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_第1頁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_第2頁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_第3頁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_第4頁
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材料及現(xiàn)象小學三年級科學上冊實驗操作內容、材料及現(xiàn)象2-2、蝸牛(一) 實驗內容:觀察蝸牛的身體和運動 實驗材料:2-3只小蝸牛、放大鏡、鑷子、飼養(yǎng)箱 實驗步驟: 1、用放大鏡觀察蝸牛的身體和運動。 2、用小棒或鉛筆觸碰蝸牛的身體,觀察蝸牛的反應。 實驗現(xiàn)象:蝸牛的身體柔軟,外面有殼,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如觸角伸縮、身體縮進殼內躲避危險等。蝸牛利用腹足能在各種物體上爬行,腹足做細波浪狀運動并在爬行中留下黏液痕跡。 2-4、蚯蚓 實驗內容:觀察蚯蚓的身體和反應 實驗材料:幾條蚯蚓、玻璃碟子、放大鏡、鑷子、水 實驗步驟: 1、從飼養(yǎng)盒里用手指輕輕拿起蚯蚓,

2、放在白紙上,用放大鏡觀察蚯蚓。 2、用鑷子輕輕觸碰蚯蚓的身體,觀察它的反應。 3、用淺盤裝少量常溫下的水,把蚯蚓輕輕放入水中,觀察它的反應。 實驗現(xiàn)象:蚯蚓的身體柔軟,能對外界的刺激產生相應的反應。 2-5、螞蟻 實驗內容:觀察螞蟻的身體和活動 實驗材料:裝入昆蟲盒的螞蟻、放大鏡、水盆、瓶蓋 實驗步驟: 1、在一個淺盤子里裝一點兒水,水中央放一個小瓶蓋,讓螞蟻在瓶蓋上爬。 2、用放大鏡觀察螞蟻的身體和活動 實驗現(xiàn)象:螞蟻有自己的生活習性,適應陸地上的生活。螞蟻的身體分成頭、胸、腹三個部分,頭上長有觸角,胸部長有6只腳。 2-6、金魚 實驗內容:觀察金魚的身體、捕食和呼吸 實驗材料:2條小金魚或

3、鯽魚、玻璃缸、滴管、食用色水、魚食、鑷子 實驗步驟: 1、用肉眼觀察金魚的身體和運動。 2、輕輕地往魚缸里放幾粒魚食,觀察金魚的捕食。 3、用滴管吸一些紅色食用色素調制的水,悄悄地伸入水中,在魚的嘴前面擠出紅水,觀察魚鰓的活動。 實驗現(xiàn)象:金魚生活在水中,身上有鱗片,用魚鰭游泳,用腮呼吸,吃魚食和面包屑等,會繁殖后代。 3-2、哪種材料硬 實驗內容:比較各種材料的硬度 實驗材料:木條、卡紙、鐵釘和塑料尺各兩根 實驗步驟: 1、準備木條、卡紙、鐵釘和塑料尺各兩根。 2、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三種材料的平面處,用力適度,并盡量保持在每一次刻劃時用力大小相同。 3、根據(jù)觀察到的結果,將木

4、條、卡紙、鐵釘和塑料尺按硬度從大到小的順序排列。 實驗現(xiàn)象:鐵釘能在木條、卡紙、塑料尺上刻劃出條痕;塑料尺只能在木條、卡紙上刻劃出條痕;木條只能在卡紙上刻劃出條痕;卡紙不能在其它三種材料上刻劃出條痕, 實驗結論:4種材料硬度的排序是:鐵釘、塑料尺、木條和卡紙。   實驗內容:認識金屬材料的特性 實驗材料:鐵、銅、鋁等金屬條或薄片,砂紙、杯子、熱水、木條、塑料條、金屬飲料罐等           實驗步驟: 1、觀察用砂紙打磨后的銅、鐵、鋁等金屬的顏色和光澤。 2、觀察利用金屬延展性制成

5、的物品金屬飲料罐。 3、將木條、塑料條、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比較它們的傳熱性能。 4、將金屬條分別與木條、塑料條相刻。 實驗現(xiàn)象:金屬相對于普通木頭、紙和普通塑料而言是比較堅硬的;用砂紙打磨后的金屬有金屬光澤;金屬的延展性好;將木條、塑料條、金屬條同時放入熱水中,金屬條的傳熱性能最好。 實驗結論:金屬的特性主要有:堅硬、有金屬光澤、有延展性、易傳熱、能導電等。 3-3、比較韌性 實驗內容:比較各種材料的韌性 實驗材料:4根相同寬度、厚度的木條、鐵片、塑料條和卡紙條、回形針、鉤碼 實驗步驟: 1、把4根相同寬度、厚度的木條、鐵片、塑料條和卡紙條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

6、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的距離,做好記錄。(可以在桌子的一側粘一張紙,分別標上尺子沒有伸出桌面時重物的位置和彎曲后到達的位置,然后用尺子測量它們的長度。) 2、分別測量木條、鐵片、塑料條和卡紙條伸出桌面10厘米和15厘米后前端彎下去的距離,做好記錄。 3、根據(jù)彎曲度的大小,即物品的彎曲程度越大,說明構成物品材料的韌性越好,得出4種材料韌性的排序。 實驗現(xiàn)象:塑料尺的彎曲程度最大。 實驗結論:不同的物體韌性是不同的,上述四種材料中,塑料尺的韌性最好。 3-4、它們吸水嗎 實驗內容:比較各種材料的吸水性 實驗材料:大小和厚度差不多的的紙片、塑料片、鐵片和木片各1片,滴管、稀釋的紅墨水。

7、實驗步驟: 1、把大小和厚度差不多的的紙片、塑料片、鐵片和木片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分別滴一滴稀釋的紅墨水在上面。 2、 從側面觀察這四種材料的吸水現(xiàn)象。 3、重復做一次實驗。 實驗現(xiàn)象:從側面看,滴在金屬片和塑料片上的水滴比滴在木片上的水滴更圓、更高,滴到紙上的水滴則很快就看不到了。 實驗結論:水無法滲透到金屬和塑料中去,能部分滲透到木頭中去,紙的滲透性是很強的。 實驗內容:紙的觀察 實驗材料: 放大鏡、餐巾紙、鉛畫紙 實驗步驟: 1、用放大鏡觀察鉛畫紙和餐巾紙的特點。 2、用折、撕、揉等方法對紙進行細致的觀察。 實驗現(xiàn)象:紙是由纖維組成的,纖維之間有空隙。 實驗結論:紙是用細小纖維疊加壓制而

8、成的,纖維之間有許多空隙,所以容易吸收、滲透水分。 實驗內容:我來造一張紙 實驗材料:餐巾紙、杯子、水、筷子、棉布、 實驗步驟: 1、把一小塊餐巾紙撕碎,放在杯里,用水浸泡直到能夠搗碎。 2、攪拌紙屑和水,調成稀漿狀。 3、將紙漿倒在平鋪的棉布上,再用毛巾擠壓吸水。 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棉布上留下的是一張未干的紙,不易揭下,待干后,可完全揭下。 3-6、研究磚和陶器、瓷器的性質 實驗內容:研究磚和陶器、瓷器的性質 實驗材料:磚、陶器、瓷器、鐵釘、稀釋的紅墨水、滴管 實驗步驟: 1、依次選擇其中一種材料,分別去刻劃另二種材料的平面處,判斷材料的硬度。 2、把磚、陶瓷、瓷器三種材料平放在桌面上,用滴管

9、分別滴一滴稀釋的紅墨水在上面。從側面觀察這三種材料的吸水現(xiàn)象。 3、把三種材料放入水中,觀察它們在水中的沉浮。 4、把三種材料放在桌面上,一端用手壓住,另一端伸出桌面5厘米,用回形針掛上鉤碼,觀察它們的前端彎下去的距離,做好記錄。 實驗現(xiàn)象:磚、陶器、瓷器這四種材料在水中是沉的,不容易折彎,瓷器最堅硬,吸水性最差。 實驗結論:硬度、韌性、吸水性和在水中的沉浮能力都是材料的物理性質。不同的材料具有不同的特性,不同的特性具有不同的用途。 實驗內容:辨別常見的有毒和無毒的塑料制品 實驗材料: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制品 實驗步驟:取一小塊清潔的樣品,放入水中,觀察其在水中的沉浮。 實驗現(xiàn)象

10、:能漂浮在水面的是無毒的聚乙烯、聚丙烯制品;沉在水底的是聚氯乙烯、聚苯乙烯制品。 4-2、水和食用油的比較 實驗內容:觀察水和食用油之間的區(qū)別 實驗材料:燒杯、玻璃片、蠟光紙、塑料瓶、水槽、滴管、水、食用油 實驗步驟: 1、從多種角度對水和油進行比較:用眼比較水和食用油的顏色、透明度;用鼻子比較它們的氣味;傾斜杯子比較它們的流動情況、在杯壁的殘留度。 2、比較液滴:用滴管在玻璃、蠟紙上滴液滴,觀察液滴的形狀。 3、比較水和油的輕重:將水和食用油倒入同一個燒杯,觀察水和食用油在燒杯中的位置。 4、觀察水和食用油的相同點:將水和食用油分別倒入不同形狀的容器中,觀察水和食用油的狀態(tài)。 實驗現(xiàn)象:水重

11、,食用油輕;水完全透明,食用油有點透明;水不黏手,食用油黏手;水沒有氣味,油有氣味;水無顏色,食用油是淡黃色的;水在杯壁上很快流下,食用油會黏在杯壁上慢慢流下;水流動快,食用油流動慢;水滴更圓,食用油不夠圓。 實驗結論:水和食用油相比,在顏色、氣味、透明度、黏度、液滴的形狀、重量方面有差異,但它們都會流動、沒有固定形狀。 4-3、誰流得更快一些 實驗內容:比較水、食用油、洗潔精之間的流動性 實驗材料:水、油、洗潔精各小杯、玻璃片1塊、滴管3支 實驗步驟: 1、用滴管分別在玻璃片的一端滴上水、油、洗潔精各一滴。 2、拿起玻璃片的一端,使玻璃片上的水、油、洗潔精滴液從同一高度傾斜向下流。 3、觀察

12、水、油、洗潔精滴液在傾斜玻璃片上的流動速度。 實驗現(xiàn)象:流動速度由快到慢分別是:水、食用油、洗潔精 實驗結論:液體都會流動,流動的快慢受到黏度的影響。 4-4、比較水的多少 實驗內容:比較不同瓶子中水的多少 實驗材料:3個大小不同的塑料瓶、量筒、水 實驗步驟:將3個塑料瓶里的水分別倒入量筒,測量出每個塑料瓶里水的體積。 實驗現(xiàn)象:1號瓶里的水有(     )毫升,2號瓶里的水有(      )毫升,3號瓶里的水有(     )毫升,水最多的是(  

13、;   )號瓶。 實驗結論:液體具有一定的體積,液體的體積是可以測量的。 4-5、我們周圍的空氣 實驗內容:證明空氣存在的實驗 實驗材料:2個塑料袋、小紙條、水槽 實驗步驟: 方法一:擠出袋子中的氣體吹動小紙條。 方法二:將袋子中的氣體在水中擠出來。 實驗現(xiàn)象:擠出袋子中的氣體,小紙條被吹動了;將袋子中的氣體從水中擠出來,可以觀察到氣泡。 實驗結論:空氣是存在于我們周圍的一種物質。 實驗內容:比較空氣和水 實驗材料:蚊香、火柴、塑料袋、水槽 實驗步驟: 1、用肉眼觀察空氣和水。 2、比較空氣和水的重量:將袋子中的氣體在水中擠出來。 3、比較空氣和水的流動:點燃蚊香,觀察煙的

14、飄散軌跡。 實驗現(xiàn)象:空氣和水都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將袋子中的氣體在水中擠出來,可以觀察到氣泡向上冒;點燃香,煙會按不同方向飄散開來。 實驗結論:空氣和水相比,有許多的相同和不同。相同點:無色、無味、透明、會流動;不同點:水看得見,空氣直接看不見,水重,空氣輕,水可以摸到,空氣摸不到。 4-6、空氣占據(jù)空間嗎 實驗內容:空氣占據(jù)空間(一) 實驗材料:塑料瓶、吸管、橡皮泥、水 實驗步驟: 1、在瓶子里裝一些水。 2、在橡皮泥中間插入二根吸管,一根吸管的下端長一些,能伸入水中,另一根吸管的下端短一些,不伸入水中。 3、在瓶口用橡皮泥堵住,向沒有伸入水中的吸管不斷吹氣。 實驗現(xiàn)象:瓶子里的水被

15、擠了出來。 實驗結論:空氣占據(jù)空間。 實驗內容:空氣占據(jù)空間(二) 實驗材料:燒杯、水槽、餐巾紙、水 實驗步驟: 1、將水槽裝上水。 2、將餐巾紙塞進燒杯內,緊貼在燒杯底部。 3、將燒杯口朝下,豎直扣入水槽中,觀察實驗現(xiàn)象。 4、把燒杯豎直地從水槽中提出來,觀察燒杯內的紙。 實驗現(xiàn)象:燒杯內的紙沒有濕。 實驗結論:空氣占據(jù)空間。 實驗內容:空氣占據(jù)空間(三) 實驗材料:玻璃杯2個、水槽、水 實驗步驟: 1、把一只玻璃杯口朝下,豎直壓入水中。 2、用另一只手把第二只杯子斜著放入水中,使杯子灌滿水。 3、在水下把兩只杯子移到一起,傾斜第一只有空氣的杯子,使它里面的氣泡飄到第二只杯中。 實驗現(xiàn)象:第

16、一只杯中的空氣飄到第二只杯中,把第二只杯中的水趕走了。 實驗結論:空氣占據(jù)空間。 實驗內容:空氣占據(jù)空間的變化 實驗材料:2只注射器、水 實驗步驟: 1、用兩只相同的注射器,分別抽進同樣多的水和空氣,然后用手指堵住管口。 2、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下壓活塞,觀察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氣的不同。 3、用同樣大小的力向上拉活塞,觀察注射器中的水和空氣的不同。 實驗現(xiàn)象:注射器的活塞向下壓或向上拉,水的體積不會發(fā)生變化,而空氣占據(jù)的空間可以被壓小或拉大。 實驗結論:空氣占據(jù)空間的多少(體積)是可以變化(被壓縮或被擴張)的。 4-7、空氣有重量嗎 實驗內容:空氣有重量嗎(一)(小天平測量空氣的重量) 實驗材料:1根細木棍、圖釘、氣球、筆帽、橡皮泥、氣筒、線 實驗步驟: 1、在一根細木棍上用尺子確定一個中心點,用圖釘在中心、兩端固定,拴上細線。 2、在木棍的一側拴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