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學復習題_第1頁
中藥學復習題_第2頁
中藥學復習題_第3頁
中藥學復習題_第4頁
中藥學復習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復習題1. 石膏配知母,黃連配木香,知母配黃柏各有什么意義。石膏配知母:既治熱病氣分高熱證,又治肺胃火熱傷津證。黃連配木香:治濕熱瀉痢腹痛、里急后重每用。知母配黃柏:治陰虛火旺效佳。2.婦女妊娠為何忌用破血,活血及有毒中藥?各舉例妊娠禁用和慎用藥。答: 婦女在妊娠期間,除為了中斷妊娠、引產(chǎn)外,禁忌使用某些藥物,稱為妊娠用藥禁忌。婦女妊娠忌用破血、活血及有毒中藥。 妊娠用藥禁忌的理由:避免引起墮胎是禁忌的主要理由。除此之外,凡對母體不利、對胎兒不利、對產(chǎn)程不利、對產(chǎn)后兒童生長發(fā)育不利的藥物,對妊娠婦女均當盡量避免使用??偟恼f來,凡對妊娠期的母親和胎兒不安全及不利于優(yōu)生優(yōu)育的藥物,均屬妊娠禁忌藥。

2、一般將妊娠禁忌藥分為禁用藥和慎用藥。禁用藥包括劇毒藥、墮胎作用較強的藥及藥性作用峻猛的藥,如砒石、水銀、馬錢子、川烏、草烏、斑蝥、輕粉、雄黃、巴豆、甘遂、大戟、芫花、牽牛子、商陸、藜蘆、膽礬、瓜蒂、干漆、水蛭、虻蟲、三棱、莪術(shù)及麝香等。慎用藥主要是活血化淤藥、行氣藥、攻下藥及溫里藥等章節(jié)中的部分藥,如牛膝、川芎、紅花、桃仁、姜黃、枳實、枳殼、大黃、番瀉葉、蘆薈、芒硝、附子及肉桂等。3. 寫出薄荷的功效與應用。 【功效】散風熱,清頭目,利咽喉,止癢,透疹?!緫谩坑糜陲L熱表證或溫病衛(wèi)分證,頭昏頭痛、目赤多淚、咽喉癢痛及皮膚瘙癢,麻疹初起、疹出不暢。4.何謂藥物升降浮沉?升降浮沉是用以表示藥物作用

3、趨向的一種性能。升是上升,表示作用趨向于上;降是下降,表示作用趨向于下;浮是發(fā)散,表示作用趨向于外;沉是收束閉藏,表示作用趨向于內(nèi)。5.什么是中藥的毒性及影響毒性的因素?答:毒性:是藥物對機體的傷害性,是用以反映藥物安全程度的性能。毒性反應會造成臟腑組織損傷,引起功能障礙,使機體發(fā)生病理變化,甚至死亡。影響毒性的因素:藥物毒性的大小是相對的,是否出現(xiàn)毒性反應,主要取決于用量。前述國務院令中確定的毒性中藥有砒石、砒霜、水銀、生馬錢子、生川烏、生草烏、生附子、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南星、生巴豆、斑蝥、青娘蟲、紅娘蟲、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黃、生千金子、生天仙子、鬧羊花、雪上一枝蒿、紅升丹、白降丹、蟾酥

4、、洋金花、紅粉、輕粉及雄黃等28種。對于這些毒藥,哪怕是毒性最大的砒霜,只要在安全有效的劑量內(nèi)合理使用,是不會引起中毒的。而歷代指為無毒的人參、五加皮、火麻仁等,因服用過量,亦有致人中毒,甚至死亡的報道。6. 說明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本草經(jīng)集注,本草綱目,本草圖經(jīng),證類本草,本草綱目拾遺6部本草的成書時代,作者,藥數(shù)和主要貢獻。答: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簡稱本經(jīng))成書于東漢(不晚于公元2世紀),本書是我國現(xiàn)存最早的藥學專著,其“序例”部分,總結(jié)了中藥三品分類原則,采造時月、真?zhèn)侮愋隆⑺臍?、五味、有毒無毒、配伍法度、服藥要求及藥物對劑型的選擇等多方面的內(nèi)容,初步奠定了藥學理論的基礎(chǔ)。各論載藥365種,以有毒無毒之

5、藥性,以及養(yǎng)身延年與法邪治病的作用力標準,分為上、中、下三品。各藥之下,著重介紹性、味、主治功效等內(nèi)容。所記各藥主治功效,如麻黃平喘、黃連治痢、茵陳退黃疽、苦楝驅(qū)蛔蟲、半夏止嘔等。本草經(jīng)集注(簡稱集注):作者陶弘景為南朝梁代的著名醫(yī)藥學家。該書輯成于公元500年左右,書中“序例”部分,不僅對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原文逐一注釋、發(fā)揮,而且補充了許多醫(yī)藥發(fā)展史料的內(nèi)容及藥物采收、鑒別、加工、炮制、制劑、配伍、合理配方取量方面的理論和操作原則。本草綱目1552年至1578年,偉大的醫(yī)藥學家李時珍(1518-1593)在通考800余種文獻的基礎(chǔ)上,又進行了廣泛地實地考察、采訪和親自實踐,采取多學科綜合研究的方法,

6、歷時近30載,三易其稿,完成了這一不朽的巨著,全書52卷,約200萬字.用自然屬性分類法,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分類法;而“物以類從,目隨綱舉”的編寫原則,則使該書不僅綱目清晰,而且極便查閱。載藥1,892種(新增374種),附方11,000多首,附圖1,109幅,前4卷對中藥基本理論進行了全面、系統(tǒng)、深入地總結(jié)和發(fā)揮,創(chuàng)見頗多。各論按自然屬性分藥為16部60類。各藥項下,又分正名、釋名、集解、正誤、修治、氣味、主治、發(fā)明及附方諸項,逐一介紹,析族區(qū)類,綱振目張。它是中國16世紀以前本草學的全面總結(jié),在所涉植物、動物、礦物、冶金、農(nóng)學、氣象等自然科學和歷史、地理、文字、訓詁等人文科學的許多方面均

7、有重要貢獻,被譽為“中國的百科全書”。本草圖經(jīng)由蘇頌輯成,內(nèi)容廣泛,圖文合一,尤其在辨識藥物方面成績卓著。所附的900多幅藥圖,是現(xiàn)存最早的版刻本草圖譜,是宋代本草文獻的精華,至今仍是本草考證的重要依據(jù)。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宋唐慎微編著。本書簡稱證類本草,是現(xiàn)存內(nèi)容完整的本草書中年代最早的一部。其價值在于保存了北宋以前的本草精華(包括圖案),基本反映古本草原貌,所以成為今天考試古代藥物品種、輯佚古醫(yī)方和本草專著及考察古代本草發(fā)展沿革的重要文獻來源?,F(xiàn)傳世影印本在版刻的排列上有白色大字、黑色大字、白色小字、黑色小字等特征,這些不同的標記,表示出處來源和某些特殊意義,形成較為復雜的體例結(jié)構(gòu),這是查閱和

8、利用本書所必須注意的。今人馬繼興中醫(yī)文獻學中有專篇,具體解說本書體例和查閱方法,可參考。本草綱目抬遺18世紀著名的本草學家趙學敏,博覽群書,廣泛收集,注重實踐,輯成本草綱目抬遺10卷,載藥921種,本草綱目未提及者達716種之多。其卷首“正誤”中,糾正和補充本草綱目不詳及錯誤內(nèi)容34條,十分可貴。其所增品種,有金錢草、鴉膽子、胖大海及金雞納等大量療效可靠的民間藥和外來藥,豐富了本草的內(nèi)容。書中還保存了十余種現(xiàn)已失散的草藥書籍的部分內(nèi)容。因此,該書在鑒定藥材、研究草藥單方的經(jīng)驗等方面,具有很大的實用價值和文獻價值。7. 寫出黃連、黃芩與黃柏功效、應用的相同和不同點。黃芩性味:苦,寒。歸經(jīng):入肺、

9、胃、大腸、膽經(jīng)。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止血,安胎。主治:用于濕熱所至瀉痢,黃疸,肺熱咳嗽,高熱煩渴,血熱吐衄,癰腫瘡毒,胎動不安等。黃連性味:苦,寒。歸經(jīng):入心、胃、大腸、肝經(jīng)。功效: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主治:用于濕熱所至腹瀉,嘔葉,痢疾,黃疸,高熱神昏,心火亢盛,心煩不寐,血熱吐衄,目赤,牙痛及消渴,癰腫療瘡等;外治濕疹,濕瘡,耳道流膿。臨床應用:1用于濕熱內(nèi)蘊、胸中煩熱痞滿、舌苔黃膩,黃疸,以及腸胃濕熱留戀、嘔吐、瀉痢、痔瘡等癥。黃連清熱燥濕的作用很強,2用于熱病高熱、口渴煩躁、甚至神昏譫語,心火亢盛、失眠、心煩、血熱妄行、吐血衄血,以及熱毒瘡瘍等癥黃連為瀉火解毒要藥,對熱病高熱、心火

10、亢盛,有良好療效,現(xiàn)代研究:含大量生物堿,主要有小檗堿、黃連堿等。具有抗菌、抗炎、解熱作用。對心血管系統(tǒng)有降壓、抗心律失常、正性肌力、保護缺血心肌的作用,對消化系統(tǒng)的影響有抗腹瀉、抗?jié)?、利膽作用。并有抗血小板聚集、降脂、降血糖、中樞抑制、抗腫瘤、提高機體非特異性免疫功能等作用。黃柏性味:苦,寒。歸經(jīng):入腎、膀胱、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瀉火,退虛熱。主治: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臨床應用:1. 用于濕熱瀉痢、濕熱黃疸,以及小便淋瀝澀痛、赤白帶下,陰部腫痛、足膝腫痛、萎軟無力等癥。黃柏清熱燥濕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濕熱為佳。治

11、瀉痢合黃芩、黃連;2用于熱毒瘡瘍,濕疹等癥。黃柏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頗好,用治濕熱瘡瘍、濕疹之癥,既可內(nèi)服,又可外用;3用于陰虛發(fā)熱,或夢遺滑精等癥。黃柏除清實熱外,尚能清虛熱。8. 舉例說明煎藥法中先煎,后下,包煎,另煎,烊化的意義。答: 先煎 有效成分不容易煎出的藥,與不宜久煎的藥同用,人湯劑時,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藥應先煎一定時間后,再納入其余藥物同煎。一般來說,動物角(如水牛角、山羊角、鹿角等)、甲(如龜甲、鱉甲等)、殼(如海蛤殼、石決明、牡蠣及珍珠母等)類藥物和礦物類藥物(如石膏、花蕊石、灶心土、磁石、代赭石及龍骨等),大多需要先煎30分鐘左右,再納入其他藥同煎。植物藥中,苦楝皮等有效成

12、分難溶于水的藥,與一般藥同入湯劑時,也需先煎。另外,有的藥久熬可使其毒性降低(如川烏、草烏、附子及雷公藤等),亦應先煎。制川烏、制草烏、制附子應先煎0.51 小時(至人口無麻味為度),雷公藤應先煎12小時,再納入他藥同煎,以確保用藥安全。 后下 含揮發(fā)性有效成分,久煎易揮發(fā)失效的藥物(如金銀花、連翹、魚腥草、肉桂、沉香、檀香及解表藥、化濕藥中的大部分藥),或有效成分不耐煎煮,久煎容易破壞的藥(如青蒿、大黃、番瀉葉、臭梧桐、麥芽、谷芽、神曲、白芥子、杏仁及鉤藤等),與一般藥同入湯劑時,宜后下微煎,待他藥煎煮一定時間后,再納入這類藥同煎一定時間。有的藥甚至只需用開水浸泡即可,不必入煎(如大黃、番瀉

13、葉用于瀉下通便)。 包煎 藥材有毛對咽喉有刺激性及漂浮水面不便于煎煮者(如辛夷、旋覆花等),或藥材呈粉未狀及煎煮后容易使煎液混濁者(如蠶沙、海金沙、蒲黃、灶心土、五靈脂及兒茶等),以及煎煮后藥液粘稠不便于濾取藥汁者(如車前子等),入湯劑時都應當用紗布包裹入煎。 另煎 部分貴重藥材(如人參、西洋參、羚羊角等)與他藥同用,人湯劑時宜另煎取汁,再與其他藥的煎液兌服,以免煎出的有效成分被其他藥的藥渣吸附,造成貴重藥材的浪費。 烊化 膠類藥材(如阿膠、鹿角膠、龜甲膠等)與他藥同煎,容易粘鍋、熬焦,或粘附于其他藥渣上,既造成膠類藥材的浪費,又影響其他藥的有效成分的溶出,因此應當單獨烊化(將膠類藥物放入水中

14、或己煎好的藥液中加熱溶化)兌服。9. 治水腫日久,脾腎陽虛者,用利水滲濕藥必須配用的藥物水濕之證而兼脾虛者,當與補氣健脾藥配伍。10. 沉香、木香、干姜、吳茱萸、橘皮那些藥物具溫腎納氣作用沉香11. 雷丸用于驅(qū)蟲時的用法用量入丸散,每次615 g;驅(qū)絳蟲每次1218 g,日服3次。12. 桔梗的功效【功效】祛痰止咳,利咽,排膿。13. 黃柏的功效應用黃柏性味:苦,寒。歸經(jīng):入腎、膀胱、大腸經(jīng)。功效:清熱,瀉火,退虛熱。主治:用于濕熱瀉痢,黃疸,帶下,熱淋,腳氣,骨蒸勞熱,盜汗,遺精,瘡瘍腫毒,濕疹瘙癢等。臨床應用:1. 用于濕熱瀉痢、濕熱黃疸,以及小便淋瀝澀痛、赤白帶下,陰部腫痛、足膝腫痛、萎

15、軟無力等癥。黃柏清熱燥濕之力,與黃芩、黃連相似,但以除下焦之濕熱為佳。治瀉痢合黃芩、黃連;2用于熱毒瘡瘍,濕疹等癥。黃柏燥濕瀉火解毒的功效頗好,用治濕熱瘡瘍、濕疹之癥,既可內(nèi)服,又可外用;3用于陰虛發(fā)熱,或夢遺滑精等癥。黃柏除清實熱外,尚能清虛熱。14. 中醫(yī)的健康標準?(1)眼睛有神:目光炯炯有神,無呆滯之感,說明精充、氣足、神旺,臟腑功能良好。(2)聲息調(diào)和:說話聲音洪亮,呼吸從容不迫,反映出心肺臟功及循環(huán)功能良好。(3)小便通暢:小便通暢,每天尿量10001500ml,說明泌尿功能正常。(4)大便通暢:大便每日1次或兩次,無腹痛、腹瀉,提示消化功能正常。(5)體形適中:保持體型勻稱,不胖

16、不瘦。(6)牙齒堅固:保持口腔衛(wèi)生,基本上沒有齲齒和其他口腔疾病。(7)腰腿靈便:保持每周3次以上的運動,每次30分鐘,使肌肉、骨骼和四肢靈活自如。(8)脈搏正常:脈搏從容和緩、柔軟有力、節(jié)律整齊、不浮不沉、不大不小,說明心臟和循環(huán)功能良好。(9)飲食有節(jié):每日定時定量,飲食均衡,不挑食,不偏食,不暴飲暴食,不酗酒,不吸煙。(10)起居準時,能按時起床和入睡,睡眠質(zhì)量好。15. 金銀花與連翹性能、功效與應用之異同點。金銀花:性味:甘、寒。入肺、心、胃經(jīng)。 功效:清熱解毒,涼散風熱。主治: 用于癰腫療瘡,喉痹,丹毒,熱毒血痢,風熱感冒,溫病發(fā)熱。連翹:性味:苦,微寒. 歸經(jīng):入肺、心、膽經(jīng)。功效

17、:清熱,解毒,散結(jié),消腫。主 治:治溫熱,丹毒,斑疹,癰瘍腫毒,小便淋閉;咽喉腫痛,風疹。16. 麻黃和桂枝皆能發(fā)汗解表,效果有何不同?麻黃的功效:發(fā)汗解表,平喘,利尿。用于風寒表實證,喘咳證,水腫。麻黃根有止汗作用桂枝的功效:發(fā)汗解表,溫通經(jīng)脈,溫助陽氣。用于風寒表證,寒凝血淤及風寒痹證等多種里寒證,陽虛證。17. 配伍七情有何臨床意義?中藥學中的“七情”關(guān)系,指的是藥物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狀態(tài)。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根據(jù)對患者用藥后,觀察到的配伍應用的兩味藥之間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臨床效應,將藥物的配伍關(guān)系總結(jié)為單行、相須、相使、相畏、相殺、相惡及相反七個方面,稱為“七情”。中藥的七情,就是藥物相

18、互作用,相互影響的七種配伍關(guān)系。了解藥物之間的七情關(guān)系,不僅可以使臨床用藥更有效、更安全,而且可使臨床用藥更加合理,減少藥材浪費。在七情所涉及的七種配伍關(guān)系中,由于相須、相使可使治療效應提高;相畏、相殺可使毒副效應降低或消除,所以,都是臨床用藥時應充分利用的配伍關(guān)系。由于相惡會使治療效應降低或喪失;相反會使毒副效應增強或產(chǎn)生新的毒副效應,所以是臨床用藥時應盡量避免的配伍關(guān)系。單行因為藥物彼此之間無明顯影響,根據(jù)對單味藥的性能功效的認識,和病情的需要遣藥組方,即可收到預期的療效。18. 簡述解表藥的含義、藥性、功效、臨床應用和使用注意。答:解表藥:以發(fā)散表邪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表征的藥物,稱為

19、解表藥。藥性:氣味大多芳香,性質(zhì)輕宣疏散,主要用以發(fā)散表邪。,根據(jù)五味中“辛能散”的理論,故一般為辛味;發(fā)散風熱藥因能清泄,又多兼苦味。其作用趨向為升浮,能疏散經(jīng)肌膚或口鼻內(nèi)犯的邪氣,或開腠發(fā)汗,使表邪隨汗而外解。肺合皮毛,開竅于鼻,足太陽膀胱經(jīng)亦主一身之表。以臟腑辨證而言,則表證在肺;以六經(jīng)辨證或經(jīng)絡辨證而言,則表證當屬膀胱經(jīng)的證候,故解表藥的解表功效歸此二經(jīng)?,F(xiàn)代中藥學多謂其歸肺經(jīng),而古代本草多言其歸膀胱經(jīng)。在藥性方面,發(fā)散風寒藥偏于溫性,發(fā)散風熱藥偏于寒涼。 功效:有解表功效,可主治外感表證,癥見發(fā)熱,惡寒或惡風,頭身疼痛,無汗或有汗而不暢,脈浮,或有鼻塞流涕、咽癢、咳喘等表現(xiàn)者。發(fā)散風

20、寒藥與發(fā)散風熱藥,除主治風寒表證(感冒風寒)和風熱表證(風熱感冒)外,風邪所致的頭昏頭痛、目赤咽痛、皮膚瘙癢等,亦多選用;此外,本類藥還分別兼有止痛及透疹等其他多種功效,因而又有其相應的主治病證。臨床應用:使用解表藥,應區(qū)分表證的寒熱,四時氣候變化及患者體質(zhì)的不同,因證選藥并作適當?shù)呐湮?。如風寒表證宜選用發(fā)散風寒藥,風熱表證宜選用發(fā)散風熱藥。溫熱病邪在衛(wèi)分,宜用發(fā)散風熱藥,并輔以清熱解毒藥;表證夾濕,宜以祛風勝濕的解表藥為主,并合用化濕之藥。若體虛之人外感,應辨別不同的正氣虛衰,分別與益氣、助陽、養(yǎng)血及滋陰藥配伍,以扶正解表。此外,還可依據(jù)兼有癥,進行必要的配伍。如見咳喘痰多,或氣滯脹悶、嘔惡

21、者,可與化痰、止咳、平喘藥,或行氣和中藥同用。使用注意:使用解表藥,尤其是發(fā)汗解表藥,服用量不可過大,應以微令汗出,得汗即止為原則,可使邪氣外出,而正氣不傷;發(fā)汗是使人體陽氣蒸化津液,并從汗孔出于體表,如發(fā)汗太過,汗出淋漓,既會傷陰,又有亡陽的危險。在藥材方面,解表藥多為芳香質(zhì)輕之物,一般不宜久煎,以免揮發(fā)性有效成分逸散而藥效降低。此外,發(fā)散風寒藥之湯劑宜飯后熱服,藥后溫覆其體,可助散寒解表之力。 19. 試述蒼術(shù)的功效,并闡明與黃柏配伍的意義及適應證?!竟πА吭餄窠∑?祛風濕,解表。黃柏苦寒,清熱燥濕:蒼術(shù)苦溫燥濕,兩味合用,清熱燥濕之力較強。為治療濕熱諸癥的常用藥對。20. 在臨床使用瀉下

22、藥時應注意什么?攻下藥與峻下藥容易操作正氣或脾胃,故小兒、老人及體虛患者慎用,必要時應攻補兼施。對體壯里實者,亦應攻邪而不傷正,中病即止,一般得瀉即可,切勿過劑。婦女妊娠期忌用、月經(jīng)期及哺乳期慎用攻下和峻下藥,以免損害胎兒和孕婦。對于峻猛而有毒的瀉下藥,應嚴格注意其炮制、配伍禁忌、用法及用量的特殊要求,確保用藥安全而有效。21. 生地與玄參功效主治有哪些異同?生地黃:清熱涼血,養(yǎng)陰,生津。玄參:涼血滋陰,瀉火解毒。22. 梔子性能、功效有何特點?臨床常用于哪些病證?性味:性寒,味苦. 歸經(jīng): 歸心、肺、胃、三焦經(jīng)功效:清熱瀉火,除煩,涼血解毒,止血臨床應用:1.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2.治療扭挫傷

23、3.用于止血23. 藥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中醫(yī)理論認為,人體在健康狀態(tài)下,臟腑經(jīng)絡的生理活動正常,并與外界環(huán)境之間保持著“陰平陽秘”的動態(tài)平衡狀態(tài)。當各種致病因素影響人體后,便會破壞這種協(xié)調(diào)和諧的關(guān)系,導致邪盛正衰,陰陽氣血失常,臟腑經(jīng)絡功能紊亂等病理改變,發(fā)生疾病。針對不同的病機,使用相應的中藥,或祛除病邪,或扶助正氣,或協(xié)調(diào)臟腑功能,糾正陰陽的盛衰,使機體恢復或重建其陰平陽秘的正常狀態(tài),這就是藥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 24. 何謂消食藥?試述其作用與適應證。凡以消化食積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飲食積滯證的藥物,稱為消食藥。本類藥物均有消食的功效,在脾胃消化功能不足時,有代脾胃消化飲食

24、的作用。適用于食積停滯,癥見脘腹脹滿,不思飲食,噯腐吞酸,惡心嘔吐,大便失常(秘結(jié)或溏瀉。溏瀉則瀉下不爽,瀉下物酸腐臭穢,且多腹痛則瀉,瀉后痛減),矢氣臭穢等。25. 藿香、生姜、黃連皆能止嘔,臨證如何區(qū)別應用?12藿香氣味芳香,善能化濕和中止嘔,且微溫而不燥烈,辛散而不耗氣,最宜于濕濁中阻所致惡心嘔吐之證;生姜素有“嘔家圣藥”之稱,隨配伍不同,可用于多種嘔吐。因其辛散性溫,尤長于溫胃降逆止嘔。故凡見寒邪犯胃之嘔吐清水痰涎者,用之最宜;黃連味苦性寒,功長清熱、降逆、止嘔,對熱積胃中而致嘔吐酸苦者,每有良效。26. 何謂瀉下藥?瀉下藥的主要功能是什么?有哪些適應癥?凡以瀉下通便為主要功效,常用以

25、治療便秘證或其他里實積滯證的藥物,稱為瀉下藥。瀉下藥均有瀉下通便之功,能引起腹瀉,或滑利大腸、促進排便,可以用于各種大便秘結(jié)之證。由于瀉下藥自身藥性的不同,其作用強弱、毒性大小及適應證也有所不同,可分為攻下藥、潤下藥和峻下逐水藥3類。攻下藥。多為苦寒之品,既能通便,又能瀉熱,攻下力較強。主要用于高熱不退、腹?jié)M脹痛、大便不通的里實熱證,以及火毒內(nèi)盛所致的目赤腫痛、咽腫口瘡、瘡癰疔毒、血熱吐衄等證。潤卜藥。多屬植物種仁,富含油脂、質(zhì)地潤滑,故有滑利大腸、潤燥通便的功效。因其作用緩和,部分藥物兼有潤養(yǎng)之功,故常用于年老、久病、產(chǎn)后津血虧虛引起的腸燥便秘。峻下逐水藥。作用猛烈、多有毒性,能引起強烈腹瀉

26、,使大量水濕痰飲之邪由大便排出,有峻下逐水之功。主要用于胸腹積水、痰飲積聚、喘滿氣促、肺氣雍實、二便不通、脈沉有力、形氣俱實的水腫痰飲實證。此外,某些瀉下藥還可用治濕熱積滯、瀉癰腹痛、肝膽濕熱、身目發(fā)黃;瘡癰疔毒、腸癰腹痛、瘀血閉經(jīng)、外傷瘀腫、食積蟲積、小兒疳積、面黃肌瘦等證。27. 炮制法有哪些。、修治、水制(淋、洗、泡、潤、漂等,水飛) 、火制(炒:清炒、輔料炒;炙:蜜、酒、醋、姜汁、鹽水等;煅:直接煅、間接煅;煨)、水火共制(淬、撣、蒸)、其他制法(制霜、發(fā)酵、發(fā)芽)28. 中藥藥性理論的含義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內(nèi)容?中藥藥性理論即是研究中藥的性質(zhì)、性能及其運用規(guī)律的理論。主要包括 四氣、

27、 五味、 歸經(jīng)、 升降沉浮、有毒無毒等29. 朱砂的功效是什么清心鎮(zhèn)驚,安神,明目,解毒。30. 生地黃制成熟地黃的目的是什么藥物炮制改變性能和功效后,還可以在原藥物的基礎(chǔ)上擴大應用范圍。生地黃性寒而主要用以清熱涼血,經(jīng)蒸制為熟地黃后,變?yōu)闇匦灾?,則能補血而治療血虛證。 31. 十九畏和十八反?答:十八反:烏頭反半夏、瓜蔞、貝母、白蘞及白及;甘草反海藻、大戟、甘遂及芫花;藜蘆反人參、沙參、玄參、丹參、苦參、細辛及芍藥。本草明言十八反 貝蔞半蘞及攻烏藻戟遂芫具戰(zhàn)草 諸參辛芍叛藜蘆十九畏:硫黃畏樸硝,水銀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牽牛,丁香畏郁金,牙硝畏三棱,川烏、草烏畏犀角,人參畏五靈脂,官

28、桂畏赤石脂。 硫黃本是火中精,樸硝一見便相爭;水銀莫與砒霜見, 狼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為上,偏與牽牛不順情;丁香莫與郁金見, 牙硝難合荊三棱川烏草烏不順犀,人參最怕五靈脂;官桂善能調(diào)冷氣, 若遇石脂便相欺大凡修合看順逆 32. 利水滲濕分類是什么本類藥物根據(jù)藥物的性能、功效、適應病證的不同,一般可分為利水消腫藥、利尿通淋藥、利濕退黃藥三類。33. 歸經(jīng)的理論基礎(chǔ)和依據(jù)是什么根據(jù)歸經(jīng)理論,前人認為一些藥物對某一臟腑經(jīng)絡具有特殊作用,其選擇性特別強,并且可以引導與之同用的其他藥物達于病所,而提高臨床療效,因而將此稱為引經(jīng)(或稱引經(jīng)報使、主治引使、響導、各歸引用等),又將這類藥物稱為引經(jīng)藥。 引經(jīng)

29、和引經(jīng)藥的認識,是建立在歸經(jīng)理論基礎(chǔ)上的,是歸經(jīng)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某藥為某經(jīng)的引經(jīng)藥,則此藥必主要歸該經(jīng),這與歸經(jīng)內(nèi)容并無二致。但歸經(jīng)只是就此藥本身而言的,而引經(jīng)是立足子配伍之后,一種有特殊歸經(jīng)的藥,相對于其他被“引導”的藥物而言的。可見,歸經(jīng)與引經(jīng)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不應混淆。34. 溫里藥的共同主治證是什么溫里祛寒35. 萊菔子的功效是什么消食除脹,用于食積氣滯。降氣化痰,用于痰涎壅盛之喘咳。36. 肉豆蔻的功效是什么溫中行氣,澀腸止瀉。用于脾胃虛寒,久瀉不止,脘腹脹痛,食少嘔吐。37. 川芎的功效應用【功效】活血行氣,祛風止痛。38. 竹茹功效是什么【功效】清熱止嘔,滌痰開郁。39

30、. 清熱藥分類是什么分類:清熱瀉火藥,清熱燥濕藥,清熱解毒藥,清熱涼血藥,清虛熱藥。40. 半夏功效是什么【功效】燥濕化痰,止咳,降逆止嘔,消腫散結(jié),止痛。41. 化濕藥的特點有哪些以化濕運脾為主要功效,常用以治療濕濁阻中的藥物,稱為化濕藥。因本類藥物一般多具有芳香氣味,故又稱為芳香化濕藥性能特點:辛能化濁,苦溫燥濕,故化濕藥味辛苦,性溫燥。因脾主運化水濕,脾合氣于胃,故化濕藥主要歸脾、胃經(jīng)。本類藥物辛溫行散,為升浮之性。常用劑量一般不具毒性。 42. 平肝潛陽藥和息風止痙藥的主治和特點平肝潛陽藥:以平抑上亢之肝陽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療肝陽上亢證的藥物,稱平肝潛陽藥,或稱平抑肝陽藥,簡稱平肝藥等。平肝潛陽藥均具有平肝潛陽功效,主治肝陽上亢證。肝陽上亢常由素體陰虛或肝郁化火,暗耗其陰,肝腎陰虛,“水不涵木”,不能制陽,以致于陰虛于下,陽亢于上。此證常以氣血上沖之頭暈耳鳴、頭目脹痛、面紅目赤為主癥;亦可見頭重足輕、腰膝酸軟等下虛之證;并可伴見急躁易努、心悸、失眠等癥;舌質(zhì)紅,脈弦細數(shù)或弦勁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