃芪15克,當(dāng)歸15克,熟地15克,女貞子15克,雞血藤15克,土茯苓15克,焦白術(shù)10克,補骨脂10克,炙

7、山甲6克,生甘草6克,焦山楂9克,焦神曲9克。 *陰虛者,加生地15克,龜板15克; -x陽虛者,加巴戟天12克,仙茅12克: 腫瘤科金方 597 *心血不足者,加酸棗仁12克,夜交藤12克; *濕熱者,加黃柏10克,澤瀉10克。 【適應(yīng)證】l惡性腫瘤因化療所致的白細胞減少。 【用法】目水煎,分為2次服用,每日1劑。 方19 【藥物組成】l黨參15克,枸杞子15克,女貞子15克,菟絲子15克,白術(shù)10克,補骨脂10克。 *惡心嘔吐重者,加生姜、淡竹茹,或清半夏; *大便溏,加薏苡仁、兒茶; *出血者,加仙鶴草、血余炭; *貧血者,加雞血藤、三七粉。 【適應(yīng)證】l晚期胃腸道術(shù)后化療毒副反應(yīng)。 【

8、用法】l于化療前1周開始服用,每日l劑,水煎,分2次服用,化療中及化療后繼服。亦可將上方制成沖劑,每次30克,每日2次(每日量相當(dāng)原方中藥湯劑劑量)。 方20 【藥物組成】l生黃芪30克,雞血藤30克,潞黨參15克,枸杞子15克,女貞子15克,菟絲子15克,白術(shù)10克,茯苓10克。 胃癌:肝胃不和而見呃逆、嘔吐者,加降香、白芍、旋復(fù)花、半夏、青皮、陳皮、木瓜; x脾胃虛寒,嘔吐清水,便溏者,加干姜、附片、良姜、吳菜萸、肉桂、半夏、丁香; x-胃熱傷陰,口干,嘔吐,五心煩熱,胃脘灼痛,加知母、花粉、沙參、麥冬、竹葉、玉竹、石斛、竹茹; *痰濕郁結(jié),嘔吐痰涎,腹脹便溏,加藿香、佩蘭、厚樸、 598

9、 中醫(yī)金方系列蘇子、萊菔子、南星、半夏、蒼術(shù)。 大腸癌:濕熱下注,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加槐花、地榆炭、白頭翁、敗醬草、黃柏、生薏苡仁; *瘀毒下注而下鮮膿血,里急后重,加當(dāng)歸、赤芍、桃仁、紅花、金銀花: *脾腎陽虛,肢冷便溏,加生薏苡仁、肉豆蔻、補骨脂、吳茱萸、訶子。 【適應(yīng)證】l胃癌、大腸癌化療所致的毒副反應(yīng)。 【用法】l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用,8周為1個療程,于化療同時服用。方21 藥物組成l黃芪12克,熟地12克,黃精10克,南沙參10克,北沙參10克,天花粉10克,山萸肉10克,雞血藤10克,劉寄奴10克,淮山藥20克,炙甘草6克。 *頭痛,加白蒺藜、桑葉; *陰虛甚者,加生地、麥

10、冬; *脾虛者,加白術(shù)、黨參。 【適應(yīng)證】l滋養(yǎng)細胞腫瘤化療所致的造血系統(tǒng)毒副反應(yīng)。 【用法】I每日1劑,水煎,分2次服。多在化療后期或化療結(jié)束后服用。待血細胞、血小板上升,宜再服510劑,可配合輸血治療。方22 【藥物組成】l黨參30克,白術(shù)15克,茯苓15克,陳皮15克,法半夏15克,砂仁(后下)10克,丁香(打碎)10克,甘草10克,吳茱萸12克,生姜20克。 【適應(yīng)證】l癌癥化療引起的惡心、嘔吐等胃腸道反應(yīng)。 腫瘤科金方 599 【用法】l上藥加水煎3次,于化療前1天分3次服用,每次150毫升,次日開始化療。 方23 【藥物組成】l姜竹茹10克,姜半夏10克,茯苓10克,枳殼10克,陳皮10克,白芍10克,生甘草6克,生姜3片。 *胃痛,加綠萼梅、旋復(fù)花; *腹瀉,加訶子肉、石榴皮、炒扁豆,必要時補液、糾正電解質(zhì)紊亂: *口腔潰瘍,局部使用錫類散。 【適應(yīng)證】日滋養(yǎng)細胞腫瘤化療所致消化道系統(tǒng)毒副反應(yīng)。 【用法】l水煎2次,混合后分2次服用,每日1劑,于化療同時服用。 方24 【藥物組成】l竹葉心、生石膏、麥冬、人參、姜半夏、甘草、粳米,各藥劑量視患者具體情況而定。 *嘔吐嚴(yán)重者,加旋復(fù)花、代赭石、淡竹茹: X-胃熱亢盛,口舌生瘡,可重用生石膏3050克,加知母、玄參、天花粉,同時口腔內(nèi)搽錫類散: *身發(fā)斑丘紅疹瘙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